关于合同协议书无效的法律规定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协议在商业和法律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双方之间达成共识的法律文件,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协议都是有效的,有些情况下,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以下是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1. 违反法律规定协议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比如,一份合同涉及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是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份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
例如,一份合同要求违法操作或者侵犯他人权益,这样的协议会被法律认定为无效。
2. 欺诈行为如果一方在签订协议时采取了欺诈行为,让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协议,那么这份协议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欺诈行为包括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等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受欺诈的一方有权利要求撤销协议。
3. 协议违反公共利益如果一份协议违反了公共利益,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那么这份协议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比如,一份合同要求违反环保法规或者损害公共利益,这样的协议会被法律认定为无效。
4. 协议内容不明确一份有效的协议应当具有明确的内容和表达,双方应当对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有清晰的理解。
如果一份协议的内容模糊不清,导致双方对协议的理解产生分歧,那么这份协议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因此,在签订协议时,双方应当尽量明确协议的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5. 双方意愿不真实最后一种情形是当一方或者双方在签署协议时,其意愿并不真实,可能是受到了威胁、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的影响,导致签署了协议。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影响的一方有权利要求撤销协议,因为这份协议并不具有真实的意愿。
综上所述,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违反法律规定、欺诈行为、违反公共利益、内容不明确以及意愿不真实。
在签订协议时,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规定,诚实守信,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只有在双方真诚合作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障双方的权益。
民法典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
民法典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一、自然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订立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五条:“限制行为能力人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不得成立”。
所以当自然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订立的合同无效,其双方可以要求确认无效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二、超出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四条:“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参加订立合同,但在订立时他已成年且表现出意思表示,他可以要求确认合同有效;但损害他利益的部分,他有权要求解除”。
因此,超出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
三、因存在构成强制性法律依据的要件而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六条:“当事人因存在构成强制性法律依据的要件而订立的合同,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包含有构成强制性法律依据的要件,那么这类合同是无效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四、参加订立合同的人有欺诈行为而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参加订立合同的人有欺诈行为的,被欺诈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这个条款提到,参加订立合同的人有欺诈行为的,被欺诈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这意味着这类合同是无效的。
五、隐瞒重要事实而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八条:“一方有隐瞒重大事实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一旦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隐瞒重大事实,那么由于隐瞒的信息对守约方的权利造成重大影响,守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这类合同也就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法典中规定了五种情形下的无效合同,即自然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订立的合同,超出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因存在构成强制性法律依据的要件而订立的合同,参加订立合同的人有欺诈行为而订立的合同,以及隐瞒重要事实而订立的合同,这五种情形下的合同都是无效合同,双方可以要求确认无效也可以要求解除。
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3篇)
第1篇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交易双方达成一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并非所有合同都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根据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列举了五种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1. 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1)强制性规定: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定。
合同内容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2)禁止性规定:指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
合同内容违反禁止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2. 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欺诈的合同无效。
3. 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因对合同标的物、标的物的质量、数量、性质等产生重大错误认识,导致合同内容与真实意愿不符,使对方当事人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重大误解的合同无效。
4. 约定不明确合同内容不明确,无法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无效。
5. 乘人之危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困境、急需援助等特殊情况,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乘人之危的合同无效。
二、具体情形解析1. 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1)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一套房屋出租给乙公司。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发现该房屋属于违章建筑,违反了我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因此,该合同无效。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本案中,甲公司出租的房屋属于违章建筑,违反了《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因此合同无效。
(2)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甲公司将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违反了我国《刑法》的规定。
因此,该合同无效。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本案中,乙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违反了《刑法》的规定,因此合同无效。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假借投资项目之名,达成改变目标林地土地使用性质并从中渔利的目的,其实质是将集体林地变为建设用地并从中渔利,因此该合作协议为无效协议。
案例:李某(乙方)于2018年6月26日与兆辰房地产公司(甲方)以位于桐柏县城郊乡河坎村胡家庄组北宋学军名下的183亩林地作为项目地,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协议约定:兆辰房地产公司组织提供项目工作小组参与乙方项目地政府工作洽谈;提供项目谈判有关宣传图片、文字、证书等资料用于乙方区域政府宣传等;李某向兆辰房地产公司支付南阳、桐柏指定地块挂牌费100万元(包括品牌使用、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土地证办理完毕,贷款到账后,乙方支付甲方提成为:土地出让金差价利润10%;除桐柏地块外,其他项目土地佣金提成,视项目情况另行商定分配方案……。
按照兆辰房地产公司的要求,李某按照协议约定于2018年7月5日委托其妹妹李凤珍转给赵某个人的尾号4184工商银行账户1000000元。
付款之后兆辰房地产公司至今未有与当地政府进行过任何洽谈,兆辰房地产公司并无商标、品牌或知识产权且没有对李某书面品牌授权。
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李某向兆辰房地产公司沟通解除协议退款事项,兆辰房地产公司至今未有退款。
赵某作为兆辰房地产公司占股90%的大股东,认缴出资90万元并未实际出资;一审法院要求兆辰房地产公司提供赵某收到李某100万是否在公司财务入账收支情况的证据,兆辰房地产公司提供兆辰房地产公司相关财务明细账册,欲证明赵某收到的100万元在公司明细账中存在;但兆辰房地产公司提供的财务明细账册与一审法院调取工商银行赵某尾号为4184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和税务机构有关兆辰房地产公司相关纳税财务报表内容严重不符。
一审法院调取工商银行赵某尾号为4184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和税务机构有关兆辰房地产公司相关纳税财务报表显示:2018年7月5日李某支付的100万元到账后赵某存在大量取现、消费、理财支出,两个月内支付殆尽;公司纳税报表显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兆辰房地产公司长期无营业收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法办字第12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七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984)法办字第128号一、关于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与处理问题审理经济合同案件,首先要解决的是确认经济合同的效力问题。
被确认无效的经济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合同双方没有约束力。
但是对于合同被确认无效所引起的经济纠纷,则应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的法律、政策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
(一)如何审查合同是否有效确认无效经济合同的法律依据,是《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
在实践中,确定合同是否有效,主要从四个方面审查。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有法人资格这里主要是指审查除依法成立的机关、团体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法人登记法规,但是根据其它的法规和有关规定,法人至少应是由国家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成立的独立经济核算组织。
一九七九年国家经委、农委、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工业企业普查登记的通知》明确规定,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必须全面登记。
按照这个规定,凡在当地开展全面普查登记后,仍不按照规定办理登记,或者虽已申请登记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认可的组织,应视为不具备法人资格。
一九八二年八月九日国务院发布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企业必须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否则不准筹建或者开业,不得刻制公章、签订合同等。
当前发生纠纷的经济合同有不少是在上述《通知》、《条例》发布以前签订的。
确定这部分经济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需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协议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个人、机构和国家之间达成共识、规范行为的一种约定。
然而,不同的因素可能导致协议无效,即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或保障各方利益。
本文将介绍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协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一、法律禁止的协议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它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明确禁止某些协议的达成或内容,这样的协议被认为是无效的。
例如,一项违反反垄断法的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因为它有损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二、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协议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社会稳定和个人品德的体现,协议应当符合这些基本规范。
如果一项协议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该协议将被判定为无效。
例如,一份合同要求违法或违背伦理的行为,如合同买卖人体器官,就是违反善良风俗的,该协议将失去效力。
三、协议缺乏正当内容协议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内容,如果一份协议缺乏正当的内容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它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例如,一项协议要求一方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或约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样的协议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因为它没有约束力。
四、协议存在虚假、强迫或误导协议应当是各方自愿达成的,并且各方应该有足够的信息和清晰的认知来做出决策。
如果一份协议存在虚假陈述、强迫或误导,它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一项协议中的某方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或者利用威胁或暴力等手段迫使他人达成协议,这样的协议将无效。
五、违反法律规定的形式要素在法律上,协议的形式要素是指法律对协议达成的形式和程序的规定。
如果一份协议未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要素进行达成或签署,它将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某些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只是口头约定,那么该协议将是无效的。
小结协议无效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形,如法律禁止、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缺乏正当内容、存在虚假、强迫或误导,以及违反法律规定的形式要素等。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合同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以下是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详细阐述每种情形。
一、概述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某些原因不具备法律效力。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了解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介绍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包括欺诈、胁迫、违反法律法规、缺乏法律行为能力和意思表示不真实。
二、具体情形1. 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另一方产生误解并作出错误决策。
例如,卖方故意隐瞒商品缺陷,诱使买方签订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2. 胁迫胁迫是指一方利用对方的恐惧或压力,使其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例如,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不公平的合同。
这种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3. 违反法律法规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涉及非法交易、侵犯他人权益等,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4. 缺乏法律行为能力缺乏法律行为能力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因未达到法定年龄、精神状况不正常或其他原因,不具备独立从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
5. 意思表示不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一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因受欺诈、胁迫或其他原因导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或不真实。
例如,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受到他人的不当干扰,导致合同内容并非其真实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三、防范建议为了避免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1. 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确保对方具备履约能力。
2.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3. 确保双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意思表示真实、自由,不受欺诈或胁迫。
4. 对于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建议请教专业律师进行法律审查。
四、结论合同无效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
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协议书/合同/计划书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原合同中引用的合同法第52条,现变更为民法典相应条款,具体变更内容如下:1. 合同法第52条第一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44条;2. 合同法第52条第二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46条;3. 合同法第52条第三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3条;4. 合同法第52条第四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4条;5. 合同法第52条第五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7条。
二、除本协议第一条所述变更内容外,原合同其他条款继续有效,甲乙双方应继续履行。
三、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日期:____年__月__日协议书/合同/计划书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概述:③ 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原合同法第52条对应民法典条款变更1.1 变更内容1.1.1 合同法第52条第一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44条;1.1.2 合同法第52条第二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46条;1.1.3 合同法第52条第三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3条;1.1.4 合同法第52条第四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4条;1.1.5 合同法第52条第五款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变更为民法典第157条。
二、原合同其他条款继续有效2.1 继续履行原合同2.1.1 除本协议第一条所述变更内容外,原合同其他条款继续有效;2.1.2 甲乙双方应继续履行原合同;2.1.3 本协议生效后,甲乙双方应按照变更后的条款执行合同。
三、本协议的生效和签署3.1 本协议生效3.1.1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3.1.2 本协议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3.1.3 本协议生效后,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协议履行合同。
合同作废和无效规定
合同作废和无效规定本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由以下各方自愿达成,并具有法律效力。
为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并保护各方的权益,各方一致同意并约定以下合同作废和无效规定:第一条合同作废的情况1. 若本合同违反任何适用法律或法规的规定,则本合同应被视为无效和作废。
2. 若本合同的任何条款被认定为非法、无效或不可执行,则该条款应被视为与本合同剩余部分无关,并不影响本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第二条合同无效的情况1. 若本合同中的任何陈述、保证、承诺或各方之间的协议事项在签署之后发生了严重变化或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各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
2. 若本合同各方发现在签署合同之前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或隐瞒事实等情况,其他各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
3. 若本合同中的任何条款被认定为不合法、违反公序良俗、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等原因,该条款应被视为无效,但不影响其他合同条款的效力。
第三条合同解除和赔偿责任1. 若本合同因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应当有书面的解除协议,并明确各方解除合同的责任和义务。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不得直接宣布合同无效。
2. 若本合同因其中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被解除,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违约金、实际损失与预期利润等。
3. 在本合同解除后,除非另有明确约定,各方应立即履行合同约定的终止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返还对方已经支付的费用、归还对方的财产等。
第四条争议解决1. 本合同的履行、解释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
2. 各方协商解决合同争议的,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若无法达成协议,各方同意提交争议至相关的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进行解决。
第五条附则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至合同约定履行完毕或根据法律规定作废的情况下终止。
2. 本合同的任何修改、补充均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需由各方的正式授权代表签署。
3. 本合同中的任何条款或权利的放弃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不表示对其他条款或权利的放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协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协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已于2019年11⽉12⽇由最⾼⼈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8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2020年1⽉1⽇起施⾏。
最⾼⼈民法院 2019年11⽉27⽇法释〔2019〕17号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协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2019年11⽉12⽇最⾼⼈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81次会议通过,⾃2020年1⽉1⽇起施⾏) 为依法公正、及时审理⾏政协议案件,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政审判⼯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条⾏政机关为了实现⾏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标,与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的具有⾏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政诉讼法第⼗⼆条第⼀款第⼗⼀项规定的⾏政协议。
第⼆条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政协议提起⾏政诉讼的,⼈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地、房屋等征收征⽤补偿协议; (三)矿业权等国有⾃然资源使⽤权出让协议; (四)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的租赁、买卖等协议; (五)符合本规定第⼀条规定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 (六)其他⾏政协议。
第三条因⾏政机关订⽴的下列协议提起诉讼的,不属于⼈民法院⾏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政机关之间因公务协助等事由⽽订⽴的协议; (⼆)⾏政机关与其⼯作⼈员订⽴的劳动⼈事协议。
第四条因⾏政协议的订⽴、履⾏、变更、终⽌等发⽣纠纷,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原告,以⾏政机关为被告提起⾏政诉讼的,⼈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因⾏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订⽴的⾏政协议发⽣纠纷的,委托的⾏政机关是被告。
第五条下列与⾏政协议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提起⾏政诉讼的,⼈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参与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活动,认为⾏政机关应当依法与其订⽴⾏政协议但⾏政机关拒绝订⽴,或者认为⾏政机关与他⼈订⽴⾏政协议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 (⼆)认为征收征⽤补偿协议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被征收征⽤⼟地、房屋等不动产的⽤益物权⼈、公房承租⼈; (三)其他认为⾏政协议的订⽴、履⾏、变更、终⽌等⾏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或者其他组织。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在法律层面,协议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商一致意见。
然而,并非所有的协议都是有效的,存在一些情形下协议会被认定为无效。
下面将介绍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一、无约束力的协议
无约束力的协议是指在协议达成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要素,导致协议缺
乏法律约束力。
例如,协议双方若未满法定年龄,或者协议内容违法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二、基于误导、胁迫或欺诈的协议
当协议的达成是基于误导、胁迫或欺诈等不当手段时,该协议可能被视为无效。
例如,一方通过虚假陈述使对方误解协议内容,或者以威胁方式达成协议等情形,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三、违反公共政策的协议
若协议的内容或执行违反了公共政策或法律规定,导致对公共利益产生负面影响,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恶意排除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等协议都可能违反公共政策。
四、不可执行的协议
不可执行的协议是指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违背自然法则,导致无法履行
的情形。
例如,要求违法行为的协议、过于模糊的协议内容等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五、未达成真实意思表示的协议
当协议双方并未真实表示其意思,或者没有达成真实的共识时,该协议可能被
视为无效。
例如,一方在签订协议时并未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双方对协议内容理解不一致等情况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综上所述,协议在某些情形下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双方在达成协议时务必诚实
守信、合法合规,避免出现上述情形,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法律规定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合同
法律规定哪些情形属于⽆效合同
合同是当事⼈或当事双⽅之间设⽴、变更、终⽌民事关系的协议。
只有依法成⽴的合同,才受法律的保护。
但是很多⼈都不知道合同怎么签才有效,怎样的合同才受法律的保护。
本⽂店铺⼩编为⼤家总结整理了⽆效合同的情形,请阅读下⾯的⽂章进⾏了解。
法律规定哪些情形属于⽆效合同
1、⼀⽅以欺诈、胁迫的⼿段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法⽬的⽽订⽴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
《民法典》有关规定如下:
第⼀百四⼗四条【⽆民事⾏为能⼒⼈实施的民事法律⾏为的效⼒】⽆民事⾏为能⼒⼈实施的民事法律⾏为⽆效。
第⼀百四⼗五条【限制民事⾏为能⼒⼈实施的民事法律⾏为的效⼒】限制民事⾏为能⼒⼈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为或者与其年龄、智⼒、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为经法定代理⼈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可以催告法定代理⼈⾃收到通知之⽇起三⼗⽇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未作表⽰的,视为拒绝追认。
民事法律⾏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式作出。
第⼀百四⼗六条【虚假表⽰与隐藏⾏为的效⼒】⾏为⼈与相对⼈以虚假的意思表⽰实施的民事法律⾏为⽆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隐藏的民事法律⾏为的效⼒,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如果以上⽂章⽆法全⾯的解决你的问题,⾯对这个情况怎么解决,可以找店铺在线律师咨询解决,专业的律师团队会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无效合同确认书5篇
无效合同确认书5篇篇1甲方(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让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让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就某事项达成合同协议,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该合同可能存在无效情形,为了明确双方权益,特制定此无效合同确认书。
一、确认事项背景甲乙双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合同编号为____的合同协议。
经过双方审慎分析,发现该合同协议可能存在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而无效的情形。
为避免双方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双方决定对该合同协议进行无效确认。
二、合同无效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并确认以下情形作为该合同协议无效的依据:1. 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 合同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 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4. 其他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三、合同无效声明基于上述无效依据,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并声明该合同协议自始无效。
双方均不享有合同协议规定的任何权利,也不承担任何义务。
双方已就此达成充分共识,不存在任何异议。
四、双方权利义务安排1. 双方应停止履行该合同协议约定的各项义务;2. 乙方应返还甲方因该合同协议所得的所有财物;3. 因合同无效导致的损失,双方应按照公平原则协商解决;4. 双方应妥善保管与合同有关的证据和文件。
合同无效的十种典型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列举常见的合同无效十种典型情形。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合同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例如涉及非法买卖毒品、走私等违法行为,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民法典》第146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仅出于某种目的,通过订立合同表现虚假意思,而并无真实的意图履行该合同的内容,例如假离婚合同、虚假赠与合同等,则该合同因缺乏真实的意思表示而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合同的内容如果违反了社会公德,违背了公共利益,法院有权认定该合同无效。
例如,涉及侮辱他人人格尊严、通过贿赂或胁迫达成的协议等,都会因为违背公序良俗而被认定无效。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法典》第146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这类合同表面上是符合法律形式的合法合同,但其实质上是通过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
例如,以合法的买卖合同掩盖洗钱行为,这样的合同因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被认定无效。
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144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经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单独签订合同,该合同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
6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订立的合同《民法典》第145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依法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的合同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指8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患者。
合同无效的规定及适用(含民法典的新规定)
合同无效的规定及适用(含民法典的新规定)一、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及法律后果等内容。
1、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合同无效对解决争议条款的影响: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合同无效的司法政策精神1、对合同无效的认定问题采取谨慎的态度。
(1)只能依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认定合同无效。
(2)只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才能认定合同无效。
(3)《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该条确定了原因行为和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即原因行为的效力不受物权变动要件的影响。
2、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理解在具体适用法定情形第(五)项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强制性规定”作以下区分:(1)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该类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
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
(2)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
2024年十种无效的法律协议
十种无效的法律协议合同编号:__________第一章:合同双方1.1定义1.2合同生效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并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1.3合同变更若双方同意对本合同进行变更,需书面签署变更协议,并经双方确认后生效。
第二章:合同标的2.1标的物2.2标的物交付甲方应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将标的物交付给乙方。
2.3标的物质量甲方保证标的物符合_______(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且在交付前经过质量检验合格。
第三章:合同价款3.1价款数额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价款人民币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元整)。
3.2价款支付(1)预付款:乙方在合同签订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甲方预付款人民币_______元整。
(2)进度款:乙方根据合同进度,按照甲方通知的要求支付进度款。
(3)尾款:乙方在标的物交付并验收合格后__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甲方尾款。
第四章:履行期限4.1合同履行期限本合同自生效之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4.2履行地点甲方应在本合同履行期限内,在_______(具体地点)履行合同义务。
第五章:违约责任5.1甲方违约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为合同价款的_______%。
5.2乙方违约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为合同价款的_______%。
5.3不可抗力若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战争、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
第六章:知识产权6.1权利归属除非双方另有约定,甲方对标的物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享有完全的权利。
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甲方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修改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甲方享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
6.2许可使用甲方在此授予乙方一项非独占、不可转让、有限制的权利,以便乙方能够使用标的物。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协议在一般的现实场景里的法律意义基本与合同等同,无效协议即指协议?虽已成立,但却因为所达成的协议严重缺失构成要件,则在法律上不按协议当事人的合意给予法律效力的协议。
那么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呢?下面跟着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订合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协议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订立合同一方以欺诈或胁迫手段,损害国家利益;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向另一方告知虚假信息,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另一方做出错误的故意。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基于欺诈人对欺诈的错误理解而产生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相互串通,共同实施责令合同成立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损害的。
(三)以合法形式隐瞒非法目的的;这种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合法的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正的非法目的,也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因此,对于这种隐瞒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和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四)损害公共利益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可以适用“损害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合同明显损害公共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合同,无论当事人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所致,都是无关紧要的。
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会被确认合同无效。
二、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单方返还。
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协议书无效怎么认定违法
协议书无效怎么认定违法
协议书无效,并不一定意味着违法,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效的协议确实可能涉及到违法行为。
要认定一份协议书是否无效且违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违反法律规定:协议涉及的内容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或政府政策的规定。
例如,协议违反了劳动法的劳动条件规定、违反了合同法的合法性要求等。
2. 违背公序良俗:协议中的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道德、公平原则或者悖于社会伦理价值观,涉及到不正当、不道德的交易,例如合同中的欺诈、利益输送、违反公平竞争规则等。
3. 不平等地位与不公平条款:当一方在合同谈判中占据了明显的强势地位,而另一方在协商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协议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例如,存在逼迫、胁迫、欺骗、滥用事实优势等行为。
4. 违反法定形式要求:某些特定类型的协议要求采取特定的形式才能生效,如涉及不动产的买卖合同需要公证等。
如果协议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5. 违反强制性规定:法律对某些特定事务规定了必须采取的特定做法,如法律对婚姻关系的成立、转让财产的要求等。
此类规定是强制性的,如果协议违反了这些规定,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在实际情况中,判定协议是否无效需要根据个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当一方认为协议无效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申请法院判决协议无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强调的是,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解除合同协议书自始无效
解除合同协议书自始无效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自始无效。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自始无效的范本,并对其进行解析。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自始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这些情况下,合同自始无效。
我们将为您展示一份解除合同协议书自始无效的范本:甲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于____年__月__日签订了《____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现因以下原因导致原合同自始无效:1. 原合同的订立存在欺诈行为;2. 原合同的订立存在恶意串通行为;3. 原合同的订立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4. 原合同的订立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甲乙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原合同,并确认原合同自始无效。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订立本解除合同协议书。
第一条双方确认原合同自始无效,不再对双方产生任何法律约束力。
第二条甲乙双方应按照原合同约定的条款和条件履行已发生的合同义务,但不得再要求对方承担未发生的合同义务。
第三条甲乙双方应妥善保管与原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等证据,以备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解决之需。
第四条本解除合同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五条本解除合同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月__日。
普法系列:《民法典》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
普法系列:《民法典》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0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02、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03、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04、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05、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06、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07、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0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09、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10、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1、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2、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13、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14、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15、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16、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合同协议书无效的
法律规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具体而言: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行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诈下陷于某种错误认识而为的民事行为。
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诸如,债务人为规避强制执行,而与相对方订立虚伪的买卖合同、虚伪抵押合同或虚伪赠与合同等;代理人与第三人勾结而订立合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亦为典型的恶意串通行为。
该类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而也具有违法性,对社会危害也大,所以《合同法》将《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所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纳入到无效合同之中,以维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维护正常的合同交易。
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一是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
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
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
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三是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
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一般的绝对无效合同的原则处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
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
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一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二是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法解释》第4条明确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不管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