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季鱼病防治

合集下载

夏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夏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夏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炎炎酷热,如期而至,每年夏季是常规养殖鱼类疾病的多发季节,其病害主要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疾病,还有一些事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养殖户应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现将夏季鱼类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细菌性烂鳃病主要症状:病鱼鱼体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有时称此病为“乌头瘟”。

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者蜡黄色斑点,鳃片表面、鳃丝末端粘液增多,并常粘附淤泥,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鳃盖骨中央被腐蚀成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

防治:○①菌毒清200克/亩或者富碘250毫升/亩,对水体彻底消毒,重症时隔日再用一次:②三病宁200克+克菌星200克/40kg饲料或200克三病宁+鱼尔泰100克/40kg饲料拌料内服,连用5-7天。

2、出血病主要症状:发病后鱼体内外各部位(体表、肌肉、肠道)点状或片状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腹水并有溶血现象。

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粘液。

病鱼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症状。

预防:○1每半个月用EM蒜宝200毫升/亩+解毒活水素500毫升/亩改善水体环境;○2在发病季节前,每亩用莱康100克/亩全池泼洒。

发病高峰期用富碘250毫升/亩全池泼洒;○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出血康130克+三病宁200克/40kg饲料,增强鱼体抗病能力。

治疗:(外用)暴血停100毫升/亩+莱康100克/亩全池泼洒。

(内服)出血康130克+三病宁200克+克菌星200克/40kg,连用5-7天。

如镜检鱼体附带寄生虫(车轮虫、小瓜虫),待病情控制后全池泼洒鱼虫重炮30毫升/亩+混杀宁30毫升/亩。

3、肠炎病主要症状: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不振,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肛门红肿。

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水样粘液从肛门流出。

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壁弹性很差,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

预防:○1用活氯素200克/亩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处理;○2每半月用莱康100克/亩或菌毒清200克/亩或富碘250毫升/亩对水体和养殖设施全面消毒;○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100克+三病宁200克/40kg,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夏季是鱼类病害高发期,由于水温和环境因素的改变,鱼类易感染各种病菌、寄生虫和病毒,造成鱼类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效益下降。

因此,掌握夏季鱼类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养鱼人来说非常重要。

1.气温升高:夏季气温高,水温也更容易升高,会导致鱼类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鱼类病害。

2.环境变化:夏季气温较高,湖泊、水库等水域水位变化较大,鱼类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鱼类的健康。

3.养殖管理不当:夏季养殖管理不当,如过度投饵、过度放水、换水不及时等,都会导致水质变差,从而加重鱼体负担,导致免疫力下降。

4.病原体孳生:夏季气温高湿,雨水过多,容易滋生各类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从而导致鱼类病害增多。

二、夏季鱼类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1.保持水质:夏季养殖过程中需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水体,保证水质的氧分和营养物质浓度。

2.控制饲料投喂:饲料投喂也要掌握好度,不可过度投喂、过量浪费,影响鱼类的水体环境。

3.定期检查:夏季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如精神状态、皮肤细节等。

4.鱼类防疫: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抗菌剂、消毒剂对水体和鱼类进行防疫,保证鱼类的健康。

5.加强鱼类营养健康:夏季饲养过程中加强鱼类的营养健康,饲养环境适宜鱼类的成长和繁殖,增强鱼体的免疫力。

总而言之,夏季鱼类病害的增多主要是由于气温升高、环境变化、养殖管理不当、病原体孳生等原因造成的。

为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保证鱼类的水体环境,以及加强鱼类健康营养,定期检查防疫等策略,以保证鱼类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夏季鱼病怎么防治

夏季鱼病怎么防治

夏季鱼病怎么防治夏季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发期。

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寄生性鱼病及泛池。

一、成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1、传染性鱼病传染性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这三种病也称“老三病”。

预防措施有:①池塘每隔10-15天用1ppm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池泼洒1-2次;②流水养殖采用药物挂袋效果较好,每隔10-15天挂一个疗程。

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每袋150克,或漂白粉每袋250克放入水中,连挂三天,也可用5-1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③出血病可采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暴灵”全池泼洒,以1米水深计算,每瓶10亩,或硫酸铜0.7ppm全池泼洒,连用两天,每天1次;④肠炎、赤皮、烂鳃病常以并发症形式表现出来,可采用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或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

2、寄生性鱼病寄生性鱼病有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鱼鲺病,可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虫王B”,每瓶5亩全池泼洒,或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鱼用敌百虫,每袋4亩。

二、鱼种常见的鱼病1、鱼种传染性鱼病常发生的有肠炎、赤皮、烂鳃、白头白嘴、烂尾病等。

治疗措施为:①肠炎、赤皮、烂鳃的治疗同成鱼养殖;②白头白嘴,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泼洒;③烂尾病也称尾柄病,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

2、寄生性鱼病寄生性鱼病如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鱼鲺的治疗同成鱼养殖。

另外还有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斜管虫和小爪虫病等。

车轮虫、斜管虫的治疗可用克虫王B兰瓶,每瓶5亩,或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小爪虫病的治疗可用1-2克/米(水深)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三、泛池夏季池塘极易出现泛池,是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引起的一种死鱼现象,多发生于5-9月份。

一般情况下,天气闷热,阴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等,池塘会出现泡沫并伴有腥味,鱼虾常常浮于水面聚集于池边。

夏季中六个节气常见鱼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

夏季中六个节气常见鱼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

夏季中六个节气常见鱼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夏季中六个节气常见鱼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夏季是鱼类生长繁殖的旺盛季节,然而,高温、湿热的气候条件也给鱼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疾病。

为了保证养殖水体中的鱼类健康,我们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常见的鱼病。

本文将介绍夏季中六个节气常见鱼病及中草药防治措施。

一、立夏——锈病立夏时,水温逐渐上升,鱼类易患锈病。

主要症状为鱼体表面出现红色或深褐色细小斑点,随后蜕皮,鱼体出现溃烂。

草药防治措施可选用黄柏、苦参等,将其煎汤后浸泡鱼体30分钟,每周重复一次。

二、小满——冻疮病小满时,夜间温度下降,水温骤降易导致鱼类冻疮病。

其特点是体表出现白色块状或颗粒状粘液,鱼体发黑、肿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中草药防治可选用苦参、黄柏、广防己等,浸泡于水中约30分钟,每周重复一次。

三、芒种——白点病芒种时,鱼体易患白点病。

该病特点为鱼体出现白色点状细小斑点,可导致鳃病、烂鳃,严重时引发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中草药防治可选用苦参、黄柏、连翘等,将其煎汤后浸泡鱼体30分钟,每周重复一次。

四、夏至——毒素感染夏至时,水体温度升高,容易导致饲料残渣、排泄物等腐殖质堆积,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鱼类患上毒素感染。

草药防治可选用黄连、蒲公英等,将其煎汤后加入养殖水体中,每周重复一次。

五、小暑——鳃黄虫病小暑时,水温进一步升高,鱼类容易感染鳃黄虫。

该病主要表现为鱼鳃腐败、红肿、溃烂,呼吸困难。

草药防治可选用蒲公英、黄柏、银杏等,将其煎汤后浸泡鱼体30分钟,每周重复一次。

六、大暑——河蚌病大暑时,气温高,水体容易形成稀薄的蓝绿藻水华,鱼类易感染河蚌病。

其特点为鱼体出现白色粘液和锈色斑点,鱼鳃出现肿胀、坏死。

中草药防治可选用金银花、紫茉莉等,将其煎汤后浸泡鱼体30分钟,每周重复一次。

总之,夏季的高温、湿热气候条件容易导致鱼类感染各种疾病。

中草药防治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的发生,还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随着夏季的到来,鱼病问题在养鱼业中也开始变得日益突出。

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气温升高、水质变化等因素导致鱼类抵抗力下降,病原体滋生快速。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夏季鱼病。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一、原因分析1. 气温升高夏季气温升高是导致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温会导致水温升高,使得水中溶解氧减少,这会影响鱼类的呼吸和新陈代谢,从而降低鱼类的抵抗力。

高温还会促进水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加重了鱼类患病的风险。

2. 水质变化夏季降雨增多,加上高温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使水质浑浊,还导致水质的变化,如pH值和氨氮含量的波动,这些都会对鱼类的健康造成影响。

夏季水温升高也会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减少,加重了鱼类的生存压力。

3. 疫病易发夏季是很多鱼类疫病易发的时期,一些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加快,进而增加了鱼类患病的可能性。

夏季也是鱼类繁殖季节,产卵期和育雏期是鱼类抵抗力较弱的时候,易受病原体感染。

二、防治办法1. 提高水体通气性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保证水体中充足的氧气含量。

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水的通气性,如安装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剂来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保证鱼类的呼吸顺畅。

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富营养化的发生。

可以采取定期换水、定期清理底泥、控制饲料投放量等措施来保持水质的稳定,减少水体对鱼类的不利影响。

3. 加强饲料管理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饲料的管理尤为重要。

可以适当减少饲料的投放量,避免过度投喂,防止因为过度饲料导致饵料残渣积累,进而影响水质。

也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饲料,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排泄物对水质的影响。

4. 强化鱼类养护夏季是鱼类易患病的时候,因此在日常养护过程中,需要加强观察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夏季是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各种疾病频繁发生。

这对于养殖业主来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一、原因:
1.天气炎热
夏季气温高、氧气含量低会导致鱼体代谢紊乱,引发疾病。

同时,高温下,水中细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也会使鱼类身体受到感染,进而患上疾病,如白点病、尾鳍腐烂病等。

2.饲料不均衡
夏季气温高,鱼体消耗较大。

如果鱼群饲养密度过大,且饲养方式粗放,不用合理金鱼饲料,饲喂方式也不规范,就会导致鱼体代谢异常,引发鱼病。

3.水质不好
夏季水华滋生,水质恶化,鱼体容易被细菌感染,这也是夏季养鱼出现疾病的原因。

在鱼塘管理上要加强水质监测,控制鱼塘饲养密度等,以维护水质。

二、防治办法:
1.合理饲养
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容积中鱼只应按20~30尾计算养殖。

餐次饲喂场油状饲料,每天分三次,每次饲喂量以鱼塘内所有鱼全部食用为度,不应超出其摄食率,更不能过渡饲喂。

2.加强水质管理
夏季一定要加强太阳光照和水泵循环利用,水质清洁和新鲜,夜间可以加氧。

根据实际情况投放合适的养护剂,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

3.及时治疗
夏季是鱼病发生的高峰期,一旦发现鱼体出现异常情况,如浮水、呆滞、体表产生结节,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如搽药、喝药等,防止疾病扩散,给鱼体重新健康。

同时,增加养殖技能,掌握简单的治疗方法,提高防治鱼病能力。

总之,夏季是鱼病多发季节,只有养殖者严格按照饲养标准、加强水质管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够提高鱼群的免疫力,防止鱼病的发生。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摘要】夏季是鱼病增多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包括夏季温度升高导致水温变化、水质问题引发鱼病、饮食不当以及缺乏足够的氧气。

为了防止鱼病的发生,我们可以定期清洁鱼缸,控制水质,注意饲养环境卫生,并给鱼提供足够的氧气。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保持鱼儿的健康。

在夏季,特别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水质的监测,确保鱼儿生活在一个安全、清洁的环境中,从而减少鱼病的发生。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为夏季饲养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鱼儿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夏季,鱼病,水温变化,水质,饮食,氧气,清洁鱼缸,水质控制,饲养环境,卫生,氧气供应。

1. 引言1.1 概述随着夏季的到来,很多鱼友都会发现自己养的鱼在这个季节更容易患病。

为什么夏季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夏季是鱼病增多的主要季节之一,主要是由于水温的变化、水质问题、饮食不当以及缺乏足够的氧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水温也会随之变化。

当水温变化过大时,容易影响鱼儿的生理机能,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病菌。

夏季也是水质问题频发的季节,水质不良容易诱发鱼病的发生。

饲养者在夏季容易给鱼儿喂食不当,比如过多、不新鲜的食物,也会导致鱼病的增多。

由于夏季气温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也会下降,若不及时增加氧气供给,也会造成鱼儿缺氧,容易患病。

在夏季饲养鱼儿时,一定要注意定期清洁鱼缸,控制好水质,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并给鱼儿提供足够的氧气,以预防鱼病的发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我们的鱼儿在夏季健康快乐地生活。

2. 正文2.1 夏季温度升高导致水温变化夏季温度升高导致水温变化是导致鱼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水温也会相应上升,而许多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是有限的。

当水温超过它们的适应范围时,鱼体的代谢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会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在高温的水温下,许多病原微生物也更容易繁殖,导致水中病原体的浓度增加。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作者:王文彬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1期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在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黄金季节。

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着当年的养殖生产。

在养殖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找准病因,注重预防,强化鱼病综合防治,确保鱼类安全度夏和健康生长。

一、夏季鱼类发病偏多的原因分析1. 养殖密度不合理。

夏季因水温高,水体可控程度差,如果放养密度过大,病害发生的几率相应会很大。

养殖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和配套设施情况而定,密度过大则水质无法控制,致使鱼病多,死亡率高,效益差。

池塘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情况下稳定,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不稳定且极易变坏,鱼病增多。

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易暴发各种鱼病。

2. 投入品管理不恰当。

一般来说,饲料、肥料及渔药等投入品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

使用低质、低价饲料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

若饲料中含有不良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

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排泄量大,易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

投喂量过多,造成鱼体肠道总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差,排泄多,污染水体;同时也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产生肠道病变。

3 .水质条件不优。

夏季鱼病偏多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

当前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摘要】夏季是鱼病增多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水温升高导致水质下降、饲料管理不当、气温易诱发病菌滋生、养殖密度过高等原因。

为了有效防治夏季鱼病,需要加强水质管理、科学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清理池塘底泥、控制养殖密度等措施。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水产的健康和安全。

在夏季这个特殊的时期,特别需要重视鱼病的预防工作,只有加强管理,做好防治工作,才能避免损失,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夏季鱼病、增多、原因、防治、水质、饲料管理、病菌、养殖密度、水质管理、投喂饲料、清理池塘底泥、控制密度。

1. 引言1.1 夏季鱼病增多的现象夏季是鱼类容易发病的一个季节,很多养殖户在夏季都会遇到鱼病增多的现象。

这些鱼病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

夏季气温高,水温升高也会导致水质下降,使鱼类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害。

夏季鱼类新陈代谢快,饲料管理若不当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或过度投喂,也容易引发疾病。

夏季鱼病增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养殖户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鱼类健康成长,确保养殖效益。

1.2 重视夏季鱼病防治的重要性夏季是鱼类容易发病的季节,由于高温和湿度的影响,水体中的病菌滋生迅速,鱼类抵抗力下降,导致大量鱼病的发生。

重视夏季鱼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夏季鱼病的增多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鱼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鱼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损失不可估量。

养殖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治疗和护理,增加了经济负担。

夏季鱼病的传染性较强,容易造成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扩散。

一旦鱼病在养殖场内爆发,往往会迅速传播,导致整个养殖场的鱼类生病或死亡,给周围环境和其他养殖户带来不良影响。

养殖户在夏季应当高度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加强水质管理,科学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清理池塘底泥,控制养殖密度,以减少鱼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夏季是鱼类容易感染疾病的季节,而且夏季鱼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水质不稳定、饲料供给过剩、水产养殖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鱼类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夏季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将从夏季鱼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一、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1. 气温高夏季气温升高会导致水温升高,而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免疫系统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水温会降低鱼类的抗病能力,使得鱼类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2. 水质不稳定夏季雨水较多,水质波动较大,这样容易造成水质不稳定,细菌、病毒等病害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传播感染。

3. 饲料供给过剩夏季气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食欲也会变大,但是提供过量的饲料会导致水质恶化,从而加重鱼类疾病的发生。

4. 水产养殖密度大夏季是养殖密度较大的时候,而养殖密度大会增加鱼类的压力,使其更容易患上疾病。

二、夏季鱼病的防治办法1. 控制水质,加强养殖管理尽量控制好鱼塘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及时清理池塘的底泥和残饵,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加强养殖管理,调整好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造成鱼类压力过大。

2. 合理供饲料,防止过度投喂根据鱼类的生长状况和实际需要,合理供给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合理供饲料还可提高鱼类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

3. 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定期对鱼类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鱼类的异常症状,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一旦发现有鱼类感染疾病,应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对鱼类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4. 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加强鱼类的日常管理,保持充足的营养,防止饲料缺乏或者过剩。

定期进行鱼类的健康检查,及时处理疾病,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5.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在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药物。

使用药物前要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确保使用的药物对病原体有效,避免产生耐药性。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摘要】夏季是鱼病高发期,许多养鱼户常常遇到鱼病问题。

本文从鱼病增多的原因、常见的夏季鱼病、防治办法、饲养环境改善和饲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饲养环境改善方面,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加强饲料管理是关键措施。

加强鱼病防治意识,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也是防治夏季鱼病的重要方法。

鱼病的防治是养鱼户需要重视的问题,只有合理控制相关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鱼病的发生,确保养殖效益和鱼群健康。

加强对夏季鱼病的了解与应对,有助于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水平,为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夏季鱼病、增多、原因、常见、防治、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加强防治意识、检查鱼健康、调整管理措施。

1. 引言1.1 夏季鱼病现状夏季是水温升高、氧气减少、饲料消耗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季节,也是鱼类易发生疾病的高发期。

在夏季,鱼类免疫力下降、病原菌滋生,加之鱼塘通风不畅、养殖密度大、污染物积累等原因,容易导致鱼病的增多。

夏季鱼病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夏季鱼病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料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夏季鱼病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2. 正文2.1 鱼病增多的原因夏季是鱼类容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高温高湿条件:夏季气温高,水体温度也随之升高,而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病原菌滋生繁殖的理想环境。

这种环境不仅增加了病原菌的数量,还降低了鱼类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感染疾病。

2. 水质不佳:夏季雨水增多,加上高温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氧气含量下降,容易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饲料残渣和粪便等有机物的积累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给病原菌提供了生长的营养。

3. 饲料不合理:在夏季的饲料管理中,如果给予鱼类不合理的饲料类型或者过量投喂,会导致鱼体消化不良或者肠道疾病,进而影响鱼类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疾病的几率。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鱼病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环境污染、水质变化、饲料及营养不良、饥饿等不良因素作用于鱼体后,引起鱼类生理、生化及行为异常、组织和器官损伤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和病理症状的综合表现。

夏季是鱼病发生高峰期,鱼病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温升高
夏季气温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导致鱼体代谢加快,消耗增加,容易引发鱼病,尤其是常规养殖的淡水鱼因对水温变化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影响。

二、饮食不当
夏季气温高,水面蒸发量增加,高温下的水体导致水质恶化,鱼体抵御能力降低,而饮食不当引起的营养失衡也会加重鱼病的发生。

三、环境污染
夏季高温,水面水蒸气增大,大气污染加重,水中的厌氧菌、蛆虫等易滋生,这些污染物通过进食、呼吸等途径进入鱼体,从而引起疾病。

防治办法: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饲养户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合理控制水温,注意夏季水体的通气换氧,尽量保持水体清洁。

二、饲料养护
夏季饲养务必注意营养全面、合理养护,并选用符合鱼种生长需要和生理特点的饲料。

严防养殖环境污染,恰当增加水体氧含量,降低水中氨氮、硫化物等不良物质浓度,光照的合理使用也有利于鱼体健康。

四、加强疫病检测
养殖户应加强鱼类疫病监测,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鱼及时隔离治疗,减轻传染压力。

总之,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复杂,但严密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可以很好地防治鱼病的发生,保障健康的饲养环境和生态安全。

鱼类初夏常见病的防治

鱼类初夏常见病的防治

鱼类初夏常见病的防治初夏季节,水温适宜,各种病源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发病季节。

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

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

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水霉病:发病症状:鱼体局部受伤,鳞片脱落,表体发霉或长毛。

游动失常,食量减退,以致瘦弱而死。

发病原因:主要是捕捞后鱼体受伤,疾病乘虚侵入鱼体后发病。

防治方法:(1)在捕捞、运输和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鱼体不致于受伤。

(2)在投入鱼种时可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5~10分钟。

浸泡时间的长短看当时气温及鱼的承受力而定。

(3)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3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

二、肠炎病:症状:腹部膨大、有红斑、外突、红肿,腹部微血管充血,形成血栓,粘膜外溢。

流行情况,一般在4~9月份。

1~2龄青草鱼发病死亡率达5%~90%。

防治方法:(1)可采用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或25~30公斤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

(2)每万尾鱼种或50公斤成鱼用大蒜头250克,食盐200克,饵料5公斤拌和成团投喂,连续3~6天。

三、烂鳃病(又称乌头病):症状:鳃腐烂,充血,鳃边有开天窗,鳃内粘膜将鳃丝粘住,影响呼吸,最后导致窒息死亡。

流行季节4~10月份。

水温在28℃~30℃,池水pH值在6.7~7.5之间,立秋至秋分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1)可用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

(2)每5公斤饵料加10克甲胺磷拌和投喂。

(3)每亩也可用200~300克甲胺磷兑水全池泼洒。

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

四、草鱼出血病:症状:口腔、下颌、头顶、眼部,外表起红点。

鳃呈鲜红色,肠道局部也呈鲜红色。

肠,肝呈灰白色。

鳔上有血点,胆囊充血,各个部位都有病变。

防治方法:用大黄口服,每万尾鱼种或50公斤成鱼用大黄0.5~0.75公斤拌入10公斤饵料中投喂;也可用1公斤面粉加适量豆饼,然后把4片病毒灵溶于水和饵料搅和成浆液加50克食盐,连续投喂3~5天。

第三天起用量减半。

夏季鱼类病虫多发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

夏季鱼类病虫多发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

夏季是鱼类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饲料投入量最多的时候,更是每天鱼类排粪最多的时候,因此,池塘里就会出现大量饲料残饵和鱼粪,使水质变化无常,腐败加快,导致鱼类病虫多发,轻则慢慢死亡,重则当天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所以,养鱼户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做好巡塘检查工作,发现鱼类有患病情况,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消灭各种病虫,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一、鱼类病虫多发原因1.鱼类放养密度过大由于夏季水温较高,水体可控程度较差,如果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每天吃食量很多,排出的粪便也很多,池塘底层氨态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就会增大,造成水质调控难度增大,水体缺氧严重,这时极易造成鱼类病虫多发。

2.饲养管理不良(1)投喂低质饲料。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如果长期投喂低质饲料,就会造成鱼类营养不良,抗病能力下降,这时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特别是饲料中含有违禁药品或不良生长素等,鱼类长期摄食后,极易引起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气候突变时,最容易使鱼类患鳃出血病而死亡。

另一方面,如果投喂低质饲料过多,鱼类肠道处于充实状态,造成排粪量增大,就会加快水体污染,水质难于控制,造成鱼类病虫多发。

(2)泼洒未腐熟人畜粪水。

由于未腐熟人畜粪水中有很多存活病菌和虫卵,如果没有经过腐熟,直接泼洒到池塘水体中,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病菌和虫卵就会繁殖加快,导致鱼类病虫再次暴发。

(3)用药方法不当。

很多养鱼户在鱼类病虫防控过程中,只考虑目前经济利益,不管药品毒性大小,也不管用药量大小,只要当时把鱼类病虫治住就行,在这种随意性的意识形态下用药,结果造成鱼类应激反应强烈,致使各种疾病暴发或中毒死亡。

3.水体有机物过多目前,配制的颗粒饲料里面含有很多有机物,而夏季正是鱼类○周世明生长高峰期,也是吃食量最多的时候,排出的大量粪便也含有很多有机物,天长日久,有机物积累过多,使水体腐败加快,造成池塘底层水体缺氧严重,氨态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含量不断增高,造成鱼类病虫多发;还有在培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时,很多养鱼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大量使用就地人畜粪便,由于人畜粪便中的有机物含量很高,造成池塘水体有机污染加重,导致鱼类病虫多发。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夏季比较适合水产养殖的发展,但是在夏季进行水产养殖,由于光照较强,使得气温和水温较高,很容易导致鱼病增多,这会给水产养殖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与此同时,鱼类在夏季的新陈代谢会更加旺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而导致水质变差,导致鱼病发生。

鱼病不仅会影响到鱼类的健康生长,而且会造成水产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在夏季应做好鱼病的防治,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

1、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夏季,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高,会导致水质变差,进而导致鱼病增多,这是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在鱼的养殖过程中,主要会应用颗粒饲料进行喂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促进鱼类的生长,但相应的也会导致鱼类的排泄物数量增多,进而使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会降低,并且氨态氮以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鱼类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必将会导致鱼病的增多。

除此之外,在夏季养殖户如果应用肥水养鱼的方法调控水质,应用大量的有机肥,会进一步增加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造成水质更差,不仅会增加鱼病的发生几率,而且还会提升水质调控的难度。

(2)鱼病防治不当在鱼病的防治过程中,养殖户通常都会采用先杀虫后消毒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而且能够及时的对鱼病进行治疗。

但是这种预防防治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不适合在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使用,而且也不适合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使用。

这是因为在养殖密度高以及高温情况下,这种方法会造成水质变坏,不仅不能起到鱼病的防治作用,反而会增加鱼病的发生几率。

但是很多养殖户没能认识到这一点,错误的应用鱼病防治方法,导致夏季鱼病增多。

与此同时,应用杀虫药物和消毒药物,会杀死水体中的富有生物,对于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同时会增加水体中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进而导致鱼病增多。

(3)养殖密度控制不当合理把控养殖密度能够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生几率,确定养殖密度需要结合池塘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情况。

夏季鱼类常见病及其防治

夏季鱼类常见病及其防治

夏季鱼类常见病及其防治马宏【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1页(P171-171)【作者】马宏【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天水 741200【正文语种】中文1 泛塘泛塘是指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种鱼病。

养殖水体要求水中含溶解氧5 mg以上,如果低于1 mg,鱼就会浮头,甚至发生死亡。

每当天气闷热、或遇雷雨天气、暴雨过后气压降低等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泛塘。

泛塘之前,一般池塘水面出现泡沫,甚至有一股腥臭味;小鱼虾聚集于池边等。

泛塘时塘内鱼群狂游乱窜、翻白,如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1)冬季干塘清除淤泥;注意投饵施肥,勤捞残渣。

(2)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防止鱼塘密度过高缺氧。

(3)注意巡塘,发现泛塘迹象,立即注入新水,开动增氧机增。

(4)用黄泥水、明矾水、石膏粉等均匀泼洒水面,对解除泛塘有较好的效果。

(5)施放鱼浮灵、“993”等复方增氧剂。

2 车轮虫病车轮虫的身体侧面像碟子状。

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

此病在面积小、水浅和放养密度较大的水域最容易发生,尤其是经常用大草或粪肥沤水培育鱼苗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比较脏,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

每年5~8月间,鱼苗、夏花鱼种常因此病而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混合堆肥代替大草和粪肥直接沤水培育鱼苗鱼种,可避免车轮虫的大量繁殖;鱼苗及时分塘也是防止车轮虫暴发的主要措施。

(2)1m3的池水用0.7 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杀死鳃上的车轮虫。

3 指环虫病指环虫大量寄生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15~20 mg/kg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30 min,可杀死鱼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夏季鱼病防治
摘要:夏季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变化明显,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水质变化较快,特别是持续高温时,养殖鱼类受剧烈环境变化的影响,应激加剧,鱼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导致鱼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是鱼类发病高峰期,造成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

因此,夏季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夏季更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针对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的鱼病。

关键词:高温季节;夏季鱼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2文献标识码:a
1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1水质调控问题
夏季高温季节鱼类新陈代谢加快,鱼类排泄物剧增,使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使用肥水养殖的方法来调控水质,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而且夏季持续高温会使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导致鱼病增多。

12鱼病防治问题
在高密度精养以及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鱼类养殖管理上存在误区,养殖人员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进行鱼病防治,这种方法不但不实用,而且由于用药方法的
错误,许多养殖户频繁使用一些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消毒剂,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死亡,水质变坏,同时鱼体肝脏功能受损,引发肝胆综合症,导致鱼类疾病暴发。

13养殖密度问题
当鱼类养殖密度上升时,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造成池塘水质不稳定,容易暴发各种鱼病。

14饲料问题
使用低质饲料,容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鱼类长期摄食劣质饲料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

2鱼病防治
21夏季鱼病防治特点
在针对鱼病施药时,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当发病率大于10%时,要全池泼洒药物,水体估量要准确,用药浓度要低于常现量,且24小时巡塘。

212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cm,水温在30℃以上以及鱼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不宜全池泼洒。

213泼洒时间一般宜在下午或傍晚,中午时不能施药。

水质较肥、温度较低时,药量要加大、反之降低。

214泼药时不能同时投料,一般是先喂食后施药,但投喂内服药前应停食1~2天。

泼药后的1~2天内不要拉网。

215施药遇风时要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但在使用硫酸铜杀湖靛时,只能在下风处集中泼洒。

22水体消毒
做好水体杀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鱼病发生,水体常见杀菌消毒药物如下:
221漂白粉用量为1~2ppm,每10~15天全池泼洒一次;
222二氧化氯用量为025~2ppm;
223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用量为01~02ppm;
224优氯净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用量为03~06ppm;
225强氯精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用量为01~0 5ppm;
226苯扎溴铵与高锰酸钾则联合泼洒,用量分别为05~1ppm和5~10ppm;
227此外还有部分中草药杀菌消毒制剂
23常见鱼病及防治
231传染性出血病
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充血,口腔、头顶部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鳞片松驰,肠道充血无食物。

防治方法:
(1)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注射过灭活疫苗的鱼种对出血病的
免疫力增强,至少可维持14个月以上。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树叶025~05km,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接着再全池遍洒杀菌消毒剂。

(3)4ppm的敌菌灵全池泼洒。

232肠炎病
肠炎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吃食性鱼类。

症状为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肠道发炎、充血、腐烂、无食物。

防治方法:
(1)用20~25ppm的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

(2)按03~04ppm将强氯精(含有效氯85%)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同时投喂内用药。

(3)每100千克鱼用富氯50~60g拌入饲料中进行投喂,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

(4)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30g或大蒜素002g,食盐2g,拌入饲料中配制成药饵,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为一个疗程。

(6)每千克鱼每天用25~75ml喃唑酮(痢特灵)呋,拌饵投喂,连用20天。

233烂鳃病
又称乌头瘟、开天窗,每年4~10月流行。

症状是病鱼常独游,行动缓慢,鳃部粘液增多,头部血液淤积,头、背部呈褐色。

防治方法:
(1)生石灰使用浓度为20~25ppm,化水后全池泼洒。

(2)漂白粉(含氯量25~30%)使用浓度为1ppm,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3)禽用红霉素按浓度03ppm,用水溶解后全池洒遍,次日再用此药拌饵内服,每10kg鱼用药4g,6天为一个疗程。

(4)用04ppm的杀菌灵全池泼洒,严重者隔天再泼洒1次。

234暴发性流行病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鱼体表充血发炎,有的还见到眼珠突出,鳃丝因失血形成白腮。

防治方法:
(1)全池泼生石灰水,使用浓度为 25~27ppm,3天内施用2次。

内服磺胺类或呋喃药物,配以病毒灵、喹乙醇等,疗程为3~5天。

(2)全池泼洒杀菌剂,病情重的可连用两次。

参考文献
[1]杨秀雄.高温伏旱季节常见鱼病防治[n].内江科技,
2006-07-30.
[2]梁久梅.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n].中国渔业报,2009-08-17.
作者简介:王兴刚(1978-),男,汉族,辽宁省辽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