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6-11-07T12:10:08.12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崔德慈

[导读] 智能化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邹平县建筑设计院 2562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大批的智能化建筑群。智能化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在对我国建筑空间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智能化空间规划及设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最后对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空间设计、空间规划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本质不断发生着变化。世界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是逐步积极致力于自身的居住环境的改善和自身居住状况的提高。与之相对应的,人民的消费行为模式也不断发展和改善,“集中消费”模式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形式,商业建筑的形态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大型家居城建筑就是产生于这种环境之下,而且在该经济发展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

1 我国建筑空间设计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建筑设计研究中,长期处于一个被忽视和被遗忘的角落,而且空间设计这一行业是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因此我国对于此类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具体指导空间设计的直接性理论较为少见。综合国外研究进展来看,国外也缺失此类的大型装饰建筑设计的这种研究性理论,因此,对于空间设计的研究大多主要集中于经营管理和策略等领域,可以这样说,我国现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空间设计理论,以下,笔者简要就我国的商业建筑规划、建设以及空间设计等方面加以简要的探究和论述。

2 智能化空间规划及设计

2.1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1)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窄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心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2)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3)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以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4)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趋势。

(5)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6)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2空间规划

为实现活动空间的舒适、容易满足各种需求;适合自控系统精密要求的环境,满足节能需要;提供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情报及通信自动化系统环境;提供方便高效的辅助工作环境,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办公硬件条件在逐年完善提高,为了空间能够灵活地得以利用,硬件应能够互通、互换、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2)按处理的急缓需要和装置的重要程度,合理确定配备率或共用性后,决定空间等级,必要时区域能够及时开放,各个区域灵活连通;

(3)建筑结构、建筑网络甚至网络设施应具有灵活性;

(4)办公空间布局要具备私密和开放的要求,变化虽多,要考虑形式的基本一致。必须加强智能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中关于可变性和灵活性的方法技术研究,为城市和建筑共时态的多样性和历时态的可变性、生长性预设伏笔。空间形态的弹性程度将成为未来智能建筑创作评价标准的重要元素,而这一点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2.3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属性

现代建筑空间与形式常常作为其区别于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来理解。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传统建筑中由于结构技术的局限而相对孤立的封闭空间形成对比,体现为空间的流动性与多元化的属性,并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空间形式。另一方面,建筑中气候适应的问题并没有改变。地域性气候的恒常属性提醒我们在空间设计上需要继承和理解建筑传统中的经验,并以创新方式发展地域性现代建筑。

从建筑微气候调节的角度来看,建筑空间作为一个系统起作用,其空间形式反映气候适应性的策略。这些是在建筑传统中不断发展的气候应变空间设计措施,其建筑学的空间价值和气候适应智慧,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2.4建筑节能策略的空间设计

在建筑实践中,建筑技术和科学成果为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可能。由于现在建筑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较大,为了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的出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建筑表层空间

建筑表层的设计关系到建筑内外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内外环境的界面,需要在设计技术和空间效果上发挥作用,现代建筑中提到的“双层表皮”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典型案例。例如,英国福斯特事务所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有很多涉及建筑节能的作品,而且特别注重建筑表层空间上的设计和想象。在吉巴奥文化中心,结合当地居民对建筑通风设计的手段,同时结合表层技术的手段,使建筑空间设计根据室内气

候条件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来维持,从而实现建筑空间的气候管理和建筑节能。

(2)建筑空间内系统

在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上,借鉴岭南庭院布局改善建筑微气候,然后根据传统建筑布局的特点,把尺度不同的庭院带到建筑组织中来,建筑内部通过各个板块的相互渗透,营造建筑空间通畅,带动室内外空气流动。建筑空间的内部系统大多结合了气候条件来分析的,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没有太多的涉及,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改善生活环境,实现建筑节能是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

3 智能建筑日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就是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生态建筑、绿色建筑、高功能建筑、健康建筑这四个方面。生态建筑着重于实现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们提供一种自然、温馨、舒适的工作氛围;绿色建筑主要是减少建筑的废弃物排放,节约建筑的成本,节约建筑的资源,构建绿色的建筑环境;高功能建筑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建筑的市场竞争水平;健康建筑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智能建筑概述,提出了建设智能建筑对于我国社会的重要意义。建设智能建筑必须要按照兼容性、灵活性、开放性、私密性原则进行设计。要合理规划中庭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最大满足人们对工作的智能化、舒适度、节约型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办公环境。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建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张宾.浅谈绿色化智能建筑的构成及实现[J].工程与建设.2010(04).

[2]高海勇.浅析住宅建筑空间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2(17).

[3]魏新亚,韩传锋.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等级的确定[J].山西建筑,201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