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合集下载

杜威与经验——精选推荐

杜威与经验——精选推荐

经验与课程——读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有感英国13 世纪的实验自然科学家培根第一次提出了“经验”概念。

此后,“经验”概念被西方许多哲学家所广泛使用,特别是17、18 世纪的哲学家,都曾把“经验”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概念。

在哲学上,经验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来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和来源于反思的、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经验往往是指前者。

本文主要聚焦于杜威的哲学思想中对经验的理解。

一、经验的内涵“经验”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

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括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

”杜威从主观经验论出发,把教学归结为让儿童自己活动来获取经验,认为教育是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促使经验不断积累和增加的连续过程。

杜威所说的“经验”突破了传统理性主义对于“经验”的理解。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经验只是一种感官知觉上的观念,是未知的、易变化的、不可信赖的。

而杜威将经验作为一种过程,是一种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经验”有其自身的原理,且无需外在的所谓标准来规定或提供这种原理。

当然,杜威也并非完全否认理性的作用:理性可以作为一种与“经验”相融的智慧,使机体所获得的“经验”更为完善和丰富,而这时的理性则不再是陈旧的、绝对化的旧时代产物,而可称之为“新理性”。

二、经验的教育价值标准杜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但是,“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这并不表明一切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的性质。

不能把经验和教育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因为有些经验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

任何对经验的继续生长有阻碍或歪曲作用的经验,都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鉴别经验的教育价值呢? 在《经验与教育》中,杜威提出了连续性和交互作用这两个原则是衡量经验价值的标准。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与杜威,前者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之父”,后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两人在教育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也不是截然不同的。

读过相关的书籍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

杜威在批判地继承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他强调:“作为能动的主体的儿童,同对于儿童的社会要求的外部世界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乃是教育理论与时间的中心课题。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它们平列并重,不能偏废。

一切教育的终极问题,就是将心理因素同社会因素统一起来。

这就是贯穿于杜威教育学说的一根主线。

杜威抨击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和缺少组织,远离儿童的经验。

他所强调的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一、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1.杜威的经验说。

“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与课程理论,对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

教育是通过经验谋求经验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是教育的方法。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

一方面,经验是主体与客体间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经验教育的本质。

(2)经验就是培养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

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验的实验性给思维的训练提供了空间。

(3)知识是在经验的过程中习得的。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充满活力和可证实的意义。

经验主义课程流派

经验主义课程流派

字号:大中小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评价: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它过分注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视实用性,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课程与经验的关系解析——论杜威的经验课程观及教育启示

课程与经验的关系解析——论杜威的经验课程观及教育启示

作者: 刘桂辉
作者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教育科学
页码: 43-4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1期
主题词: 课程;经验;经验课程观
摘要: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分野形成了课程与经验二元对立的关系,由此造成了教育中学科中心主义和儿童中心主义将课程与经验分离的误区。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反对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以连续、统一的视野认识课程与经验的关系。

在肯定学科知识的合理价值和作用限度的基础上将儿童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可能,用教材心理化的方法统一课程与经验。

杜威对课程与经验关系的阐释启示我国的课程改革要以开放的课程视野认识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的关系,将学生的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目的。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1. 引言:教育的趣味与实践教育,咱们都知道,不只是书本上的那些死板的知识,更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

在这方面,杜威可是个大牛。

他的活动中心课程论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跟咱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紧密相关。

你想啊,光靠死记硬背能学到真本事吗?那可是大错特错了!2. 杜威活动中心课程论的核心观点2.1 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杜威认为,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活动来进行。

也就是说,咱们要通过做中学,而不是仅仅通过听老师讲课来学。

这就像咱们学骑自行车,得实际去骑,光听别人说怎么骑没用啊!2.2 真实的生活经验杜威还强调,教育要和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咱们学数学,如果能用在实际的生活中,比如计算购物的花费,那就更有意义了。

这种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觉得所学的东西有用。

3. 实践中的应用3.1 课堂上的活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动手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做实验、模拟现实问题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这样,学生就能在做中学,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

3.2 社会实践杜威还认为,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要紧密结合。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4. 总结:杜威理念的价值总的来说,杜威的活动中心课程论就是要把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贴近实际生活。

它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

通过实践和真实的活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所以啊,教育不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如果咱们能把杜威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肯定能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摘要:杜威反对以学科的形式呈现课程。

他主张课程应当还原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连续的、能促进儿童生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

杜威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是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放任自流,相反,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杜威经验课程观是建立在其经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经验哲学就是“用生活的经验来解释教育的意义、教育的计划和设计的一种明智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要进行教育研究就有必要建立一种健全的经验哲学。

一、杜威经验课程观的哲学基础(一)经验的定义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与传统的经验定义不同的是,杜威的经验并不单纯地指感觉经验,而是一个“双义语”,“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等能经验的过程”。

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杜威认为思维和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人们从经验中发展思维,认识到一个事物和各个方面的联系,便获得了知识。

思维的开始阶段是经验_,思维的结果归结于知识,知识的作用在于使一个经验能自由地用于其他经验。

(三)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杜威提出一种称之为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的哲学。

他认为,经验与自然是合一的,经验既是在自然之内l的。

也是关于自然的。

被经验到的如石头、植物等不是经验而是自然,只有当这些事物以某种方式与人相互作用时,才是经验。

经验是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惟一方法,而经验所揭示出来的自然则使经验进一步发展。

杜威强调,经验是经验者与被经验者、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具有能动性,是对事物的一种改造。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

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等。

巧记:本质目的加课教思学加道德影响一、本质=论教育的本质杜威的教育观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子形式,学校的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

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富于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的天性,消极的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的现象提出的。

“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饶廷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

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动机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要求尊重儿童而不是放纵儿童。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

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_经验_概念

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_经验_概念

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经验”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褚宏启 “经验”一词是杜威教育理论尤其是其课程理论中的关键词。

国内许多课程研究者对杜威经验概念的理解有误,往往将之视为直接经验,视为一种只与人的认识相关的事情,将经验的过程视为一个被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理解并没有将杜威的经验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概念区分开来,没有看到杜威对经验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深刻的改变。

这种理解上的失真现象至今犹存,严重影响着课程理论研究的严肃性和对杜威课程理论评价的客观性。

本文不评述杜威的课程论本身,只想阐明杜威课程理论中经验概念的本意,以助益于课程理论研究。

一、经验的含义杜威的经验既不同于古代的经验,也不同于近代的经验,他对传统的经验概念作了改造,赋予它以新的含义。

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经验作为一个与理性、与知识对立的概念而受到轻视,因为“关于经验,有某些在道德上危险的东西,例如,肉欲的、好色的、物质的和世俗的兴趣这类词语所暗示的意义;而纯粹理性和精神则意味着道德上某些值得赞扬的东西。

此外,经验总是和变化中的东西、和无法解释的变幻莫测的东西以及形形色色变化多端的东西有着根深蒂固无法根除的联系。

经验的材料本来就是变化无常和不可信赖的。

经验是混乱的,因为它是不稳定的。

”〔1〕理性主义(不论是旧的还是新的)以此为由认为,若使经验摆脱混乱、孤立及易走向不道德的局面,必须诉诸统一、完整而纯洁的理性。

杜威对传统的理性持否定态度,认为它“过于鲁莽、浮夸、无责任心和呆板”,并“陷于绝对论”。

这种理性给经验加上一个比事实更为好看的外观,以一个单纯、统一和普遍的外表掩饰实际经验的缺陷和弊病,如同给一个丑陋的人套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追求的是虚饰而非实际,结果不仅自欺,而且欺人。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概念是自足的从而是超乎经验之上的,自然无须确证,也无从得到确证,杜威因此认为这种理性是一种无责任心的理性;理性主义自满于这种假定,于是不积极从事具体的观察和实验,蔑视经验,贬低经验,使自身与实际隔绝,杜威认为这种理性也是一种消极退隐的理性。

杜威课程观

杜威课程观

杜威课程观【原创实用版】目录1.杜威课程观的概述2.杜威课程观的主要理念3.杜威课程观的实践应用4.杜威课程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正文1.杜威课程观的概述杜威课程观是指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活动为主,通过实践、思考和反思,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杜威课程观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提倡学习者与教育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制定与实施。

2.杜威课程观的主要理念(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他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割裂,主张学校教育应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相融合,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2)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儿童在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然生长。

他主张教育者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儿童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个体经验的改造。

他主张通过实践、思考和反思,使儿童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造经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4)课程的编制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杜威强调,课程设置应从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出发,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参与,鼓励学习者与教育者共同讨论、制定课程。

3.杜威课程观的实践应用(1)创设情境教学。

根据杜威课程观,教师应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儿童通过参与活动,主动探究知识,培养能力。

(2)倡导活动课程。

杜威主张,课程应以活动为主,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3)实施开放教育。

杜威提倡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鼓励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4.杜威课程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杜威从心理学、教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

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三个重要论点。

(一)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

它有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

一是指因为儿童从未成年到成年,就其生理方面来看,儿童“有机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是儿童从未成年到成年,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这种发展是个人从经验中学习而获得的。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儿童虽然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但是成人和教育者对他们进行“辅助”也是必要的。

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儿童具有“不断生长”的欲望,学校教育价值怎样,要看他能将这件事办到什么程度。

三是儿童的习惯与道德也是在生活与适应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成人和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条件去促进儿童习惯与品性的形成。

(二)教育即生活杜威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他把教育与生活、生长与发展视为同一意义的概念,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

教育既始于社会又将归于社会。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者之中,社会生活是整合其它两种生活的关键。

各种场合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生长的基础。

教育上的许多失败就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基本原则,教育丝毫也离不开生活。

离开了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了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了什么目的。

如果关闭在一个孤立的学校里,我们就没有指导原则。

杜威的经验概念

杜威的经验概念

杜威的经验概念引言经验是我们通过感觉、观察和思考等方式获得的知识和认识。

在写作中,经验概念的运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阐述观点、表达想法并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经验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杜威的经验概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结果。

经验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它既包括观察、感受等感官经验,也包括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

在杜威看来,经验具有连续性,一个个经验之间相互、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经验链。

此外,经验还具有交互性,人们在经验中与环境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写作中,杜威的经验概念提醒我们,要注重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文章中。

我们可以描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或者讲述他人经验对自己的启示。

同时,我们还应该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性,合理地安排文章结构,使得经验之间的和影响能够得到有效表达。

关键词的引入在杜威的经验概念中,关键词包括“主动”、“互动”和“连续性”。

这些关键词提醒我们在写作中要注重经验的动态性和关联性。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这些关键词在写作中的应用。

1、主动: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主动性,这意味着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展现出积极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通过描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和思考过程,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互动: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互动性,这提醒我们在写作中要注重自己与他人、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通过讲述自己与其他人或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使得文章更加生动且富有深度。

3、连续性: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连续性,这要求我们在写作中注重描述经验之间的和影响。

通过将一个个经验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经验链,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实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杜威的经验概念在写作中解决问题。

杜威的课程观

杜威的课程观

杜威的课程观——杜威教育理论研究之8逍遥行者2013年9月6日(一)按照学生的兴趣与需要选择教材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我们在进行一件有目的的事的时候,所观察、追想、阅读和谈论的种种事实。

学校教材乃是“用于读、写、算、历史、博物、图画、唱歌、物理、化学、近世语、外国语等等科目”。

他认为,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要使儿童感到“有兴趣”,这样,儿童才肯用心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

儿童由于爱好而尽力去探索,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就有助于深刻理解他所学习的对象。

杜威认为,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兴趣来源于儿童的本能和经验。

儿童有四种本能:社交的本能、制造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探索的本能。

这四种本能产生四种相应的兴趣,即语言与社交的兴趣、制造或建造的兴趣、艺术表现的兴趣、探索或发现的兴趣。

这四方面的兴趣是天赋的资源和未经开采的资本,儿童生动活泼的生长就是不断地实践这四种兴趣。

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能够使儿童的兴趣或冲动得到连续不断地释放、协调的过程,也是不断实践这四种兴趣的过程。

杜威把儿童的本能作为他们获得经验的基础,为此,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兴趣或冲动出发,通过某种组织得当的课程,使儿童的经验得到不断改造。

教材使儿童感到“有兴趣”并符合他们的个性,这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秘诀。

杜威还指出,选择教材要考虑让儿童掌握一些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他举例说,我们在学校里面教园艺一科,不一定是要培养成将来的园丁,也不是用来作为将来消遣方法。

园艺一科,能使学生研究农事与种植在民族史上占什么位置。

从事园艺的作业,能借此学习生长的事实,泥土的化学,光线空气与水汽的效用,以及有害与有益的兽类生活等。

他既承认园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又指出它在儿童了解农业基础知识方面的作用。

在他看来,教材的特点在于把一定社会的文化要素组成为有组织的形式,提示教师,使他明了,使他不至乱碰,白费心力。

教材应该把那些须“永远保存的文化要素”标准化,这样,教师教学时就有了根据,因而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杜威的三大教育思想

杜威的三大教育思想
童发展和社 会改造 。 根据“ 教育 即生活” , 杜威进一 步提 出“ 学校 即社 会” ,
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 不单是有机体受着
环境塑造 , 还存在着有机 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 。 在教育
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 的 、 净化 的 、 理想的社 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
力量。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 实质上是针对当时教育脱 体。 在经验过程中, 儿童不仅获得知识 , 而目 形成能力 、 养 离社会生活的现状 , 要求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 成 品德 。“ 教育 即经验 的改造” 是儿童身心的各 种因素的
校 生活 , 使 之更有活力 , 更有乐趣 , 更具实效 , 更有 益于儿 全面改造 、 全面发展 、 全面生长。
些, 学术陛普通高中的内涵与特征也并非永 匣 不变的, 是 新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探 索与实践D 】 . 创新 人 才教 育 , 2 o 1 3 ( o 5 ) . 随着社会与文化理念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有一点可以肯
定, 那 就是 : 学术 陛普 通高 中这 一全新 的高 中办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
会生活, 使学校成为—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二、 教 育 即 生 长
童兴趣, 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陛, 同时
要注意改善外部条 件 , 以使儿童 的经验更具教 育价值 。 从这个 意义而言 , 杜威 的“ 教育 即经验 的改造” 是指
杜 威的“ 教育 即生长” 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 的儿童
发展观和教育观。 他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 童天 l 生, 消极 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 因素在外部环境 和人 的主动经验过 地对待儿童 ,不考虑儿童 的需要 和兴趣 的现状 ,提出了 程 中统一的全面改造 、 全面发展 、 全面生长的过程 。

杜威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3篇)

杜威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3篇)

第1篇摘要: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本位、生活本位和经验本位,主张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1. 儿童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差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2. 生活本位: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使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 经验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4. 教学过程:杜威主张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注重实践与体验杜威主张教学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

例如,开展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强调教学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经验主义课程杜威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课程杜威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课程_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一经诞生,便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课程理论的流派.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无疑是不可缺的部分.下面是WTT整理杜威经验主义的范文,欢迎阅读!杜威经验主义篇一杜威的课程论是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

他提出的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实质是其课程论的本质特征。

杜威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给予活动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杜威这位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虽然有缺陷和实践偏差,但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一些有益的原则,对于杜威这样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的评价,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哲学观和心理观联系起来,辩证、历史地评价。

杜威的课程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这样就难免使其陷入不可知论中,他的课程论的失败和实践偏差今天看来是十分明显的:(1)他将课程的本质看成是直接经验的总和,强调儿童的本能,否定了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间接经验的教学。

(2)片面强调课程的组织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因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规律性,阻碍了学生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

(3)强调开放型的课程内容,将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以活动作业的形式引入学校课程,大大削弱了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

(4)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活动教学,忽视课堂教学。

这种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杜威用这种课程论指导教学势必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杜威的课程论又是极具特色的,有着不可否认的合理因素和可借鉴的价值: (1).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课程的思想,彻底地改变了旧的课程观忽视儿童的缺陷。

自杜威之后,再也没有哪一派教育家敢公开忽视儿童及其自主性了。

(2).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以儿童的天赋本能和兴趣组织课程,这在课程论发展中是一大进步。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杜威教育心得篇1杜威教育心得在深入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

*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让个体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我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地方,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习,而不是被强迫接受知识。

2.经验是教育的基础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之上。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从个人经验出发,逐渐积累知识。

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经验获取知识,例如,通过实验、户外考察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个体验都是教育的机会。

我尽力让我的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4.教育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杜威认为,民主社会需要一种开放、宽容的教育。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总结,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教育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则融入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杜威教育心得篇2杜威教育心得:1.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和发现。

2.儿童必须自己思考。

3.儿童在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4.儿童在每一行动中都学到了什么。

5.儿童所获得的行动及思考与成人不同。

6.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新。

7.教育就是生活。

8.教育就是生长。

9.教育是一种继续不断的改造或继续不断的生长。

以上是杜威教育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威教育心得篇3杜威教育心得:体验、探究与学校实践在我接触杜威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1、音乐表演实践:通过参加歌唱、演奏等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 握音乐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创作过程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音乐会、参加音乐 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杜威所提出的“经验”概念,既包括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中所获得的感觉和认 知,也包括在这些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经验具有两个基本特 征:一是行动,二是反思。行动使得经验得以产生,而反思则是对行动的总结 和提升,进而形成更具指导性的经验。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学生如何获得经验以及如何评估经验的质量。他认 为,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力。在课程设计中,杜威主张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和动手操作获取经验。此外,他还强调了反思在经验积累中的重要性,学生应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总结经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性和实践性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审美性是指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欣赏和评价。实践性则是指在音 乐表演、创作和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加深对音乐作 品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性和实践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性缺失和实践性 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审美方面 的教育;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实践 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审美 性与实践性融合。

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3篇)

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3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他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1.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将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儿童在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 教育即生长杜威强调,教育是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

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让儿童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3.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教育是儿童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教育应该通过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帮助儿童将经验转化为知识,从而实现经验的改造。

4. 以儿童为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需求、兴趣和潜能。

教师应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灌输者。

三、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理念1. 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儿童的需求和潜能,将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因此,他主张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

2. 强调实践性教学杜威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实践性教学能够帮助儿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杜威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 重视个性化教学杜威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儿童的需求和潜能。

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方法1. 设计活动课程杜威提倡设计活动课程,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摘要]杜威反对以学科的形式呈现课程。

他主张课程应当还原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连续的、能促进儿童生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

杜威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是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放任自流,相反,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关键词]杜威;经验;课程;儿童教育
杜威经验课程观是建立在其经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经验哲学就是“用生活的经验来解释教育的意义、教育的计划和设计的一种明智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要进行教育研究就有必要建立一种健全的经验哲学。

一、杜威经验课程观的哲学基础
(一)经验的定义
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与传统的经验定义不同的是,杜威的经验并不单纯地指感觉经验,而是一个“双义语”,“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等能经验的过程”。

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杜威认为思维和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人们从经验中发展思维,认识到一个事物和各个方面的联系,便获得了知识。

思维的开始阶段是经验_,思维的结果归结于知识,知识的作用在于使一个经验能自由地用于其他经验。

(三)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
杜威提出一种称之为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的哲学。

他认为,经验与自然是合一的,经验既是在自然之内l的。

也是关于自然的。

被经验到的如石头、植物等不是经验而是自然,只有当这些事物以某种方式与人相互作用时,才是经验。

经验是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惟一方法,而经验所揭示出来的自然则使经验进一步发展。

杜威强调,经验是经验者与被经验者、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具有能动性,是对事物的一种改造。

在经验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杜威的课程观以“经验”为核心,围绕儿童的经验展开,并以扩充儿童的经验为目的。

二、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一)课程经验的选择标准
一切教育来自于经验,但并非一切经验都有教育意义。

经验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进入课程:第一,经验必须能促进儿童生长。

凡是对儿童的成长起阻碍或歪曲作用的经验,都必须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真正有教育意义的经验必须能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也“就
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受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

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就变成尝试,变成一次寻找世界真相的实验,而经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

”第二,经验必须具有连续性。

杜威认为有一些经验本身也许是新.鲜的、富有活力的和有趣的,但是互不相关,可能使人们形成不自然的、分散的、割裂的和离心的习惯,使人们没有能力去控制未来的经验。

这种类型的经验同样是没有教育意义的。

(二)课程经验的组织原则
传统的课程按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加以组织和排序,显然背离了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世界。

不过,学科知识和儿童经验之间看似存在鸿沟,两者其实又是可以协调一致的。

从儿童经验的角度来看,首先,儿童的经验已经包含了态度、兴趣和动机,这会对儿童从已有的经验发展到课程、教材期望的那个水平起积极的作用;其次,儿童的经验已经包含了各门学科的事实和真理,只不过儿童对它们的认识是朴素的、原始的;再则,儿童的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儿童现在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就是其经验继续改造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科知识是人们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归纳、总结、抽象而成的。

这些浅显、生动、直观、感性的生产、生活经验是学科知识的起源,也是儿童了解和认识学科知识的起点。

这既符合儿童的世界和儿童的认知方式,又符合儿童经验发展的逻辑。

因此,要让学科知识和儿童经验协调一致,课程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生活出发,“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它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

依照儿童经验生长的实际情况,还原为直接的和个人的经验,”并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未来的经验之间架设桥梁,“发现介于儿童现在的经验和这些科目的更为丰富和成熟的东西之间的各个步骤。

”用儿童已有的经验解释未知的经验,就是“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


(三)课程的实施方法
在课程的实施方法上,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

”这里的“经验”同样是个双义语,当它作为动词时指的是实践、行动、做;当它作为名词时指的是认知、知识、思维的结果等。

“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既指通过行动的过程(即“做”)来学习,又指在行动的结果(即已有的经验)中发展思维、获得新认知。

实践、行动、做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法,杜威强调“做中学”,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主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扩充和丰富儿童的经验。

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知识既扩展到自我,也扩展到世界;知识变成有用的东西和希望的对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必须完全通过亲自动手“做”来获得直接经验。

“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的另一层意思是儿童在已有的经验中学习。

为此,杜威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儿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也就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个促使儿童思考的问题;第三,调动已有的经验,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儿童产生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第五,儿童把思维的结果运用于实践,检验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通过这种活动让儿童在应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方法、新策略、新认知和新经验。

(四)教育者在课程中的作用
杜威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对儿童的放任自流,相反,他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育者提供给儿童的知识不能脱离儿童的经验,“否则,知识就变成纯粹的言词即纯粹的感觉刺激,没什么意义。

”“当前的学习材料应该在现时的经验之中”,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地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世界及其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获得新经验。


二,“教育者必须在儿童现有的经验范围内,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物。

这些新问题能够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的方式,从而扩大未来经验的范围。

”为此,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并发现其,中可能引发儿童思考的问题。

第三。

教育者应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情境,并通过环境“拐弯抹角地”指导他,使其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生长的方向前进。

三、正确看待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一)杜威经验课程观的科学性
杜威经验课程观是在其经验哲学指导下产生的。

杜威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官对世界的感知即感觉经验,在经验的过程中产生思维、获得知识。

教育和课程应该和人的认识规律相一致:课程的目标是儿童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课程的组织应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科知识还原到儿童的经验水平;课程的实施应采取让儿童“经验”的方式。

杜威的经验课程观是建立在对儿童的世界与生活及其成长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的。

杜威认为,儿童所听所想都是直接与他接触的活生生的事物,即儿童所关心的事物是和他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结合在一起的。

同时,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个人兴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

课程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世界与生活。

杜威深刻地批判了传统课程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病。

杜威认为,儿童有着不可抗拒的生长的力量,这个力量是教育真正的动力。

“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应当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应当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的经验是转化的、生长的。

已经获得的经验不是固定不变的占有物,而是一种动力和媒介,促使儿童开辟新的领域,获得新的经验。

任何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试图让儿童获得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的行为,脱离了儿童的世界与生活,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二)杜威经验课程现需要被正确理解与借鉴
过去,杜威的教育理论经常被误解,如有人认为杜威只重视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否认间接经验的作用。

事实上,在杜威看来,经验既指耕种的土地,播下的种子,割下的收成,日和夜、春和秋、于和湿、热和冷的变化,以及人们观察、恐惧、渴望的东西。

它也指那个耕种和收割的人,那个垂头丧气或得意洋洋的人……经验是一个原始的整体,它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经验”包含知识、行动、实践、思维等多个含义,本身已经包括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杜威排斥的并不是让儿童获得间接经验,而是反对脱离儿童的世界和生活,把死的、相互没有联系的学科知识生硬地教给儿童。

可见,理解杜威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必须要理解杜威对基本概念的定义及其运用概念的情境。

总之,杜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活与认知规律,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和直接经验的获得,反对课程脱离儿童的世界与生活,反对用灌输的方法将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尽快地传授给儿童,反对用训练的方法让儿童获得孤立的技能和技巧,这些宝贵的思想与观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借鉴、反思与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