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任务和作用共16页文档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从剑身上有规则并向内凹的黑色菱形花纹判断,这种黑色纹饰是 在制剑时有意识加工出来的。经国家批准于1978年将越王勾践剑专程 送到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对该剑进行无损伤的质子X荧光 非真空分析,发现剑刃成分为:铜80.3%、锡18.8%、铅0.4%、 铁0.4%。黑色菱形花纹及黑色剑格的成分分析中,除显示锡、铁含 量略有增高以外,还有含量不等的硫。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又 对1973年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剑使用了同一方法测定其表 面各部位成分,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从而说明我国在战国时期曾用 过一种使青铜器表面发黑的硫化处理技术。其时距今约2500年,是历 史上最早的金属表面硫化处理技术。
分析
官能团及分子结构
化学
任务
定量分析 测定物质各组成部分的含量
马肇曾 汉《越绝书》还记有:“越王勾践,有宝剑五。”
近年来,在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中,获得镌刻有吴、 越诸王铭文的铜剑统计有14件,其中吴王剑5件,越 王剑包括越王盲姑剑、越王与夷剑、越王朱勾剑、越 王勾践剑等9件。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 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 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 “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剑 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 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 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 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我国国宝。
1978年1月17日,又在北京有色金属总院对越王勾践剑剑身上的黑 色纹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此黑色纹饰处除含有铜锡合金以外, 还含有硫化亚铜(Cu2S)、硫化亚铁及铁锡合金(FeSn2)。由于分析 所显示的Cu2S衍射峰太弱,即Cu2S的条件又为古代所无,为了证实 Cu2S存在的可靠性,又用自制的铜锡合金块状样品(其中铜83%,锡 12.3%)在四种条件下进行了硫化处理后,洗去样品表面的残留物, 再进行同样的分析,其结果与越王勾践剑表面黑色纹饰部分及用硫粉 与铜粉(硫粉与铜粉重量比为1:6)作用一个月后分析所得的结果相 近。由此推测,越王勾践剑等表面黑色部位是用硫粉处理而形成的, 其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则可能是剑身硫化处理后再对其表面进行抛光 而留下黑色菱形纹饰。从而发现我国古代科技史上这项重要成果。

分析化学主章节

分析化学主章节
编辑课件
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 发展趋势: ▪ 仪器分析法局限性: ▪ 相互关系:相互补充,化学法是仪器分析的基础
编辑课件
六、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1.了解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适应课程。 A、分析化学是有关各种分析方法的集合 B、突出量的概念 C、与实验密切相关 D、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2. 调整学习心态,学会停课 3. 会看书、学会自学,克服依赖心理。 4. 复习与答疑 5. 分析化学中基本概念与关键数据的掌握 6. 习题、测试与参考书的作用 7. 如何进一步发挥实验在学编辑课习件 中的作用
百分含量(%) 1~100
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 析
10-1~1
微量成分分 析
10-3~10-2
痕量成分分 析
编辑课件
2、按试样量分类:
试样量(g) 0.1~1 0.01~0.1 0.001~0.01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semi-micro micro
0.0001~ 0.001
超微量分析 trace
▪ 制备中成药前需测量中药
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配比。
▪ 兴奋剂检测
编辑课件
(八)、科学研究
▪ 几乎所有涉及化学的研究均用到分析化学, ▪ 有机合成时,需测定产品含量,产品是什么,中间产物是
什么?
▪ 无机化学研究络合物时,需测定络合比,电化学、光化学
特性;
▪ 新型材料的合成也需分析化学(超导、高分子导电材料),
使仪器分析突飞猛进,灵敏度高,速度快,易实现自动化。
编辑课件
▪ 分析化学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 第一次是在本世纪初,由于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特别是物
理化学基本概念(如溶液理论)的发展,使分析化学从一 种技术演变成为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一讲
第一章


1-4
这两类方法都需要特殊的仪器,所以又称为仪 器分析法。仪器分析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 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 等,种类很多,而且新的方法正在不断地出现。 三、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分析工作中所用试样量的大小以及被测组分含 量的多少,也是分析方法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试 样量及被测组分含量将分析方法分为:
>1% 0.01%-1% <0.01%
本书在定性分析部分采用半微量分析法,而在定量分 析的化学分析法中则采用常量分析法。
第一讲
第一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 一次是在20世纪初,借助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 建立了分析化学理论体系,使分析化学从一门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第二次变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 以后,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化 学中物理方法的发展,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相继建立, 改变了经典的化学分析法为主的局面。现在分析化 学正处于第三次大变革时期。 分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灵敏、准确、快速、简便和自动化。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仍然要从化学分析 学起,并以化学分析为本课程教学的基础。
第一讲
第一章


1-1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分析化学的任务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 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 量有关组分的含量。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1.2分析化学的作用
1.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 一;

1-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学习目的
分析化学是重要基础课;
掌握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
培养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掌握科学的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和“会 用”。
分析化学
定量分析概论
内容提要
《分析化学》是 研究关于获得物 质系统 化学信 息的方法及理论 的学科.
误差和数据处理 酸碱、配位、氧化还原、沉淀 四大滴定法原理及其应用 重量分析 光度法和分离分析
要求
怎样学好分析化学
1.记笔记、 学会听课、提高效率 2.会看书、学会自学、克服依赖心理 3.复习与答疑 4.发挥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 定义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门重要分支, 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 的科学。
最新定义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 器和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 间方面组成和性质的一门科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at develops and applies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matter in space and time. (R.Kellner,etc.,Analytical Chemistry,1998)
2. emistry
1)分析化学任务--化学中的信息科学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概述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测定方法和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分析化学是在化学学科基础上吸收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对化学本身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一些化学的基本定律就是通过分析化学测定大量数据而建立的。

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分析化学,医药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地质学和其他许多技术科学,都需要分析化学。

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域中,分析化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进出口商品的检验需要分析化学,新产品的试制、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推广,也常以分析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

通过学习分析化学,不仅可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不同,分析方法可有下列多种分类方法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其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结构分析,研究的是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形态。

2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分析化学可分为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等,其中含量大于1%的为常量分析,含量介于0.01%~1%的为微量分析,含量小于0.01%的为痕量分析。

3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为基础,用各种仪器获取有关被测定组分信息的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的种类很多,如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法具有分析时间快,灵敏度高等优点,所以仪器分析已经成为当代化学分析的研究重点。

化学分析是仪器分析的基础,与仪器分析相比,手工化学分析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成本投入,即可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

造成
例如:沉淀不完全、滴定反应中有干扰离子
减免方法:
对照试验-用同样方法对标样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 与标准值对照,从差值判断方法误差大小
ICM MP China PM
Shanghai
University
② 仪器、试剂误差 -由仪器本身缺陷、试剂不纯、器皿的质量问 题而引起。 例如:蒸馏水不纯、容量瓶刻度不准 减免方法:
ICM MP China PM
二、重量分析
Shanghai
University
1.步骤:称试样w1→溶解→定量转化成难溶 化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称重w2→根据w1、w2间接 计算试 样含量 例:测试样中Ba2+含量 2.特点:速度慢、操作复杂、设备简单 3.要求:分析精度在0.1~0.2%之间
ICM MP China PM
§1-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Shanghai
University
一、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表示法 ⑴ 准确度和误差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 程度。大小用误差E表示 准确度和误差关系: E小,表示测定结果真值接近,准确度高 E大,表示测定结果真值差距大,准确度低 说明:⑴误差有正负 ⑵误差有绝对、相对之分 相对误差能反映准确度的大小
Shanghai
University
◆重量百分数-被测组分在试样中所占白分 数(W/G×100%) ◆体积百分数-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组分 体积(V/V) ◆如被测组分含量很低,常用ppm、 ppb表 示 1 PPm等于106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1 PPb等于109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ICM MP China PM
⑵ 精密度和偏差
偏差di
Shanghai

分析化学绪论(推荐完整)

分析化学绪论(推荐完整)

第三次变革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使现代分析 化学的使命已由单纯提供分析数据,发展到以最优方式最 大限度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知识,以解决生命、环境、 航天、能源、材料等学科向分析化学提出的许多新的、复 杂的任务。从这个角度讲分析化学是一门信息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分析手段必须越来越灵敏、准确、快速、简便; 2、分析设备朝着仪器化、自动化及各种分析方法联 用的方向发展。
专业 无机 有机 物化 分析 高分子
从事工 作% 5
14
7
21
11
失业% 0.7 0.8 0.9 1.0 1.0
专业
环境
生化
药物
农业及 食品 其它
从事工 作%
9
7
6
3
6.4
失业% 1.3 1.1 1.5 0.9 1.4
1.根据任务分类:
➢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物质的组成)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
重量分析法:分离 称重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一、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特点
1.定义: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 称为标准溶被)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 直到 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 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 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这种 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
表2 各种分析方法的被测组分含量


方法
被测组分含量
常量组分分析
大于1%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小于0.01%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任务 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任务 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是进行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

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分析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它不仅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广泛的应用于地质普查、矿产勘探、冶金、化学工业、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考古分析、法医刑侦鉴定等领域。

具体来说,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化学学科:只要涉及到物质及其变化的研究都需要使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如:质量不灭定律的证实(18世纪中叶)、原子量的测定(19世纪前半期)、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创建(19世纪后半期)、有机合成、催化机理、溶液理论等的确证。

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检验;预防医学中环境检测、职业中毒检验、营养成分分析等;法医学的法医检验、药学领域的药物成分含量的测定、药物药代动力学及新药的药物分析等:水中三氮的测定;水中有毒物质的测定(Pb、Hg、HCN等);食品、蔬菜等中Vc的测定,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血液中有毒物质的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分析;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等等。

3.生命科学:确定糖类、蛋白质、DNA、酶以及各种抗原抗体、激素及激素受体的组成、结构、生物活性及免疫功能等: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色谱法等。

4.工业:资源勘探,生产原料、中间体、产品的检验分析,工艺流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检验,三废的处理等;5.农业:水土成分调查,农产品质量检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

6.国防:核武器的燃料、武器结构材料、航天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0.01-0.1 g < 0.1 mg
4.按方法原理分:
化学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
光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特殊命名的方法:
仲裁分析,例行分析,微区分析,表面分 析,在线分析……
三.本课程特点及要求
通过这门课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掌 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树立准确 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实 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是生命和信息科学的世纪,科技的 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求分析化学尽可 能快速、全面和准确地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有用 的数据。
现代分析化学正在把化学与数学、物理 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精密仪器制造科学 等学科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 合性科学。
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社 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
§1-1 定量分析的过程
我们所遇到的样品千千万万,组成不同,即使分析同样的
组分所用方法也不相同,具体步骤自然不同,但是定量分析大 体需要进行这样几个步骤:
一、取样
制备分析试样关键是取样有代表性,固体试样经粉碎、
过筛、缩分,得到少量分析试样,烘干去掉湿存水,保存于干
燥器待称量。
二、分解
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技 术的眼睛。
社会
其他科学 技术领域
社会 需要
研究与 发展
分析 问题
分析化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任务分:按研究对象分: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试样用量和操作方法分:
常量分析 > 0.1 g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0.1-10 mg 超微量分析

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和作用摘要:在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时,评价指标包括药物的纯度、身份、疗效、稳定性及安全性,而这些和分析化学息息相关。

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和作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物研发;作用;任务一、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概述1.1对药物身份进行鉴定药物身份鉴定,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一系列测试来明确药物的真实身份,是临床开展药物研究需要进行的重要测试。

当前,所采用的的主要办法便是质谱法,其要求样品必须具备和标样相同的分子量。

在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时,红外光谱法能够进行药物的定性分析,测量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指纹区域,然后将其和标准样品的已知光谱进行比较。

紫外光谱法以及核磁共振法也开始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身份的分析。

1.2药物纯度的检测纯度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活性和药物的质量,药物中的杂质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功效,严重的话极少量杂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杂质包括和产品相关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以及残留溶剂。

有机杂质是基因毒性杂质,现阶段对其的研究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一直有基因毒性和会致癌的杂质、已知有基因毒性但不知是否会致癌的杂质、结构警信和有效药物成分不相关的杂质、没有结构警信的杂质以及结构警信和有效药物成分相关的杂质。

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对药物分析方法要求极高,这主要是这些杂志或者和母体化学物结构相关或者因各种降解途径而生成。

无机杂质主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包括重金属以及其他木炭等杂质。

在进行无机杂质的鉴定时,最主要的方法是电感耦合的等离子法。

残留溶剂是指生产药物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有机溶剂。

ICH根据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剧毒溶剂,这些溶剂在人体的受限极低,不适宜进行使用;第二类是有毒溶剂,这些杂志的受限也较低,在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使用;第三类是毒性较轻和风险较低的有机溶剂,使用限额为每日50mg;第四类是没有足够毒理学数据的溶剂,但是没有足够的理由时也不宜使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了解分析化学的分类。

3.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1993年WPAC(欧洲化学联合会的分析化学部)的爱丁堡会议将分析化学定义为“建立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得关于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组成和性质信息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得相关分析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体系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官能团、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体系中有关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解决关于物质体系构成及性质的问题。

涉及任何物质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化学,更需要各种分析方法及手段对物质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结果,并运用到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分析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有科技就有化学,化学从分析化学开始”。

在科学技术方面,分析化学的作用已远远超出化学领域,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资源和能源科学等许多领域,都需要知道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各种信息。

例如,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当代科学领域的“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起源和演化)问题、环境中的“五大全球性”(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水质污染、森林减少)问题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建设方面,分析化学的应用更加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资源的勘探,生产原料、中间体、产品的检验分析,工艺流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检验,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等,都依赖分析化学提供的信息;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化肥、农药的分析研究,水土成分调查,农产品质量检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都要用到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经典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法: 分离 称重 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等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0.1g 0.1-10mg <0.1mg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1.6.2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
式进行 反应要定量进行 反应速度较快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2.滴定方式 (1) 直接滴定法:一种标准溶液 完全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的滴定反应 (2) 返滴定法:二种标准溶液,一种过量加入, 一种用于返滴定过量的标液 应用于滴定反应速度慢或无合适的指示剂的滴定反 应。 如 HCl滴定CaCO3 (3) 置换滴定法:一种标准溶液,一种反应试剂 如: S2O32- + Cr2O72- → S4O62-/SO42- (有副反应) 先置换:Cr2O72- + 6 I- +14H+ →2Cr3++ 3I2+7 H2O 再滴定:2S2O32- + I2 → S4O62- + 2I-
3.作用:分析化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化学学科 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 都离不开分析化学。它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 部门都有重要关系。在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 变色范围pH 1.2~2.8 8.0~9.6 2.9~4.0 3.1~4.4 3.0~4.6 4.4~6.2 6.2~7.6 6.8~8.0 8.0~9.6 9.4~10.6 4.0~5.6 颜 色 酸色 碱色 红 黄 红 红 黄 红 黄 红 无 无 黄 黄 蓝 黄 黄 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基准物质: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的物质 (一)基准物质须具备的条件 (1)组成恒定:实际组成与化学式符合; (2)纯度高:一般纯度应在99.9%以上; (3)性质稳定:保存或称量过程中不分解、不 吸湿、不风化、不易被氧化等;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称取量大,称量误 差小; (5)使用条件下易溶于水(或稀酸、稀碱)。
三、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① 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即有确定的化学 计量关系; ②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接近完全(>99.9%); ③ 反应速度要快——有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方 法来加快反应速度; ④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简便可靠的方 法:合适的指示剂。
四、滴定分析法常用的滴定方式 ① 直接滴定法------凡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化学反应, 都可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即选用适当的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被测物质。 ② 反滴定法------即先准确地加入已知过量的标准溶 液,使之与试液中的被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 待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后剩 余的标准溶液。 ③ 置换滴定法------即先选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组分 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 液滴定这种物质。 ④ 间接滴定法------有些不能与滴定剂直接起反应的 物质,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定量转化为可被滴 定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即以间接滴定 方式进行测定。

贝采利乌斯

贝采利乌斯
他创立的一所分析化学专业学校,今仍在。 他编写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 书,曾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晚清时代出版 的中译本。他将定性分析的阳离子硫化氢 系统修订为目前的 5 组,还注意到酸碱度 对金属硫化物沉淀的影响。
二十世纪的分析化学
滴定分析法的形成 EDTA络合滴定法 微量分析的奠基人
波义尔生平简介
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
《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还是一位善于演讲的哲 学家。
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 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1691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 “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 家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十八世纪研究概况
发展动力: 研究特点 1. 分析对象:从矿泉水的分析发展到以矿石、岩
十九世纪分析化学发展概况
19世纪,由于系统定性分析法的提出和制 订,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
重量分析法精度提高 定量分析的发展 代表性人物
系统定性分析法的提出和制订
1821年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C.Heinrich,17731852)提出了选择一定数量的实际区分溶液中 不同性质的元素。
石和金属等为主的分析研究工作。 2. 分析特点:由溶液反应扩展到干法的吹管定性
分析,再到湿法重量分析。 3. 18世纪中叶这一阶段,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
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进了定量分析的时代。 代表人物:
18世纪分析化学研究的代表人物
拉瓦锡 T.O.贝格曼 J.J.贝采利乌斯
拉瓦锡生平精彩瞬间
对分析化学发展的贡献
在分析化学方面,他创始了重量分析。他最早分 离出硅(1810)、钽(1824)和锆( 1824 ) ; 详尽地研究了碲的化合物(1834)和稀有金属 (钒、钼、钨等)的化合物。他大大改进了分析 方法( 使用橡皮管 、水浴 、干燥器 、洗瓶、滤 纸、吹管分析)和燃烧分析方法(1814)。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定性分析
定性 分析
是确定物质由哪些组分 (元素、离子、官能团 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分析
定量 分析
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 的相对含量。
03 分析化学的作用
03/分析化学的作用
国防公安
农业生产
科学实验
环境保护
工业生产
04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0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三次变革
1
20世纪初的二三 十年间,分析化学 从一种技术变成了 一门学科。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目 01/分析化学的定义
02/分析化学的任务
录 03/分析化学的作用
0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
01/分析化学的定义
1
2
3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有关


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02 分析化学的任务
02/分许化学的任务
2
20世纪40年代以 后的几十年间,随 着物理学与电子学 的发展,分析化学 开始进入了以物理 方法为原理的,以 分析仪器为工具的 新时代。
3
目前分析化学正处 在第三次变革,以 计算机应用为主要 标志的信息时代的 来临,给整个科学 技术的发展带来巨 大的活力。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是发展灵敏、专一、 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和新技术

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 提供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1~10mg , V 0.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分析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 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 分析化学 由 技术 → 科学
分 ❖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续前
➢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 :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 :研究结构
➢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 :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 :官能团的分析和结构鉴定
➢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 :重量分析,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分析 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
S 0.01~0.1g , V 1~10mL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微量分析 1~10mg , V 0.
提供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S 0.1~10mg , V 0.01~1mL
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分析
超微量分析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
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析
S < 0.1mg , V < 0.01mL
续前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1g , V > 10mL
➢ 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
第一节 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常量分析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 分析化学 由 技术 → 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分析法
2021/3/9
毛细管电泳 联用技术 生物芯片 免疫分析
§1.3 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
传统分析化学课题:“有什么?”和“有多少?” 高要求:物质的成分,价态、状态和结构; 进展:常量(>1%)→微量(0.01%~1%)→痕量(<0.01%);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离线(off line)→在线(on line)、 实时(real time); 活体内(in vivo)原位分析; 方向:高灵敏度(达原子级、分子级水平); 高选择性(复杂体系)、快速、简便、经济; 自动化、数字化、计算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创建有关的实验技术,研制 仪器设备,制订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化学研究中最基 础、最根本的领域之一。
2021/3/9
分析化学与社会
生命信息
医药质量
分析化学
空间探测 化学工业
环境监测
2021/3/9
物证分析 兴奋剂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
环境:大气、水质和土壤监测; 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食品:农药残留, 食品的营养成分; 法庭:DNA技术,物证; 生命:临床诊断、病理研究、基因序列,基因缺陷; 医药:构效关系,新药筛选,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 宇宙:登陆月球后的岩样分析,火星、土星的临近探测; ┄┄所有这些人类活动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1
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3 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
2021/3/9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人们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信 息的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解决的问题: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各个组分的含 量是多少,及这些组分是以怎样的状态构成物质的。
2021/3/9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酸碱 配位
光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
沉淀 氧化还原
滴定分析
重量分析
基础发展
化学 分析
仪器 分析
分析化学
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 热分析
常量分析
化学 物理、数学 计算机、激光、功能材料
微量、痕量分析
2021/3/9
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2021/3/9
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微型 高效 自动 智能
2021/3/9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 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 掌握有机分子结构解析的基本知识 •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
数据评价能力 • 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拟订
实验方案的能力 •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2021/3/9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超临界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液相色谱法
电色谱法
2021/3/9
薄层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光分析法的分类
紫外可见法 原子吸收法
光分析法
原子发射法
荧光法
2021/3/9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红外法
核磁法
其他分析法的分类
质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 热分析法
2021/3/9
分析化学系列教学软件集:
(1)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2)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3) 分析化学多媒体素材库 (4) 化学分析虚拟实验室 (5) 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6) 现代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7) 分析化学虚拟考场 (8)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
2021/3/9
2021/3/9
结束
√第 01 章
第 02 章 第 03 章 第 04 章 第 05 章 第 06 章 第 07 章 第 08 章 第 09 章 第 10 章 第 11 章 第 12 章 第 13 章 第 14 章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分析化学任务和作用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