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重点字词特殊句式
荆轲刺秦王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型,古今异义
荆轲刺秦王1.,3.4.6.,早晚7.,陷入困境8.愿足下更虑之心意改变9.10.父母宗族,戮,杀戮没,没收前者,不过,只是后者,回头 12.顷之未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3.14.臣左手把其袖,把:握,抓住揕:刺15.,侵犯16.,用匣子17.,沾湿18.,违反忤视:迎着目光看19.俱:一起远:adj.作n.远方20.“决”通“诀”诀别辞决:辞别,告别 21.22.,走上前,走上前荆轲顾笑武阳,走上前,列使:前者:动词,派遣;后者,名词,使者唯:希望25.n.作v.穿上朝服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26.;……顺序,打开全部通“现”29.举起30.31.秦王复击轲受伤32.生:形作状,活生生地劫:强迫 33.至易水上,取道 名作动,出行前祭路神34.,哭35.,以……为怪,认为奇怪36.秦王惊,自引而起 使动,使……断了37.燕王拜送于庭, 使动,使……闻,禀告39.40.,假如没有4243.45.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6.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9.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10.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2.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13.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1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1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1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四、词类活用1,向北2,早晚3.秦王购之金千斤,封邑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4,走上前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用匣子6,远地7.至易水上,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8,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9,哭10,向上11.顷之未发,,以为迟12,用厚礼13,穿上上朝的礼服14.燕王拜送于庭,使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15.荆轲顾笑武阳,走上前16,以为怪,认为奇怪17.秦王惊,自引而起,使断了18,上前19,使断20,像箕一样21,活生生地五、一词多义虚词以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以刀试人介词,用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⑦以次进介词,按照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乃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示儿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游褒禅山记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④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之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⑤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2.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⑤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⑥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2定语后置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3宾语前置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4主谓倒装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3.被动句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4.省略句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10又前而为之歌曰省略宾语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4比于诸侯之列15皆陈于殿下16而按秦法七.固定句式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6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7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梳理荆轲刺秦王知识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 燕王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A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向北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每日每夜3.函封之:用匣子4.发尽上指冠:向上5.箕踞以骂曰:像......簸箕一样B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3.乃朝服,设九宾 :穿朝服C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使......闻2.自引而起,绝袖 :使......绝D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以......为迟2.群臣怪之 : 以......为怪四、文言句式:A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B省略句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2.欲与 ( 之 ) 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C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倒装句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2.给贡职如郡县:介宾短语后置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五、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发尽上指冠:头发2、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故人具鸡黍:老,旧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确实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回头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6.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轲自知事不就:成功7.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之奈何: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8.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六.“以”的用法(部分)。
荆轲刺秦王中的一词多义_特殊句式_古今异义_通假字_词类活用
《荆轲刺王》1、通假字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古今异义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3、一词多义见:见陵之耻:被(表被动)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顾: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顾笑武阳:回头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为变徵之声:发出4、文言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②省略句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欲与 ( 之 ) 俱 ( 往 )③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④倒装句常痛于骨髓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荆轲刺秦王》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总结
《荆轲刺秦王》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â,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12、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三、词类活用现象:(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左右既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名词作动词,上车(5)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荆轲刺秦王 重点字词
北:向北
上:向上
衣冠:穿着衣服戴着帽子 (皆白衣冠以送之) 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来送他。 函:用匣子 (函封之) 用匣子装它 (箕踞以骂曰) 像簸箕一样坐着骂道
箕:像簸箕一样
5.动词活用成状语 驰:坐着车
(驰往) 坐着车前往
二、使动用法
闻:使……听闻 绝:使……断了
(以闻大王) (绝袖) 动+名 (动+宾语 结构)
荆轲刺秦王 词性、句式归纳
一、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成动词 北:向北 (进兵北略地) 衣冠:穿衣服、戴帽子(皆白衣冠以送之) 朝服:穿上朝服 (秦王乃朝服) 祖:祭路神 (既祖,取道) 前:上前 (有前而为歌曰) 上:上前 (非有诏不得上)
2.形容词活用成名词
私:私心 远:远方
3.形容词活用成状语 厚:用厚礼
然则:这样 所+动:……的 所待 所等待的
(荆轲有所待)
六、通假字
说:通“悦” ,高兴地 (秦王必说见臣) 以:通“已” , 已经 (日以尽矣) 反:通“返”,返回 (今日往而不反者)
七、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八、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九、状语后置句
三、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以……为迟 群臣怪之:以……为怪 形容词 变成 动词
四、古今异义
信(书信):信物 购(购买):重金征求 涕: 眼泪 偏袒(偏心):露出一只臂膀 于是: 从这时起 慷慨 (大方):情绪激昂 币 (货币):礼品 左右(方位):皇帝周围的侍卫
五、固定结构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的原因 奈何:怎么样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事所以成者) (仆所以留者) (为之奈何) (无可奈何) (将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教师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教师完整版)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â,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9、请辞决矣“决”通“诀” 诀别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11、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12、燕王诚振怖“振”通“震”惧怕二、古今异义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终已不顾【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考虑,顾及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dǐ],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拿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三、词类活用【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走上前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衣,戴白帽【朝服】(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荆轲刺秦王(语法点汇总)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燕国见陵之耻陵,通“凌”,凌辱、侵犯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5.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8.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9.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4.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13.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6.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7.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18.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1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三、词类活用(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2、名词作动词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使……衣冠白,可译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秦王)乃朝服(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二)形容词1、形容词作状语乃欲以生劫之(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厚:形容词作状语,用厚礼)2、形容词作动词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接近)图穷而匕首见(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三)动词使动用法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或者听到)绝袖(绝:使袖子断)断其左股(断:使……断)四、一词多义愿①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归纳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归纳一、实词1、进兵北略地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3、诚能得樊将军首4、愿足下更虑之5、顾计不知所出耳6、而右手揕其胸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8、人不敢与忤视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0、终已不管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2、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1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14、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5、轲自知事不就16、乃欲以生劫之略:打劫,争夺谒:请诚:的确,的确更:改变顾:可是,不过,表示稍微的转折揕:刺见:见+动词,表被动忤:逆,意思是迎着眼光看请:敬辞,请同意我顾:回头遗:赠予比:并,列发:翻开引:举起就:成功劫:逼迫,威胁二、虚词1、乃 ?①太子丹害怕,乃请荆卿曰乃:连词,于是,就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连词,才③乃遂私见樊於期曰乃:连词,于是,就④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乃:连词,于是,就⑤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副词,居然2、之①丹不忍以己之私之:助词,的②愿足下更虑之之:代词,代这个想法③乃欲以生劫之之:代词,代秦王④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之:助词,的3、而 ??①今行而无信而:表转折关系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而:表修饰关系③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而:表并列关系 ????④又前而为歌曰而:表承接关系⑤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而:表承接关系⑥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而:表并列关系⑦秦王惊,自引而起而:表修饰关系4、以①樊将军以贫寒来归丹以:连词,由于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以:连词,用来③皆白衣冠以送之以:连词,来④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以:介词,用⑤箕踞以曰⑥使工以淬之以:相当于“而”,表修关系以:介,用三、活用1、兵北略地2、樊於期乃前曰3、之未,太子之4、函封,燕王拜送于庭5、皆白衣冠以送之6、尽上指冠7、使使以大王8、群臣怪之9、箕踞以曰北:名作状,向北前:名作,走上前:的意用法,⋯⋯ ,⋯⋯慢函:名作状,用匣子衣冠:名作,穿衣,戴帽上:名作状,向上:的使用法,使⋯⋯听到怪:形容的意用法,⋯⋯很奇异箕:名作状,像箕一四、通假字1、秦王必臣2、今天往而不反者,子也3、燕王振畏慕大王之威4、秦王柱而走5、群臣惊讶,卒起不意:通“悦”,喜,高反:通“返”,回来振:通“震”,害怕,害怕:通“ ” ,卒:通“猝” 促,忽然五、古今异1、樊将仰天叹气流涕2、樊将以困来丹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曰4、持千金之物5、郎中兵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涕:古,眼泪;今,鼻涕困:古,穷途末路;今,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某一方:古,礼物;今,郎中:古,廷的侍;今,中医医生提:古,投;今,拿着六、特别句式1、而燕国陵之耻除矣2、太子及客知其事者3、使使于前4、嘉先言于秦王曰5、燕使者咸阳6、群臣侍殿上者被句定后置句介后置句介后置句省略句定后置句。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总结归纳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2.日以尽矣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返回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通“现”,出现7.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可以;以,介词,用来;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于,介词,在;是,代词,这时,这种情况;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6.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7.左右乃曰/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向北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在白天在黑夜3.函封之用匣子4.发尽上指冠向上5.箕踞以骂曰像箕一样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上前2.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着白衣,戴着白帽3.乃朝服,设九宾穿上上朝的礼服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未来远地动词作名词乃欲以生劫之活的方式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使……听到,禀报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认为……迟2.群臣怪之认为……怪四、重点实词1.略:掠夺,攻取;进兵北略地2.购:重金征求悬赏;秦王购之金千斤3.深:刻毒;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4.币:礼物;持千金之币物5.假借: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6.提:掷击;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7.被:受;被八创8.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乃欲以生劫之9.请:1请求;乃请荆卿曰/乃复请之曰2请允许我;丹请先遣秦武阳/请辞决矣10.诚:1如果真的;诚能得樊将军首2的确,确实;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1.顾:1副词,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2动词,回头;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12.发:1动词,出发;顷之未发,太子迟之2动词,打开;轲既取图奉之,发图3名词,头发;发尽上指冠13.就:1登上;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2成功;轲自知事不就14.引:1身子向上起;自引而起2举起;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5、陈:1陈述;恐惧不敢自陈2排列;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五、重点虚词1.为1介词,读wèi,表被动除外父母宗族,皆为wéi戮没被为之奈何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前为谢曰替2动词,读wéi乃为装遣荆轲打点,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愿举国为内臣做,当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发出2.乃乃请荆卿曰/乃遂私见樊於期/樊於期乃前曰/乃复请之曰/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副词,表承接,于是,就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副词,才乃欲以生劫之副词,加强判断语气,原来是3.而今行而无信/而伤长者之意/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表转折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而乃以手共搏之表因果,因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表并列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表修饰又前而为歌曰/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图穷而匕首见/而秦法表承接4.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介词,因为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介词,用以次进介词,按照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使使以闻大王/遂拔以击荆轲/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5、与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连词人不敢与忤视/待吾客与俱介词六、特殊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省略句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取之以百金2.以之试人/人不敢与之忤视/欲与之俱/而为之留待/待吾客与之俱/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前为之谢曰/使之毕使于前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荆轲顾笑于武阳/皆陈于殿下4.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荆轲待吾客与俱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状语后置1.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拜送于庭/使毕使于前2.给贡职如郡县定语后置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数量定语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者”作标志七、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以,介词,用来;有用来……的办法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3.荆轲有所待有所……的人或事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的原因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没有用来……的办法6.以故荆轲逐秦王以,介词,因为;故,缘故;因此八、文化常识1.史书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春秋孔子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某年发生了某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至今成书时代的历史事件;如史记司马迁;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时代的历史;如史记以外的二十三史——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等;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左丘明战国策刘向;某国发生了某事;纪传体: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包括史记在内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某人做了某事;2.卿,对人的敬称;足下,下对上或平辈之间的相称,您;臣,谦称,我;仆,谦称,我;竖子,对人的蔑称;3.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4.七音: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5.九宾:古代外交上的隆重礼仪,君主接见外国使者时由九个招待官员依次传呼接引来宾上殿;6.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九、重点语句翻译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点评:则,承接,那么;虽,即使;翻译: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即使想长久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点评:微,如果没有;而,承接,不译;则,承接,那么;购,重金征求,悬赏;“购之以金千斤”,省略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诚,如果,果真;与,连词,和;说,通“悦”;有以,有用来的……办法;翻译: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没有信物,那么秦王就不能亲近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我就能够有报答太子的机会了;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点评:以,介词,因为;穷困,古今异义,走投无路;以,介词,因为;而,却;长者,品德高尚的人;更,改变;翻译:樊将军因为处境困窘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品德高尚的人的心,希望您再考虑别的办法吧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点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遇,对待;深,刻毒;为,表被动;翻译: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母和宗族,全被杀戮和没收为奴婢了;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点评:于,介词,到;顾,表轻微转折,只是;所出,所字结构,出来的地方;翻译:我每当想起这些,常常痛恨到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6、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点评:把,抓住;而,表并列;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而,表递进或并列;见,表被动;翻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点评:而,却;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也,表判断;翻译:今日去了却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点评: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白衣冠,名词短语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以,连词,来;翻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荆轲送行;9、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点评:两个“之”,助词,的;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闻,使动用法,使……听到,报告;翻译: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拜礼送出头函和地图,派使者来报告大王;10、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点评:怪,意动用法,以……为怪;“笑”后省略“于”,对,“笑于武阳”,状语后置;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为”后省略“之”;谢,道歉,谢罪;翻译:他们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大变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1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点评:发,打开;而,承接;见,通“现”,出现,显露;翻译:荆轲已经取过地图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1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点评:以故,因此;而,转折;卒,通“猝”;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而,因而;乃,表承接,就;翻译:因此荆轲追逐秦王,可是仓猝间惶恐着急大臣没有用来打荆轲的东西,因此就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13、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点评:就,成功;而,修饰;箕,名词作状语;以,连词,修饰;所以,表原因;乃,副词,原来是;以,介词,用;生,动词作名词,活的方式;劫,强迫、威逼;之,代让秦王订立盟约这件事;以,连词,表目的,来; 翻译: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像箕的样子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就是想用活的方式威逼其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B. 币:
C.
• • • • • • • • •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 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è) 濡染(rú) 怯懦(ruò) 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
答案:D 析:A. 亢 kàng B. 懦 nuò C. 淬 cuì ,杵 chǔ
•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⑤ 使使以闻大王⑥ 箕踞以骂曰⑦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故意”之意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词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异 义 词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 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 恨,怎么样?”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愧除矣。将军 岂有意乎? • 这样,您的大仇可报,燕国遭受的耻辱也可以 洗刷了。将军可有这番心意呢?”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 心也,乃今得闻教! • 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 能够听说指教!”
荆 轲 刺 秦 王
《荆轲刺秦王》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总结
《荆轲刺秦王》二、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三、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振,通“震”,震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稍微。
少,通“稍”,稍微。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被八创:被,同“披”,遭受。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向北。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早晚。
函封之:函,用匣子。
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名词活用作动词: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2、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见,禀告。
3、意动用法:太子迟之:迟,以……为迟,认为……晚。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二、古今异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可以;以,用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走投无路,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露一只臂膀。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2、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变式句(倒装句):(1)状语后置常痛于骨髓燕王拜送于庭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秦王购之(以)金千斤取之取之(以)百金(2)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五、成语: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
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感谢您的阅读!。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如果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复 命,就是小子。
小子,对人的轻蔑称呼。
通“返”,返回。
反
这句话的意思是 竖子
02
一词多义
秦王还柱而走
还
通“环”,绕着。
走
跑,这里指秦王边绕着柱子跑边 拔剑。
秦王因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一
副词,表示加强语气,相当于“ 真”、“果真”。
怿
高兴,这里指秦王不高兴。
05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要点一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意为“今天去了而不能复命的,那是没 用的人!”。
要点二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意为“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心疾首 的”。
省略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
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寡人",意为 “现在危急中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详细描述
在《荆轲刺秦王》中,“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是古今异义词。古代的“顾” 表示“只是”、“不过”,而现代汉语中的“顾”则通常表示“照顾”、“回顾”。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总结词
古今异义,古意今义不同
详细描述
在《荆轲刺秦王》中,“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的“预”是古今异义词。古代的“预”表示“预先”、 “事先”,而现代汉语中的“预”则通常表示“预备”、“预想”。
反
返回,这里指回来复命。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
拿起。
提
举、持。这里指举剑直刺秦王。
引
伸直。这里指挺直身体。
绝
挣断。这里指挣断了袖子。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完整版)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法(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归纳二(10)(11)班复习资料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5.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二、古今异义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终已不顾【顾】古义:回头;今义:照顾,考虑,顾及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dǐ],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拿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三、词类活用【日夜】此臣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走上前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衣,戴白帽【朝服】(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
荆轲刺秦王(语法点汇总)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燕国见陵之耻陵,通“凌”,凌辱、侵犯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5.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8.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9.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4.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13.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15.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6.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7.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18.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1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三、词类活用(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2、名词作动词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使……衣冠白,可译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秦王)乃朝服(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二)形容词1、形容词作状语乃欲以生劫之(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厚:形容词作状语,用厚礼)2、形容词作动词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接近)图穷而匕首见(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三)动词使动用法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或者听到)绝袖(绝:使袖子断)断其左股(断:使……断)四、一词多义愿①臣愿得谒之。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重点字词、特殊句式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一词多义
兵:
①军队(进兵北略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不敢兴兵以 拒大王) ②士兵(不及召下兵) 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
私: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
穷:①窘迫、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穷尽、完结(图穷而匕首见)
为:
①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对(为之奈何) ③准备(乃为装遣荆轲) ④做(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活 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用 群臣怪之
箕踞以骂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乃欲以生劫之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名词作状语,向上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名词作状语,早晚,极言时间短暂 动词作状语,活着
荆轲刺秦王
重点字词、特殊句式
通假字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④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⑤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⑥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⑦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⑧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荆轲刺秦王特殊句式
荆轲刺秦王特殊句式
荆轲刺秦王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例如,此⾂⽇夜切齿拊⼼也,这是判断句。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夜切齿拊⼼也
今⽇往⽽不反者,竖⼦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以)百⾦
秦王购之(以)⾦千⽄
欲与(之)俱(往)
以(之)试⼈
皆陈(于)殿下
其⼈居远未来,⽽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于秦王⽈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侍(于)殿上者
⽐(于)诸侯之列
③被动句
⽗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太⼦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千⽄(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髓(状语后置句)
荆轲简介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
卫⼈称他为庆卿,⽽到燕,燕⼈称他为荆卿。
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慷慨侠义。
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
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光推荐给太⼦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 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下面是对其成功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秋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淡 然无味。
B 其成功在于荆轲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景物烘托,给 了这壮士行为以活动的空间和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
C 其成功在于借景言情,秋风寒水与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 相为表里,催人泪下。
D 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描写的 场面,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 唤起人们身受感同的共鸣。
课堂练习:翻译下面这段文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 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 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 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 已不顾。
阅读下文,完成有关问题:
课堂练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习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
之声,士皆垂涕而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写送别场面着重写了荆轲唱歌,这样写的目的是( C )
荆轲刺秦王
重点字词、特殊句式
通假字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④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⑤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⑥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⑦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⑧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A 表现荆轲不是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B 表现荆轲一去不复还,以身殉国的决心。 C 渲染悲壮的气氛,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 D 为荆轲的悲剧结局六下伏笔。
(2)写荆轲“终以不顾”,意在表现他(D )
A 虽然内心激动,但不作女儿态。 B 不忍心看“士皆垂泪而泣”的场面。 C 怀恨太子丹疑心他有悔改,故忿忿而走。 D 意志坚定,态度坚决,义无返顾。
判断句
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省略句
(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丹)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2)今闻购将军之首(以)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3)吾每念(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今(吾)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5)(樊於期)遂自刎。 (6)人不敢与(之)忤视. (7)比(于)诸侯之列。 (8)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9)(秦王)拔剑,剑长,(秦王)操其室。 (10)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殿)。 (12)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3)秦王复击轲,(荆轲)被八创。
一词多义
兵:
①军队(进兵北略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不敢兴兵以 拒大王) ②士兵(不及召下兵) 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
私: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
穷:①窘迫、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穷尽、完结(图穷而匕首见)
为:
①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对(为之奈何) ③准备(乃为装遣荆轲) ④做(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就:①坐上,登上(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 ②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
引:①指身子向上起(自引而起,绝袖) 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见:①谒见(秦王必说见臣) ②被(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通“现”,出现(图穷而匕首见)
①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
意:②意料(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③意图(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①让(使工以药淬之 使毕使于前)
使:②命令,派遣( 使使以闻大王)
③使者(使 使以闻大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使命(使毕 使于前)
还:①返回(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②通“环”、绕(秦王还柱而走)
陈:①陈述(恐惧不敢自陈) ②排列(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顾:①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武阳, ……)
发尽上指冠
用 群臣怪之
箕踞以骂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乃欲以生劫之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名词作状语,向上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名词作状语,早晚,极言时间短暂 动词作状语,活着
①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提:②掷击(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 ǐ)轲,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仰天太息流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古义:走投无路,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今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异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义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故意”之意
词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巧
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Hale Waihona Puke 进兵北略地词 函封之 前为谢曰
类 樊於期乃前曰 其人居远 使使以闻大王
活 太子迟之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句式特点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 知其事者 知其事之宾客”
即“太子及
状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秦 王(以金千斤、邑万家 )购之” ②取之百金。 即“(以百金)取之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即 “嘉为先( 于秦王)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④见燕使者咸阳宫。即“( 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 为(被)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