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课件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课件
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心态等。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提供 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包括选择富含 营养的食物、避免不健康的食物等。
避免感染
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特别是在接受化疗等治疗后,患者 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融合基因检测
检测肿瘤细胞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 如BCR-ABL、TCF3-PBX1等融合基因, 有助于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
细胞遗传学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寻找与B细胞淋巴瘤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如14q32重 排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拷贝数变异,辅助诊断B细胞淋巴 瘤。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 与治疗课件
• B细胞淋巴瘤概述 • B细胞淋巴瘤规范化诊断流程 • 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 • 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与展望 • B细胞淋巴瘤患者管理与随访
01
BHale Waihona Puke 胞淋巴瘤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 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01
方案一:局部放疗
02
方案二:全脑放疗
03
方案三:全骨髓放疗
04
方案四:立体定向放疗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特定分子靶点,使用 小分子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
VS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通过激活 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04
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与展望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课件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课件

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 2010
学习交流PPT
26
无del(17p) 一线治疗:年龄<70岁或虽在70岁以上但伴随疾病指数佳
•化疗免疫治疗(首选) FCR(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FR (氟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 PCR(喷司他丁,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单一治疗 苯达莫司汀 瘤可宁+强的松 氟达拉滨 阿仑单抗
学习交流PPT
10
诊断
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学习交流PPT
11
• 2010-6-11给予FCD(氟达拉滨 50mg d1-3+CTX 0.4 d13+DXM 10mg d1-3)方案化疗。
• 化疗后患者出现发热,查胸部CT提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后腹 胀,排气排便减少,腹痛,先后给予泰能,美平,他格适,万古 霉素以及两性霉素抗感染
• 腹部B超;脾脏15.4×5.3cm
学习交流PPT
7
骨髓细胞形态学
• 粒红巨核增生可,单核细胞增多,幼单可见,浆细胞可见。 • 血涂片中有核细胞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幼淋可见(2%)成熟淋巴
细胞占50%。结论:疑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请结合临床。
学习交流PPT
8
骨髓活检
• LCA,CD20+,CD3,CD34,MPO,TdT均阴性。结论:符合小B细胞 NHL累及骨髓。
Hallek M, et al. Blood,2008;111:5446
学习交流PPT
21
CLL的预后因素
1.预后不良: Ig VH 不突变 ZAP70阳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38>30% 17p- ( P53 肿瘤抑制基因所在) 11q-(ATM基因)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教学课件ppt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教学课件ppt

针对其他特殊情况,如妊娠、哺乳等,制定 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支持 。
06
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更新及发展动 向
相关诊疗指南及法规的更新情况
2018年NCCN非霍 奇金淋巴瘤指南更 新
2020年WHO关于B 细胞淋巴瘤分类和 诊断标准更新
2019年CSCO淋巴 瘤诊疗指南更新
最新研究成果及治疗技术发展动向
康复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进 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05
诊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诊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诊断不明确
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2
治疗方案不规范
严格按照国内外诊疗指南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结合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存期,评估治疗效果 ,生存期延长表示病情得到控制。
治疗方案调整及优化建议
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根据治疗后的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如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 改变治疗方案等。
考虑患者的耐受性
治疗方案调整时,需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性,避免因过度治疗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 症。
诊疗重要性
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的诊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减轻患者负担
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02
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流程
诊断流程及标准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病理学检查
进行淋巴结活检、细胞学穿刺或骨 髓穿刺,明确病理类型和亚型。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SLL临床特点
• 老年人,中位年龄65岁 • 男:女=2:1 • 淋巴结肿大,伴周围血和骨髓累及 • 90%以上患者临床Ⅲ-Ⅳ期 • 5%进展为大B细胞淋巴瘤(Richter综合征) • 5年生存率51%
SLL形态学
• 组织结构:弥漫生长 假滤泡(增殖中心)
• 肿瘤细胞:小圆形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副免疫母细胞
t(9;14)(p13;q32), PAX5R +3, t(11;18)(q21;q21)
正在进行突变
未突变
40%未突变,60%已突 变 已突变
已突变,正在进行?
NMZL

已突变
SMZL
-7q21-23,偶+3
已突变
• 遗传学特征:t(11;14)(q13;q32) BCL1基因重排
CD5
cyclin D1
cyclin D1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 起自循环中CD5+,CD23+ B细胞 • 肿瘤由小圆形淋巴细胞混合数量不等幼淋
巴细胞和副免疫母细胞(假滤泡)组成
胞(常为主要细胞成分)
NMZL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
• 免疫表型:大多同MALTL,少数同 SMZL
• 遗传学特征:无特殊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
• 起自分化阶段未明的生发中心后细胞 • 肿瘤由形态学相似于脾边缘区B细胞组成
SMZL临床特点
淋巴瘤
润粘膜固有层和小群细胞侵入上皮
5
MALT淋巴瘤
边缘区细胞弥漫浸润粘膜固有层伴显著 的淋巴上皮病变
免疫增生性小肠病 (Immunoproliferative Small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遗传学特征:t(11;18)(q21;q21) t(1;14)(q22;q32) +3
.
MALTL诊断标准(一)
临床标准 • 结外 • 局限性 • 局部治疗能治愈 • 慢性感染或自体免疫性疾病史
.
MALTL诊断标准(二)
病理学标准 • 淋巴上皮病变,滤泡殖入,边缘区B细胞 • CD5-,CD10-,cyclinD1• t(11;18),+3
+ κ +/λ-或κ-/λ-
常<25%
+.
κ +/λ+ 常>40%
-
.
.
bcl-2
套细胞淋巴瘤 (Mantle Cell Lymphoma)
• 起自滤泡周套细胞内层CD5+,CD23- B 细胞
• 肿瘤细胞由单一套细胞组成,缺乏母细 胞的高度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
MCL临床特点
• 中老年人,中位年龄60岁 • 男:女=2~4:1 • 全身淋巴结肿大 • 胃肠道和口咽环常累及 • 80%患者为临床Ⅲ-Ⅳ期 • 5年生存率27%
.
FL形态学(一)
• 组织结构:肿瘤性滤泡密集排列,占据 整个淋巴结
• 肿瘤细胞:中心细胞(CC) 中心母细胞(CB)
.
.
.
FL形态学(二)
• 按肿瘤性滤泡多少分为: 滤泡为主(滤泡>75%) 滤泡和弥漫(滤泡25-75%) 弥漫为主(滤泡<25%)
.
FL形态学(三)
• 按肿瘤性滤泡内CB数目分级: 1级 0-5CB/HPF 2级 6-15CB/HPF 3级 >15 CB /HPF 3a(>15 CB /HPF,但仍存在CC) 3b(CB形成实性片状)
眼眶,腮腺等 • 2/3患者临床Ⅰ-Ⅱ期 • 5年生存率74%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PPT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PPT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
细胞形态:
淋巴结和骨髓中形态均一的小、圆淋 巴细胞,可见幼淋细胞形成的假滤泡
免疫分型
CD19、CD23、CD5+ CD10-、Cyclin D1-
CLL/SLL代表同一类疾病 临床表现:年龄相关: 老年病人
惰性经过 常仅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或 白细胞增高
治疗指征评估:
符合临床试验标准
•显著的疾病相关症状 : •虚弱 •盗汗 •体重下降
初始治疗:
美罗华+嘌呤类似物
蒽环类保留应用于难治或复发病例。
对于伴高危染色体,尤其17p-(P53缺失 ),对嘌呤类似物反应不佳,可考虑应用 CD52单抗。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难治复发病例。
无del(17p) 一线治疗:年龄》70岁 瘤可宁+强的松 苯达莫司汀 烷C+V强化P的(剂松环为)磷基酰础胺的+非 巴化长霍 瘤疗春奇N:新C金碱C淋N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大于 5000/μl, -CLL
20%患者伴有球蛋白增高,需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鉴别(后者常为IgM增高,表现为成熟浆细胞免疫 表型)
CLL诊断标准(IW CLL)
B淋巴细胞>5000/μl, >3个月 形态学:小的成熟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 共表达 CD19,CD5,CD23 不或弱表达FMC-7, CD22,CD79b 克隆性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弱表达或 不表达
Hallek M, et al. Blood,2008g VH 不突变
ZAP70阳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38>30%
17p- ( P53 肿瘤抑制基因所在)
11q-(ATM基因)
2.预后相对较好染色体:13q-(唯一的异常)

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鉴别及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鉴别及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男性多见:75%-80%患者 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 特点
骨髓活检
LCA,CD20+,CD3,CD34,MPO,TdT均阴性。结 论:符合小B细胞NHL累及骨髓。
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 [20]
白血病免疫分型
CD19 87.76%, cyCD79a 80.62%, CD103 0.21%, CD5 65.77%, CD34 0.13%, CD22 88.4%, sIgM 0.09%,CD7 5.36%, CD11C 2.47%, CD10 0.11%, CD20 92.33%, CD2 1.37%, CD23 1.44%.
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 2010
有del(17p)>20% 一线治疗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FR (氟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 HDMP+R (高剂量甲基强的松+利妥昔单抗) CFAR( FCR+阿仑单抗) 阿仑单抗 苯达莫司汀
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 2010
套细胞淋巴瘤MCL
•以前认为是惰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表现为侵袭性 •形态学很难与SLL鉴别 •鉴别依靠免疫标志检查、基因学 和细胞遗传学
对于伴高危染色体,尤其17p-(P53缺 失),对嘌呤类似物反应不佳,可考虑应 用CD52单抗。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难治复发病例。
无del(17p) 一线治疗:年龄》70岁 瘤可宁+强的松 苯达莫司汀 烷化剂为基础的化疗: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 阿仑单抗 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边缘带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

B细胞淋巴瘤的精确诊断课件

B细胞淋巴瘤的精确诊断课件
明确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不明确
精品 PPT 可修改
3
病例
男性,26岁,2006年底开始出现颈部
的淋巴结肿大。B超显示有7*8cm大小,
首次活检的病理报告:淋巴结结构破坏,
瘤细胞弥漫增生,可见明显星空现象,
免疫组化CD3弱阳性,部分区域CD20阳
性, Burkitt lymphoma,共完成6次
90%的病例有染色体易位t(14;18), 使bcl-2基因表达下调。
滤泡大细胞淋巴瘤(3级滤泡性淋巴瘤) 一般按照DLBCL的指南治疗 。
精品 PPT 可修改
20
检查
必做:B组症状、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及分 类、LDH、综合代谢评价、胸片或胸部CT、腹部 /盆腔CT
提高诊断率——双侧骨髓活检 排除有组织转化的部位——镓扫描 骨髓涂片
精品 PPT 可修改
6
病理诊断要点
–组织学、细胞形态学 –免疫表型(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 – 遗传学特征(FISH/PCR/Lymphochip)
– 临床表现与病程
–其他:好的病理取材、有经验的病理专家
精品 PPT 可修改
7
控制风险
临床与病理医生彼此要充分认识不确定 性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掌控未知世界,但谨 慎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精品 PPT 可修改
8
选择治疗方案
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分型、免疫表型 准确的临床分期 全面预后评估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NCCN指南) 个体化 经费
精品 PPT 可修改
9
精品 PPT 可修改
10
精品 PPT 可修改
11
精品 PPT 可修改
12
精品 PPT 可修改
13
精品 PPT 可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 [20] 外周血免疫分型:CD19 87.76%, cyCD79a
80.62%, CD103 0.21%, CD5 65.77%, CD34 0.13%, CD22 88.4%, sIgM 0.09%,CD7 5.36%, CD11C 2.47%, CD10 0.11%, CD20 92.33%, CD2 1.37%, CD23 1.44%.
12
CLL诊断标准(IW CLL)
B淋巴细胞>5000/μl, >3个月 形态学:小的成熟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
共表达 CD19,CD5,CD23 不或弱表达FMC-7, CD22,CD79b 克隆性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弱表达或不表达
13
CLL的预后因素
1.预后不良 Ig VH 不突变; ZAP70阳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38>30% 17p- ( P53 肿瘤抑制基因所在) 11q-(ATM基因)
21
临床表现
➢年龄大: 中位年龄 63岁; ➢男性多见:75%-80%患者; ➢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 特点; ➢播散性:多数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可侵犯多个部位,多数患者初诊即为III-IV期。 70-90%患者表现为IV期,75%处于白血病期; ➢胃肠侵犯多见,其它包括:脾脏和韦氏环; ➢20-30%患者可转化为原始型,疾病快速进展, 对治疗耐药,中位生存4个月。
HCL 毛细胞白血病
LP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MALT 粘膜相关淋巴瘤
FL
滤泡性淋巴瘤
11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
依据: 细胞形态:淋巴结和骨髓中形态均一的小、圆淋巴细胞, 可见幼淋细胞形成的假滤泡。
免疫分型 CD19、CD23、CD5+ CD10-、Cyclin D1临床表现:年龄相关: 老年病人; 惰性经过; 常仅表现为单纯淋 巴结肿大或 白细胞增高。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大于 5000/μl, -CLL; 20%患者伴有球蛋 白增高,需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鉴别(后者常为IgM增高,表现为 成熟浆细胞免疫表型)。
16
初始治疗:
✓美罗华+嘌呤类似物; ✓蒽环类保留应用于难治或复发病例; ✓对于伴高危染色体,尤其17p-(P53缺失),对嘌 呤类似物反应不佳,可考虑应用CD52单抗。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难治复发病例。
17
无del(17p) 一线治疗 (年龄>70岁):瘤可宁+强的松;苯达司汀;烷化剂为基础的 化疗: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阿仑单抗;利妥 昔单抗;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年龄<70岁或虽在70岁以上但伴随疾病指数佳)
7
诊断
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
治疗:
2010-6-11给予FCD(氟达拉滨 50mg d13+CTX 0.4 d1-3+DXM 10mg d1-3)方案化疗。
化疗后患者出现发热,查胸部CT提示;双侧少 量胸腔积液,后腹胀,排气排便减少,腹痛, 先后给予泰能,美平,他格适,万古霉素以及 两性霉素抗感染。
化疗免疫治疗(首选) FCR(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FR (氟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 PCR(喷司他丁,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单一治疗:苯达莫司汀;瘤可宁+强的松;氟达拉滨;阿
仑单抗
18
有del(17p)>20% 一线治疗:(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FR (氟 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HDMP+R (高剂量甲基强的松+ 利妥昔单抗);CFAR( FCR+阿仑单抗);阿仑单抗 ;苯达莫司汀。
19
套细胞淋巴瘤MCL
20
•以前认为是惰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表现为侵袭性; •形态学很难与SLL鉴别; •鉴别依靠免疫标志检查、基因学和细胞遗传学; •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特点,有明确的病理学 和分子学标记
•CD5+, CD20+, CD23-, SIg (M+, D+) •t(11;14) translocation •Bcl-1 overexpression ↑ cyclin D1
痛,脾肋下3cm,质中,无明显压痛,余无殊.
血常规:WBC14.9×109/L, N21%,L 50%,异淋 20%,HB 125g/L,Plat 131×109/L;
Coomb test:阴性; 免疫球蛋白IgG, IgA, IgM均正常.
5
临床检查
胸部CT平扫:前上纵膈,降主动脉旁以及腹腔 内多发结节,团块影,脾大,局部小片梗塞, 右肺上叶尖后段,右肺下叶斑片影。
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
1
小B细胞淋巴瘤包括:
CLL/S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MCL
套细胞淋巴瘤
MZL
边缘带淋巴瘤
HCL
毛细胞白血病
LP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MALT
粘膜相关淋巴瘤
FL
滤泡性淋巴瘤
2
难点
诊断困难 易误诊 鉴别困难 治疗及治疗的时机 不易治愈
3
病例1
4
病史
男性,62岁 因“左侧胸肋部疼痛一周入住当地医院. 查体:颈部, 腹股沟区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无触
9
患者反复发热,腹部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行胃 肠减压,加强抗感染治疗,症状略改善
再次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增多,右侧 达10cm, 腹部B超提示后腹膜广泛淋巴结增大 融合,脾脏增大明显,行胸腔穿刺置管放液。
10
诊断?
CLL/S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MCL 套细胞淋巴瘤
边缘带淋巴瘤
腹部B超;脾脏15.4×5.3cm 骨髓细胞形态学:粒红巨核增生可,单核细胞
增多,幼单可见,浆细胞可见。 血涂片中有核细胞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幼淋可
见(2%)成熟淋巴细胞占50%。结论:疑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请结合临床。
6
骨髓活检
LCA,CD20+,CD3,CD34,MPO,TdT均阴性。 结论:符合小B细胞NHL累及骨髓。
2.预后相对较好染色体: 13q-(唯一的异常);Ig VH 突变
14
治疗
特点:慢性经过,易缓解,易复发。根据生物学类型, 生存期从32月至310月不等,治疗个体化。
15
治疗指征评估:
符合临床试验标准 •显著的疾病相关症状: •虚弱 •盗汗 •体重下降 •无感染性发热 •终末器官功能受损 •巨块型病变(脾肋缘下>6cm,淋巴结>10cm) •淋巴倍增时间<6个月 •进行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