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

合集下载

对吉芬商品的认识

对吉芬商品的认识

对吉芬商品的认识旅管一班李亚如吉芬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在西方经济学中,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它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

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这就是吉芬商品的独特之处,是19世纪英国经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研究的面包)。

还有一些商品比如带有投机性的证券和黄金交易的情况就是如此,城市住房,劳动力商品也呈现出吉芬现象。

1845年爱尔兰发生饥荒,土豆涨价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

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它的替代效应。

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原因。

但是吉芬物品与其说是一种商品,不如说是一种现象,到底什么才是吉芬物品,正确的吉芬品例子如下:对于过去的西方人来说,土豆是一种廉价的主食,当土豆和其他食物、比如肉类的价格恒定的时候,穷人消费土豆的量是一定的,但是一旦土豆价格下降的时候,由于土豆变便宜了,所以花比原来更少的钱就可以买到和原来一样多的土豆,穷人的生活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结余的,由于土豆降价了,他们就没必要买原来一样多的土豆,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减少土豆的需求量,凑钱去购买比土豆昂贵的替代品(比如,原来一天只吃十个土豆正好吃饱,现在土豆降价了,只买八个,剩下的钱,正好可以买一块肉回家,当然买十个土豆也能剩下些钱,但肯定比八个土豆情况下买的少,而且一样正好吃饱肚子,又不会因为吃十个土豆再加肉而吃撑),由于静态下需求曲线是可逆的,在这个瞬间,土豆要是价格反弹,那么穷人马上回到原来的消费结构上去。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吉芬物品!但是土豆的这种价格同需求的同方向移动现象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确切的说,应该是需求曲线的某一段产生了向上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土豆价格高到一定程度,需求又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穷人连土豆都吃不起了。

1吉芬难题又称吉芬之谜

1吉芬难题又称吉芬之谜

1.吉芬难题:又称吉芬之谜、吉芬效应或吉芬反论,指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得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得更多,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

由于该理论是由英国人罗伯特·吉芬首先提出来的,故得此名。

1845年,爱尔兰土豆欠收,价格上涨,但贫困家庭却比以往购买了更多的土豆。

吉芬对土豆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某些商品(如土豆)价格上升,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也上升;价格下跌时,对它们的需求量也减少。

这种反常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谜,凡是呈现这种反常变化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低档商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可以被称作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之所以同价格变动成正比关系,是因为这种商品(如土豆)价格上升,意味着穷人实际收入减少了,穷人不得不多消费这种商品(人越穷,吃土豆越多),少消费其他商品(人越穷,吃肉越少),所以尽管该种商品价格上升,对它的需求量反而上升;反之,这种商品价格降低,意味着穷人实际收入增多,穷人少消费这种商品(穷人实际收入多了,就少吃土豆),多消费其他商品(穷人实际收入多了,就多吃一些肉)。

所以,尽管该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反而下降。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属于需求曲线的例外情况。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又称为季棻财,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形式上说,如果假设商品i的需求函数为,其中为经济中的价格向量,w为消费者的收入。

则,如果消费者对于商品i的需求满足以下条件,则称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i为吉芬商品,我们知道,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的总和。

这里,商品i 的自我替代效应为非正,因此会减少需求,但是从结果得知这里的总效应为正(价格上升导致的需求为增加),因此,财富效应为正,并且大于替代效应。

这里的财富效应为正是指斯卢茨基方程右边第二项为正,这意味着,也就是说,财富的减少会导致需求的增加。

由此看来吉芬商品是劣质商品。

综合上述说明,吉芬商品可以看成是财富效应非常大,以致大于替代效应的劣质商品。

吉芬商品存在吗?“吉芬商品”这个术语是每一个经济学人都熟习的词汇。

它现在的含义指得是一种需求量在价格上升时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的反常现象。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将这个“吉芬现象”最先列入经济学的典籍,但是,就我手头的资料来看,吉芬现象有两个版本,一个说是“土豆”,一个说是“面包”。

单单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吉芬爵士这个人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吉芬现象也更像是一个“传说”而非科学事实。

或许经过一番考古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吉芬到底当时观察的是土豆还是面包的结论,但是,这个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土豆还是面包我们都可以将之放在“商品”的地位来对待,单单从经济学对此案例的引用和经济学自身的理论来看,吉芬现象是不存在的。

为何出此奇谈怪论?看官不妨沉住气慢慢看下去。

为了解此谜团,我们不得不详细回顾一下经济学关于“需求量”的概念。

一本教科书上是这样讲解“需求量”概念的: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还有从价格和需求的一般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或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市场上,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

关于吉芬商品存在与否的思考吉芬商品是这样一种商品: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就被称做吉芬商品。

然而,自吉芬商品概念提出以来,关于吉芬商品的存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的讨论话题,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得出确切结论。

下面我将以食盐抢购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2011 年3 月,随着日本核泄漏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抢盐热潮,并于3 月16 日达到高峰,波及内陆多省。

在食盐抢购这一事件中,出现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现象,可认为此时的食盐是吉芬商品。

日本核泄漏引发国内谣言,导致民众恐慌程度上升、食盐销售速率增加、库存量减少,在期望库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库存偏差增大、订货速率增加,但是炒作者的食盐供给量是固定的(短期),使得销售商得不到足以弥补库存偏差的食盐量,造成库存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得不提高价格、缩小库存偏差。

同时,由于市场信息滞后期的影响,销售商所订购的食盐(根据上一期消费需求订货)远远低于当期需求者的需求量,这又进一步导致食盐库存量不足、价格继续上涨,带来新一轮的社会恐慌程度增强、食盐销售速率增加,产生食盐抢购“热潮”。

抢购又一次带来价格上升、社会恐慌,进而是销售速率的增加、抢购的加剧,如此螺旋式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内,由于“恶性循环”导致食盐价格不断上涨,库存供不应求,销售商会调整期望库存量,增加供给以赚取更多利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一方面严厉打击炒作行为,强令生产者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做宣传教育,使民众认识到没必要“抢盐”。

此时,由于市场信息滞后期的影响,销售者不能立即感应到需求降低的情况,这就形成了一个过程,即生产者生产增加,销售商订货增加,消费者购买量减少,带来的后果是销售商库存量大幅增加,进而降价出售。

由此可见,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即形成吉芬商品,必须借助于一个中间变量———恐慌程度。

而引起同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销售速率增加、价格上升、恐慌程度加强,销售速率又加强,循环往复,螺旋上升,造成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假象。

吉芬商品的效用层次分析

吉芬商品的效用层次分析
(1)使民间投资发挥作用。能否通过政府投资有效“撬动”民 间投资,使民间资本从政府手中接过保增长的“接力棒”,关系到经 济回升的可持续性,也是衡量经济是否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已成为 当前和下一步的关键之举。
(2)出口创汇型企业要创新,另寻出路。海外订单的减少,是 金融危机传导至国内经济的最直接体现。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 车”之一,我国出口降幅虽然缩窄,但由于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 的改变,外需萎缩的局面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这成为金融 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创汇型 企业不能在全部依赖出口,要创新,从而找到另一条出路。
(2)
(3)
显然,当
时,总效用并未达到最大化,故最大效用必出
现在
时(由假设4知,
式,TU可表示为:
能够满足)。结合X式和x
由假设3知, 费量m的减函数。由条件
(9)
,故总效用TU是关于土豆消 及(4)式得m的取值范围为:
同时,我们对问题进行一些合理的假设: 假设1:单位价钱土豆的基本效用大于单位价钱肉类的基本效
有层次性的。最经典的欲望的分层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 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欲望大体上分成五层,从高到低依次是: 1.自我实现 2.尊重需求 3.社交需求 4. 安全需求 5.生理需 求 。各层次 的欲望之间是有一种递进的关系,而每一层次的欲望本身又有一种递 减效应。
既然欲望是分层的,而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那 么,效用也应该相应地具有层次性。因为,各层次的欲望之间是有递进 关系的,所以相应的各层次的效用之间也应该存在这一种递进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4.

供给方面的“吉芬商品”

供给方面的“吉芬商品”

属于供给方面的“ 吉芬商品” 。 二是在房地产市场。股市等投资市场 , 因为投资者对未来 预期与当前价格趋势相 同, 因此 , 出现了供给量与价格反方 就 向变动的情况 。这种情况属于供给定律的例外 , 但是 , 这类商 品本身 的价值很高 , 显然 , 不能说这类商 品是“ 吉芬商品” 。
三 是 当某 种 商 品 的 供 给 能 力 发 生 大 幅 变 化 时 。 比如 , 新
的电子产品刚 』市时 , 二 其价格较 高 ,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 , 其
供给能力增强 ,就会 出现价格下降反而供给量增大的情况。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4 1
作者简介 : 聂敬彦 (9 3 ) 男, 1 7 一 , 陕西蒲城人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社会 主义建设研 究。
价格下跌时他可 以进行 囤积 , 等待价格 回升 。而穷人 急需 要 花钱 , 不得不大量卖 出商品换钱花销 。
第 二 , 类 商 品 的生 产 具 有 季 节 性 和 产 量 的 不 稳 定 性 。 这
在投入生产 时 , 这类商 品的产量具 有不确 定性 , 人们无法 准 确预测该 商品的产量 。 其产量可能较大 , 也可能很小 。 这样 才
21年第 2 00 2期 总第 9 6期
经济研究导பைடு நூலகம்
EC 0N0MI S C RE EARC GU DE H I
No2 201 .2, 0 Se lNo96 na .
供 给 方 面 的 士 商 品’ “ 日 芬 ’
聂 敬 彦
( 中国人 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 安徽 蚌埠 2 35 ) 3 0 0
比如 , 几 年 , 房 地 产 市场 上 就 存 在 这 样 的 现 象 : 近 在 房价

吉芬商品的效用层次分析

吉芬商品的效用层次分析

吉芬商品的效用层次分析作者:陆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2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商品效用层次的划分,探寻了各层次效用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对吉芬商品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了造成吉芬商品现象的两大因素,即吉芬商品特殊的效用层次分布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约束,并认为消费者的收入约束才是造成吉芬商品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吉芬商品效用层次一、吉芬商品问题的回顾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爱尔兰发生饥荒时,土豆的价格大幅上升,但是对土豆的需求量却也神奇地上升了。

这类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对吉芬商品的解释可以用图1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来展示,X轴代表的是土豆的消费量,Y轴代表其他消费品的消费量,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预算线,为与相切的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切点表示均衡时的消费组合,此时土豆的消费量为。

当饥荒发生时,土豆的价格上升,人们的消费预算线与X轴的交点左移,消费预算线发生旋转,由L1变为L2。

此时,与消费预算线相交的无差异曲线变为,新切点为,土豆的消费量增长到。

为了进一步分析土豆消费量增长背后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我们作的平行线与相切于,对应的土豆消费量为。

则土豆消费量从到的增长可视为收入效应,而从到的下降可视为土豆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

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同方向作用的,因此总效应必然大于零,表示商品在降价后需求量增加。

对于一般劣等品,虽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反向作用,但是由于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绝对值,总效应依然为正值,表示商品降价后需求量仍然为正值。

而像土豆一类的吉芬商品则是特殊的劣等品。

这类特殊劣等品不仅和普通劣等品一样,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反方向作用,而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就表现为吉芬商品在价格上升后后需求量不降反升了。

事实上,之所以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是因为其特殊的无差异曲线与收入预算线的位置组合,即其无差异曲线与收入预算线的切点特别靠近正常商品一侧。

关于“吉芬商品”之谜的几点思考

关于“吉芬商品”之谜的几点思考

关于“吉芬商品”之谜的几点思考本文针对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爆发灾荒时所引发的土豆需求与价格的同向变化关系现象入手,深入地分析了当时这一有悖于需求规律的事件难题,最终提出了吉芬商品仍然符合市场价值需求规律,并非需求定律中特例的几点理由。

标签:吉芬商品;需求定律;市场价值一、吉芬商品现象的提出根据需求价值规律,由于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通常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其市场的需求量随之减少,即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

这一理论长期以来是经济学界研究理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恒定规律。

但是自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在研究1845年爱尔兰灾荒时的土豆价格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时,发现土豆这种劣等品在当时的条件下价格提高,然而需求量也相应地攀升,即价格与需求量成正比。

这一发现有悖于普遍接受的需求价值规律,所以业界将此现象称为“吉芬之谜”。

二、吉芬现象的经济学解释经过多年来,随着经济学界对于吉芬商品研究的深入,对其怪异现象的解释也趋向于更为统一的认识。

目前主要把价格与需求的同向变化关系归咎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即原有的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使商品的相对需求量产生改变。

而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商品消费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构成了总效应,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做出不同的选择。

吉芬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同向变化关系具体可见图1。

横轴X1代表吉芬商品的数量,纵轴X2表示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a点为无差异曲线U1与预算线AB的切点,也是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X1’’数量的吉芬物品。

然而当其他条件不变,仅吉芬物品X1价格下降时,预算线AB将移至AB’的位置,则会与新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b点,形成新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由此所对应的吉芬物品数量为X1’。

关于吉芬商品的争论

关于吉芬商品的争论

关于吉芬商品的争论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

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时,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

摘要吉芬商品 (Giffen Goods),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一些学者认为天下不存在“吉芬商品”。

我认为存在“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但不认为它违背了需求定律。

汪丁丁、黄有光等先生将“事实”当成了“理论”;张五常等先生将“定律”当成了“公理”,并否认事实。

主要内容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就需求定律(或需求法则)展开了一场争论,参战学者之多,讨论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较为罕见。

至今,这场争端并无结果,对于广大读者或经济学界人士而言,还是一头雾水:需求曲线是否必定向右下角倾斜?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吉芬商品”?张五常等先生坚持认为,需求曲线必定向下,现实世界不存在“吉芬商品”。

黄有光、汪丁丁等先生则认为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认为存在“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否存在,一直是经济学上没有解决的难题。

即使在美国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论。

如2001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就有专文讨论这个问题,但依然没有定论。

在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学教科书上,“吉芬商品”都是作为需求定律的例外存在的。

现实世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学者们研究问题越深入,浅显的问题越难把握。

实际上,上述双方乃至中外所有学者所争论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容易——他们在处理逻辑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偏差。

从教科书上看,需求定律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

用坐标图表示,如果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纵坐标表示价格,那么需求定律就可以表示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就是“向右下倾斜”。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和吉芬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吉芬现象指出,“爱尔兰1845年饥荒使得大量的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土豆这样的仅能维持生活和生命的低档品,无疑会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一个较大比重,土豆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

于是,土豆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的反而增加对土豆的消费量。

”这样的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吉芬商品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商品?我们先假设吉芬所说的土豆等低劣物品是一种吉芬商品,并且满足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的规律。

如果这个规律成立的话,那么应该会出现下面的情况,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土豆都应该是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那作为生产者假如也知道这个规律的话,理应努力提高土豆的价格,这样消费量反而会增长,从而总的收入会增长。

而如果说土豆只是因为在天灾的条件下,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则说明用吉芬商品来定义是不严密的,至少它不是一直是吉芬商品,那只是因为在天灾条件下才成为吉芬商品,所以充其量这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其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吉芬商品并不存在,吉芬现象有可能存在,下面再来分析这种现象。

产生一种现象可以有诸多原因,而描述现象本身也会带来误差。

吉芬现象说的是因为饥荒,土豆价格上涨,但消费量却大增,于是吉芬认为这不符合经济学的需求规律,是一种反常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的描述是什么模糊的。

首先,饥荒的时候,除了土豆,其他的商品价格有没有上涨?相比土豆的涨幅,上涨的幅度又如何?假如其他的商品也上涨了,那么后面对需求规律的反常分析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其次,消费量大增是一种整体的现象还是单个消费单元的现象?(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消费量=需求,否则更无法得到人们真正的需求)消费土豆的群体会不会因为饥荒而增加?会不会因为上面第一个原因,其他商品的上涨导致了原本不以土豆为主食的人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量。

再者,经济上的消费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消费是一种连续平滑的过程,消费都是瞬间完成的,而且不存在储存功能。

吉芬物品名词解释

吉芬物品名词解释

吉芬物品名词解释介绍吉芬(Geffen)是《仙境传说》(Ragnarok Online)中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游戏中的米德加尔特大陆(Midgard Continent)。

作为魔法之城,吉芬以其浓厚的魔法氛围和丰富多样的物品而闻名于世。

在吉芬中,玩家可以从各种商人和NPC处购买各种物品,这些物品在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吉芬物品分类吉芬的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武器吉芬提供各种类型的武器,包括剑、弓、魔杖等。

这些武器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武器适合不同职业的玩家使用。

例如,剑适合战士职业,弓适合猎人职业。

2. 防具吉芬提供各种类型的防具,包括头盔、铠甲、鞋子等。

这些防具可以提供额外的防御属性,并保护玩家免受敌人的攻击。

不同的职业可以装备不同类型的防具,以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

3. 饰品吉芬提供各种类型的饰品,包括戒指、项链、手镯等。

这些饰品可以增加玩家的属性,如攻击力、防御力、魔法力等。

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饰品,并通过装备它们来提升自身的实力。

4. 药品吉芬提供各种类型的药品,包括恢复生命值的药剂、恢复魔法值的药剂等。

这些药品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玩家恢复自己的生命和魔法,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

5. 材料吉芬提供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制作武器和防具所需的原料、制作饰品所需的宝石等。

这些材料是玩家进行装备制作和强化的重要资源。

通过购买这些材料,玩家可以制作出更加强大的装备,并提升自身的实力。

各类物品的特点和用途1. 武器武器在游戏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武器具有不同的属性和技能。

玩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武器来发挥自己的战斗风格和策略。

例如,一把拥有高攻击力的剑可以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一把魔法攻击力较高的魔杖可以释放强大的魔法技能。

2. 防具防具可以为玩家提供额外的防御属性,减少敌人对玩家的伤害。

不同类型的防具具有不同的效果和属性,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一件拥有较高魔法防御属性的头盔可以减少魔法攻击对玩家的伤害。

吉芬商品真的存在吗

吉芬商品真的存在吗

吉芬商品真的存在吗?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张五常等学者对需求定律、对吉芬商品的理论和看法,关键点已用红色标示出。

另外附件中是张五常《经济解释》的pdf原版。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1. 摘自:张五常《经济解释》第四章之十六嘉芬反论(Giffen Paradox)是马歇尔(A. Marshall)在他的名著的第三版(一八九五)写出来的。

一位名叫嘉芬的爵士(Sir Robert Giffen, 1827-1910)向马歇尔提出如下的一个反论例子。

包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如果包的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多吃了肉类,因而少吃了包。

包之价下降,但需求量却减少了。

这反论使例子中的包被称为嘉芬物品(Giffen Good)。

在逻辑上,嘉芬物品不限于包――任何物品都可能是嘉芬物品。

嘉芬物品这回事,任何念经济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都耳熟能详。

他们不知道的――而所有经济学者也奇怪地忽略了的――是嘉芬物品能在逻辑上存在,是因为我们单从个人需求那方面看,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我认为在逻辑上,嘉芬物品不可能在市场成交,而在没有市场的制度下,这种物品也不会用作走后门,或私相授受,或用作政治交易,或以论资排辈来分配。

换言之,嘉芬物品若在真实世界中存在,逻辑上它只能存在于鲁宾逊的一人世界中。

鲁宾逊的世界不可能有市场或任何社会或制度的分配问题,但鲁宾逊有需求,也要付代价。

因为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分配,在一人世界中嘉芬物品可能存在。

分析市场运作时我再会把我对嘉芬物品的观点加以补充的。

2. 摘自:张五常《需求定律的争议》(2002年4月24日下午北大朗润园的讲话)需求定律是指价格(或代价)与需求量这两个变量的一减一增的固定关系,有非常重要的行为约束力,若能成立经济学的解释力很了不起。

问题是可以影响价格或需求量的其它变量数之不尽。

这些其它变量若可让其变的愈多,需求定律的解释力愈强,但这定律就会愈为容易被事实推翻。

其它变量让其变的愈少,需求定律愈安全,但解释力则愈弱。

谈“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谈“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谈“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意义作者:刘渤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微观经济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吉芬品”为切入点,简单分析了“吉芬品”的特点和经济学特征,并阐述了需求理论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吉芬品;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弹性“吉芬商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一般来说吉芬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劣质品。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产品分为三种,即正常商品、奢侈商品以及劣质商品,积分商品就是其中具备特殊性质的劣质品,它的价格与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有很大区别。

本文通过分析,阐述了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实施意义,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真相。

一、吉芬商品的含义“吉芬品”是中国的经济学教授比较重视的概念,但在一般外国经济学教授的相关书籍里面却很少提到,我个人认为,“吉芬品”的概念只是经济学现象里面的一个特例,缺乏普遍发生的基础和可能性,如果仅仅从价格与需求成正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它并不是一个值得大费周章予以详尽论述及探讨的概念,也不应该让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掌握它。

现在我们俗称的吉芬品是以著名的经济学家吉芬来命名的一种特殊的商品,该商品与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是,其售价的提升会促使其需求量的提升。

在需求曲线图中,是向右斜上方倾斜的,这种曲线走向明显是和商品需求规律所背离的。

在分析吉芬商品的内在含义时,首先需要了解人们的收入和价格之间的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要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有一些必要的认知。

所谓收入效应,指的是市场中商品的需求会与人们的实际收入状况呈正相关;替代效应指的是市场中某种品类产品价格的高涨会使得消费者选择类似性能的产品来进行取代。

实际上,对市场中正常的产品来讲,其替代效应一般会远远小于收入效应;而且,市场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之间的曲线关系是反向变化的。

二、商品价格需求变化曲线一般来讲,需求函数、需求表或需求曲线都是在某特定时期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常的需求曲线,不管是线性的需求曲线还是非线性的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论吉芬商品和吉芬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吉芬现象指出,“爱尔兰1845年饥荒使得⼤量的家庭因此陷⼊贫困,⼟⾖这样的仅能维持⽣活和⽣命的低档品,⽆疑会在⼤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出中占⼀个较⼤⽐重,⼟⾖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平⼤幅度下降。

于是,⼟⾖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的反⽽增加对⼟⾖的消费量。

”这样的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吉芬商品是⼀种现象还是⼀种商品?我们先假设吉芬所说的⼟⾖等低劣物品是⼀种吉芬商品,并且满⾜价格越⾼,消费量越⼤的规律。

如果这个规律成⽴的话,那么应该会出现下⾯的情况,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是价格越⾼,消费量越⼤那作为⽣产者假如也知道这个规律的话,理应努⼒提⾼⼟⾖的价格,这样消费量反⽽会增长,从⽽总的收⼊会增长。

⽽如果说⼟⾖只是因为在天灾的条件下,价格越⾼,消费量越⼤,则说明⽤吉芬商品来定义是不严密的,⾄少它不是⼀直是吉芬商品,那只是因为在天灾条件下才成为吉芬商品,所以充其量这只是⼀种现象,⽽不是其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吉芬商品并不存在,吉芬现象有可能存在,下⾯再来分析这种现象。

产⽣⼀种现象可以有诸多原因,⽽描述现象本⾝也会带来误差。

吉芬现象说的是因为饥荒,⼟⾖价格上涨,但消费量却⼤增,于是吉芬认为这不符合经济学的需求规律,是⼀种反常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的描述是什么模糊的。

⾸先,饥荒的时候,除了⼟⾖,其他的商品价格有没有上涨?相⽐⼟⾖的涨幅,上涨的幅度⼜如何?假如其他的商品也上涨了,那么后⾯对需求规律的反常分析本⾝就没什么意义。

其次,消费量⼤增是⼀种整体的现象还是单个消费单元的现象?(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消费量=需求,否则更⽆法得到⼈们真正的需求)消费⼟⾖的群体会不会因为饥荒⽽增加?会不会因为上⾯第⼀个原因,其他商品的上涨导致了原本不以⼟⾖为主⾷的⼈增加了对⼟⾖的消费量。

再者,经济上的消费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消费是⼀种连续平滑的过程,消费都是瞬间完成的,⽽且不存在储存功能。

什么是吉芬商品

什么是吉芬商品

什么是吉芬商品简介吉芬商品是指由吉芬(Giffen)效应影响的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不同之处在于,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反而会增加,而价格下降时需求会减少。

吉芬商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理论上对传统供需理论提出了挑战。

起源吉芬商品的概念最早由苏格兰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在19世纪提出。

他观察到,在苏格兰爱尔兰土豆饥荒期间,土豆的价格急剧上涨,但贫穷的农民仍然购买了更多的土豆,而非替代品。

吉芬将这种现象称为吉芬效应,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的增加。

吉芬效应的经济学解释吉芬效应的经济学解释可以用需求曲线的交叉点来说明。

在传统的需求曲线中,价格的上升会导致需求的减少,这被称为“负向斜率”。

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则呈现出“正向斜率”,即价格的上升导致需求的增加。

吉芬商品的特点之一是缺乏替代品。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无法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因此只能继续购买吉芬商品。

另一个特点是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在吉芬商品中,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反而可能导致需求的增加。

这是因为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为了购买更多的吉芬商品,不得不削减其他支出。

实例除了吉芬效应最早的土豆示例外,还有其他的实例可以用来说明吉芬商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吉芬商品示例:天然资源某些天然资源,如石油和黄金,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更多。

这是因为这些商品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并且在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进行抢购。

奢侈品奢侈品也可以成为吉芬商品的一个例子。

当奢侈品的价格上涨时,购买这些商品的人数可能会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经常将奢侈品作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因此他们愿意为了购买这些商品而付出更高的代价。

稀缺商品稀缺商品也可能成为吉芬商品。

当某种商品数量有限,且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更多。

这是因为消费者害怕失去机会,所以会在价格上涨时进行囤积。

吉芬商品的影响吉芬商品的存在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

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

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传统的吉芬商品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只考虑吉芬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从一个更全面,更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来诠释吉芬商品,即吉芬商品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同时变动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在同时考虑吉芬商品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前提下,吉芬商品品的替代效应与其相对价格的变化呈反方向的变动,与其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

标签:吉芬商品;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吉芬商品的定义吉芬商品(Giffen good)是这么一种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其价格的增加而增加,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购买会减少,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不降反增,价量同时上升。

如图1:2西方经济学中对吉芬物品及其现象的解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应来解释“吉芬现象”的。

如图2分析:传统西方经济学教材认为,土豆和其他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和人们收入构成了消费预算线ab,其中X轴代表了土豆的消费量,Y轴代表了其他商品消费量。

预算线和效用曲线U0相切于E0。

当土豆价格下降后,消费预算线右移,形成了新的消费预算线ab1,和新的效用曲线U1相切于E1。

通过U0作平行于ab1的补偿预算线a’b’,且与原效用曲线相切于点E0,E0、E1、E0到X轴的垂线分别交X轴于q0、q1、q·q q1就是在其他商品的名义价格与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由实际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qo qo是在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

商品降价后的替代效应总是正的,表明只要该商品降价,就会用该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

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同方向作用的,因此总效应必然大于零,表示商品在降价后需求量增加。

对于一般劣等品,虽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反向作用,但是由于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绝对值,总效应依然为正值,表示商品降价后需求量仍然为正值。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现象日益严重。

吉芬化是指商品贸易领域内竞争激烈的产品中,由一小部分企业主导市场,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吉芬化现象使得市场主导者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其他参与者则陷入低利润、萎缩等困境。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1. 国际经济下行当前国际经济下行阶段,全球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导致了我国商品出口受挫,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加剧了吉芬化现象。

2. 技术含量不足我国部分传统产业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脱颖而出,形成市场垄断效应,导致吉芬化现象的加剧。

3. 品牌影响力不足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难以与国际品牌竞争。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大部分国内企业则面临着品牌建设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

二、对策分析1. 提高技术含量要解决商品吉芬化问题,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通过加强研发力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 品牌建设和营销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

通过建设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将品牌打造成为市场竞争的优势,稳固自身地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势,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芬商品
一、到底什么是“吉芬商品”
要讨论“吉芬商品”问题,我们就应该首先把“吉芬商品”的概念
搞清楚,把“吉芬商品”与其它商品区分开来。

(一)“吉芬商品”概念的由来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不但
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而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低档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
为“吉芬物品”或“吉芬商品”。

(二)“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分析一般来说,由于商品的价
格上升,人们会降低对它的采购和消费,而为什么1845年的爱尔兰
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呢?原来,19世纪中叶爱尔兰还不是很发达,还有
很多贫困的人,这些贫困家庭的收入没有节余,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在许多贫困家庭的食物消费中,土豆这种最低档次的食物占有较大
比例。

当然,在贫困家庭中还有一部分钱用于购买比土豆高级的食
物和用于其它消费。

由于灾荒,当年的土豆价格上升。

土豆价格上
升后,如果要买同样的土豆就需要花更多的钱,而花了更多的钱后,原来用于购买其它食物的钱就变少了,能够购买到其它食物的量就
会减少。

这样,当土豆价格上升后,如果还按照原来的食物比例来
购买土豆,贫困家庭的食物将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消费。

怎么办呢?
人们只好多买些土豆。

因此,就出现了这种价格愈高需求量愈大的
特殊现象。

(三)“吉芬商品”的界定从现象上说,“吉芬商品”的需求
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并不是说凡是满足这种现象的商品
都叫“吉芬商品”。

分析一下1845年爱尔兰的情况,如果土豆不是
必须消费的商品,它涨价了人们当然可以不买;如果这种商品不是
低档次的劣等品,如果它涨价后还有比它更低档次的商品可以买,
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不会增多;如果消费者比较富裕,它涨价后人们
仍然有钱买够其它更高档次的商品,那也可能不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确定某一商品是不是“吉芬商品”,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这种商品是消费者的必须品。

第二,这
种商品必须是低档次的劣等品。

第三,消费者必须相当贫困。

只有
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的商品,当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时才是“吉芬商品”。

有的商品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但也存在类似“吉
芬商品”的情况,比如,某一商品价格上涨后,需求量也增多。


既然不算“吉芬商品”,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除
“吉芬商品”外,至少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出现需求量与价格同方
向变动。

一是环境突变时。

比如,雨天的雨伞或酷夏的空调,即使
它们涨价,人们的需求也会增加;再如,“非典”时期的某些商品,价格涨了,需求反而更多。

在特殊情况发生之前,老百姓的需求量
很少,特殊情况发生时,老百姓的需求量突然增加了,这就会出现
价格上涨而需求量也增多的情况。

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吉芬商品”。

二是特殊背景下老百姓的预期发生变化时。

比如,由于战争阴云笼罩,老百姓可能会预先采购大量的必须品,导致价格上升,而价格
上升后,老百姓还会买。

有时,甚至是一些谣言也使老百姓大量采
购某一物品。

这些东西当然也不是“吉芬商品”。

三是一些投资性
的购买。

比如,股民认为某一股票要涨价,在涨价中,如果股民认
为它的价格还会进一步涨,那么,股民仍会买的;再如,某些职业
培训,当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某一专业人才时,这种职业培训也会出
现价格上升而参训人越来越多的现象。

但显然,这也与“吉芬商品”无关。

(四)“吉芬商品”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由于“吉芬商品”必须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因此,某一商品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期是“吉芬
商品”,并不等于它永远都是“吉芬商品”。

仍以土豆为例。

之所
以会出现1845年的“吉芬现象”,其最初原因是因为闹了灾荒,灾
荒导致了土豆价格上升才造成了“吉芬现象”。

如果不是灾荒,土
豆的供给非常大,是造不成土豆价格上涨的。

而且,如果贫困家庭
很少,也不会出现一个地区的土豆需求量增加很多的现象。

所以,
土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算是“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的另一
个局限性表现在,“吉芬商品”很难人为造成。

因为形成“吉芬商品”的条件很难同时满足,而且最初的原因必须是灾难首先造成供
给减少,因此,很难人为地制造出“吉芬商品”。

所以,只有那些
低劣商品涨价,而且是大量的贫困人家必须消费的商品才可能变成“吉芬商品”。

二、“吉芬商品”与需求曲线
首先要说明一下,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需求量与价格关系的曲线。

其实,这个概念不严密,因为需求量
的变化不仅与价格有关系,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但由于需求大部分、主要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价格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西方经济
学中,就只把商品的需求量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所以,仅
从需求曲线上看,就只能看到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既然已经约定
俗成,在画需求曲线时,我们仍按价格和需求量这二维变量画。

(一)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多数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
反方向变化,也就是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往往会少买
这种商品,而去多买其它可以替代的商品;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人
们往往会多买这种商品,而少买其它可以替代的商品。

这也符合人
们的心理和常识。

比如,鸡肉价格上涨时,人们多买猪肉可以替代
鸡肉;而如果白菜价格下跌时,人们就可以多买些白菜而少买些其
它蔬菜。

把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变化画成曲线。

(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本身也有一定的时间
限制,也就是说,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需求曲线是
不一样的。

在特殊情况下,某一商品成为“吉芬商品”后,它的需
求曲线就与在非“吉芬商品”时期形成的需求曲线不同。

(三)其它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曲线如前文所述,还有一些商品,
在一定情况下,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反而增加,那么,它们的需
求曲线是否和“吉芬商品”一样呢?其它特殊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我们以酷夏的空调为例。

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当空调
商家提价后,需求量也增加,但是,与“吉芬商品”不同的是,需
求量增加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空调的价格上涨,而是由于人们的需求
先增加了,这种增加是因为供需矛盾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需”。

而且,空调的需求量与价格上涨并不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而是在价格上升后又成了新的反方向关系。

其实,这种商品并非需
求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它们与一般的需求曲线没有两样,只是形
成了新的需求曲线。

第二种情况,我们以“非典”时期某一段时间
醋的价格上涨为例。

在人心相对恐慌的一段时间,那时的情况就是,
醋的价格不断上升,而需求量也不断上升。

这时的需求曲线与“吉
芬商品”的需求曲线类似,甚至斜率更大。

第三种是其它情况。


经济领域,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非常多,除了上面分析到的情况外,一定还会有其它特殊情况。

这些情况下的需求曲线就需要具体分析了,本文不再详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