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经济学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商品吉芬化分类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的到来更是加剧了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困境,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复杂,除了国际经济下行外,还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水平提升不够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嵌合作用导致了我国商品的吉芬化现象,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开启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问题的解决之路。
【内容长度:226字】1.22. 研究意义在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品吉芬化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具挑战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严重影响。
深入研究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通过对策分析和实施路径的探讨,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价值提升。
深入研究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抵抗风险能力,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1.3 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分析将着重探讨当前国际经济下行阶段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影响及成因,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国际经济下行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影响,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2. 探讨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成因和趋势,分析不同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作者:郭星佚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2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吉芬商品及吉芬现象,阐述了“吉芬现象”的具体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背后的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正确的认识“吉芬现象”,指导人们理性消费。
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应理性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评估自己,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日常生活;吉芬商品现象;经济学通常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分为劣等品、正常品及奢侈品等三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多数人对以上三种商品的含义具有一定的了解,但要深入了解上述商品的具体含义,应掌握并了解经济学中的收入消费曲线及弹性需求等。
一般所说的弹性价格需求,专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情况,其反映了消费者对该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的价格弹性较小,说明该类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动影响不显著。
虽然多数消费者对物价的变动较为敏感,但影响消费者直接的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主要为其收入水平的弹性变化。
一般而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后,其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多,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消费者收入增加后,其多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却减少了,对此,应依据经济学中的收入消费曲线进行解答。
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洋葱的价格不是很高,此类蔬菜的存储时间一般较长。
以往农村中即使洋葱价格上涨,农民也会买几十斤过冬,但现在人们对洋葱的消费表现为即时消费,洋葱价格下降,多数农民却减少了对洋葱的消费,为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吉芬商品及吉芬现象概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吉芬商品属特殊劣质品的范畴,吉芬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经济学中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动间的相互关系,与正常商品的边际需求存在显著的差异,吉芬商品主要表现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的关系。
理解吉芬商品,应首先了解收入变动与价格变动间的相互关系,即掌握经济学中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经济生活中关于商品的例子
经济生活中关于商品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需求规律,即其他条件不变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比。
但生活中却存在一些相反的情况,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比的商品,我们叫“吉芬商品”。
吉芬物品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它的替代效应。
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原因。
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吉芬商品”的例子,比如昂贵的珠宝文物字画,这类商品越贵需求量越大,因为这类商品的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拓展资料:
1.我们承认理论上的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那我们就是承认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吉芬商品是可以存在的。
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偏好特征)的特性造成的。
在商品集合为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无差异曲线严重斜向一个坐标轴,即其斜率的绝对值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吉芬商品。
而当年吉芬发现的现象并不是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
2.现实中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当然是非常稀少。
第一,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
第二,对于极高档商品和特殊新产品,会出现吉芬现象,如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时如果以较低价格作为普通替代
商品(如自动铅笔替代普通铅笔)则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较高价格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所以,同一种商品,对一部分人是吉芬商品,对另一部分可能是普通商品。
这说明,分析经济问题,对变量的变化要清楚明确考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吉芬商品
关于吉芬商品存在与否的思考吉芬商品是这样一种商品: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就被称做吉芬商品。
然而,自吉芬商品概念提出以来,关于吉芬商品的存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的讨论话题,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得出确切结论。
下面我将以食盐抢购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2011 年3 月,随着日本核泄漏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抢盐热潮,并于3 月16 日达到高峰,波及内陆多省。
在食盐抢购这一事件中,出现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现象,可认为此时的食盐是吉芬商品。
日本核泄漏引发国内谣言,导致民众恐慌程度上升、食盐销售速率增加、库存量减少,在期望库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库存偏差增大、订货速率增加,但是炒作者的食盐供给量是固定的(短期),使得销售商得不到足以弥补库存偏差的食盐量,造成库存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得不提高价格、缩小库存偏差。
同时,由于市场信息滞后期的影响,销售商所订购的食盐(根据上一期消费需求订货)远远低于当期需求者的需求量,这又进一步导致食盐库存量不足、价格继续上涨,带来新一轮的社会恐慌程度增强、食盐销售速率增加,产生食盐抢购“热潮”。
抢购又一次带来价格上升、社会恐慌,进而是销售速率的增加、抢购的加剧,如此螺旋式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内,由于“恶性循环”导致食盐价格不断上涨,库存供不应求,销售商会调整期望库存量,增加供给以赚取更多利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一方面严厉打击炒作行为,强令生产者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做宣传教育,使民众认识到没必要“抢盐”。
此时,由于市场信息滞后期的影响,销售者不能立即感应到需求降低的情况,这就形成了一个过程,即生产者生产增加,销售商订货增加,消费者购买量减少,带来的后果是销售商库存量大幅增加,进而降价出售。
由此可见,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即形成吉芬商品,必须借助于一个中间变量———恐慌程度。
而引起同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销售速率增加、价格上升、恐慌程度加强,销售速率又加强,循环往复,螺旋上升,造成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假象。
基于经济学原理下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分析
基于经济学原理下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分析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六:题目:如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财政金融现象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 各种财政与金融活动活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财政与金融现象, 为了能够更佳有效地帮助大家认识理解身边的财政与金融现象和这些现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尝试运用部分经济学原理, 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财政金融现象进行简单初步的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日常生活; 财政金融;人们从出生开始便会与经济产生联系,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当中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财政和金融现象, 利用经济学原理对日常生活中的财政金融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和深入剖析, 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身边的财政金融现象, 同时还能够为人们在财政金融等相关领域中制定决议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帮助。
因此本文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几种常见的财政金融现象, 尝试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其加以解释说明。
一、常用的几种经济学原理1、需求价格弹性经济学原理中的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能够对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进行准确反映。
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和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一般情况下, 需求和价格会沿着需求曲线朝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使得需求价格为负数。
在经济变量需求量以及价格当中, 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价格以及需求量,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缺乏足够的敏感度, 则即便价格下降, 需求量也不会发生变动;但反之如果消费者对价格有着较高的敏感度, 则伴随着价格的下降, 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1]。
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下, 价格的逐渐走高反而会使得收益有所减少, 而如果需求本身缺乏弹性, 则随着价格的不断上升, 收益也会有所增加。
2、供给弹性经济学原理中的供给价格弹性也经常被人们简称为供给弹性, 指的是在不变动其他任何条件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和商品自身价格变动之比。
供给方面的“吉芬商品”
属于供给方面的“ 吉芬商品” 。 二是在房地产市场。股市等投资市场 , 因为投资者对未来 预期与当前价格趋势相 同, 因此 , 出现了供给量与价格反方 就 向变动的情况 。这种情况属于供给定律的例外 , 但是 , 这类商 品本身 的价值很高 , 显然 , 不能说这类商 品是“ 吉芬商品” 。
三 是 当某 种 商 品 的 供 给 能 力 发 生 大 幅 变 化 时 。 比如 , 新
的电子产品刚 』市时 , 二 其价格较 高 , 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 , 其
供给能力增强 ,就会 出现价格下降反而供给量增大的情况。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4 1
作者简介 : 聂敬彦 (9 3 ) 男, 1 7 一 , 陕西蒲城人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社会 主义建设研 究。
价格下跌时他可 以进行 囤积 , 等待价格 回升 。而穷人 急需 要 花钱 , 不得不大量卖 出商品换钱花销 。
第 二 , 类 商 品 的生 产 具 有 季 节 性 和 产 量 的 不 稳 定 性 。 这
在投入生产 时 , 这类商 品的产量具 有不确 定性 , 人们无法 准 确预测该 商品的产量 。 其产量可能较大 , 也可能很小 。 这样 才
21年第 2 00 2期 总第 9 6期
经济研究导பைடு நூலகம்
EC 0N0MI S C RE EARC GU DE H I
No2 201 .2, 0 Se lNo96 na .
供 给 方 面 的 士 商 品’ “ 日 芬 ’
聂 敬 彦
( 中国人 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 安徽 蚌埠 2 35 ) 3 0 0
比如 , 几 年 , 房 地 产 市场 上 就 存 在 这 样 的 现 象 : 近 在 房价
基于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经济学探讨
大 多数情 况下,替代效益 的作 用会 大于 收 入 效 益 。这 就 会 导 致 总 效 益 与 价 格 呈 现反 方向 变动 的情形。而对 于吉芬 商品 来说 , 它是 一种特殊 的劣质品 , 它的收入 效应 很 大 .会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超 过 替 代 效 应 ,从 而 导 致 总 效 益 与 需 求产 生 同方 向 的变化趋 势,即商品的需 求会 随着 消费 品价 格 的提 高 而 不 断提 高 。 二、 “ 吉芬 现象”具体案例 以及经济
况
格 呈 现 反 方 向 变化 的 关 系 ,进 而 总 效 应 与 价 格 呈 现 出 一种 反 向 变动 的 关 系。 对
于 入 效 益 与价 格 同方 向 变化 ,
“ 吉 芬商 品” 是 一种 特殊 的 商品 , 具 体 来说 它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劣 质 品 。根 据 人
种反应 。这种反 应 , 相反 与正 常商品的边 际需求 ,表 现为与 商品价格 的变化成 正 向 变动关 系。那 么, 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 因 是 什 么,本 文通过 对 日常生 活 中实际案
( 一) “ 吉芬现象” 具体案例分析 1 8 4 5 年 爱 尔兰 发 生 了一 场 大规 模 的
一
、
一
涨, 但 是土豆 的需求量并没有随之 下降 , 反而有所上 升 ,这一现 象当时的经济 学 家称之 为“ 土 豆现 象” , 也称“ 吉芬现 象” 。 吉 芬效应 指的是 在 经济 不景气 的时期 , 消 费者 的消 费重点会从 高端奢侈品转 向 中低端 生活耐用品 ,这就会 导致 中低档 生 活耐 用品的消 费量 大幅度 上涨 ,就会
《 经济师} 2 0 1 7 年第 1 期
● 经 济 观 察
浅析吉芬反论的成立条件以及现实意义
浅析吉芬反论的成立条件以及现实意义吉芬反论(Giffen Paradox)是指在经济学中,当某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
这一反常现象的成立条件及其现实意义,是经济学家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吉芬反论的成立条件在于以下几点:1. 价格上涨导致收入下降:当一个人的收入下降时,他只能购买更便宜的物品。
如果某个物品的价格上涨,其他物品的价格不变,那么个体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他只能购买更便宜的物品。
2. 需求者的消费习惯:如果某个物品在个体消费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那么即使价格上涨,个体仍然会购买这个物品,因为他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现实中,吉芬反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传统需求理论:传统需求理论认为,价格越高,需求越低。
而吉芬反论的存在,打破了这个常识。
这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现象,需要重新思考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
2. 影响政策制定:了解吉芬反论的存在,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有益的。
如果政府在价格上涨时采取错误的政策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物品的需求量。
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了解吉芬反论,避免错误的政策决策。
3. 提醒投资者:吉芬反论也对投资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吉芬反论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分析市场供需情况。
在某些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价格上涨可能并不意味着需求量下降,而是相反的结果。
吉芬反论的成立条件在于价格上升导致收入下降,以及需求者的消费习惯。
它的存在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挑战,需要我们重新考虑传统观念,更加深入地研究供需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吉芬反论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进行投资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和吉芬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吉芬现象指出,“爱尔兰1845年饥荒使得大量的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土豆这样的仅能维持生活和生命的低档品,无疑会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一个较大比重,土豆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
于是,土豆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的反而增加对土豆的消费量。
”这样的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吉芬商品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商品?我们先假设吉芬所说的土豆等低劣物品是一种吉芬商品,并且满足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的规律。
如果这个规律成立的话,那么应该会出现下面的情况,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土豆都应该是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那作为生产者假如也知道这个规律的话,理应努力提高土豆的价格,这样消费量反而会增长,从而总的收入会增长。
而如果说土豆只是因为在天灾的条件下,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大,则说明用吉芬商品来定义是不严密的,至少它不是一直是吉芬商品,那只是因为在天灾条件下才成为吉芬商品,所以充其量这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其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吉芬商品并不存在,吉芬现象有可能存在,下面再来分析这种现象。
产生一种现象可以有诸多原因,而描述现象本身也会带来误差。
吉芬现象说的是因为饥荒,土豆价格上涨,但消费量却大增,于是吉芬认为这不符合经济学的需求规律,是一种反常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的描述是什么模糊的。
首先,饥荒的时候,除了土豆,其他的商品价格有没有上涨?相比土豆的涨幅,上涨的幅度又如何?假如其他的商品也上涨了,那么后面对需求规律的反常分析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其次,消费量大增是一种整体的现象还是单个消费单元的现象?(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消费量=需求,否则更无法得到人们真正的需求)消费土豆的群体会不会因为饥荒而增加?会不会因为上面第一个原因,其他商品的上涨导致了原本不以土豆为主食的人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量。
再者,经济上的消费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消费是一种连续平滑的过程,消费都是瞬间完成的,而且不存在储存功能。
谈“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谈“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意义作者:刘渤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微观经济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吉芬品”为切入点,简单分析了“吉芬品”的特点和经济学特征,并阐述了需求理论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吉芬品;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弹性“吉芬商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一般来说吉芬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劣质品。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产品分为三种,即正常商品、奢侈商品以及劣质商品,积分商品就是其中具备特殊性质的劣质品,它的价格与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有很大区别。
本文通过分析,阐述了吉芬品在经济学中的实施意义,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真相。
一、吉芬商品的含义“吉芬品”是中国的经济学教授比较重视的概念,但在一般外国经济学教授的相关书籍里面却很少提到,我个人认为,“吉芬品”的概念只是经济学现象里面的一个特例,缺乏普遍发生的基础和可能性,如果仅仅从价格与需求成正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它并不是一个值得大费周章予以详尽论述及探讨的概念,也不应该让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掌握它。
现在我们俗称的吉芬品是以著名的经济学家吉芬来命名的一种特殊的商品,该商品与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是,其售价的提升会促使其需求量的提升。
在需求曲线图中,是向右斜上方倾斜的,这种曲线走向明显是和商品需求规律所背离的。
在分析吉芬商品的内在含义时,首先需要了解人们的收入和价格之间的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要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有一些必要的认知。
所谓收入效应,指的是市场中商品的需求会与人们的实际收入状况呈正相关;替代效应指的是市场中某种品类产品价格的高涨会使得消费者选择类似性能的产品来进行取代。
实际上,对市场中正常的产品来讲,其替代效应一般会远远小于收入效应;而且,市场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之间的曲线关系是反向变化的。
二、商品价格需求变化曲线一般来讲,需求函数、需求表或需求曲线都是在某特定时期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常的需求曲线,不管是线性的需求曲线还是非线性的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论吉芬商品存在的可能性论吉芬商品和吉芬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吉芬现象指出,“爱尔兰1845年饥荒使得⼤量的家庭因此陷⼊贫困,⼟⾖这样的仅能维持⽣活和⽣命的低档品,⽆疑会在⼤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出中占⼀个较⼤⽐重,⼟⾖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平⼤幅度下降。
于是,⼟⾖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的反⽽增加对⼟⾖的消费量。
”这样的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吉芬商品是⼀种现象还是⼀种商品?我们先假设吉芬所说的⼟⾖等低劣物品是⼀种吉芬商品,并且满⾜价格越⾼,消费量越⼤的规律。
如果这个规律成⽴的话,那么应该会出现下⾯的情况,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是价格越⾼,消费量越⼤那作为⽣产者假如也知道这个规律的话,理应努⼒提⾼⼟⾖的价格,这样消费量反⽽会增长,从⽽总的收⼊会增长。
⽽如果说⼟⾖只是因为在天灾的条件下,价格越⾼,消费量越⼤,则说明⽤吉芬商品来定义是不严密的,⾄少它不是⼀直是吉芬商品,那只是因为在天灾条件下才成为吉芬商品,所以充其量这只是⼀种现象,⽽不是其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吉芬商品并不存在,吉芬现象有可能存在,下⾯再来分析这种现象。
产⽣⼀种现象可以有诸多原因,⽽描述现象本⾝也会带来误差。
吉芬现象说的是因为饥荒,⼟⾖价格上涨,但消费量却⼤增,于是吉芬认为这不符合经济学的需求规律,是⼀种反常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的描述是什么模糊的。
⾸先,饥荒的时候,除了⼟⾖,其他的商品价格有没有上涨?相⽐⼟⾖的涨幅,上涨的幅度⼜如何?假如其他的商品也上涨了,那么后⾯对需求规律的反常分析本⾝就没什么意义。
其次,消费量⼤增是⼀种整体的现象还是单个消费单元的现象?(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消费量=需求,否则更⽆法得到⼈们真正的需求)消费⼟⾖的群体会不会因为饥荒⽽增加?会不会因为上⾯第⼀个原因,其他商品的上涨导致了原本不以⼟⾖为主⾷的⼈增加了对⼟⾖的消费量。
再者,经济上的消费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消费是⼀种连续平滑的过程,消费都是瞬间完成的,⽽且不存在储存功能。
吉芬现象产生的前提与特性及其实证分析
吉芬现象产生的前提与特性及其实证分析吉芬现象(Giffen phenomenon)是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也随之上涨的情况。
这一现象违背了普通需求理论中的价格效应,即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
吉芬现象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价值。
吉芬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前提和特性:1.存在替代品稀缺性:吉芬现象只会在存在替代品稀缺性的情况下出现。
当商品的替代品数量有限,而价格上涨导致替代品的需求量下降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继续购买价格上涨的商品,从而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2.需求曲线的特殊形状:吉芬现象发生时,需求曲线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传统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下降。
但在吉芬商品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会向上倾斜,即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上升。
3.收入效应的影响:吉芬现象的发生还与收入效应密切相关。
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更便宜的替代品。
然而,当收入效应被替代品的稀缺性所抵消时,吉芬现象就会出现。
实证分析:吉芬现象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者通过实证模型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吉芬现象是否存在。
以下是一些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1. 亚洲米饭市场:经济学家马维茨(Robert M. Townsend)和乌迪塔·古普塔(Mudit Garg)对亚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米饭的价格上涨时,人们的购买量也增加。
这与普通的需求理论相矛盾,支持了吉芬现象的存在。
2.中国食品价格:经济学家黄明对中国食品价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当食品价格上涨时,部分消费者会减少其它消费以补偿价格上涨,从而选择购买更便宜的食品,导致高价食品的需求量上升。
3. 西方农产品市场:经济学家塞缪尔森(William Samuelson)对西方农产品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吉芬现象的存在。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现象日益凸显,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吉芬化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吉芬化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当前国际经济下行情况下我国商品吉芬化问题提供参考。
一、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的概念商品吉芬化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的价格涨幅高于进口商品的价格涨幅,从而使得贸易顺差增加,但商品结构却倾向于低附加值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而导致我国商品出口价格低,进口价格高,形成了商品吉芬化现象。
商品吉芬化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二)国内产业结构和价值链不完善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落后,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依然面临较大的阻力,而且我国产业的价值链也尚未完善。
这就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出口商品价格低、进口商品价格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三)外部环境变化与政策制约国际贸易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各国的政策也会对我国商品吉芬化造成一定的冲击。
特别是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等,都会对我国的商品出口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应对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的对策(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得到提升,促进了商品吉芬化现象的缓解。
(二)优化贸易结构,拓展出口市场应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力度,拓展出口市场,适当放宽出口政策限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商品吉芬化现象。
(三)加强贸易政策协调应加强与国际贸易伙伴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国际市场准入,积极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减少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商品吉芬化现象。
(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应提高我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出口和进口手续,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减少商品吉芬化现象。
浅议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时。
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19世纪在爱尔兰观察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爱尔兰农民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芬,就把吉芬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越买越贵。
而爱尔兰的土豆吉芬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饥荒这样的特殊时期,面包、肉类、土豆的价格都上升了,但人们的收入大大减少,更买不起面包、肉类,相对便宜的土豆便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样对土豆的需求反而增加,使得土豆的价格增长比其他食品的价格增长得更快。
单就一种现象而言,天底下到处都有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
很多北漂的人们选择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租房子住,但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比市区要差,交通也不太便利,其房屋的性价比也比较低。
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乡结合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城乡结合部的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但相比主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对于刚刚在北京立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在这里租房还能享受到相对便宜的房租,哪怕房子的性价比并不高。
其实在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吉芬现象,如某一种股票价格上扬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抢购这种股票。
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拥有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
人们越高越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股票价格升高,说明投资者有利可图。
吉芬现象还常常被商家利用。
比如在非典时期,个别商家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哄抬物价。
而为了迎合部分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价礼品,价格越高,越能够显出对送礼对象的高度重视。
于是中秋节出现上万元一盒的月饼,饭店里出现数十万一桌的饭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现象日益严重。
吉芬化是指商品贸易领域内竞争激烈的产品中,由一小部分企业主导市场,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吉芬化现象使得市场主导者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其他参与者则陷入低利润、萎缩等困境。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1. 国际经济下行当前国际经济下行阶段,全球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导致了我国商品出口受挫,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加剧了吉芬化现象。
2. 技术含量不足我国部分传统产业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脱颖而出,形成市场垄断效应,导致吉芬化现象的加剧。
3. 品牌影响力不足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难以与国际品牌竞争。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大部分国内企业则面临着品牌建设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
二、对策分析1. 提高技术含量要解决商品吉芬化问题,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通过加强研发力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 品牌建设和营销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
通过建设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将品牌打造成为市场竞争的优势,稳固自身地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势,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成因及对策。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吉芬化分类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深入挖掘吉芬化分类的成因,提出了应对措施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现状,为未来应对国际经济下行阶段的挑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国际经济、下行阶段、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对策、分析、研究、引言、正文、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应对措施、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国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吉芬化分类是指一国的商品出口中,优质产品出口增加,而劣质产品出口减少,导致产品种类单一,市场份额集中于部分产品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降低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深入分析吉芬化分类问题的成因以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商品多元化发展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拟通过对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吉芬化分类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我国商品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吉芬化分类现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商品的吉芬化分类趋势也在不断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分析吉芬化分类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为我国商品出口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
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灵活和有效的市场策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吉芬商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吉芬商品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吉芬商品:经济学中的奇特现象》吉芬商品,这是经济学里一个挺有趣的概念。
吉芬商品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商品。
咱们先来说说它的表象吧。
想象一下,在市场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当它的价格上涨的时候,大家对它的需求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这就和咱们平常想的不太一样啊。
一般来说,东西贵了,咱们就会少买点,便宜了就多买点,这是常理。
可吉芬商品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专门跟这个常理对着干。
就拿土豆来说事儿吧。
在以前的爱尔兰,很多穷人的主要食物就是土豆。
有段时间,土豆的价格突然涨起来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这时候大家应该少吃土豆,去买点其他相对便宜的食物,像面包之类的。
可是呢,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那些穷人们反而买更多的土豆。
为啥呢?因为对于穷人来说,土豆虽然涨价了,但它还是相对最便宜的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如果他们去买面包,那花费会更高,可能根本就负担不起。
所以只能咬咬牙,在土豆涨价的时候还买更多的土豆。
这就是吉芬商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吉芬商品的这种现象和需求定律似乎是相悖的。
需求定律说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可吉芬商品就打破了这个定律。
不过这也不能说需求定律就不对了,因为吉芬商品是有它特殊的情况的。
吉芬商品往往是那种在人们消费中占据很重要地位的低价商品。
它和一般的高档商品不一样。
高档商品价格涨了,很多人可能就不买了,因为不是生活必需的。
但是吉芬商品,尤其是在那些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里,是不可或缺的。
它虽然价格涨了,但是人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在它上面,从而表现出需求量增加的情况。
再从另一个方面想,这就好像是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孤岛上,岛上只有一种不太好吃的果子能充饥。
当这种果子的价格(如果岛上有价格这个概念的话)上涨的时候,这个人也没办法,还是得去摘更多的果子来吃,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吉芬商品在消费者的消费篮子里有时候就像这种果子一样,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管理经济学案例3-5(吉芬商品与需求规律)
管理经济学案例3-5(吉芬商品与需求规律)案例3-5吉芬商品与需求规律假定某种商品X的价格下降,同时其它商品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那么商品X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直觉告诉我们,X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情况是否总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
逻辑上讲,X 的需求量完全有可能增加,这样的商品称作吉芬商品,以最早注意这种可能性的19世纪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
例如,假定你目前一周消费7碗粥和7杯牛奶。
现在粥变便宜了,如果还是每周消费7碗粥,你就能够节省一笔钱。
对于省下来的这笔钱,你很可能将它用于多喝牛奶,甚至为此还进一步减少粥的消费量。
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消费者理论似乎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即差不多一切都可能发生:如果收入增加,商品的需求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果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将观察到的行为限定在某个模式内,它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理论。
与所有行为都相容的模型是不具有真实内容的。
但是,消费者理论确实包含某些内容。
任何价格变动都能分解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虽然消费者理论并不限定价格变化时需求变化的情况,也不限定收入变化时需求变化的情况,但它的确限定了这两种变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具体地说,有以下的需求规律: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这个结论可以直接从斯勒茨基方程得到,它所描述的是一种正常商品。
思考讨论题1.你怎样看待吉芬商品现象?2.第一节供给原理直接给出了向右下方倾斜的(商品)需求曲线。
为什么第六节还要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
分析要点1.19世纪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一种反常现象,1845年爱尔兰饥荒期间,在土豆价格上升过程中,土豆需求量居然增加了。
后来,经济学家们将需求随价格正向变化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
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替代效用、收入效应和斯勒茨基等原理解释吉芬商品现象。
实际上,商品需求随价格正向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基于其它原因,例如,在中国,对于某些用于送礼的烟、酒、月饼等高档商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价格越高,需求购买量反而越大,因为这样才觉得有“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日常生活中吉芬商品现象的经济学研究
摘要: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商品,其价格上涨,但是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却增加;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却下降了?你是否考虑过当你家养的花儿盛开时,不仅家人看了高兴,而来你家做客的客人同时也感到愉悦,而自己所获的实际效益却下降了?你是否考虑过治理环境污染所需成本背后的真相呢?下面,让我们从经济学的某些观点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关键词: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效应;吉芬商品;上瘾;外部性;理性消费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洋葱,是一种日常蔬菜,在农村,每到洋葱收获的季节,由于其价格便宜,储存时间长,所以说,往年农民们都会买上几十斤的,并且即使洋葱的价格上涨了,也会多买的,因为在农村冬天没什么蔬菜可吃。
但是,如今农民们不再像往年那样旺季时多买点然后贮存起来慢慢吃,而是”即时消费”了,现在的洋葱很便宜,但是农民们却减少了对洋葱的消费。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一下这个生活小问题。
简单地说,物品分为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按字面意义与日常生活的经验理解,我们会对这三类不同商品有大致的了解,但要想了解其确切的定义,我们需要先从需求的弹性和收入消费曲线入手。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般来说,像馒头这种生活必需品的需
求价格弹性较小。
尽管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于物价很敏感,但是我们的收入水平也是影响我们消费水平的重大因素之一。
需求的收入弹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的多少随消费者收入变
动的幅度,一般而言,当总收入增加时,我们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因为这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满足感。
但是正如洋葱的例子,我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而我们对洋葱的需求量却减少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接着来看收入消费曲线。
通俗的说,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消费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我们愿意消费商品的数量随着我们收入的变化曲线,说明了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总需求量是增加的,同理,如果我们的收入下降了,我们也会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这也符合我们日常的消费规律,但是有时收入消费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解释一下洋葱的例子了。
在消费者收入水平的较低的情况下,收入花费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比重较大,此时洋葱属于正常品,从而对洋葱的需求较大,对洋葱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但随着消费者的收入的增加,花费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比重下降,对洋葱的消费减少了,此时洋葱变为了劣等品,即使洋葱的价格很便宜,我们也不会对它消费很多了。
但是,又怎么解释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洋葱价格上涨人们却增加了对它的消费这种现象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
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种能够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a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b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
而我们获得的总效应就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之和。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对于正常品来说,替代效应是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因此,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在这过程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存在,比如上面的例子,洋葱价格的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反而上升,这说明洋葱的收入效应是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动的。
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但是,某些低档品,比如上述洋葱的例子,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而这类物品就是吉芬商品。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的价格持续上升,但是人们对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英国一个名叫吉芬的学者发现了此现象,此现象在当时的欧洲被称为”吉芬难题”,因而诸如此类的物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超过了其替代效应,导致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其实,稍加考虑我们不难发现,吉芬商品并不是一类固定存在的物品,吉芬商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再看洋葱的例子,由于在农村,人们
的收入水平较低,对于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费占得比重还是较大的,所以即使洋葱的价格上涨了,农民们也要买,此时收入效应的作用较大,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导致对洋葱的总效应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化,在此例中的体现就是即使洋葱的价格上升,人们对其需求量也会增加。
那我们如何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上瘾现象呢?经济学上对上瘾的定义为,如果某人增加当前对c的消费会增加其未来对c的消费,那么某人对c是潜在上瘾的。
当且仅当某人的行为显示出邻近互补性时,这种潜在上瘾性行为才会发生(beekernadmuprhy.1988)。
对于有益的成瘾行为,如听音乐,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分配的时间边际效用是增加的;对于有害的成瘾行为,其对依赖品的需求曲线是足够无弹性的。
“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好的东西一般都有减少的趋势,说到这里,涉及到了正外部性的问题。
我们有洋葱的例子发散出去,从外部性的角度看一下事物是否越多越好。
那么什么是”外部性”呢?外部性是指影响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但是这一行为并没有在市场价格中反映出来。
由此可见,我们的行为或多或少的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
外部性有正负之分,负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给其他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可以这样理解,在做某件事时,我们把所耗费的成本转嫁给他人了,可以理解为”坏的东西”。
最通俗的例子就是环境污染了。
而正的外部性则是指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
为给其他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可以这样理解,你做某一件事,你把你获得的好处分给了其他人一部分(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好的东西”),我们现在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当你家养的花儿盛开时,不仅家人看了高兴,而来你家做客的客人同时也感到愉悦,而自己所获的实际效益却下降了的现象了。
如果把我们的思路再扩展一下,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从吉芬商品的原理的角度来解释。
每当过节过年放假的时候,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普遍上涨,但是来景点旅游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我们所得到的效用并不高,而在平时,有些景点甚至是不收费的,而此时基本上无人光顾。
懂得了这道理后,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更加理性的消费,比如说外出旅游可以避开假期高峰阶段,平时去,慢慢欣赏;消费商品不必都挤在在过节过年那一刻,错开高峰段,学会理性。
同时,事物不是越多越好的道理启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度”,即使是再好的事物也是如此,不仅对待事物要有”度”,对待自己也要讲究”度”,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凸性的极端不好”,也就是说不要走极端。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张军校高远朱海洋范子英张弘译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08年
[3]董志勇编著. 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51
[4]桑旸. 上瘾物品消费研究--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烟草消费市场[j].探索与争鸣,2010(6)
作者简介:常浩(1989-),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物流管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