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目标有哪些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而化学实验则是我们进行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

“以实验为基础”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例如,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来学习化学;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基本原则的确立,既要突出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又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要符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

(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当代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启发式教学之中。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是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有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科学探究,“启发”是教师“调动”、“引导”学生的最适宜的方法。

将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探究”紧密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化学基础》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化学基础》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化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中职化学工艺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理解基本化学原理,具备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一般化学问题的能力;保障学生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工作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职业岗位和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工岗位工作过程,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化工行业的职业情感。

本课程与化工制图、化学实验技术同时开设,并应为后续化工分析、化学产品分析与检测等课程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学工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来设置的,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注重实践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的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的方法,采用期末考试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不仅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考核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化学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基础。

本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学生认知规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立足实际能力培养,力争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教学活动突出能力训练,力求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真正地职业能力,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充分运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进行项目设计,按照提出任务、制定方案、解决任务、总结与反馈、教学评价等步骤组织项目教学,每个项目在教学中根据企业工作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不仅能够分析出物质的组成,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通过理实一体的方式,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初中化学有几大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有几大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有几大特征教案
课题:化学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掌握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探索和发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化学的特征和性质的关联性及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化学的定义与特征(15分钟)
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 化学的特征:包括很多实验、理论和技术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和变化。

三、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
1. 常见的化学应用:如消毒、药物、合成材料等。

2.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制作塑料、化肥、化妆品等。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化学反应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征和应用,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化学的特征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化学的特征和性质,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
生产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应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化学的探索和发现精神。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化学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及实践分析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社会的能力。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1、化学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化学的相关性、普遍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体现,明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熟练掌握电子和极化现象,理解化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掌握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过程;
3、化学实验和设备:学习常见的实验仪器设备,熟悉实验操作,能够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分析和记录实验数据;
4、用计算机辅助记录实验数据:学习利用电脑辅助实验记录、分析和处理数据;
5、化学实践及社会应用:学习运用化学知识的各种形式的实践应用,以及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6、发现和前沿:学习新能源及新材料,学习新的研究成果。

本课程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学习者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发现科学,并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重视科学素养在
思想上的培养;要求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化学的事实,做到科
学认识和实践。

总之,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学习化学,能够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及实践分析能力
以及认识科学社会的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正确应用科学,
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科学观念和行为的人。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课程性质: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

2. 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

3. 课程目标:化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4. 课程内容:化学课程设置5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每个学习主题由5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围绕大概念构建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各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

5. 课程实施:学校可在7至9年级确定化学课程的具体开课年级。

教师应
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宗旨,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教育部门。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初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 基本理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同时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4. 内容标准:初中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5.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版本而有所差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高中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5)(一)设计依据 (5)(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1.学分设置 (6)四、课程内容 (8)(一)必修课程 (8)(二)选修Ⅰ课程 (21)(三)选修Ⅱ课程 (41)五、学业质量标准 (51)(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51)(二)学业质量水平 (51)六、实施建议 (5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55)(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61)(三)教材编写建议 (65)(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71)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73)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84)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完整资料).doc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6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5)三、课程结构 (7)(一)设计依据 (7)(二)结构 (8)(三)学分与选课 (9)1.学分设置 (9)四、课程内容 (11)(一)必修课程 (11)(二)选修Ⅰ课程 (31)(三)选修Ⅱ课程 (64)五、学业质量标准 (80)(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80)(二)学业质量水平 (80)六、实施建议 (87)(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87)(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98)(三)教材编写建议 (104)(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0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113)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116)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130)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作者:袁孝凤来源:《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09期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对课程的认识,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文化观和课程的设计观等诸多方面。

国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这五个方面则通过《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描述来体现。

与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更清晰的课程观念、更完整的科学素养、更具体的行为目标、更明确的基础要求、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生动的学习情景、更多样的学习方式、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只有对比,才能发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根本区别。

(见表1)相对于《大纲》,《标准》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确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的课程理念《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标准》中,并没有对科学素养的内涵作出非常明确的界定,只是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特点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特点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特点分析孟庆宏湖北荆门市教学研究室 448000课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课程历来又是教育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它承载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使命,课程的变革蕴涵着新的思想和方法论。

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次革命,它的实施必将给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蓬勃发展的生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规定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

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 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列科学探究主题,并从“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3个方面予以阐述,提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应的学习目标,并辅以具体的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探究的本质。

在每一主题的内容标准中列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形式(如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实验验证等)和课题。

例如,“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3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通过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分别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等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部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部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㈠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㈡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学时学分:156(理论学时96、实训学时60)专业: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先修课程:初中化学、基础化学(无机)后续课程:化工分析、实用药物化学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标准适合三年制中专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板块课,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无机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化工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化工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有机化学的各个模块设计学习单元,依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3.本课程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用一定的学时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点,以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建立完整的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反应;加强对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同分异构现象;掌握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注意典型反应,理解典型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反应的理论。

(3)能熟悉常见的化学试剂和仪器,并能根据实验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实验,正确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实验报告。

2022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022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一方面,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初中化学四大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四大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四大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四大特征,掌握各特征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物质的四大特征:颜色、状态、气味、味道。

2. 各特征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物质的气味和味道的识别。

2. 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四大特征。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物质的四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让学生了解四大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盐、糖、醋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和味道。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和味道吗?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分发实验用品(如盐、糖、醋、水等),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四大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物质的四大特征。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物质的四大特征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理解四大特征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案例,如鉴别真假币、检测食品安全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四大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四大特征及其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物质的四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并描述它们的四大特征。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物质的四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在实验环节,学生亲自操作,增强了实践能力;在讨论环节,学生分组交流,提高了合作意识;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科学素养。

化学目标要求

化学目标要求

1.化学课程目标(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认识身边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并用简单的的化学语言进行描述;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形成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①科学探究②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③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④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地观点,逐步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归纳以下几个要素:①科学态度。

严谨求实,勤奋刻苦,认真仔细,独立思考②学习情感。

好奇心,求知欲,自我期望,学习乐趣,对教师的情感③个性意志。

稳重,刚毅,坚韧,灵活,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持久力④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自豪感与振兴中华的决心,对重大的化学成就与科学家事迹的情绪体验⑤辨证唯物主义。

对化学现象与本质的辨证认识,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⑥理想品质。

积极进取,追求科学真理,强烈的创新意识,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⑦审美力。

化学世界外在美的感染与激励,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爱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

化学目标的描述词认知性目标;1.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常识性介绍。

2.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了解。

3.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代替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和掌握。

技能性目标:1.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2.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等体验性学习目标:1.体验,感受;2.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3.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程目标有哪些基本特征
不同的国家对中学科学教育的要求不同,提出的化学课程目标也有差异。

但基本特征有:(根据《化学教学论》第四版刘知新主编)
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化学是科学的一个分支, 要考虑到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必须适当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一般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寻求解释、评价反思、交流发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下:
通过这一探究学生可获得: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②能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学习和探究计
划。

③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基本操作技能。

④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能用文字、图表和
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⑤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反思与评价
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摘自《关于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思考》龚正元)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包含核心的化学概念、基本的化学原理、重要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应用等。

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历来重视基础知识。

目前全国推广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通过限定学习行为,从而更具体地、更明确地描述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摘自《化学教学论》第四版刘知新)
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 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对教学中学生
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规定有: 发展学习化
学的兴趣, 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等。

但这个目标在实施的过程出现一些问题,如:理解上存在偏误,设计上存在忽视,落实上存在流失。

(参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建议,江锡钧沈理明,江苏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214036;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15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