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水分代谢 包括水分 的吸收、 运输、利 用和散失。
吸水的主要器官
根
思考根尖各个部分细胞的吸水方式?
渗透 作用
吸胀 作用
一、水分的吸收 (一)吸水的部位和方式
主要的器官是:根 最活跃的区域是: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无大液泡的细胞 吸胀作用 吸水方式
有大液泡的细胞 渗透作用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D。 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6。请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细 胞液的大体浓度。
(1)按照一定浓度梯度,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把相同的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
用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 (3)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几乎无变化及发生不同程度质壁
分离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应是介于刚开始发 生质壁分离和刚好不发生质壁分离的两个外界溶液的浓度 之间 (4)如果实验中细胞均未发生质壁分离,或者均发生太 明显质壁分离,则应分别提高或降低溶液的浓度。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课是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
希望同学们能牢牢把握,不断进步!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声明:1。
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是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渗透生产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 吸胀和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没有大液泡。
b、原理: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
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可以从外部吸收大量水分。
c、例如: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和干种子。
② 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总通透性,原生质体层-选择性通透性,细胞液有一定浓度。
【优质】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高考生物里面,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知识点有着重要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必考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精选文档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 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名词:1、水分新陈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稀释、运输、利用和散佚。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借由,而另一些物质无法借由的多孔性薄膜。
3、挑选借由性膜:由于膜上具备一些载运物质的载体,因为相同细胞膜上所含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所含的载运相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相同,因而整体表现出来细胞膜对物质借由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丧失挑选借由性沦为全透性。
4、吸胀变硬:就是未构成小液泡的细胞变硬方式。
例如:食道分生区的细胞和潮湿的种子。
5、扩散促进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蔓延,叫作~。
6、扩散变硬:依靠扩散促进作用稀释水分的过程,叫作~。
7、原生质:就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以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作就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明朗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作原生质层,可以看做一层挑选借由性膜。
9、质壁拆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拆分的现象,叫作~。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就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尽早、适度地灌溉以便并使植物体蓬勃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以获取最小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
2019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大总结:新陈代谢〔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大总结:新陈代谢〔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三〕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利用Ⅰ.吸取1.吸取部位:植物吸取水分的要紧器官是根,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吸取方式:(1)吸胀作用吸水a.细胞结构的特点: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顶芽生长点、茎的形成层等;b.原理: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
说明:(1)细胞不管死活,都能进行吸胀吸水;(2)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亲水能力依次降低。
因为一样的小麦种子中含淀粉较多,而大豆种子中含有蛋白质较多,因此,小麦种子吸水能力较大豆种子为小。
(2)渗透作用吸水——植物吸水的要紧方式a.细胞结构特点:成熟的植物细胞,形成了中央大液泡;b.原理:渗透作用;c.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有的两个条件: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d.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验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分离的现象;b. 质壁分离复原——是指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步复原成原状的现象;c. 关于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之因此选用紫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在显微镜下专门容易观看。
实验材料必须是活的且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备注:(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缘故:内因(即结构基础)——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植物细胞是活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在有些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久,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缘故是溶质通过主动运输(如K+、尿素等)或自由扩散(如甘油、乙二醇等)方式进入细胞液,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当增大到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之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作用: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之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生物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生物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为大家提供“高二生物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二生物知识: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损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性渗透膜:因为膜上有一些携带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所含载体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携带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这表明细胞膜对物质传递具有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时,膜失去其选择性通透性,变得完全可渗透。
4、吸胀作用: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称为~的半透膜的扩散。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活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动物细胞可视为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层与细胞壁的分离,称为~。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及时、适当地灌溉,使植物健康生长,用最少的水获得最大的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是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 吸胀和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没有大液泡。
b、原理: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
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可以从外部吸收大量水分。
c、例如: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和干种子。
② 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征:细胞质中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总通透性,原生质体层-选择性通透性,细胞液有一定浓度。
高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精讲精练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 学习内容:水分对于植物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植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植物的水分代谢主要包括四个过程,即水分的吸收、水分的运输、水分的利用以及水分的散失,每一个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水分的吸收。
本讲还要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
包括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以及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学习的重点是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学习的难点是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二. 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 原生质。
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的作用。
〔二〕学习难点: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的作用。
三. 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有两种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来自大气,通过植物的叶片吸收,再被利用。
而水分那么来自土壤,主要通过根吸收。
1. 水分的吸收:〔1〕水分吸收的部位和方式:不同的植物器官,或者同一植物器官的不同部位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可能是不同的,即有些器官、有些部位是利用吸胀作用;而有些器官、有些部位那么是利用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
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两种方式: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1> 吸胀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利用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来吸收水分。
<2> 吸胀作用的原理是淀粉粒、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在细胞内都是凝胶状态,水分子以扩散作用或毛细管作用进入凝胶内部后,可通过氢键与亲水凝胶结合,使其膨胀。
<3>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三者的亲水性逐次递减。
所以含蛋白质较多的豆类种子吸胀作用比较大。
<4> 渗透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密度小,水势低(溶液浓度大);水密度大,水势高(溶液浓度低)。
5.水分进入根尖内部的途径:(1)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内部层层细胞导管(2)成熟区表皮细胞内部各层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导管6、水分的利用和散失:a、利用:1%~5%的水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b、散失: 95%~ 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7、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系统,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在处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
(人体的细胞,它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
玉米根尖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玉米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伸长区的细胞,形成层细胞和干种子细胞都无大型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两种成熟的植物细。
人教版高三生物知识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名詞:1、水分代謝:指綠色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而另一些物質不能透過的多孔性薄膜。
3、選擇透過性膜:由於膜上具有一些運載物質的載體,因為不同細胞膜上含有的載體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即使同一細胞膜上含有的運載不同物質的載體的數量也不同,因而表現出細胞膜對物質透過的高度選擇性。
當細胞死亡,膜便失去選擇透過性成為全透性。
4、吸脹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細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區的細胞和乾燥的種子。
5、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叫做~。
6、滲透吸水:靠滲透作用吸收水分的過程,叫做~。
7、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可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部分,細胞壁不屬於原生質。
一個動物細胞可以看成是一團原生質。
8、原生質層: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可看作一層選擇透過性膜。
9、質壁分離: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叫做~。
10、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據植物的需水規律適時、適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體茁壯生長,並且用最少的水獲取效益。
語句:1、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
2、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脹吸水:a、細胞結構特點:細胞質內沒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細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質中有大量的親水性物質——纖維素、澱粉、蛋白質等,這些物質能夠從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舉例:根尖分生區的細胞和乾燥的種子。
②滲透吸水:a、細胞結構特點:細胞質內有一個大液泡,細胞壁--全透性,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細胞液具有一定的濃度。
b、原理:內因:細胞壁的伸縮性比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小。
外因(兩側具濃度差):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c、驗證: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d、舉例:成熟區的表皮細胞等。
知识点:高二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知识点:高二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为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二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名词: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作用: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高考生物高三生物复习-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3、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运用 、
(1)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证明细胞是否具有活性; (2)证明细胞是否具有活性; 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3)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结论: 结论: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失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吸水
三、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的运输、
通过根、 水分的运输 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
水分的利用 作用等生命活动
1%-5%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 1%其余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意义: 意义:
是植物吸收水分和 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
四、合理灌溉
原理: 原理:
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主要器官: (一)吸收器官 主要器官:根 主要部位: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主要部位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二)吸收方式及原理: 吸收方式及原理: 1、吸胀吸水: 未形成中间液泡的植物细胞。 、吸胀吸水: 未形成中间液泡的植物细胞。 原理: 原理: 2、渗透吸水: 、渗透吸水: (1)原理: 渗透作用 )原理: (2)发生条件 )发生条件: ( 3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可看成是渗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可看成是渗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可看成 透系统? 透系统
3、向猪的膀胱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 、向猪的膀胱注入 的蔗糖溶液, 的蔗糖溶液 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 的蔗糖溶液中, 口,然后将其浸入 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 小时称一次重量, 小时称一次重量,下列坐标能正确表示测量 结果的是( 结果的是( B )
高二必修一生物知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二必修一生物知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高二必修终身物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应用和流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由于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此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掉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作用:是未构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枯燥的种子。
5、浸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经过半透膜的分散,叫做~。
6、浸透吸水:靠浸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进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局部,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植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
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别: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别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方式经过叶的气孔流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依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过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在高中温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矮小家的分数。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2021高二必修终身物知识,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为了帮助考生复习整理了植物
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高考生物知识点名词:
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
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
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
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b、原理: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
外因(两侧具浓度差):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c、验证: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d、举例: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等。
4、水分流动的趋势:水往高(溶液浓度高的地方)处走。
水密
度小,水势低(溶液浓度大);水密度大,水势高(溶液浓度低)。
5.水分进入根尖内部的途径:(1)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内部层层细胞导管(2)成熟区表皮细胞内部各层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
间隙导管
6、水分的利用和散失:a、利用:1%~5%的水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b、散失:95%~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7、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系统,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在处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
(人体的细胞,它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
玉米根尖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玉米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伸长区的细胞,形成层细胞和干种子细胞都无大型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两种成熟的植物细。
)
以上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点同学们应该已经了解
了吧,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