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

合集下载

产业发展调研课题

产业发展调研课题

产业发展调研课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课题背景
二、课题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预期成果
正文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大背景下,对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对于政府和企业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了产业发展调研课题,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课题目标
本次课题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发展速度等;
2.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3.探究产业发展趋势及驱动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4.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相关产业的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梳理产业发展脉络;
2.数据分析:收集各产业的统计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产业现状进行分析;
3.实地调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一线情况;
4.专家访谈:邀请业界专家、政府官员等进行访谈,获取权威观点。

四、研究内容
本次课题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产业发展现状:对各产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发展速度等进行详细分析;
2.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3.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各产业发展趋势及驱动力;
4.政策建议: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制造2030战略规划(详细版)

中国制造2030战略规划(详细版)

中国制造2030战略规划(详细版)中国制造2030战略规划(详细版)1. 概述中国制造2030是我国为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该战略旨在通过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率、品牌影响和可持续性,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本规划将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中远期发展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

2. 背景与挑战2.1 背景我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但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2.2 挑战- 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 生产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 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

3. 发展目标3.1 总体目标到2030年,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制造强国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率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

3.2 具体目标- 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 质量效率: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 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可持续发展: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4. 战略措施4.1 创新驱动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 建立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聚焦关键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

4.2 质量品牌建设-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

- 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4.3 智能化发展-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村非农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农村非农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Q ∑ 1( )
产业结构l 农村非农产
其 中, EV 表 示结构 效应 值, S Fo表示 基 期单 位要 素生产 水 平, F-表 示报 告 期单 位 要 素 生 产水 平 , Qo 表示基 期 生产 规模 , 表示报 告期生 产规模 。 Qt 生产规模 可 以是种 植面积 . 可 以是劳 动力人 数 、 也 资金投放 量 。 与此 相适应 , 位要 素的生 产水平 即 单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l期 ( 总第 1 4期) 1
福建师 范大学学报 ( 哲学 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F I UJAN ACHERSU NI RS TY TE VE I
No. 1, 2 0 02
( hl oh dS c c ne dt n P ispya 0i i cs io) o n  ̄S e E i
建 筑 业 产值 的 比 重 由 17 9 8年 的 2 .%下 降 到 10 19 96年 的 95 %, 商 贸 饮 食 业 产 值 的 比 重 由 17 9 8年 的 1 . %下 降 到 19 17 9 6年 的 9 5 . %… 。如
表 1 1 7 ~19 9 8 9 6年农村产业 结构 变化 值 时期
变化 值 为 2 .0 19 ~ 19 84 , 9 0 9 6年 为 4 3 ;从 每 7 年平均 的 农 村 非 农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值 看,17 ~ 98 19 90年为 2 1, 19 ~19 为 0 6 ,仅为 前 .8 9 0 9 6年 .2 者的 2 % ( 8 见表 1。这 说 明,9 ) O年 代 以来,农 村 非农产 业结 构变 化 的速度 比 8 O年代慢 。
1 7 ~1 9 9 8 9 0年 为 3 9 , 略高于 1 9 ~1 9 .1 9 0 9 6年的

聚焦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研讨发言提纲

聚焦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研讨发言提纲

聚焦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研讨发言提纲(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研讨发言的背景和目的2.强调丹东全面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丹东全面振兴的优势和挑战1.列举丹东在全面振兴过程中的优势2.分析丹东在全面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三、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研讨的主要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优化营商环境3.推动创新驱动发展4.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具体措施和建议1.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2.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4.推动区域合作和交流正文近日,丹东市举行了一场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主题的研讨发言活动,旨在为丹东市的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丹东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全面振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全面振兴过程中,丹东市既拥有优势,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此外,丹东还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丹东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了实现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研讨发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优化传统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附加值。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此外,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为确保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研讨发言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丹东全面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其次,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丹东市的人才水平和整体素质。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分析与创新路径研究

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分析与创新路径研究
2 0 7 8 .0 0 5 3 64 2 .4 6 6 . 1 】1 7 56 2 , 8 6 6 .2 04 4 4 4 1 .2 74 2 0 9 9 .9 2 .5 2 .2 0 6 0 62 3 1 17 8 5 1 1 4 2 . 8 6 1 0 9 1 4 2 0 4 2 04l 9 4 7 0 3 .8 81 2 0 0 0 .4 l .0 2 .8 1 4 35 70 2 3 1 4 49 2 . l .5 0 7 1 7 64 7 7 18 O 8 .8 2 .7 2 .3 0 7 . 37 85 2 0 1 8 .2 82 3 1 1 l 5 . 83 4 1 l5 17 04 9 8 0 8 1 5 94 .5 2 .6 3 56 6 .2 2 .3 1 7 .9 1 .7 1 .9
方 面 发挥着 重 要作 用 。作 为钢铁 第一 大省 ,我 省 粗钢、 生铁 、 钢材均 占全 国总 量 的近 四分之 一 ,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钢铁 工业 还 是河北 省 的第 一支 柱产业 ,钢铁 工 业 增加值 占全 省 G DP的 1 %以上 , 但钢 铁产业 0 的整体 发展 与 国际先 进 水平相 比还有较 大 差距 。 提 高我 省钢 铁产 业整 体技 术水 平 ,必须 在进 行技
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2 . %) 3 7 和钢材 17 7 万 0 65 . 2 吨 ( 占全 国总量 的 比重分 别为 2 . %) 比 2 0 14 , O 09
年 同期分别增 长 1 %、45 . 0 .%和 8 %。其 中,冷 轧 . 4
【 收稿 日期]2 1—52 [ 0 10 —5 基金项 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00 4 0 4 ) 2 10 8 8 1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 2 1WT1) HB 0 0 5 ;河北省高等学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研究是企业战略研究的一部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咨询服务之一。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通常包含行业政策法规、投资机会分析、重点企业分析、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研究报告、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宏观背景发展前景趋势和行业发展现状。

这样的报告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重点指导他们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该报告的编号为1505AAA,价格为¥738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

客户可以通过电话、Email或网上阅读来获取该报告。

如果需要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也可以与我们联系。

产业园区是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

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

该报告通过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完整版)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完整版)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完整版)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引言概述:香菇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其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从香菇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1.1 香菇产业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香菇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我国香菇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超过500万吨。

1.2 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为了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

如引入先进的菌种培养技术、自动化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等,有效提高了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1.3 香菇产品多样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香菇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鲜香菇外,还有香菇干、香菇粉、香菇酱等多种加工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香菇产业化发展前景2.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丰富、天然无污染的食材需求也越来越大。

香菇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食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香菇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

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种植设备的推广等,将进一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升级。

2.3 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我国香菇产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但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放和全球市场的需求增加,拓展国际市场将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我国香菇产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三、香菇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3.1 产能过剩问题随着香菇产业规模的扩大,产能过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避免产能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市场竞争加剧。

3.2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香菇作为食品,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向来备受关注。

需要加强对种植环境的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手段,确保香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3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香菇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仍然相对薄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1900(计划范本系列)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一、产业结构现状****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

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XX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

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

“xx”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XX年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XX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XX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XX年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

XX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

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

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

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矗XX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xx”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

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XX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8.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4.3%。

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占5.5%;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占7%。

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30%以上。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

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矛盾。

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100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

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

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5:95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工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趋同与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煤炭产品和耗煤产品成为主要行业和产品,产品深加工不够,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十分脆弱。

同时造成职工技能单一,观念封闭。

四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比重较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我市工业主要表现为“一挖二烧”的低层次、低加工度、高污染的落后状况,“三废”排放增加,采煤区出现强度沉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对外吸引力。

五是企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

长期以来,地方和主要大中型企业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多数骨干企业实际上至今仍承担着生产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以需求为导向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步伐缓慢。

问题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是矿业城市的客观条件所造成的,我们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也为自治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现在却面临自治区煤炭开发由北向南转移和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启动后全区重点产业由北向南转移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处于银川、吴忠与乌海优势经济发展区域的南北“夹击”之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市和全区一样都处在最佳的发展机遇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以银川市为中心、以****和吴忠市为两翼的“大银川”战略的实施,对我市来讲,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努力实现我市经济与全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一)基本思路“十五”后两年是我市围绕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市要按照实现经济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围绕提前五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大银川”战略部署,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走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路子,立足于现有基础条件的充分利用和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集中精力推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到XX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构成由“xx”末的13:59:28调整到10:59:31。

(二)主要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持从市情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整合、发挥现有的潜能和优势,把有望发展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特色。

2、市场导向原则。

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立足资源搞开发、求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变化,敢于运用最新技术和工艺设备,利用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3、联合发展的原则。

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东西部合作,积极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联合起来共同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轻新上项目的资金压力,加快建设步伐,分散投资风险。

4、扶优限劣原则。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有强劲发展势头和产业带动能力、产品有市尝经营有效益、社会有贡献的骨干企业及其企业集团。

扶持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限期淘汰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效益较差的企业。

5、循序渐进原则。

立足长远,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6、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规划、引导、协调和服务上,实现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有机结合。

三、措施及建议1、第一产业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适度降低其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利用特有的土地优势,改造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以工业的理念筹划农业,推进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产品,增加农业品种。

以优质粮油、蔬菜、清真牛羊肉和枸杞四大产业为主导,以清真牛羊肉和脱水蔬菜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建设十个基地,即优质粮油、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地膜马铃薯、牛羊饲养、生猪饲养、家禽养殖、枸杞种植、饲草种植和良种繁育十个高标准产业化基地。

不断拓宽“清真”和“绿色”两大品牌市场领域,重点发展以脱水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

同时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到XX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保持在5%左右,达到7.8亿元。

粮经饲比例调整到50:40: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

2、第二产业在扩张总量的同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煤炭深加工、能源重化工、特色冶金及其制品、电子元器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基础原材料、重化工、特色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

(2)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重点在煤炭精深加工、陶瓷、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使其尽快形成具有市场潜力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