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品字形舞台剧场传入我国的历史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总结}1960-ff- 4.李畅《舞台美术工作者对剧场建筑的希望》刊载于
年代后形成品字形舞台居0场热,这其中居0场历史 《旅馆及影剧院建筑学术论文集》,西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
发展的轨迹,恐怕是许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本文的写作得到李畅、李道增、项端祈、李晋
奎、许宏庄等前辈学者的直接帮助,提供了重要的 史料。特此致谢!)
25厕所 26工作人休息室 27服装库 28灯具储藏室 29木工间上部 30洗染问 31配电间上部 32暖通机房
图3解放军大剧院一层平面
资料来源:(2300座剧场设计总结》196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展的序幕。
参考文献:
1997年开始进行的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其歌剧
1.李畅、齐牧冬:《剧场与舞台技术》,中南人民文学艺
艺术科技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3) 2次
参考文献(8条) 1.李畅;齐牧冬 剧场与舞台技术 1975 2.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中国会堂剧场建筑 1960 3.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2300座剧场设计总结 1960 4.李畅 舞台美术工作者对剧场建筑的希望 1980 5.许宏庄 中国剧院设计 1984(04) 6.李道增;傅英杰 西方戏剧剧场史 1999 7.查看详情 1952 8.李畅;齐牧冬 剧场与舞台技术 1953
计——北京的天桥剧场。从天桥剧场开始,李畅、陈
效、复杂,给中国的舞台工作人员以强烈的震撼。 治等人开始承担许多剧场设计的顾问工作,为建筑
苏联、东德等国剧场都是场团合一制剧场,剧场的 师提供舞台机械、灯光技术、剧场功能要求等方面
配套设施庞大,有大量的车间、库房、道具、服装、 的咨询。
布景。所有这些,都是我国过去的商业性剧场所没
良剧场阶段,尤其是20~30年代期间以上海为中心 克、罗马里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蒙古、奥地利2
的剧场发展,剧场的模式基本上固定:镜框台口, 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除了在这些国家的
大挑台楼座,舞台规模较小(一般只有主台和面积 40多个城市进行了演出活动外,还有计划地系统学
很小的侧台),舞台机械相当简陋,几乎没有。这样 习这些国家的剧场、舞台艺术。这个团汇集了国内
此方面占据我国剧场发展之先机。之后,1991年,北 京的保利剧院建成,成为北京地区的第一个拥有品 字形舞台的剧场,揭开了我国品字形舞台剧场的发
1门厅 2大厅 3观众厅 4临时售票 5存衣厅 6女厕
7男厕 8电话室 9休息厅 10导演室 11迟到席 12贵宾室
13茶水 14乐池 15基本台 16侧台 17转台 18音乐厅门厅
来重大影响。它的舞台由主台、两个侧台、一个后 资比较大。
台构成,组成了“品”字形。主台上有升降台,左右
据李畅“20世纪的舞台机械”一文记载:首都剧
两侧的侧台上有车台,后台上有带有转台的车台, 场的舞台机械完全根据德国系统的舞台机械而配
可以推至主台上。舞台机械是所谓“混合型机械舞 置,具有假台口,手动单式和复式吊杆45道,并有5 台”,车台、转台、升降台齐全,并被认为是“最好 道电动灯光吊杆和圆天幕吊杆(后因使用单位北京
院模式延续了1958年的基本概念,在任务书中明确 术出版社1953年
要求按照品字形舞台设计。由于国家大剧院的重要 .z尊华大彳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中国会堂剧
地位和影响,目前我国各地方兴建的大剧院也纷纷场建萼妥墨笺毒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2300座剧场
采用了品字形舞台剧场和复杂的舞台机械设备。 我国从1951年开始了解品字形舞台居0场,至90
的剧场基本上属于英美商业剧场类型。为了获得 主要的文艺团体的人员200多人,除了文工团成员 更大的赢利,降低剧场成本是必然选择。反映在剧 外,还包括各大剧团的领导。借此机会在东欧学习,
场设计中,就体现了前厅小、舞台小、舞台设备少、 时间长达一年。这不仅是新中国一次大规模的文化
观众厅相对大而豪华的特征。像德国剧场那样的 交流活动,也是一次重要的对西式剧场的考察活
重视机械化舞台的剧场,在1949年之前的我国是空 动,是新中国剧场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成果之一
白。
就是对于苏联、东欧剧场的学习、考察。
目前众所周知,德国剧场最为突出的舞台特
这个访问团中的很多人第一次有机会目睹了
征是所谓的品字形舞台。这种模式的舞台随着美 工业社会条件下的剧场是怎么一回事。访问团的成
国的林肯中心、日本的第二国立剧院、法国的巴士 员有机会“看戏、参观剧院舞台以及各种技术工厂
此后文革期间的兴建的南宁剧院,虽然舞台 深度较大,但并没有采用品字形舞台,更没有复杂 的舞台机械。
1984年改建完成的中国大剧院拥有了当时最 为完备的舞台机械设备,包括:4个单层升降台,4个 双层子母台,6块车台,5个装在升降台上的小转台, 升降乐池,还有吊杆、防火幕等。尽管舞台深度较
专题探讨 exploration of special subjects 大,依然没有设计成品字形舞台。 直至1989年深圳大剧院落成,品字形舞台剧场 在我国终于成为现实。大剧场观众厅有池座和一层 楼座,楼座的两侧延伸至一层池座。池座坐席数 843,楼座坐席数461,总共1304座。主舞台深22米, 高30.5米,台口宽16米,高9米,利用假台口可以缩 小到12米宽,7米高。主舞台上设有7块2.5米宽、17.5 米长的升降台。有52道吊杆。后舞台上设有一直径 16米的转台,左右侧台上各设有4块车台。舞台前面 的乐池设有升降设备。 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深圳特区,深圳大剧院在
Keyword:剧场Theater
有以下的若干事件影响,促成了这一我国剧场 发展的重要的转折。
首先是建国初期的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舞台stage
1951年8月,中国青年文工团1一行人前往柏林参加
历史history
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联欢节。随后在苏联、德
自从19世纪末,西式剧场传人我国后,经过改 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
19过厅 20售票 21后台门厅 22传达室 23化妆室 24演出办公室
25会客室 26道具 27候演室 28京剧衣箱处 29灯具储藏 30工具储藏
31开水房 32大道具 33布景入口 34金工间 35布景仓库 36木工车间
图2清华大学设计国家大剧院一层平面 资料来源:《中国会堂剧场建筑55 1960年12月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建的主要内容是:加大前厅;加大舞台进深至17米,
李畅在《舞台美术工作者对剧场建筑的希望》 建造了较大的后台;重新设计了舞台设备——主要
一文中谈到过此次访问中的一次演出的装台活 是吊杆和假台口,圆天幕吊杆,以满足苏联的音乐
动:“五十年代我们在国内无舞台设备的剧场中演 剧院演出《天鹅湖》等剧目的要求。技术上有一些土
国东部的德绍人民剧院(撒克逊安哈尔邦立人民
1955年建成的首都剧场(建筑师林乐义)是继
剧院)(图1)。德绍人民剧院是一个剧场史上很重 天桥剧场之后,我国剧场设计学习苏联和德国剧场
要的德国剧场,开创了德国剧场特有的品字形舞 的又一个实例,也标志着我国剧场的舞台机械取得
台。因其舞台机械布局和舞台模式,在世界范围带 进一步发展。当时,首都剧场是北京的重点工程,投
化办公室出版,1980-午11月。
5浒宏庄《中国剧院设计》,《建筑学报》1984年04期
6.李道增、傅英杰:《西方戏剧剧场史》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9午
16
万方数据
德国品字形舞台剧场传入我国的历史概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卢向东, Lu Xiangdon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万方数据
37天井 38低压开关 39高压开关 40变压器室 41光电室
15
艺术科技2005年第3期
1门廊 2门厅 3中央大厅 4存衣厅 5办公室 6接待室 7配电问 8电话间
9门斗 10售票处 11工作人员休息室 12放映室 13倒片室 14导演室 15迟到观众席 16休息厅
17厕所 18观众厅 19基本台 20侧台 21转台 22布景库 23候演(京剧乐队) 24化妆室
《白毛女》,装台(即装灯光,幕布,布景)的时间要 办法:由于没有车台,于是发明了四轮土车台,加快
用两天一夜,同样的布景在匈牙利剧场中用了吊 换景的速度。这样的舞台机械体系是按照德国剧场
杆,只用二至三小时就把台装好了。”
的体系设计的:运用了假台口、吊杆、圆天幕的配套
对于访问团的成员影响很大的剧场是民主德 体系。
底歌剧院等一系列国家级别的剧场的兴建,而在 与设备,演出时得到上舞台去参观布景技术与演出
1周巍峙任团长,任务有三:一、参加该届音乐、舞蹈等项目的国际比赛。虽称“联欢节”,但参赛者都是各个国家的青年专 业艺术家,评委也是具有权威性的艺术大师;二、大规模的国际巡演。足迹遍及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前苏联和东欧诸国,历时 一年有余;三、学习,观摩所到国著名艺术家的经典剧目并在演出之余进行研讨。参见《人民日4艮}1952年8月12 El文章:“我们的 朋友遍于全世界——中国青年文工团对国外的观感”。
艺术科技2005年第3期
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卢向东
德国品字形舞台剧场传入我国的
历史概述
Abstract:This thesis focus on che history how German theater is introduced into China,
世界上产生很大影响。 德国品字形舞台剧场是何时、如何传人我国
术出版社出版。其中就有德绍剧场的相关资料。 增从文化部有关人员那里了解到了品字形舞台的
1951年访问苏联、东欧所获取的剧场方面的知 种种优点。在舞台设计上听取了文化部的相关人士
识首先部分地落实到新中国的第一个剧场设 的意见,在后舞台上设置了转台,还考虑了软景存
13
万方数据
艺术科技2005年第3期
剧院方案的设计以及官方的决策。
计竞赛,并中选。设计主持人是李道增。在这个方
访问团回国后,李畅、齐牧冬等收集到的资料 案里,运用了德国品字形舞台,这是我国剧场设计
汇集,编写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本剧场技术书籍《剧 史上的首次出现品字形舞台。之所以在国家大剧院
场与舞台技术》,该书于1953年由中南人民文学艺 的设计中采用品字形舞台,是因为设计主持人李道
14
万方数据
图1 民主德国撒克逊安哈尔邦立人民剧院(德绍人民剧院)平面图 (资料来源:李畅、齐牧冬《剧场与舞台技术》)
放等问题,这一做法,显然与英美的剧场设计有很 大的区别。1959年,同样由李道增主持设计的解放 军大剧院中(图3),再次采用了品字形舞台。不过规 模比国家大剧院稍小一些。
由于遭遇困难时期,国家大剧院和解放军大 剧院工程被迫下马。使得本应该在50年代末我国剧 场中出现的品字形舞台不幸夭折。
对于机械舞台、“品”字形舞台的认同,这应该
天桥剧场和首都剧场都没有采用品字形舞台,
是当时的参访团的普遍共识,这个共识后来实际 运用了德国式舞台机械配套体制,但是还比较初
上影响了中国50年代的几个重要剧场的设计,包 步。
括:北京的天桥剧场、首都剧场,以及1958年国家大
1958年,清华大学参加国家大剧院(图2)的设
and how to become the main stream of the the— 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ຫໍສະໝຸດ Baidu
ater in China today.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some key fact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this history.
2二战结束后,维也纳一度处于苏、美、英、法四国共管。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公民只能在苏占区活动。 3引自李畅、齐牧冬《剧场与舞台技术》,1953,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12
万方数据
组织工作的机会”。3尤其是舞台的机械设备如何高
专题探讨 exploration of special subjects
的”机械舞台。这个剧场的舞台上还有塔轴圆天 人民艺术剧院提出不使用圆天幕而只安装了一半
幕,可升降的绘景库。“品”字形舞台的剧场在二战 设备)。它还具有一具直径16米的嵌入式转台(每平
后成为德国剧场的主流模式,并开始影响到其它 方米承重300公斤以上)。所有这些设备都是我国初
一些国家。
次制造,而且性能基本良好。
1953年天桥剧场建成。方案的设计者是刘世
有的,因而极大的吸引了访问团的成员。
铭。初建成时比较简陋,为了在1954年底,满足苏联
我国著名的剧场专家李畅是这个访问团的成 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聂米洛维奇丹钦
员之一,与齐牧冬等其他一些对于剧场有心者开 科音乐剧院要来华演出,天桥剧场进行了改建。改
始收集苏联、东德等国的剧场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