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名词解释
无障碍设计名词解释无障碍设计是一种旨在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设计手段,以确保人们无论是否有身体或认知障碍,都能够自如地使用公共或私人空间。
这种设计通过改善建筑、交通、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提高所有人的使用体验,增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的多样性提供保障。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环境上的物理和认知障碍,以确保残疾人和有特殊需求的人士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这一概念扩展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交通工程、信息和通信技术等。
它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各种不同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孕妇和视力或听力有障碍的人。
在建筑设计上,无障碍设计要求建筑物的入口、通道、卫生间、电梯和楼梯等设施都能够方便和安全地供所有人使用。
例如,在入口处设置无障碍斜坡,以方便使用轮椅的人士进出建筑物。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要求各个房间和设施的布局和尺寸满足通行性和可达性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无障碍设计要求保证行人道、人行横道和公共交通等设施能够方便和安全地供行人使用。
例如,在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斜坡和导盲道,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通行。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要求公共交通车辆和站点的设计满足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的人士上下车的需求。
在交通工程中,无障碍设计要求改善道路、行人过街设施、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等设施,以确保各种特殊需求的人士能够安全地使用交通系统。
例如,为视觉障碍的人士提供声音提示的信号灯,以帮助他们安全地过马路。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要求交通系统的设计考虑到行动不便的人士的需求,如轮椅用户和行动缓慢的人士。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无障碍设计要求改进电子设备、网络和软件等技术设施,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信息和进行沟通。
例如,在网页设计上,无障碍设计要求提供易于使用的键盘导航和辅助功能选项,以方便视力或听力有障碍的人士访问内容。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要求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尽量简单直观,以方便认知障碍的人士使用。
无障碍设计
金市图书馆
五· 无障碍设计之 ——减速带
无障碍设计之 -减速带设计
无障碍减速带的合理应用
• 坡度合适且美观
无障碍减速带的不合理应用
• 减速带高,骑过去很不舒适,这样的减速带会给 骑车的人带来安全隐患 。
七· 其他无障碍设计
一·卡拉斯科国际机场
•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 的卡拉斯科国际机场: 拉斐尔· 维诺里建筑师事 务所主持设计了新航站 楼。航站楼的设计突出 了公共区域,跑道侧的 安全边厅、无障碍道路 一侧的出发大厅和露台 在内的各个机场空间内, 全部布置在跨度达365m 的曲线屋面之下。
北斗系统可保障解放军向海外派兵 引导导弹
• 8月18日电,五院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Ka星间链路相控 阵天线”有分析认为,这一天线装置的出现,使得各种卫 星可以在太空中实现无障碍实时通信,可以随时进行“太 空对话”,将大大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效能,也会成 为解放军的“力量倍增器”。
感谢您的聆听
We want
Simple, Powerful and Free
无障碍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工业一班
佟岩 9120066
目
录
一、无障碍设计概念 二、无障碍设计的目的 三、盲道设计 四、通道设计 五、卫生间设计 六、减速带 七、其他一些无障碍设计
一·
无障碍设计概念
无障碍设计概念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 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 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 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 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 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 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 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 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Accessibility Design)是指创造可供所有人使用的设计,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身体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人。
无障碍设计可以帮助更多人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无障碍设计标准是确保无障碍设计质量的关键。
这些标准是由各种行业专家和组织共同研究制定的,包括美国国家工程技术标准学会(ANSI)、美国国家机构(NIDRR)、世界无障碍协会(WAS)等。
标准包括网站访问性、空间设计、计算机设备的可用性、图书出版物的可用性等。
在这些标准的指导下,无障碍设计可以提高可用性,减少使用障碍,从而让更多人受益。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可排斥(Non-Exclusion),即任何人都应该能够轻松访问和使用特定的环境,而不受任何形式的障碍限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将无障碍设计标准贯彻到设计和产品中。
无障碍设计应该考虑到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记忆障碍、肢体障碍和智力障碍等不同的障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将无障碍设计用于现有的设计和产品中也是重要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总之,无障碍设计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环境,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受益。
无障碍设计标准是实现无障碍设计的基础,我们应该全面落实这些标准,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无障碍设计的好处。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所用之处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设计的理想目标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
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与通用设计的相似之处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从残疾人和老年人。
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
而因为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举例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触即知是香波还是护发素。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一般指建筑物及其环境装饰、布置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致力于为残疾人形成友好的环境。
1、外观设计
(1)外观设计要大方简约,色调鲜明,空间宽敞,保持其原有美感。
(2)楼梯、平台及活动地面以宽大可行走的安全楼梯及间隔阶平台取代,为行走
者提供安全和便利。
(3)走廊要宽阔,可以便利地推着轮椅,安装有扶手,并要有充足的空间,以方
便行走者休憩。
2、照明设施
(1)用发光比较均匀的照明系统巧妙地对空间进行装饰,并在走廊、厕所等地方
用上可调强弱的节能灯,可用于分辨物体空间亮度。
(2)室内装置必要的紧急出口灯,安装位置可易于识别。
3、厕所设施
(1)厕所要安装位于容易找到的位置,且要够宽阔,方便行走者进入,洗手盆、
马桶等设施也要安装在残疾人容易接触的位置;
(2)厕所内部要充足设置扶手,易于握手,并要在应急出口附近安装报警装置;(3)安装易操作的坐便位或活动便位,而且要安装一个宽阔的洗手盆及其它设施。
4、建筑物安全
(1)要避免弯曲或可危险元素,墙、柱、地板等表面易擦拭干净;
(2)保护弱点,比如门口,安装安全栏杆,保护残疾人不受伤害;
(3)安装易操作的扶手,确保残疾人容易上下楼梯。
5、通道秩序
(1)通道宽阔,路权连贯,车流通顺,布置整洁;
(2)尽量避免转角处拐弯,穿梭时能畅通地行走;
(3)排列整齐的击打水泥板,保护残疾人不受伤害。
总之,无障碍设计是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围绕安全、便利性制定出的一种建筑设计规范,它不仅让残疾人安全、平等的参与生活,而且能让大家都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类型
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 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 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在 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 用的门
无障碍设计类型
楼梯坡道
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 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 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 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 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 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无障碍建设意义:
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 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 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 我国的城市与国际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 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 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 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影院效果。
无障碍案例分析
英国
路口、建筑基本上都 进行了坡化,设置了 提示盲道。
无障碍案例分析
美国
ADA法案所规定的无障碍 设施范围遍布生活中的各 个角落,对障碍人士的关 注无微不至。
无障碍案例分析
日本
日本的所有路口全部实行 坡化
无障碍案例分析
无障碍案例分析
北 京
各地
厦门
无障碍案例分析
方便
理念
角度
?
他们需要什么? 占地 长度
1989 年
道路和建筑物设计
规范(试行)
20世 纪30 年代
1976年 至1984 年
1986 年
无障碍设计类型
缘石坡道
属于无障碍设施的一种。位于人 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避免 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 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行道行使 的一种坡道。ຫໍສະໝຸດ 无障碍设计类型盲道
无障碍设计
2、盲道
1)定义
盲道:是指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 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又到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 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类型 ● 行进盲道: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感和盲 杖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 ● 提示盲道: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转弯处、终 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 道。
3)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设公交车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由人行道通往分隔带的公交车站,设宽度不应小于 1.50 m。坡度不应大于1:12的缘石坡道; b. 在候车站牌一侧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宜为 4.00~6.00 m; c.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0.30~0.60 m; d.提示盲道距路边宜为0.25~0.50 m; 4)公交车站设置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应 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
2、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
无障碍设计是当代文明城市建设和人类进化的标志, “对人的关怀”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1974年,联合国召开的国际无障碍专家会议提出: “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就是正常人、病人、孩子、 青年人、老年人、伤残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 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与活动的城市。
3、 残疾、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残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 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障碍——一个人由于损伤或残疾造成的不利条件,限 制和妨碍这个人正常完成某项任务。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的生存现象 ● 功能障碍:人们在生理学、解剖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构 造或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或不正常。 ● 能力障碍:由人的残疾产生功能障碍,致使人们在正 常范围内实现某种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 ● 社会不利条件:是指社会及居住环境上的障碍。
无障碍设计的十项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十项原则一、理解无障碍的深层含义由于医学发达,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也因高龄而呈现器官性机能衰退,导致日常生活必须借助各式各样的辅具来维持基本活动,因此必须理解无障碍环境在“生理”与“心理”的影响,从而认识这些要素是维持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
以下通过类别分析来理解无障碍的深层含义。
1、类别一:物理空间障碍养老设施的建筑硬件因高度、尺度、速度、时间、重量等因素所造成的障碍称之为「物理空间障碍」。
一般养老设施规划时,为防止雨水倒灌会调高进出口位置的高度,但是几公分的高低差,对坐轮椅的老年人而言仍然是非常大的挑战,只能借助斜坡或是采用辅具协助进出。
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了未来运营的需要,预先设置合理的动线,有些障碍也是结合老年人康复训练的需要而科学设计。
大部分建设以快速完工为目标,使得后续运营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辅具来消除障碍。
辅具的使用牵涉的专业范围越广,发生变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增加成本。
因此,辅具应用与无障碍环境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必须全面考虑,择优而行。
2、类别二:信息传达障碍养老设施提供老年人信息服务,没考虑老年人因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器官功能衰退而产生的沟通不良,造成的障碍就称为「信息传达障碍」。
为去除这些障碍必须使用不同的手段,除了改善照明采光,调整设施用色外,一般使用的手段就是辅具补充。
例如:1)有肢体残障的沟通器具键盘式、按钮式等各种会话辅助器、文字盘。
2)有视觉障碍的沟通器具放大镜、盲人用录放机、手语影像机、导盲砖、音响诱导器、声音合成器、自动点字机、盲人用电脑、触控式手表等。
3)听觉障碍的沟通器具助听器、人工耳、扩音器、震动式手表、文字型电话、屋内讯号指示器、火灾通报系统、瓦斯通报器等。
3、类别三:意识形态障碍服务人员受到自我认识或价值观差异造成的偏见、怜悯心态的影响,无意识之间形成「意识形态障碍」,强加给老年人过度的心理负担,阻碍老年人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看不见的障碍。
无障碍最新设计规范标准
无障碍最新设计规范标准无障碍设计,又称为通用设计或包容性设计,旨在确保产品、环境和服务可以被所有人使用,无论他们是否有残疾。
以下是最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1. 无障碍设计原则:- 公平性: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平等使用。
- 灵活性:设计应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 简单性:设计应易于理解和使用。
- 感知性:确保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接收。
- 容错性:设计应允许错误并易于纠正。
2. 物理环境无障碍:- 无障碍通道:确保所有入口和出口都设有轮椅通道。
- 宽敞的门道:门道宽度应足够容纳轮椅和辅助设备。
- 无障碍卫生间: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辅助设施,如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3. 信息和通信无障碍:- 可访问的网站:遵循WCAG(Web内容无障碍指南)标准,确保网站内容对视觉、听力和运动障碍用户可访问。
- 辅助技术兼容性:设计时应考虑与屏幕阅读器、语音识别软件等辅助技术兼容。
4. 视觉无障碍:- 颜色对比度:确保文本和背景之间有足够的颜色对比,以便色盲用户也能区分。
- 图像和图标:提供替代文本(alt text)描述图像内容。
5. 听觉无障碍:- 视频字幕:为所有视频内容提供字幕或字幕选项。
- 音频描述:为视觉内容提供音频描述,以便听力障碍用户理解。
6. 操作无障碍:- 键盘可访问性:确保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键盘操作。
- 简化的界面:提供简化的界面或模式,以减少操作复杂性。
7. 技术标准和指南:- 遵循国际标准,如ISO/IEC 24751-1:2008(信息无障碍)。
- 参考本地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当地的无障碍要求。
8. 持续改进和反馈:- 定期审查和更新无障碍设计规范。
- 鼓励用户反馈,以识别和解决无障碍问题。
9. 培训和意识:- 对设计和开发团队进行无障碍设计培训。
- 提高组织内部对无障碍重要性的认识。
10. 法律和政策遵从:- 确保设计和产品符合相关的国际法律和政策,如美国残疾人法案(ADA)。
通过遵循这些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访问的环境,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服务和产品。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应该尽可能地适应所有人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残疾人或老年人。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能力、体型和性别的人的需求。
例如,在建筑物的入口和通道设计时,应该确保足够的宽度和高度,方便轮椅和推车通过。
2. 可达性:建筑物应该容易进入和使用,无论是对于残疾人还是老年人。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楼梯、电梯、洗手间和其他公共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3. 可操作性:在建筑物内部,应该提供易于操作的控制和开关设备,如按钮、门把手和灯具等。
此外,家具和设备也应该方便移动和操作。
4. 可听性和可见性: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需求。
例如,在公共区域应该有足够的照明,以便人们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
同时,指示牌和其他信息应该清晰可见,易于理解。
5. 舒适性:建筑物的内部温度和湿度应该适宜,同时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光线。
此外,声学设计也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舒适度。
总之,无障碍设计是考虑各种需求的一种全面的设计方法,旨在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环境。
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无障碍设计
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指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设计,以确保各种人都能够方便地使用产品、服务或环境。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是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让每个人都能够自主、独立、尊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在不同的功能需求方面,无障碍设计有许多具体的实践和建议,接下来将以中文2000字的篇幅,介绍一些常见的功能需求。
1.视觉障碍用户的无障碍设计:视觉障碍用户包括盲人和低视力人群。
为了提供给他们更好的使用体验,无障碍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 提供辅助功能:为盲人提供屏幕阅读器和语音助手等辅助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觉获得信息。
- 使用清晰的标记和图标:如在电梯按钮上使用凸起的数字和字母,以方便盲人用户触摸识别。
- 提供高对比度的界面:使用明亮的颜色和清晰的字体,以便低视力用户更容易阅读和识别。
2.听觉障碍用户的无障碍设计:听觉障碍用户通常为耳聋或重听力受损人群,以下是满足他们需求的无障碍设计建议:- 提供字幕和音频描述:为视频和多媒体内容提供字幕和音频描述,以方便听觉障碍用户获得信息。
- 提供震动提醒:对于重听力受损的用户,可以通过震动提醒的方式来代替声音提醒,如手机震动功能。
- 使用可见光或触觉信号:在环境中使用可见光或触觉信号来代替声音信号,如交通灯使用绿色、黄色和红色的信号灯。
3.身体障碍用户的无障碍设计:身体障碍用户包括行动不便或肢体残疾的人群,下面是一些建议的无障碍设计措施:- 提供无障碍设施:在建筑物和公共场所提供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
- 使用易于操作的控制器和开关:如使用大按钮、简单的开关和轻触式触摸屏,以便行动不便的用户使用。
- 提供人性化的设计: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提供固定座位和扶手,以便身体残疾的用户站立或就坐。
4.认知障碍用户的无障碍设计:认知障碍用户包括智力残疾、学习障碍和记忆受损等人群,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无障碍设计措施:- 使用简洁和直观的界面:避免复杂的操作和繁琐的界面设计,提供直观的指导和易于理解的提示。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
1:9
1:12
1:12
独立使用轮椅者
1:10
1:16
1:20
有护理员的坐轮椅者
1:9
1:12
1:20
电动轮椅
1:16
1:16
1:20
全部使用者的适宜坡度 1:8
1:12
1:12
休息平台:
为残疾人使用的长坡度 中,到了坡道最大长度 以后,需设休息平台, 其深度不得小于1200。
若需改变行驶方向,则 休息平台深度不得小于 1500mm。
42-45cm 与轮椅坐高相同利于移动
扶手:
坚固 水平扶手与轮椅扶手高度相同最合理
紧急电铃:
设在坐便器上手能够到的位置或摔在地上也 能操作的位置
地面材料:
沾水而不打滑
洗脸池:
高度:80cm轮椅使用 水龙头:不易采用旋转式
最好:把手式、脚踏式、自动开关式
室内无障碍设计——浴室
在坡道的最低和最高处 平台的深度也不能小于 1500mm 。
室内无障碍设计——楼梯
台阶中每个踏步的尺寸最好保持一致 旋转台阶:视障者 尺寸:
台阶有效幅宽>120cm 每步高度10-16cm、宽30-35cm
扶手:
形状 与墙壁4cm的距离 儿童、高龄人需较低的扶手
照明、色彩:台阶附近加强照明;加对 比色
一、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知识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物、无危险物、任何人都应该 作为人受到尊重,能够健康地从事文 化生活而进行的设计。
无障碍设计,不只是以一部分残疾人 为对象的设计,而是无论是谁,无论在 哪里都使大家使用方便的设计。
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 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 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 措施。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 息和交流的无障碍。
《无障碍设计》课件
• 无障碍设计概述 • 无障碍设计的领域 • 无障碍设计的实践与应用 • 无障碍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结论
01
无障碍设计概述
无障碍设计的定义
无障碍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工具以及网络应用等 ,使其对所有人,特别是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障碍,能够方 便、安全地使用。
C
D
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无障碍设计将不再局 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而是成为全球范围 内的共同目标。
多元化
未来的无障碍设计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满 足残疾人的需求,也能满足老年人和孕妇 等其他特殊群体的需求。
如何应对无障碍设计的挑战
加强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法规和标准,并加强实施, 来推动无障碍设计的普及和应用。
数字产品的无障碍设计
如公共卫生间、电梯、通道等公共设 施的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老年 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
如语音识别、屏幕阅读器等辅助软件 ,帮助视障和听障人士更好地使用数 字产品。
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
包括铺设盲道、设置坡道、建立过街 天桥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 不便的人群出行。
无障碍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无障碍设计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如 何在确保无障碍的同时降低成本,是一个 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障碍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将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 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 展,未来的无障碍设计将更加智能 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A
B
03
个人意识
提高个人对无障碍设计的 认识,关注身边的环境和 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和改进。
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一种旨在创造对于所有人可访问的建筑环境的设计理念。
它旨在消除任何形式的障碍,使得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身体上有限的人士能够独立地使用和享受建筑物以及其提供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在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和包容,也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原则、方法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无障碍设计原则无障碍设计的核心原则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和机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障碍设计原则:1. 可到达性:建筑物应该提供适当的通道和通道宽度,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到达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例如,使用坡道或电梯代替楼梯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轻松进入建筑物。
2. 可使用性:建筑物内部应提供易于使用的设施,以满足各类人士的需求。
例如,使用大号按钮、标识清晰的指示牌和易读的文本等,可以帮助视力不佳的人士更好地使用建筑物。
3. 安全性:建筑物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楼梯上安装扶手和防滑材料,以及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易于使用的紧急出口等。
4. 灵活性: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便提供适用的解决方案。
例如,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台和洗手盆,可以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5. 简单直观: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应该简单直观,使得使用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例如,通过使用明亮的色彩和直观的标识,可以帮助认知能力受损的人更好地寻找和识别目标。
二、无障碍设计的同时考虑环境因素无障碍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物本身,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环境因素:1. 通行道路:在建筑物周围的通行道路上,应该提供无障碍的人行道和斑马线,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安全地通过。
此外,道路上的路况应该平坦,以免不必要的颠簸和摇晃。
2. 停车场和出入口:建筑物的停车场和出入口应该提供无障碍通道和停车位,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自如地进入和离开建筑物。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Universal Design译成「全方位设计」。
「无障碍设计」、「福祉设计」、「全人关怀」等影响乃是Universal Design思潮兴起的背景因素。
生活环境中有著各式各样关系的存在,可汇整成「人」-「产品」-「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这些种种「关系」的探讨,可说是「关系」的设计,而「关系」的思考方式,同时也是Universal Design「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之设计」的原点。
1. Universal Design的定义与译名「Universal Design」一词最早由美国教授Ron Mace于1974年国际残障者生活环境专家会议中所提出。
Ron Mace除了是建筑师兼工业设计师外,他本身也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
「Universal Design」原始的定义为「与性别、年龄、能力等差异无关,适合所有生活者的设计」(注1)。
1998年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注2)再修正为「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之设计」。
研究推广并落实Universal Design,其中文译名是必要的。
若照字面翻译成「宇宙设计」则令人不知所云。
现在国内有关Universal Design的翻译常见的有「通用设计」、「共通设计」、「全方位设计」、「人本设计」…。
依照教育部国语编辑委员会所编之国语辞典解释可知「通用」之意为没有时、地、人的限制,可以共同使用;「共通」为可以互为流通使用;「人本」则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全方位」为不拘泥于一处,考虑及包容每个层面。
所以「以人本精神为基础的全方位设计」比较接近其意涵内容;其实设计的原点,本来就是以「人」为基点的考量来进行设计活动,所以「全方位设计」一词较能充分表达「Universal Design」的精神及意义。
2. Universal Design兴起的背景与Universal Design一词接近的是Barrier Free Design。
(完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
(完整版)⽆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1总则1.0.1 为建设城市的⽆障碍环境,提⾼⼈民社会⽣活质量,确保⾏动不便者能⽅便、安全使⽤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以进⾏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区,以及有残疾⼈⽣活与⼯作场所的⽆障碍设计。
1.0.3 供⼈们⾏⾛和使⽤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助⾏器者的通⾏与使⽤要求。
1.0.4 根据⽆障碍环境建设的⽤途和⽬的,⽆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缘⽯坡道curb ramp位于⼈⾏道⼝或⼈⾏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道路缘⽯带来的通⾏障碍,⽅便乘轮椅者进⼊⼈⾏道⾏驶的⼀种坡道。
2.0.2 盲道sidewalk foe the blind在⼈⾏道上铺设⼀种固定形态的地⾯砖,使视残者产⽣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和辨别⽅向以及到达⽬的地的通道。
2.0.3 ⾏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表⾯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继续⾏⾛的盲道。
2.0.4 提⽰盲道⽬warning blind sidewalk表⾯呈圆点形状,⽤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的盲道。
2.0.5 ⼈⾏通道passage在城市⼴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的道路。
2.0.6 ⽆障碍⼊⼝barrier-free entrance不设台阶的建筑⼊⼝。
3城市道路⽆障碍实施范围3.1 道路与桥梁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障碍设计的范围3.2 ⼈⾏道路3.2.1 ⼈⾏道路的⽆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无障碍设计
• (一)不同人群的一般行为特点带来的潜在危险 • 例如:步行时,健康人在过于光滑的地面上也会不容易行走;携带物品较多 的行人需要直接到达目标和中途休息;幼儿行为随意性较大,要尽量避免意 外发生;老人和使用拐杖者行动较为缓慢,需要观察环境和休息。因此步道 的设计既要考虑盲道、轮椅坡道,也要考虑地面材质、休息场所及避免潜在 的危险,路线的设计上则要考虑通达性。 • 上下楼梯时,健康人也会有摔倒的危险;幼儿会在楼梯上玩耍;老人、行动 困难者需要设置楼梯扶手;使用轮椅者需要坡道和电梯;视力残疾者不容易 发现高差的变化,多向旋转的楼梯会使他们辨不清方向。因此楼梯的设计要 考虑合适的步宽和步高,合理设置扶手,避免尖锐的棱角出现,避免踏步的 高部和宽度突然改变,旋转楼梯尽量不作为主楼梯等。 • 进出门时,健康人手持物品较多时也会不方便开关门;门的把手较高时,幼 儿使用不便;使用轮椅者需要门有足够的宽度和回旋余地;视力残疾者需要 确定门的位置。在公共场所,尤其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门的设计应避免旋转 门、双向弹簧门和全透明的玻璃门,有条件时可设计为自动感应门或开启后 可固定位置的门。 • 由以上内容可见,观察人群的一般行为特点,设计时尽可能满足各种人群的 需要,这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求。
• 原则6:有效率的轻松操作(Low Physical Effort)。有效率、轻松又不易 疲劳的操作使用。a. 使用者可以用自然 的姿势操作。 • b. 使用合理力量的操作。 • c. 减少重复的动作。 • d. 减少长时间的使用时对身体的负担。
• 原则7:易于接近和使用的尺寸与空间 (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 提供无关体格、姿势、移动能力都可以 轻松地接近、操作的空间。 • a. 对使用者提供不论采取站姿或坐姿都 显而易见的视觉讯息。 • b. 对使用者提供不论采取站姿或坐姿都 可以进行舒适操作的使用条件。 • c. 对应手部及握拳尺寸的个人差异。 • d. 提供足够空间给辅具使用者及协助者。
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共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应该为所有人提供无障碍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一些实践案例。
一、什么是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指在设计和建造公共场所时,考虑和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使其能够无障碍地进出、使用和享受该场所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这些人群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是消除或减轻身体和认知障碍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限制,提供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
二、为什么需要无障碍设计1. 尊重人权:无障碍设计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场所提供的服务和设施,尊重每个人的人权和尊严。
2. 促进社会融合:无障碍设计有助于打破身体和认知障碍带来的壁垒,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社会的包容与融合。
3. 经济效益:无障碍设计能够扩大企业的客户群体,满足广大人群的需求,提升公共场所的使用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三、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实践案例1. 建筑入口:公共建筑的入口应设有无障碍斜坡,以方便使用轮椅或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
同时,入口处的门禁系统应提供无障碍通道,给予视力有障碍的人群方便进出的方式。
2. 电梯设计:电梯是公共建筑中必备的设施,而无障碍设计的电梯应考虑到轮椅用户的需要。
电梯内应有足够宽敞的空间,以便轮椅用户进入和转动,同时配备易读的按钮和语音提示系统,方便视力有障碍的人使用。
3. 卫生间设计:公共建筑中的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加高马桶、宽敞的空间等,以满足行动不便的人士的需求。
同时,应提供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标识,帮助认知障碍的人群找到并使用卫生间。
4. 触觉导引设计:对于视力有障碍的人群,公共建筑中的触觉导引系统非常重要。
通过设置地面上的凸起、凹槽和纹理,提供视觉和触觉上的引导,帮助人们找到入口、出口、紧急出口等目标位置,确保其安全、顺利地移动。
5. 紧急疏散设计:公共建筑的紧急疏散设计应考虑到所有人的安全。
基础建设项目的无障碍设计
基础建设项目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使建筑物、设施或产品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地使用和接近,不论其身体、认知或感知上的能力是否有缺陷。
在基础建设项目中,无障碍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基础设施是社会公众使用的重要场所,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进入并使用这些设施。
1.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无障碍设计对于实现社会的包容性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为了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得老年人、孕妇、儿童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们更加方便地使用基础设施。
通过实施无障碍设计,我们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2. 设施无障碍性的要求基础建设项目中,无障碍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各个方面的设施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无障碍路径:确保建筑物周围和内部的路径对于轮椅使用者等人群的通行是便利的。
路径应该平坦、无障碍并且没有障碍物阻挡。
b) 无障碍入口:建筑物的入口应该设有无障碍通道,例如斜坡和扶手等,以确保轮椅使用者和行动不便的人能够方便地进入建筑物。
c) 电梯和楼梯:电梯是无障碍设计中的重要设施之一,方便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层。
同时,楼梯应该提供扶手和脚踏,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使用。
d) 停车场和标识:基础设施的停车场应该设有无障碍停车位,并且有明确的标识指示。
此外,建筑物内外的标识也应该方便所有人使用。
e) 盲文和触觉警示:基础设施应该为视觉障碍人士提供盲文和触觉警示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和导航。
3. 无障碍设计的好处无障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还能够带来各方面的好处。
首先,无障碍设计能够提高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其次,无障碍设计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环境。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能够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并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基础建设项目中的无障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实施无障碍设计,我们能够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友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所用之处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设计的理想目标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
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与通用设计的相似之处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从残疾人和老年人。
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
而因为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举例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触即知是香波还是护发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2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
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
4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mm。
4.1.2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图4.1.2-1,图4.1.2-2,图4.1.2-3);
3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 m(图4.1.2-4);
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 m (图4.1.2-5);
5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4.1.3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4.1.3);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图4.1.3)。
4.2 盲道
4.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4.2.1-2);
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2.2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 m处(图4.2.2-1);
2 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
3 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
4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
5 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6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图4.2.2-3)。
表4.2.2-1 盲道触感条规格
4.2.3 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4.2.3-1);
2 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
4.2.3-2);
3 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50 m处,应设提示盲道(图4.2.3-3);
4 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等0.25~0.50 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图4.2.3-4a, 图4.2.3-4b);
5 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
6 提示盲道触感圆点规格应符合表4.2.3-1的规模(图4.2.3-5)。
表4.2.3-1
4.3 公交车站
4.3.1 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车站牌。
4.3.2 沿人行道的公交车站,提示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3.2):
1 在候车站牌一侧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宜为4.00~6.00 m;
2 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0.30~0.60 m;
3 提示盲道距路边应为0.25~0.50 m;
4 人行道中有行进盲道时,应与公交车站的提示盲道相连接。
4.3.3 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设公交车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由人行道通往分隔带的公交车站,设宽度不应小于1.50 m。
坡度不应大于1:12的缘石坡道;
2 在候车站牌一侧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宜为4.00~6.00 m;
3 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0.30~0.60 m;
4 提示盲道距路边宜为0.25~0.50 m;
4.3.4 公交车站设置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应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
4.4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4.4.1 城市中心、商业区、居住区及公共建筑设置的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应设坡道和提示盲道;当设坡道有困难时可设垂直升降梯(图4.4.1)。
4.4.2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坡道应适合乘轮椅者通行;梯道应适合拄拐杖者及老年人通行。
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4.4.3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要困难地段的坡度不得大于1:8(需要协助推动轮椅行进);
2 弧线形坡道的坡度,应以弧线内缘的坡度进行计算;
3 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 m时,应设深度不小于2 m的中间平台;
4 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4.4.4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梯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梯道宽度平应小于3.50 m,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
2 m;
2 在梯道中间部位设自行车坡道;
3 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 m, 宽度不应小于0.30 m;
4 踏面应平整且不光滑,前缘平不应有突出部分。
4.4.5 距坡道与梯道0.25~0.50 m处应设提示盲道。
提示盲道的长度应与坡道、梯道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0.30~60 m (图4.4.5)。
4.4.6 人行道中有行进盲道时,应与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及地铁入口的提示盲道相连接。
4.4.7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扶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扶手高应为0.90 m。
设上、下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应为0.70 m;
2 扶手应保持连贯,在起点和终点应延伸0.40 m;
3 扶手截面直径尺寸宜为45~50 m,扶手托架的高度、扶手与墙面的距离宜为45~50 mm;
4 在扶手起点水平段应安装盲文标志牌;
5 扶手下方为落空栏杆时,应设高不小于0.10 m的安全挡台。
4.4.8 人行地道的坡道和梯道入口两侧的护墙低于0.85 m时,在墙顶应安装护栏或扶手。
4.4.9 人行地道的坡道入口平台与人行道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接。
4.4.10 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 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 m提示盲道(图4.4.10-1, 图4.4.10-2)。
4.5 桥梁、隧道、立体交叉4.
5.1 桥梁、隧道、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与道路的人行道衔接,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是1:20;
2 桥梁、隧道入口处的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3 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设盲道。
4.5.2 立体交叉人行道的缘石坡道、人行横道及盲道的位置应相互对应和衔接(图4.5.2-1, 图4.5.2-2, 图4.5.2-3)。
4.5.3 立体交叉桥孔的人行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孔内人行道的地面与桥孔外人行道的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2 桥孔外的人行道口应设缘石直坡道,缘石坡道与人行横道应相对应;
3 桥孔内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并应与桥孔外设有的盲道相连接。
4.5.4 桥梁、隧道和立体交叉的缘石坡道与盲道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第一节与第二节有关规定。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