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的探讨
《拜伦诗集》读后感精选范文

《拜伦诗集》读后感精选范文标题:《拜伦诗集》:浪漫主义的魅力和永恒的情感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集充满了激情、奇思妙想和深刻的情感。
他的作品以其对自然、爱情、人性和政治的独特见解而闻名,深刻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阅读《拜伦诗集》后,我深感震撼,下面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1. 浪漫主义的魅力拜伦的诗歌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特征。
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情感、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拜伦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他的作品中还包含了对自由、个人权利和政治抗议的激情,这些都是浪漫主义的重要主题。
2.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拜伦的诗歌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对人类情感和欲望的描写充满了独特的见解,同时也表现出对人性的理解和同情。
他的作品中的角色多面性鲜明,既有英雄又有反派,这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拜伦对爱情、欲望和罪恶的探讨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道德思考。
3. 自由与个人权利拜伦是自由主义和政治抗议的倡导者,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出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强烈关注。
他的作品反映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愤怒,同时也呼吁个体追求自由和正义。
他的政治诗歌如《查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表达了对政府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的反感,这些作品激励了许多人参与社会变革。
4. 对爱情的热情和忧虑拜伦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热情和忧虑。
他的作品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情痛苦的描述。
他对不同类型的爱情,如浪漫爱情、友情和家庭的爱的探讨,使他的诗歌变得丰富多彩。
他的爱情诗歌中也包含了对爱情失落和背叛的描述,这些情感在读者中引发共鸣。
5. 对死亡和永恒的思考拜伦的诗歌中也包含了对死亡和永恒的深刻思考。
他对死亡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和哲学性质,同时也反映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来世的期望。
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探究

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探究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就是一种以诗歌形式表达情感和意象的一种独特的诗体。
以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作家和诗人约翰·威廉·德拉夫的诗歌《晚餐》为标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英语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华丽的一页。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探究,从本质上讲,处把自然与传统的诗歌元素结合之上,是一种想象和情感的洋溢,它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理想和超越,重视个体,崇尚自由主义思想,充满着强烈的抗议性和创造性。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重视对对人性自由主义思想的探索,通过诗歌传达情感丰富的内容,帮助个人认知自我,得到身心情感上的解脱。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充满了爱情、哲学、宗教思想,以及一种隐含的对英国政治、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这种诗歌体现了英国浪漫主义的理论主张,深刻揭示了英国人的高尚品质、强烈的价值追求和多样的思想。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更关注自然,以更灵活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们的看法,更加贴近自然的运动和诗化的意象,他们崇尚对自然神秘之美的沉思,永葆浪漫主义的精神活力。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英语文学史上一张耀眼的名片,其独特的文风和理论主张在今天仍然受到热捧和追捧,它积极推动着英语文学在时代发展的变迁和演变。
拜伦诗集中的浪漫主义表现

拜伦诗集中的浪漫主义表现1. 引言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和艺术中的一股重要潮流,体现了对个人情感、自由和想象力的追求。
拜伦(Lord Byron)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在他的诗集中也展现出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将探讨拜伦诗集中几首代表性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元素。
2. "唐璜"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唐璜"可以说是拜伦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之一,通过描绘一个年轻、游历世界各地的男子,展示了个人内心风景与外部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拜伦诗集中浪漫主义常见的特征:•孤独和失落感:主人公脱离日常生活,追寻内心真实和与自然相接触,呈现了一种对社会束缚和传统规范厌倦的态度。
•对大自然景观宏伟壮美的描绘:通过诗歌表达对雄伟山水、苍茫沧海等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个人情感与内心冲突: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拜伦笔下典型的浪漫主义角色形象。
3. "蒂特尔史" (Don Juan)"蒂特尔史"是拜伦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他最有争议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主人公被卷入各种爱情和冒险故事中的经历,同时也探讨了社会道德、政治和宗教思考等议题。
在这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浪漫主义元素:•对个体自由与反传统观念的追求:主人公蒂特尔史拥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不愿成为社会束缚和规范的奴隶。
•对爱情的放纵与追求:拜伦将爱情描绘为强烈、多变且无法抗拒的力量,通过主人公踏上一段又一段爱情冒险来探索爱情的复杂性与荒诞性。
•对争议和社会不公的批判:通过讽刺、幽默和斧正,拜伦暴露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伪善、腐败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4. 结论在拜伦的诗集中,浪漫主义的表现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描述个人内心世界到对自然景观、艺术表达和社会现象的揭示,拜伦通过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考方式,为浪漫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兹华斯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全文

以下是关于华兹华斯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的文章:
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真挚、自然和深沉的情感而著称。
他主张诗歌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文采和形式。
他的作品大多以自然和乡村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情感的变化,表达出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对自然的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等。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感性,又有现实主义的深刻和真挚。
华兹华斯的诗歌思想深刻,关注人类生存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诗歌应该以真实情感为基础,而不是以技巧和形式为追求。
他认为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和思考。
总之,华兹华斯的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真实情感的表达。
他的诗歌思想深刻、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价值和启示意义。
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共3篇

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共3篇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1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英国浪漫主义是指19世纪初期英国文学、艺术和思想中的一种思潮。
其代表人物包括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和插画家布莱克等人。
他们反对18世纪启蒙主义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强调自然、感性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更是一种乌托邦情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
一、对自然的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者认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与自然渐行渐远。
富有强烈自然情结的诗人雪莱在其诗《散文随想:经验论与自然》中写道:“现代社会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则,使人类忘却了自然之美。
”他要求人们要重新回归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重新获得自然是给予我们的能量和灵感。
浪漫主义者通过描绘山河湖海、天地鸟兽等自然风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比如,雪莱的《月下的花园》和济慈的《秋日赞歌》。
这些作品中,诗人表现出对美好的自然景象的赞美,试图通过自然中那些真正的美好,来追求乌托邦中理想的世界。
二、对人文主义的追求英国浪漫主义者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功利和冷漠,人们的生命质量已经被忽略。
在浪漫主义者看来,关心人文是构建乌托邦的关键。
拜伦的《唐璜篇》中,他抱怨现代社会的残酷和虚伪,并且宣扬了人民平等和自由的思想。
这种情感的表达,对于乌托邦的建构至关重要。
浪漫主义者通过抒发对人类苦难和渴求的关切和同情,建立起宏伟而激情澎湃的道德良心。
这种道德良心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雪莱所著的《弃儿》、济慈的《时光之音》等。
三、对乌托邦的憧憬英国浪漫主义者希望重新构造一种更加美好、合理的社会秩序。
拜伦的铺天盖地的诗歌中传达了这种愿望。
他的《法布尔》中就描述了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期望通过理性和创造性的力量,呼唤一种美好的乌托邦。
英国浪漫主义者坚信,通过美、爱和友谊,可以实现乌托邦。
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的一些美好的环境、生活方式等,成为一些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一种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的榜样。
《拜伦诗选》中的浪漫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拜伦诗选》中的浪漫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引言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是两个独特而重要的概念。
它们代表了在19世纪欧洲文化中新兴的思潮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的诗歌作品中,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是如何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的。
拜伦与浪漫主义1.浪漫主义运动及其特点:介绍浪漫主义运动以及其重要特征,例如对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的强调。
2.拜伦的背景与风格:解释拜伦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出现在这一时期的背景,并介绍他实践了哪些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在《拜伦诗选》中的体现1.爱情和激情:分析拜伦作品中关于爱情和激情的描写,并提取其中体现浪漫主义追求真实情感和个人体验的元素。
2.自然与超越:探讨拜伦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然力量来表达浪漫主义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反映浪漫主义追求真善美、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
拜伦与个人英雄主义1.个人英雄形象的塑造:分析拜伦作品中描绘的英雄形象,了解他们的特点、行动和信念。
2.对抗社会不公:研究拜伦诗歌中抨击社会不公正和道德虚伪的内容,以及英雄们如何挺身而出、反抗这些现象。
浪漫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互动1.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拜伦如何通过将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结合起来,呼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状况和文化思潮,为读者展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2.艺术成就与影响:总结拜伦在《拜伦诗选》中对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两个概念给予了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和深远影响。
结论通过对《拜伦诗选》中的浪漫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拜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将浪漫主义情感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融合在一起,为后世诗人树立了激励和启示。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引言浪漫主义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情怀,表达了对个人感情、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强烈追求与赞美。
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揭示其所蕴含的浪漫情怀。
文学作品:《诗人赞歌》(Ode to a Nightingale)《诗人赞歌》是约翰·济慈所写的一首著名诗篇。
通过对夜莺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艺术创作和永恒之美的向往。
这首诗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灵魂相互交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
文学作品:《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
小说中的浪漫情怀体现在对于自由、激情与追求心中真爱的追逐上。
作品中描绘了精神与物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深入剖析人性的本质。
文学作品:《诺丁山庄》(The Nutting Girl)《诺丁山庄》是约翰·克利尔(John Clare)所写的一首抒情诗歌作品。
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乡村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以及无拘无束感受的追求。
诗歌中流露出作者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回归本真自然状态的内心渴望。
文学作品:《简·爱》(Jane Eyre)《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强大女性形象简·爱的成长故事,她反抗命运限制,寻求真正的幸福与自我实现。
小说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渴望得到平等待遇的浪漫情怀,并探讨了个人自由与宽容、爱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结论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在对自然、爱情、艺术和人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些作品强调个体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性,追求内心自由和真实的表达。
英国浪漫主义的写作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的写作特点英国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文学运动,它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文学运动始于18世纪末,持续到19世纪中叶,主要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流行。
在这个时期,文艺复兴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体系正在世界各地被重新审视和重建,这使得浪漫主义运动得以在欧美文学界占据重要地位。
英国浪漫主义的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情感和自我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笔墨间充满了情感解放的气息,情感主宰了一切。
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和写作技巧与传统的文学形式不同,呈现出更为清新自然的面貌。
在这个时代,作家们开始讲述个人的故事,并强调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他们提倡个人的情感、想法和感受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体现,因此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强调第一人称的观察和思考,让读者更多地参与到情感的描述之中,使得文学的丰富性更加突出。
二、追求自由和独立英国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对旧有传统和规范提出了挑战。
他们认为不应该受到传统价值观念和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应该追求真实的自我和生活方式,让个体有尽可能多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在英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有对贵族阶级和上层社会的批评和反思,同时也有对工人和农民阶级的同情和关注。
三、表达自然和神秘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特别注重表达自然和神秘主义的主题。
他们认为自然是可以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生活的源泉。
因此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自然美和景观描绘的内容,强调自然之美和恢弘壮丽。
同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宗教信仰以及超自然现象的追求也十分重视,在其中表达他们关于神秘力量、崇拜和信仰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四、注重艺术和文化的价值英国浪漫主义关注艺术和文化价值,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美的诠释和表达,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艺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表达创意和情感的同时,也尝试着探索艺术本身的价值。
总之,英国浪漫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运动,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体验和语言,影响了后来的文化与社会。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表达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表达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运动,它主张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浪漫主义诗歌是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深刻地刻画了人们心灵世界中最深沉、纯真和复杂的情感。
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表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自然与浪漫情感自然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诗人们将其视为独立、自由和充满生机的存在,与人类的内心情感相结合。
浪漫主义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经常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如湖泊、山川、雨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来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
例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西敏桥上的少女》中描述了一位年轻少女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展现出的纯洁和无邪的情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纯真情感的追求。
2. 爱情与浪漫情感爱情是浪漫主义诗歌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情感主题之一。
诗人们通过描绘爱情的甜蜜、痛苦、悲哀和欢愉等方面,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例如,英国诗人拜伦的《那美丽的朝霞是我的初恋》中描绘了诗人对初恋情人的深情告白和痛苦离别的情感。
诗中通过对爱情的浪漫描绘和对失去的痛苦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世界。
3. 孤独与浪漫情感浪漫主义诗歌中常常描写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诗人们通过独处的时刻和内心的思考,表达出内心世界中的浪漫情感。
例如,法国诗人拉梅尔的《秋天》描绘了一个陷入孤独的诗人靠近大自然,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无常。
通过对季节变迁的描写和对孤寂心境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4. 对往昔与梦境的追忆浪漫主义诗歌中经常表达对过去和梦境的追忆,诗人们幻想着逝去的时光或虚拟的世界,通过对往事或梦境的再现,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喜悦和痛苦。
例如,德国诗人诗人诺瓦里斯的《巴洛克图景》描绘了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梦境场景,并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浪漫情感的追求。
《拜伦诗集》中的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

《拜伦诗集》中的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1. 引言1.1 概述拜伦诗集无疑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融汇了浓郁的个人情感和浪漫主义的元素。
本文旨在分析拜伦诗集中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内容。
首先,在第二部分我们将回顾拜伦诗集的背景与特点,包括浪漫主义运动的简介以及拜伦诗集中突出的浪漫主义特征和个人情感表现。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具体选取几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如何表达了浪漫主义思想和个人情感。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拜伦诗集对后世文学影响之深远性、对当时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反映以及对个体情感表达与自由主义精神的推动作用。
最后,在第五部分,本文将总结拜伦诗集中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的关系,并引申讨论浪漫主义在当代的价值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拜伦诗集中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的研究,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潮与情感表达方式。
同时,分析拜伦诗集在后世文学中的影响力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变革、个体情感表达与自由主义精神的推动作用,以揭示其在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最后,本文还将引申讨论浪漫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影响,思考其对于现代文化乃至我们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2. 拜伦诗集的背景与特点2.1 浪漫主义运动简介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一运动追求超越理性,将追求内在真实和情感表达视为重要目标。
2.2 拜伦诗集的浪漫主义特征拜伦(Lord Byron)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拜伦的诗集反映了浪漫主义思潮,在其中展现了许多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
首先,他的作品常常围绕着对自然界、宇宙以及人类存在方式等问题展开探索。
其次,拜伦倾向于突破传统形式,尝试使用独特的手法和语言风格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此外,拜伦还将个人生活与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来打动读者。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英雄主义、爱情和自然之美。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文学形式,崛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了英国文学的整个19世纪,同时也对世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一、思想体现1. 爱情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爱情的追求和表达。
爱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如拜伦、雪莱等人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比如,拜伦的诗歌《唐璜》中,明亮风趣的女主角斯万娜是他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唐璜的关注和爱情。
而雪莱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普罗米修斯因为与人类共情而受到神的惩罚,受苦之余他仍然散发出一种充满爱意和仁慈的精神。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爱情的理想化和精神化,让人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感性和美好的认识。
2. 自然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思想特点是自然主题。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倾向于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激发灵感。
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主题不仅是一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更体现出一种关于自然的主观而又感性的表达。
比如,济慈的《秋天的光景》中,他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出了自己阅读之中的感性体验;而雪莱的《西风颂》中,他对于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过程进行了一种自由而又美妙的表达,体现出了对于自然力量的颂扬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3. 英雄主义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思想特点是英雄主义主题。
浪漫主义作家通常将自己的人物形象设定为英雄或者女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冲动,他们开始尝试挑战世俗的权威和规则。
比如,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中,主人公查尔德决定走出家庭,出门远游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里的进取精神与探险精神充满了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息。
二、艺术呈现1. 诗歌的美学特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诗歌,诗歌常常被视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以诗论诗--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

以诗论诗--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摘要:十八世纪末十九实际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当地兴盛起来,其新的诗歌体式以及创作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当时诗坛的文人,“自然”成为了当时作家创作的主要境界。
出于对“自然”的追崇程度不同,在当时的英国出现了两大诗派,一是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另外一个是以拜伦为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本文将以拜伦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为对象,从其发展历程、创作风格以及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创作风格;创作影响一、前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运动在当时的欧洲各国就风靡一时,很多文人墨客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演变,他们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思想,以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创作风格,进而充分调动起来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结合那个年代百姓的朴素生活,为当时的诗歌创作创造了一个新的氛围。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在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动之后,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浪漫主义诗歌便在这时开始了萌芽,并通过渐渐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咋发展中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发展初期,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为主要代表的湖畔诗人最为活跃;另一个是以雪莱、拜伦、济慈为主要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他们的出现则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一个高潮。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初期在浪漫主义的浪潮袭来之时,华兹华斯等人便逐渐打开视野,他们的作品也相继登上了诗歌的舞台。
华兹华斯的作品中,不论是言语的表达还是体裁的运用,都打破了古典主义驾驭语言的常规,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高潮继湖畔诗人之后,雪莱、拜伦等人的出现,更是冲破传统语言和风格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华兹华斯的基础上,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其中济慈将古典主义的代表布瓦洛进行抨击,并称他是“一个由浮华和蒙昧主义培育的派系”,而拜伦被称为“恶魔诗人”,他们的作品中多追求自由浪漫和精神的* *,这毫无疑问是对古典主义的诗歌精神的冲击和挑战。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与超越意象》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与超越意象引言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和超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于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追求。
本文将探索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与超越意象的重要性和影响。
自然意象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体现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诗人们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它所带来的愉悦和灵感,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之情。
例如,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抒情小牧童》(The Solitary Reaper)中,他借助描述苏格兰山谷里一个孤独唱歌的女孩来表达对大自然美与和谐的赞美。
此外,在这些诗歌中还出现了对自然元素如花朵、树木、河流等进行详细描绘的意象。
这些描绘不仅仅是为了触动读者的感官,更是通过自然之美来传递诗人内心感受和情感的直观表达。
超越意象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体现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超越意象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诗人们试图突破日常生活的界限,探索更深沉、更高尚的精神层面。
他们通过对超越世俗界限的思考和想象,表达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追寻与思考。
超越意象可以体现在对宇宙、上帝、人类灵魂等抽象概念上。
例如,在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卡比拉》(Kubla Khan)中,他以一种幻想色彩描绘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奇妙景象。
自然与超越意象的互相结合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与超越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
自然对于诗人们来说是超越的源泉,同时超越意象使得自然在诗歌中具有更深远的内涵。
通过将自然与超越意象结合,诗人们试图传达一种宏大而崇高的情感、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层理解,以及对于美好事物和人类本质的追求。
这种结合使得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独特而充满力量。
结论通过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与超越意象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背后蕴含着诗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奥秘的渴望。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解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解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西方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是一种容许作者在探索自我情感的过程中发挥自由想象的抒情诗,其特征是超越现实的幻灭,颠覆传统的和谐叙事,倡导批判的思维和深刻的存在主义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潮流由浪漫主义早期大师拉尔夫.勃朗宁、格瑞格.布尔沃克、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及巴罗,以及后期代表诗人肯尼迪.柯林斯、司各特.米勒拉等人代表,从1798年兴起,直至1830年消退。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崇尚自然,旨在探究现实外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它把神话、传说以及古老神秘的自然传奇景观揉合在一起,向外展开,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更显着的是,浪漫诗的抒情风格,比现代文学中的抒情风格更贴近自然,对艺术的反思更深刻。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作者特别崇尚自由思想,追求超越传统体系的封建社会的虚无主义,可以说是英国文化叛逆派的最畅销品牌。
它最明显的特点是思维自主、调动读者的激情及誓死抵抗秩序的理念。
诗歌所描写的大气,更特别地揭示了无神论和激进行为的精神准备。
此外,现实和虚幻、理性与感性的交互并存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诞生,因而使作品更加精彩深厚,诗句更加持续。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充满着浪漫情怀,以自由、独立、反叛为一个主题,唤醒诗人深层次的情感与敏感,带着那笼罩着梦幻、落寞而富于美感的语言,不仅塑造了引人注目的视角,而且让人心灵深处受到深深的触动。
因此,浪漫主义诗歌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在内心深处播下开放的种子,让文学迈向下一代,成为一种流派,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更是其中的点睛之作。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论文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1】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近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第一,强调个人情感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
派对各类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擅长用对比和夸张,重视
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伤感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
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
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
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作就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回调,就是一种对启蒙
运动时代的思考。
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特别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特别
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至了被一些人抨击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

本论文认为,理性就是指人思考问题、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存在完全没有理性的人,除非是疯傻之人。
在此基础上,根据浪漫主义诗人的思维特点,本文提出了“情感 理性”的概念。“情感理性”是指从情感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 评判世界、进行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理性”方式。
情感理性因此是理性思维模式的新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内在 结构和目标指向,即以情感为核心看待现实、描绘理想,旨在追 求符合情感诉求的理想天国。然而,英国浪漫主义者在情感的投 射下观照现实世界,他们眼中或笔下的现实便带有强烈的情感色 彩,因而浪漫主义诗歌中反映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差 距。
同时,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也生发于情感,由此导致其情感 理想的建构也呈现出无法真正在现实世界中达成的问题。根据 情感理性的表现特点,本论文认为,以情感理性为思维模式的英 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有两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即自我解放和自我 删除。
由于情感的作用,浪漫主义者们的心灵自由和自我解放只有在纯 粹的情感领域才能实现,因此,浪漫主义诗人在经过热烈的情感 释放后,最终或是选择避开现世,遁入不问世事、隐居自乐的封 闭世界中,或是燃尽热情后英年早逝,或是在狂热情感的推动下 向死亡发出召唤。也就是说,当情感作用于内心时,它的力量无 比强大,当情感直面世界时,它只有采取自我删除的姿态。
4将浪漫主义情感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文学研究如何与 社会相结合进行了崭新的探索。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通过倡导情感价值,希望情感成为对抗当时工 业文明将人们物化的有效工具,从而抵制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 来的物质主义倾向。当今社会中,工业化进程无比迅速,物质主 义已经遍布每个角落。
研究以情感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便是希望能够使人部分地摆脱物 的压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回归心灵本身,像浪漫主义者那样关注情感领域是否得 到满足。同时,本论文还指出了情感的拯救价值的局限性。
《浪漫主义诗歌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与艺术实践》

浪漫主义诗歌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与艺术实践1. 简介浪漫主义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并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浪漫主义诗歌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其独特的艺术实践。
2. 浪漫主义诗歌的背景在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等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开始感到现实主义文学所强调的理性、功利和客观性不再能满足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自由、个性和情感表达的需求。
这促使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发展起来。
3. 社会影响3.1 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由精神浪漫主义诗人通过自然描写、个人体验以及对自由,爱情和幻想等主题的追求,为现代个体提供了情感上的寄托和价值认同。
这种关注个人体验与情感表达的倾向也引发了社会上一种更加注重个性和情感的潮流。
3.2 反对社会不公与现实束缚浪漫主义诗歌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类自由受限的问题。
艺术家们通过抒发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愿望,间接呼唤并有助于改善社会状况。
3.3 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浪漫主义诗歌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挑战了传统文艺规范和创作手法。
它倡导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超越理性束缚,为当时的文学界树立了崇高的艺术追求,影响着后来许多文学流派和艺术样式。
4. 艺术实践4.1 自然主题与描写浪漫主义诗歌着重描绘大自然,视其为灵感源泉,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描写方式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深厚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4.2 强调想象力与幻想浪漫主义诗人对幻想世界充满向往,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出富有想象力的情景和让人陶醉的美丽场景,给读者带来精神享受。
4.3 唤醒读者共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以真实而深邃的感受力去体验生活,通过对情感与体验的表达唤醒读者共鸣,使其与诗歌产生情感交流。
5. 结论浪漫主义诗歌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独特地呈现了个体对自然、爱情和自由等主题的一种追求,更为当时社会带来了新的审美观念和思考方式。
这些影响延续至今,使得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

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十七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们以其热情、感性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
在这片土地上,众多的诗人们透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人类情感、自然美和个人灵魂追寻的无尽渴望。
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类情感的深入探索上。
诗人们以如水般流动的诗行,描绘出了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
约翰·梅尔顿在他的史诗《失乐园》中,以亚当和夏娃的情感为线索,探讨了人类从天堂到地狱的心理旅程。
诗中,亚当和夏娃失去了天堂中的乐园,但他们的爱情却在逆境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升华。
这种对人类情感的探索,不仅温暖了读者内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催人思考人性的真谛。
除了对人类情感的探索,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还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对自然的描述扣人心弦,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威廉·沃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中,他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彩虹”、“流水”、“高山”等,通过这些美丽的图景,他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平、宁静和永恒的向往。
与此同时,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他们对个人灵魂追寻的探索上。
这些诗人们相信,每个个体内都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真诚和美好。
詹姆斯·汤姆森的《四季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诗中的每个季节都代表着人类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诗人以自然为镜,从中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追寻和意义。
总之,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人文精神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诗人们通过对人类情感、自然美和个人灵魂的追寻,表达了他们对真实和美好的渴望。
他们的作品不仅启迪了读者的思绪,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精彩绝伦的文学宝库。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诗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追寻我们内心的真实和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的探讨摘要:本文以情感为视角,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者在情感思维下反映的现实世界,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情感的特色与内涵,并通过情感理性、意象来进一步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建构了浪漫主义诗歌意象的整体结构,并指出了情感在当今社会的拯救意义,从而揭示出浪漫主义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意象情感思维英国浪漫主义者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摘要:本文以情感为视角,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者在情感思维下反映的现实世界,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情感的特色与内涵,并通过情感理性、意象来进一步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建构了浪漫主义诗歌意象的整体结构,并指出了情感在当今社会的拯救意义,从而揭示出浪漫主义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意象情感思维英国浪漫主义者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情感是人们精神灵魂所产生的力量,文学是通过情感打动读者,这种情感超越了种族和地域的界限,使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感。
浪漫主义文学最注重情感的抒发。
“浪漫”一词用于文学领域是指用以激发人的强烈情感为宗旨的文学。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们重视情感的本质,倡导学会用情感解读人生,力求使人们诗意地栖居,使读者能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中体验到其深刻价值与意义。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理性1 情感理性的解说在浪漫主义诗歌中,情感理性是指从情感出发来思考问题、来评判事物,以创作出“特殊的理性”方法。
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提倡的虽然是“情感”,但注重情感并一定没有理性,而完全可以是在理性思维下的“情感”,这也可以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理性”。
但这不是说理性与情感之间具有冲突,理性是指判断思考问题一种能力,是以独特的理性思想解读真实变化的客观世界。
英国浪漫主义者通过情感的方式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世界,将情感视为思维的核心,这种以理性指导下的情感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实现人们美好的理想。
我们在本文所讨论的理性指的是逻辑推理概念,是文学范畴内的说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理性是无处不在的,因为所有人都具有思考、判断、推理等活动能力,只是每个人对理性的表现形式不同,遵从自己的一种思考问题的结构或出发点,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理性,如现代派文学,就将“社会”认为是非理性的,即认为是社会造成了人本性的丧失行为。
2 关于情感理性的内在机制情感理性的重点是情感,即对情感的张扬,探求情感深处的丰富,体验情感的意态灵活与色彩,通过这种情感的追求和抒发来感悟生命的品质与意境。
不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怎么追逐桀骜不驯的生活过程,或者是鲜明清晰的理想探索,或者是面对自然反映出来的真实的情意,或者表达情感的神秘与奇幻,它们都是一种象征,都抒发了浪漫主义诗人对情感理性的追求与重视,希望通过他们浓浓的热情、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来构建一个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理想乐园,用情感观照现实,从情感之下透析到一个他们努力想避开的现实世界,倾述的是人类心灵的理想。
浪漫主义诗歌利用情感的碰撞引发心灵的共鸣,这种情感是浪漫主义诗人针对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表达的一种主观态度,这种从本质上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的情感是因情感而认识世界,利用内心主观性情感的表达来追求和歌颂自由或理想的天地。
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就倾注于大自然的美丽山水,从而产生自由的联想,这源于他的理想是逃避争斗,回归自然,因此通过借喻来回避现世的不公与痛苦;诗人拜伦则用洞察一切的眼光把动荡的、刺激的、忧郁的痛苦生活作为诚实的镜子,从而转变为情感的抒发;而诗人雪莱则是运用热情与理智相融而挖掘出了事物的深层本质:即人类战争的根源,人类为什么贫穷,社会问题的原因,并以诗人最美好的希望在诗歌里构建公平合理、充满幸福的理想乐园,以全世界呈现无边的博爱。
不管怎样,这些浪漫主义诗人都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为基础,因为不满现实的一些状况而以诗歌的形式探索自己的理想乐园。
另外,由于他们的情感理性的内在思想不同,因此他们对现实的体验就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方式,这也使得他们的浪漫主义诗歌各具特色。
3 英国浪漫主义情感理性的特征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是古典主义文艺的基础,启蒙主义大师狄德罗仍延用古典主义者的自然与理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认为艺术要通过理性的感受去模仿真实的自然。
而人主体意识的生命焕发就自然地摆脱了新古典主义原则的束缚,也为浪漫主义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源于德国美学的理论支持,如康德认为“美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他认为想象力是最活跃、最富创造性的因素,即以逻辑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只能认识现象世界,无法表现纯粹道德的、信仰的本身:“一个天才之所以被唤起对他自己的独创性的情感,是因为他在艺术中实行了摆脱规则束缚的自由”。
康德的美学思想正是令浪漫主义者一直探索并值得自豪的、要求情感自由的最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诗歌是情感的表达与书写,它表现人类的情感世界。
诗歌以情感为中心,直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以特殊的方式去谈论客观事物,是理性思考后内心的感受、情感的激荡。
诗是由词语构成,是非叙述性的心灵回声,正如雪莱在《诗辩》中所说的:“诗歌则是根据永恒的人性的形态而创作,它只存在于创作者的头脑中”。
换句话说,诗好比画家描绘出的画卷,是诗人对事实的情感评价而非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浪漫主义以情感为中心,寻找最适合表达主体内心世界的途径,通过诗歌的韵律、意象、隐喻与情感的契合,组织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从“物我同一的境界中得到乐趣”。
浪漫主义诗歌歌颂了一种自由意向,无须受任何技艺技巧的限制,是直觉与极其热烈的情感用语言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象,让心灵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自由状态,表现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境界,张扬变幻莫测的情感,渗透出自由气质与自由理想,从而深刻地表现诗人所有丰满的内在精神意蕴。
二探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本质1 情感现实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浪漫主义者透视现实、建构理想的源泉,浪漫主义诗歌书写的现实是经过个人情感浸润的情感理性现实,用主观思想去解读现实,把读者一起带入绚丽多彩的理想世界,因此情感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也说明了浪漫主义者追求幸福时的主观化、精神化,可称之为情感化现实的摹写,用情感化的思想追求浪漫情怀。
在19世纪初,英国处于工业革命阶段,而浪漫主义诗人对这种工业文明的理解不是在理性思辨的基础上,他们完全出于情感的理念来看待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如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伦敦》借想象力形成的幻觉思考,展现了这种情感现实:“……我一声一声,道道禁令中,我听到精神之枷锁的碰击……它吞噬了新生婴儿的哭声,把结婚喜榻变成了灵柩。
”这来自内心涌动的自然情感和精神诉求,是浪漫主义看待现实的典型之作,诗人通过诗歌谴责了工业文明造成的现实苦难,将现实的苦难通过情感放大,并渴望重新获得对精神、情感理性的控制,当这种欲望与现实进行碰撞时,完成了对心灵力量的确认,情感理想必然会遭受现实的重创。
他在另一首《天真与经验之歌》中感叹:“他们的孩子哭泣于荒凉之地,他们的坟墓建在那里……”它反映了诗人对工业文明所蕴含的得失利益的指责,诉说了它使得孩子天真的心被放逐,使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土壤变得冰冷,人类也会由此丧失自由与爱的能力,充分表达了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情感的自由与激情。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大都对现实充满很深的不满,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都无法和理想贴近,如虽然生活条件很富足的拜伦、雪莱,他们对现实存在很多疑虑和逆反;又如,生活贫寒的济慈、布莱克等诗人,更因厌恶现实而使自己始终处于无法与当时现实相容的处境,一直游离于现实之外,而只有通过诗歌来实现他们精神领域的慰藉。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生命极其短暂,只有二十多年的生命,却是经历苦难最多的诗人之一。
他的生活一贫如洗,他对现实的认知完全出于情感,坚持自己的情感真实,正如他在诗中所描绘的李·亨特:“你想他只看见牢狱的四壁,……他的命运远更幸福……他同大胆的弥尔顿飞过澒洞的天国:快乐地翱翔,到了他真正的天才的境界。
”诗歌中这片想象中的天国是诗人祈盼幸福的表达,也反映出他对于改变现实的无能为力,只有诗歌能让济慈栖息于最美丽的梦想,并以此成就了诗人情感理性中的唯美追求。
2 自我解放的情感表达在浪漫主义写作中,诗人能够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追求的永恒之美,想象世界的幸福、彼岸世界的自由,通过他们塑造的完美世界远离那令他们痛苦的现实,通过释放情感、回归情感获得心灵解放的力量,是以浪漫主义诗歌形式的最为疯狂的倾诉,用最张扬的情感获得情感解放,也成为他们理想中的自由王国,是真正能得到幸福的地方,从而回归平淡和宁静。
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热衷于对自然的描绘,他的诗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充满了不朽的宇宙精神:“又和花鸟作伴可真欢畅”,他把读者带到了宁静时想象所感受到的美丽自然。
在他的诗歌在《丁登寺》中,诗人写道:“这些景致会给我甜美的感觉,会使我的血脉和顺、心头舒畅”;美丽自然使诗人心灵宁静,情感温柔,于自然静谧中寻找到了生命的灵魂,从而摆脱了外部的世界困扰。
浪漫主义对自然情感的描述寄托于自然事物以求心灵解放,认为那是人的激情生命实现自由的最难跨越,成为浪漫主义者追求心灵自由的象征。
如在诗人布莱克天真朴素的认识里,张扬激情生命可以使人在空前的自由中享受精神愉悦。
他在诗中写道:“毛虫选择最美丽的叶子产卵,祖父选择最美妙的快乐诅咒”,表明了性爱是人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的自然激情解放的来源,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
可见,在想象力与激情的指引下,浪漫主义诗歌延续着张扬情感、弘扬自然激情的主题。
三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的媒介从前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得知,情感是流动的、主观的,承载诗人情感、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本身的意象。
意象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它使内在情感外化,是想象力对现实的投射,它来自诗人的情感、想象、思想、美学趣味,在传达浪漫主义诗歌多变而热烈的情感中起着重要作用。
简单地说,意象是客观现实的体现,是诗人审美思想的情感意念媒介,充分表达了浪漫主义诗人对“内在生命”的理解。
诗中的意象是一种诗的真,是表现情感的抽象艺术,代表着诗人因景而生的情感,是纯粹的、抽象的,更能激发主观的美感。
如雪莱的名篇《西风颂》,这首诗歌的背景是雪莱远离祖国听到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消息时,为表达悲愤之情而作的。
诗人借西风扫落叶来隐喻革命力量消灭反动势力,借西风送种子来比喻革命力量的积蓄。
同样,济慈的《夜莺颂》也是通过诗人的心灵意象描绘了纯美夜莺的歌声,表达了诗人的满腔依恋与哀怨。
让我们通过夜莺的歌声体味到了永恒的美,以及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无助,使诗歌体现出了永恒的生命力。
所以说,意象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倾诉的知觉情感的符号,它极其丰美而纷繁。
浪漫主义诗人们或通过自然意象,或通过心灵意象,使所描绘的形象重新具有了独特的光彩,它是浸透着情感的形象,对情感起着启发与触动的主动作用,使得情感通过意象的媒介变得更加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