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用方剂

合集下载

补阳还五汤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感音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 7 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342 1 )1 0 O0 0 55 0 (0 00 — 8 一1 0
辛 夷 1 , 0 g 白芷 1 , 耳 子 9 g 0 g苍 。方 中加 辛 夷 、 白芷 、苍 耳 补 阳 还 五 汤 出 自王 清 任 《 林 改错 》 , 于治 疗 “ 虚 致 医 用 因
赤 芍 1 , 芎 1 , 龙 1 , 0g 川 0g地 0 g 茯苓 2 , 0g 陈皮 1 , 半夏 0g清 1 , 梗 1 , 草 3 。方 中加 茯苓 、陈 皮 、清 半 夏 、桔 梗 、 0g 桔 0g 甘 g 甘 草 等 药 以助 其 健 脾 化湿 、利 咽 通 窍之 力 。
血、通络开窍。药用生黄芪 6 , 0 g 当归尾 1 , 0 g 赤芍 1 , 0 g 地 龙 6g 川芎 1 , , 0g 茯苓 2 , 0g 陈皮 1 , 0g 柴胡 1 , 0g 炙香附 1 。 0g 方中加茯苓、陈皮 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柴胡、炙香 附行气通 窍。 2 耳源性眩晕 证见头晕 目眩, 反复发作, 发无 定时, 因劳累而诱 发, 常 发 常伴有一侧耳鸣 、听力下降, 神疲懒言, 恶心 呕吐, 纳呆, 便溏 , 舌质黯 淡或有瘀斑, 白腻, 苔 脉细缓 。 局部检查:可有 自发性眼 球震颤, 外耳 道及 鼓膜 均无异常, 纯音测 听显示为一侧感音神 经性耳聋, 声导抗检查无异常 。 本病证属气虚血瘀、脉络瘀 阻。
作 时 头 晕 目眩, 视物 旋 转 , 不敢 睁眼 及 活 动 身 体 , 则 眩 晕加 重 , 正 常 范 围 。声 导 抗 测 听示 :双 耳 鼓 室 曲线 均 呈 “ ”型 , 反 射 动 A 声

中药土方治疗鼻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鼻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鼻炎的秘方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多、嗅觉减退等。

中药土方作为传统中医的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鼻炎。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土方治疗鼻炎的秘方,希望能对鼻炎患者有所帮助。

秘方一:黄芩连翘汤黄芩和连翘是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的功效。

配合其他中药材,可以用来治疗鼻炎。

制作方法如下:将黄芩、连翘、薄荷、甘草、板蓝根、荆芥、防风、柴胡、生鸡蛋清等药材按比例混合煎煮,去渣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匀,每日分次饮用。

秘方二: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适用于治疗鼻炎引起的鼻涕多、鼻塞等症状。

配方包括苏子、五味子、当归、白芍、桂枝、姜黄、白附子等。

将药材混合煎煮,去渣后分次饮用。

这个方剂可以调理气血,促进鼻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鼻炎症状。

秘方三:菊花清凉鼻膜菊花清凉鼻膜是一种外用药物,适用于缓解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将菊花、鲜竹叶、薄荷叶等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清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鼻部,保持20分钟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这种鼻膜可以起到清热祛风、散寒利湿的作用,缓解鼻部不适。

秘方四:柴胡清痰汤柴胡清痰汤是一种中药方剂,适用于治疗鼻炎合并有痰湿阻滞的症状。

方剂的药材包括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等,将其混合煎煮,去渣后分次饮用。

这个方剂可以祛痰利湿、行气停痛,有助于改善鼻炎引起的症状。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鼻炎的秘方有很多,包括黄芩连翘汤、苏子降气汤、菊花清凉鼻膜、柴胡清痰汤等。

这些中药土方通过调理气血、清热解毒、散寒利湿等作用,可以缓解鼻炎引起的鼻塞、鼻涕多等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中药土方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和有效。

总之,中药土方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鼻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药性复杂,使用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中药治疗鼻炎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对于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鼻炎 中药治疗鼻炎配方

中药治疗鼻炎 中药治疗鼻炎配方

中药治疗鼻炎中药治疗鼻炎配方中药治疗鼻炎
引言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炎症,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

传统中药在治疗鼻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鼻部的功能。

本文介绍几种中药治疗鼻炎的常用配方。

中药配方
1. 桑叶20克,薄荷10克,连翘10克,荆芥15克,紫苏叶15克。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次。

2. 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中药香囊适量。

将以上药材加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香囊熏吸。

每日使用2次。

3. 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天麻10克,川贝母5克。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次。

注意事项
- 使用中药治疗鼻炎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 对于个别人来说,中药可能会引发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应
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 在使用中药配方时,应注意药材的质量和用量,严格按照配
方的要求操作。

结论
中药治疗鼻炎的配方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耳鼻咽喉科常用方剂歌诀李凡成编,录自:何宇声主编《临床常用方剂歌诀》(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08-3201、三蚣散(《奇效良方》)三蚣散内星芷麝,功专搜风又祛痰;口眼歪斜面肌挛,此方当可保安康。

由蜈蚣、南星、白芷、麝香组成,热酒调服。

搜风祛痰通络。

治口眼歪斜、面肌痉挛、抽搐。

2、三黄凉膈散(《喉科紫珍集》)三黄凉膈治喉痛,芩柏连栀归芍芎;玄草射竹青陈皮,花粉银花灯心送。

由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生甘草、射干、竹叶、青皮、陈皮、天花粉、银花、灯心组成。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治邪毒由表入里,咽喉红肿疼痛,恶寒发热。

便泌加大黄。

3、千金内托散(《喉科紫珍集》)千金内托治喉痈银翘桔草朴芍芎青陈蒌灯防花粉五目未溃参归功由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赤芍、川芎、厚朴、青皮、陈皮、瓜蒌、灯心、防风、天花粉、人参、当归组成。

清热消毒,托里破痈。

治喉痈应溃而未溃,红肿疼痛。

4、化脓汤(《朱宗云经验方》)化脓汤中贝皂甲银翘栀板僵芩花豆根芦根十二味解毒排脓朱氏法由银花、连翘、栀子、板蓝根、山豆根、芦根、黄芩、天花粉、僵蚕、贝母、皂角刺、穿山甲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治咽喉痈肿成脓未溃。

5、升麻解毒汤(《谭敬书经验方》)升麻解毒苍芷芩升葛芍草蒲桔腥肺热鼻渊流浊涕欲求特效此方寻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蒲公英、苍耳子、白芷、鱼腥草、桔梗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通窍。

治肺热鼻渊,浊涕量多不止,面颊疼痛。

便秘加大黄,尿黄加木通。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止衄散中用当归黄芪芍药生地随再加茯苓与阿胶益气生血衄可退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

益气生血、凉血止衄。

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少阴甘桔升柴陈羌芎黄芩葱玄参咽痛口糜并腐烂身热脉沉病不轻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

疏风解毒,清利咽喉。

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国家三甲中医院建设-耳鼻喉方剂目录--整理表格版

国家三甲中医院建设-耳鼻喉方剂目录--整理表格版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48
通窍活血汤
《医林改错》
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
活血化瘀
通窍活络
49
会厌逐瘀汤
《医林改错》
当归、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柴胡、玄参、甘草、桔梗、枳壳
活血化瘀
通络利咽
会厌逐瘀汤芍地,桃红柴玄草枳桔热病余毒入络脉,咽肌麻痹功效奇
健脾祛湿
半夏白木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57
五苓散
《伤寒论》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58
真武汤
《伤寒论》
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疏风清肺
通利鼻窍
苍耳子散辛夷花,薄荷白芷四药抓
疏风祛邪通肺窍,鼻塞涕浊效堪夸
4
六味汤
《喉科秘旨》
荆芥、防风、僵蚕、桔梗、薄荷、甘草
疏风利咽
六味汤中用荆防,桔草薄荷与僵蚕
5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劳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6
桑菊饮
《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

1.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温服,盖被微汗【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苦薄白脉浮紧2.桂枝汤【源】《伤寒论》【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饮热粥,冬加被,微汗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喷嚏,鼻鸣干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3.苍耳子散(《济生方》)白芷薄荷辛夷苍耳子4.六味汤(《喉科要旨》)桔梗甘草薄荷荆芥穗防风僵蚕5.银翘散《温病条辩》【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查9克薄荷(后下)6克淡竹叶9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9克荆芥穗6克生甘草6克芦根20克。

【用法】水煎服(原方为散剂,现多改作汤剂,亦有作丸剂片剂者)。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心烦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6.桑菊饮【源】《温病条辨》【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湿咳嗽服之消。

【组成】桑叶12克菊花9克杏仁9克桔梗9克连翘9克芦根20克生甘草6克薄荷(后下)6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7.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赤芍桑白皮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8.败毒散9.大承气汤【源】《伤寒论》【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水煎服。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渣,入芒硝微火烊化,温时服下。

得下,余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2.桂枝汤(《伤寒论》)3.苍耳子散(《济生方》)4.六味汤(《喉科秘旨》)5.银翘散(《温病条辨》)6.桑菊饮(《温病条辨》)7.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8.败毒散(《摄生众妙方》)9.大承气汤(《伤寒论》)10.小柴胡汤(《伤寒论》)11.四逆散(《伤寒论》)1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半夏泻心汤(《伤寒论》)14.大柴胡汤(《金匮要略》)15.白虎汤(《伤寒论》)16.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17.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18.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19.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20.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2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22.黄苓汤(《医宗金鉴》)23.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2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25.理中丸(《疡医大全》)26.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27.四逆汤(《伤寒论》)28.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29.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31.玉屏风散(《丹溪心法》)32.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33.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34.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5.归脾汤(《正体类要》)36.八珍汤(《正体类要》)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38.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39.肾气丸(《金匮要略》)40.四神丸(《证治准绳》)41.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42.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43.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44.通气散(《医林改错》)4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6.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48.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49.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50.川芳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1.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52.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53.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54.蕾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5.三仁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6.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57.五苓散(《伤寒论》)58.真武汤(《伤寒论》)59.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0.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耳鼻喉科疾病是指耳鼻喉部位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耳鸣、鼻窦炎、咽喉炎等。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经络调理法中医认为,耳鼻喉部位与全身经络密切相关。

经络调理法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人体经络的运行,达到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刮痧等。

针灸通过刺激耳鼻喉部位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艾灸通过热力刺激,增强局部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不仅能够治疗耳鼻喉科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刮痧则是通过刮擦的方式,刺激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二、草药治疗法中医草药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注重调整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草药一般具有温通、清热、解毒等功效。

例如,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可用来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其成分包括黄柏、黄芩、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此外,黄连黄耆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它由黄连、黄耆、黄芩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三、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通过在耳鼻喉区域施行拔罐来调理经络和疏通经血,以达到治疗耳鼻喉疾病的效果。

拔罐可以提高部位的局部温度,增强组织代谢,促进营养供应,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淤血和水肿等症状。

拔罐疗法对于慢性鼻窦炎、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四、穴位按摩疗法中医认为,耳鼻喉科疾病与人体特定穴位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起到治疗效果。

例如,人中穴位位于上唇中央,可以通过按摩人中穴位来缓解鼻塞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另外,人迎穴位位于耳垂前方,可以通过按摩人迎穴位来改善咽喉炎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总之,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络调理法、草药治疗法、拔罐疗法和穴位按摩疗法等。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

精品文档1、三蚣散(《奇效良方》)三蚣散内星芷麝功专搜风又祛痰口眼歪斜面肌挛此方当可保安康由蜈蚣、南星、白芷、麝香组成,热酒调服。

搜风祛痰通络。

治口眼口呙斜、面肌痉挛、抽搐。

2、三黄凉膈散(《喉科紫珍集》)三黄凉膈治喉痛苓柏连栀归芍芎玄草射竹青陈皮花粉银花灯心送由黄苓、黄柏、黄连、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生甘草、射干、竹叶、青皮、陈皮、天花粉、银花、灯心组成。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治邪毒由表入里,咽喉红肿疼痛,恶寒发热。

便泌加大黄。

3、千金内托散(《喉科紫珍集》)千金内托治喉痈银翘桔草朴芍芎青陈蒌灯防花粉五目未溃参归功由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赤芍、川芎、厚朴、青皮、陈皮、瓜蒌、灯心、防风、天花粉、人参、当归组成。

清热消毒,托里破痈。

治喉痈应溃而未溃,红肿疼痛。

4、化脓汤(《朱宗云经验方》)化脓汤中贝皂甲银翘栀板僵苓花豆根芦根十二味解毒排脓朱氏法由银花、连翘、栀子、板蓝根、山豆根、芦根、黄苓、天花粉、僵蚕、贝母、皂角刺、穿山甲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治咽喉痈肿成脓未溃。

5、升麻解毒汤(《谭敬书经验方》)升麻解毒苍芷苓升葛芍草蒲桔腥肺热鼻渊流浊涕欲求特效此方寻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苓、蒲公英、苍耳子、白芷、鱼腥草、桔梗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通窍。

治肺热鼻渊,浊涕量多不止,面颊疼痛。

便秘加大黄,尿黄加木通。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止衄散中用当归黄芪芍药生地随再加茯苓与阿胶益气生血衄可退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

益气生血、凉血止衄。

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少阴甘桔升柴陈羌芎黄苓葱玄参咽痛口糜并腐烂身热脉沉病不轻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苓、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

疏风解毒,清利咽喉。

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8、中和汤(《医宗金鉴》)中和汤里八珍配减去地苓加芪桂桔芷排脓姜枣冬补虚托毒藿香替由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炙甘草、白芍、川芎、当归、白芷、桔梗、藿香、麦冬、生姜、大枣组成。

五官科中医处方

五官科中医处方

五官科中医处方【眼睛】麦粒肿4方眼睛发炎15方眼皮溃疡发炎1方眼睛发痒1方毛莨治疱疹性球结膜炎眼睛内出血9方海螵蛸治沙眼白内障1方青光眼2方视力下降7方眼睛生胬肉2方眼睛生虫1方【鼻子】鼻窦炎引起的眼睛病眼皮麻痹1方近视眼2方斜视1方失明2方一切眼病用洗目仙方【耳朵】中耳炎16方耳鸣3方耳聋8方耳朵痒1方来月经耳朵流血流鼻血13方鼻息肉1方鼻炎26方过敏性鼻炎14方萎缩性鼻炎1方酒糟鼻2方鼻粘膜损伤,充血糜烂1方鼻孔有异物【咽喉】扁桃体发炎8方急性咽喉炎7方慢性咽喉炎9方咽喉炎引起的咳嗽1方梅核气6方补中益气汤合补锌治咽鼓管异常开放失音(声音嘶哑)6方声带息肉1方喉咙发痒用逍遥散鱼骨梗喉2方各种咽喉疾病2方【口腔】口腔溃疡25方顽固性口唇溃疡1方口中干燥2方口甘(甜)1方温中益气治口渴伴牙齿出血剥脱性唇炎1方药物性唇周炎1方鸦胆子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牙痛24方牙齿肉溃疡1方牙齿松动1方长期补钙可以让牙齿重生食盐刷牙保健牙齿丁香糊治疗拔牙术后的干槽症舌头肿大2方健脾益气汤治疗裂舌大小不等舌系带及唇部粘液囊肿黑苔【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处方集口腔溃疡-名医7秘方口腔溃疡-名医验方口腔溃疡-胡连汤(许公岩)口腔溃疡-沈少功案口腔溃疡-口疮方(张珍玉)复发性口腔溃疡-养阴清热汤(徐治鸿)复发性口腔溃疡-育阴愈疡汤(施奠邦)口腔溃疡-导阳归肾汤(邹云翔)口腔溃疡-付济华口疮散口腔溃疡-付济华王幸福-顽固性口腔溃疡.治疗体会顽固性口腔溃疡-王幸福口腔溃疡-2献方口腔溃疡验方口腔溃疡:方赠有缘人口.眼.生殖器.白塞综合征----处方集白塞综合征-赤小豆当归散白塞病—清热解毒利湿方(杜秀兰)经行口糜-中医学【流口水】流口水-----处方集【鹅口疮】鹅口疮-----处方集【口臭】口臭----处方集口臭-付济华口臭-王幸福方口臭-简单秘方【口干】口干舌裂-----处方集【口苦】口苦-----处方集【口甜】脾瘅(口甘)嗜异食症-----处方集咬指甲------警惕儿童异食症【五官科】五官科-中医秘方集《五官科病最新中医治疗》《眼耳鼻喉科应用必备》五官干燥--醍醐灌顶润窍饮【耳朵】耳鸣------处方集升精除鸣汤合知柏地黄汤化裁治疗脑动脉硬化性耳鸣治案耳鸣一剂痊愈苍猪汤耳鸣,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嗜睡一年四剂愈,耳鸣三月六剂除”高血压伴耳鸣--龙胆泻肝汤加减--印会河耳鸣、耳聋--中医学三十七.开窍散熄耳鸣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医案-----临床治疗总结耳鸣、耳聋-----临床治疗用药耳聋丸---清肝胆实热渐聋-----中医学暴聋------中医学耳聋------处方集耳科-辨治医案益气聪明汤---益气升清,聪耳明目骨碎补滋阴大补丸---益肝滋肾耳鸣一剂痊愈苍猪汤耳聋左慈丸---滋阴补肾,潜阳聪耳中耳炎-名医5秘方慢性中耳炎-现代妙方祖传秘方治慢性中耳炎中耳炎-付济华吹耳散中耳炎-付济华秘方耳鸣-名医2秘方耳聋-名医3秘方耳鸣、耳聋-中医学耳鸣、耳聋-付济华耳膜穿孔,听力下降-耳灵散美尼尔-名医10秘方【眼睛】眼科-沈少功眼科-中医秘方集《特诊特治白内障》白内障-名医验方白内障-名医5秘方其他目疾-名医7秘方近视眼闪辉性暗点-名医2秘方青光眼-名医4秘方角膜云翳-3秘方眼外伤-名医4秘方视网膜色素变性-名医3秘方恢复视力——明眼穴泪囊炎-名医4秘方角膜软化症-名医1秘方视神经萎缩-名医5秘方虹膜睫状体炎-名医4秘方网脱术后-名医3秘方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名医3秘方巩膜炎-名医1秘方结膜炎-名医6秘方角膜炎-名医7秘方眼角膜炎-王幸福灵方眼结膜炎-红眼病眼睛-----风热证眼底炎-视力下降眼角膜溃疡麦粒肿-名医2秘方瞳仁散大方-瞳孔散大翼状胬肉-中医世家眼晴干涩-干燥综合征眼肌无力-上睑下垂-王幸福眼底出血眼皮跳-眼睑痉挛经行目暗-中医学色素膜炎,交感性眼炎---加减化斑汤(黄叔仁)【鼻子】鼻科-沈绍功急慢性鼻炎-名医6秘方鼻窦炎-处方集急慢性鼻炎------处方集急慢性鼻炎-----处方集2鼻炎—名医屡效方鼻炎-王幸福效方急性鼻炎-王幸福鼻窦炎-名医10秘方鼻窦炎-付济华秘方额窦炎-名医2秘方鼻渊-名医验方鼻炎-治愈率100%慢性鼻炎-中医世家过敏性鼻炎-归纳1过敏性鼻炎-归纳2过敏性鼻炎-----治疗汇总急慢性鼻炎-----临床归纳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方法过敏性鼻炎-名医4秘方过敏性鼻炎-王幸福过敏性鼻炎-中医学过敏性鼻炎-绝对好方!过敏性鼻炎:方赠有缘人过敏性鼻炎-王幸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处方集酒糟鼻-付济华秘方酒糟鼻-付济华秘方鼻衄-名医6秘方鼻子大出血鼻衄-名医验方鼻衄-中医学萎缩性鼻炎-王幸福偏方鼻息肉-付济华鼻痔散鼻息肉-三味药来消完鼻息肉-付济华鼻痔散鼻息肉-息肉雾化汤(干祖望)鼻窦炎、鼻息肉-辛前甘桔汤(张赞臣)鼻息肉-名医3秘方【鼻子】鼻窦炎引起的眼睛病眼皮麻痹1方近视眼2方斜视1方失明2方一切眼病用洗目仙方【总结】齿科-沈少功【牙痛】牙痛----处方集牙痛-名医10秘方风火牙痛-香蕉皮牙痛-陈谨效方牙痛-祖传神效牙痛霜牙痛-王幸福案医案纪实---牙齿疼痛难忍牙痛-名医验方牙痛-虎杖特效【牙周炎】牙周炎---处方集牙疳---溃疡性牙龈炎牙龈腐烂-名医3秘方【虫牙】龋齿---虫牙【牙龈出血】齿衄---牙龈出血齿衄-中医学牙龈出血口腔恶臭-用盐刷牙【牙齿松动】牙齿松动-----处方集老掉牙-付济华【磨牙】磨牙------齿介【牙迟】齿迟---牙齿生长缓慢【总结】喉科-沈少功咽喉疾病-名医秘方集治喉十六字诀-王幸福【咽喉炎】咽喉炎---处方集慢性咽炎----临床精华急慢性咽喉炎-名医9秘方慢性咽炎-散结利咽汤-付济华急慢性咽喉炎-付济华急慢性咽喉炎-王幸福慢性咽炎-王幸福便方慢性咽炎-补脾升阳清咽汤(干祖望)慢性咽喉炎-加味铁叫子如圣汤(袁家玑)咽喉溃疡-喉疳清解汤(张赞臣)慢性咽喉炎-养阴利咽汤(张赞臣)慢性咽炎-祖传特效方慢性咽炎:方赠有缘人咽喉痛-清咽解毒汤(吕同杰)【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处方集扁桃腺肿:方赠有缘人扁桃体炎:方赠有缘人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王幸福-消蛾清解汤扁桃体肿痛-金灯山根汤(张赞臣)扁桃体炎-名医9秘方【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处方集声音嘶哑-名医5秘方声音嘶哑-中医学慢性喉炎,声音嘶哑-两石两子汤(耿鉴庭)急性会厌炎-丹栀射郁汤(耿鉴庭)【打呼噜】打呼噜---处方集打呼噜-付济华打鼾-付济华【梅核气】梅核气---处方集梅核气-半夏厚朴汤梅核气-名医2秘方吞咽无力-王幸福齿迟------牙齿生长缓慢齿衄------牙龈出血医案纪实-------牙齿疼痛难忍磨牙------齿介牙齿松动-----处方集龋齿--------虫牙牙疳-----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处方集牙痛------处方集嗜异食症-----处方集咬指甲------警惕儿童异食症梅核气-------处方集声音嘶哑------处方集慢性咽炎-------临床精华扁桃体炎------处方集咽喉炎------处方集打呼噜------处方集流口水-----处方集脾瘅(口甘) 口苦-----处方集口干舌裂-----处方集口臭----处方集鹅口疮-----处方集口腔溃疡-----处方集眼睛-----风热证耳鸣一剂痊愈苍猪汤恢复视力——明眼穴鼻子大出血酒糟鼻--付济华秘方风火牙痛--香蕉皮牙痛--祖传神效牙痛霜牙龈出血口腔恶臭--用盐刷牙过敏性鼻炎五官干燥--醍醐灌顶润窍饮鼻炎——名医屡效方白塞病——清热解毒利湿方(杜秀兰)过敏性鼻炎--王幸福过敏性鼻炎:方赠有缘人口腔溃疡:方赠有缘人扁桃腺肿:方赠有缘人扁桃体炎:方赠有缘人慢性咽炎:方赠有缘人过敏性鼻炎--绝对好方!鼻窦炎---付济华秘方慢性咽炎-散结利咽汤-付济华鼻息肉--三味药来消完慢性咽炎--祖传特效方》急慢性咽喉炎---王幸福急性鼻炎---王幸福眼底炎---视力下降〖特效处方〗自制慢性鼻炎油陆南山-学术观点-医案-验方快速治愈口腔溃疡,老中医只用一味药慢性咽炎-----程宇宏总结精选眼科实用方剂首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祛障明目汤--哈院牙痛方----哈院眼睛发炎--养阴清热汤--哈院急慢性鼻炎-----临床归纳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方法过敏性鼻炎-----治疗汇总五官科疾病<<当代中医师灵应奇方真传>> 祖传秘方治慢性中耳炎耳鸣------处方集耳鸣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耳鸣、耳聋-----临床治疗用药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医案-----临床治疗总结耳聋------处方集渐聋-----中医学暴聋------中医学升精除鸣汤合知柏地黄汤化裁治疗脑动脉硬化性耳鸣治案咽喉科------链接牙科------总结链接口腔科-----链接唇炎五官科---连接翼状胬肉--中医世家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王幸福-消蛾清解汤眼晴干涩---干燥综合征慢性咽炎--王幸福便方治喉十六字诀--王幸福口干舌裂---王幸福口苦症---王幸福过敏性鼻炎---王幸福眼肌无力-上睑下垂-王幸福眼底出血牙痛---王幸福案口臭---王幸福方眼皮跳---眼睑痉挛眼结膜炎---红眼病王幸福---顽固性口腔溃疡.治疗体会过敏性鼻炎--中医学经行目暗--中医学经行口糜--中医学鼻衄--中医学声音嘶哑--中医学耳鸣、耳聋--中医学齿衄--中医学口腔溃疡---付济华口疮散急慢性咽喉炎---付济华打呼噜---付济华口臭---付济华耳鸣、耳聋---付济华老掉牙---付济华中耳炎---付济华秘方鼻息肉---付济华鼻痔散耳膜穿孔,听力下降--耳灵散慢性鼻炎--中医世家过敏性鼻炎--归纳2色素膜炎,交感性眼炎---加减化斑汤(黄叔仁)、鼻息肉--息肉雾化汤(干祖望) 鼻窦炎、鼻息肉---辛前甘桔汤(张赞臣) 慢性喉炎,声音嘶哑--两石两子汤(耿鉴庭) 慢性咽炎--补脾升阳清咽汤(干祖望) 慢性咽喉炎--加味铁叫子如圣汤(袁家玑) 咽喉溃疡---喉疳清解汤(张赞臣) 干燥型咽炎--参梅含片(干祖望) 慢性咽喉炎--养阴利咽汤(张赞臣) 扁桃体肿痛(--金灯山根汤(张赞臣) 急性会厌炎--丹栀射郁汤(耿鉴庭) 咽喉痛----清咽解毒汤(吕同杰) 口腔溃疡--口疮方(张珍玉) 口腔溃疡--导阳归肾汤(邹云翔) 复发性口腔溃疡---育阴愈疡汤(施奠邦) 复发性口腔溃疡--养阴清热汤(徐治鸿) 口腔溃疡--胡连汤(许公岩)牙痛--陈谨效方口腔溃疡--名医7秘方牙龈腐烂--名医3秘方牙痛--名医10秘方声音嘶哑--名医5秘方梅核气--名医2秘方急慢性咽喉炎--名医9秘方扁桃体炎--名医9秘方鼻息肉--名医3秘方急慢性鼻炎--名医6秘方额窦炎--名医2秘方鼻窦炎--名医10秘方过敏性鼻炎--名医4秘方鼻衄--名医6秘方中耳炎--名医5秘方耳聋--名医3秘方耳鸣--名医2秘方其他目疾---名医7秘方近视眼闪辉性暗点---名医2秘方角膜云翳---秘方(首)青光眼---名医4秘方白内障---名医5秘方眼外伤---名医4秘方视网膜色素变性---名医3秘方泪囊炎---名医4秘方角膜软化症---名医1秘方视神经萎缩---名医5秘方虹膜睫状体炎---名医4秘方网脱术后---名医3秘方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名医3秘方巩膜炎---名医1秘方眼角膜溃疡角膜炎---名医7秘方结膜炎---名医6秘方麦粒肿---名医2秘方白内障--名医验方鼻衄--名医验方鼻渊--名医验方牙痛--名医验方口腔溃疡--名医验方白塞综合征--赤小豆当归散梅核气--半夏厚朴汤喉科--沈少功齿科--沈少功耳科----辨治及个医案眼科---沈少功鼻科---沈绍功口腔溃疡---沈少功案鼻窦炎---处方集过敏性鼻炎--处方集眼科---中医秘方集五官科---中医秘方集慢性中耳炎----现代妙方牙痛----虎杖特效口腔溃疡---献方美尼尔---名医秘方咽喉疾病---名医秘方集鼻炎---治愈率% 打鼾---偏方流口水-----处方集。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常用方剂介绍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常用方剂介绍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常用方剂介绍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多由病毒感染或病原体侵袭引起。

中医将咽喉炎归为“咽喉痹针”范畴,认为病因主要是风热、痰火、肺热等各种病邪侵袭咽喉所致。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中医有多种方剂用于辨证施治咽喉炎,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剂。

一、清热解毒类方剂1. 麦冬败毒散:此方剂以炒麦冬为主要药物,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适用于因咽喉炎引起的咽痛、干燥、灼热感等症状。

2. 荆防败毒散:主要由荆芥炮制、甘草、玄参等药物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喉炎出现的咳嗽、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

二、祛痰化湿类方剂1. 五味子糖浆:方剂由五味子、茯苓、半夏等中药组成。

具有祛痰止咳、化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多、喉痛、声音嘶哑等咽喉炎患者。

2. 百部止咳糖浆:方剂主要由百部、葛根、桑白皮等成分组成。

具有祛痰平喘、润喉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干燥、喉咙干涩的症状。

三、滋阴润燥类方剂1. 弦石客:此方剂由玄参、麦冬、黄芩等中药组成。

能够滋阴润燥、清肺泄火,适用于咽干、声音嘶哑、咯血等咽喉炎患者。

2. 毛冬青口服液:方剂主要由毛冬青、麦冬、葛根等药物组成。

具有润喉化痰、清热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干燥、咳嗽、咽痛等症状。

以上只是常用的几种中医辨证施治咽喉炎的方剂,对于具体病情的辨证论治,还需要咨询中医医师的指导。

此外,方剂治疗咽喉炎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配伍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结起来,中医辨证施治咽喉炎的常用方剂可以分为清热解毒类、祛痰化湿类、滋阴润燥类等不同类型。

通过根据个体的症状、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方剂,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同样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方剂,以免延误病情。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
止衄散中用当归 黄芪芍药生地随
再加茯苓与阿胶 益气生血衄可退
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益气生血、凉血止衄。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
少阴甘桔升柴陈 羌芎黄芩葱玄参
咽痛口糜并腐烂 身热脉沉病不轻
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疏风解毒,清利咽喉。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由茯苓、猪苓、泽泻、藁本、杏仁、生地、栀子、木通、知母、黄柏组成。清热利湿,化湿通窍。治萎缩性鼻炎,鼻中浊脓量多。
15、加味升麻葛根汤(《潭敬书经验方》)
升麻葛根芍草芩 二皮二通地麦寻
清解肺经与阳明 鼻渊鼻窒效验灵
由升麻、葛根、赤芍、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木通、路路通、生地、麦冬、黄芩组成。清热解毒,通窍止涕。治慢性鼻渊,鼻塞,涕黄浊量不多,属肺经或阳明郁热者。
16、加味升葛汤(《医学见能》)
加味升葛地芩硝 枳芷花粉杏银翘
肺胃郁热成鼻燥 此方服来病即消
即升麻葛根汤加味。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生地、芒硝、枳壳、白芷、天花粉、杏仁、银花、连翘组成。清热生津,升清润燥。治肺胃郁热,鼻腔干燥少涕。
17、加味导赤散(《中医喉科学》)
加味导赤加桔梗 玄牛银翘薄连芩
慢性喉痹阴虚证 此方常服咽喉康
由玄参、麦冬、生甘草、桔梗组成。清咽化痰。治慢喉痹,咽喉干燥疼痛,小瘰增生,吭喀少痰。
12、半夏散及汤(《伤寒论》)
半夏散中桂枝草 伤寒咽痛此方好
由半夏、桂枝、炙甘草组成。散寒祛邪,利咽止痛。治少阴病咽痛(阳气不足,外感于寒,邪客咽喉,咽部淡紫微肿,疼痛不利)。
13、加味二陈汤(《外科正宗》)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诊治耳道感染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诊治耳道感染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诊治耳道感染耳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在中医耳鼻喉科领域,对于耳道感染有着独特的诊治方法和理念。

中医认为,耳道感染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状态以及耳部局部的气血、经络等密切相关。

从病因上来看,多由外感风热邪毒、肝胆湿热、脾虚湿困等因素所致。

在外感风热邪毒方面,当人体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耳部经络,导致气血壅滞,容易引发耳道感染。

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部疼痛、瘙痒,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此时,中医的诊治重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常用的中药方剂如银翘散加减,其中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薄荷、牛蒡子等可疏风散热、利咽消肿。

肝胆湿热是导致耳道感染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患者长期情绪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者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循经上扰耳部,就可能引发耳道感染。

这类患者除了耳部症状外,还常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结等表现。

治疗上,中医常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泻肝胆湿热。

龙胆草、黄芩、栀子等中药能够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等有助于利湿清热。

脾虚湿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若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上犯于耳,也会导致耳道感染。

此类患者往往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

中医治疗会以健脾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加减,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等可健脾益气,薏苡仁、砂仁等能化湿醒脾。

在诊断方面,中医耳鼻喉科医生除了通过询问病史、症状来判断病因外,还会进行耳部的局部检查。

通过观察耳道的红肿程度、分泌物的性质和颜色等,来进一步明确病情。

同时,还会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中医治疗耳道感染,除了内服中药外,还有多种外治法。

比如,中药滴耳法,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止痒等作用的中药煎液,滴入耳内,直接作用于患处。

还有中药吹耳法,将中药研成细粉,轻轻吹入耳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耳道感染的常用手段之一。

仲景方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心法点滴

仲景方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心法点滴

仲景方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心法点滴汉代医圣张仲景所着《伤寒论》、《金匮要略》辨证论治言简意赅,内涵却博大精深。

其方所论,以内科杂病为多,但不乏耳鼻喉科应用领域,若辨治得当,常可一矢中的,效若桴鼓。

兹撷取临诊常用经方介绍如下。

1.分泌性中耳炎选方:五苓散、防已黄蓍汤《温热纬纬.外感温热篇》曰:“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

”而外邪上受,首先犯肺。

故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每由外邪侵袭,肺气不宣,经气痞塞,肃降失司,水道不通,水湿停聚耳窍使然。

诚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所云:“风入於耳之经脉,使经气痞塞不宣。

”此时治宜宣肺通窍,渗湿利水,用五苓散加减。

如系风寒束表,加葱白、防风、荆芥、麻黄类;如系风热袭肺,则加银花、桑白皮、连翘、黄芩等;若兼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花、白芷,并可选用藿香、石菖蒲、枳壳等专理通窍。

急性若失治误治,则邪毒久留入络,气滞血瘀,此时若素体兼有脾虚失运,则痰湿由生,痰湿与瘀血博结,经气痞塞更甚,耳窍不通加重,而转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此即《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

故应以健脾化湿,行气活血为法。

用防已黄蓍汤加减,如加柴胡、川芎、枳壳、路路通、石菖蒲等。

2.美尼尔氏病选方: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真武汤美尼尔氏病所致眩晕,病初可由肝失调达,经脉阻,兼之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遂生,壅塞迷路所致,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於肝。

”此时宜疏肝醒脾,利湿化痰,降逆止呕。

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并酌加柴胡、白蒺藜、天麻、陈皮等。

若病延日久,反复发作,则久病伤正,或素体本虚,易致脾虚湿盛,或肾虚水泛,迷路水肿更甚,病情反反复复,更为缠绵难愈,即所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口问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海问篇》)。

此时应标本兼施。

脾虚者用泽泻汤加党参、山药、当归、茯苓、陈皮、竹茹;肾阴虚者用泽泻汤加山茱萸、女贞子、生地、龙骨、牡蛎;肾阳虚则用真武汤。

【名医效方集锦】喉部诸病方

【名医效方集锦】喉部诸病方

【名医效方集锦】喉部诸病方一、前桔杏苏汤【方源】耿鉴庭效验方【组成用法】信前胡5g 白桔梗6g 苦杏仁9g 苏叶6g 蝉衣6g 橘皮6g 甘草4g 加水400ml,煎至200ml,分2次服,服后覆被,使其得汗,亦可服二煎。

【功效主治】本方有温散风寒,止咳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突然袭受,喉痛声嘶,咳嗽气较粗,即所谓金实不鸣者。

【加减应用】若袭受风寒,以寒为重者,去苏叶加麻黄;若咳嗽较频者,加紫菀、款冬花;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若内有痰滞者,加枳壳、郁金、陈萝卜缨;若小便不利者,加赤茯苓。

二、音嘶验方【方源】胡天雄效验方【组成用法】生甘草15g 桔梗10g 荆芥10g 浙贝10g 牛蒡子7g 薄荷3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解表宣肺,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初起的音嘶。

三、说书红音哑方【方源】张子琳效验方【组成用法】元参9g 麦冬6g 连翘6g 诃子肉4.5g 菖蒲6g 桔梗9g 山豆根3g 川贝母6g 竹茹4.5g 蝉蜕4.5g 胖大海4.5g 甘草4.5g 藏青果6g 路路通6g 水煎口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养阴润燥,清热祛风,利咽开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声带疲劳,阴伤嘶哑,或微受风寒音哑者。

“说书红”者,人名也。

四、夺命散【方源】汪朋梅效验方【组成用法】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大黄各等分半生半炒,共研细,取头末(第一次筛出之末),瓷瓶收贮备用。

3岁以上儿童每服6g,冷开水调服,每隔1小时1次。

一般2次可效。

【功效主治】逐水降痰、泻火下气。

治疗马脾风包括声门水肿等咽喉窒闭,声嗫不鸣,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危在旦夕之证。

五、丹青三甲散【方源】干祖望效验方【组成用法】三棱10g 莪术10g 穿山甲10g 地鳖虫10g 蝉衣6g 鳖甲10g (先煎)昆布12g 海藻10g 桃仁10g 红花6g 落得打10g 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功效主治】破气化瘀,攻坚消痰。

治疗声门慢性顽疴,其中以声带长时期水肿僵化,室带严重肿胀以致把声带全部覆盖,披裂严重肿大形如槌状,发音长期嘶哑,各种疗法均告无效,并排除恶性肿瘤者。

耳鼻喉方剂

耳鼻喉方剂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方剂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6g 桂枝4g 杏仁9g 炙甘草3g【功用】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非寒表实证。

2.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4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3.苍耳子散(《济生方》)【组成】辛夷6g 苍耳子5g 白芷9g 薄荷3g【功用】疏风止痛,通利鼻窍。

【主治】风邪上攻之鼻渊。

4.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15g 银花15g 苦桔梗6g 薄荷6g 竹叶4g 甘草5g 荆芥穗4g淡豆豉5g 牛蒡子6g【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5.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 甘草2.5g 苇根6g【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6.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组成】荆芥6g 防风6g 牛蒡子10g 金银花12g 连翘15g 桑白皮12g 赤芍12g 桔梗10g 天花粉15g 玄参15g 浙贝母12g 甘草6g【功用】疏风清热排脓。

【主治】肺素蕴热又合外邪入侵之鼻渊。

7.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组成】柴胡9g 前胡9g 川芎9g 枳壳9g 羌活9g 独活9g 茯苓9g 桔梗9g 人参9g 甘草5g【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

8.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9.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甘草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10.四逆散(《伤寒论》)【组成】柴胡6g 芍药6g 枳实6g 炙甘草6g【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郁脾滞证。

1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当归9g 芍药9g 柴胡9g 茯苓9g 白术9g 甘草4.5g 生姜3片薄荷2g【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藿香正气散在耳鼻喉科临床中的应用

藿香正气散在耳鼻喉科临床中的应用
芳 香 化浊 , 利 清 窍 。 通 1 2 喉 痹 ( 、 性 咽 炎) 患 者 诉 咽 喉 不 适 , 有 粘 痰 , . 急 慢 常
嗅 , 寒凉 加 重 。检 查 见 双 鼻 中 、 甲充 血 、 胀 , 裂 消 失 , 遇 下 肿 嗅 舌 淡 红 、 白腻 , 细 。方 中加 辛 夷 6 , 耳 子 、 路 通 各 1g 在 苔 脉 g苍 路 0, 煎 药 时用 蒸 汽 熏 鼻 , 以芳 香 辛 温 , 通利 鼻 窍 。 体 会 梅 雨 天 气 , 暑 下 迫 , 湿 上 蒸 , 居 其 中 , 热 天 地 人 湿
l 芳 香 开 窍 1 1 鼻 窒 ( 、 性 鼻 炎 ) 患 者 有 鼻 阻 . 急 慢
塞 、 涕 、 昏胀 感 。检 查 见 : 鼻 下 甲肿 胀 , 淡 红 , 白腻 , 流 头 双 舌 苔 脉 象 濡 。用 此 方 去大 腹 皮 、 朴 , 辛 夷 6 , 荷 3 ( 下 ) 以 厚 加 g薄 g后 ,
利 咽 止 咳
江苏 省 中西 医结合 医院耳 鼻喉科 ( 京 2 0 2 ) 南 1 0 8
【 图 分 类 号】 R 6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7 文
【 章 编 号 】 1 0 — 3 9 2 1 ) 10 0 — 1 文 0 07 6 ( 0 2 0 —1 40
3 3 鼻 咽 滴漏 症 ( . 鼻咽 炎) 患 者 常 感 鼻 咽 部 有 粘 痰 涕 液 流 出 , 多 。检 查 : 、 粘 膜 充 血 , 红 , 腻 , 濡 。方 中加 量 鼻 咽 舌 苔 脉
总结 体 会 如 下 , 飨 同道 。 以
膜 苍 白或 淡 红 水 肿 , 淡 红 、 白腻 , 细 濡 。方 中 加 桂 枝 6 , 舌 苔 脉 g 蝉 衣 3 , 风 1g 以芳 化 湿 通 , 敏 利 鼻 。 g防 0, 脱 4 2 多 涕症 患 者 经 常 鼻 流 涕 多 , 稀 或 粘 浊 涕 , 寒 凉 . 清 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半夏厚朴汤方义:中医证属痰气互结,治则以行气导滞,散结除痰为法,方药以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10g生姜10g厚朴10g茯苓10gxx10g方中半夏、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厚朴行气导滞;茯苓健脾利湿除痰;紫苏行气宽中。

精神症状明显者加炙甘草、浮小麦、大枣;胸闷痰多者加瓜蒌仁、薤白;纳呆、苔腻者加砂仁、陈皮;脾虚者,合用四君子汤。

百合固xx方义:中医证属肺肾阴虚,治当滋养肺肾,生津润燥为法,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拟方如下:熟地10g生地10g百合10g麦冬10g玄参10g白芍10g当归10g桔梗10gxx10g甘草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熟地、生地、百合、麦冬、玄参滋养肺肾之阴,生津润燥;白芍、当归养血益阴;贝母、桔梗清肺耳利咽喉;甘草调和诸药。

鼻衄者见白茅根、旱莲草、藕节凉血止血。

补中xx方义:中医证属脾气虚弱,治当健脾益气,祛湿化浊为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拟方如下:黄芪18g甘草10g人参6g升麻6gxx6g橘皮6g当归6g白术6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补中;升麻、柴胡以升举下陷之清阳,配以陈皮以调理气机之升降,并使补而不滞。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义:中医证属痰浊中阻,治当燥湿健脾,涤痰止眩为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拟方如下:陈皮10g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0g天麻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天麻熄风止眩;甘草调和诸药。

湿重者,倍半夏,加泽泻;痰火互结者,加黄芩、胆南星、黄连;呕恶较甚者,加竹茹。

补阳还五汤方义:中医证属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法,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拟方如下:黄芪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生黄芪补气活血;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活血通络;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

F复元活血汤方义:中医证属血瘀耳窍,治当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为法,以复元活血汤加减,拟方如下:大黄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穿山甲10gxx10g天花粉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大黄荡涤积瘀败血;当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破瘀通络;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瘀散结。

各药合用,使祛瘀生新,行气活血止痛。

田七粉、丝瓜络、通草以助化瘀通络之功。

G归脾汤方义:中医证属气血亏虚,治当健脾益气,养血通窍为法,以归脾汤加减,拟方如下:党参10g黄芪10g白术10g甘草10g当归10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茯神10g远志10g木香10g生姜10g大枣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茯神、远志养心安神;佐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诸药合用,既能益气又能养血。

甘露消毒xx义:中医证属脾胃湿热,治当清热利湿,化浊通窍为法,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拟方如下:藿香10g石菖蒲10g白扁豆20g薄荷10g滑石10g茵陈10g黄芩10g连翘10g木通10g贝母10g射干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藿香、石菖蒲、白扁豆、薄荷芳香化浊,行气醒脾;滑石、茵陈、黄芩、连翘、木通清热利湿;辅以贝母、射干止咳利咽。

鼻塞者,可酌加苍耳子、辛夷等;头痛者,可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鼻涕带血者,可酌加仙鹤草、白茅根、鱼腥草、蒲公英等。

H会厌逐瘀汤方义:中医证属痰瘀互结,凝聚喉核,治则以活血化瘀,祛痰利咽为法,方药以会厌逐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0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10gxx10g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活血祛瘀;柴胡、枳壳行气理气;桔梗、甘草、玄参清理咽喉;喉核暗红,质暗不消,加昆布、莪术;复感热邪,溢脓黄稠,加黄芩、蒲公英、车前子等。

xxxx方义:中医证属肺经蕴热,治当清热散邪,宣肺通窍为法,以黄芩汤加减,拟方如下:黄芩10g桑白皮10g栀子10g连翘10g薄荷10g甘草6g荆芥穗10g桔梗10g麦冬10g辛夷10g苍耳子10g三七10g白茅根20g侧柏炭10 g蔓荆子10 g 葛根10 g白芷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黄芩、栀子、桑白皮、甘草清泻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荆芥穗疏风清热通鼻窍;赤芍清热凉血;麦冬清热养阴;桔梗清肺热载诸药直达病所。

辛夷、苍耳子疏风通窍;三七活血止血;白茅根、侧柏炭凉血收敛止血;全方有清热泻肺、宣通鼻窍之功。

Jxx败毒散方义:中医证属风热外袭,痞塞耳窍,治当疏风散邪、宣肺通窍为法,以荆防败毒散加减,拟方如下:柴胡10g前胡10g川芎10g枳壳10g羌活10g独活10g茯苓10g桔梗10g人参10g甘草6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荆芥、防风、生姜、川芎辛温发散;前胡、柴胡宣肺解热;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痰利水;羌活、独活祛风寒,除湿邪。

人参对体虚者扶正祛邪之意。

L凉膈散方义:中医证属胃热炽胜,治当清胃泻火,凉血止血为法,以凉膈散加减,拟方如下:黄芩10g栀子10g连翘10g薄荷10g竹叶10g大黄10g芒硝10g甘草10g 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连翘、薄荷疏解外邪;竹叶清热利尿,引热下行;大黄、芒硝、甘草利膈通便。

全方清上泻下,火热清则衄自解。

大便通者可去芒硝。

热盛伤津伤阴者,可加麦冬、玄参、白茅根之类助养阴清热生津。

xx泻肝汤方义:中医证属肝胆湿热,治当清泻肝胆,解毒利湿为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拟方如下: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2g木通10g车前子10g当归6g生地10gxx6g甘草6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龙胆草苦寒泻肝胆之火;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滋阴,以标本兼顾;柴胡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

热毒甚者加板蓝根清热解毒;痛甚者加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M蔓荆子散方义:中医证属风热外侵,治当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法,以蔓荆子散加减,拟方如下:蔓荆子10g菊花10g升麻10g木通10g茯苓10g桑白皮10g前胡10g生地10g赤芍10g麦冬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蔓荆子、菊花、升麻体轻气上浮,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木通、茯苓、桑白皮清热利水去湿;前胡助蔓荆子宣散,助桑白皮而化痰;生地、赤芍、麦冬养阴凉血。

全方以疏风清热为主,兼以利水去湿而排脓,凉血清热去火邪。

病初起风热偏甚者,可去生地、麦冬,加柴胡、薄荷;若鼓膜红赤肿胀、耳痛较剧者,为火热壅盛,可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Q清气化痰丸方义:中医证属痰火郁结,治当化痰清热,散结通窍为法,以清气化痰丸加减,拟方如下:胆南星10g瓜蒌仁10g半夏10g茯苓10g黄芩10g陈皮10g枳实10g杏仁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胆南星、瓜蒌仁化痰清热;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黄芩苦寒清热;陈皮、枳实行气解郁;杏仁降气化痰。

诸药合用,使气顺则火自降,热清则痰自消,痰消则火无所附。

可加石菖蒲以开郁通窍。

牵正散方义:中医证属风邪阻络,治当祛风通络为法,以牵正散饮加减,拟方如下:xx10g僵蚕10g全蝎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白附子辛散可去头面之风,僵蚕解络中风痰,全蝎善行,独入肝经,为祛风通络之药,诸药合用以达祛风通络为目的。

风热者加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肝经有热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牛膝、地龙。

风寒夹痰者正容汤加减(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僵蚕、半夏、木瓜、甘草、茯神)清肺救燥汤方义:中医证属燥邪犯肺,治当清燥润肺,宣肺散邪为法,以清肺救燥汤加减,拟方如下:桑叶10g石膏30g麦冬10g人参10g阿胶10g火麻仁6g杏仁10g枇杷叶10g甘草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桑叶、石膏清宣肺经燥热;麦冬、人参、阿胶、火麻仁养阴生津润燥;杏仁、枇杷叶宣肺散邪;甘草调和诸药。

鼻衄者加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

清咽利膈汤方义:中医证属肺卫热甚,上攻咽喉,治则以泻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法,方药以清咽利膈汤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0g连翘10g黄芩10g栀子10g二花10g黄连10g玄参10g大黄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10gxx10g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风散邪;连翘、黄芩、栀子、二花、黄连泻火解毒;玄参、牛蒡子、桔梗、甘草利咽消肿止痛;大黄、玄明粉通便泻热。

咳嗽痰黄、颈淋巴结肿大可加射干、瓜蒌、夏枯草、;高热者可见水牛角、大青叶;白腐或伪膜形成可加蒲公英、马勃等。

清咽双合饮方义:中医证属肺胃蕴热,痰浊结聚,治则以清泻肺胃,化痰散结为法,方药以清咽双合饮加减。

二花10g桔梗10g荆芥10g前胡10g葛根10g玄参10g当归10g贝母10g赤芍10gxx10g生地10g方中二花、桔梗清热解毒,利咽喉;荆芥、前胡、葛根清肺热,疏利肺气;玄参、贝母;化痰利咽散结聚;当归、赤芍、丹皮、生地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

可加瓜蒌仁、山慈菇加强化痰散结之功。

S参苓xx方义:中医证属脾虚失运,湿浊困耳,治当健脾利湿,化浊通窍为法,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拟方如下:莲子肉10g薏仁10g砂仁10g桔梗10g扁豆10g茯苓15g人参10g甘草10g 白术10g山药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四君子平补脾胃;配以扁豆、薏仁、山药、白术健脾渗湿;砂仁芳香醒脾通耳窍;桔梗为引经药,载诸药上行。

耳窍积液粘稠量多可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浊;积液清稀量多者,宜加泽泻、桂枝以温化水湿;若肝气不舒,心烦胸闷加柴胡、白芍、香附以疏肝理气通耳窍;脾虚甚者加黄芪补气健脾。

xx方义:中医证属风邪外袭,治当疏风散邪,清利头目为法,以桑菊饮加减,拟方如下:桑叶10g菊花10g薄荷10g连翘10g桔梗10g杏仁10g芦根10g甘草10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疏风散邪;桔梗、杏仁宣降肺气;可加蔓荆子、虫退清利头目;眩晕较甚者加天麻、钩藤、刺蒺藜以熄风;呕恶较甚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

疏风清热汤方义:中医证属外邪侵袭,上犯咽喉,治则以疏风散邪,宣肺利咽为法,方药以疏风清热汤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二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赤芍10g玄参10g大贝10g天花粉10g桑白皮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10g方中荆芥、防风疏风解表;二花、连翘、黄芩、赤芍清热解毒;玄参、大贝、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

T托里消毒散方义:中医证属气血耗伤,邪毒滞留,治当益气养血,托毒排脓为法,以托里消毒散加减,拟方如下: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炙甘草6g黄芪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xx10g桔梗6gxx6g皂角刺6g四剂一日一剂水煎服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白芍、川芎、当归以补益气血;金银花清解余毒;桔梗、白芷、皂角刺排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