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金相学概论

金相学概论

金相学概论
金相学是金属材料的研究方法,其在金属材料的设计、检测以及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相学涉及形状、组织、外观以及晶体结构等多个专业领域,可以帮助材料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了解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材料开发、设计和制造。

金相概念分为三个层次:表金相、主金相和次金相。

表金相描述的是一块金属材料的外观特征,它可以表明该材料的厚度、形状、质地等,主金相则体现出材料的组织、结构、包覆性等,而次金相则是指晶体学性质,它给出了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的大小和形状,并受环境影响。

金相学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如金相分析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它们可以帮助金属材料科学家以及技术人员观察金属材料的外观特征和晶体结构,以及材料的性能特性,如抗冲击性、抗拉伸性和耐腐蚀性等。

金相分析技术是金相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采用X 射线衍射技术或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被研究金属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读取被研究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进而提取出其晶体参数,如晶胞参数、晶粒度、晶向和晶粒朝向等。

此外,金相学中还有电子显微镜技术,它可以用来观察金属材料的表面结构,如金属的质地、晶粒的形状和大小、微裂纹的分布以及表面的外观等。

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金属材料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细节特性,以便在材料
开发、设计及制造时,更精确地把握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相学是一门复杂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在金属材料的构造和性能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金属材料的开发、设计和制造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深入的金相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有助于精确设计金属材料,提高其运用性能。

金相检验 物理学术语

金相检验 物理学术语

金相检验物理学术语
金相检验是一种金属学中重要的技术,它主要用来研究金属内部微观结构,其中包括金属的组织,相变,尺寸,形状,组成等内容。

金相检验也可用于识别金属材料,分析材料的缺陷,确定材料的性能。

金相检验是金属学中重要的技术,它主要使用显微镜技术来研究金属内部的微观结构,包括金属的形态,相变,尺寸,形状,组成等内容。

通过可视化的观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金属内部微观结构的细节,从而推断出金属材料的性能特性。

金相检验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可以从金属材料表面获得宝贵的信息。

金相检验可以用来识别不同的金属材料,分析材料的缺陷,确定材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利用金相检验来识别钢材的组织结构,从而确定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金相检验来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如裂纹,孔洞,氧化层等,从而确定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学技术,它可以用来识别金属材料,分析材料的缺陷,确定材料的性能。

它也可以用来研究金属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从而获取金属材料的性能特性。

此外,金相检验还可以检测金属表面的缺陷,确定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总之,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学技术,它为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金属学是研究金属的组织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金属的晶体学、力学性能、热处理和腐蚀等方面。

以下是对金属学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1. 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是指金属内部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体结构包括立方晶系(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六方晶系等。

晶体结构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等有重要影响。

2. 点阵缺陷点阵缺陷是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位置发生偏差或空缺的现象。

常见的点阵缺陷包括位错、间隙原子和替位原子等。

点阵缺陷会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 冷变形冷变形是指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进行机械加工,如拉伸、压缩和弯曲等,使其形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冷变形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其可塑性。

4.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时效等。

热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5. 铸造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方法。

铸造是金属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

6. 腐蚀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损坏的过程。

常见的腐蚀形式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氧化腐蚀等。

腐蚀会导致金属失去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功能。

7. 金属疲劳金属疲劳是指金属在受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数的应力循环后产生破坏的现象。

金属疲劳对于工程结构的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和控制。

8. 金属焊接金属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零件通过加热到熔化状态并施加压力使其联接在一起的方法。

焊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为不同金属材料的连接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总结:金属学名词解释了金属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包括晶体结构、点阵缺陷、冷变形、热处理、铸造、腐蚀、金属疲劳和金属焊接等。

这些名词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金属材料,为金属工程和材料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知识。

金相小知识

金相小知识

金相有用小知识汇总金相是什么?金相即金相学,就是研究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科学。

不仅如此,它还研究当外界条件或内在因素改变时,对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影响。

所谓外部条件就是指温度、加工变形、浇注情况等。

所谓内在因素主要指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

金相砂纸有什么用?是做金相分析用的砂纸,另砂纸的分类有干磨和耐水之分,普通粘结剂和树脂粘结剂之分,棕刚玉,白刚玉,碳化硅,锆刚玉等磨料之分。

金相专用砂纸以精选的、粒度均匀的、磨削效果极佳的碳化硅磨粒为磨料,采用静电植砂工艺制造出的金相专用耐水砂纸,具有磨粒分布均匀、磨削锋利、经久耐用的特点。

金相砂纸就是指那些目数极细的可以用于抛光的砂纸,这些砂纸可以用于平整样块的表面,经过平整后的表面就能通过金相显微镜或其它什么设备看这个样块的金相组织了,所以又叫“金相砂纸”。

什么是金相抛光?在制备金相试样过程中,抛光是一道主要工序,经过磨光的试样,在抛光机上抛光后可获得光亮如镜的表面.能改善表面层金相组织状态,提高表面显微硬度,形成耐磨损、抗疲劳的致密金属层。

什么是金相试样切割机?金相式样切割机是用于切割一般金相、岩相试样材料,机内设有冷却通道及开关在切割时可通过配置好的冷却液来带走在切割种所产生的热量,避免试样过热而烧伤组织。

该机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实验室制样必备设备之一。

什么是金相抛光剂?广泛应用于宝石、玻璃、陶瓷、硬质合金及淬火钢材的高光亮度研磨抛光,经研磨抛光后的试样更真实地显示其金相组织。

粒度:W20、W14、W10、W7、W5、W3.5、W2.5、W1.5、W1、W0.5金相抛光织物系列的组成?金相抛光织物系列由抛光层、存储磨料层、保护层等多层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层是真正用于抛光的抛光织物层。

该层精选了高强度的、不同绒毛长度和布纹的、适合于金相抛光用的优质织物为材料。

从而使本抛光织物具有优良的抛光效果和很长的使用寿命。

常见金属学名词解释

常见金属学名词解释

1:铸造性(可铸性):指金属材料能用铸造的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性能。

铸造性主要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

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模的能力,收缩性是指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程度,偏析是指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结晶先后差异而造成金属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2: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它包括在热态或冷态下能够进行锤锻,轧制,拉伸,挤压等加工。

可锻性的好坏主要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

3:切削加工性(可切削性,机械加工性):指金属材料被刀具切削加工后而成为合格工件的难易程度。

切削加工性好坏常用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允许的切削速度以及刀具的磨损程度来衡量。

它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导热性及加工硬化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通常是用硬度和韧性作切削加工性好坏的大致判断。

一般讲,金属材料的硬度愈高愈难切削,硬度虽不高,但韧性大,切削也较困难。

4:焊接性(可焊性):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能。

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一定的金属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使用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一定的金属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用性。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5:热处理(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

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2):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 或Acm(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

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金属学名词解释三

金属学名词解释三
异分结晶(选择结晶):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出的晶体和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称为异分结晶,或称选择结晶.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称之为同分结晶。
平衡分配系数k。: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的溶质浓度之比值。(k。=c固/c液)(反映了溶质组元重新分配的强弱程度)
无限固溶体:溶质能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固溶体的溶解度可达100%,这种固溶体就称为无限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统计地或随机地分布于溶剂晶格中,他或占据着与溶剂原子等同的一些位置,或占据着溶剂原子间的间隙,看不出有什么次序性或规律性。这种固溶体叫做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时,这种固溶体叫有序固溶体。
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晶转变。
脱溶过程: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即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过程,称之为二次结晶。二次结晶析出的相称之为二次相(不易长大且较小)。
组织组成物: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合金中各相构成的晶粒将以不同的数量、形状、大小和分布等相组合,并在显微镜下可区分的部分,称为组织组成物。
有序化:当有序固溶体加热至某一临界温度时,将转变为无序固溶体,而在缓慢冷却至这一温度时,又可转变为有序固溶体。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有序化。发生有序化的临界温度称为固溶体的有序化温度。
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间隙相: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Rx/Rm<0.59)形成简单结构的化合物,称为间隙相。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金属学名词解释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

它具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阵点: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空间点阵:由阵点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晶格: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之为~ 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

多晶体:凡是由两颗以上晶粒所组成的晶体能量起伏: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反而可可能低些的现象刃型位错:1.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 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型位错:1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平行,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亚晶界:由直径为10-100μm的晶块组成,彼此间存在极小的位相差(通常<2°)这些晶块之间的内界面称为亚晶粒间接,简称~层错:在实际晶体中,晶面堆垛顺序发生局部差错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是通常发生于面心立方金属的一种面缺陷。

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

有共格,半共格,非共格三种。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谓凝固,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又将这一转变过程称谓~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Tm与实际结晶温度Tn之差,金属不同,则过冷度大小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结晶温度越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金属:技术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非金属的电阻的温度系数为负值。

2,金属键:贡献出价电的原子,则变为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他们依靠运动于期间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肿结合方式叫作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成为晶体,金属一般均为晶体。

4,熔点:是晶体向非晶体状态的液体转变的临界温度。

5,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6,阵点:为了清楚的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

7,晶格:为了方便起见,常人为的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空间格子,称之为晶格。

8,晶胞:为了简便起见,可以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9,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个原子最临近、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10,致密度:若把原子看成刚性圆球,那么原子之间必然有空隙勋在,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用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表示,称之为致密度或密集系数,用K=nV1/V表示。

11,晶面晶向: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练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12,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不相同的所有晶向称为晶向族。

13,晶向指数:为了便于研究和表述不同晶面的原子片列情况极其在空间的位向,需要有一种传统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14,晶粒:一般固态金属均是由很多结晶颗粒所组成,这些结晶颗粒称之为晶粒。

15,多晶型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6,能量起伏:对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的能量可能高一些,另一瞬间可能低一些,这种现象叫作能量起伏。

金属学考试名词解释

金属学考试名词解释
释义
1.晶胞:晶格中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2.非均匀形核:是指依附液体中现有固体杂质或容器表面形成晶核的过程。
3.结晶:是指原子由不规则的排列状态(液态)过渡到规则的排列状态(固态)的过程。
4.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叫相。
5.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溶质原子含量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6.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组元间互相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金属性质的新相叫金属间化合物
7.弥散强化:合金中以固溶体为主再有适量的金属化合物弥散分布,会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强化方式为弥散强化。
8.选择结晶:固溶体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的成分不同,这种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称为异分结晶,或称选择结晶。
9.伪共晶: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亚共晶或过共晶合金也可能得到全部共晶组织,这种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0.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较多而恭敬想阻止较少的情况下,又是共晶组织中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会议扶余县共晶相上生长,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晶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11.细晶强化:原理:晶粒越细小,位错塞集群中位错个数(n)越小,应力集中越小,所以材料的强度越高。规律:晶界越多,晶粒越细,方法: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及搅拌的方法增加形核率细化晶粒。
12.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的转变过程。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达编制定义:金相/金相组织晶体单晶体多晶体晶粒晶胞晶面晶界晶向金属键金相及金相组织定义所谓“相”就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同一原子聚集状态的均匀部分。

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

合金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组成合金的各相本身的结构性能和各相的组合情况决定的。

合金中的相结构大致可分为固溶体和化合物两大基本类型。

所谓“金相”就是金属或合金的相结构。

金相是指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结构,即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

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

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金相分析是控制机械零件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在提高金属制品内在质量的科研中,都离不开金相技术分析。

金相检验(或者说金相分析)是应用金相学方法检查金属材料的宏观和显微组织的工作。

金相学:狭义的金属学,也就是研究合金相图,用肉眼观察,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帮助下,研究金属和合金的组织和相变的学科。

金属学研究成分、组织结构及其变化,以及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等对金属、合金性能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狭义的金相图片是将金属试样进行切割、镶嵌、磨光、抛光、腐蚀处理后,使金属显露出它的晶粒、晶界、缺陷、夹杂等微观晶体结构,并在OM(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摄像得到的图片。

它的放大倍数一般最高达到2000倍。

现在的很多金相也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直接获得。

他们主要用来观察材料的位错(能看到清晰的位错线),放大倍数一般为5000到30000倍。

更精密的仪器是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原子级别,也就是纳米级,主要用来计算材料的晶粒度。

(晶粒度即晶粒的平均尺寸。

)晶体晶体即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60.正火:将钢加热到Ac3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5.加工硬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36.纤维组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其尺寸的改变是内部晶粒变形的总和,晶粒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当变形量很大时,所形成类似纤维状形貌的组织
37.形变结构:当变形量很大时,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其取向而彼此趋向于一致
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非晶体: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空间点阵:描述晶体中原子规律排列的空间格架
4.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5.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位
6.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7.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8.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55.包晶转变: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L+B=a
56.共析转变:一定程度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另外两个一定成分固相的转变过程 r=a+B
57.包析转变: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在恒温下转变为一个新的一定成分固相的过程 r+B=a
58.退火:将钢加热至Ac1临界点以上或以下的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9.脱溶反应:固溶体合金在结晶郭晨中,随着温度下降,由于溶质组元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因此将从初生固溶体相中析出此生相
20.组织组成物:组织中,由一定的相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成机制、一定形态特征的组成部分

金属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金属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一、概论1.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情景,包括晶粒的大小、形状、种类以及各种晶粒之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分布。

2.结构: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具体组合状态。

二、金属和合金的固态结构1.固溶体:溶质组元溶于溶剂点阵中而组成的单一的均匀固体。

一次(端际):以纯金属组元作溶剂,结构上保持溶剂组元纯态时的点阵类型。

二次(中间):以化合物为溶剂的固溶体,结构类型与主、副组元都不同。

代位:主组元一部分原子被其它组元原子取代,保留主组元结构类型。

一定范围内(有限互溶)或是所有成分范围(无限互溶)。

异类原子按任意比例统计分布在各类结构中各相应晶面,并处于主组元相似的正常位置。

有序:异类原子不是统计式分布,而是按一定顺序分布。

超结构(长程有序):某些在高温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定原子比,在低于一定临界温度时可转化为长程有序固溶体。

间隙:异类原子分布在主组元原子间空隙中。

金属间化合物类型:各组元原子按一定比例和一定顺序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不同于其任一组元的典型结构。

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在合金中形成的与其纯组元结构类型不同的相。

2.开放型金属:d0点附近较平缓、势阱小、原子间作用力弱、结合能小、原子易压缩、刚度小、热膨胀大。

(与封闭型金属对应)3.空间点阵:由构成晶体的结构基元抽象出来的等同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周期排列。

4.排列周期:点阵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5.单胞(基胞):在空间点阵中选取的一个能反映其特点的最小构筑单元。

一般以最近邻八阵点为顶点能够构成一个体积最小、对称性最高的平行六面体。

6.晶面:点阵空间中由阵点组成的平面为点阵平面,非严格意义上又称晶面。

晶向:点阵空间中两阵点连线(及延长线)为点阵直线,非严格意义上称晶向。

晶带:晶体中一系列晶面可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几条相平行的直线,合称...晶界:同成分、同结构晶粒间由于相对取向不同而出现的接触界面。

倾转晶界:在所选平面内以任一直线为轴,使晶粒两部分相对转动任意角度。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

金相组织必懂几个定义达编制定义:金相/金相组织晶体单晶体多晶体晶粒晶胞晶面晶界晶向金属键金相及金相组织定义所谓“相”就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同一原子聚集状态的均匀部分。

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

合金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组成合金的各相本身的结构性能和各相的组合情况决定的。

合金中的相结构大致可分为固溶体和化合物两大基本类型。

所谓“金相”就是金属或合金的相结构。

金相是指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结构,即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

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

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

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金相分析是控制机械零件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在提高金属制品内在质量的科研中,都离不开金相技术分析。

金相检验(或者说金相分析)是应用金相学方法检查金属材料的宏观和显微组织的工作。

金相学:狭义的金属学,也就是研究合金相图,用肉眼观察,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帮助下,研究金属和合金的组织和相变的学科。

金属学研究成分、组织结构及其变化,以及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等对金属、合金性能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狭义的金相图片是将金属试样进行切割、镶嵌、磨光、抛光、腐蚀处理后,使金属显露出它的晶粒、晶界、缺陷、夹杂等微观晶体结构,并在OM(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摄像得到的图片。

它的放大倍数一般最高达到2000倍。

现在的很多金相也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直接获得。

他们主要用来观察材料的位错(能看到清晰的位错线),放大倍数一般为5000到30000倍。

更精密的仪器是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原子级别,也就是纳米级,主要用来计算材料的晶粒度。

(晶粒度即晶粒的平均尺寸。

)晶体晶体即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金相检验概述

金相检验概述

DL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的管件,运行5万小时时进行 第一次金相检查,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
2. 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碳钢、钼钢蒸汽管道,当运 行10万小时时,应进行石墨化普查,以后的检查周期为5 万小时;
3. 对使用期限达10万小时,工作温度大于450 ℃的主蒸汽 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应在监察段进行金相检查;
在奥氏体晶粒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往往比较粗大,横贯整 个奥氏体晶粒,并将奥氏体分割为二,以后相继形成的马氏体 片就受到限制,尺寸较小。这样,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的 马氏体大小不均。有些片状马氏体的中间有一道中脊线。片状 马氏体之间没有转变的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
高碳马氏体(针状马氏体) 800x
粒状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岛状 组织刚形成时为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高碳奥氏体的 分解或保留,与钢的合金成分和冷却条件等有关。
一般认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的低合金耐热钢,具有良好的抗蠕 变性能。
(4)无碳贝氏体 是由先期从奥氏体晶界析出的铁素体开始向晶 内生长的共格条状铁素体。铁素体条内,固溶微量碳,晶间无碳化 物析出。无碳贝氏体与低、中碳钢的魏氏组织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魏氏组织的特点是,除了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存在有自由铁素体外, 在原来的奥氏体晶粒内部也有成片状的自由铁素体,此片状与奥氏 体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且分布在一定的惯习面上。当奥氏体晶粒 较粗,冷却又较快时,易产生这种组织。在铸钢及焊接接头的热影 响区经常会遇到这种组织。
莱氏体性质硬而脆,它一般存在于含碳量大于 2.06%的生铁中,在某些高碳高合金钢的铸造组织中也 会出现。
2 金相检验在电站锅炉检验中的应用

金属学部分名词解释

金属学部分名词解释

金属学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金属学、材料科学基础;晶体、非晶体;结合能、结合键、键能;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氢键;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晶体结构、晶格、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晶格常数、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晶面、晶向、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族、晶向族;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原子堆积、同素异构转变;陶瓷、离子晶体、共价晶体。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空位、间隙原子、肖脱基缺陷、弗兰克尔缺陷;刃形位错、螺形位错、混合位错、位错线、柏氏矢量、位错密度;滑移、攀移、交滑移、交割、塞积;位错的应力场、应变能、线张力、作用在位错上的力;位错源、位错的增殖;单位位错、不全位错、堆垛层错、肖克莱位错、弗兰克尔位错;扩展位错、固定位错、可动位错、位错反应;晶界、相界、界面能、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孪晶界。

相、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序固溶体、电负性、电子浓度;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结晶与凝固、非晶态金属;近程有序、远程有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过冷现象、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实际结晶温度;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晶胚、晶核、临界晶核、临界形核功;形核率、生长速率;光滑界面、粗糙界面;温度梯度、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平面状长大、树枝状长大;活性质点、变质处理、晶粒度;结晶区、柱状晶区、(粗)等轴晶区。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合金、组元、二元合金;相律、杠杆定律、相图;热分析法、平衡相;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合晶转变;平衡凝固、不平衡凝固、正常凝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晶界偏析、胞状偏析;共晶体、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共晶合金、亚共晶合金、过共晶合金、伪共晶、不平衡共晶、离异共晶;第四章铁碳相图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Fe—Fe3C相图,Fe-C相图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浓度三角形、相区相邻规则、直线法则、重心法则、共轭线、共轭曲面、共轭三角形、蝴蝶形变化规律、单变量线、液相面、固相面、溶解度曲面、四相平衡转变温度、投影图、垂直截面图和等温截面图。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具有简单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2.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3.固溶体:在固态下合金中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5.致密度:致密度=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有的体积/单位晶胞体积6.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7.空间点阵:抽象的几何点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队列8.多晶型性: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把金属的这种性质称为多晶型性9.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必须获得的能量10.晶胚:在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11.临界晶核:半径为r*的晶核12.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13.粗糙界面:从微观上高低不平,有几个原子厚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约50%的位置占有原子的界面称为粗糙界面14.光滑界面:液固界面处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是光滑的界面称为光滑界面15.伪共晶:不平衡的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全部转变成共晶组织,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16.不平衡共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固相线上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的不平衡共晶组织17.离异共晶:有共晶反应的合金中,如果成分离共晶点较远,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共晶相数量很少,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初晶长大,另外一个相单独分布于晶界处,使得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18.上坡扩散:原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出扩散的现象19.均匀化退火:将钢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温度,长时间保温(10-15h),然后随炉冷却,以使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化20.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21.柯肯达尔效应:扩散偶中由于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对接面移动的现象22.自扩散:不伴随浓度变化,与浓度梯度无关的只发生在纯金属和均匀固溶体中的扩散23.互扩散:伴随有浓度变化,与异类原子浓度差有关的发生在异类原子之间的相互扩散24.成分过冷: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25.平衡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的比值ko称为溶质的平衡分配系数,ko=Cs/C L26.区域熔炼:利用正常凝固的原理将棒料从一端顺序地进行局部熔化,使溶质杂质富集到右端,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以达到使金属棒一端提纯的技术27.有效分配系数: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28.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三元系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与平衡相的成分点必定在同一直线上,且合金的成分点位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之间,该规律称为直线法则29.重心法则:如果合金在某一温度处于三相平衡,合金成分点位于由三个平衡相成分点组成共轭三角形的重心位置,这就是重心法则30.连接线:三元系截面图中液相线上液相成分点和其对应的固相线上固相成分点的连线31.单变量线:三元系空间模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三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形成三条空间曲线,称为单变量线32.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33.临界分切应力:能引起滑移或孪生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34.复滑移:由于晶体的转动,使另一个滑移系参加滑移,从而形成双滑移﹑多组滑移系参加滑移的过程35.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36.双交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与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则称为双交滑移37.孪生: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晶面)和晶向发生切变38.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39.变形织构:多晶材料因塑性变形后的晶粒取向偏离非随机分布状态所形成的组织40.位错点阵阻力:位错移动受到的阻力41.回复: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温度较低时,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使晶格畸变逐渐减小,内应力逐渐降低的过程42.再结晶:冷变形金属的加热温度高于回复阶段以后,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金属的显微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破碎拉长或压扁的晶粒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的过程43.动态回复: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因而在变形的同时伴随着回复的过程44.动态再结晶: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因而在变形的同时伴随着再结晶的过程45.二次再结晶:再结晶完成后晶粒长大随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增长而不连续不均匀地长大,称为二次再结晶46.多边化:指由于冷变形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引起点阵轻微弯曲,在退火过程中,通过刃型位错的攀移与滑移,使同号刃型位错沿着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小角度亚晶界的过程47.储存能:冷塑变时,外力所作的功尚有一小部分储存在形变金属内部,这部分能量称为储存能48.退火孪晶:某些面心立方金属和合金﹑如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等,冷变形后再结晶退火,其晶粒中会产生的一种孪晶49.流线:在热加工过程中铸态金属的偏析,夹杂物,第二相等逐渐沿变形方向延伸,这种组织称为流线50.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或整数倍)点阵矢量的位错51.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52.单位位错:柏氏矢量为一个点阵矢量的位错53.固定位错:将面心立方完整晶体沿{1 1 1}原子层间剖开,抽去半原子平面或插入半原子平面就形成了层错,这样形成的层错就是固定层错54.面角位错:形成于两个{1 1 1}面之间的面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所构成的位错组态55.扩展位错:两个不全位错和中间的层错带所组成的位错组态56.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柯氏气团57.铃木气团:当溶质原子偏聚在层错附近,使其浓度大于基体中浓度时,即形成铃木气团58.应变时效:在塑性变形时或变形后,在室温或适当加热时,导致间隙固溶原子在位错线上的偏聚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并往往导致不连续屈服重新出现的现象59.位错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包含位错线的总长度60.层错:由于某种原因,原子排列不按正常次序生长,这样使原子层产生了错排。

金相培训- 名词解释-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马氏体,贝氏体,魏氏组织

金相培训- 名词解释-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马氏体,贝氏体,魏氏组织

马氏体
• 马氏体属于低温转变。钢的马氏体组织是 碳在α-Fe中过饱和固溶体。其硬度和强度很 高。 • 马氏体转变过程中的铁的晶格改组是通过 切边方式来完成的,是典型的非扩散型相 变。
•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 有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马氏体
• 马氏体由奥氏体急速冷却(淬火)形成。 • 马氏体在Fe-C相图中没有出现,因为它不是 一种平衡组织。平衡组织的形成需要很慢 的冷却速度和足够时间的扩散,而马氏体 是在非常快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的。由于化 学反应(向平衡态转变)温度高时会加快, 马,奥氏体晶粒较粗大,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 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 界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 •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 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 组织称为魏氏组织。
金相组织名词解释
铁碳平衡图
铁碳平衡图
奥氏体
• 碳溶解在γ铁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 无磁性。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其存在有一定 的温度和成分范围。有些淬火钢能使部分奥氏体保留到室 温,这种奥氏体称残留奥氏体。 • 古代铁匠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即处于奥氏体状态。
钢的热处理基础
• 片状珠光体经球化退火后,其组织变为在 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叫做粒状珠光体。
索氏体 屈氏体
•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 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 • 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 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 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 • 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 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 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 • 在600~55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 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 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 为屈氏体。也叫托氏体

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物质。

晶体: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叫晶体。

原子排列规律不同,性能也不同。

点阵或晶格:从理想晶体的原子堆垛模型可看出,是有规律的,为清楚空间排列规律性,人们将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忽略,抽象成纯粹几何点,称为阵点或节点。

为便于观察,用许多平行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三维空间格架。

这种用以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或晶格。

晶胞:由于排列的周期性,简便起见,可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

这个用以完全反映晶格特征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空位:某一温度下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克服周围原子约束,脱离原平能位置迁移到别处,在原位置上出现空节点,形成空位。

到晶体表面,称为肖脱基空位;到点阵间隙中,称弗兰克尔空位;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发生有规律的错动,所以叫做位错。

基本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

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小于10°,基本上由位错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大于10°,晶界很薄。

亚晶界和亚结构:分别泛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及分界面。

柯氏气团:刃型位错的应力场会与间隙及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吸引这些原子向位错区偏聚。

小的间隙原子如C、N 等,往往钻入位错管道;而大置换原子,原来处的应力场是受压的,正位错下部受拉,由相互吸引作用,富集在受拉区域;小的置换原子原来受拉,易于聚集在受压区域,即位错的上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物质。

晶体: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叫晶体。

原子排列规律不同,性能也不同。

点阵或晶格:从理想晶体的原子堆垛模型可看出,是有规律的,为清楚空间排列规律性,人们将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忽略,抽象成纯粹几何点,称为阵点或节点。

为便于观察,用许多平行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三维空间格架。

这种用以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或晶格。

晶胞:由于排列的周期性,简便起见,可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

这个用以完全反映晶格特征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空位:某一温度下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克服周围原子约束,脱离原平能位置迁移到别处,在原位置上出现空节点,形成空位。

到晶体表面,称为肖脱基空位;到点阵间隙中,称弗兰克尔空位;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发生有规律的错动,所以叫做位错。

基本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

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小于10°,基本上由位错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大于10°,晶界很薄。

亚晶界和亚结构:分别泛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及分界面。

柯氏气团:刃型位错的应力场会与间隙及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吸引这些原子向位错区偏聚。

小的间隙原子如C、N 等,往往钻入位错管道;而大置换原子,原来处的应力场是受压的,正位错下部受拉,由相互吸引作用,富集在受拉区域;小的置换原子原来受拉,易于聚集在受压区域,即位错的上部。

使畸变能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以运动,造成金属的强化。

这就是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柯垂尔气团--柯氏气团。

用以解释钢的脆化、强度提高等宏观现象。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化合物:是构成的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与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解。

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表象点:位于相图中,并能表示合金成分、温度的点称表象点。

吉布斯相律:相律是表示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相律可用下式表示:f = c -p +2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则为:f = c-p + 1式中,c 系统的组元数,p 平衡条件下系统中相数,f 为自由度数。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因素的数目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异分结晶:固溶体结晶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也称为选择结晶。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枝晶偏析:生成固体的成分不均匀-偏析,快速冷却时在一个晶粒内部先后结晶的成分有差别,所以称为晶内偏析,金属的晶体往往以树枝晶方式生长,偏析的分布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枝晶成分有差别,因此又称枝晶偏析区域偏析:固溶体不平衡结晶时造成的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宏观偏析或区域偏析。

伪共晶:这种非共晶成分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伪共晶。

成分过冷:在正温度梯度下,纯金属的生长方式为平面长大;负温度梯度时,树枝状生长。

而固溶体结晶时,即使温度梯度是正值,也经常出现树枝状生长和胞状生长的情况,这是由于凝固过程中,成分是在不断的变化,溶质元素重新分配,在液固界面处形成溶质浓度梯度,液体和固体的成分均不能达到平衡状态,即产生了所谓成分过冷的现象。

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组织甚少的情况下,有时共晶组织中与先共晶相相同那一相会依附于先共晶相上生长,剩余另一相单独存在晶界上,使共晶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铁素体:碳溶于α-Fe 铁中的间隙固溶体叫铁素体奥氏体:碳溶于γ- 铁中的间隙固溶体渗碳体:铁与碳可以形成间隙化合物Fe3C,称为渗碳体,贝氏体:过饱和的α相和Fe3C 的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由α和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马氏体:是C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回火屈氏体:由针状α相和与其无共格关系的细小粒状和片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很合物,叫做回火屈氏体。

回火马氏体:高碳钢在350℃以下回火时,马氏体分解后形成α相和弥散的ε-FexC 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一、奥氏体的形核奥氏体晶核主要在α和Fe3C的相界面形核,其次在珠光体团的界面上、α亚结构( 嵌镶块) 界面形核。

这样能满足:(1)能量起伏;(2)结构起伏;(3)成分起伏三个条件。

二、奥氏体的长大奥氏体的长大是依靠原子扩散完成的,原子扩散包括:(1)Fe原子自扩散完成晶格改组;(2)C原子扩散使奥氏体晶核向α相和Fe3C相两侧推移并长大。

三、剩余渗碳体的溶解α→γ结束后,α消失,但还有相当数量Fe3C尚未溶解,这些Fe3C 被称为残余渗碳体。

继续保温或继续加热时,随碳在γ中的继续扩散,剩余的渗碳体不断向奥氏体中溶解。

四、奥氏体的均匀化Fe3C刚刚溶入γ后,γ浓度仍然不均匀,在原Fe3C的地方C 浓度高,而原来α的地方C 浓度低,只有经过长时间保温或继续加热,才能使碳原子充分扩散获得均匀的奥氏体。

滑移:滑移是晶体的两部分之间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一定的晶向(滑移方向)而发生的一种相对滑动,滑移的本质是的位错运动。

孪生: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生面)与晶向(孪生方向)产生一定角度的均匀切变过程,叫做孪生。

孪生与滑移变形过程比较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变形织构: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形变程度的增加,各个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都要向主形变方向转动,逐渐使多晶体中原取向互不相同的各个晶粒在空间取向上呈现一定程度的规律性,这一现象称为择优取向;择优取向后的晶体结构称为“织构”,这种由变形引起的织构称为变形织构。

丝织构:在拉拔时形成,各个晶粒的某一晶向转向与拉伸方向平行,与线轴平行的晶向用<uvw>表示。

板织构:轧制时,使晶粒的某一晶向趋向于与轧制方向平行,某一晶面趋向于与轧制面平行,以与轧面平行的晶面{hkl} 和与轧向平行的晶向<uvw>表示,记为{hkl}<uvw>。

回复:是指冷塑性变形金属再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改变以前(再结晶晶核形成以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来形组织中重新产生无畸变新晶核,而性能也发生变化,并恢复到完全软化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回复机理1、低温回复主要涉及点缺陷的运动。

空位或间隙原子移动到晶界或位错处消失,空位与间隙原子的相遇复合,空位集结形成空位对或空位片,使点缺陷密度大大下降。

对点缺陷敏感的电阻率此时发生明显下降。

?2、中温回复随温度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增强,位错可以在滑移面上滑移或交滑移(被激活),使异号位错相遇而相消,位错密度下降,位错缠结内部重新排列组合,使亚晶规整化。

3、高温回复原子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位错除滑移外,还可攀移。

主要机制是多边化。

过冷奥氏体:临界点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奥氏体,叫做过冷奥氏体。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 以上或以下温度,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一般为随炉冷却或埋入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是指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共析、过共析钢为Ac1以上30~50℃。

淬火方法(一)、单液淬火法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置于某一种淬火介质连续冷却到室温。

(二)、双液淬火法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先在较强冷却能力介质中冷却接近Ms 温度(300℃)左右,再在另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直至完成马氏体转变。

(三)、分级淬火法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在温度略高于钢的Ms点的盐浴或碱浴炉中保温,工件内外温度均匀后,然后取出空冷,完成马氏体转变。

(四)、等温淬火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在温度高于Ms盐浴中,等温停留较长时间,使之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取出空冷。

淬透性: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淬透性与淬硬性淬硬性也叫可硬性,它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

淬硬性主要与钢中的碳含量有关,更确切地说,它取决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碳含量。

奥氏体中固溶的碳量愈高,淬火后马氏体的硬度也越高。

可见,淬硬性与淬透性的含义是不同的。

淬硬性高的钢,其淬透性不一定高,而淬硬性低的钢,其淬透性也不一定低.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其表面,改变表面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对零件表面和心部的不同要求的零件,采用化学热处理满足性能要求。

气体渗碳原理渗碳介质的分解CH4+CO2→2CO+2H2CH4+H2O→CO+3H22CO+H2→2 [C]+H2O+1/2O2CO+H2O→CO2+H2(水煤气反应)原料气组分稳定情况下,只要控制气氛中微量组分CO2、H2O、CH4、O2 的任何一个含量,便可控制上述反应达到其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控制气氛碳势的目的。

通常,生产中使用露点仪来控制H2O含量,或用红外线仪控制CO2 含量;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氧探头法则控制O2含量。

碳原子的吸收要使反应生成的活性碳原于被工件的表面吸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工件表面应清洁,无外来阻挡,为此工件入炉前务必清理表面;活性碳原于被吸收后,剩下的CO2、H2 或H2O需及时被驱散,否则反应将无法继续进行,这就要求炉气有良好的循环;控制好分解和吸收两个阶段的速度,使之恰当配合,如供给碳原子的速度(分解速度)大于吸收的速度,工件上便会出现积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吸收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