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称为“金属键”。
【晶体结构】指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
【空间点阵】指阵点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空间几何图形
【晶格】人为的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完全反应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晶向族】指同一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晶面族】指同一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完全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晶面
【共带面】平行于或相交于同一直线的一组晶面
【晶体的各向异性】指沿晶体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的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称为“晶体的各向异性”。
【伪等向性】指一般情况下整个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称为“伪等向性”。
【多晶型转变】(又称同素异构转变)指外部条件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合金】由两种或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的物质
【合金相】(又称相)指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置换固溶体】指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比较小时,能够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位置内,这样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指一定限度内溶解但超过这一限度便不再溶解的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指溶质能以任意比例融入溶剂的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指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的固溶体
【一次固溶体】以纯金属为基的固溶体。
【二次固溶体】(中间相)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固溶强化】指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金属化合物】指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
【正常价化合物】由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第4、5、6族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电子化合物】指由第一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第二至第五族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间隙相】
【空位】某一温度的某一瞬间有些原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束缚,脱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迁移到别处,从而在原位置上出现空结点,这就是空位
【晶格畸变】由于空位的存在,其周围原子失去一个近邻原子而使相互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因而它们朝空位方向稍有移动,偏离其平衡位置,这就在空位的周围出现一个涉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弹性畸变区,简称“晶格畸变”。
【柏氏矢量】指一个不但可以表示位错的性质,还可以表示晶格畸变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人们在研究位错时能摆脱位错区域内原子排列具体细节的约束的一个量
【位错密度】指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晶界】指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晶界”。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相变潜热】指1mol物质从一个相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结晶潜热”。
【结晶潜热】指金属结晶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放出热量的过程。
【融化潜热】指金属融化时从固相转变为液相吸收热量的过程
【均匀形核】指液相中各个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是相同的形核形式
【非均匀形核】指新相优先出现于液相中的某些区域称为:非均匀形核。
【近程有序】在液体的微小范围内,存在着紧密接触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远程有序】指在晶体中大范围内的原子呈有序排列称为“远程有序”。
【结构起伏】(又称相起伏)
【形核率】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变质处理】指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的过程称为“变质处理”。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
【相律】在平衡系统中由于受平衡条件的约束,系统内存在的相数有一定限制。
这种限制使系统的自由度数f和组元数目c、相的数目p以及对系统平衡状态能够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数目n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称为“相律”。
【匀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固态也无限互溶的二元合金相图
【匀晶转变】指结晶时由液相结晶初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成分起伏】指在熔融状态的合金中,在某一微区某一瞬间内浓度差呈现不同平均浓度的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异分结晶】指固溶体结晶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同分结晶】指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完全一样的结晶。
【平衡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的比值即Ko=Ca/cL
【区域偏析】指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成分过冷】结晶时由于固液两相成分再分布而引起的固液界面前方附近液相中产生过冷区,这一现象称为“成分过冷”。
【显微偏析】指在一个或几个晶粒之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二元共晶相图】指两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但在固态时有限互溶并发生共晶转变的二元合金相图称为“二元共晶相图”。
【共晶转变】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伪共晶】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相数量很少,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初晶长大,另外一个相单独分布于晶界处,使得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包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而在固态时有限互溶并发生包晶转变的
二元合金相图称为“二元包晶相图”。
【包晶转变】一定温度下,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和固相发生作用而生成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过程。
【晶内偏析】(又称枝晶偏析)指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包晶偏析】由于包晶转变不能充分进行而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共析转变】一定成分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另外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共析转变”。
【比重偏析】由组成相与溶液直接的密度的差别所引起的一种区域偏析。
【反偏析】在分配系数小于1的合金中,铸件外层溶质元素含量反而比内层的含量高的现象。
【正偏析】合金的分配系数小于1,先凝固的外层溶质元素的含量低于后凝固的内层,称为“正常偏析”。
第四章:铁碳合金
【铁素体】碳溶于a-Fe中的间隙固溶体(F/a)------体心
【奥氏体】碳溶于r-Fe中的间隙固溶体(A/r)--------面心
【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正交
【莱氏体】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化合物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形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一次渗碳体】由液相直接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由奥氏体析出的渗碳体
【三次渗碳体】由铁素体析出的渗碳体;
【共析钢】指含碳量为0.77%的铁碳合金
【热脆】硫的存在,引起钢在加热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
(解决方法:往钢中加适量的锰)
【冷脆】磷的存在使得钢的强度硬度显著升高而塑性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应变时效】指含氮的低碳钢材经冷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淬火时效】由于氮的存在使钢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下降,从而使钢变脆,称为“淬火时效”。
【镇静钢】指脱氧完全的钢
【沸腾钢】指脱氧不完全的钢
Ao:渗碳体磁性转变温度230°
A1:发生共析反应的温度727°
A2:a-Fe的居里点温度770°
A3:r-Fe转变为a-Fe的转变温度912°
A4:转变为r-Fe的转变温度1394°
第六章: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屈服极限】指金属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
【滑移】位错线沿着滑移面的运动称为位错的滑移。
【滑移系】指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多系滑移】指在两个或以上的滑移系上进行的滑移称为“多系滑移”。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指把滑移系开动所需的最小分切应力
【软位向】指具有最低值,金属最容易进行滑移并表现出最大塑性的位向【硬位向】指无论的数值如何,均无穷大,晶体此时不能产生滑移直至断裂,
这种取向称为“硬位向”。
【孪生】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晶面与晶向产生一定角度的均匀切变过程。
【变形织构】指多晶体金属变形后具有择优取向的晶体结构称为“变形织构”。
【残余应力】指当物体没有外部因素作用时,在物体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加工硬化】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显著升高,而塑性韧性显著下降的显著。
【回复】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再结晶】当冷塑性变形金属的加热温度高于回复温度时,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产生新的无畸变的晶核,并迅速长大形成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全部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
【超塑性】指超塑性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异常大塑性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第七章: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
[热处理]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反映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指综合反映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
【片状珠光体】由片层相间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片所组成的珠光体称为“片状珠光体”。
【珠光体转变】指过冷奥氏体在临界温度A1以下比较高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转变
【粒状珠光体】指分布在铁素体基粒上的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钢中马氏体】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贝氏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上贝氏体】中、高碳钢在350至5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
【下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230至350℃时形成的产物称为“下贝氏体”。
【本质晶粒度】指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3至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本质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指钢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获得的奥氏体的实际晶粒的大小
【起始晶粒度】奥氏体转变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互相接触时的奥氏体晶粒大小
【魏氏组织】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几乎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
【钢的奥氏体化】为了使钢在热处理后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大多数热处理工艺都必须先将钢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获得奥氏体组织,然后再以适当方式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转变过程称为“钢的奥氏体化”。
【马氏体转变】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抑制其扩散性分解,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的转变称为“马氏体转变”。
【板条马氏体】指低、中碳钢以及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基合金中形成的一
种典型马氏体组织
【奥氏体热稳定化】指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因等温停留而使继续冷却时的马氏体转变呈现相变迟滞现象
【索氏体】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屈氏体】通过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的混合物
【回火屈氏体】钢经淬火后在300至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临界温度的意义
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r1------加热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Ac3------加热时先共析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3-------加热时奥氏体开始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温度
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Arcm-----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
第八章:钢的回火转变及合金时效
【回火】(即钢的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钢的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总的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在某些温度区间回火,可能出现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的现象,这种脆化现象称为“钢的回火脆性”。
【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不可逆回火或低温回火)合金钢淬火后于250至400℃范围内回火后产生的回火脆性,因不能用重新加热的方法消除,故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
【第二类回火脆性】(又称高温回火脆性)合金钢淬火后在450至650℃范围内回火后产生的回火脆性
【时效】合金在脱溶过程中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均随之发生变化的现现象称为“时效”。
【脱溶】(又称二次结晶)指从一个固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
课本解释: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或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及亚稳定过渡相的过程
【调幅分解】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选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
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工艺
【完全退火】指将钢加热到Ac3温度以上,保温足够的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缓缓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不完全退火】指将钢加热至Ac1-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过共析钢)之间,保温后缓缓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球化退火】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钢的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过热】把物质加热到通常发生相变的温度以上而仍不出现相变的现象
【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1以上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淬火速度的速度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