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87页_加页码

合集下载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3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3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视频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研究设计式、数据收集方法、结果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3.能够结合本章内容,独立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并实施。

4.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首先要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突显出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由于发展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发展与变化历程,个体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因此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有四个,即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发展心理学研究也不例外。

1.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当前状况是必要的。

例如,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的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语言和数学等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

2.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明。

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解释就是说明“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外语时会感到越来越困难?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3.预测是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作出推断。

例如,根据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情况预测其未来的人际互动或情感的发展状况。

4.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所谓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教师在语文、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敏捷性、概括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发展的目的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准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符合预期目的的控制。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7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及其作用;2.学习障碍的特点、症状、原因;3.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4.儿童概念的发展;5.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6.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7.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8.儿童的社会性认知;9.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10.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7.1复习笔记一、小学儿童的学习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授活动的制约。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有学习策略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NEW)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1.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 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 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
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 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 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第6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7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9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0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11.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பைடு நூலகம்同时性聚焦 D.继时性聚焦 【答案】A 【解析】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
12.独白语言属于( )。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需 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 异在于( )。
A.语文测试成绩 B.数学测试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答案】D 【解析】学前期男童与女童的最大差异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 异,此差异大于其他三方面。
准备状态的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9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成年早期的一般特点;2.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3.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及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4.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5.恋爱、婚姻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9.1复习笔记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一)成年早期的年龄规定青年期以前的各个时期的年龄规定,一般是依据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来进行的;而青年期以后的年龄规定,则应该在依据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同时,参照社会成熟来进行。

1.一般规定将生理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上限),将社会生活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结束,也就是成年中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下限),据此将成年早期的年龄阶段规定为18~35岁。

2.阿奈特的始成年期阿奈特把从高中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即18~25岁或者更长的这段时期,称为始成年期,即从中学结束到成人地位获得的这段时间。

始成年期可被看做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它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为成熟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向新的成人角色的过渡为标志。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关注的时期,是新角色的形成时期。

阿奈特同时指出,始成年期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而是只存在于允许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年有一个较长的独立的角色探索时期的文化中。

(二)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成年早期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这一时期的个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

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1)生理发展趋于稳定;(2)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3)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4)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5)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传统的老年观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及其评价;2.老年人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的特点;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4.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5.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6.对死亡的态度转变及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一、老龄、老化与发展(一)老龄与老化1.老龄与人口老化(1)老龄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同时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的界线。

我国属于老龄型国家。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即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律建设,加强老年生理、心理和身心健康教育,都是需要迫切开展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老化及其理论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一般而言,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

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1)老化原因的理论①损耗理论。

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

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

②遗传程序理论。

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解答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解答

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2014.7.7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发展心理学笔记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笔记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概念1. 二因素理论p102. 复演说p18-p19+p1873. 比率智商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简答、论述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P4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P17第二章1. 格式P232. 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年名词3. 平衡过程P264. 客体永存P305. 守恒P32 02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年名词7. 同一性P2178. 观察学习P439. 内化P44-P4510. 最近发展区P46简答、论述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年论述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P43第三章1. 组群效应P49 02名词2. 序列研究P51 01名词3. ABAB设计P574. 跨文化研究P525. 文化公平测验P56-P53简答论述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P58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第四章1. 同nuan双生子P642. 异nuan双生子P643. 伴性遗传P624. 低体重儿P65简答论述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第一段概括第五章婴儿期(出生-1岁)1. 髓鞘化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3. 视崖实验P884. 前语言思维P92 02年名5. 依恋P956. 陌生情景P987. A非B错误P938. 抓握放射P729. 双向性原则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简答论述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84 P85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年论述P96-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年论述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年简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P81第六章幼儿期(1-3岁)1. 第二信号系统P1052. 模仿性游戏P108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简答论述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P132-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简答P112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第七章幼儿期(3-6.7岁)1. 平行游戏P1332. 积极词汇P1393. 消极词汇P1394. 自我中心言语P1415. 内部言语P140 01、02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02年名词P1618. 自律道德P161简答论述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P132-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第八章童年期(6-12岁)1. 中介缺失P173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选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8.1复习笔记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及原则;3.基本研究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分类、注意事项和优缺点;5.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6.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3.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2.解释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描述是解决“是什么”,解释是说明“为什么”。

3.预测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4.控制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

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

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2.成年中期的智力变化及与智慧的区别;3.控制理论的特点;4.家庭生命周期模式及家庭关系;5.舒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创生“创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作出贡献。

所以有人认为,埃里克森的创生概念类似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

2.停滞状态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有助于中年人发展出与创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心的品质。

(二)莱文森的观点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稳定期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所谓生活结构是指个人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根据莱文森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和转变的交替。

在比较稳定的时期,人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优势;在转折时期,人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重新建立新的系统。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剪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剪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剪发生、发展的特色和规律,即研究一生心剪发展特色和规律的科学。

往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样心理活动的年纪特征。

详细地说,研究心剪发展的年纪特色范围,应该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 智力活动 ) 的发展的年纪特色,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纪特色。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一生心剪发展年纪特色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一定联合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剪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要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语言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踊跃再现社会经验/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经过社会化,个体获取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要的质量 / 价值 / 信念以及社会所赞成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必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品,并掌握社会认同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纪特色:指个体生理心剪发展在各个年纪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色。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度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纪有亲密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剪发展的年纪阶段而言,在必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 / 少儿期 / 童年期 / 青少年期 / 青年期 / 中年期 / 老年期;就心理在必定年纪阶段中那些一般的 / 典型的 / 本质特色而言,各样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 要点期 / 成熟期 / 转折期,其本质就是各个阶段各样心理现象的质变年纪。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视频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视频

第2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视频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的主要流派之一。

因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1.本我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的概念。

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

本我追求快乐原则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越重要。

2.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自我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3.超我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

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

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的,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l3岁开始)。

1.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

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

弗洛伊德又将口唇期分为两期:第一时期是0~6个月;第二时期是6~12个月。

从出生到6个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适的感觉,而没有认识到其他人对他是分离而存在的。

约在6个月的时候,儿童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特别是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要的人,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他就会焦虑不安。

2.肛门期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理发展)【圣才出品】9.2 课后习题详解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及主要发展课题有哪些?答:(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青少年时期个体⽣理发展达到了⾼峰,⼼理也趋向初步成熟。

进⼊成年早期后,个体进⼊稳定期。

②智⼒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发展进⼊全盛时期。

思维⽅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性。

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

③恋爱、结婚到为⼈⽗母18~35岁是恋爱、结婚、养⼉育⼥的年龄段。

④创⽴事业到紧张⼯作成年早期的个体进⼊了现实阶段。

现实阶段始于18岁,这时个体开始选择职业,并在⼀定领域内实现⾃⼰的愿望。

个体所选择的职业⼀般是和兴趣、能⼒、价值观联系在⼀起的,于是职业必然成为个体的⼀个⽴⾜点,并成为实现⾃我价值的重要⼿段。

(2)成年早期个体的主要发展课题张⽇昇认为,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课题应该包括以下⼗个⽅⾯:①对⾝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因性成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②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母并⾛向独⽴;③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性的性别⾓⾊;④对新的⼈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⑤正确认识⾃⼰在社会中的⾓⾊,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⑥树⽴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观和价值观;⑦掌握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⑧选择职业及⼯作适应;⑨恋爱、结婚及婚姻适应;⑩成就感的获得与⾃我实现。

2.成年早期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哪些?答:(1)在观察⼒⽅⾯成年早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的性、⾃觉性、持久性进⼀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

(2)在记忆⼒⽅⾯成年早期个体的机械记忆能⼒有所下降,但成年早期的前⼀阶段是逻辑记忆能⼒发展的⾼峰期,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容量也很⼤。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传统的老年观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及其评价;2.老年人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的特点;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4.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5.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6.对死亡的态度转变及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11.1复习笔记一、老龄、老化与发展(一)老龄与老化1.老龄与人口老化(1)老龄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同时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的界线。

我国属于老龄型国家。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即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律建设,加强老年生理、心理和身心健康教育,都是需要迫切开展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老化及其理论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一般而言,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

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1)老化原因的理论①损耗理论。

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

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

②遗传程序理论。

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