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测试基础知识
手机测试标准

手机测试标准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手机的质量和性能更是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
因此,手机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测试标准是指对手机在各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手机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手机的外观和做工是手机测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测试需要检查手机的整体设计和工艺,包括手机的尺寸、重量、材质、工艺等方面。
做工测试则需要检查手机的组装工艺和接口的质量,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开裂等问题。
其次,手机的屏幕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屏幕测试需要对手机的显示效果、色彩表现、分辨率、触摸灵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手机的屏幕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另外,手机的性能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性能测试需要对手机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电池等硬件进行测试,同时也需要对手机的系统流畅度、应用响应速度、多任务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稳定流畅地运行。
此外,手机的通信功能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信功能测试需要对手机的信号接收、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通信连接和稳定的数据传输。
最后,手机的安全性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安全性测试需要对手机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支付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用户隐私和支付安全方面能够提供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手机测试标准涉及到手机的外观、屏幕、性能、通信功能、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手机在各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手机制造商和手机测试机构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测试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测试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和系统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测试工作就是保障软件和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无论您是刚刚踏入测试领域的新手,还是希望对测试有更深入了解的相关人员,掌握测试的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测试的世界,了解一些关键的测试基础知识。
一、测试的定义和目的测试,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个产品(软件、系统等)进行检查,以发现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找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业务需求和用户期望,确保其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以便及时修复,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3、为软件的发布提供信心,让用户能够放心使用。
4、评估软件的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确保其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
二、测试的类型功能测试是最基本的测试类型,主要检查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这包括输入不同的数据,查看输出结果是否正确,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顺畅等。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用于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
例如,测试一个网站在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时的加载速度,或者一个数据库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的效率。
3、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旨在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如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以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的安全。
4、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确保软件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设备等环境下正常运行。
5、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关注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易于使用,用户操作是否方便快捷,是否符合用户的习惯和预期。
6、回归测试当软件进行了修改或修复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新的更改没有引入新的问题,同时原来正常的功能依然正常。
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组详细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的描述。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清晰明确:步骤描述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执行。
2、可重复性:相同的测试用例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下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功能测试基础知识点总结

功能测试基础知识点总结
功能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以下是功能测试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功能测试的定义:功能测试主要是检查软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需
求,通过各种测试手段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2.功能测试的分类:主要包括正常情况测试、异常情况测试、边界条件测试
等。
3.功能测试的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缺陷跟
踪与修复、回归测试等步骤。
4.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设计测试用例是功能测试的关键步骤,需要覆盖所
有的功能点,包括正常和异常情况。
5.缺陷管理:发现缺陷后需要进行缺陷的跟踪与修复,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处
理。
6.回归测试:修复缺陷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修复不会引入新的缺陷。
7.功能测试的自动化: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工错误,常用
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包括Selenium、Appium等。
以上是功能测试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功能测试。
手机测试培训资料

手机测试培训资料概要手机测试是指对手机软件和硬件进行功能、性能和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工作。
本文档将介绍手机测试的基础知识、测试流程和常用工具,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手机测试的技能。
1. 手机测试的基础知识1.1 手机测试概述手机测试是保证手机软件和硬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旨在发现和排除手机软硬件中的缺陷和问题,并确保手机的功能、性能和兼容性等达到用户需求和预期。
1.2 手机测试的分类手机测试可以根据测试的内容和对象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1.3 手机测试的重要性手机作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功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手机测试的重要性体现在确保手机产品质量、减少用户投诉和退货率、提高品牌信誉等方面。
2. 手机测试的流程2.1 需求分析在手机测试之前,需要进行手机产品需求的分析和理解,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2.2 测试计划制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符合测试目标和范围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周期、资源和方法。
2.3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测试目标和功能需求,设计手机测试的测试用例,用于验证手机软硬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2.4 测试环境准备搭建适合手机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测试数据等。
2.5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2.6 缺陷管理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和追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修复和解决。
2.7 测试报告撰写测试结束后,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3. 常用的手机测试工具3.1 AppiumAppium是一种开源的跨平台手机自动化测试框架,支持多种手机平台(Android和iOS),可以实现对手机应用的自动化测试。
3.2 MonkeyRunnerMonkeyRunner是Android提供的一种基于Python脚本的测试工具,可以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用于执行各种测试用例。
测试相关基础知识

目录1、知识点一:软件生命周期 (2)2、知识点二:软件测试基础 (2)3、知识点三:测试过程:单元测试过程UT,集成测试过程IT,系统测试过程ST (2)4、知识点四:测试方法和分类 (3)4.1测试分类 (3)4.2白盒测试 (3)4.2.1理论知识 (3)4.2.2学习心得 (4)4.3黑盒测试 (5)4.3.1理论知识 (5)4.3.2 学习心得 (6)5、知识点五:测试用例的学习 (8)测试基础知识学习测试基础知识的时候,首先要记住测试的最基本的定义,IEEE中对测试的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提高产品可靠性。
1、知识点一:软件生命周期学习心得:在软件生命周期的需求内容规范中需求的一些特点是需要理解与记住的,它主要包括: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无二义性、健壮性、必要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跟踪性以及优先级,在记住这些需求特点的时候还需要不断地了解每个特点所指向的具体方向,例如完整性则是指在每一项需求中都必须将所要实现的功能描述清楚。
2、知识点二:软件测试基础学习心得:了解到作为测试人员的责任,测试人员的任务就是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通过不断地使用和攻击刚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尽量多的找出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每个阶段中测试人员的工作方向,在需求阶段主要需确定的工作是收集足够的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阶段确定设计与需求之间的联系,产生结构和功能的测试用例;编码阶段主要是确定和设计之间的联系;维护阶段是缺陷的跟踪以及新的版本测试。
3、知识点三:测试过程:单元测试过程UT,集成测试过程IT,系统测试过程ST学习心得: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的测试,目的是检验软件基本组成的单位的正确性,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模块程序结构检查,代码测试和模块内功能测试,其主要是由程序员来完成,因为它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移动终端性能测试在现代软件应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移动设备数量巨大,且不断推出新型号,移动终端性能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复杂。
本文将介绍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包括测试设备的选择、操作系统与版本、应用程序的版本、网络连接类型等因素。
测试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目标用户群体来选取。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版本也需要根据测试需求来选择,并保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
网络连接类型也应同样注意,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目标测试目标是测试的核心,它是指我们要测试什么。
通常移动终端的性能测试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启动时间:指应用程序从启动到完全加载所需要的时间。
(2)响应时间:指用户操作某一功能时,系统响应的速度。
(3)性能稳定性:指应用程序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是否仍然稳定。
(4)内存占用:指应用程序运行时所占用的内存大小。
(5)电池消耗:指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对设备电池的消耗情况。
(6)网络速度:指应用程序网络连接时的速度。
3.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测试的重要步骤之一。
它需要根据测试目标,确定测试方法。
通常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和压力测试。
(1)人工测试:人工测试是指通过人工的操作,观察应用程序的性能,记录测试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少,测试范围较小的情况。
(2)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测试工具,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执行测试任务,自动化地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自动化测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多,测试范围较广的情况。
(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指在一定负载下,测试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在压力测试中,测试工具模拟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系统,并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增加负载,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4. 测试分析与报告测试分析与报告是测试的最后一步。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测试报告向相关人员反馈测试结果。
app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app测试面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 请简要介绍什么是APP测试。
答:APP测试是指对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功能、性能、界面、安全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和工具,确保APP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正常运行,并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2. 请列举常见的APP测试类型。
答:常见的APP测试类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等。
3. 请解释什么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答:黑盒测试是指在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对APP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只关注APP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输入数据,验证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白盒测试是指针对APP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进行测试,测试人员能够访问源代码和设计文档,以确保内部逻辑正确。
4.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UI自动化测试。
答:UI自动化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对APP界面进行操作,然后验证操作后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编写脚本或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二、技术题1. 请简要说明安卓和iOS平台的主要区别,对APP测试有何影响?答:安卓和iOS是两种不同的移动操作系统平台。
主要区别包括开发语言、市场份额、硬件设备等方面。
对APP测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上,因为安卓手机和iOS手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存在差异,需要分别进行测试。
2. 请列举几种移动设备屏幕适配的常见问题。
答:常见的移动设备屏幕适配问题包括屏幕分辨率不同导致的布局错乱、字体显示不清晰、字体大小调整不当等。
3. 请简要说明APP的性能测试包括哪些方面。
答:APP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响应时间、网络请求处理、内存占用、电量消耗和并发用户数等方面。
4. 请简要说明移动应用安全测试的主要内容。
答:移动应用安全测试主要包括数据传输安全、用户隐私保护、权限管理、防篡改和代码混淆等方面的测试。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场景,回答相应问题。
场景:某APP在一些特定手机型号上出现闪退问题,请解决该问题。
测试基础知识问题及答案

第一章1.生命周期是什么?答:1、提出问题2、可应用分析3、需求分析4、设计5、编码6、测试7、运行维护2.区别和特点是什么?答:1瀑布型六个阶段: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2原型模式;先建立一个能反映用户需求原型系统‘然后对原型进行反复扩充、改进和求精、最终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系统3.测量模型:软件版本是逐步完善的4.螺旋模式:每个周期都包括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评审3.优秀软件的特征?答:1.满足用户的需求2.合理的进度,适量的成本和功能关系3.据别扩展性、灵活性、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需求变化4.能够有效地处理例外情况5.保持城和功能性的平衡4.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区别?答:软件质量保证主要是缺陷得预防而软件测试主要是错误的测试5.三要素?答:三要素;前提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6.错误产生的原因?答:1.当软件没有最终完成用户预期的功能要求时就表现为软件错误7.测试的分类?答:1单元测试(文档、白盒、接口路径)2集成测试(文档和需求、黑白盒、接口、功能、性能、路径)3系统测试(软件需求、独立小组执行黑盒测试)4验收测试(软件需求、由用户执行黑盒测试)8.概念?答:回收测试:错误别修正以后软件功能或环境产生变化后进行的重新测试功能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功能性需求采用黑盒测试负载和压力测试:软件系统最大的负载测试性能测试: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易用性测试:软件是否更加的方便容易应用安装和反安装测试:软件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的安装反安装的过程恢复测试:从故障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安全性测试:测试系统在非法入侵时的防治能力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多种环境和其他软件或硬件的兼容的功能内存泄露测试:测试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是否造成内存泄露比较测试:通过以同类残品的比较,考察改干软件的优缺点ALPHA测试:一般由可控制用户来测试,这时软件只是刚开发完BETE测试:这时软件已经通过内部测试大部分错误已经改正即将正式放行9.依据和测试人员是谁答:依据测试的人员单元测试| 文档、白盒测试、接口、路径| 软件的开发人员集成测试|文档需求、黑白盒、接口、功能路径| 软件的开发人员系统测试| 软件需求、黑盒| 软件测试人员验收测试| 软件需求、黑盒| 软件测试人员和最终用户10.职业素质?答:1.责任心、2.学习能力、3.怀疑能力、4.沟通能力 5.专注性、6.洞察力、7.团队精神、8.注重积累第二章1.测试计划包括什么?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计划的目标,测试内容,设定测试人员,测试进度2.测试是从什么阶段介入的,为什么?测试从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测试需要对所测软件有很深的了解,对需求有很深的认识,越早的进行测试就能越早的发现BUG并修改3.你了解的操作系统有哪些?WINDOWS,LINUX,DOS4.你了解的浏览器有哪些?火狐,谷歌,OPERA,IE5.需求测试都测些什么?测试需求的正确定,可行性,等,一般都是评审6.如果一个项目交给你做测试,但是没有完整的需求文档,你应该怎么办?应该首先要对软件进行了解,使用,从大众客户角度考虑补全需求第三章1.什么是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包括什么?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用例编号、测试项描述、操作步骤、输入、预期结果、实际结果、测试结果、缺陷编号、回归测试结果、最终测试结果、测试人、测试时间、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S
上行:1710.20MHZ~1784.80MHZ 下行:1805.20MHZ~1879.80MHZ 其对应的频道号为512~885, 共374个频道, 中心频道为698
PCS
上行:1850.20MHZ~1909.80MHZ 下行:1930.20MHZ~1989.80MHZ 其对应的频道号为512~810, 共299个频道, 中心频道为661
通常需要校准的指标
一、频率 生产出的产品,在所有信道上都能达到协议 所要求的频率精度,这对硬件设计是个挑战。因 此这些无线设备一般都设计一个数字压控振荡来 保证发射和接收频率的精度,校准频率的全部物 理含义就是精确的实测出数字压控振荡的斜率和 节距,将此数学模型写入设备中。设备在正常工 作时,按照此模型计算出控制数字压控振荡的数 字控制量,来调谐发射、接收频率,使之达到其 协议要求精度;信道(包括接收和发射)的中心 频率是线性的,且线性设计容易实现,因此频率 校准只需在一个信道上校准即可 。
GSM手机测试知识
制造总厂培训小组 编辑:郑国荣
GSM频带(GSM Band)
一个频带(Band)对应上行、下行两部分, 上行即移动台发基站收,下行即基站发移动;在 900MHZ频带(GSM900),上下行间隔45MHZ, 在1800MHZ频带(DCS),上下行间隔95MHZ。 一个频带占据一定的带宽,在带宽内划分了多个 频道(chennel),每个频道定义了一个对应的 频道号,频道间相互间隔0.20MHZ,一般我们 GSM手机使用比较常见的频带划分如下:
手机电性能测试指标 • 1、测试的目的? 测试实际上就是挑毛病找问题, 只有找出 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 2、测试的条件? 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方法 • 3、测试的准确性? 测试设备的性能要求是否达标; 测试结果的取值方法; 测试方法的准确性。
电性能测试的大体流程
• 1、配置各种仪表,初始化设备形成电性能测试要求的测 试环境: • 2、电脑与手机进行通信连机(有些不需要此步骤); • 3、进行手机站位判断是否已做校准(有些不需要此步 骤) ; • 4、设置仪表和手机,使之进入要求的状态; • 5、让仪表(或手机)发出无线信号,进行连机上网测试; • 6、让手机(或仪表)进行各项电性能指标测量,并读取 测量值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测试标准; • 7、测试通过写入站位识别号(有些不需要此步骤) 。
通常需要校准的指标
三、RSSI(接收信号强度) 为保证通信质量和越区切换,实现动态频率选择或 系统功率控制功能。基站一般要求移动台报告所接收到 信号强度,以便系统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因此移动 台所报告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通 信系统的性能。它一般也分为两大类校准,一类为 RSSI(接收信号强度)精度的校准,另一类就是由于 移动台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不同,所引起的 RSSI(接收信号强度)误差的校准,因此很多厂家也 把这种校准称之为RSSI信道补偿校准。RSSI(接收信 号强度)精度校准也是各有各的方法,但大体原理是一 致的,那就是为了保证在不同大小的接收信号下,在解 调前信号大小是一致的 。
无线设备校准的三大块
无线校准就是三大块内容: 一、频率校准; 二、发射电平校准(简称发射校准); 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校准(简称接收校准)。 校准一定是要先从频率校准开始,这是由于,不 论是发射校准,还是接收校准,它们都是在某个信道 上来做校准,而且都还要做频率响应校准,如果没有 先作频率校准,而直接作发射或接收校准,此时控制 信道频率的控制值,是用的无线设备里的缺省值,这 个值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如果不对,那么 无论是作的发射校准,还是接收校准,校准结果都会 受到一个频率响应导致的校准误差,频率偏得越远, 这种误差会越大,而这个误差是可以通过先作频率校 准而回避掉的。
通常需要校准的指标
二、功率电平 在多用户系统中,协议一般会对设备所发出 的信号功率电平有一个较为严格的、复杂的要求, 这是由于如果设备所发出的信号功率电平偏低, 那么在噪声环境或多径情况下,通信质量会变得 很差,影响用户自己的正常使用;如果设备所发 出的信号功率电平偏高,那么这会严重影响到其 它用户的通信,直至降低系统的用户容量。而普 通元器件(尤其射频元器件)的一致性、精度、 线性都不是很好,因此发射功率的校准是极其重 要的。 功率电平校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 率输出线性校准 ;另一大类是输出功率与频率响 应的校准。
通常需要校准的指标
四、电池的校准及其他的校准 电池的校准及其他的一些校准,如温度 校准、直流偏置校准等等,都是对基带电路中 的A/D的参考电压的校准,以保证A/D读数的 准确,这些校准一般都是测量A/D的斜率和截 距。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校准在很多厂家的 设计中已经被回避掉了,也就是现在很多厂家 的设计中已经不再校准这些内容了。
手机校准的大体流程
1、配置各种仪表,形成校准的测试环境: 2、通过计算机将手机设为测试模式; 3、设置仪表和手机,使之进入要求的状态; 4、让仪表(或手机)发出无线信号; 5、让手机(或仪表)进行测量,并读取测量值; 6、重复步骤3到5,得到一组测量结果(有些时候,有 些项目不需要重复步骤3到5); 7、基于测量值进行计算,得到某项指标的校准结果; 8、将测量结果写入手机(有些时候,有些项目不执行 此步); 9、重复步骤2到8,完成所有项目的校准; 10、将所有的校准结果写入无线设备(有些不执行)。
手机电性能测试相关指标的了解
GSM规范的标准
载波(发射)功率
定义 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 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 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在测试中 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有用比特(对常规信道为147比特,对允许接入信 道为87比特)功率作平均计算得出。这一点与测量其他类型设备时的 输出功率(无论是平均功率还是峰值功率)定义都是不同的。(非专 业仪器无法辨别有用比特) 测试目的 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 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 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 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 会造成邻道干扰。 条件参数 在相同频率及相同测试条件下,两相邻功率控制级的TX载频峰值 功率的差值按GSM规范要求为 :不小于0.5 dBm,不大于3.5 dBm , 各个功率等级的指标范围如下表:
相位误差
条件参数
GSM和DCS的相位峰值误差均小于20度,平均误差 均小于5度。实际测试中相位峰值误差小于7度时 为最好,大于7度小于10度时为良好,大于10度小 于20度时为一般,大于20度时为不合格;相位平 均误差小于2.5度时为最好,大于2.5度小于4度时 为良好,大于4度小于5度时为一般,大于5度时为 不合格。
GSM900的功率控制
DCS1800的功率控制
载波(发射)功率
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如何控制的呢?
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 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 变的,基站根 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 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 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 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机 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 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 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 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 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 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 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GSM850
上行:824.20MHZ~848.80MHZ 下行:869.20MHZ~893.80MHZ 其对应的频道号为128~251, 共124个频道, 中心频道为189
校准的意义和目的
由于生产生产无线发射、接收设备时 ,所用 元器件的绝对精度通常不足以满足设备频率、功 率电平和其它参数的性能目标。而降低系统性能 偏差的方式之一就是使用更加昂贵的、精度更高 的、一致性更好的元器件。但是,在现实情况下, 每个无线设备生产厂商都刻意要给用户提供价廉 物美的产品,因此在成本的压力下,设计人员通 常不会选用昂贵的、精度更高的、一致性更好的 元器件作设计,而是走到了相反的方向,这样校 准就成为研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会极大 地减少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对元器件的要求,降 低材料成本,最终降低整个无线发射、接收设备 的成本。
PGSM
上行:890.20MHZ~914.80MHZ 下行:935.20MHZ~959.80MHZ 其对应的频道号为1~124, 共124个频道, 中心频道为62
EGSM
上行:880.20MHZ~914.80MHZ 下行:925.20MHZ~959.80MHZ 其对应的频道号分为两部分: 925.20MHZ~934.80MHZ的频道号为975~1023 935.20MHZ~959.80MHZ的频道号为0~124 共174个频道, 中心频道为37
为什么要在测试模式下校准手机
?
由于手机工作都是有协议的,而随着技术的 进步,为了给更多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协 议也就越来越复杂,在正常的模式下,手机为达 到最佳通信效果会及时响应协议的命令,自动调 整自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是受协议控 制和调整的,此时很难对手机进行校准,为了达 到校准的目的,就需要把手机设置为测试模式, 此时手机不再响应协议命令,而是受控于计算机, 通过计算机可以把手机设为想要的状态,在此基 础上进行校准就容易的多啦。
为什么要对手机进行Calibration的过程?
由于手机上元器件以及工艺流程的本身存 在的误差,使得每台手机的电气性能不尽相同, 这可能对手机的通信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 了获得最佳的通信质量,就需要对手机进行校 准,调整相关参数,使其能获得最佳的通信质 量。一般主要校准以下几个项目:AFC、 TPSF、TPFC、AGC、DCoffset、RSSIC、 ADC等(或AFC校准、TX校准、RX校准、 ADC校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