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相关教育问题的学科。

在中学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复习要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以下是2000字的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心理发展阶段1.儿童期(7-12岁):此阶段儿童逐渐产生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开始发展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认识。

2.青春期(13-19岁):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迅速,个性特征明显,认知能力也逐渐提高。

二、认知发展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初中学生的特点:思维能力逐渐突破局限,开始建立抽象思维,但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

三、动机与学习动机1.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社会动机等。

2.学习动机的类型: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过程动机。

3.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目标导向、自我效能、自主学习能力、情绪状态等。

四、学习与记忆1.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从感知、觉知、注意到认同、记忆、整理为个体行为内容、思维活动的过程。

2.记忆的类型:感性记忆、概念记忆、定向记忆、方法记忆等。

3.记忆的影响因素:情感价值、刺激强度、记忆方式、记忆策略等。

五、教师与学生关系1.教师的角色:教育者、引导者、榜样、评价者等。

2.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发展:初中学生开始产生“父母是教师”的观念,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同时也开始和教师形成互动。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良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建立信任,实现共同发展。

六、教育与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定义:指一个人对自身的理解、接受和发展度,对社会环境进行适应的能力的好坏程度。

2.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情绪稳定性、自我接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性等。

3.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可以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

中学生发展复习资料

中学生发展复习资料

中学生发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身心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是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

2.中学生发展主题:中学生在此年龄发展阶段应当完成的发展任务。

包括6个方面,生理发展,学业发展,情意发展,自我--个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生涯发展。

3.身体映象:指个人对自己身材、体型、容貌、仪表、体力等方面整体性的判断和自我知觉。

4.学习兴趣: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表现形式,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使人队某些事物优先给与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学习兴趣特指感兴趣的对象是学习,指的是个体对学习过程和内容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5.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活动和个性的双重功能。

6.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具有选择性、保持、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8.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

9.心境:指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即平时所说的心情。

10.激情:是一种迅速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理解力、自制力降低,甚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激情时人们很难遮掩内心强烈的情绪体验,总是伴随着有机体状态的改变和明显的表情动作。

11.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是个人的内部和外部的整合与适应的感觉,是个体寻求统一及连续的能力。

这种意识、情感和能力都包含在它所具有的个体性、连续性、整合性和社会性这四个特性中。

12.个性:又称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和习惯以独特方式结合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具有一贯性的产物。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及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及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主要有一下特征: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d.思维不具可逆性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a.命题之间的关系b.假设-演绎推理c.抽象逻辑思维d.可逆与补偿e.思维的灵活性(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B.社会自我少年期基本成熟C.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中学生心理辅导期末重点总结

中学生心理辅导期末重点总结

中学生心理辅导期末重点总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是每位中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因此,在这个节点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总结中学生期末考试前心理辅导的重点: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及时间管理、焦虑和压力处理。

一、心态调整1. 正确认识考试在期末考试之前,中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考试,并意识到它只是一个评估学习成果的方式,而不是定义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

教师和家长可以向他们传达正确的信息,让他们明白考试仅代表当前阶段的努力与收获,不必过分在意具体分数。

2. 培养良好自我认知鼓励中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进步的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赞美并强调他们过去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增强其自信心。

3. 制定合理目标帮助中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使他们明确在期末考试中期望达到的结果。

目标应该是可实现且具体明确的,并符合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

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动力。

二、学习方法及时间管理1. 制定科学复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各科目的重点难点安排时间并监督自己按时完成任务。

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优化复习计划。

2. 多样化学习方式鼓励中学生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阅读、讲解、练习等。

适应自己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和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以提升他们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3.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要告诉中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对大脑恢复和积累知识同样重要。

适当地安排间歇性休息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并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他们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来恢复精力。

三、焦虑和压力处理1. 管理时间压力中学生常常在期末考试前面临时间压力,因此需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以避免到最后紧张而导致焦虑。

提醒他们将学习任务切分为小目标,并逐步完成,在事先规划好的时间内逐渐实现预定目标。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红色字体为重点,里面内容需要重点记住】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1)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迄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2)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下)。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 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2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道德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的方面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2关键期:这是个体早起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word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题)

(完整word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关键期1.:凡施加影响有助于有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强化2。

因素. 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练习曲线3.:移情4。

情感状态的替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后而产生的类似于他人情绪、指个人对他人的情绪、. 代性情感反应: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教学效能感5. 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角色采集技能是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角色采集技能6。

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能力。

知技能。

也就是站在对因而新知识与旧知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知识,下位学习7.系,又称类属关系。

这种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

有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识构成下位关习两种。

提问、阅读、思考、法是一种阅读策略,是六个步骤的英文名称缩写。

包括预习、PQ4R 法8.PQ4R 作步骤。

复述和复习六个操,由罗森塔尔等发现。

即如果教师根)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9.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方据对某一个学生的了向变化。

一套概念或表象的结构及功能是一套例题、人们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贮存方式,图式.10 的组合。

11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的理论。

阐明人怎样在环境中学习,社会学习理论.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规范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因而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对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自尊感12 一种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维,行动一旦停止,思维也随之终止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13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14 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任务是,岁以后)60(在心理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感15。

5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

5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

第五章知识点1.简述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一级)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年龄是0—2 岁,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

年龄是2—7 岁,此阶段的特征有: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等。

(3)具体运算阶段。

年龄是7—11 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

年龄是11—16 岁,此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启示。

(二级)(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口诀:现在将来有差异,潜在变现实,发展走在前3.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措施。

(一级)(1)针对胆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说服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自制等品质,但也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鲁莽和莽撞的缺点。

(2)针对多血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机会。

要定期提醒,培养其专一的品质,防止见异思迁。

(3)针对黏液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

老师要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要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的优点。

(4)针对抑郁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

老师要对其多关心、爱护,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严厉指责和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和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2.早期发展
-出生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发展
-社交关系的形成
-早期语言发展
3.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社交和同伴关系
-学业和职业发展
4.成年发展
-身份和角色的发展
-爱情和亲密关系
-职业和事业的发展
-中年危机和后期发展
5.老年发展与晚年
-老年认知能力
-健康和身体变化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死亡和丧失的处理
6.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长期追踪研究
7.性别和文化差异
-性别发展和身份认同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心理解释
-跨文化研究方法
8.风险因素和发展障碍
-基因和遗传障碍
-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心理和情绪问题
-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9.教育和发展
-学校环境和学业成就
-教育对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养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照顾
这些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复习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习理论一、奥斯贝尔意义接受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1)意义学习实质: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实质是概念同化的过程(2)先行组织者二、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1.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时。

当某一次给予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给予连接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率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也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率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学习源于观察与模仿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②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社会强化的情况2.已经习得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四、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2.把重点放在外形的形容词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词,需要的满足的内部心理方面3.强调环境条件和自己,但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以及意图4.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果五、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频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马上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2.记忆力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先进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点总结)【红色字体为重点,里面内容需要重点记住】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1)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迄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2)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下)。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 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2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道德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的方面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形式运算阶段。

⑴命题之间关系⑵假设——演绎推理⑶抽象逻辑思维⑷可逆与补偿⑸思维的灵活性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认识自己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

因此,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势必成为他们成长的基础。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只有了解自己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性格测试,如MBTI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中学生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不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记忆和思维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利用联想和图像化思维来记忆知识点,通过归纳和总结来深化理解等。

三、应对压力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考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应对,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学给出了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调节,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将其视为一种挑战而不是威胁。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放松和休息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此外,与他人交流和寻求支持也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支持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积极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和社交场合,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的朋友。

《中学生心理发展》复习范围

《中学生心理发展》复习范围

第一章中学时期青少年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4)高傲与自卑(5)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一生物因素(1.遗传 2.生理成熟)二、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2.学校教育3.同伴4.社会文化因素)三、心理因素第二章中学生生理特征与心理教育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阶段、1.盲目无知阶段2. 异性疏远阶段3.异性吸引阶段4.恋爱阶段中学生三大青春期烦恼1.白日梦。

2.体相烦恼。

3.性心理问题。

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1.性心理的朦胧感和神秘感2.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3.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4.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第一,要大方交往,不必过分拘谨。

第二,要公开交往,不要神神秘秘。

第三,要有一定距离,不要过分接近、过分亲昵。

第四,要广泛与同学交往,不要太专注某一个异性。

第五,要相互尊重,不要过于随便或自高自大。

第六,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不要“自毁”。

早恋及对早恋应持有的态度、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的外化,是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一种实践。

首先,对中学生的早恋围追堵截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绝对禁止和严厉干预,也不提倡和鼓励。

其次,教师对中学生早恋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尊重、理解宽容学生。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早恋的疏导与教育、如何正面引导中学生早恋、第一、进行性生理、性心理育。

第二、进行爱情教育。

第三、创设男女学生正常交往的环境,引导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第三章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表情、情绪的功能(一)适应功能。

(二)信号功能。

(三)动力功能(四)组织功能。

常见的基本情绪、情绪的分类、人们一般把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喜、怒、哀、惧)列为四种常见的基本情绪,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激情、应激、、理智感、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它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

中学生发展心理复习要点

中学生发展心理复习要点

• 2、人格的特征:
– (1)独特性: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 (2)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
体; –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 3、人格结构
– (1)气质与性格
• A、气质: – 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 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稳定性
情绪不稳定、无耐心
情绪稳定、有耐心
E
好强性
温顺、随和
支配、好斗、有己见
F
兴奋性
严肃、谨慎、安静
轻松、热情、活泼、幽
G
有恒性
权宜、敷衍、轻视规则 有恒、负责默、遵守规则
H
敢为性
畏怯退缩
冒险敢为
I
敏感性
粗心、迟钝
细心、敏感
L
怀疑性
信任、接纳
怀疑、警觉
M
幻想性
实际、合乎常规
幻想、不实际
N
世故性
直率、天真
• 5、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 的关系
– 代表人物:沙赫特、辛格 – 观点:
• 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三个因素:刺激情境、生理变 化、情绪经验
• 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 情绪产生的机制。
三、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 1、忧郁:
– 表现: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 不乐、思维迟缓;
•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 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 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4、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中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中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它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成果的提高。

下面是中学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点: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1.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身体和性发育的加速、自我意识的增强、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增加、个人身份和性别角色的建立等。

2.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自尊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等。

3.中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阶段、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关系、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

二、中学生的学业发展1.学习动机和动力: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动机的形成和调节、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等。

2.学习策略和技能: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培养学习技能的方法等。

3.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氛围的建设、适应学习环境的策略等。

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1.压力与应对: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压力源、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等。

3.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科学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休闲活动等。

四、中学生的人际关系1.家庭关系: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改善家庭关系的策略等。

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培养良好同伴关系的方法等。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等。

五、中学生的职业发展1.职业探索:职业探索的意义和目的、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规划的方法等。

2.就业准备:求职技巧的培养、面试技巧的掌握、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

以上是中学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点,在备考时要重点理解和掌握每个要点的核心内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同时,还要注意整合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十二中学生发展心理◆考点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阶段年龄特征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获得了课题的永恒性(9~12个月)前运算阶段2~7岁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2.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2.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考点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智力活动)和美感。

◆考点3:中学生人格发展1.气质类型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特点胆汁质强、不平衡不可遏止型(兴奋型)精力旺盛,好冲动(张飞)多血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活波好动,反应迅速(贾宝玉)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安静稳重(牛顿、达尔文)抑郁质强、平衡、不灵活弱型(抑郁型)行为孤僻,多愁善感(林黛玉)2.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内部参照,毛泽东,理科)和场依存性(外部参照,周恩来,文科)冲动型(反应快,易出错)和沉思型(深思熟虑,错误少)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和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3.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学前期(4~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专题十三中学生心理辅导◆考点1:中学生的障碍性问题: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和网络成瘾。

◆考点2: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强化法、系统脱敏法、惩罚法、消退法、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来访者中心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吐血整理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吐血整理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吐血整理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第一章发展理论第一节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

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1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

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

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大致体现为: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

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

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复习要点

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复习要点

学习概述一、名词解释1.学习2.广义的学习3.狭义的学习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5.符号学习6.命题学习7.概念学习8.上位学习9.下位学习10.组合学习11.技能1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二、问答题1.学习的实质2.知识的类型3.知识的表征形式4.知识学习的种类5.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6.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8.知识直观及其类型9.知识概括的类型10.知识概括的措施有哪些?1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3.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1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学习动机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2.学习需要3.学习期待4.诱因5.认知内驱力6.自我提高内驱力7.附属内驱力8.成就动机9.自我效能感二、问答题1.学习动机的构成2.学习动机的功能3.学习动机的分类4.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的分类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6.学习动机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3)成败归因理论(4)成就动机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一、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2.正迁移/负迁移3.顺向迁移/逆向迁移4.一般迁移/具体迁移5.水平迁移/垂直迁移6.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二、问答题1.简述迁移的分类2.迁移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概括性理论(4)关系转换理论(5)认知结构理论3.试述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学习策略一、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2.认知策略3.元认知4.资源管理策略二、问答题1.学习策略的特征2.学习策略包括哪些策略?3.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4.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策略?6.常见的复述策略有哪些?7.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8.常见的组织策略有哪些?9.元认知计划策略有哪些?10.元认知监控策略有哪些?11.时间管理策略有哪些?12.如何进行环境管理?13.如何进行努力管理?14.资源利用策略包括哪些?学习理论一、名词解释1.分化2.泛化3.强化4.逃避条件作用5.回避条件作用6.惩罚7.消退8.直接强化9.替代强化10.自我强化二、问答题1.试述尝试错误说的理论2.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3.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4.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5.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6.完形顿悟说的基本观点7.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基本观点8.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观点9.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观点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学习
2.广义的学习
3.狭义的学习
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5.符号学习
6.命题学习
7.概念学习
8.上位学习
9.下位学习10.组合学习11.技能1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二、问答题
1.学习的实质
2.知识的类型
3.知识的表征形式
4.知识学习的种类
5.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6.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8.知识直观及其类型
9.知识概括的类型
10.知识概括的措施有哪些?
1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3.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2.学习需要
3.学习期待
4.诱因
5.认知内驱力
6.自我提高内驱力
7.附属内驱力
8.成就动机
9.自我效能感
二、问答题
1.学习动机的构成
2.学习动机的功能
3.学习动机的分类
4.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的分类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6.学习动机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行为主义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3)成败归因理论
(4)成就动机理论
(5)自我效能感理论
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
2.正迁移/负迁移
3.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4.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5.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6.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二、问答题
1.简述迁移的分类
2.迁移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
(3)概括性理论
(4)关系转换理论
(5)认知结构理论
3.试述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认知策略
3.元认知
4.资源管理策略
二、问答题
1.学习策略的特征
2.学习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3.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4.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6.常见的复述策略有哪些?
7.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
8.常见的组织策略有哪些?
9.元认知计划策略有哪些?
10.元认知监控策略有哪些?
11.时间管理策略有哪些?
12.如何进行环境管理?
13.如何进行努力管理?
14.资源利用策略包括哪些?
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分化
2.泛化
3.强化
4.逃避条件作用
5.回避条件作用
6.惩罚
7.消退
8.直接强化9.替代强化10.自我强化
二、问答题
1.试述尝试错误说的理论
2.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3.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4.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5.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6.完形顿悟说的基本观点
7.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8.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观点
9.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观点
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