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meWorkId:bcec13d0-03da-4c0d-a332-d25cdff0faa5
ExamTaskId:f096dba4-9f3b-43b5-bd1f-b92113054c88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

1: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正确答案:B

2: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
A:对德育工作者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管理
B:对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的管理
C:对德育内容、方法的管理
D: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
正确答案:D

3:德性是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
A:内在条件
B:外在条件
C: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正确答案:A

4:班集体构成了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 ),是他们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精神环境
D:心理环境
正确答案:A

5:德育方法是( )。
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
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正确答案:D

6: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 )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A:教育过程
B:教学过程
C:工作过程
D:自我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A

7:集体舆论即好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具有很强的评价和( )作用。
A:协调
B:导向
C:教育
D:陶冶
正确答案:B

8:道德决定论认为把道德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认为道德是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的根本,进而极其重视德育地位,持有这种观点最为典型的要属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正确答案:B

9:从德育的角度来谈管理,不完全是一般管理学意义上的管理,而是指学校进行德育时应使用的管理方式,即为使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所采取的()。
A:教育性的措施
B:管理性措施
C:强制性措施
D:自主性措施
正确答案:B

10:德育的性质既包含育德之性,也包括
A:教化之性
B:教养之性
C:陶冶之性
D:提升之性
正确答案:A

11:爱的理智性要求教师对待 学 生 的 爱要有( )。
A:明确的目的性
B:正确的是非标准
C:富有冷静的判断
D:要有耐心的期待
E: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正确答案:ABCDE

12:说理法能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雄辩有力的事实,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思想品德要求、准则,消除学生思想认识的障碍,分清是非,增强品德言行的理智性,在 运用该方法是需要注重把握的问题有()。
A:要注意说理要有民主性
B:说理要有针对性
C:说理要有真实性
D:说理也要生动

有情,富有感染力
正确答案:ABCD

13:班集体本身具有德育功能,但要使这些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实效性,需要有一系列必要的基础作保证。这样的基础主要包括的几个方面是()。
A:良好的人际氛围
B:正确的舆论
C:领导核心和骨干富有影响力
D:心向一致的努力态势
E:健康的文化情趣
F:活动的开展有序和谐
正确答案:ABCDEF

14: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应该具有跨越历史时空的概括性,反映古今中外德育共有的本质特性,应该既具有抽象性,又具有跨越历史时空人涵盖性,具有恒久的符合德育本性的认知意义。这样做的好处体现在
A:体现了德育概念的抽象性和涵盖性
B:利于给德育的理性思考及理论建构提供无限的历史空间
C:使人类社会对德育现象的释说具有较强的学理意义
D:更好地触及和利用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宝藏
正确答案:ABCD

15:学校德育若不主动借助于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或离开教学,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就难以获得充分实施和充分的开展,甚至有时会导致它的困难性 。这些困难性具体表现在()。
A:时间上的困难性
B: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使自身陷入时间及其有限的空间
C:教学中拥有的巨大教育力量得不到利用和发挥
D: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其自身德育资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
正确答案:ABCD

16:德育中,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交流和交往如何成为可能 ,这取决于教育者在进行教育工作时与学生之间能否做到( )。
A:人对人
B:管理对管理
C:心对心
D:情对情
正确答案:ACD

17:我国中小学的德育课,一般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对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A:品德问题被知识性问题所淡化
B:对内容的表述往往过于宏观、抽象
C:忽视与生活的联系
D:往往陷入逻辑性的分析和思考之中
正确答案:ABCD

18:德育管理内容是德育管理体制任务的具体体现,反映德育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德育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A:德育思想管理
B:德育组织管理
C:德育目标管理
D:德育过程管理
正确答案:ABCD

19:为了实现教育过程的人道化,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B:关心学生,把学生的痛苦或不幸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放在心上
C: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发展给以全身心的投入
D: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ABCD

20:我国政府对中小学的德育

内容有统一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分别于1993和1995年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的
A:«小学德育纲要»
B:«中学德育大纲»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义务教育法》
正确答案:AB

21:尊重关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 学习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2:文本性的德育内容,指人的生活、交往及所在的环境、氛围中表现出来的内容 ,与隐性的德育内容有相似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3:“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4:.终极性目标是发展性目标的根本性依据,是发展性目的确立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5:在实际上,知识的内化程度和知识素养对人理解思想道德要求,对人道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道德情感的升华并并具有多大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或听到对品德给予议论或评价的各种说法,如某某人品德低下,某某人品德败坏,某某人缺乏某种品德,某某人品德高尚,某某人品德一般等。在这些说法中,品德(德或德性)都不是作为中性词来使用的,而是价值判断性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7:对德育目标中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应给予动态的、发展性的把握,而不是静止、僵化地看待这一问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8:德育施教的特征,主要的不是要求、命令和批评,更不是以强硬的态度和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而是以尊重学生人格来形成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交往关系,从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地认识理解并践行一定的社会准则的生活规范,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9:开放式的德育必须要有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体制,只有确立开放式德育工作体制,才能强化并保证学校德育的内外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德育工作格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0:在实践中,即要重视强化安排好德育过程,重视德育过程,又要防止单纯用德育过程代替德育效益的倾向。重过程轻效益不好,重效益轻过程也难达到目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1:许多事实说明,要改变一种教育方式,首先必须要改变旧的德育意识,旧的意识不改变,就难以真正摆脱旧的教育方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2

:对他人的尊重性、关心性、理解性、体谅性的缺失,也就意味着人性的匮乏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3: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此种定义方式是基于对德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出发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4:一般说来,对非正式团体不能轻易地否认或过多干涉。如果是不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团体,就应在引导帮助上下功夫。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5: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对德育实施过程的认识应重在了解和把握品德施教的“精髓”——即认识和把握那些符合德育自身性质的实施原理、理念、或规则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6:德育活动的实际展开,即可以以自身做为主要目的来实施,也可以与其它教育结合在一起来实施。即以品德培养做为自身目的的教育是德育,而与其它各育结合在一起的品德教育,也是含有德育性的教育,不能以为这样的教育就不是德育考虑的重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7:心灵是德性成长的基础,德性反映着人的心灵,德性是心灵的“绿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8:并不否认道德和道德教育,但却认为道德需通过知识来获得。因此,更加注重知识的作用。这种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又演化为智育第一论。此种观点是法律决定论德育地位观的代表性观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9:造就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是为了什么,这些构成了道德的功能取向问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0: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履行社会义务或规范的这种善行善为之德,是人天生就有的。“人之初”的天然之善与人的社会之善是相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