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发展史
民航发展史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大校场、珊瑚坝、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和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 (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贵庄机场、亲贤机场、南湖机场和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航线增加到46条,国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制飞机的状况。
中国航空发展史
• 飞虎队
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是第十四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的创始人。1937年应宋美 龄之邀来华担任笕桥空军军官学校飞行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纳德积极 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日本政府得知此情况,向 美国政府施压,要求所有美国飞行员离开中国。迫于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
第十七页,共27页。
• 陈纳德将军
陈纳德领导的飞虎 队和第十四航空队, 在中国与日军英勇 奋战,共摧毁了
2600架日机,击沉 和击伤了220万吨以
上的日军商船和海 军舰只,击毙了
66700名以上的日 军。他的机队与日 机战斗的损失比, 达到了1:80的神
奇境地。
第十八页,共27页。
• 飞虎队
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 虎队部分队员在战机前合影。
在世界上的排名由第 37位上升到第17位,年平 均增长率为22%。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第二阶段(1987—1997)
到1997年民航运输的总周转 量达到86亿吨公里,比10年前增 长了4.3倍,年均增长率在16% 以上,在国际上的排位进一步 上升到第10位,成为了世界上的
航空大国。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1929年(民国18年) 5月政府成立沪蓉航空
线管理处,从7月8日起,使用美国史汀生型单 翼客机,开航沪蓉航线的上海——南京航段开
航之初,不载旅客,先运邮件,不寄包裹。从8月
26日起,才开始载运旅客,当时购票者极为踊 跃。至9月7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往返 飞行上海——南京之间34次,载运旅客47人次。
美军运输机载物资飞 越喜马拉雅山。
第十九页,共27页。
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
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1. 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航的起步阶段。
- 195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航空公司——中国民航公司,开始国内航线的运营。
- 1955年,中国与苏联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飞机技术和维修设备。
- 1960年,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国内航线网络。
2.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2000年):-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航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
- 1980年,中国民航总局成立,加强对民航业的管理和监督。
- 1983年,中国民航进入国际航线时代,开始开通国际航线。
- 1988年,中国开通了第一条直航美国的航线,拉开了中国民航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3.加入世贸组织后(2001年-2013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民航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开放和竞争。
- 2003年,中国民航总局取消了大部分国内航线的政府干预定价,推动市场化改革。
- 2004年,中国民航开展了多个大型航空项目,包括研制和生产国产波音737飞机等。
- 2012年,中国民航年运输量首次超过4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
4. 航空业转型时期(2014年至今):- 2014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航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航空业转型和发展的方向。
- 2016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商业运营证书,现实了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突破。
- 2017年,中国民航局将上海浦东和北京大兴两个机场打造成全球航空枢纽,提升了中国民航国际竞争力。
- 2020年,中国民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复苏,并成为全球首个恢复国内航班量至疫情前水平的国家。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中国民航发展史一、古代中国的民航发展1、起源: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就发明了火药,盛行使用“火药雷”,使得航空这一技术得到发展。
2、发展过程:自清朝开始,扬子江上的民用船只逐渐增多,使航行熟练化,早期主要运输都是运粮物资。
此外,清朝兴建了京杭大运河,大大提高了水路航运效率。
1910年,辛亥革命建立政府,正是迎来了现代民航的开端,当时配备有喷气式机和涡轮机的货机也起飞在中国的天空。
二、现代民航的发展1、民航的发展:1912年3月,中国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民航公司,中飞航空公司,开始尝试民用飞机服务;1925年,中国和日本合作在北京设立了中日宕国航空公司,从北京开始往返日本的航空运营,是中国现代民航发展的开始。
2、先进技术研发:1958年,中国研发出白鹰-3型旅行机,得以在国内及亚洲地区创办国内民航公司,直达上海、台北、檀香山等;1966年,研制出国产最先进的客机歼-7型。
3、航交捷运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民航发展,这促进了中国民航的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市场。
1994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航空好多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班从上海和北京飞往纽约、东京、伦敦等热门城市;2005年,中国与海外航空公司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合作,从而使中国加入世界大量航空。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航发展1、走向世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中国民航正以一种新的方式穿越国家和地域,走向世界,连接山、海、陆、桥,形成了国际民用航空的网络,让世界越来越接近。
2、航空市场拓宽:新的航空市场也让Air China、Hainan Airlines等中国航空公司可以进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中国航空公司可以跨越新大陆,把中国航空市场扩大到欧洲、美洲、亚太等国家。
3、新技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之初,中国会重点把握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的民航发展。
比如UAV无人机等,不仅可用于监控航空交通,还可以用于航空安全管理、空中搜索和灾害救援等航空服务,同时也将大力发展民航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助力中国民航的发展。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中国民航是自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航空公司。
最初中国民航其实是客运航空公司。
中国民航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01第一阶段中国民航成立时(1949年)并没有买任何飞机,而是两个人“偷”来的,当时的中国民航只有30架飞机,运输周转只有157万公里,年客运量也少的可怜。
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刚刚建国。
图:1950年8月1日,潘国定驾驶的康维尔飞机执行天津-广州航线,成为新中国民航最早开辟的国内航线,史称“八一开航”。
0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78年到1987年。
在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带领下,以中国民航的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
1980年,中国民航的规模也有所扩大,但干线客机只有17架。
可以说,当时中国民航的客运能力主要在支线,通航之类的线路。
图:1980年,中国民航购买引进美国波音747SP宽体机,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使用宽体客机。
03第三阶段1987年到2002年。
1987年,中国政府要对航空公司进行改革,中国要对世界民航开始竞争。
1988年,中国民航正式宣布“解体”,分为六个航空公司,也就是六大航,分别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西南航空、中国西北航空,以及中国北方航空,成立了六大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成为了中国民航的“接班人”。
从国旗,到三字代码,都是中国民航的。
中国民航将大部分最大的飞机都分给了国航,国航也就此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载旗的航空公司。
图:一架载旗的国航客机六大航的的总部分别是分布在北京首都机场(PEK)的国航总部,上海虹桥机场(SHA)的东方航空总部,广州白云机场(CAN)的南航总部,成都双流机场(CTU)的西南航空总部(现已启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之名”),西安西关机场(SIA,现已迁到咸阳,缩写XIY)的中国西北航空总部(现已启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之名)和沈阳桃仙机场(SHE)的中国北方航空总部(现已变为南航的分公司(南北是个什么奇怪组合)。
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历程一、中国民航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建国后,中国民航逐渐开始起步。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非常薄弱,只有一些老旧的飞机和基础设施。
为了发展民航事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引进苏联的飞机技术和设备,并在国内组建了中国民航局。
在这个阶段,民航发展主要以国内航线为主,为国内经济建设和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民航的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2000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航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航空技术和设备,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民航市场逐渐开放,航空公司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1980年代,中国民航迅速发展起来,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都得到了大幅扩展。
此时,中国民航已经能够运营大型喷气式飞机,如波音747和空客A32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航空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三、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建设(2000年至今)2000年以后,中国民航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对民航业的支持和管理。
航空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航线网络也不断扩展。
同时,中国开始制造自己的大型客机,如C919和ARJ21。
这些举措使中国民航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国航空公司也开始与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合作,提供更多的航线选择和服务。
四、中国民航的未来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航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民航业总周转量达到1亿吨公里,到2049年中国民航业总周转量达到1千亿吨公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民航需要进一步提高航空技术水平,加大对航空产业的投入,培养更多的航空人才。
同时,中国民航还需要加强与国际航空业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对航空出行的需求。
总结起来,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中国民航从最初的薄弱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
中国民航简史
中国民航简史
中国民航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以下是中国民航的简史:
1950年代:中国民航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民用航
空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航空公司、中国民航总局等组织相继成立,建立了国内航线网络。
1960年代:中国民航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
由于中
国与苏联关系紧张,中国民航与苏联民航合作解散,国际航线网络受到限制。
1970年代:中国民航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中国开始与国外航
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逐渐开通了前往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国际航线。
1980年代:中国民航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开始引进
先进的飞机,航线网络进一步扩展,国内外客运量急剧增长。
1990年代:中国民航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民航系统实行了
分业经营,民航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引进更多国际航空公司。
2000年代:中国民航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成为全球
第二大航空市场,国内外航线网络更加发达,航空公司数量增加。
2010年代:中国民航成为全球航空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
开始成为飞机制造商、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和航空设备供应商,并积极参与国际航空市场竞争。
总体来说,中国民航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民航的地位在国际航空领域日益提升。
中国民航发展史
1903 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重于空气的飞行。
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
莱特兄弟 (The Wright brothers )
整理ppt
1
1919年法国开辟第一条空中定期航线 (巴黎——布鲁塞尔)
整理ppt
2
中国航空之父
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侨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 ──冯如一号,在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尺,安 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 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机场实行属地管理 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整理ppt
12
伊尔14
翼展 31.7米 最大平飞速度 418千米/小时 机长 22.31米 实用升限 7300米 机高 7.79米 最大航程 1500千米 起飞重量 17250千克 动力装置 2台ASH-82T发动机 发动机 2×1850马力 载客32人
整理ppt
13
三叉戟
伊尔-62
波音-707
1949年11月9日起义,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 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 1958年2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划归交通部领导。 1962年,民航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22
民航发展史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 (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民航的发展史
中国民航的发展史
中国民航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成立了中国首家航空公司——中华航空公司。
然而,中国民航真正快速发展起来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代初,中国民航开始恢复航线和运力,开通了北京至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的航线。
随着国内航线的逐渐完善,1955年,中国民航开始开通国际航线,包括与苏联、朝鲜、越南等国家的航线。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民航逐步扩大了航线网和运力。
1964年,中国民航与波黑航空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始经营国际航线。
这是中国的第一家国际航空公司。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对中国民航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民航开始引进了更多的现代化飞机,并开通了更多的航线,包括国内和国际航线。
1994年,中国民航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成立了中国民航总局,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民航业务。
此后,中国民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1世纪,中国民航在规模和实力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2010年,中国民航运输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
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量达到了4.3亿人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
中国民航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了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建设和航空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航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民航发展史
民航发展史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 (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初,中国民航发展步入正轨,开始着手推进
国内民航事业,是中国民航发展的关键时期。
1948年,前苏联提供的第一架苏联制造的米格-15飞机,在北京停靠,开始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
1953年,中国创建了第一个民航集团公司,即国家民航总局,领导全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1955年,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九大民航市场的国家。
很自豪的是,1956 年初,一架
国产战斗机飞机破英里6300英里的最高高度,创造了中国民航发展史上的传奇。
1964年,中国民航实现了垂直运营,航空公司成立,中国人乘坐华夏航空第一次实现外国旅行。
1970年代,中国民航发展持续而快,航空工业的可靠性和维护能力得到提高,中国也引进了一些进口飞机,增加飞行时间。
1986年,中国开始研制波音737飞机。
1997年,中国开始建造中国国产的客机,并于2005年投入使用。
此外,中国也大力
发展直升机业务,从商用到军用,从单发发动机到双发发动机。
2011年,中国还把未来航空游戏技术及空中服务技术纳入民航予以支持和发展。
2016年起,中国政府意识到民航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重新组建民航总局。
改革出台的新政将巩固了民航的市场结构,推进了航空市场运行水平和安全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航空客货运输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推动中国民航融入全球航空市场。
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从无人机飞行到宇宙飞行,从国外旅行到极地探险,中国民航发
展不断壮大,已发展成全球最发达的民用航空业。
未来,中国民航会将全球化、智能化、
多样化发展相结合,构筑一体化的全球民航系统。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航空发展史
第15页,幻灯片共28页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 支援中国的飞机有一千多 架,空军志愿队大约有二 千人。中苏飞行员在汉口 机场
位于武汉解放公园 的苏联空军志愿队 纪念牌,这里埋葬 着15位苏军烈士。
第16页,幻灯片共28页
驼峰航线
航线只能从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再到中国的昆明、叙 府(宜宾)、泸州、重庆等地。由于整条航路大部分是在 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越,而当 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是6000
第8页,幻灯片共28页
1929年4月17日 孙科以中国航空公司理事长名义,
与美国航空发展公司签订中美“航空运输及航空邮务合同 ”。条款内容极不完善,有损中国主权。交通部部长王伯 群对铁道部部长孙科插手办航空心存不满,强烈谴责该合
同“丧权辱国,有碍中国领空主权” 。
第9页,幻灯片共28页
沪蓉航空线管理处
第26页,幻灯片共28页
我国的民航事 业在正确的方针指 引下,一定会在21
世纪中腾飞,在20 年内实现由民航大 国转变为民航强国 的宏伟目标。
第27页,幻灯片共28页
第28页,幻灯片共28页
第10页,幻灯片共28页
“中航”成 立
1930年8月1日 中美合资的“中航”在上海 成立。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交通部的沪蓉航空 线管理处亦与其合并。“中航”归交通部管辖 ,飞行基地设在上海龙华机场。
第11页,幻灯片共28页
“欧亚”成立
1931年2月1日中国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办的
欧亚航空公司(简称“欧亚”)在上海正式成立。飞行 基地设在上海虹桥机场。
大国。
第25页,幻灯片共28页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发展史前言一、课程概述1、课程类型:选修课2、课时:36课时3、授课方式:讲课、讨论、作业、考试等4、考核方式: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的考试(70%)5、期末考试:开卷考试6、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在日常、重在态度、重在表现二、课程目标:旧中国民航起步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1、时间:1919--今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背景、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变迁、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行业文化沿革等3、目的:分析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民航发展规律三、课程结构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2.1929-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3.1949-1979:新中国民航的创立4.1979-1999:中国民航进入新的发展时期5.1999-今: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民航6.台港澳地区的民航业第一章中国民航早期的发展(1903-1929)第一节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一、飞机发明18世纪:产业革命促进了航空理论、器械的研究和探索1782年,【法】Joseph Montgolfier制造出热气球1783年6月4日,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首次公开飞行1783年11月【法】成功把人带离地面1852年9月24日【法】H.吉法尔载人飞艇(蒸汽动力)巴黎——特拉普斯,航程28公里,实现了操作飞行19世纪【英】G.凯利发明了滑翔机,揭示动力飞行的基本原理——利用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1891年夏奥托·李林达尔设计并制成一架悬挂式滑翔机,并完成15米距离滑翔1896年失事遇难,共进行了2000多次滑翔飞行。
1903-12-17,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号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持续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这次飞行标志着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二、外国人在华的飞行表演1910年【俄】布尔列奥,XT单翼飞机,北京东交民巷1911年【比利时】广州近郊,五次1911年【法】范龙,上海泯城桥赛马场表演时失事,机毁人亡,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牺牲的外国飞行家1911年4月,秦国镛(法国学习飞行回国)北京南苑机场实现了中国人在中国领空上的首次飞行,机型是法国高德隆单座教练机三、航空刊物在中国出现(1840年以后)1855年(清咸丰五年)《博物新编》介绍了“轻气球图”和“巨伞图”1881年《点石斋画报》,吴友如的时事画《履险如夷》、《天上行舟》此后,出现了航空科幻小说1903年10月,出现了航空科幻小说,鲁迅译著《月球旅行》(中国教育普及社),海天独啸子译《空中飞艇》(明权出版社)1901年《皇朝经世文编》中《飞机论》(上海慎记书店)这是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1910年,高鲁《空中航行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第12期《东方杂志》中《研究飞行机报告》(李宝焌),这是中国第一篇航空论文1920年5月1日,《航空杂志》——中国出版的第一个航空杂志四、冯如——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行冯如(1884-1912)中国航空之父,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行,中国始创飞行大家1.首次试飞:时间:1909年9月21日地点:美国奥克兰市派特山附近飞行高度:4.6米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飞行距离:805米,比莱特兄弟远764米2.创办企业名称: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地点:美国时间:1909年10月宗旨:壮国体,挽国权3.孙中山的赞叹:吾国大有人矣4.回国时间:1911年2月设备:两架飞机清政府态度:消极5.辛亥革命爆发后职务: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队队长6.最后飞行表演时间:1912年8月25日地点:广州燕塘年仅:29岁葬于:黄花岗五、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1、倡导发展航空事业1910年3月,【美】檀香山,倡议华侨设公司、制飞机、学技术5月31日,“飞船练习一事,为吾党人才之不可缺。
其为用自有不可预计之处。
”1911年12月,请海外革命党人协助组建飞机队1913年秋,旅美华侨在美成立中华民国飞船公司,制成第一架飞机,谭根试飞成功,之后在日本专门成立航空学校1915年2月,谭根为筹集经费办学,特赴南洋各地进行飞行表演1916年,为增强讨伐袁世凯的力量,多次致函旅美华侨“竭力筹捐,多购飞机”,“此时购飞飞机,组织飞机参战,至为重要”并一再催促“飞机及各同志速回”1918年,任命杨仙逸为总指挥,在漳州组成飞机队。
2、重视航空人才的使用和奖励(1)杨仙逸:任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局长兼飞机制造厂厂长1923年7月,乐士文号试飞,孙中山与宋庆龄亲临现场,宋庆龄与试飞员黄光锐一起试飞(2)1924年,在广州大沙头机场开办了航空学校——中国最早培养航空人才的摇篮(3)《十年国防计划》62个要点中,涉及航空、飞机制造、人才培养的9项:(二十)各地军港、要塞、炮台、航空港之新建计划。
(二十三)发展航空建设计划。
(三十四)举行全国国防总集员之大演习计划,和全国空、海、陆军队国防攻守战术之大操演。
(三十七)向列强定制各项海、陆、空新式兵器,如潜水艇、航空机、坦克炮车、军用飞艇、气球等,以为充实我国之精锐兵器和防制兵器之需。
(四十一)聘请列强军事专门人员来华教练我国海、陆、空军事学生,及教练国防物质技术工程之意见计划书。
(四十八)组织海、陆、空军队之标准(五十八)我国之海军建舰计划、航空建机计划,陆军各种新式炮战车及科学兵器机械兵器建造计划。
(五十九)训练不败之海、陆、空军队计划。
(六十)列强之远东远征空、海、陆军与我国国防。
第二节北洋政府创办民用航空一、航空行政机构的建立(一)筹办航空事宜处和航空事务处的成立1.筹办航空事宜处筹办:1919年1月,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交通部,向当时大总统徐世昌呈文,建议设立“筹办航空事宜处”人员:丁士源(京绥铁路局兼代京汉铁路局局长)等人获批后:1、制订航线规划,拟定航空法规2、购买飞机及设备,聘请英国飞行员和机械工程师各2名所购飞机:汉德利·佩季商用飞机——6架爱弗罗504K教练机——2架1919年3月,交通部“筹办航空事宜处”正式成立,丁士源任处长工作内容:1、与外国公司签订购机合同2、拟订航空条例草案3、制订全国航线计划4、外国飞机飞航区域1919年11月,第一架汉德利·佩季型飞机抵达北京,12月初,英国飞行员试飞成功所购飞机和航空器材放置:南苑机场——用于训练和试航南口铁路工厂(1920年7月后,分运到保定和沈阳)1919年12月,北京政府交通部成立西北航空筹备处(京绥铁路局内),目的是准备开办张家口至库伦(乌兰巴托)民航航线,从南苑航空学校第一、二期毕业生中选调飞行员10名,从南口铁路工厂选调技工15名——作为飞行和飞机维修人员,由英国人进行训练2.航空事务处一战后,为推销剩余飞机,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兴办商业航空的热潮1910年10月,英商维克斯公司出面,英国与北京政府陆军部签订借款合同。
180万英镑总额:130万:购买飞机、航空器材和其他器械50万:发展航空事业行政经费飞机:40架——维梅型轰炸机改装的双发动机旅客机60架——爱弗罗504K型单发动机教练机1920年3月,派遣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的飞行员蒋逵、沈德燮、江光瀛等6人赴英美考察航空业务、学习军事飞行技术英:飞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飞机实验所、仪表设计所美:(蒋、沈)佛罗里达飞行学校学习军事飞行(美陆军部安排,1922年回国)航空事务处向全国发出了“提倡航空事业之公函”,详尽陈述了航空事业的重要性陆军部参与借款合同后,为获得资金使用权和分配权,进而控制全国航空大权1919年11月,北京政府成立了航空事务处,靳云鹏(国务院总理兼陆军总长)任处长,丁锦(陆军次长)任副处长,下设三科九股,负责全国航空的一切事务1920年5月1日,出版《航空月刊》(二)航空署成立两机构争执:筹办航空事宜处——强调航空业务是交通行政事务,应囊括军用航空,且先成立航空事务处——强调军事航空重要性,强调军用航空可以替代民用航空1920年8月,北京政府最终决定:撤销筹办航空事宜处,由航空事务处统一管理全国航空行政事宜1921年2月,航空事务处升格为航空署,隶属军政部,丁锦任署长,下设:两个委员会——翻译、技术5个厅——经理、航运、机械、军事、总务每个厅下设处、科3个直属机构——南苑航空教练所、清河航空工厂、京沪航空线管理局筹备处名义上的全国航空行政领导机构,但各地军阀把持的地方航空机构大多各行其是,不服从航空署的统一领导和管理1921年5月4日,天津航空办公处成立1928年4月,航空署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撤销此间,历时7年多,每逢北京政局变化,航空署长也随之更换,先后更换了9人二、民用航线的开辟(一)制定航线计划,筹设航站1.航线:筹办航空事宜处规划5条航线:京粤线:北京——广州京沪线:北京——上海京蜀线:北京——成都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库线:北京——库伦2.航站航站:约480公里间距,设站长和驾驶员;附近有修理厂,提供油料、器材预备站:航站中间,约240公里,设司事和材料员,有修理车和油料、器材,以备飞机在途中临时补充之用保安站:预备站之间的一半,约128公里,设信号员和电报员(二)第一条民用航空航线——京沪线京津段开航1920年开通我国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一天津航线1920年4月24日,试航成功:英国飞行员,汉德利·佩季型1920年5月7日,载有旅客和邮件的飞机由北京飞至天津,这是中国民航的首次飞行1920年5月8日,《益世报》:《京津破天荒之飞行》1920年5月10日,《申报》:《京津间第一次载客航空记》时飞时停,不能正常维持,一年多以后停航(三)首次进行航空通邮1.国有航空线管理局(1921年3月)——隶属航空署目的:更好地管理全国航线该局拟定了国内25条航线,并把京沪线放在最优先位置该局后成立“京沪航线筹备委员会”、“京沪航空线管理局筹备处”两个直属单位公布《京沪航空线京济运行暂行规则》、《京济间载客暂行办法》、《飞机乘客应守规则》等规章制度2.首套航空邮票1921年4月,航空署与邮政总局签订空运邮件合,邮局以航空邮资80%交航空署1921年7月1日,在北京、济南、上海、南京、徐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地邮局同时发售邮票邮票:分为一角五分、三角和四角五分三种——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1921年7月1 日,北京-济南航线正式通航,飞机是3架英制维梅式,分别命名为“大鹏号”、“正鹄号”、“舒雁号”1921年6月27日上午,“大鹏号”试航:7:34-9:59,北京南苑机场-济南张庄机场,700Km,英国飞行员和中国飞行员分任正副驾驶1921年6月30日,“正鹄号”试航1921年7月1 日,北京-济南航线正式通航,北京南苑机场举行京沪通航典礼,“舒雁号”16:45-19:40,携带邮件4袋、包裹4件(同行的还有中、英、美、日等国记者)——中国的首次航空通邮此时:北京-济南——航空邮件,济南-上海——火车接递航线开通时,北京、济南、上海邮局均使用了纪念邮戳,上刻“由中国创设航空邮班开幕第一次所发之班运寄”单日:16:00-18:30,北京-济南双日:10:00-12:30,济南-北京3架飞机分别放在北京、天津、济南三地,接力飞行,但正式运行了仅仅10天,因经费困难停航筹办航空事宜处提出的5条航线,最终只有京沪线的北京-天津段和北京-济南段先后投入运营,其他线路在北洋政府时期都没有被开通(四)开办北京-北戴河暑假旅游等飞行业务1921-1924年的每年夏季目的:为在北戴河避暑的政府官员及外国驻京使馆人员服务1921年8月11日,首次由北京飞往北戴河,15日由北戴河返回北京日程:每周五由北京飞入北戴河,星期六、日在北戴河进行参观海滨和长城风景区的游览飞行,星期一由北戴河返回北京1922年8月7日,邮局配合这条航线的开辟,办理航空邮政业务,天津邮务局公布了航空邮递的收费办法:凡欲随该飞航班寄递之邮件,除纳普通邮资外,并加纳左列航空特别邮资用飞航邮票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