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天网 中性粒细胞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
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 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
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
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
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三、白细胞介素-6(IL-6)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
变“噪”为宝
行“ 剖腹 ” 解体 . 从体 内抛 出丝 状体 的 特 点 是 人 体 肺 部 的 分 泌 物 过 于 黏 你 们 的 交 流 。” 些 噪 音 令 人 厌 烦 , 这 物质 。 多 勇士 的丝 状体 物 质缠绕 稠 , 容 易 堵 塞 人 的 呼 吸 通 道 , 人 但 时 问 长 了 它 们 却 是 有 好 处 的 。 众 很 使 在 一起 , 构 成 了细 菌 难 逃 的 “ 就 天 断 气 而 亡 。 奇怪 的是 , 些 分 泌 物 中 “ 音 迫 使 我 们 集 中精 力 .这 时 大 那 噪
小 时 这 些 投 入 疆 场 的 勇 士 , 与 病 . 天看来也 和人体 “ 网” 关。 个 拥 挤 的 酒 吧 里 . 在 今 天 有 当你 试 图和 朋 友
细 菌拼杀 列筋 疲力 尽 的 时候 , 自 便
这种 病 叫做先 天 性黏 液稠 厚 症 , 它 交 谈 时 , 乐 和 鼎 沸 的 人 声 会 阻碍 音
“ 网” 的情况肯定 会存在 。 天 上 由此 . 金 属 音 乐爱 好 者 来 说 却 甘 之 如 饴 。 此 外 . 加 利 福 尼 亚 大 学 电 子 南 细 菌 拼 杀 。 些 投 入 到 疆 场 的 中性 他 们 推 测 .人 的 不 孕 症 问题 很 可 能 这 科 粒 细胞注定 要 成 为烈 士 . 为它们 是 由 女 性 体 内 的 中性 粒 细 胞 抛 出 的 系教 授 巴尔 特 ・ 什 科 指 出 , 比 吉 因 侵 的敌情后 ,会 马上 奔赴 疆 场 . 与
“ 何 不 希 望 听 到 的 声 音” 任 。西 班 牙
法 律 把 白天 3 5分 贝 晚 上境。 另一 些研 究则 把合 适 的声 音环境 标准定在 5 0至 6 5分 贝之 间, 在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3 文意理解与概括
第二步:确定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与文中内容进行对 比。
一找:找出原句。第一遍阅读时勾画出选项原句或与 其表达意思相似 的语句,并锁定位置。
二比:咬文嚼字。反复阅读,认真对比关键词句和选项 句子,看看表 达意思是否有偏差。
目
教材设问学考点
录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信息筛选 (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 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 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
名称
建造时间
1
A
约282年
2 赵州桥
约605年
3
C
1189—1192年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是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民,才能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 开采出各种石料,并且 在施工中施展巧妙绝伦的技术。我国石拱桥必将 取 得更加辉煌成就。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4 内容理解与概括(10年3考:2019年17题;2015年16题;2013年16题) 【中考常见设问】 2019昆明17题: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 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2015昆明16题: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请结合选 文相关知识,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013昆明16题: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 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2019河北13题: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4 江东桥
E
5
G
1961年
粒细胞
2014年6月12日 范慧
病例分析
患者:吴某,女,23岁
2013年5月22日晚21点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 入院。 患者主述: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疼痛伴吞咽 困难及鼻塞,有发热,最高38.5
体格检查:
• 鼻腔见少许白黏性分泌物,双鼻甲肥大,苍白水
肿。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局部充血,表面有脓性
状态和迁延的粒细胞减少症(例如中性粒细胞计数<0. 5 ×109 / L 超过10d)少症的临床表现以原发病为主,病程短
暂,也可无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易反复 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嗜中性粒细胞计
数多少,减少速率和持续时间直接相关。
•
粒细胞缺乏的表现与粒细胞减少完全不同,几乎均发 生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该病引起的咽喉部感染局部黏 膜以肿胀为主,无炎性充血现象,呈苍白贫血状,常有坏
• 嗜酸性粒细胞(E)与红细胞、巨核细胞一样有独立的祖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
巴细胞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成熟过程与中性粒细胞
相似。嗜酸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不含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素,
而含有较多的过氧化物酶和碱性蛋白,作用是对组胺、抗 原抗体复合物、肥大细胞有趋化性,并分泌组胺酶灭活组 胺,起到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
•
嗜碱性粒细胞(B)也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含医 学教育网整理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细胞表面有IgE和Fc受体 ,与IgE结合即被致敏,当再次受到相应抗原刺激时,引起颗粒释放反应,使 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导致速发性变态反应。嗜碱性 粒细胞对各种血清因子、细菌、补体和激肽释放酶等物质有趋化作用。嗜碱 性粒细胞是一种少见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很少。
中性粒细胞——精选推荐
中性粒细胞概述中性粒细胞占⾎液⽩细胞总数的60-70%,是⽩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种。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髓,产⽣速率⾼,每分钟约为1×107 个,但存活期短,约为2-3 天。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有初级和次级两种颗粒,初级颗粒较⼤,即溶酶体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次级(特殊)颗粒较⼩,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和杀菌渗透增强蛋⽩等。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和吞噬功能,当病原体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它们可迅速穿越⾎管内⽪细胞进⼊感染部位,对侵⼊的病原体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
中性粒细胞表⾯具有IgG Fc 受体和补体C3b 受体,也可通过调理作⽤促进和增强其吞噬杀菌作⽤。
[2]简介中性粒细胞绝⼤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
每微升⾎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
由于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称为多形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时,它们很快穿过⾎管壁进⼊组织发挥作⽤,⽽且进⼊组织后不再返回⾎液中来。
在⾎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半随⾎流循环,通常作⽩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半则附着在⼩⾎管壁上。
同时,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即动员⼤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循环⾎流。
结构特点中性粒细胞为数量最多的⽩细胞。
占⽩细胞50-70%,细胞直径10-12µm。
核呈深染的弯曲杆状(马蹄铁形)或分叶状,分叶核⼀般为2~5叶,叶间有纤细的缩窄部相连,正常⼈以2~3叶者居多。
核的叶数与细胞在⾎流中停留的时间成正变。
当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量新⽣细胞从⾻髓进⼈⾎液,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若4~5叶枝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表明⾻髓的造⾎功能发⽣障碍。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呈浅粉红⾊,含有许多细⼩颗粒,其中浅紫⾊的为嗜天青颗粒(azurophilic granule),浅红⾊的为特殊颗粒(specific granule)。
中性粒细胞功能
中性粒细胞功能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常见的白细胞,也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之一。
它们主要存在于骨髓和外周血液中,是机体对于感染和炎症反应的首要防御细胞。
中性粒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吞噬病原微生物、释放抗菌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吞噬病原微生物。
当机体遭遇感染时,炎症信号将引发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迁移。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通过趋化因子的作用,朝着感染部位迁移。
一旦到达感染部位,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病原微生物结合,并且利用细胞内部的溶酶体酶将其吞噬。
这个过程被称为吞噬作用,是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
中性粒细胞还可以释放抗菌物质来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吞噬的病原微生物被包裹在细胞内的溶酶体中,中性粒细胞会释放溶酶体内的溶酶体酶和抗菌肽,这些物质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溶酶体酶可以分解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抗菌肽则可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
通过释放这些抗菌物质,中性粒细胞可以有效地杀死和清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此外,中性粒细胞还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状态会引发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alpha、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等,它们可以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
中性粒细胞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反应。
例如,中性粒细胞可以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并释放调节因子来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
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功能外,中性粒细胞还参与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血管生成和肿瘤免疫等过程。
中性粒细胞在这些过程中通过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
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中性粒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吞噬病原微生物、释放抗菌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
它们在维护机体健康、抵御感染和促进组织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噬中性粒细胞
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
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 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 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 志。
1 .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 ( Methvlem blue )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 ( Eostm Y )组成的,合称伊红美蓝染料 即瑞氏 (美蓝-伊红Y)染料。 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 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色部分为酸性, 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通常为氯盐是 碱性的,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三氯化镁 复盐,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 为阴离子,恰与伊红钠盐相反。 2 .用 甲醇作瑞氏 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 液。
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 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 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其分解产物有的又 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 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 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 三烯等(成令忠,1993)。
同时观察NE对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 肝细胞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激光共聚焦法观察NE在细胞内的定位; 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NE作用后HepG2细胞内 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变化并 分析其相关性;设定不同浓度的NE作用于HepG2 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 细胞仪技术分析特定浓度NE作用后的细胞在受到 化疗药物杀伤时细胞凋亡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NE可以进入细胞
抗生素抗菌谱-表格版
抗生素抗菌谱-表格版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医生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的细菌分别对哪些抗生素敏感。
这就需要抗生素抗菌谱。
抗生素抗菌谱(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ST)是指将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用一些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后,确定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一般来说,同一种细菌,其药敏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医院或不同科室,或者同一地区、同一医院不同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了解不同的抗生素抗菌谱情况。
抗生素抗菌谱表格
下面的表格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抗生素及其对不同细菌的敏感性情况。
表格中,MIC代表最小抑菌浓度,单位为μg/mL,I代表中度敏感,S代表敏感,R代表耐药。
细菌抗生素MIC范围敏感性
大肠杆菌青霉素≥32R
氨苄西林≥256R
头孢克洛≤2S
硫酸链霉素≤4S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0.5S
氨苄西林≤4S
氨基糖苷类≤2S
氯霉素≤4S
肺炎克雷伯菌多黏菌素B ≤0.25S
亚胺培南≤1S
吡咯类≤1S
强力霉素≤2S
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考虑细菌的敏感性情况。
抗生素抗菌谱代表了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细菌
感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已经意识到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因此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神秘的人体“天网”
许 多 刚 刚 混 入 人 体 内 的 细 菌 . - 来 得 及 行 凶 作 恶 . 被 迅 速 擒 拿 并 还 几 就 就 地 正若 了。科 学家 最新 发 现 . 主要应 归 功 于—— 这
会 看到 ~ 些丝 状体 物 质 。 初 , 起 他 们 以 为 这 是 显 微 镜 的 镜 片 不 干 净
德 国 科 学 家 通 过 细 致 观 察 和
辨 认 , 后 揭 开 了谜 底 。原 来 , 最 白 血 球 里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在 发 现 细 菌
敌 , 时避 免误 伤健 康 细胞 。 同
细 菌 擒 拿 。随 后 , 些 网 就 密 切 配 这
合 人 体 白细 胞 里 的 其 他 物 质 , 把
被擒 拿 的细 菌毒 杀 或者 吞 吃掉 。
更 为 奇 特 的 是 ,这 种 由 丝 状
察 , 果 发 现 , 性 粒 细 胞 在 有 细 结 中 菌 的环 境 里 , 马 上 被 唤 醒 并 向 细 会 菌 围 拢 。 当 它 们 靠 近 细 菌 后 , 前 先
秘 地消 失 了 。
入 侵 的敌 情 后 , 马 上奔 赴 疆 场 , 会
与 细 菌 拼 杀 。 这 些 投 入 到 疆 场 的 中性 粒 细 胞 注 定 要 成 为 烈 士 , 因
是 出现在 它们 周 围。
科 学 家 对 中 性 粒 细 胞 已 经 了 解 得 比 较 透 彻 了 ,知 道 它 们 是 人
神秘 的人体 “ 网” 天
文 l 赵 习 7- g
中性粒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是指人体血液中巨噬细胞前体的分子,它们具有自我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和杀死损害人体的病毒和细菌。
中性粒细胞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抗原反应,阻止抗原进入体内。
此外,它们还可以分泌抗体来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单核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它们可以发挥抗病毒、抗细菌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它们可以及时地产生抗体来抗击感染者。
嗜中性细胞是白细胞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们有高度迁移性,可以迅速有效地迁移到感染组织,净化病毒和细菌的腐败物质。
此外,它们还可以迅速吸收受损的细胞,促进身体的修复。
在总结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后,可以得出结论:中性粒细胞可以捕捉潜在的抗原,产生抗体,抵抗外来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另外,它们还可以帮助体内的免疫细胞迅速完成修复工作,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广谱性、靶点和化学结构等不同特征,可以将抗菌药物划分为三个主要分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一、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指一类可以从生物体或由化学合成的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
根据其来源和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类别。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等。
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能力发挥抗菌作用。
2.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s):如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这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阻断了蛋白质的合成。
4.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如四环素、强力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5.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如磺胺、达福波胺,通过抑制细菌甲氨蝶呤合成酶来阻断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如红霉素、阿奇霉素,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7.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如氟喹诺酮、左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拓扑异构酶来干扰DNA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二、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s)抗真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抗真菌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聚酮类抗真菌药物(Polyenes):如两性霉素B、甘露霉素,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结合抑制真菌的细胞膜合成。
2.咪唑类抗真菌药物(Imidazoles):如克霉唑、伊曲康唑,通过干扰真菌酵母菌细胞壁成分的合成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3.氟康唑类抗真菌药物(Azoles):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来干扰酵母菌的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过程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过程
1)识别和粘着:在血清调理素作用下,吞噬细胞借其表面的Fc和C3b受体,能识别被抗体和补体包被的细菌,后者经抗体或补体与吞噬细胞相应受体相结合,细菌就粘着在吞噬细胞表面。
2)吞入:细菌被粘着之后,吞噬细胞形成伪足将其包围,随着伪足的延伸并相互吻合,形成由吞噬细胞膜包围吞噬物的泡状小体-吞噬体(phagosome)。
吞噬体逐渐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
3)杀伤和降解:吞噬溶酶体形成之后,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酶(溶菌酶、杀菌素、酸性水解酶、乳铁蛋白等)可破坏细菌菌膜或菌体代谢噬细胞代谢产物如氧代谢活性产物和酸性代谢产物也具有杀伤和降解细菌作用。
神秘的人体“天网”
意 思 是 说 在 人 类社 会 中
, ,
一
,
些坏 人
,
这 种 由丝 状 体
那 么 人体 内的 天 网 是 谁 抛
在作恶 以 后 自以 为 能侥 幸逃 脱 但
最 终 还 是 鬼使 神 差地 被 缉 拿 归 案
,
物 质构成 的 网还 能 对 人 体 内健康 的
细 胞起到保护 作 用 实 验 发现 在 对
,
则只
”
的精 子 时 也 A ~
,
3 1 10
妯*
,
出 天网
“
” ,
将 精子
有 中J性粒 细 胞在 自由活动 见 天 网 的踪 影 那 么
。
“
”
,
唯独不
捕获
菌
。
申} 生粒 细胞 为 什 么要 阻 挡 精
“
,
天 网 究竟
子 呢 ? 原 来有 的精 子 本 身 携 带 有 细
,
是 中性 粒 细 胞抛 出 的 呢
认 准 来犯 之 敌
,
帮 助 它们
血 球 中的 主 力成 员 : 正 常 人 每 立 方
前不 久
发现
德 国 科 学家在观 察 人
避 免误 伤健康 细 这 些 由丝 状体
毫米 的血 液 大 约 有 白血 球
10 0 0 0
,
,
~
体 免疫 系统对 付 细 菌 的过程 中意 外
,
胞
。
个 这 其 中 中性 粒 细 胞 就 占
、 ,
杀
。
这 些 投 入 到疆 场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
。
如 果 天 网 过 密 过 多 精子 还
一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答题技巧(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选用同义词(近义词),使语言丰富,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
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其中大量同义词的存在更体现着汉语语言的发达。
同义词使用得当,会使遣词造句和表情达意更加准确、丰富和更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富有变化,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
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
2.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
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它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和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术语的使用也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
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
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
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
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事物人们的认识暂时有限,如果太肯定,显得武断,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
答题技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模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表态(“能否替换”,注意:绝大多数“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说明文阅读《神奇的人体“天网”》
神奇的人体“天网”①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
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
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
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③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⑤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
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的勇士。
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⑥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
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⑦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neutrophil killing assay)是一种直接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杀灭活性的实验方法。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通过体外模拟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能够为研究细菌感染机制、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以及检测免疫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可以从人体外周血或骨髓中获取。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离心分离方法获得,骨髓中性粒细胞则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
获取的中性粒细胞要经过纯化和活化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二步,培养细菌。
需要选择一种具有一定病原性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细菌需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通常在试验中使用的是含有大肠杆菌和牛血的富营养培养基。
第三步,准备中性粒细胞和细菌的混合物。
将培养好的细菌收获,重新悬浮于无血清的缓冲液中,浓度一般在10^5-10^6 CFU/ml之间。
然后将中性粒细胞和细菌以适当比例混合,通常为1:10或1:100。
混合后的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需要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一般为1-2小时,以模拟体内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过程。
第四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抗菌能力。
通常通过测定试验结束时的细菌存活率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可以使用平板计数法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来测定细菌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杀灭能力,更接近真实的生理条件。
它能够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从而间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还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然而,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试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菌品种、细菌浓度、中性粒细胞密度等。
抗菌药物分类及特点
抗菌药物分类及特点1. 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特点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耐药菌种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抗菌药物分类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抗菌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这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这类药物的抗菌活性下降。
2.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常被用于严重感染,易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
2.3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然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逐渐缩小,部分细菌已产生了耐药。
2.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然而,部分细菌已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
2.5 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等,适用于治疗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然而,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应慎用。
2.6 其他类型抗菌药物除了上述常见的抗菌药物类型,还有革兰染色阳性杆菌专用的利奈唑胺、氟喹诺酮类等。
3. 抗菌药物特点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将列举几个常见的特点:3.1 抗菌谱抗菌谱指抗菌药物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抗菌活性范围。
广谱抗生素可抑制多种细菌,而窄谱抗生素只针对特定类型的细菌有效。
3.2 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抗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至关重要。
3.3 毒副作用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天网:免疫系统的“血肉长城”
在人类的免疫系统中,中性粒细胞们算得上是最“悲壮”的群体之一。
它们占人体内白细胞总量的60%左右,在骨髓中生长直至成熟,随血液流动周游全身。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造成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第一时间聚集在感染的发生部位,试图驱赶和杀灭那些进入人体的不速之客。
在未经活化的状态下,最多两三天的时间,这些细胞就会死亡,然后被免疫系统清除。
与此同时,新的中性粒细胞会从骨髓中分泌而出,代替它们的前辈执行监察和守卫的职责,死而后已。
中性粒细胞的3D模型。
图片来源:
最后的杀招:自我牺牲织“天网”
作为保卫人体的战士之一,中性粒细胞手上有什么“家伙”?与人类的现代战争不同,人体内的“战争”往往以肉搏战的形式开始。
中性粒细胞通
常聚集在病原入侵地点,试图进行吞噬并消化。
对它们来说,“吃掉敌人”的打法当然是最经济的选择——既完成了消灭任务,又饱餐一顿。
如果肉搏战役进展不顺利,中性粒细胞会进行脱粒作用——分泌体内包含有杀菌物质的颗粒,对细菌进行“远程杀伤”。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溶菌酶,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类。
早些年,人们认为中性粒细胞主要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杀菌:吞噬病原然后消化,或者分泌抗菌分子。
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2004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中性粒细胞的充满悲剧英雄色彩的“终极武器”——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缩写意为“网”)。
2004年,《科学》的一篇封面文章揭示了中性粒细胞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图片来源:Science
在特定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会毅然赴死(这一过程被称为“NETosis”),自我牺牲并释放体内的物质,组成一张“天网”擒获周围的微生物。
这张网可谓是中性粒细胞的“血肉”筑成的:NETs中包含大量的DNA、组蛋白,以及大量其他蛋白质。
大量的组蛋白不仅自身具有抗菌作用,还能
够为NETs提供巨大的质量,使NETs能更为有效的限制病原菌的活动。
其他蛋白质中则包含能够对细菌产生直接杀伤的蛋白酶体以及能够结合金属离子造成细菌养分不足的金属结合蛋白。
在这倾尽一切的最后杀招中,连在正常细胞中最为重要的遗传物质,也身先士卒上了战场。
今年年初的一项研究指出,在NETs中,DNA可能发挥着黏附和杀灭两大作用。
目前的观点更倾向于认为,是DNA与NETs 上的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天网”杀灭细菌的最主要力量。
NETs 束缚从外界侵入的“不速之客”。
左上:中性粒细胞;右上:NETs;中:被NETs束缚的弗氏志贺菌;左下:被NETs束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右下:被NETs束缚的白色假丝酵母。
图片来源:Volker Brinkmann & Arturo Zychlinsky,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自爆”失控,反伤主人
需要指出的是,与许多免疫机制一样,NETs的形成也是一把双刃剑。
不能有效形成NETs的人群固然受到更高感染几率的威胁,但如果NETs 的形成缺乏适当的调控,也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自身免疫疾病是NETs缺乏调控导致的主要后果。
科学家发现,在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体内,NETs形成的反应略有不同。
在发生免疫反应时,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似乎更“乐意”壮烈牺牲,更多的NETs随之形成,而对应的吞噬作用则被极大的减弱。
此外,在对这些患者体内NETs进行检测后,研究人员发现,它所具有的各类抗菌物质浓度都更高。
更致命的是,30%的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DNA水解酶DNAse I活性都因为太低导致NETs无法降解,这样,大量存在的NETs在清理完既定目标后,反而会对患者的细胞和组织进行杀伤。
如何开发一种药物,去抑制NETs失控带来的危害呢?在这点上,人们恐怕要好好和自己的“敌人”——病原菌们进行学习。
为了打进人体,获得宝贵的营养和繁殖环境,病原微生物在漫长的年月中演化出了无数精妙的“战术”来摧毁人类的免疫防线。
即便是看上去多么英勇刚烈无人能挡的中性粒细胞,在一些病原菌眼中,都只不过是大军前进的车轮前一支小小的螳臂。
病原菌的破网之计
细菌的策略也很简单,无非3种:摧毁,伪装和早期抑制。
伪装是细菌侵入宿主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
它简单经济高效实用,还能给自己带来一种“萌萌哒”的神秘感——只有暴徒才会动辄舞刀弄枪,作为一个优雅的病原菌,如春雨入夜一样无痕潜入才符合自己的身份。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此类病原菌的典型。
正如大名鼎鼎的格里菲斯实验中所描绘的一样,肺炎链球菌穿着由厚厚的多糖荚膜构成的“隐身衣”,绕开中性粒细胞的监视。
即使遇到了已经形成的NETs,这层多糖仍有助于降低NETs对细菌的亲和力——被荚膜掩护的细菌就好像在篮球场上满身大汗的赤膊男一样,每当你试图抓到他,却总是会被滑溜溜的表面一把甩开。
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可能降低细菌被“天网”捕捉的风险。
图片来源:
当然了,在伪装进行的不顺利时,病原菌也是会诉诸暴力的。
最常用的武器是上面提到过的DNA水解酶(DNAse)。
体外实验证实,这些酶类能够直接作用于NETs并将之摧毁。
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能够分泌水解酶Sda1对NETs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又通过另一可以使Sda1失去活性的蛋白——SpeB来调节前者的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更高毒性的化脓链球菌SpeB基因发生了突变,表达量大大减少。
这样的化脓链球菌具有更强的DNA水解酶活性,在与NETs的战斗中,它们显得更加勇不可当。
有趣的是,DNAse的存在并未能使双方的角力演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这些看起来无坚不摧的水解酶,有一个重大的弱点:它们的活性需要阳离子的参与。
冲着这一点,NETs中的钙离子和锌离子螯合蛋白就派上用场了——在感染出现的区域,这些蛋白的浓度急剧升高,有效降低了DNAse获得金属离子发挥活性的概率,进而导致本该致命的水解酶不再致命。
战斗至此,病原菌和宿主的战争,也从攻坚战变成了资源战。
对于病原菌来说,进攻的“奥义”在于从自己开始图谋不轨的时候,就坚决不让NETs形成。
尽管目前来说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细菌确实能采用这样的早期抑制手段,但有一些现成的事实可能会支持这个行为,其中包括:
1.体外实验证明过氧化物酶能够抑制NETs的形成;
2.几乎不存在具有毒性且过氧化物酶被突变丧失酶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3.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过氧化物酶突变后,其对小鼠的感染能力降
低;
虽然如此,也有学者认为,并不能据此推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过氧化物酶是为了针对NETs的主动防御而存在的。
在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活性氧常常被细胞用来作为防御手段。
因此,他们认为过氧化物酶的主要功能是应对时不时爆发一下的活性氧,顺带也解决了挡在入侵门口的“血肉天网”NETs。
这似乎是更合乎逻辑的判断。
毕竟,尽管中性粒细胞防线的陷落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不要不要不要”的事情,但对于决心直插战略腹地的病原菌来说,这只不过是大战前的小小热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