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解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姓源流 郡望堂号
--------------------------------------------------------------------------------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 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3、为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少数民族亦有赵姓。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 ),唐代有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牂牁(今贵州、广西及云 南东部一带)酋长的后裔。他们的后代子孙都沿袭姓赵。又,蒙古族要术甲氏改 姓赵。见《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姓氏起源》。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 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等为堂号。
2、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钱姓源流 郡望堂号
--------------------------------------------------------------------------------
钱--周有钱府上士官,子孙以官钱姓出
一、寻根溯祖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颛帝曾孙
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据《史记。楚世家
》记载,陆终是颛顼的曾孙,他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生出6个
儿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世本》说他"姓笺,名
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裔彭孚,在
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
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
因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必在京为官,故钱姓形成于
陕西。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吴越堂":钱谬是五代吴越开国君王。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
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
。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这时董昌造反,他有剿平
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到了梁太祖的时候
,封他为吴越王。
2、郡望
下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下邳。辖地北至江苏邳县,南至安徽嘉山
,东至江苏涟水、淮安。
彭城郡:西汉改楚国为彭城郡,不久复为楚国。东汉时又改为彭城国
,治所在彭城。
吴兴郡:三国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一线西北,
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孙姓源流 郡望堂号
--------------------------------------------------------------------------------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
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
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
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
,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
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3、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
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
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
,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
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4、出自夏侯氏。《汉书》说。:“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
曾其增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孙公主,故滕公子孙又有孙氏。”
5、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商末有王子比干,受帝辛(纣王)所
害,
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6、出自荀姓,为战国时著名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
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西汉宣学名刘询,以同音之故讳荀字,诏令
天下荀姓改为孙姓,后来,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见《汉书》。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
。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
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
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2、郡望
汲 郡: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
所在。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
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乐安郡: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
子孙明。
李姓源流 郡望堂号
--------------------------------------------------------------------------------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
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
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
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
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
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
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
,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
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
民族赵、张、杨、
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
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
(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
,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
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
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
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
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
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
为李尚(李广之父)。
周姓源流 郡望堂号
--------------------------------------------------------------------------------
一、来源有三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
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
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
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
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
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
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
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
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
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侵犯汉朝。文帝令周
亚夫驻兵细柳。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慰劳官兵。走近细柳军营,只
见甲兵森严,官兵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位
传报,说是车驾到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
停住,
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
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
,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
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
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
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
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他一生最爱莲花
。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
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它的香又清又远,它的
直不会发枝或拖秧,我爱它这君子的品质。
2、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
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 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
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
祖为晋代的周震。
吴姓源流 郡望堂号
--------------------------------------------------------------------------------
一、寻根溯祖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
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
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
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
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
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
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
(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
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
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
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
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
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
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
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
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3、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见《中国姓氏
大全》。
4、夏氏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见《中国姓氏大全》。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
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
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
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2、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
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
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
汉长沙王吴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