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_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_0](https://img.taocdn.com/s3/m/f3ab30ca55270722182ef789.png)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摘要目的:通过人工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分析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预防方法及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2例病例的分析,及术后护理的经验和体会。
从病因出发针对医疗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结论:明确病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护理措施,大幅降低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关节感染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很多,主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感染源细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和机体、防御反应能力低下。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伤口内有人工关节假体和骨黏固剂等材料,因异物的存在可以增加细菌毒力几乎1万倍,从而也增加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严重性。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临床资料2008~2010年人工关节置换术83例。
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3例,男9例,女4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65例,男41例,女14例。
人工膝关节置换5例,男3例,女2例。
合并糖尿病5例。
合并高血压7例。
三无患者(无身份、无家人、无工作,康复后由社会福利部门管理的人)3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2例。
感染率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 2.2%。
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特将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的感染做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2例患者,男女各1例。
其中男78岁,三无患者。
因不慎摔伤后由110送往医院,诊断右骨股颈骨折。
次日,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半个月出院。
住院区间7月份。
另1例患者女性77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后先调节血糖,3天后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半个月柱双拐步行出院。
住院区间11月份。
两患者均为术后1个月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并伴有分泌物渗出而入院。
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入院后行在次手术将人工关节假体取出。
持续冲洗引流灌注抗感染治疗。
20天左右,女性患者将人工关节假体植入,观察治疗半个月后治愈出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675b8deeefdc8d377ee3239.png)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摘要]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行单纯清创,抗感染治疗或清创后一期或二期再置换术等治疗,再置换以二期置换效果较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膝关节位置表浅,周围肌肉组织少,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深部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性较人工骸关节置换术更大,治疗更困难,已受到了关节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全膝置换人工感染[Abstract] Simple debriment, antibiotics, and one or two stage revision can be done after infection of TKA. Twostage revision has a better result for re-replacement.[Keywords]Total knee Replacement Artificial Infection70年代国外曾报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3%,并且以早期急性、亚急性感染多见。
由于手术室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更新、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有效抗菌素预防,感染的发生率己大大降低,大量文献报告表明现阶段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已被控制在1%一2%之间[1]。
一、感染的危险因素TKA术前因素全身情况较差如肥胖、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又长期应用激素和抗凝制剂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局部因素如原先接受过手术治疗,血运差,有皮肤坏死,或伴有身体某处感染性病灶,感染危险性增大。
2、TKA术中因素手术时间延长,表浅组织剥离过多,止血不彻底致术后血肿形成都可能引起术后感染,术中上止血带会降低手术部位抗生素浓度,如果上止血带前驱血,同时也驱除了肢体血中未被组织摄取的预防性抗生素。
另外如手术室管理不严,参观人员太多都是引起感染的因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预防和措施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预防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744e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3.png)
预防措施
术中无菌操作: 医生和手术人 员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以防止手术创口感染。
术后伤口护理: 患者和护理人 员应正确清洁和包扎手术创口 ,以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感染 。
感染处理
感染处理
早期发现: 术后及时观察并发现任何异 常症状,如发热、疼痛、红肿等,并及 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感染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需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然 后给予适当的抗措施
目录 简介 预防措施 感染处理
简介
简介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是 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采取 预防和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医生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 患者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
抗生素预防: 术前和术后给予患者适当 的抗生素预防,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感染处理
患者教育: 患者和家属应接受 关于感染预防和处理的教育, 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定期随访 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早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必看!
![早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a49e7d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e.png)
早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必看!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多重的手术打击,而且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
近10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明显下降,但目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感染率下降的速度,因此术后感染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发病原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应视为医院内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强。
最常见为葡萄球菌,占70%~80%,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非A族链球菌也常见。
二发病机制感染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感染,另一类是晚期感染或称为迟发感染。
早期感染是手术中细菌直接进入关节引起,常见为表皮葡萄球菌。
迟发感染多为血行性传播引起,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曾经施行过手术的关节,较易感染。
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再次返修病例,感染率为10%,因类风湿关节炎行关节置换者感染率也较高。
大部分感染发生在术后几个月内,最早可出现于术后两周,也有晚至几年才出现,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肿胀、疼痛和发热,发热症状须与其他并发症鉴别,如术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发生早期感染者,术后3天体温不仅不恢复,反而升高。
关节疼痛不仅不渐减轻,反而渐渐加重,静止时有跳痛。
切口有异常渗出或有分泌物。
这时应仔细检查,不要轻易把发热归因于术后肺部或泌尿系等其他部位的感染所致。
也不要简单把切口渗液视作脂肪液化等一般常见的渗出。
同时还应鉴别感染是位于浅表组织,还是深及假体周围。
晚期感染患者,大多已离开医院,关节肿胀、疼痛、发热可能并不严重。
半数患者可无发热。
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无痛性感染,仅有1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多。
血沉升高较常见,但又不具备特异性。
有时把疼痛误诊为假体松动,后者的疼痛与运动有关,休息时应减轻,而炎症性疼痛,休息时不减轻。
但是有人认为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是迟发慢性感染。
三诊断1、血液学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加分类、白介素6(IL一6)、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
血液学检查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快速得出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怎样治疗?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53bba04b4daa58da0114a41.png)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治疗方法,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吃什么药。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根据细菌培养和敏感实验,使用有效抗生素。
如若需重新行关节置换手术,术前需用6~12周抗生素。
2.手术处理早期感染者,应毫不犹豫地施行手术,清除感染血肿,清除感染组织,放置冲洗吸引管,持续冲洗吸引。
如此处理后,常可消除较浅感染,挽救人工关节。
但是感染常累及假体周围组织,假体保留率不足20%。
经上述处理不能控制感染及迟发性感染者,一般都要去除假体和骨水泥。
待感染完全消除后,过1年左右再行关节成形术,也可用截骨术改善患者步态。
*2、预后
本病预后与早诊断早治疗与否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怎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
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ce746de4a7302768e9939e1.png)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对策发表时间:2016-07-12T12:51:33.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作者:李军伟王同罗艳[导读] 认识到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患者实施细致周到的观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李军伟王同罗艳(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目的:探讨了我院骨科5年来8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5年内已进行的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的评估方法、措施和观察方法。
80例85侧人工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57例,骨肿瘤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例,膝关节置换术17例22侧,人工肱骨头置换术3例, 结果:追踪时间2个月至5年,平均2年3个月。
伤口甲级愈合78例,拆线时间7~15 d,平均13.2d。
术后切口区红肿而用酒精或希安尔碘敷料湿敷为8例侧(占9.4%),切口肿胀哆开或皮缘颜色变暗而拆除1~ 2条缝线者1例(占1.18%), 4周后乙级愈合。
结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以无菌术最重要,适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次之。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预防控制;无菌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感染发生必然导致手术失败,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可造成或加重关节病废。
随着近年来人工关节手术技术,医院设备条件的进步,预防性抗生素、层流过滤手术室、抗生素骨水泥和技术的进展,术后感染率己从早期的11-15%下降至1%[1]。
本院通过严格控制空气污染、严格而细致的无菌术及控制局部和血源扩散等措施使感染率5年85例侧感染发生率控制为零。
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30日5年期间,本院区骨科系统共进行80例85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5~88岁,平均64.5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深部感染的处理及预防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深部感染的处理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97c1792a0116c175f0e48c0.png)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深部感染的处理及预防自从50年代初以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日益增多。
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后结果优良率也增加。
当然,合并症也象其他手术一样,是一个重要部分。
最常见的问题是机械方面的松动,假体下沉,膝关节不稳,假体折断和感染等。
然而,感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且难于处理,应着眼于预防,包括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全身感染的发生和防止局部损伤和皮肤感染等。
深部感染系指植入物周围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者称为早期深部感染,若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较好。
在术后数月,数年,甚至10年以后发生者,称晚期感染,多比较隐匿。
其感染的发生率为0.9%~16%。
多发生在术后3~4个月,铰链式假体感染率比几何型假体高。
据文献报道[2,3],TKA术后深部感染(侵及关节囊内的感染)其发生率在0.5%~5%之间,其中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生率为0.89%~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率为2.4%~4.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要做膝上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为此,骨科医生对这个问题应给以极大的关注[1]。
1 病因TKA术后深部感染常见原因有空气污染,血源性感染,无菌操作不严格术中直接污染等外还可能与膝关节前方缺乏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有关,应引起重视。
TKA术后感染最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是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导致人工膝关节术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通过糖蛋白、纤毛和黏附力黏附于金属以及骨水泥的表面,有的细菌(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或者乳多糖乳液,从而躲避抗生素和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提高细菌的毒力和耐药性[4],因此在假体上生长的细菌要比一般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强得多,这也是单纯采用非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根除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原因[5]。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c1392ff121dd36a22d8273.png)
• 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发展,针对致病菌谱的
变化和致病菌的敏感性与耐药性,更多的 抗生素被加入骨水泥试用于临床:
• 妥布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环丙
氟哌酸、粘菌素。
• 各种性能更优副作用更少的骨水泥被发明。 • 可生物降解的骨水泥 • 羟磷灰石颗粒骨水泥
• 骨水泥中的抗生素要求: • 对致病菌有效和广谱; • 曲线稳定; • 在局部能达到高浓度,以免产生耐药性; • 是粉剂且可溶解,在聚合反应中热稳定
而且有多种敏感的抗生素可以选择;
• (3)假体无松动; • (4)术中未见过量的瘢痕增生;
• 在出现症状的24~48小时内进行手术清
创,将明显提高治愈率。
• 对于IV型感染患者,如果感染发生在关
节置换术后两周之内,单次清创既可获 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2~4周内出现的感染,仅一次清创成功的
可能性明显下降,但如能分期进行多次 清创,多数患者仍能治愈。
• *对于存在其他影响ESR/CRP结果的患者
可以考虑再次行关节穿刺检查。
• **对于ESR/CPR均不升高的患者,必须
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才能确诊。
• Conventryd(1975年)对假体周围感染的分期
和分型:
• I型 早期的急性感染,〈 3个月,多因伤口感
染或血肿感染扩散引起;
• II型 感染指迟发的慢性感染,大多发生在关节
• 术前关节穿刺及术中组织培养结果对于
正确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大多数学者仍主张经静脉途径给药,并
至少维持6周。
• 对于耐药菌群的感染,万古霉素仍然是最
为有效的抗生素之一,在万古霉素治疗效 果不佳的情况下,加用利福平和奎诺酮类 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929d977fd5360cbb1adb1f.png)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目的探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最佳对策。
方法对1998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患者行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或Ⅱ期置换术。
结果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随访46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及Ⅱ期置换术是治疗假体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最好的对策还是加强预防。
标签:人工;膝关节;感染;再手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疗效确切、广泛被人们接受的治疗方法。
随着TKA假体及手术器械设计的改进,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其成功率越来越高,10年成功率超过90%。
但感染仍是T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预防感染,早期诊断感染,对每一位行TKA的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将本院收治的5例TKA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TKA术后感染患者5例,5个膝关节。
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
年龄45~76岁,平均64岁。
本组均为第1次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时间为1个月-6年10个月,平均3年8个月。
本组5例中2例为双膝置换术后单膝感染,3例为单膝置换术后感染。
膝关节出现脓肿者2例,膝关节出现皮肤窦道3例。
此5例中血沉、C反应蛋白均异常。
1.2处理方法本组患者均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临床表现及术中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2.1彻底清创,保留假体对1例膝关节脓肿形成者打开关节腔,见有少许浓性分泌物,予以清除分泌物外,彻底清除关节腔内肉芽及坏死组织。
术中探查假体无松动,置管用抗生素(如0.3%氯霉素溶液)。
1.2.2彻底清创,二期置换对另1例膝关节脓肿形成者,打开关节腔后探查发现假体松动,遂取出假体,伤口彻底清创,用抗生素骨水泥垫支撑关节间隙及填塞。
静脉使用抗生素4周,口服2周。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21bce002af90242a895e546.png)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关键词】人工关节1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需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并借助实验室和一些特殊检查。
本文就感染诊断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项1995年的研究显示,冷冻切片是感染的可靠预测方法,应该在组织活检时完成。
Feldman等应用了冷冻切片来确诊翻修手术中的活动感染,该研究采用了每高倍视野10个多形核白细胞的指标,作者们得到了84%的敏感度,99%的特异性,89%的阳性预测值以及98%的阴性预测值。
如果少于5个PMNs/HPF,则很可能不是感染,如果在5个PMNs/HPF到10个PMNs/HPF之间,手术医生需行其他检查加以鉴别。
作者认为术中冷冻切片对诊断感染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1]。
Itasaka[2]对疑似深部感染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试验室检查、X线片、关节穿刺培养及锝-99mMDP镓-67扫描来诊断,他们研究发现: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在感染患者明显升高,而白细胞计数则无明显升高。
在X线片结果中,关节松动的程度与感染无相关性。
关节穿刺抽液培养的准确性83%,敏感性40%,特异性92%;锝-99mMDP扫描准确性79%,敏感性83%,特异性79%,镓-67扫描的准确性96%,敏感性67%,特异性100%。
1996年的一项研究对64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术前所行的膝关节穿刺进行评估,得出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100%。
作者得出结论:在已置换的膝关节中穿刺是诊断感染最有用的方法。
穿刺前抗生素要停用10~14d,以避免对任何敏感菌群的抑制,而且必须应用严格的无菌技术,以防止关节内细菌播散或穿刺被皮肤菌群污染。
除进行有氧的和无氧的细菌培养外,还应常规行细胞计数,细胞计数的升高应增加对感染的怀疑[3]。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失效病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排除感染。
Williams等[4]对27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疑似深部感染患者,采用关节穿刺抽液培养及组织活检来诊断深部感染,得出结果同翻修术中组织培养结果相比较:关节穿刺抽液培养组准确率%,组织活检组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12a42e1f8c75fbfc77db240.png)
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通讯作者:张先龙 E-m a i l:z x l40@v i p.s i n a.c o m ·临床论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沈灏 张先龙 蒋垚 王琦 陈云苏 邵俊杰 医学硕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治医师。
从事创伤骨科和关节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先后在香港、美国、德国等地进修学习。
擅长各种髋、膝、肩关节疾病的诊治及髋、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关节镜手术。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长为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和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4例全膝关节置换(T K A)术后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的结果并提出治疗策略。
方法 自2001至2007年,笔者共治疗了膝关节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的患者24例24膝。
治疗方法包括:清创保留假体8例,一期翻修手术2例,二期翻修手术10例,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间隔17例,采用长期抗生素治疗6例,关节融合术2例,截肢术1例。
结果 保留假体控制感染为3例,行翻修术后未出现感染复发10例,取出假体单纯使用带骨水泥可活动间隔物控制感染未行翻修者5例。
最终行膝关节融合术2例,最终行截肢术1例。
带窦道生存抗生素抑制治疗3例。
结论 分类指导感染的治疗,重要的特征是感染发生的时间。
早期感染和血源性感染,有保留假体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延迟感染的治疗原则是必须去除假体。
抗生素的应用主要作为抑制治疗和辅助治疗,可活动抗生素间隔物和二期翻修术仍是膝关节假体感染治疗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感染; 假体植入T h e r a p e u t i c m e t h o d a n d s t r a t e g y f o r i n f e c t e d t o t a l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S H E NH a o,Z H A N GX i a n-l o n g,J I A N G Y a o,W A N GQ i,C H E NY u n-s u,S H A OJ u n-j i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S u r g e r y,S h a n g h a i N o.6t h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S h a n g h a i200233,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Z H A N GX i a n-l o n g,E-m a i l:z x l40@v i p.s i n a.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r e s u l t s o f i n f e c t e d t o t a l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i e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 t o p r e s e n t t h e r a p e u t i cs t r a t e g y.M e t h o d s F r o m2001t o2007,24c o n s e c u t i v ep a t i e n t s(24k n e e s)w i t h i n f e c t e d t o t a l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i e s u n d e r w e n t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 t h e r a p e u t i c m e t h o d s i no u r h o s p i t a l.T h e s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m e t h o d s i n c l u d e d d e b r i d e m e n t w i t h p r o s t h e s i s r e t e n t i o ni n8p a t i e n t s,o n e-s t a g e e x c h a n g e i n2p a t i e n t s,t w o-s t a g er e i m p l a n t a t i o n i n10p a t i e n t s,i m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l o a d e d c e m e n t s p a c e r i n17p a t i e n t s,l o n g t e r ma n t i b i o t i c s t h e r a p y i n6p a t i e n t s,a r t h r o d e s i s i n2p a t i e n t s a n d a m p u t a t i o n i n1p a t i e n t s.R e s u l t s A t t i m e o f f i n a l f o l l o wu p3 p a t i e n t s w h o s e p r o s t h e s i s w a s r e t a i n e d h a d n o i n f e c t i o n.P r o s t h e s i s e x c h a n g e w i t h o u t r e c u r r i n g i n f e c t i o n w a s f o u n d i n10p a t i e n t s.I n f e c t i o n w a s c o n t r o l l e d w i t h a r t i c u l a t i n g a n t i b i o t i c l o a d e d c e m e n t s p a c e r s i n5p a t i e n t s w h o r e f u s e d t o b e r e i m p l a n t e d a n e wp r o s t h e s i s.F i n a l l y A r t h r o d e s i s w a s d o n e i n2p a t i e n t s a n d1p a t i e n t h a d a m p u t a t i o n.3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u n c o n t r o l l e d s i n u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b y l o n g t e r ma n t i b i o t i c s.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p r o s t h e s t i c j o i n t i n f e c t i o n g u i d e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p r a c t i c e.A n i m p o r t a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w a s t h e t i m e o f s y m p t o mo n s e t.P r o s t h e s i s r e t e n t i o n m i g h t b e s u c c e s s f u l i f t h e p a t i e n t w a s a s c r i b e d t o e a r l y i n f e c t i o n o r h a e m a t o g-e n o u s i n f e c t i o n.I t w a st h ek e ys u c c e s s f u l p r i n c i p a l f o r d e l a yi n f e c t i o nt h a t t h ep r o s t h e s i s m u s t b er e m o v e d.C o n t i n u e d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i s o n e o f o p t i o n s t o s u p p r e s s t h e i n f e c t i o no r o n e o f a s s i s t a n t t h e r a p i e s.T w o-s t a g e r e v i s i o n a n d a r t i c u l a t i n g a n t i b i o t i c l o a d e dc e m e n t s p a c e r w e r es t i l l t h ep r i n c i p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m e t h o d s f o r i n f e c t e d t o t a l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K e y w o r d s】 A r t h o r p l a s t y,r e p l a c e m e n t,k n e e; I n f e c t i o n; P r o s t h e s i s i m p l a n t a t i o n 全膝关节置换(t o t a l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y,T K A)术后感染是灾难性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单纯的抗生素抑制、保留假体的清创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融合术和截肢术等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835972a98271fe910ef9a1.png)
CHINESEJ.DIAL.&ARTIF.ORGANSVol.25NO.4DEC .2014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YANGQing-ming(Ruijin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China)【Abstract 】Inthispaper,theinfectionrateandriskfactorsofinfection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wereanalyzed,andthemicrobialfactorswerealsotakenintoconsideration.Accordingtothepatient'ssymptoms,itiscommonlyusedinlaboratoryassistantexamination,combinedwithintraoperativefrozensection.Sothatwecanimprovethepositivediagnosisrateofinfection,andprovidehelp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Key words 】totalkneearthroplasty;postoperativeinfection;prevention;treatment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杨庆铭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replacement,TKR)的术后感染是在关节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会对社会、医院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压力[1]。
1感染发生率与感染危险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TKR初始阶段术后感染率高达23%,70年代下降到5%左右。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54d8d57f1922791688e859.png)
AAOS:全膝关节置换感染的诊断和处理睿医2013-08-29分享文献标题: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fec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文献来源:Instr Course Lect 2013;62:349-61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
初次TKA和翻修TKA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介于0.5%-2%和2%-4%之间。
一些人口研究结果表明TKA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是导致TKA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因素仍然在于预防,但目前缺乏足够的循证研究文献来制定最佳的预防措施。
每一例出现疼痛的TKA病例都应被怀疑可能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直至排除这种可能性。
对这些病例的处理方案应包括通过标准的实验室筛查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
关节滑液穿刺抽吸检查仍然是诊断感染的最好方法。
如果关节滑液的白细胞计数大于1,700/μL,同时中性细胞分类大于69%则应高度怀疑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在治疗假体周围深部感染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发生和出现症状的时间是决定TKA感染的处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保留假体的处置方案只能适用于急性感染的病例,但最近的文献结果提示该方案的成功率极低,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其在处理感染TKA中的作用。
而分期翻修更换假体的方案仍然是处理TKA术后感染的金标准。
感染仍然是TKA术后最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
文献报道初次TKA及翻修TKA术后感染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介于0.5%-2%和2%-4%之间。
2005年时,所有翻修TKA中有16.8%的病例是因为术后感染而进行的。
据估计到2030年时有65%的翻修TKA会是因为感染进行的,与此相应的感染TKA病例数约为52,000例。
而处理这些感染TKA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由于住院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原因,每处理1例感染TKA需要花费大约60,000-100,000美元。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b81c419cc7931b764ce1505.png)
认识。
的预防策略,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 16例 13 2 例同时行双侧 T A; 4 0 3 膝,7 K 男 1
32 患者情况 .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 及时发现
3 1 危 险因素 .
的, 是提高关节置换术优良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累及范
围, T A术后感染分为浅层感染( 把 K 未累及关节囊内) 和深
部感染 ( 累及关节囊 内) ]根 据起病及病 程 , 为急性 或早 E; 2 分
期感染( K T A术后 2 周以内) 和慢性或迟发性感染( K T A术 后2 周以后) ] 自20 年 6 -20 年 6 [ 。 02 3 月- 09 月共收治 16 0 例
例 6 膝 , 6 例 7 膝; O 女 5 3 年龄 5 ̄7 岁; 3 6 骨关节炎 7 例, 3 类
风湿关节炎 2 例, 8 创伤性关节炎 3 滑膜软骨瘤病 1例, 例,
痛 风性 关 节 炎 1 。 组 糖 尿病 1 例 ( . ) 高 血 压 例 本 6 1 1 , 5 o A
全身和局部手术区域的感染病灶; 口腔炎、 牙龈炎、 扁桃体
试验 , 术后抗生素应用 3 。 ~7 d
2 结 果
应当尽量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手术的等待时间, 以减少院
内感染 的发生 。 本组患者均在人 院 3 之 内进行手术 , d 手术全 都安排在首台进行 。
3 4 手术室管理 .
C nl 7 aa _ 在使用层流手术室后, T A术后感染由 e 将 K
临 床 医药 实 践
13 3 膝人工 T A患者, l K 仅 例发生术后深部感染 , 感染率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处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a0eec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1.png)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处理肖晟【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26)002【摘要】@@自从50年代初以来,人工全膝关节换术的日益增多。
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后结果优良率也增加,有的报告结果优良者可占90%。
当然,合并症也象其他手术一样,是一个重要部分。
最常见的问题是机械方面的松动,假体下沉,膝关节不稳,假体折断和感染等,然而,感染是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要做膝上截肢。
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为此,骨科医生对这个问题应给以极大的关注。
作者根据本院骨科的1980年以来所作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所发生的感染病例作一分析。
rn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 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性12例,女性18例。
年龄15~38岁,其中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肿瘤24例(成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复发1例,骨巨细胞瘤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均为术后病理切片结果所证实。
rn2.2 手术方式骨肿瘤瘤段切除加带人造胫骨或人造股骨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24例,半限制型(IBⅡ)人工全膝置6例。
rnrn2 结果rn 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3例,均为骨肿瘤患者。
早期感染1例,发生在术后1周,晚期感染2例,分别发生在术后半年和10年。
3例深部感染患者均经移除假体,控制感染,相隔半年后再次手术,行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而治愈。
【总页数】1页(P封三)【作者】肖晟【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99级研究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78.5【相关文献】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治 [J], 杨书丰;赵建宁;周利武;任可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深部感染的处理及预防 [J], 张治国;牛东生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 [J], 张洪磊;张克;娄思权;刘岩4.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 [J], 董彦;刘英杰5.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深部感染 [J], 张先龙;N NLo;K H Seow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荐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上篇
![荐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上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788a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7.png)
荐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上篇上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处理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进行治疗。
当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疑似感染的情况时,需要进一步确认诊断、优化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外科治疗,包括:软组织覆盖、应用抗生素以及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以改善预后。
外科医生应当与感染科专家或微生物学家密切合作,制定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抗生素应用流程,并且密切观察患者接受治疗的反应情况,从而尽量降低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
综合目前的文献研究,尚缺乏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的高级别的证据(包括清创、是否保留假体以及择期更换假体的手术指征等),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规范化的治疗措施。
研究背景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全球膝关节置换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
有研究表明,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
尽管目前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面取得了广泛的进步,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的治疗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
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通常需要接受多次手术的治疗。
甚至有一些假体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最终还是需要接受关节融合或截肢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外假体关节感染的发生还可能与死亡率的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一项纳入202例假体关节感染患者的研究发现,高达11%的患者死于关节置换术后到翻修之前这段时间。
另外有研究发现:假体关节感染患者的5年生存率要比一些常见的癌症患者(如乳腺癌、黑色素瘤和睾丸癌)更差。
尽管假体关节感染已经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其真正的影响可能还是被低估了。
本综述旨在表明:需要多学科协作来共同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感染,需要各种医学专业的人员共同努力来优化患者的护理(见图1所示)。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每一项治疗决策都需要多学科医务人员进行全面充分的沟通,以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预后。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诊治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ed934ebf67ec102de3bd895c.png)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诊治215医院骨科梁勇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具灾难性和昂贵代价的并发症。
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和TKA技术的完善,其发生率由早期1%-23%降至目前1%-2%。
根据累及范围,分TKA后感染为浅层感染(未累及关节囊内)和深部感染(累及关节囊内);根据起病及病程,分为急性或早期感染(TKA后2周内)和慢性或迟发感染(TKA后2周后)。
一. TKA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TKA术前因素:既往半月板,滑膜手术或多次翻修术造成的膝周瘢痕形成,挛缩或畸形增加本次TKA难度,延长手术时间;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用皮质激素治疗,合并慢性尿道感染等多方因素均是TKA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1.手术野皮肤细菌学:皮肤表面细菌包括常居共生菌和暂居菌。
暂居菌一般不进入健康皮肤深层,消毒后短期内不会再现;常居共生菌消毒后3-4小时内会逐渐再现于手术野皮肤。
术前沐浴和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皮肤细菌数和术后感染;手术区备皮可造成多处擦伤致金葡菌繁殖;黏附性塑料手术衣作用不确定,若浸以碘液可延缓常居共生菌繁殖,减少切口处细菌数。
Tanzer发现标准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和皮肤清洁技术不能彻底消除手术野皮肤菌群,有4.6%表皮葡萄球菌和44%金葡菌对标准预防性抗生素耐药,术前对手术区皮肤进行培养,筛选合适抗生素和皮肤清洁技术可有效消除耐药菌,减少术后感染。
2. 术前预防性抗生素:TKA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其选择常依据TKA后感染的细菌学经验和药敏实验,头孢呋辛和头孢孟多最常用,必要时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静脉给药时间为止血带充气前10分钟,术后8小时,16小时。
如同期行双侧TKA,在行第二个TKA止血带充气前10分钟需追加一次剂量。
静脉途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在膝关节骨和软组织达到有效浓度,而抗生素骨水泥可在局部形成较长时间抑菌浓度,尤以与周围组织接触面浓度最高,常用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其释放量,时程与抗生素种类,浓度,对骨水泥聚合方应稳定性,骨水泥种类,颗粒直径,孔径和表面积大小有关。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如何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7f273ec58f5f61fb7366641.png)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应该如何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一、预防1.术前及术中使用抗生素。
术前应用,可预防菌血症;术中使用,使切口渗出液含有有效浓度抗生素。
2.严格无菌技术,手术室采用超净措施。
3.使用含有并能释放抗生素的骨水泥。
4.缩短手术暴露时间。
5.术后使用7~10天有效抗生素,防止细菌经血液传播入正在修复的关节区。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护理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常见护理措施。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常见护理方法:*一、护理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
作者:缪海雄郭汉明谢惠缄康明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15期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最佳对策。
方法对1998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患者行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或Ⅱ期置换术。
结果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随访46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及Ⅱ期置换术是治疗假体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最好的对策还是加强预防。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感染;再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15-45-0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疗效确切、广泛被人们接受的治疗方法。
随着TKA假体及手术器械设计的改进,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其成功率越来越高,10年成功率超过90%。
但感染仍是T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预防感染,早期诊断感染,对每一位行TKA的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将本院收治的5例TKA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TKA术后感染患者5例,5个膝关节。
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
年龄45~76岁,平均64岁。
本组均为第1次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时间为1个月-6年10个月,平均3年8个月。
本组5例中2例为双膝置换术后单膝感染,3例为单膝置换术后感染。
膝关节出现脓肿者2例,膝关节出现皮肤窦道3例。
此5例中血沉、C反应蛋白均异常。
1.2处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临床表现及术中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2.1彻底清创,保留假体对1例膝关节脓肿形成者打开关节腔,见有少许浓性分泌物,予以清除分泌物外,彻底清除关节腔内肉芽及坏死组织。
术中探查假体无松动,置管用抗生素(如0.3%氯霉素溶液)。
1.2.2彻底清创,二期置换对另1例膝关节脓肿形成者,打开关节腔后探查发现假体松动,遂取出假体,伤口彻底清创,用抗生素骨水泥垫支撑关节间隙及填塞。
静脉使用抗生素4周,口服2周。
根据患者体温、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分类、血沉、C反应蛋白及伤口感染控制情况行二期关节再置换术,余3例有皮肤窦道的按上述方法处理。
2结果
本组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余4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所有患者术后送检的假体周围组织,病理回报均为炎性肉芽组织。
彻底清创,保留假体的1例患者经过3次清创后感染无复发;彻底清创,二期置换的4例患者经随访3年10个月,无一例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3讨论
3.1TKA术后感染的原因
TKA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皮质激素、合并慢性尿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均是TKA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组5例患者中4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中3例长期服用激素,1例合并糖尿病并服用激素,1例年龄为76岁。
手术室条件、手术时间长短及术中皮肤剥离程度、局部张力高低、术后引流是否充分等也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
此外,肥胖、术后脂肪液化、血肿形成及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治疗的患者也较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本组1例患者术后脂肪液化,而最终引起深部感染。
3.2TKA术后感染的诊断
对于TKA术后感染的诊断要充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查结果。
(1)病史:具有上述TKA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
(2)临床表现:发热、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切口处渗液、伤口处窦道形成等。
(3)辅助检查:①关节穿刺抽液或引流物至少有2次检查出相同微生物;②血沉、c反应蛋白均异常;③膝关节内组织病理检查为炎性肉芽组织;④x线片示假体周围的透亮线短期内进行性增宽超过2mm或假体位置偏移、有明显的骨质缺损者。
3.3TKA术后感染后手术方法的选择
对于TKA术后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感染和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目前单纯用抗生素治疗TKA术后感染已极少见,因为其副作用可引起细菌耐药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使其适用于极少数的TKA术后感染的患者。
因此,手术方法就成为TKA术后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
现在的手术方法有:(1)清创,保留假体:适用于早期低毒感染,尚未出现骨感染迹象,
假体无松动者。
清创应清除所有失活组织及异物,取活检病理及细菌培养,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至少4~6周。
必要时可连续清创,直至伤口愈合,感染治愈。
(2)清创,一期置换术:其具有住院时间短、伤口瘢痕及关节僵硬程度轻的优点,但一期置换术不能彻底清除感染的隐患,不能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治愈率差。
(3)二期置换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美学者的研究显示,假体二期再置换成功率在90%~96%,认为二期再置换是治疗TKA术后感染的标准做法。
二期置换包括三步骤:①彻底清除假体及所有骨水泥;②静脉使用抗生素4~6周,应用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珠或间隔垫;③明确感染被清除后植入新假体。
(4)关节融合术:以上
方法禁忌者可考虑行关节融合术,可清除感染,使膝关节达到无痛状态,但关节功能丧失。
(5)关节离断术:对于使用抗生素无效,膝关节功能不可修复者,可考虑选择此种术式。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