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桥问题

合集下载

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18世纪初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尔河流经此镇,奈发夫岛位于河中,共有7座桥横跨河上,把全镇连接起来。

当地居民热衷于一个难题:是否存在一条路线,可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

这就是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L.欧拉用点表示岛和陆地,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接它们的桥,将河流、小岛和桥简化为一个网络,把七桥问题化成判断连通网络能否一笔画的问题。

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网络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的个数为0或2。

当Euler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

Konigsberg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

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

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

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

七桥问题文档

七桥问题文档

七桥问题简介七桥问题是欧拉于1736年提出的一道经典问题,它被认为是图论和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

该问题描述了一个欧拉图中的岛屿,岛屿之间通过桥连接,玩家需要找到一条路径,经过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

欧拉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为图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论的研究对于网络、电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七桥问题的背景、欧拉图的定义、问题解决思路以及相关应用。

七桥问题的背景七桥问题源于基尔岛(Königsberg)的一组岛屿和桥。

这组岛屿位于普鲁士河(Pregel River)中,其中一个岛屿是普鲁士城堡(Königsberg Castle)。

岛屿之间有七座桥,人们想知道是否可以从一个起点,经过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最后回到起点。

欧拉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使用了一种崭新的数学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七桥问题,而且还为图论奠定了基础。

欧拉图的定义在解决七桥问题之前,欧拉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形表示方法,称为欧拉图。

欧拉图是由顶点(节点)和边(连接两个节点的线)组成的图形。

欧拉图具有以下特点:•图中的每个边都连接两个不同的顶点;•所有的边都被标志为未被访问过。

欧拉图在解决七桥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欧拉通过观察欧拉图的特性,找到了解决七桥问题的方法。

七桥问题的解决思路欧拉通过分析七桥问题,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他的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地图抽象为欧拉图:将地图上的岛屿视为顶点,将岛屿之间的桥视为边,建立起欧拉图的模型。

2.确定欧拉圈和欧拉路径:通过分析欧拉图的特性,判断是否存在一条欧拉路径或欧拉圈。

3.判断是否可以遍历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如果存在欧拉路径,则可以遍历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如果存在欧拉圈,则可以遍历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且最终回到起点。

在七桥问题中,欧拉图的模型具有四座岛屿,其中三座岛屿与普鲁士城堡通过桥相连。

通过观察欧拉图的特性,我们可以发现该图不存在欧拉路径或欧拉圈,因此无法找到一条路径,经过每座桥且只经过一次。

七年级数学七桥问题教案

七年级数学七桥问题教案

七年级数学七桥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七桥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七桥问题的背景介绍。

2. 七桥问题的基本概念:桥、岛屿、连接线。

3. 七桥问题的解决方法:列举法、画图法、算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七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算法解决七桥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七桥问题的背景、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算法解决七桥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七桥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桥、岛屿、连接线的概念。

3. 讲解解决方法:列举法、画图法、算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算法解决七桥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解题思路、答案准确性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七桥问题的相关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七桥问题的概念和方法。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七桥问题案例,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器,用于进行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七桥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讲解七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笔画成。
回头来看七桥问题

由图可见,这个图形有 四个奇结点,所以,它 不能被一笔画。

转换一下图:
1 2 3 4
现在看完了七桥问题,来看看“八桥问题”吧

2
1
一 条 线 代 表 一 座 桥, 现 在 有 八 座 桥。

这个图形有两个奇结点, 所以可以一笔画。
七桥问题是一个几何问题,图中 什么都可以变,唯独点线之间的相 关位置,或相互连结的情况不能变。 欧拉认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属于 一门新的几何学分支,他称之为” 位置几何学”。后来,这门数学分 支被正式命名为“拓扑学”(图 论)。现在,拓扑学已成为20世纪 最丰富多彩的一门数学分支。
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 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 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 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 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 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 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 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 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 归结 “一笔画”问题,证明 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呢?
“内部”与“外部”
一条头尾相连且自身不相 交的封闭曲线,把橡皮膜分 成两个部分。如果我们把其 中有限的部分称为闭曲线的 “内部”,那么另一部分便 是闭曲线的“外部”。从闭 曲线的内部走到闭曲线的外 部,不可能不通过该闭曲线。 因此,无论你怎样拉扯橡皮 膜,只要不切割、不撕裂、 不折叠、不穿孔,那么闭曲 线的内部和外部总是保持不 变的!

由左图可知,这个图形 有两个奇结点。
12ຫໍສະໝຸດ 简单的一笔画问题3

这个图形就不可以一笔 为什么呢 画。 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有 四个奇结点; 所以不能一笔画。 没有奇数个奇结点的图 形。

七桥问题探究

七桥问题探究
定理2:当奇点个数为2时,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则为终点;当奇点个数为0 时,任取一个顶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 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拉普拉斯
1736年,一位小学教师写信给当时著名的数 学家欧拉,请教对七桥问题的解答,这个问 题引起了欧拉的极大兴趣,他用数学方法对 七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欧拉的解答——一笔画问题

欧拉发现该问题不是一个代数问题,也不是一个平面几何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仅 依赖与陆地、岛屿、桥梁等的具体个数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因此可以把陆地看成 “点”,将桥梁看作“线”(如下图的数学模型)。 按照欧拉的思想,七桥问题就转化为以下问题: 一笔画问题:能否从图上某一点开始,笔不离纸、不重复的画出整个图形?


我们知道,数学上把下图形称为一个图(graph),其中的点称为顶点,线称为边, 顶点集记为V,一个顶点记为v,边的集合记为E,一条边记为e。如果n条边e₁、 e₂、e₃、……en 首尾相连组成一个序列,其中ei 链接顶点vi和vi+1(i=1,2, 3,……n)称该序列为从端点v1到端点vn+1的链长为n的链。如果一个图的任意两 顶点之间都有链相连,则称为连通图。把一个顶点v处引出边的条数叫做该顶点v 的次数,顶点次数为奇(偶)数的顶点叫奇(偶)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右图作说明, A、B、C、D为顶点,且任意两顶 点之间都有链相连,所以很明显 右图是连通图。根据概念可知,A、 B、C、D均为奇点(A点引出了5 条边,B、C、D引出了3条边)。 我们也可以从此图中推出,所有 顶点的次数总和必然是偶数,且 在奇点处,必然有一条只进不出 或只出不进的边(如右图中BD线 没有进出与之对应),因而奇点 的个数必为偶数。

A

七桥问题的通用规则

七桥问题的通用规则

七桥问题的通用规则七桥问题,也被称为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

该问题最早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在18世纪提出,并成为图论的开端之一。

七桥问题描述了一个位于哥尼斯堡的岛屿上的一系列桥梁以及这些桥梁连接的方式。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到图论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则。

在七桥问题中,岛屿上有一些桥梁,而我们的目标是从一个起点开始,遍历每一座桥且仅经过一次,最终回到起点。

然而,这个问题的挑战在于,岛屿上的桥梁连接方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环,而是一个复杂的图。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一些通用规则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图论的基本概念。

在图论中,桥梁被表示为图中的边,而岛屿则被表示为图中的顶点。

七桥问题中的桥梁连接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图,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表示桥梁和岛屿之间的连接关系。

接下来,我们可以运用欧拉路径的概念来解决七桥问题。

欧拉路径是指一条路径,该路径恰好经过图中的每一条边一次。

对于七桥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条欧拉路径,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起点开始,遍历每一座桥且仅经过一次,最终回到起点。

根据欧拉路径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通用规则。

首先,欧拉路径存在的条件是: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为偶数,或者恰好有两个顶点的度数为奇数,其余顶点的度数为偶数。

度数是指与顶点相连的边的数量。

因此,在七桥问题中,如果岛屿上的每一座桥的连接点的度数都是偶数,或者有且只有两座桥的连接点的度数为奇数,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欧拉路径。

其次,如果图中存在度数为奇数的顶点,那么我们的欧拉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是这些顶点中的一个。

因为每条桥梁的连接点度数为偶数,除了起点和终点外,其余所有顶点的度数一定是偶数,无法成为欧拉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因此,在七桥问题中,如果岛屿上存在两座或更多的桥梁连接点的度数为奇数,我们就可以从其中一个度数为奇数的连接点出发,找到一条欧拉路径。

格尼斯堡七桥问题解法

格尼斯堡七桥问题解法

格尼斯堡七桥问题解法一、问题背景格尼斯堡七桥问题,是欧拉在173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

该问题描述为:有一座连通的城市,其中包含七座桥,如何从任意一个地方出发,经过每座桥恰好一次,最终回到原地。

二、传统解法1.暴力搜索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暴力搜索。

遍历所有可能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但是由于状态空间巨大(7个节点有51840种排列方式),这种方法不可行。

2.欧拉回路算法欧拉回路算法是解决格尼斯堡七桥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欧拉定理:如果一个图中所有顶点度数均为偶数,则该图存在欧拉回路。

通过构建图模型,并计算每个节点的度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欧拉回路。

如果存在,则可以通过遍历欧拉回路来解决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图都存在欧拉回路。

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格尼斯堡七桥问题。

三、新解法1.图论与拓扑学结合将图论和拓扑学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解决格尼斯堡七桥问题。

首先,将城市中的桥和岛屿抽象成节点,将桥连接岛屿的关系抽象成边。

然后,通过计算每个节点的度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欧拉通路。

如果存在欧拉通路,则可以通过遍历欧拉通路来解决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图都存在欧拉通路。

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格尼斯堡七桥问题。

2.基于网络流的解法基于网络流的解法是一种更高效、更准确的方法。

它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如果一个网络中所有源点到汇点的路径都满流,则该网络存在一组最大流,并且这组最大流等于所有源点到汇点路径上边权之和。

通过构建网络模型,并计算每个节点之间的容量和费用,可以求出从任意一个节点出发经过每座桥恰好一次回到原地所需的最小费用和路径。

具体步骤如下:(1)将城市中的桥和岛屿抽象成节点,将桥连接岛屿的关系抽象成边。

(2)对于每个节点i,设其入度为diin,出度为diout,则其容量为min(diin,diout)。

容量表示从该节点出发经过该边的最大流量。

(3)对于每条边(i,j),其费用为1。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1、七桥问题伟大的数学家欧拉(L.Euler 1707-1783)在被请到俄国做研究工作期间,他的一位德国朋友,向他求教了一个令许多哥尼斯堡(德国的一个小城镇Konigsberg)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原来在这座城中有一条河横贯市中心,河中心有两个小岛.在当时有七座桥把这两个小岛和对岸联结起来.见下面的图示:当时有人曾想办法从家里出发走过所有的桥回到家里,他们想是否能够从某座桥出发使得所走过的桥都只过一次呢?许多人都尝试过,但都没有获得成功,那么现在是否有一种办法,能把所有的桥都走过一次呢?欧拉的朋友将这个“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告诉了欧拉,并且要他想法子解决.欧拉并没有真的去哥尼斯堡,而是把这个问题进行了数学处理:把两岸和两个小岛缩成一点,把桥化为边,两个顶点有边线联结.欧拉得到了下面的图:欧拉考虑这个图能否用一笔画成,如果能够一笔画成的话,则对应的七桥问题也就解决了.为此,欧拉先研究了一般的能一笔画出的图形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他发现其中的点可以分为两种,全部点都是偶点或者有两个点是奇点(进出点的边数是偶数的点称为偶点;进出点的边数是奇数的点叫奇点).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图能够用一笔画出,那么在这个图上一定有一个点是始点(起笔点),一个点是终点(收笔点),其它的点为过路点.首先,我们看过路点具有的性质.在这种点一定是有进有出的,不可能有进无出或者有出无进,即这类点为偶点;其次,考虑始点与终点,并且这两个点不重合的情况,此时它们一定是奇点;再有,始点与终点重合的情况,此时它们也是属于有进有出的点,即为偶点.综上,一个图要是能够一笔画出的话,则其中的点应该有两个奇点,其余的点全部为偶点;或者其中的点都是偶数点.由于七桥问题中的点(4个)都是奇点,所以七桥问题不可能一笔画出.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没有重复地走过7座桥是不可能的.七桥问题是Euler在1736年解决的.一般地,该结论被视为图论历史上的第一个定理.。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 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 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 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 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 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 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 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 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 归结 “一笔画”问题,证明 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呢?
拓扑游戏

由左图可知,这个图形 有两个奇结点。
1
2
简单的一笔画问题
3

这个图形就不可以一笔 为什么呢 画。 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有 四个奇结点; 所以不能一笔画。 没有奇数个奇结点的图 形。42源自 1总结一下
两个奇结点的图形可以一笔画 两个奇结点以上的图形不可以一笔画。 所以,奇结点少于三个的图形就可以一
七桥问题基本简介

七桥问题是1736年29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 学院递交《哥尼斯堡的七座桥》论文是提出的, 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 支——图论与几何拓扑,也由此展开了数学史 上的新进程。问题提出后,很多人对此很感兴 趣,纷纷进行试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 终未能解决。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 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 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 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
欧拉:瑞士数学家及自然科学家 在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 的巴塞尔,1783年9月18日于俄国 的圣彼得堡逝世。欧拉出生于牧 师家庭,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 13岁时入读巴塞尔大学,15岁大 学毕业,16岁获得硕士学位。 欧拉(Euler,1707-1783)
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为 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数学推至几乎整个物理的领域。 此外,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写了大量的力学、 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 (1748),《微分学原理》(1755),以及《积分学原 理》(1768-1770)都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

七桥问题教案幼儿园模板

七桥问题教案幼儿园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七桥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七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学会运用七桥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1.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七桥问题图示3. 小组讨论卡片4. 解题步骤图示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七桥问题的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七桥问题,它有七个桥和两个岛屿,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每个桥只通过一次。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七桥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展示解题步骤图示,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方法。

3. 教师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思考。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小组讨论卡片。

2.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解决七桥问题?”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下解题思路。

四、展示成果1.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解题思路,并点评。

五、巩固练习1. 教师展示新的七桥问题图示,让学生独立完成解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桥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七桥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2.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与数学抽象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与数学抽象
学会数学“抽象”是一种基本的数 学素养。
“抽象”是数学的武器,数学的优势 。
我们应该喜欢“抽象”,学会“抽 象”的手段。
为了让大家理解“抽象”的优势, 了解“抽象”的思想、原则、方法和作用
实践“抽象”的过程, 学会“抽象”的手段,喜欢“抽象”。
案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一、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C
A
B
显然要在奇结点间加重复边
如何使所加的边长度最少
归结为求奇结点间的最小
案例
一个邮递员投递信件的街道如图,图上的书 表示各段街道的千米数,他从邮局出发,走 遍各街道,最后回到邮局,走怎样的路线最 短?
3
12
4
21
哈密顿环球旅行问题: 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代表世界上20个城市,
能否从某个城市出发在十二面体上依次经过每个 城市恰好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
奇结点少一些好, 少到几个才能“一笔画”呢?
结论
一个点线图是“一笔画”的充分必要条件 它是连通的并且奇结点的个数为0或2。
——(一笔画原理)。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不重复地走过七座桥 ”是不可能的。
欧拉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发表了有关的论 文,开创了“图论”的先河,也开创了“拓 扑学”的先河
中国邮递员问题
有人把拓扑学说成是“橡皮几何学”,因为橡皮膜 上的图形,随着橡皮膜的拉动,其长度、曲直、面 积等等都将发生变化。此时谈论“有多长”、“有 多大”之类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人们感兴趣的 只是图形的位置关系。
不过,在橡皮几何里也有一些图形的性质保持不变 。例如:点变化后仍然是点,线变化后依旧是线, 相交的图形绝不因橡皮的拉伸和弯曲而变得不相交 。
数学方法(手段)—— 数学抽象
欧拉的第一步抽象

有趣的七桥问题课件

有趣的七桥问题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欧拉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七桥问题中最重要的规律,即一个图形中,如果存在 一个路径可以遍历所有边且回到起点,则这个路径被称为欧拉回路。
欧拉还发现,如果一个图形存在欧拉回路,则这个回路的长度一定是所有可能的路 径中最短的。这径是指一个路径可以遍历所有边,但不一定回到起 点。欧拉证明了如果一个图形存在欧拉路径,则一定存在 欧拉回路。
电子游戏设计
许多电子游戏涉及到地图设计和 路径规划,七桥问题可以为游戏 设计师提供灵感和指导,以创建
有趣和挑战性的游戏地图。
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计算机科学
七桥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算法设 计和数据结构方面。许多图算法和数据结构都源于七桥问 题的研究。
人工智能
七桥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应用,例如在路径规划和决 策制定方面。通过模拟和分析七桥问题,可以训练智能体 进行有效的路径选择和决策。
几何图形的染色问题
给定一个几何图形,使用最少的颜色 进行染色,使得相邻区域颜色不同。 这是一个经典的NP完全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
七桥问题在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例如在道路规划和交通 流优化方面。通过模拟和分析交 通流和路径选择,可以优化城市
交通系统。
物流和运输
七桥问题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也有 应用,例如在最优路径选择、车 辆调度和配送路线规划等方面。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启示
七桥问题启示我们,科技发展需要跨 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在解决科技 问题时,应借鉴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研 究成果和方法,打破传统学科界限, 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创新。
VS
未来科技发展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和解 决现实问题,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物联网等领域。七桥问题展示了 数学与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为科技 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七桥问题小短文

七桥问题小短文

七桥问题小短文
摘要:
1.七桥问题的起源和背景
2.七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3.七桥问题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七桥问题起源于18 世纪初的波兰,它是一个有趣的图论问题。

这个问题描述了波兰一个城市的维斯瓦河上的七座桥,市民们想要知道是否存在一条路径,使得他们可以从某座桥走到另一座桥,同时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引发了图论这一数学分支的诞生。

七桥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图论中的“欧拉回路”概念。

欧拉回路是指在一个图中,经过每条边一次且回到起点的一条路径。

通过分析七桥问题,数学家欧拉发现,只有当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时,才存在欧拉回路。

在七桥问题中,由于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奇数,因此不存在欧拉回路,市民们无法通过七座桥走一遍回到起点。

七桥问题的意义和影响深远。

它不仅使得图论这一数学分支得到了发展,还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交通运输、电路设计等领域,图论的应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七桥问题也成为了图论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启发了无数数学家和工程师去研究更多有趣的图论问题。

总之,七桥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问题,它的解决方法和意义对图
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目录七桥问题故事背景推断方法最终成果展开编辑本段七桥问题1736年29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哥尼斯堡的七座桥》的论文,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

也由此展开了数学史上的新进程。

问题提出后,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试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未能解决。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

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

编辑本段故事背景七桥问题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如左图上)。

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后来大数学家欧拉把它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如左图下)——一笔画问题。

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图可以一笔画的重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的个数为0或2.编辑本段推断方法当Euler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

Konigsberg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18世纪,东欧的哥尼斯保堡城(现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普雷格尔河静静地流入市区,把奈发夫岛分成两个小岛,形成一个“8”字(如图2-26).后来,在河两岸及河中两个岛上建立了一座风景优美的公园,并用七座桥把两岸和两个小岛连接起来.当时,市民们都喜欢到这个美丽的公园中游玩,还热衷于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一个游人怎样才能够一次走遍这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又回到出发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桥问题”.七桥问题看似简单,但多少个春秋过去了,成千上万的人试过了,都没有找到答案.这个问题也很快传遍欧洲,成为全欧洲闻名的难题.因工作过度劳累而右眼失明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当时正在彼得堡工作,他也对七桥问题发生了兴趣.许多人的失败引起他的深思,也许并不存在这种走法.但是,猜测不能代替严密的数学证明.欧拉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考虑“穷举法”.他仔细地把所有可能的走法列成表格,逐一检查,实在是太困难了.他又想到,如果在同样的问题中,桥更多时,那这种“穷举法”就毫无实用价值了,因此,他放弃了穷举法.欧拉改变了他考虑问题的方法.从七桥问题仅仅涉及物体的位置关系,而与路程无关这一特点出发,联想到莱布尼茨最先提出的“位置几何学”.这种几何学只讨论与位置有关的关系,研究位置的性质,不考虑长短、大小也不涉及量的计算.欧拉用A、D表示两个小岛,点B、C表示河的两岸,再用连接两点的线表示桥(如图2-27),由此得到一个由4个点和7条线组成的图形.在这里岛的大小和桥的长短是无关紧要的.这样,七桥问题就转化为该图形能否用一笔画出,并且最后回到起点的“一笔画”问题.1736年,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作了一次精彩的科学报告,用上述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想,从而彻底解决了七桥问题.“七桥问题”或“一笔画问题”显然是一道几何问题,而这种几何问题是我们没有研究过的,它与点的位置无关,与线段长短也无关,与线段长短也无关,只与点线间的相互位置有关.这类问题是属于一种新的数学学科—拓扑学.。

七桥问题解法

七桥问题解法

七桥问题解法七桥问题解法概述七桥问题是欧拉在173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它是图论的开山之作。

问题描述如下:柯尼斯堡城中有一些小岛和七座桥,游客想要走遍所有的桥,但是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路径?欧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创造性地引入了图论的概念,并通过对图的分析和转化得出了结论:不存在这样的路径。

这个结论为图论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数学史上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欧拉提出的解决方法以及其他相关解法。

欧拉方法欧拉方法是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图论中的欧拉回路来解决七桥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城市和桥看作节点和边,构建无向图。

2. 判断该无向图是否连通。

如果不连通,则不存在一条路径可以经过所有桥;如果连通,则继续下一步。

3. 统计每个节点的度数(即相邻边数),如果存在奇数度节点,则不存在欧拉回路;如果所有节点度数均为偶数,则存在欧拉回路。

4. 如果存在欧拉回路,则可以通过欧拉回路经过所有桥,否则不存在这样的路径。

其他解法1. 哈密顿回路法:哈密顿回路是指一条经过每个节点恰好一次的路径。

如果七桥问题中存在哈密顿回路,则可以通过该路径经过所有桥。

但是,判断一个图是否存在哈密顿回路是一个NP完全问题,难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

2. 矩阵论法:可以将无向图表示为邻接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运算得出结论。

但是,该方法复杂度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的图。

3. 拓扑排序法:将节点按照拓扑序列排序后,如果相邻节点之间都存在边,则存在欧拉回路。

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有向无环图。

总结七桥问题是图论的开山之作,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欧拉引入了欧拉回路的概念,并通过对图的分析和转化得出了结论。

除了欧拉方法外,还有其他解法如哈密顿回路法、矩阵论法和拓扑排序法等。

不同的解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图,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求解效率。

有趣的七桥问题课件

有趣的七桥问题课件

问题是要找到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可以遍历所有的桥和岛屿一次并回到 起点。
然而,数学家们经过论证发现,这样的路径是不存在的。
03
七桥问题的解法与证明
解法
01
使用穷举法
七桥问题的一个经典解法是使用穷举法,即列举出所有可能的走法,然
后逐一判断是否能够走完所有的桥且不重复。
02 03
使用图论算法
近年来,图论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七桥问题,其中最著名的算法是深 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这些算法可以高效地找到图中的哈密顿回 路,从而解决了七桥问题。
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
七桥问题的应用也渗透到经济学 中,例如在交通网络规划、物流 配送和城市规划等领域,通过解 决类似的问题来提高效率和减少
成本。
价值
学术价值
七桥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为图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和 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依据。
实用价值
七桥问题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助于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
入思考。
03
实践性强
七桥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引导人们通过实践来解决问 题,而不是纯粹的理03
重视实践
七桥问题启示我们,理论 是重要的,但实践同样重 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 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勇于挑战
七桥问题鼓励我们勇于挑 战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 以发现新的知识和真理。
培养创新思维
有趣的七桥问题课件
目录
• 七桥问题的起源和背景 • 七桥问题的定义和描述 • 七桥问题的解法与证明 • 七桥问题的扩展和引申 • 七桥问题的应用和价值 • 七桥问题的有趣之处和启示
01

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



总结

①可以一笔画成的图形,与偶点个数无关,与奇点个数 有关。也就是说,凡是图形中没有奇点的(奇点个数为 0 ),可选任一个点做起点,且一笔画后可以回到出发 点。

②若奇点个数为 2 ,可选其中一个奇点做起点,而终点 一定是另一个奇点,即一笔画后不可以回到出发点。
凡是图形中有2个以上奇点的,不能完成一笔画。

3 SECTION

网络中以某顶点为端点的弧的条数,叫做该顶点的叉数。叉数是奇 数的顶点叫做奇顶点,叉数是偶数的顶点叫做偶顶点。 下面介绍欧拉定理。 欧拉定理 如果一个网络是连通的并且奇顶点的个数等于 0或2, 那么它可以一笔画出;否则它不可以一笔画出。 用欧拉定理可以很方便地判断一个简单图形是否可以一笔画出。例 如,图 3是不连通网络,它不能一笔画出(尽管它的奇顶点个数为 0 );图 4中实线所示图形有 8个奇顶点.它不能一笔画出,如果将 图中虚线补为实线,那么奇顶点只有F和G两个,所得图形就能一笔 画出了(以F为起点,G为终点;或G为起点,F为终点)。
E ● ●G F ● D●
C●
● B
●A

3、 甲乙两个邮递员去送信,两人同时出发以 同样的速度走遍所有的街道,甲从A点出发, 乙从B点出发,最后都回到邮局(C点)。如果 要选择最短的线路,谁先回到邮局?
试问下列图形能否一笔画出?如能画出应怎样画?如不能画 出理由是什么?
∆ ∆

您的内容请写在这里您的内容
4 SECTION
练习
1、 一辆洒水车要给某城市的街道洒水,街 道地图如下:你能否设计一条洒水车洒水的 路线,使洒水车不重复地走过所有的街道, 再回到出发点?
小广场
超市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的起源
18世纪初,哥尼斯堡的居民开 始对城市中的七座桥梁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
当时,人们开始思考是否能够 遍历这七座桥梁,每座桥只过 一次,最后回到起始点。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 讨论,成为了著名的哥尼斯堡 七桥问题。
02
问题描述
七座桥与哥尼斯堡城市的关系
哥尼斯堡是位于普鲁士王国的一个城市,拥有七座桥梁连接 城市的各个部分。这些桥梁是该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 文化和历史遗产。
05
结论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 2
开启图论研究先河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被视为图论和欧拉路径研究的 起点,为后续图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数学发展
该问题的解决推动了数学领域中拓扑学和几何学 的发展,对数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Hale Waihona Puke 激发探索精神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激发了人们对数学和图论的兴 趣,促使更多人投身于数学研究,推动数学科学 的进步。
物等,以推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欧拉的研究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初步探索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初步探索始于对哥尼斯堡城市结构的观察。他注意到城市中的七座桥,并 思考是否可以从哥尼斯堡的一个地方开始,遍历所有的桥,每座桥只过一次,最后回到开始 的地方。
欧拉注意到,尽管哥尼斯堡的居民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并没有实际的数学模型 或理论来支持或解决这个问题。
哥尼斯堡七桥问
• 引言 • 问题描述 • 欧拉的研究 • 七桥问题的扩展和影响 • 结论
01
引言
哥尼斯堡背景介绍
01
哥尼斯堡是普鲁士王国的城市, 位于普鲁士东部的奥得河畔,是 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如左图上)。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后来大数学家欧拉把它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如左图下)——一笔画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图可以一笔画的重要条件是它们是பைடு நூலகம்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的个数为0或2.
七桥问题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
加里宁格勒地理报 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 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
最终结果:
问题提出后,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试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未能解决。而利用普通数学知识,每座桥均走一次,那这七座桥所有的走法一共有5040种,而这么多情况,要一一试验,这将会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怎么才能找到成功走过每座桥而不重复的路线呢?因而形成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七桥问题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故事背景:
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应该是对我最有用的一点:
一笔画:
■⒈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⒉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终点。
■⒊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奇点数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图需几笔画成。)
1735年,有几名大学生写信给当时正在俄罗斯的彼得斯堡科学院任职的天才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解决这一问题。欧拉在亲自观察了哥尼斯堡七桥后,认真思考走法,但始终没能成功,于是他怀疑七桥问题是不是原本就无解呢?
1736年,在经过一年的研究之后,29岁的欧拉提交了《哥尼斯堡七桥》的论文,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开创了数学新一分支---图论。
有上述理由可知,对于所抽象出的数学问题是无解的,即“七桥问题”也是无解的。
由此我们得到:欧拉回路关系
由此我们可知要使得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图形必须是连通的。
2. 途中的“奇点”个数是0或2。
我们也可以依此来检验图形是不是可一笔画出。回头也可以由此来判断“七桥问题”,4个点全是奇点,可知图不能“一笔画出”,也就是不存在不重复地通过所有七桥。
在论文中,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出来,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并由此得到了如图一样的几何图形。 若我们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为哥尼斯堡的四个区域。这样著名的“七桥问题”便转化为是否能够用一笔不重复的画出过此七条线的问题了。若可以画出来,则图形中必有终点和起点,并且起点和终点应该是同一点,由于对称性可知由B或C为起点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若假设以A为起点和终点,则必有一离开线和对应的进入线,若我们定义进入A的线的条数为入度,离开线的条数为出度,与A有关的线的条数为A的度,则A的出度和入度是相等的,即A的度应该为偶数。即要使得从A出发有解则A的度数应该为偶数,而实际上A的度数是5为奇数,于是可知从A出发是无解的。同时若从B或D出发,由于B、D的度数分别是3、3,都是奇数,即以之为起点都是无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