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悟文本之美,显阅读之效

——来自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全过程记录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中学黄海丽

【摘要】本文将通过一个阅读文本解读的全过程记录,来展示文本解读的基本流程;并

着重剖析文本解读的技巧与策略。只有教师领悟到文本的美与精华,才能充分去挖掘和利用

文本所赋予的内涵,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凸显阅读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阅读文本解读流程技巧与策略

一、引言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课堂的重头戏。《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到

高级词汇、短语、优美的句子以及复杂的句型结构上,而对文本内容的处理只是蜻蜓点水,

停留在表层的理解。在各种大型的阅读教学展示课上,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之内充

分展示自己所谓“完整”的教学设计,快马加鞭,一环紧接一环,迫使学生走马观花,紧张

和被动地接受,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意识,根本没有体验真正开放性的,深层次思维的

阅读活动,从而很难达到《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目的。

分析上述现象,究其根源,教师没有树立起现代的教学理念,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到位,

教学重点把握不准,教学思路混乱,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因此,为了实现《新课标》的阅

读教学目的,在文本的解读中,教师要将整体性原则和趋向性原则结合起来,既要挖掘文本

中真实优美的语言、新颖独特的内容、深刻丰富的寓意, 又要趋向于文本中最精华部分的教

学,这样,才能将语言、内容、思想完美地融为一体,最大化地体现文本的功能,最大化地

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了“文本解读四步法”。下面将通过一

个阅读文本解读的全过程记录,来展示文本解读的基本流程,并剖析和探讨文本解读的技巧

与策略。

二、文本解读的全过程记录

1、教材内容:NSEFC Book 6 Unit 4 Reading: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杂志文章,主要讲述了地球温度上升的现象和原因。这种现象

是自然发生还是人为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变化是人类燃

烧矿物燃料所致。这些物质的燃烧产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正因为自然界有温室气

体的存在,地球才不至于很冷。但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使地球普遍升温。对于地球升温,科

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升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有科学家认为,有

利于改善人类生活。文章最后以开放性的问题结尾:对于全球变暖,人类要不要采取措施?

这是一篇集语言、内容、思想为一体的文章典范。文本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词汇、短语以

及高级结构句型,还围绕当今世界热门的话题“全球变暖”展开;文章既呈现了科学家们的

观点,也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同时,文章还通过两个图表来呈现全球气温上升以及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现象。

然而,如何在有限的阅读课堂实现阅读效率的最大化,让学生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分析、

处理和归纳信息,用语言去表达图表反应的现象、陈述个人的观点,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仔

细地解读,感知、构建、推敲和锁定其亮点,然后重新整合,有效地设计,从而构建成文本

解读的最佳基本流程。

3、文本解读的全过程记录:

第一步: 概览文本, 感知亮点

一拿到文本,就像右图(Nuttall,C.1996)中的老鹰,

先盘旋在上空,俯瞰广阔的大地,寻找落脚点和猎取的

目标,再靠近地面去寻找猎物。当概览文本时,首先吸

引眼球的是第一段“编者按”,因为这段与文本中其它文

字最大的区别是它加粗了,与众不同;以及两幅图表。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rose about one degree Fahrenheit. That probably does not seem much to you or me, but it is a rapid increas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natural changes. So how has this come about and does it matter? Earth Care’s Sophie Armstrong explores these questions.

【剖析】从这段文章的第一句,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在20世纪全球气温上升了1华氏度。第二句陈述了编者的观点:这个数值对你我来说可能无所谓,但是跟其他自然变化相比较而言,却是一个快速的增长。第三句提出问题:这种温度的增长是怎样产生的呢?第四句引出了下文的内容要点:“关爱地球”组织的索菲·阿姆斯特朗就在探究这些问题。

马上就感觉到这段话的与众不同,非常重要,是文本的一个关键点。然后再看以下图表:

从图表上端的说明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借用图表来呈现全球气温上升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现象,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气温为什么会上升呢?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又为什么越来越高呢?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是很好的素材吗?于是,通过概览文本,对文本的亮点有了一定的感知。

第二步: 赏析文本, 构建亮点

知道文本的核心内容后,就像右图(Nuttall,C.1996)

所示,我们应该拿个放大镜开始仔细地寻找目标。只有

当你认真地赏析完文本,你才会发现更多的细节亮点,

这时就可以开始构建亮点,并标识在文中。

亮点1、标题: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But

does it matter? 前半部分陈述事实,后半部分提出问题,比较独特,耐人寻味。

亮点2、“编者按”:通过编者提供的这段文字,可顺藤牵出文本的结构框架:事实→观点→话题,一目了然,结构非常简单清晰。

亮点3、文本内容:看似复杂的篇章,但相对简单,条理非常清晰:

第一部分:结合图表陈述Cause of global warming;

第二部分:借用科学家的引言阐述Attitudes of scientists;

第三部分:作者以开放性的问题结尾:Does that mean we should do nothing?It’s up to readers to think and decide whether people should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or not.

亮点4、文本语言:文本中大量出现表达因果关系的词汇:due to,result in,contribute to, subscribe to, be opposed to等,同时也出现较多含高级词汇、丰富结构的句型: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human activity that has caused …;Without the…,the earth would be…等,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