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优质课教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渗透法制教育的化学教案.doc
渗透法制教育的化学教案篇一: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天桥中学化学组陈云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依托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教学材料,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一.进行人身安全等法律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常发生,危害自己甚至累及他人。
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教育时刻都不能放松。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教会他们如何避免伤害,学会自救与救人,避免有意或过失犯罪。
为以后走上社会进行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一些危险品,如易爆炸、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腐蚀性、放射性及剧毒性,在对这些物质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性质,更要教会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贮存、运输这些物品,熟悉易燃物、易爆物、剧毒性物品的常见标识。
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如金属钠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把用剩的钠随便仍到水池中,立即就会发生爆炸。
在学习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时,讲述了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被洒上浓硫酸,不能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浓硫酸打击报复伤害他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益,是违法犯罪行为。
应及时向学生指出:不仅用浓硫酸伤害人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携带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压缩气体、自燃物品、毒害品等乘车、船、飞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要掌握基本安全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造成无意伤害,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在学习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爆炸概念时可适时联系2010年“2·26”广东烟花爆炸事故,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村民杨某非法燃放烟花,引爆家门前堆放的烟花,造成21人死亡,48人受伤。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化学法制渗透,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化学法制渗透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正确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法制渗透的概念和特点。
2. 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化学法制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4.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渗透”这个词的含义,激发学生对化学法制渗透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学习(25分钟)1. 讲解化学法制渗透的概念和特点。
2. 分组讨论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汇报。
3. 讲解化学法制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4.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法制观念的理解。
三、活动(15分钟)1. 进行化学法制渗透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法制渗透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化学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法制渗透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强了法制观念,培养了正确法制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化学法制渗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内容:渗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渗透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渗透法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 渗透法的概念和原理2. 渗透法在实验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渗透法在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 渗透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和试剂:葡萄糖溶液、半透膜袋、蒸馏水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3. PPT课件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渗透现象,并让学生猜想渗透法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
二、渗透法原理讲解(10分钟)1. 解释渗透法的基本原理:溶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通过半透膜向浓度较低的溶液扩散的现象。
2. 介绍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渗透法实验操作(20分钟)1.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渗透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四、渗透法在工业中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渗透法在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渗透法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五、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并交给老师。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渗透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渗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训练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化学)
【讨论】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
2.怎样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
3.实验操作中需要哪些仪器?
【结论】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过滤、蒸馏等;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4.盐与食盐
【思考】盐和食盐的区别?
简介:几种有毒的盐,如:亚硝酸钠、硫酸铜。
【小结】食盐在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的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食盐由精制盐、碘酸钾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食盐是盐中的一种。
5.氯化钠的分布
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海水里含有大量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也是氯化钠的来源。
6.食盐的制取
【提问】你想知道如何从海水中பைடு நூலகம்取食盐吗?
【回答】海水晒盐:将海水中的水蒸发除去,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思考】粗盐是怎样提纯的呢?
二、粗盐的提纯
【提问】展示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粗盐的水溶液,一瓶食盐的水溶液,对比观察。
2.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要把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钥匙、托盘天平。
【过渡】下面我们进行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1.探究名称:粗盐的初步提纯。
1.氯化钠的化学式
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案
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渗透法制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学习化学与法制的相关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法律对于化学领域的规范和约束,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教学目标:1. 理解法制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2. 了解化学领域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3.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遵守法律的意识;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知识。
教学重点:1. 化学领域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2. 法制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法制知识与化学学科相结合;2.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化学和法制知识;2. 提前准备案例和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例如讲述一个化学实验中因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导致事故的案例。
知识讲解与讨论:2. 教师介绍法制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化学领域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
3. 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和处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案例分析与讨论:4. 教师提供一些化学领域中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讨论如何遵守法律规定和避免违法行为。
小组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实验项目,分析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总结与反思:6.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
拓展活动:7.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领域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或撰写相关论文。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 对学生完成的小组活动和拓展活动进行评估;3.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学习化学和法制知识方面的成长和不足。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估结果,对教案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爱护水资源》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化学)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
学科
化学
课时
1
学校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乡初级中学
班级
九年级
执教者
田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用途;
(2)了解食盐与化学中的“盐”的区别与联系;
(3)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
【回答】1.造成误差有两类原因:a偏高的原因,称量时多称了,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b偏低的原因,称量粗盐时不足2.5克,溶解时未充分溶解,过滤时液体有洒落,蒸发时液体溅出,盐粒溅出蒸发皿,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
2.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溶解时要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蒸发时要不停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等。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2.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答案:1.D 2.B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是弱点,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不能熟练地进行过滤、蒸发等操作,因此对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还需进行练习。
2.探究目的: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精盐)。
3.探究步骤:
(1)溶解:a称取2.5克粗盐;b量取5毫升水。注意:逐渐加入并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初中化学上册法制渗透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法制渗透教案
1. 了解法制渗透的定义和原理;
2. 理解法制渗透在化学中的应用;
3. 掌握法制渗透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掌握法制渗透的定义和原理;
2. 理解法制渗透在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法制渗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2. 掌握法制渗透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试管、温度计、烧杯等;
2. 实验药品:盐水、纯净水等;
3. 实验文献:法制渗透的原理及实验方法说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法制渗透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法制渗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操作(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法制渗透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2.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及结论;
2. 各组学生发表对法制渗透的看法;
3. 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法制渗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法制渗透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文献,对法制渗透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2. 完成相关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法制渗透的原理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做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教案有法治渗透
高中化学教案有法治渗透
教学目标:
1. 了解法律对化学实验和学习的规定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2.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3. 化学品的购买和使用规定;
4. 化学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介绍化学实验中的安全规范、废物处理、化学品购买和使用规定等内容;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要求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4. 检查讨论:检查实验结果,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2. 学生能够遵守实验中的安全规范;
3. 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化学废弃物;
4. 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
扩展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要求考虑法律规定和安全考量;
2.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化学工厂或实验室,了解其法治管理情况;
3. 设计实验报告模板,要求包含实验过程中的法律遵守情况。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素养,通过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法治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遵守法律规定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法律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学生。
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文
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法治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法制教育的渗透。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化学实验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实验安全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安排等。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
渗透法制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3.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范,关注实验安全。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实验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结合案例,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
5.小组讨论如何在化学实验中遵守法律法规?如何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实验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法治观念。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时,教师可以结合实物演示,如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同学们,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在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如模拟实验室内禁止行为,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例如:“如果有人在实验室里乱扔化学品,会有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处理?”2.教学难点补充:渗透法制教育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如实验操作者、实验室管理员、法律顾问等),讨论如何依法处理实验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假如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品泄漏,作为实验室管理员,你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难点,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安全实验操作任务,并评选出操作最规范的小组,例如:“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规范完成实验操作?”教学过程完善:1.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讨论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但大家知道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潜在风险吗?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实验安全。
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化学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渗透法制教育的高中化学教案1《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运算。
进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运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运算。
难点知道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运算。
教学工具投影仪及相干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毛病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那么判定溶液的浓或稀的根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二、新课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爱好游泳吗?生:爱好。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生纷纭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说明一下,为何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何会显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分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生:通过品味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味来判定浓度大小。
那如何判定它们的浓度大小呢?[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 固体硫酸铜。
法制渗透教案高中化学
法制渗透教案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渗透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法制渗透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法制渗透的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1. 法制渗透的概念和原理。
2. 法制渗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法制渗透与化学的关系。
2. 如何应用法制渗透的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讲解法制渗透的相关知识。
2. 教师准备化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制渗透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化学实验场景,引发学生对法制渗透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法制渗透(15分钟)1. 介绍法制渗透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法制渗透的原理和分类。
三、法制渗透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20分钟)1. 讲解法制渗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溶解、扩散等。
2. 结合化学实验案例,让学生体会法制渗透的作用。
四、化学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法制渗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法制渗透的应用技巧。
五、总结(10分钟)1. 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2. 引导学生思考法制渗透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或化学实验,写一份关于法制渗透在化学中应用的报告。
教学反思:1. 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和化学实验,提升学生对法制渗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法制渗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仪器、药品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500 mL量筒、100 mL量筒、10 mL量筒、500 mL 烧杯、红磷、水、火柴。
……
2012年12月24日。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是针对中学化学课程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而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通过化学课程的渗透,以化学的原理和实践为基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已成为当今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掌握化学综合知识,并能够将其与法制知识相结合。
3.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4.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适用和实践。
5.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法制教育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明确法治社会的价值观。
2.化学知识梳理结合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对化学原理、实验以及化学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法制教育渗透做好准备。
3.法律法规介绍介绍与化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通过讲解法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约束力。
4.案例分析选取与化学相关的典型案例,例如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案例,化学品泄漏案例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化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5.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课堂展示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与法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法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3.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计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法制教育知识。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观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法治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法治渗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法治渗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化学法治渗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能够运用化学法治渗透技术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法治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原理在法治渗透中的应用;
3. 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实践和案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了解学生对法治渗透和化学原理的了解程度;
2. 学习:介绍法治渗透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化学原理在法治渗透中的应用;
3. 实践:进行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4. 讨论:分组讨论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治渗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定期进行小测或者作业,检测学生对法治渗透和化学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班级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五、课后拓展
1. 学生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应用;
2. 学生可参加相关比赛或活动,展示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思考如何运用化学法治渗透技术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化学法治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渗透法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法制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2. 介绍化学渗透法制的概念和原理,包括渗透、化学反应和法制的基本概念。
通过简单的实例解释化学渗透法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3.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化学渗透法制问题,并讨论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法制意识。
实验活动:4. 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渗透法制现象。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理解和应用。
讨论和总结:5.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化学渗透法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辩论。
作业布置:6.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文献调研、案例分析或实验报告等,巩固学生对化学渗透法制的理解和应用。
评价方式:7.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图片或实物相关材料- 化学渗透法制的案例和实例- 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相关的参考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教学扩展:教师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行讲座或座谈会,深入探讨化学渗透法制的前沿发展和实际应用。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企业,了解更多关于化学渗透法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场景。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案
初中化学法制渗透教案目标:学习和了解法制渗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化学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法制渗透2. 化学相关法律规定3. 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4. 化学品的标识和储存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渗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相关法律规定3. 培养学生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视意识4. 提高学生对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正确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相关法律规定和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难点: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二、讲解法制渗透的概念和原理(15分钟)教师讲解法制渗透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例说明化学法制渗透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介绍化学相关法律规定(15分钟)教师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化学品管理条例》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相关规定。
四、讲解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强调学生在使用和储存化学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等。
五、学生合作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品标识和储存的实际操作,让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六、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
作业:整理化学品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写一篇小结。
扩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化学品在企业中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法律法规的灵活运用,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视和遵守。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
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
(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含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初中渗透法制的化学教案
初中渗透法制的化学教案
年级:初中
主题:法制的渗透
目标:
1. 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了解化学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法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演示实验(1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法律规定,例如穿戴实验服装、戴护目镜等。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化学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实验室中的废物处理、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等。
4. 知识输入(10分钟):
讲解实验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和规则的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遵守法律。
作业安排:
1. 阅读有关化学实验中的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的材料,写一份总结;
2. 研究一个有关化学安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对法律规定的遵守情况;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作业进行评分。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科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概述2.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和作用3.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违反法律的行为?你会如何应对?二、讲解(20分钟)1. 法制教育概述- 解释什么是法制教育,包括普通义务教育和专门义务教育。
-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解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概念,即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 引导学生思考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意识等。
3.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分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学科中进行法制教育,如语文课上讨论相关法律案例、数学课上分析数据背后的法律规定等。
三、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这个案例中有哪些违反了法律的行为?2. 你认为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3.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如何应对?四、角色扮演(30分钟)根据选取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相关人物,并展示他们在案例中的行为和应对方式。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五、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科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课时:1节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镊子、酒精灯、酒精、棉花、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一块煤、烧杯、扇子、沙子、水槽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及灭火
一、燃烧条件:
4、可燃物;
5、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6、温度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二、灭火原理和方法:
4.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5.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6.隔绝空气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