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1】篇〗本节课研究重点: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文中颇有哲理的语句。
2.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想成为男子汉吗?生答。
老师刚提出这个问题就觉得是不是有点不妥,女同学要说了,那我们怎么办,与男子汉对应的就是女强人嘛!下面我给大家每人100元钱用1~2分钟时间去挑选要成为男子汉的必需商品。
然后说说你最先选择什么?依次选择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选择?2.出示投影:朝阳中学男子汉超市(赶快选购,数量有限)3.生谈,教师认真倾听,共同交流。
4.大家几乎挑空了超市里商品,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看一篇文章,一个几岁小孩,他已被女作家王安忆认为是男子汉了,今天我们倒要来看看他真的具备男子汉的条件了吗?二、阅读——理解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把文中集中刻画小男孩性格特点的语句划下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说出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生看书老师巡视)2,师生交流,老师板书:天真幼稚可爱沉着勇敢刚强(老师板书)三、合作——探究同学思考一下,我们所概括的小男孩的这些性格特点中都能证明他是男子汉吗?如果不,我们把文章的题目该为《我们家的小男孩》好不好?为什么?四、体会——感悟文中作者对待小男孩的言行给我们哪些启发?能用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吗?五、延伸——拓展1、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忆一下你小时侯堪称男子汉或女强人的事情,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2、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哪些行为可称得上是男子汉的行为呢?大家看下列人物的行为是否属于男子汉的行为,你是否对男子汉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南京有一位叫汪侠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还连续两年参加高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欣赏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1、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2、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我梦见了当红歌星周杰伦!周杰伦打电话对我说:李老师,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您对我的教育之恩!天冷了,我给您空邮了一件棉衣......我满心欢喜地打开邮包一看——只有一枚纽扣!外加一句话:棉衣太重了,空邮太贵了,就只邮了棉衣上的一枚纽扣......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看到大家热情的面容,我坚信咱们今天的配合一定会很默契,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一定会很出色,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幻灯片)“谁参与,谁快乐!争做课堂成功者!”(高声齐读)争做课堂成功者!大家有没有信心那咱们把自信融入到高声朗读中,用最最洪亮的声音齐读一遍,好吗好,上课!一、导课——设置情景,激发兴趣“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给予了男子汉很高的评价。
那么什么是男子汉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男子汉的定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可作家王安忆声称她4岁的小外甥是个男子汉!还宣称“没有男子汉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那么,这个男子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二、导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将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这个环节我们将自主学习,比比谁的自学能力强,看看哪个小老师当得称职,究竟花落谁家,鹿死谁手,让我们6分钟后拭目以待!”老师我来当,比谁能力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6分钟后比谁的自学能力强:1、字词:不堪设想恍惚吃荤嗫嚅倔强风靡全国潦草沮丧打量轮廓2、本文在组织安排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及教学反思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技巧,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1. 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时目标
1. 初读课文,认识“徽、谜”等 13 个生字,读准“强、济” 2 个多音字。 2. 结合小标题,整体感知课文。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能用准确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小男孩的特征。 结合小标题,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 (2)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2)读准字音。 ①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强调:“唇、尚、嘱”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尚”单独读 “shàng”, 在“和尚”一词中读轻声“ shɑng”。 ②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③认识多音字。 a. 课件出示“强、济” 2 个字。 b. 师指名认读。 c. 师引导:你知道这两个字的其他读音吗? d. 生交流。(出示“强、济”的读音) 3. 整体感知。 (1)知晓主人公。 ①师引导: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指的是谁? ②预设:姐姐的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板书:小男孩) ③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a. 师引导: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b. 示例:天真、幼稚、可爱、沉着、勇敢、刚强…… (2)感知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 ②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对独立的要求。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能用准确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小男孩的特征。 结合小标题,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 (2)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2)读准字音。 ①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强调:“唇、尚、嘱”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尚”单独读 “shàng”, 在“和尚”一词中读轻声“ shɑng”。 ②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③认识多音字。 a. 课件出示“强、济” 2 个字。 b. 师指名认读。 c. 师引导:你知道这两个字的其他读音吗? d. 生交流。(出示“强、济”的读音) 3. 整体感知。 (1)知晓主人公。 ①师引导: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指的是谁? ②预设:姐姐的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板书:小男孩) ③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a. 师引导: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b. 示例:天真、幼稚、可爱、沉着、勇敢、刚强…… (2)感知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 ②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对独立的要求。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读通文章,理解文章,领会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2.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如“劳动、体力劳动、智力劳动、家务劳动”等。
3. 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德,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德,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掌握劳动与收获、家庭责任之间的关系;理解什么是家务劳动以及学会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三、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交互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及教具:板书、图片、实物等。
2.文具:学生作业本、测试卷等。
3.其他:课前调查问卷、小组活动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一提到男子汉,我们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作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看文中的男子汉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怎样的不同。
(板书:我们家的男子汉)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1)王安忆,1954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
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生词,扫除字词障碍。
(2)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2)安徽谜语嘴唇和尚荤菜倔强嘱咐沮丧一声不吭嘹亮仪式蹬车妨碍①注意读准翘舌音“唇、尚、嘱”。
②多音字“强”在这里读jiàng,它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qiáng,组词“强大”;一个是qiǎnɡ,组词“勉强”。
多音字“吭”在这里读kēng,它还有一个读音háng,组词“引吭高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一. 教材分析《19、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描写家庭成员的文章。
通过讲述家里男子汉的种种行为和表现,让学生感受到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家庭观念和亲情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亲情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情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练习。
2.课文PPT:制作课文PPT,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材料,包括相关的问题和话题,以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和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和亲情意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9课,题目为《我们家的男子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男子汉”的定义及其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男子汉”的概念,理解男子汉在家庭中的作用,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心家庭、尊重长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男子汉形象。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男子汉”的认识可能存在偏见或困惑;•引导学生认识男子汉形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男子汉”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解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关于男子汉的定义和家庭中的作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交流分享见解。
第四步:拓展延伸•带领学生探讨男子汉形象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接受不同观点;•演绎男子汉形象,展示不同特点。
2.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实践演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收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男子汉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理解男子汉在家庭中的作用,培养了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2.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男子汉形象的理解仍存在困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释。
同时,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可以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教学改进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引入更多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男子汉形象的理解困惑,可以增加案例分析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形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1】篇〗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正是男子汉的成长过程。
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征来组织材料,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徜徉在幽默的语言中,感受着一个男孩的男子汉魅力。
在一课时内,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同时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勇气和敢于面对挑战的意识。
教学理念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讨论等手段充分实现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目标,又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挂图、幻灯片等)。
2.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趣阅读1.(板书:男子汉)你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是怎样的?生1:顶天立地,敢做敢当。
生2:正直无私,心胸宽广。
2.看来每个人心中的男子汉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又是什么样子的吧!3.师补全课题,生齐读。
了解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是作者姐姐家的小男孩。
4.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谁愿意介绍一下作者?(生简介作者)设计意图:对“男子汉”的理解,词典中的表述较为抽象,对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可从学生的交流中,初步掌握学生的情感起点,为下面对文本的解读做铺垫。
介绍作者王安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她是上海人,以及她在文坛的地位,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为学生感受王安忆对姐姐的孩子的殷切期盼做铺垫。
二、借助标题,把握内容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接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篇课文有三个小标题,进一步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有小标题)3.教师相机板书3个小标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3.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
2.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勇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提到“男子汉”,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等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看她笔下的“男子汉”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
2.释题,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教师提问:课题中“我们家的”指谁家的?(作者家的)(2)如果是作者家的,而作者是一个人,为什么是“我们”?(作者一家人)(3)平时我们说“我们家的”这句话时,都会带有怎样的感情呢?比如说“我们家的孩子”,让学生试着说这句话,同时体会感情。
(亲切、喜爱)(4)本文课题中的“我们家”说明作者对这个男子汉有怎样的感情呢?二、检查预习1.学生简介作者,教师相机补充,播放投影。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达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
2.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1)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认读。
交流识字方法。
(2)解释词语的含义。
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恍惚:(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沮丧:灰心失望。
三、分析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的结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由小标题组成)2.回忆学过的有小标题的文章,想一想: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概括每部分内容)迅速浏览全文,把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圈点勾画出来。
3.课文结构比较有特色,如果去掉开头、结束部分,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四、自主学习1.自学课文,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分为几个部分?(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男子汉”?分别表现了“男子汉”的什么性格特征?(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2.师生互动,解读文本,并板书。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快速浏览课文,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的方法。
2、通过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畅谈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
在你们心目中,谁能被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能简要说说他的可贵之处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欣赏的男子汉,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气度和风范,不同的品质和性格,令人可敬可叹。
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心目中也有一个男子汉,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通过概括具体的事件或者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用准确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出小男孩的特征。
天真幼稚可爱沉着勇敢刚强2.作者是从那些方面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1)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2)对父亲很崇拜(3)处处要求独立(4)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
(5)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3.体会作者是怀着什么心情来写这一男子汉的。
无尽的怜爱与关注思考:从文章开头的那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想来想去、业余时间几乎全用来抱他、4.探究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结构和一般文章有何不同?(1)文章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和结束语三部分开头语:交待本文的写作对象,叙述中抒发对“男子汉”的关爱之情。
结束语:抒发从“我们家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2)主体部分按性格特点用小标题分合作探究三、主体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男子汉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怎样写的?吃的量多、范围广、有滋味。
概括叙述详细叙述细节描写2嘴唇翘、眼神恍惚、小心问男孩子的爽快、不挑肥拣瘦、虎虎生气吃的量多、范围广、有滋味。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1】篇〗创意说明: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男子汉气概的孩子,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篇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伟人细胞》《皇帝的新装》等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的呢?原来,作者是通过生动的故事,从不同方面详细地描写人物形象,让我们如见真人。
今天,我们学习的王安忆的这篇《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非常生动的文章,我们来看看,女性作家王安忆是如何细腻地描写人物的。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你觉得本文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简要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3.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会如此丰满?二、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描写人物常用的手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本文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三、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文中对男子汉进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
要求:1.为每一种描写找出l2个例句。
2.简要说说这些例句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亲戚家的孩子或门口邻居的孩子,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与反思第【2】篇〗学习目标:1、查工具书,读准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2、能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思路,深入研究课文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
2、阅读王安忆的有关作品。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而课文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让我们去看看王安忆是怎样来刻画他的男子汉的气概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描写家庭成员的文章,通过描述家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家庭中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文章主题鲜明,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层次的含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用于听力训练和情感体验。
3.作业本:为学生准备家庭作业本,方便记录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家庭成员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家庭的关注和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关注男子汉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男子汉的形象,增强对家庭价值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庭的向往,促进学生的家庭教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我们家的男子汉》三、教学重点•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男子汉的坚强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20分钟)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字生词,并让学生跟读,体会课文情感。
3. 分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男子汉形象及家庭教育意义,并展示讨论结果。
4. 课堂表演(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表演,展示男子汉形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动的男子汉形象和家庭教育主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需要加强讲解和引导。
未能全面挖掘男子汉形象和家庭教育的内涵,可在未来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引导。
六、总结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理解男子汉坚强的形象,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珍惜家庭,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实现全面发展。
以上为《我们家的男子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概括出小男子汉自主自立、刚强、勇敢、沉着的性格特点,体会细腻的描写。
2.能理解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和男子汉逐渐成熟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男子汉”的自立自主、刚强、勇敢、沉着的性格。
教学难点:组织安排材料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谈谈“男子汉”这个话题。
首先,请大家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是男子汉?(引导学生口答,学生如答不出,教师提示如:你的爸爸或某个体育明星等)。
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男子汉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我们家的男子汉》,我们一起来看看作家王安忆心目中的小男子汉是怎样的一个人。
(出示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作品中的男子汉他几岁啦?他还是一个孩子,作为孩子他可爱吗?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找看,文中哪些事实写出了他作为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他的可爱。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事实,然后教师指名口答。
)教师从一二两个标题的事实中归纳出作为一个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表现为有耐心、肯动脑、专心致志;对父亲的崇拜:表现为重情谊。
对食物的兴趣:耐心、专心、肯动脑男孩子对父亲崇拜:重情谊2.作为一个男孩子,作者说他是“男子汉”,你认为他是具备作为一个男子汉的条件吗?他具备作为一个男子汉的哪些个性?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然后教师指名口答,归纳:要求独立初见男子汉刚强显现勇敢、沉着、成熟鲜明3.总结:小男孩的体魄称不上强健,但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显露出的男子汉的意志、品质的萌芽,他是一个小小的男子汉。
三.理解组织材料的方法。
本文塑造了小男子汉这个人物形象,从文章形式看,特点很鲜明:以人物性格分类,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材料。
思考讨论:这些小标题是以什么顺序组织的?教师引导,指名口答,然后投影显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子汉:独立、刚强、勇敢、成熟逐渐成熟的顺序序四.拓展延伸。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第【1】篇〗本节课研究重点: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文中颇有哲理的语句。
2.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想成为男子汉吗?生答。
老师刚提出这个问题就觉得是不是有点不妥,女同学要说了,那我们怎么办,与男子汉对应的就是女强人嘛!下面我给大家每人100元钱用1~2分钟时间去挑选要成为男子汉的必需商品。
然后说说你最先选择什么?依次选择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选择?2.出示投影:朝阳中学男子汉超市(赶快选购,数量有限)3.生谈,教师认真倾听,共同交流。
4.大家几乎挑空了超市里商品,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看一篇文章,一个几岁小孩,他已被女作家王安忆认为是男子汉了,今天我们倒要来看看他真的具备男子汉的条件了吗?二、阅读——理解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把文中集中刻画小男孩性格特点的语句划下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说出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生看书老师巡视)2,师生交流,老师板书:天真幼稚可爱沉着勇敢刚强(老师板书)三、合作——探究同学思考一下,我们所概括的小男孩的这些性格特点中都能证明他是男子汉吗?如果不,我们把文章的题目该为《我们家的小男孩》好不好?为什么?四、体会——感悟文中作者对待小男孩的言行给我们哪些启发?能用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吗?五、延伸——拓展1、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忆一下你小时侯堪称男子汉或女强人的事情,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2、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哪些行为可称得上是男子汉的行为呢?大家看下列人物的行为是否属于男子汉的行为,你是否对男子汉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南京有一位叫汪侠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还连续两年参加高考。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里的男子汉是怎样的角色,并理解在家庭中男子汉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谈论男子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绘本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2.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家里的男子汉是如何展现出来的。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性别意识,了解男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角色。
4.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本节课程分为两课时,教学内容及安排如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谈论男子汉的形象和特征;2.讲解男子汉在家庭中的角色(10分钟);3.绘本故事《我们家的男子汉》阅读(30分钟);4.学生自由讨论男子汉在家庭中的作用(10分钟)。
第二课时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5分钟);2.听读绘本故事《小屁孩日记》(10分钟);3.小组合作讨论男子汉与女孩共处一室的问题(20分钟);4.总结,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
5.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游戏和讨论相结合。
6. 教具准备绘本、挂图、CD。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程以绘本为主,并结合小组合作、游戏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中掌握更多知识。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男子汉的形象和特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够通过口语表述清晰描述家里的男子汉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学生的性别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 教学反思1.在绘本阅读环节,学生们的主动性不够强,需要老师适当引导积极参与讨论;2.小组合作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性。
3. 教学改进针对上述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1.绘本阅读环节设置了小组分享环节,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2.增加了游戏环节,让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和活动中。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优质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优质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描写家庭成员的文章,通过描述家庭中男子的各种行为和表现,展现他们的责任感、勇敢和坚强。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丰富,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文章主题突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家庭观念和责任感方面还需要加强引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从中体会到家庭中男子的责任和担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庭中男子的责任和担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庭中男子的责任和担当。
2.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家庭中男子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表演教学法: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家庭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表演道具:准备相关道具,方便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然后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家庭中的男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遇到生词和难句,教师给予解释和引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9《我们家的男子汉》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9《我们家的男子汉》带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描写家庭生活中男子汉形象的文章,通过对男子汉在家庭中的种种表现,展现了他勇敢、坚强、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篇文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对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还不够明确,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个家庭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然后引入本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气、情感。
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的语气、情感。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表演,让大家评析表演是否到位。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反思
19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内容】教科书 P85~88 内容。
【教学目标】1.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学习文中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
2. 理解男子汉的含义。
3. 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学生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上只有妈妈好 ,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我们在赞扬母亲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父亲的存在,因为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可见男子汉在家里的重要性,那么,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起来探寻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1. 学习生字。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2. 走近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3. 阅读全文。
(1)解题 : 题目中的“我”是指谁?“男子汉”又是指谁?(2)作者写了“男子汉”哪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4. 小组讨论。
(1)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 , 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本文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成几个片段?请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是怎样长大成熟的。
(2)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3)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能称得上是“男子汉”吗?试归纳其性格特征。
三、合作探究文章的许多语言十分生动风趣、幽默含蓄,让人如见其人又忍俊不禁,请仿照例句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值得鉴赏的句子细细品味,并写出你的理解。
例句: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我的理解: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要独立之坚决。
)四、拓展延伸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个关于男子汉的话题,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五、总结升华在一个蹒跚学步、稚气未脱的小男孩的生活细节中,我们认识到至情至信、自主独立、刚强坦诚的人就是男子汉。
2021年新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我们家的男子汉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1.认识“徽、谜”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济”。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4.尝试给每一部分换个小标题。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子汉”的含义吗?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男子汉?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她笔下的男子汉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
(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
二、解决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倔强——多音字“强”。
人才济济——多音字“济”。
三、整体感知。
1.解题:题目中“男子汉”指的是谁?(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教师再进行补充。
(2)“男子汉”是指姐姐家的孩子,即“我”的侄子。
(3)作者写了侄子哪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从出生到四岁)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预设: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
②写吃青菜一事,写出了他的天真可爱。
③“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三刻钟”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对吃的兴趣之浓厚。
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最终还是吃的诱惑力更大。
⑤这一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小“男子汉”非常贪吃。
(3)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走路时,他挣扎着不愿让人牵手,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很强烈。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狂热,表现出他对独立做事的狂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时注意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这个男子汉的?理解小标题的作用。【课件出示8】
明确:(1)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2)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课件出示13】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出了作者对小外甥的无比喜爱之情。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法。
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3、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4、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四)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二)他对食物的兴趣
1、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2、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3、“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
“三刻钟”说明了什么?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4、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力来得大。
你从哪里感到他很沉着?
预设:
1、只是觉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
2、“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条男子汉的刚强、成熟。
3、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
(五)结尾部分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教学
难点
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课件出示2】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课题
我们家的男子汉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谜”等15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
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2.王安忆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3】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是作家王愿坚和茹志鹃的女儿。王愿坚的代表作品有小说《七根火柴》《党费》等,茹志鹃的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激发,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
安徽谜语嘴唇和尚吃荤倔强嘱咐沮丧情绪一声不吭嘹亮妨碍轮廓
注意读准:翘舌音有“唇尚嘱”等。
【课件出示5】
其中多音字“强”在这里读“jiàng”,还有一个读音“qiáng”,组词“强大”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课件出示6】
5、这一段写出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三)他对独立的要求
文章第二部分,题目是“他对独立的要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很想独立?
预设:
1、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2、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轮廓: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恍惚。
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沮丧: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二)读懂文意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课件出示7】
(3)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你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预设:(1)爱吃(2)要求独立(3)凡事很沉着
三、师生互动,解读文本。
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9-12】
(一)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师生互动,解读文本,注重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0—4岁的一个小男孩,他的生活中肯定不会有什么豪言壮语或有什么惊天壮举,感动我们的只是那些真真实实的一个个生活细节。
小结引伸:在日常生活中或写文章时,细节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良好效果。不是很多人都在说“细节决定成败”嘛!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怎样才能描写好细节呢?【课件出示14、15】
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如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