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4135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d.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中国石拱桥,属于地理学科的内容,是初中地理课程的一部份。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背景、建造技术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造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3)能够分析中国石拱桥的优点和不足。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3)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造文化的兴趣和认识;(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和建造技术的尊重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2)分析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吗?”2.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如:中国石拱桥是中国传统建造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结构,是中国古代工艺和建造技术的杰作。
(2)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如:中国石拱桥主要采用石材和木材结合的方式建造,通过巧妙的石拱结构,使桥梁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
(3)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如:中国石拱桥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3.示范与实践(1)通过观察一座真正的中国石拱桥模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建造方式。
(2)分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座简单的石拱桥模型,并通过实践进行制作。
4.归纳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背景、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
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精选5篇)
![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4472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d.png)
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1一、说教材茅以升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对于《中国石拱桥》一文,他曾这样说道:“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传统桥梁的三大基本形式是:梁桥、拱桥、吊桥,而拱桥尤为常见。
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一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先采用概括说明“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一般特点。
然后又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采用具体说明方法来揭示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还着重说明两座桥的各自的特点。
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拱上加拱”是赵州桥独有的特点,“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也是赵州桥最突出的特点。
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的自身独有特点是“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可谓“石狮百态”。
《中国石拱桥》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明的。
先总说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所举例子具备了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9cb3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f.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第【1】篇〗学习目的: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准确地说明事物。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2、落实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提示指导、理解归纳课时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日期:说教学内容:课文的初读理解说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导入新课: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
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8086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f.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将以中国石拱桥为主题,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价值。
教材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桥梁史》等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难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定义和特点,如石拱桥的结构、建造材料等。
b. 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如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重要性、石拱桥的发展历程等。
c. 分析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如代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反映中国工艺技术的高超水平等。
3. 案例分析(40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座中国石拱桥进行研究。
b.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所研究的石拱桥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价值。
c. 全班讨论:学生就各组的研究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拓展延伸(20分钟)a.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
b.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扩展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
c.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石拱桥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阅读和研究任务,评价学生对于中国石拱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反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反馈和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中国石拱桥板书图示:绘制一座中国石拱桥的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的结构特点和文化价值。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通用3篇)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30196d6bec0975f565e26e.png)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通用3篇)《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1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石拱桥》这课。
我的说课分为六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__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__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二、说学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
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②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③难点: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2、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方法:1、授之以“渔”,排除学习障碍。
本篇__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工作。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8569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建造工艺、保护现状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1.1 古代石拱桥的起源古代石拱桥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汉代,随后在唐代和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1.2 石拱桥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石拱桥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杰作。
1.3 石拱桥的兴衰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石拱桥的建造和使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历史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仍能见到其身影。
二、结构特点2.1 石拱桥的基本构造石拱桥主要由拱身、拱脚、拱顶和桥面组成,整体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弧线形态。
2.2 石拱桥的承重原理石拱桥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够承受大量的重力和外力,保证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2.3 石拱桥的装饰艺术许多石拱桥在建造过程中加入了各种装饰元素,如石雕、砖雕等,使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三、建造工艺3.1 石拱桥的选址规划在建造石拱桥时,需要考虑到河流的水流情况、两岸地形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位置进行建造。
3.2 石拱桥的材料选择石拱桥的建造需要选用坚固耐用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3 石拱桥的施工技术石拱桥的建造需要高超的施工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如石雕、砌石等技术,确保桥梁的质量和美观。
四、保护现状4.1 石拱桥的保护意义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4.2 石拱桥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石拱桥,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定期检查维护、加固修复等,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完好。
4.3 石拱桥的保护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拱桥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促进石拱桥的保护和传承。
五、文化意义5.1 石拱桥的历史价值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44408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4.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建造过程示意图等。
2. 教学素材:包括中国石拱桥的相关文献资料、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包括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好奇心。
2. 学习石拱桥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定义和特点,如石拱桥是一种利用石材构建的桥梁,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
3.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1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如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4.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2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建造石拱桥的技术和工艺,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过程,如中国石拱桥常用的建造技术包括石砌、拱券、石雕等。
5.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15分钟)通过讲解和分析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石拱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如中国石拱桥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6. 学生讨论和展示(20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石拱桥的认识。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五、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著名的石拱桥,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关于该石拱桥的研究报告。
2.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参观实地的中国石拱桥,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6fee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a.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图片、视频资料、实地考察的安排。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外的布置,以及实地考察的安全措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探索欲望。
2. 感知(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石拱桥,引导他们描述石拱桥的特点和外观。
然后播放一段介绍中国石拱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理解(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重点讲解石拱桥的基本构件、拱形原理和石材选择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拱桥能够承受重力和抵御外力的作用。
4. 实践(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离学校较近的一座石拱桥。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石拱桥的结构、材料和工艺,让他们亲身体验石拱桥的魅力。
5. 总结(10分钟):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体验。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方法,以及石拱桥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6. 拓展(15分钟):通过展示更多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石拱桥。
引导学生思考,石拱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52c75027284b73f24250ad.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更让我们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不为历史风尘湮没的光辉。
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多为记叙文,对说明文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做好学生说明文的入门指导。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体现新课标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第五单元的学习目标为: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根据单元目标及本文在第三单元的特殊地位,我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作如下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并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把握说明顺序,理解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把握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抓住特征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3、教学难点理解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1)比较辨析法,认识说明文的文休特征(2)整体感知法,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3)词语排序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说明顺序(4)重点语段精读法,理解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好处(5)细细品味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性2、学法需要说明的是,本期我校被列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我是参加七年级课改的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是小组型课堂,所以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任何一门课程。
部编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17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
![部编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17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55e9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c.png)
部编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17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篇事物说明文,它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以此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文章结构清晰,先总述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详细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是举例和列数字。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2)通过情景创设、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而难点是让学生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研究之中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希望能够让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模式。
关于说明文的研究方法,我建议学生先通读全文,理解文意;然后品读语言,欣赏语言的美感;最后精读探究,深入理解文中的细节和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语句,结合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来理解文中的情感,同时也会教导学生注意语言特点,加强语言基础,并将这种写作方式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语文水平。
针对说明文的难点,我会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寻找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另一组寻找作者在说明卢沟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6a05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c.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1.1 中国石拱桥的起源中国石拱桥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1.2 石拱桥的兴盛时期石拱桥在唐、宋、明、清等朝代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建筑的代表之一。
1.3 石拱桥的发展现状现代社会中,石拱桥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建造和修缮活动,但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二、结构特点2.1 拱桥的形式中国石拱桥通常采用单孔或多孔结构,拱形美观大方。
2.2 拱桥的材料石拱桥主要采用石材或青砖等坚固材料,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2.3 拱桥的装饰石拱桥在建造时常常加入雕刻、彩绘等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三、建造技术3.1 石拱桥的建造工艺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过凿石、砌砖、拱形施工等多个步骤,工艺复杂。
3.2 石拱桥的施工难点石拱桥的建造需要考虑到地基、拱形、承重等多个因素,施工难度较大。
3.3 石拱桥的保养维护石拱桥的保养维护需要定期检查、修缮,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固。
四、文化意义4.1 石拱桥的历史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2 石拱桥的艺术价值石拱桥在建筑、雕刻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4.3 石拱桥的旅游价值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五、保护现状5.1 石拱桥的保护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5.2 石拱桥的保护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石拱桥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长久保存。
5.3 石拱桥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石拱桥的保护和传承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结: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古代建筑形式,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石拱桥的文化遗产。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通用7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0bfd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6.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通用7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所以,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的顺序,培养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对于有一点文学基础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说出抓住怎样的特征来介绍事物的不难,但是在前面没有系统地接触过说明文这种体裁,要他们理清说明顺序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有难度。
四、教学重点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的说明顺序。
六、教学过程本课内容丰富,需2—3个课时才能完成。
第一课时(40分钟)第一步:(5—10分钟)处理预习作业,出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由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两座桥的共同特点:都是拱桥并且历史悠久。
引出今天的新课《中国石拱桥》,来欣赏由桥梁专家为大家介绍的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10—15分钟)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处理文中的陌生字词。
同时思考所提问题(作者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来描述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另外,作者使用哪两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第三步:(10—15分钟)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相互讨论对以上的问题有了大体一致的结论,老师再对此做出评论。
并同时介绍文中所出现的说明方法。
找出文中的例句,由学生来朗读。
第二课时(40分钟)第一步:(10—15分钟)通过对文章主体的把握,再来阅读3—8自然段,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由一般到特殊、有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的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6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0375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c.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桥的解释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
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
分析时,要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概括特点。
在添加修饰成分的基础上,请学生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e9303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c.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自于《中国古代建筑史》,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技术成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技术。
(3)熟悉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作品及其文化价值。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技术。
(2)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作品及其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新知(30分钟)(1)通过PPT和多媒体展示,讲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唐代的赵州桥、明代的济州桥等代表作品。
(2)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如结构稳固、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等。
(3)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如石块的选择、拱券的设计、桥墩的设置等。
3. 深化学习(40分钟)(1)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座中国石拱桥进行研究,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所选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并展示所选石拱桥的模型或手绘图。
4. 拓展延伸(20分钟)(1)通过展示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石拱桥建筑。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913c646dd88d0d232d46ace.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学的。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生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说课的标题就是《中国石拱桥》。
我的说课有七个内容:说教材分析、说教育教学思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智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说教育教学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①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②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能力目标:①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②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方法首先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20a3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7.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中国石拱桥》,该教材属于地理学科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分布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了解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分析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著名的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好奇心。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石拱桥的特点和分类,并列举一些著名的石拱桥。
(3)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3. 拓展延伸(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著名的石拱桥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简单的PPT进行展示。
(2)学生展示完毕后,进行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
4. 归纳总结(5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化学生对石拱桥特点、分类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和分类。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PPT展示:让学生通过制作PPT,培养他们的信息整理和展示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等。
2. 对学生制作的PPT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展示方式的清晰度等。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48a9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事物说明文”,所选的课文都是介绍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原理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 比较法: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4. 拓展练习法: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石拱桥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石拱桥的美丽和壮观。
(2)提问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了解,引出课题。
2. 作者简介(1)介绍作者茅以升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茅以升的了解。
中 国石拱桥的说课稿
![中 国石拱桥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8b1d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0.png)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语言准确、简洁、平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明文阅读基础,对于说明文的基本要素和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中国石拱桥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也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中国石拱桥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美的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它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而难点是: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
好处。
三、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
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四、说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我先说教法:即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其次我再说学法:由于本篇文章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工作。
而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在学法方面我让学生通读感知文意、品读赏析语言、精读探究拓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
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2、针对难点,分组竞赛,激发学习热情。
将全班同学分成2组,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另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卢沟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看哪组同学能够找得全,说的好。
这样做可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用多媒体图片演示赵州桥由此引入本课,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桥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那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给我画下来你印象当中的桥?这样设计导入,能够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兴趣,是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课文的学习。
2、精讲课文,深入讲解:
1)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具体找出哪些地方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教师适时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这一环节可用多媒体检测)归类分析,误读比较,启发思考,突破重点。
2)针对本科的教学重点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设计采用归类分析法和误读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类分析法就是将本课出现的一些带有
表示估计、限制、程度词语的句子归纳起来,让学生通过归类分析明确只有用最准确的语言对说明对象作精确的说明,才能使读者对事物有明晰准确的印象(此环节的训练题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以增强直观性)。
3)误读比较法就是教师将选择的一段课文原文进行改编,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是学生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特征,类型以及方法,同时对课文中对于中国石拱桥的描写可以有更深的体会。
3、复习巩固,深入探究:除了掌握我本文描写的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还要将说明文的各项要点加深巩固,包括:①说明文的三要素,②说明文的分类,③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④说明的各类方法等。
我认为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好像公式和定理一样,有了它们学生在学习其他说明文的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在分析课文时重点以赵州桥为例,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为学生做出范例;有关卢沟桥的部分让学生推选代表上台讲解。
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公式”去分析问题。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讲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以及代表性的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和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在当前课改提出教学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因此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一座桥梁,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简要的介绍。
这一安排不仅起到复习所学内容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学生说明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