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石拱桥 拓展阅读

合集下载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9篇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9篇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9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1(一)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B)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中国石拱桥的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的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的阅读题及答案中国石拱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千百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兴旺而长足开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局部,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中国石拱桥的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与河面平行。

每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2分) 2.根据你对(A)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3分)3.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石拱桥生 说明文阅读(无答案)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石拱桥生 说明文阅读(无答案)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打比方C、列数字D、作比较5.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6.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

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课外阅读练习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课外阅读练习

《中国石拱桥》阅读练习阅读文章回答:(一)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1、选文丛、、三个方面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2、卢沟桥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甲)”。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石拱桥》(一)欧阳家百(2021.03.07)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D)(2分)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原因到结果D、由一般到个别2.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打比方。

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

3.结合第②③段内容,说说我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2分).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到处都有。

4.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分)举例子。

举旅人桥的例子,更真实具体的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5.第④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6.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分)(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早”限定了程度,说明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还不是最早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阅读答案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阅读答案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阅读答案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M,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M到21.6M。

③桥宽约8M,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4、卢沟桥桥长265M,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

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M到21.6M”,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

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1、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1、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2.第②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列数字,雄伟;第⑥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作比较,坚固。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⑨;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即从整体到局部5.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九、布置作业
仿照《中国石拱桥》一文,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所作的一篇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典型范例,用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情分析: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易于在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方面进行启发与引导;但由于说明文文体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缺乏感官上的认识所以很难形成形象认识,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不同形式寻找有关中国石拱桥的资料及图片、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起对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形象化认识。
b.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c.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引用又是打比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d.摹状貌:“有的……有的……有的……”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出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1、 注音:
拱桥:gng郦道元lì惟妙惟肖:xiào
张鷟zhuó 洨河:xiáo饮涧:jiàn匀称 :yúnchèn
2、 解词:
巧妙绝伦:巧妙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相比得上。伦,同类、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 回顾知识:交代文体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生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7课《中国石拱桥》PPT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7课《中国石拱桥》PPT习题

三、拓展阅读
说桥梁 陈从周
桥梁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具有交通实际功能的工程,而且是既有 美感又多情趣的艺术作品。从《诗经》“迎亲于渭,造舟为梁”,到 清代黄仲则的“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立多时”之句,历代诗人 词客,为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另有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 桥,从对桥梁的欣赏,触绪牵情,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有赞叹而形之 歌咏笔墨。这些文艺性的描绘,更为桥梁的艺术形象增添了风采。
不同材料的质感相殊,石桥的凝重,木桥的轻盈,索桥的惊险, 卵石桥的危立,令人赞赏。且色彩灿烂,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山麓、 平畴、水乡、海岸、园林、市街,又因晨曦、暮霭、竹翠、枫丹, 涵月、漱流,景物各异,动静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画面。
三、拓展阅读
D.长期在盲校从事计算机课教学的老师表示,目前国内盲校基本 都普及了计算机教学。(删去“都”)
答案:B(将“就强”改为“越强”)
一、基础锤炼
4.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谅解是一种美德,冰雪谅解了春风,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明 媚; 示例:阳光谅解了细雨,便有了乍雨乍晴的惊喜; 大地谅解了冬雪,便有了银装素裹的纯美。 5.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升 ,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 家。被称为“中国桥梁之父 ”。本文属于 事物说明文。
一、基础锤炼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一年,全球雅思考生数量突破首次300万人次。(将 “突破”和“首次”对调)
B.通过家长给孩子的自律性进行评分可见,得分越高的学生其阅 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强。(删去“通过”)
C.新技术融入教育后,老教师更担心自己能否赶上年轻教师的脚 步,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将“不能”改为“能否”)
二、课内精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17课《中国石拱桥》-学习文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17课《中国石拱桥》-学习文档

洛阳桥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和广东潮州广济桥。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洛阳桥吧。

福建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此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入海处,又名万安桥,是世界桥梁筏形桥基的开端。

洛阳桥是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一座跨江接海大石桥,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动工,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历经7年,耗银1400万两。

据史料记载,洛阳桥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

初建时桥长1200米,宽5米。

建成900多年来,先后修复17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中亭历代碑刻林立,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

洛阳桥的建成,是对古代世界桥梁建筑科学的一大贡献。

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曾被摧毁。

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桥基。

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接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块块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工匠们还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牡蛎,从而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

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的交通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石桥走出村东头,一眼就看见了在晨光云影中静卧的石桥,我的心,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哦,石桥,我的暌违已久的石桥!记不清多少次回到故乡,每次我都要抽空去石桥上走走。

在我心里,这座像小家碧玉般的石桥,是妈祖故乡四周景物画中最美的一帧。

据村里祖上人说,石桥修建于清代末年,青石桥面,石雕栏杆,南北走向,长约二十米。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标准答案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标准答案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作者:日期: 2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 根据你对(A)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阅读答案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

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

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1、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1、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2.第②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列数字,雄伟;第⑥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作比较,坚固。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⑨;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即从整体到局部5.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你对(A)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3分)3.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

中国石拱桥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国石拱桥阅读理解及答案(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濉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消。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2解释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

(1)巧妙绝伦:类(2)语无伦次:条理,次序3.“中部略窄”中的“略”体现在文中何处,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答:“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1)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1)

第18课中国石拱桥一、拓展阅读说桥梁陈从周桥梁建造,它不仅是一种具有交通实际功能的工程,而且是既有美感又多情趣的艺术作品。

从《诗经》“迎亲于渭,造舟为梁”,到清代黄仲则的“自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立多时”之句,历代诗人词客,为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

另有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从对桥梁的赞赏,触绪牵情,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有惊叹而形之歌咏笔墨。

这些文艺性的描绘,更为桥梁的艺术形象增添了风采。

桥梁之所以能称得上艺术品,缘故是多方面的。

桥梁本身从布局、选形、用材、装点等客观的物质因素中,体现了人类无数积极的思想因素;而桥在特定的环境中,又会引起人浮想联翩的情感,使桥梁艺术丰盛而多彩。

普通说来,桥造在哪里,仅是顺从交通的需要,但是在众多可以挑选桥址的地方,存心识地配置桥梁,这也是艺术。

我国河道,存在三种情况,即大河、支流和小溪,因此,城镇的建设必循河道而有别。

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几成为不移的逻辑。

而桥梁的建造,亦随之而异,各臻其妙。

我国山区、水乡或平原城镇,将至该地,必遥见一塔;入城镇前,必经一桥。

这样的布置随处可见,亦标志了中国城镇的独特风貌。

(A)这些控制城镇通道的桥梁,如“灞桥折柳”“卢沟晓月”,送往迎来,联系着人间离合悲欢的种种复杂感情。

建造群里往往配置一定的桥梁,这些桥梁常是建造在人工开挖的池沼曲水之上。

这已不是为了克服天然险阻而修桥,而是在建造群的总体布置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顺从社会生活中一定时代的政治礼制或宗教思想,使人产生庄郑重穆或清虚幽静的感触。

中国园林,是天然胜景和人间优美的建造的扩散组合,供游人开畅襟怀、赏心悦目的地方,往往使人流连忘返,犹豫不去,所以对桥的要求又有不同。

中国园林中桥梁的布局和形式,彻低不同于西方而特具中华民族风格。

第 1 页/共 8 页桥梁的选形,基本上决定于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但是,一定的形式会联系到一定的艺术感触,再结合所处的环境,更映衬出桥的姿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0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0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3.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词语解释、句子解析和课后练习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主动探索石拱桥及相关建筑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桥梁建筑的文章,提高学生对我国桥梁文化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筑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石拱桥的独特造型和结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石拱桥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举例:课文中提到的赵州桥、卢沟桥等石拱桥的建造时间、地点及特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僻词语、成语及优美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词语“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用法;句子“石拱桥如同一条飞虹,横跨在河流之上”的修辞手法。
(3)理解作者对石拱桥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举例:课文中作者对石拱桥结构、造型等方面的赞美,以及对中华民族智慧的肯定。
2.教学难点
(1)石拱桥结构、造型美的理解
-难点解析:学生对石拱桥的结构和造型美理解较困难,需要通过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课文中的句子解析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学生对石拱桥的了解程度有限,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产生了对石拱桥的兴趣,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课时同步君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原卷版)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课时同步君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原卷版)

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石拱.(gǒng)彩虹.(hóng)修砌.(qiè)弧.形(hú)B.洨.河(xiáo)陡.坡(dǒu)暴涨.(zhǎng)支撑.(chēng)C.雕.刻(jiāo)桥墩.(dūn)河堤.(dī)皎.洁(jiǎo)D.匀称.(chèn)和谐.(xié)湮.没(yān)佥.载(jiān)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桥墩雄跨钢筋就地取才B.桥梁冲毁顷听长虹饮涧C.残损恢复推崇惟妙惟肖D.湮没彩虹记裁巧妙绝伦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句话中的“几乎”可以去掉)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画线的两个短语可以互换位置,不影响句意的表达)C.《中国石拱桥》一文说明时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使全文的说明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D.作者介绍赵州桥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进行的,介绍卢沟桥的顺序则不同于赵州桥。

4.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好得多。

②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很多桥墩。

③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

④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⑤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A.③②①④⑤B.⑤③①②④C.③②⑤①④D.⑤③①④②5.综合性学习。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中国石拱桥》拓展阅读练习洛阳桥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和广东潮州广济桥。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洛阳桥吧。

福建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此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入海处,又名万安桥,是世界桥梁筏形桥基的开端。

洛阳桥是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一座跨江接海大石桥,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动工,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历经7年,耗银1400万两。

据史料记载,洛阳桥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

初建时桥长1200米,宽5米。

建成900多年来,先后修复17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中亭历代碑刻林立,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

洛阳桥的建成,是对古代世界桥梁建筑科学的一大贡献。

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曾被摧毁。

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桥基。

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接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块块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工匠们还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牡蛎,从而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

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的交通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石桥走出村东头,一眼就看见了在晨光云影中静卧的石桥,我的心,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哦,石桥,我的暌违已久的石桥!记不清多少次回到故乡,每次我都要抽空去石桥上走走。

在我心里,这座像小家碧玉般的石桥,是妈祖故乡四周景物画中最美的一帧。

据村里祖上人说,石桥修建于清代末年,青石桥面,石雕栏杆,南北走向,长约二十米。

桥头有一石柱,刻着五谷六畜的图案,可惜没有刻上修建年月。

这倒好,没有官府、乡绅的印记,说明是百姓自己兴建的,使它在后来动乱的年月里能逃过“破旧立新”的劫难。

从建成之日起,它就一如既往地以拙朴又平静的心境横卧在村头,让南来北往的人从它身上踏过,连通了人的血脉,衔接了生命的元气,不管是红尘飞扬或风吹雨洗,只是以淡定的心弦,维系着故乡的脉络。

童年时,我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桥上、桥下度过的。

春天,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桥上追逐蜻蜓,来回飞奔;夏天,去田间送饭回来,就会纵身从桥上跃下,在水中与鸭子嬉戏;秋天,明月朗照的夜晚,我也会跟随大人坐上小船,在桥下穿梭来去,捕捞螃蟹;冬天,暖阳出来了,我和小伙伴会来到桥下孔洞,分食从家里带出来的烤地瓜或炒花生。

我感觉,这世上再没有比石桥更好玩的地方了。

年岁渐长,又喝了些墨水,我更喜欢有事无事都去桥上看风景。

但见远山如髻,田畴如绣,荔林蜿蜒,岸草绕牵;清风拂衣,身轻如梦,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有一时期,我也注意到,桥上有许多亲人的远别,男女的相逢,老幼的扶持,更有乡亲潮涌般拜谒妈祖的画面……小小的一座石桥,能使遥远变得亲近,陌生变得熟悉,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染上了温馨的底色。

这些年来,走南闯北,走过多少长桥、大桥,但故乡的这座石桥,却像脐带般连通我的血脉,教我时时地忆念,时时地回想,让自己像一滴淡墨,永远地浸润在石桥的一幅幅图画之中。

现在,我又来到石桥的身边。

桥头的石柱,已有青苔洇漫,桥面的石板,似也更加平滑;两旁雕栏,愈见几分粗朴。

多少春夏秋冬过去了,但石桥依然坚挺,甚至有一种因长久隐雾含烟而焕发出的几分葳蕤的仪态,这使我不觉久久地流连,半天也不想转身离去。

【我读我思】本文与《中国石拱桥》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答案《石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石桥的热爱,对故乡的热爱。

《中国石拱桥》一文表达了对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

在中国,石拱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丽的文星桥,与美景融合,波光桥影,异常迷人。

文星桥:嘉兴最美丽的古桥文星桥,俗称哑巴桥,位于南湖区鸳湖路仿古街东端,东西向跨长生河口,连接揽秀园和南湖生态保护区。

长生河与南湖水域贯通成片,文星桥轻盈秀美,横卧湖面,波光桥影,景色宜人。

桥为三孔半圆形驼峰式石拱桥,全长三十四点六米,桥顶宽三点二六米,中孔净跨十点四米,两边孔净跨均为五点二米。

拱券采用连锁分节并列法砌筑,中孔拱肩处设有横系石(亦称龙头石)一对,用以联系加固两侧山花墙,拱券上方有阳刻楷书“重修文星桥”桥额。

文星桥桥面陡峻,两侧设长条石护栏,中间有望柱八根,桥顶为方形平台,正中雕刻“轮回”图案,东西两端各有石阶十九级,每级石阶都由两块条石并列铺成。

桥两侧拱券间和边孔旁各设有对联石四条,联石顶置遮雨石,镌有阳文楷书楹联四副。

北侧中孔主联:“鸳水龙渊锁西南之巨浸,马场渔溆接东北之安澜。

”边孔副联:“焕文光上惊星斗,辉星象下启文人。

”南侧中孔主联:“文澜吐纳双湖灵钟秀水”,下联因联石维修过,已不可见。

边孔副联:“鹺客津梁欣利涉,画船烟雨庆怡波。

”江南水乡的三孔或多孔石拱桥,因通航需要,通常都设计成中孔高大,而两边孔略小,并采用薄墩薄拱构造,桥面呈驼峰形,称之为“驼峰式石拱桥”。

文星桥始建年代不详。

清光绪《嘉兴府志》中“临幸程治图”上有“文星桥”之名,可见最迟应建于乾隆皇帝南巡之前。

现桥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

文星桥一带,宋代称梅溪。

宋元祐年间(1086-1094),僧人智鉴筑庵于此,植梅百株,称梅庵。

明崇祯《嘉兴县志》记载有梅溪八景。

元明两代,此地屡遭毁废,直到明崇祯五年(1632),里人孙洪基梦中遇一老者随地指示古迹,于是构筑庵堂,补植梅花,建孙大参、孙勋卿两公祠,恢复梅溪景观。

清代,梅溪八景已失记载,但仍然留有园林的遗迹,依稀可见池塘烟柳、曲径萋迷的景色。

站在文星桥顶眺望,桥西堍仿古街上粉墙黛瓦,揽秀园里的马头墙、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丛中,耸立远处的是雄伟的壕股塔。

桥东堍是一片绿色的生态保护区,远处,湖心岛、烟雨楼隐约可见,南湖波光粼粼,游船荡漾,风光旖旎。

美景和古桥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文星桥堪称嘉兴地区最美丽的一座古桥。

美国人民抗击鲤鱼“殖民者”为了抵抗亚洲鲤鱼“军团”,美国人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敌人”最初是以国际主义战士的面目出现的。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南方一些水域水藻和微生物泛滥的问题,美国人从东南亚引入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八类鱼种,统称为“亚洲鲤鱼”。

刚开始,这些没跳过龙门,却一举跳出国门的鱼儿非常敬业。

它们在规定的范围内,吸溜着异国他乡的浮游生物,堪称清道夫中的战斗夫。

只是没有人注意,它们惊人的食量,比如,一条成年亚洲鲤鱼一天能吃掉5公斤的食物。

渐渐地,这些外来户不再满足于自己旅居美利坚的身份。

当密西西比河遭遇大洪水时,它们趁乱逃出了控制水域,进入自然河流,并迅速扩散。

如今,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亚洲鲤鱼分布图”上,美国国土中部由南向北的区域,被上百个红色圆点密集布满,都是亚洲鲤鱼的势力范围。

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亚洲鲤鱼在密西西比河连通的水系中游荡,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因为吃嘛嘛香,它们几乎霸占了本土鱼类所有的口粮。

因为没有天敌,它们也从未受到任何抵抗。

一位“超级鱼妈”一年可产卵300万颗,成活率极高。

每当有船经过,它们便高高跃起。

少则几十条,多则上千条。

有的把水面拍得啪啪响,有的直接落入船舱,有的则过于“友好”——直接扑面而来。

美国人用“灾难”来形容这看起来喜气洋洋的情景。

事实上,平均体重10公斤的鲤鱼从天而降,会威胁小船的安全。

且因为这些非法移民的胡吃海塞,野蛮生长,使得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美国政府官方认定亚洲鲤鱼为“最危险的外来物种”。

科学家认为,一旦它们继续向北,进入五大湖区,会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带来灭顶之灾。

“野鱼杀不尽,水涨鱼又生”,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亚洲鲤鱼正式“宣战”。

他宣布将斥巨资,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

美国陆军工程兵正式发布一项研究报告,建议在密西西比河通往五大湖区的河道上建造一道巨型堤坝,阻挡鲤鱼。

该工程预计需要25年完成,预算金额为180亿美元。

为了消灭鲤鱼之患,美国如此不惜巨资,实在令人叹惜。

也许就在这一分钟,又有一支亚洲鲤鱼小分队,绕过电网,跳过堤坝,一路向北,朝着占领五大湖的目标奋进。

就在去年10月,美国科学家已经宣布首次掌握“亚洲鲤鱼”在五大湖水域成功繁殖的证据,他们在桑达斯基河“逮捕”了4条草鱼,发现皆是土著当地繁殖的。

抗击持续进行中……[我读我思]联系上下文,比较文中画线句与下面的句子,判断哪一句更好,并说明理由。

也许就在这一分钟,又有一群亚洲鲤鱼,跨越电网和堤坝的障碍,一路朝着五大湖游去。

答案《美国人民抗击鲤鱼“殖民者”》示例:我认为画线句更好。

“小分队”“绕过”“跳过”“占领”“奋进”这样的措辞诙谐生动,鲤鱼仿佛具有作战队伍的精明强悍,读起来充满趣味,同时有一种危险步步紧逼的紧迫感。

而另一句表述相对平实,不够生动,与全文的语言风格不够一致。

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近140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首先,赵州桥选址合理,桥基坚实稳固。

李春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通过周密勘查,大胆使用天然桥基,把桥台建筑在河床密实的粗沙层上。

桥台由五层石料砌成。

现代科学证明,这里的天然地基完全能够承受住大桥的载荷。

其次,赵州桥的结构奇巧精美,坚固实用。

古代洨河春冬水少,夏秋水盛,尤其是汛期,水势很大,以往建筑的桥梁常常由于桥墩经受不起洪水的冲击而毁坏。

李春吸取了前人建桥失败的教训,独具匠心,设计建造了单孔坦弧敞肩的赵州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由于没有桥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来,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长50.72米。

采取这样巨型的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5。

可见桥高比拱弧的半径要小得多,整个桥身只是圆弧的一段。

这样的拱,叫做“坦拱”。

坦拱降低了桥的坡度,方便往来的车马行人。

而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形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再次,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

砌筑拱洞有两种砌筑法,一种是横向联式砌筑法,另一种是纵向并列式砌筑法。

横向联式砌筑的拱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结实,但这种砌筑法要搭大木架,而且必须整个拱洞竣工后才能拆除木架,施工期较长。

纵向并列式砌筑法是把整个大桥沿宽度方向用28道独立拱券并列组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