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血糖趋势分析图表 (糖尿病心得版)
![血糖趋势分析图表 (糖尿病心得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ae5e17581b6bd97f19ea66.png)
#### #### #### 11/1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血糖走势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6.50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时间 期
日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 #### ####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6.20
5.30 6.10 7.20 5.50 5.80 5.50
早餐前
早餐后2小时 6.50 ##### ##### 7.80 8.50 8.30 9.20 午餐前 午餐后2小时 晚餐前 晚上10点
血糖走势图~
早餐前
早餐后2小时
午餐前
午餐后2小时
晚餐前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周一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 #### #### #### #### #### #### #### #### #### #### #### #### #### ####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天
晚餐前
晚上10点
动态血糖监测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07faebf705cc17552709ef.png)
治疗 目标
患者 教育
血糖监测
运 动
饮食 药物 治疗
4. 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
Medtronic Confidential
黎明现象
CGMS
Medtronic Confidential
的 临 床 应 用 评 估 工 具
----
治疗 目标
患者 教育
血糖监测
运 动
饮食 药物 治疗
4. 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
Medtronic Confidential
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
• •
进餐注射速效胰岛素 先低血糖后高血糖
Medtronic Confidential
CGMS的全面血糖信息
1. 糖尿病评估—重点关注 多日图
2. 制定,调整,评估治疗方案—重点关注 单日图 特定时间段图 3. 糖尿病教育工具—重点关注 大事件功能 4. 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重点关注 多日图
探头结构
葡萄糖
葡萄糖酸
铂电极
2 e-
ISIG
=探头的输入电流
葡萄糖 + O2 H2 O 2
H2 O2 + ; O2 + 2 e 电流:ISIG
电压:VCTR
Medtronic Confidential
3层结构: 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铂电极
1.CGMS 基本原理 2.CGMS 临床应用
CGMS---糖尿病教育工具
使患者 • 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 • 增加运动的积极性 • 改变生活规律 •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 更容易接受和使用712的高级功能 患者的高度参与,良好的控制血糖!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书)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3e25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书)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书)血糖是衡量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指标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重要。
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检测血糖,并制作血糖图来监测和分析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动态血糖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和绘制血糖值的变化曲线,以便更好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工具。
一、动态血糖图的制作方法1. 测量血糖:使用血糖仪或其他测量设备,在不同的时间点测量血糖值,并记录下来。
通常,血糖的测量时间点可以选择在早晨、餐前、餐后和临睡前等重要时刻。
2. 绘制血糖图:将测量到的血糖值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在图表中。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血糖值。
可以使用Excel或其他图表绘制工具来绘制动态血糖图。
3. 添加说明信息:除了图表本身,还可以在图表周围添加一些说明信息,如测量时间、进食情况、运动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血糖的变化原因。
二、动态血糖图的分析和应用1. 分析波动趋势:通过观察动态血糖图中的血糖曲线,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如果血糖曲线起伏较大,波动范围较广,则可能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反之,如果血糖曲线平稳,则说明血糖控制良好。
2. 发现异常波动:动态血糖图能够更容易地发现异常的血糖波动。
如果在某个时间点,血糖值明显偏高或偏低,可以根据这些异常波动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药物或运动等。
3. 评估疗效:通过观察动态血糖图中的血糖变化情况,可以评估自身的治疗效果。
如果血糖曲线整体向下趋势,波动范围减小,说明治疗有效;反之,如果血糖曲线一直徘徊在高位或波动较大,则需要重新考虑治疗方案和药物调整。
三、动态血糖图的注意事项1. 数据准确性:在记录血糖值时,要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测量前,清洁双手,正确使用血糖测量设备,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 规律性:为了更好地掌握血糖的波动情况,建议在相同的时间点进行测量,并且每天记录多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3. 综合考虑:动态血糖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对于血糖控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运动等。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645a3d79ec3d5bbfd0a7454.png)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5.9mmol/L,全天血糖在4.3-7.5mmol/L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mol/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3.9-10.0 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 d·mmol·L-1。
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5.4、4.9、6.6 mmol/L,三餐后3h 血糖分别为:6.5、6.2、5.9 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1.3、-0.7 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餐后血糖范围:3.9~7.8mmol/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8±1.4)mmol/L,全天最低血糖(3.9±0.7)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1.09)mmol/L,血糖波动系数(0.81±0.28)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2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4.88±0.57、5.09±0.60、4.90±0.57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5.60±0.71、5.70±0.53、5.74±0.61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6.5mmol/L,最高、最低血糖为11.8、4.1 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1.8,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1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6.7、6.2、6.3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7.8、6.9、9.2 mmol/L,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0.7、2.9 mmol/L。
CGMS动态血糖监测图的临床意义及分析方法 PPT
![CGMS动态血糖监测图的临床意义及分析方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fcfb7267ec102de2bd89ed.png)
Designation(标示)-如该天数据符合精准度标准,本区域为空白
大家好
17
Designation(标示)-不符合理想标准的被标记为: “请根据临床判断”(Use Clinical Judgement)
Designation(标示): X: 非最佳数据,未达到最佳精准度标准范围的数据会变暗 S: 仅有探头数据,未向记录器输入指血 C: 只有指血值,未发现探头数据
大家好
18
如果相关系数没有达到最佳标准:
• 查看当天的指血值是否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 • 查看MAD,如平均绝对差是符合标准的,那么探头值和指血值
的匹配应该很好
注意:
• 餐前、餐后分别测指血值,有助于拉开指血值的范围 • 不要延迟输入指血值(每次都要测试新的指血值输入记录器进行校正)
大家好
19
CGMS能提供哪些全面血糖信息
大家好
5
发现“隐匿性”高血糖
大家好
6
空腹高血糖的鉴别诊断
黎明现象
Somogyi现象
大家好
7
CGMS三步读图法
方法: 通过3个步骤对 CGMS 数据进行回顾 Step 1: 首先观察夜间血糖 Step 2: 观察餐前血糖 Step 3: 观察餐后血糖
大家好
8
Step 1 观察夜间血糖
“夜间血糖”的定义
相关系数≥0.79被认为是理想的
r = 1.0
相关系数:最佳精准度时必 r>0.79,完全相关时r=1.0
Sensor Glucose Value (mg/dl)
Meter BG Value (mg/dl)
大家好
15
理想的准确度标准—参数3
平均绝对差(Mean Abs.Diff.(MAD%))
瞬感动态血糖监测ppt课件
![瞬感动态血糖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fe47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c.png)
临床运用效果
低血糖时间
研究方案:将血糖控制良好的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120例):采用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指导治疗和饮食。 对照组(121例):通过常规的自我血糖监测结果指导治疗和饮食 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3.44h/d vs 3.27h/d 3.38h/d vs 2.03h/d
血糖监测新技术——瞬感动态
1
主要内容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目前现状 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概述 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运用 瞬感监测的AGP图谱和传统图谱差异
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
全国29个省50家医疗机构的595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
现:
➢ 仅18.98%的患者按照推荐进行了血糖自我监测
➢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33.05%的患者从未进行血糖监测
2、可进行长达14天的动态血 糖检测,并且最长可实现90天 的血糖储存,无论对临床胰岛 功能极差,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长时间动态血糖监测,还是高 原人群糖代谢的相关科研,均 是目前最佳的血糖监测工具。
9
临床运用的现状
准确性评价 患者的接受程度
临床运用效果
10
准确性评价
国外研究
99.7%读数位于CEG曲线的A区和B区内充分证明了瞬感血糖监 测系统出色的临床准确性。
毛细血管血糖/ mg/dL
与传感器毛细血管血糖测试结果比较 时,99.7%的传感器葡萄糖测量结果位 于CEG误差曲线的临床可接受范围A 区和B区内
86.7%测量结果位于CEG曲线A区
传感器葡萄糖/ mg/dL 传感器葡萄糖/ mg/管血糖/ mg/dL
错误网格区域结果
新的技术,新的选择
p <0.0001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PPT课件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37ad276c66137ef061938.png)
整理课件ppt
20
一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与正常人血糖比较
400 300 200 100 0:00
非胰岛素使用者呈现持续高血糖
胰岛素使用者多现或高或低现象
6:00
12:00
18:00 24:00
整理课件ppt
21
一型患者四次指血测定与连续监测的比较
400 300 200 100 0:00
6:00
12:00
Glucose (mg/dl)
250
200
150
100
Fingerstick Measur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50
Insulin Bolus
0
整理课件ppt
Target Range
6
连续血糖监测
Holter 式,非实时显示血糖值 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组织液葡萄糖浓度 测定范围1.7-25mmol/l 每11秒钟采传感器电流信号一次 每3分钟存储一个平均值(每24小时480个血 糖值) 可获得4天血糖图谱 可同时标记饮食,用药,运动等事件,可获 得这些事件前后的血糖图谱
雷兰数据记录仪
➢ 每11秒钟采集传感器电流信号一次 ➢ 每3分钟存储一个平均值(每24小时480个血糖值) ➢ 传感器电流异常报警 ➢ 仪器故障报警
整理课件ppt
15
雷兰动态葡萄糖分析软件
雷兰数据分析软件特性: ➢ 界面即时显示主要功能提示,使用方便 ➢ 显示整体图谱或活动事件效果图谱 ➢ 提供各种有临床意义的统计参数 ➢ 检验报告包括动态图谱和统计结果两部分
12
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组成
1. TA-SG型 微型皮下传感器 2. TA-DR型 数据记录仪 3. TA-AS型 动态葡萄糖数据分析软件
动态血糖监测ppt课件
![动态血糖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97a6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4.png)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 O2
H2 O2 + Gluconic Acid
H2 O2 0.6 V 2H + + O2 + 2 e -
VCTR
ISIG
葡萄糖
半透膜
细胞间液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
2e-
PPT课件Pt 电极 0.6 volts
记录器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目录
➢ 一、背景 ➢ 二、动态血糖监测的简介 ➢ 三、动态血糖监测设备介绍 ➢ 四、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 ➢ 五、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护理及患者教育
PPT课件
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722、GRT)特点
佩戴3天,监测血糖范围(2.2—22.2mmol/L) 实时显示过去3小时(5分钟一个值)、24小时(20分钟一
个值)的血糖值与血糖趋势图 高低血糖报警,具有血糖快速变化箭头提示 每日至少输入四次指血值(三餐前、睡前)进行校准 将胰岛素泵的数据与动态血糖监测的数据整合于一体,迈
紧凑,小巧,触摸屏
可透过衣物扫描,即可获得数据
无需指血值校准
存储90天葡萄糖数据
扫描仪显示葡萄糖趋势变化箭头
防水设计,可以洗澡游泳(不超过30分钟) PPT课件
1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动态血糖监测PPT医学课件
![动态血糖监测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869b5f7e21af45b307a8fc.png)
评价总体偏离平均血糖值的程度 无法区分主要的和细小的波动
最大血糖波动幅 度(LAGE)
CGMS 监测期间最大和最小 血糖值之差
评价最大血糖波动的幅度
去除所有幅度未超过
1SDBG 平均血糖波动幅 的血糖波动
度(MAGE) 根据第一个有效波动的方向 计算血糖波动幅度而得到的 平均值
采用“滤波”的方法 能真正反映血糖波动
中国人动态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
参数类型 血糖水平 血糖波动
参数名称 平均血糖水平(MBG) 血糖≥7.8 mmol/L的时间百分率 血糖≤3.9 mmol/L的时间百分率 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
正常参考值 < 6.6mmol/L < 17% (4 小时) < 12% (3 小时) < 1.4 mmol/L < 3.9 mmol/L
2.8mmol/L
认知功能异常: 不能完成复杂 任务
2.0mmol/L
脑电图开始 发生变化
21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阈值上调
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阈值升高
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相对血糖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出现
症状的低血糖阈值,还是对抗激素释放的低血糖阈值均升高
75.4
正常人
2.8 mmol/L
后
周健, 贾伟平,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7.
26
中国人动态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
全国10家医院多中心 入组434例20~69岁
的正常人,性别1:1 连续3天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值:379308个
434例正常人的动态血糖谱
Zhou J ... Jia W. Diabetes Care, 202079.
动态血糖监测曲线这么多,先看哪一条?怎么看?
![动态血糖监测曲线这么多,先看哪一条?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cbacf81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f.png)
最近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想要学习关于动态血糖监测的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 「 葡萄糖持续监测,CGM」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的一项技术。
毛细血管与器官组织细胞的联系在于组织间液,组织间液内葡萄糖的积聚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故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也可以反应毛细血管血糖水平,且临床实际数据表明,两者的血糖值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临床工作中 患者使用CGM 后也必须与指尖血糖进行校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中国成人持续葡萄糖监测的正常参考值(以 24 h 计算)图源:作者绘制CGM 什么情况下需要校对?刚刚佩戴机器时 …刚刚佩戴机器时,由于机器启动及与机体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当佩戴一段时间机器完全启动成功后,需要与指尖血糖进行校对,主要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或根据需要测随机血糖。
在监测完指尖血糖后立即使用 CGM 机器获得 CGM监测的血糖值,两者进行比较,看差值多少,一般经过几次测量就可掌握 CGM机器是否准确及不准确的具体差值。
对 CGM 数据存疑时 …机器佩戴后,由于患者行动或睡眠中的不自知动作,可能会碰到 CGM机器内的探针,导致探针深度发生改变而影响血糖值,一般此时机器显示的血糖值为 低值, 而患者并无低血糖的不适反应,此时也需要立即测量指尖血糖进行校对,明确患者是否为真正低血糖,并对机器进行及时的处理。
患者血糖出现异常情况时 …当患者出现 严重低血糖或异常高血糖 时也要立即进行指尖血糖测定,严重者甚至需要抽取静脉血以明确血糖结果,此种情况常提示患者治疗方案不合适,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的次数以明确病情变化。
CGM 分 2 类,适用范围有差异根据在使用过程中能否即时显示监测结果,可分为回顾性 CGM 和实时性 CGM。
回顾性 CGM 是在监测机器佩戴结束后才能获得监测结果,由于患者不能看到监测结果而更能客观地发现患者血糖波动的变化规律,得到的是 治疗方案的真实效果 ;实时性 CGM实时血糖调节 。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8fa66764028915f814dc270.png)
、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L,全天血糖在之间,血糖波动幅度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mmol/L )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mmol/L )曲线下面积为0d・mmol・L-1。
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3h血糖分别为:、、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L,餐后血糖范围:〜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土)mmol/L,全天最低血糖(土)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土)mmol/L,血糖波动系数(土)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d • mmol - L-,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土、±、±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土、±、±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7 ; 3, 46 (3):189-192.、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L,最高、最低血糖为、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血糖波动频次为 2 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d・mmol・L-1, 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mmol/L。
初诊2型糖尿病(2)卫2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基本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显着,进餐后血糖峰值延迟。
黄淑玉等研究[2]表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规律如下:夜间0〜3时均为血糖最低时段,早餐后2h内均为血糖最高时段,且均有早餐后2h内血糖>晚餐后2h内血糖>中餐后2 h内血糖的特点。
胰岛素与血糖控制 102p
![胰岛素与血糖控制 102p](https://img.taocdn.com/s3/m/a993f75e79563c1ec5da7179.png)
正常健康人的动态血糖图(1)
正常健康人的动态血糖图(2)
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曲线
• 胰岛素的释放依据不同的血糖水平
Insulin
.6 0
Time
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
在空腹状态下胰岛素ß细胞持续分泌少量胰岛 素即所谓基础分泌量0.5—1u/h以调节糖,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Industry Estimates 2003
195k 2002
DCCT研究中使用胰岛素泵病人的比率
• 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 减少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 • 降低家属护理强度; • 降低平均住院日; • 降低住院费用; • 治疗花费更合理;
胰岛素泵临床应用
胰岛素泵使用者的适应证 1、病人有良好控制血糖的愿望及主动性能坚持 每天至少四次监测血糖 2、有“黎明现象”经历和餐前高血糖 3、严重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出现糖尿病急性 并发症者 4、生活方式多变和妊娠病人 5、严重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人 6、器官移植后血糖不稳定者
2、人胰岛素的生产
1963年
从人体胰腺中提取
1974年
从氨基酸中化学合成
1979-1981年 DNA技术生物合成
胰岛素制剂的发展
胰岛素制剂的剂型:
• 可溶性常规胰岛素 • 鱼精蛋白胰岛素(NPH) • 胰岛素锌悬浊液—长效 • 预混型胰岛素
胰岛素制剂的发展
• 胰岛素制剂中的附属物质 • 胰岛素的浓度和稀释 • 胰岛素的储存 • 人胰岛素的种类:诺和灵R、诺和灵N、诺
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
胰岛素注射用具的发展
• 皮下注射器 • 注射笔:如诺和笔、优伴笔 • 注射枪
胰岛素的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优秀课件
![动态血糖监测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3f13a27d3240c8447eff0.png)
血糖监测方法
自我血糖监测(SMBG)—— 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 局限性:无法完整反映患者的全天血糖谱,存在监测的“盲区”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局限性: 对于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延迟效应” 不能反映低血糖的风险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动态血糖监测 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水平
评估日间血糖的波动程度 反映每日之间血糖的重复性
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优势
发现“隐匿性”高血糖 发现“隐匿性”低血糖 全面评价和分析血糖波动
一幅图比得上千言万语…
发现“隐匿性”低血糖
Type 1 on 70/30 Regimen
Nocturnal Hypoglycemia > 9 Hrs.
问题和解决方法一目了然…
反映血糖变化的时间特点 直观易懂
血糖的曲线下面 积 (AUC)
CGMS监测的血糖曲线和目 标血糖曲线之间的面积
分析血糖变化的时间和程度的 一种较为全面的统计学方法
动态血糖参数
类型
血糖 波动
参数名称
计算方法
特点和/或临床意义
血糖水平的标准 CGMS监测期间测定值 差(SDBG) 的标准差
评价总体偏离平均血糖值的程度 无法区分主要的和细小的波动
特点和/或临床意义
平均血糖值
CGMS测定值的平均水平 评价总体的血糖水平
血糖 水平
餐前1小时 平均血糖值 餐后3小时 平均血糖值
血糖的时间百分 率 (PT)
三餐前1~ 60分钟 的血糖平均值 三餐后1~ 180分钟 的血糖平均值
血糖值高于、低于和处于目 标范围的次数和总时间 (饼图和统计数字)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b8d45aca1c7aa00b42acb50.png)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5、9mmol/L,全天血糖在4.3-7.5mmol/L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 mol/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3.9-10。
0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
0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 d·mmol·L—1、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5、4、4.9、6。
6m mol/L,三餐后3h血糖分别为:6。
5、6.2、5、9 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
1、1。
3、-0.7 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3、9~6。
1mmol/L,餐后血糖范围:3、9~7、8mmol/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
8±1。
4)mmol/L,全天最低血糖(3。
9±0。
7)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1。
09)mmol/L,血糖波动系数(0.81±0.28)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
2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4。
88±0。
57、5、09±0.60、4、90±0。
57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5.60±0.71、5.70±0。
53、5。
74±0。
61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得建立及临床应用。
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
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6.5mmol/L,最高、最低血糖为11。
8、4.1 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1.8,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1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6。
动态血糖仪ppt课件
![动态血糖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2af2e2f111f18582d05a6c.png)
2.3 75%乙醇消毒穿刺皮肤2次,或0.2%碘酊消毒1次,75%乙醇脱碘,直径5~6cm即 可。
2.4 将探头部分放置于助针器上,嘱患者平稳呼吸,勿鼓肚,根据患者的肥瘦程度选择左 手捏紧皮肤,或伸展皮肤,右手持针,探头应顺着向下或向外侧的方向植入,以45°入针, 按下开关,探头快速刺入皮下,分离连接持针器端部位,慢慢将探头轻送入皮肤,贴膜固定, 再拔导引针。
年轻护士读书笔记交流
精品课件
1
动态血糖监测
说明与使用
精品课件
2
主要内容
Ⅰ 动态血糖监测仪简介 Ⅱ 动态血糖监测的优势 Ⅲ 动态血糖监测仪使用 Ⅳ 结语
精品课件
3
Ⅰ动态血糖监测仪简介
持续血糖监测系统 (continous glucose monitor system, CGMS)又称为动态血糖监测仪。
连续提 供数据
减少痛 感
目前多采用静脉抽血和快速指尖末梢血 来检测血糖,它们的缺陷是需要反复针"标记。 这里所说的事件就是日常生活中影响 血糖值的因素,包括进餐、运动、用 药等情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5分钟 自动记录一次血糖值,全天记录288个 血糖值,临床上一般监测24~72小时 内的动态血糖变化。
1.2 患者准备:CGMS只是用于监测血糖的先进仪器,而并不代表能控制血糖,因此仍需 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测的知识宣教,讲解积极控制血糖的必要性,如利用宣传栏、教育小册 子、讲座及口头讲解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按时记录生活大事件 及每天的对照血糖监测,并及时输入监测仪。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a1772a0cc22bcd127ff0c29.png)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 5.9mmol/L, 全天血糖在 4.3-7.5mmol/L 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mol/L, 血糖波动频次为0 次,目标血糖(3.9-10.0 mmol/L )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0 mmol/L )-1曲线下面积为0 d ·mmo·l L 。
三餐前1h 血糖分别为: 5.4、4.9、6.6 mmol/L ,三餐后3h 血糖分别为: 6.5、6.2、5.9 mmol/L 。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 1.1、1.3、-0.7 mmol/L 。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 3.9~6.1mmol/L ,餐后血糖范围: 3.9~7.8mmol/L ,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 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1]研究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8 ± 1.4 )mmol/L,全天最低血糖(3.9 ±0.7 )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 ± 1.09 )mmol/L ,血糖波动系数(0.81-1±0.28 )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2 d ·mmol·L ,三餐前1h 平均血糖分别为 4.88 ±0.57 、5.09 ±0.60 、4.90 ±0.57 mmol/L,三餐后3h 平均血糖分别为 5.60 ±0.71 、5.70 ±0.53 、5.74 ±0.61 mmol/L 。
[1] 周健, 贾伟平, 喻明等. 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中华内科杂志.2007 ;3,46(3):189-192.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 6.5mmol/L, 最高、最低血糖为11.8、4.1 mmol/L ,血糖波动系数为 1.8,血糖波动频次为 2 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1积为0.1 d ·mmol·L ,三餐前1h 平均血糖分别为: 6.7 、6.2 、6.3 mmol/L ,三餐后3h 平均血糖分别为7.8、6.9、9.2 mmol/L ,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 1.1、0.7、2.9 mmol/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L,全天血糖在之间,血糖波动幅度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mmol/L)曲线下面积为0d·mmol·L-1。
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3h血糖分别为:、、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L,餐后血糖范围:~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mmol/L,全天最低血糖(±)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mmol/L,血糖波动系数(±)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L,最高、最低血糖为、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mmol/L,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mmol/L。
初诊2型糖尿病(2)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基本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显著,进餐后血糖峰值延迟。
黄淑玉等研究[2]表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规律如下:夜间0~3时均为血糖最低时段,早餐后2 h内均为血糖最高时段,且均有早餐后2 h内血糖>晚餐后2 h 内血糖>中餐后2 h内血糖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
郎江明[3]等研究发现:新诊断T 2DM患者凌晨3时血糖±mmol/L, 24 h血糖最低值±mmol/L,分布在凌晨0~3时段,与正常血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空腹血糖±mmol/L,晚上10时血糖±mmol/L,24 h血糖最高值±mmol/L(分布在早餐后1~2 h),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三餐后血糖较正常血糖组明显增高,血糖峰值延迟(P<~。
[2] 黄淑玉,管晓峰,邹毅.初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者动态血糖谱及毛细血管血糖的变异分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第13卷第6期:297-298.[3]郎江明,陈苹,魏爱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血糖的波动特点.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13(1):43-45.三、磺脲类药继发失效(SFS)血糖图(1)全天平均血糖为L,全天最高、最低血糖,血糖波动系数mmol/L,高血糖时间比例100%,高血糖曲线下面积 d·mmol·L-1,早、晚餐前1h平均血糖为:、mmol/L,早晚餐后3h平均血糖为:、mmol/L,早、晚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mmol/L。
全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为mmol/L。
磺脲类药继发失效血糖图(2)陈苹[4]等研究发现SFS患者全天高血糖时间段为±小时,低血糖时间段为0小时,目标血糖时间段为±小时;全天血糖最低值±L,时间分布于凌晨2-6时,全天血糖最高值±L,时间分布在餐后1-3小时,48%患者三餐后均为血糖最高峰值;早餐前1小时内平均血糖±L,餐后3小时内平均血糖±L,中餐前1小时平均血糖±L,餐后3小时内平均血糖± mmol/L,晚餐前1小时内平均血糖± mmol/L,餐后3小时内平均血糖±L。
SFS患者全天处于慢性高血糖状态,凌晨及空腹血糖明显升高,进食后血糖峰值较初发糖尿病患者进一步延迟,且血糖变化紊乱。
[4]陈苹,魏爱生,王甫能.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糖尿病患者优降糖敏感试验和动态血糖的波动特点.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四、无症状性低血糖(1)无症状性低血糖(2)该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段在22:31~次日凌晨3:16,在之间。
低血糖多出现在夜间及凌晨,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不能感知低血糖发生。
亦是传统血糖监测方法无法发现的低血糖。
五、黎明现象患者凌晨血糖尚在正常范围,4点开始血糖升高,并且出现空腹高血糖。
空腹血糖为:L。
六、苏木杰现象患者出现凌晨低血糖,在L以下,3点开始血糖升高,并出现空腹高血糖L。
七、乙肝患者血糖图(1):暂没找到此类患者共同血糖变化特点该患者全天平均血糖L,全天最高、最低血糖,全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为L,血糖波动系数为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100%,三餐前1h平均血糖为:、、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mmol/L。
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L。
乙肝患者血糖图(2)该患者全天平均血糖L,全天最高、最低血糖,全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为L,血糖波动系数为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6%,高血糖时间比例为94%。
三餐前1h平均血糖为:、、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mmol/L。
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L。
乙肝患者血糖图(3)该患者全天平均血糖L,全天最高、最低血糖,全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为L,血糖波动系数为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75%,高血糖时间比例为20%,低血糖时间(<L)比例5%。
高血糖曲线下面积 d·mmol·L-1,低血糖曲线下面积·mmol·L-1。
早餐前1h平均血糖为:mmol/L,早餐后3h平均血糖L。
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L。
八、来得时联用亚莫利、拜糖平治疗前血糖(1)来得时联用亚莫利、拜糖平治疗前血糖(2)治疗前患者血糖水平高,波动大,进餐前后血糖变化紊乱,无规律性。
来得时22U iH qd 亚莫利2mg qd,拜唐苹50mg tid治疗后血糖治疗后,患者整体血糖水平下降,波动减少,恢复三餐前后血糖变化规律,餐后血糖水平控制尚可。
模板:血糖均有明显改善(表1),24小时平均血糖从16.5±2.6mmol/L降至7.9~2.3mmol/L,FPG从11.2±3.6mmogL 降至5.9± 1.6mmol/L,PPG 从18.1±4.9mmol/L降至1O+2.8mmol/L,血糖>10mmol/L时间百分比从62.5±16.6%降至22.3±11.3%,HbA1C从11.8±1.6%降至6.8±1.3%(均P<0.01,表2),低血糖从0增加至5次,未见伴有意识障碍的严重低血糖发生,来得时平均剂量28.1±4.9U/d,诺和龙平均剂量206.6±35.8md餐,患者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
甘精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后形成微沉淀,机体吸收延缓,从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平缓和持久,作为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更加符合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够控制夜间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性【1】,对p细胞有改善作用。
1.瑞格列奈是一种苯甲酸类衍生物,属于非磺脲类口服胰岛素促分泌剂及餐时血糖调节剂。
与胰岛8细胞上的结合位点不同于磺脲类药物,不直接刺激p细胞的胰岛素胞吐作用,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如下特点: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餐时用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2J,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从而可能在延缓p细胞功能衰减,有效保护p细胞功能,在提高长远疗效上占有很大优势。
of oral antidiabetic drugs.Diabet Med 1998;15suppl(4):S28.九、唐力治疗前后血糖变化:(1)来得时22U iH qd没有加用唐力唐力治疗前后血糖变化:(2)来得时22U iH qd 加用唐力120mg tid第一天唐力治疗前后血糖变化:(3)来得时22U iH qd 加用唐力120mg tid第二天唐力治疗前后血糖变化(4)患者使用来得时,基础血糖水平控制尚可,三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加用餐时促泌剂(那格列奈)后纠正胰岛素快速分泌相的缺陷,使患者餐后血糖平稳回落,使患者全天血糖水平整体下降。
十、来得时治疗前血糖变化患者基础血糖水平较高,波动大,血糖紊乱。
来得时22uIH qd治疗后血糖变化患者基础血糖水平稳定,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恢复三餐血糖变化规律,餐后血糖明显升高。
十一、胰岛素泵治疗前血糖变化(1)胰岛素泵治疗前血糖变化(2)胰岛素泵治疗前,患者全天平均血糖L,最高、最低血糖为,最大血糖波动幅度mmol/L,血糖波动幅度为mmol/L,高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高血糖时间比例为92%,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8%,未发现低血糖。
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 d·mmol·L-1,早、晚餐前1h平均血糖为、mmol/L,早晚餐后3h平均血糖为、mmol/L,早、晚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mmol/L。
胰岛素泵治疗后第一天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全天平均血糖较前有所下降,第一天为L,第二天为mmol/L,第一天最高血糖为:mmol/L最低血糖为mmol/L,第二天最高血糖为mmol/L,最低血糖为mmol/L,血糖波动系数亦减少为第一天mmol/L,第二天mmol/L,提示血糖整体水平下降,全天血糖波动减少,血糖波动频次变化不大为2-3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上升明显,从治疗前8%,到治疗后第二天升至53%,第二天升至79%,高血糖时间比例下降明显,从治疗前92%降至47%,治疗后第二天降至21%。
高血糖曲线下面积迅速下降: d·mmol·L-1,治疗后三餐前1h平均血糖变化分别为:早餐mmol/L,中餐mmol/L,晚餐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变化分别为:早餐mmol/L,中餐mmol/L,晚餐mmol/L。
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减少,分别为mmol/L,mmol/L,mmol/L。
胰岛素泵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患者经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整体水平明显下降,恢复进餐前后血糖变化规律,血糖波动性减少。
十一、妊娠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