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行知小学吴生花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长方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1、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正方体。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3′)
1、教师谈话引入
师:在立体图形的家族里,有两个长方体兄妹,他们经常在一起争论,请同学们评判他们今天谁说的有理(播放视屏)
2、学生观看微课,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观看微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动画软件的灵活应用,为创设情境增添了不一样的视觉与空间观念,一下子唤起了旧知:长方体的体积是有长、宽、高决定的,为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20′)
1、(1′)独立思考、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结论。(10′)
各小组用小正方体摆一摆长方体。完成学习单,并填表。
我们组用()个小正方体摆了一个长方体,共摆了()列,()行,()层,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长×宽×高=()。情况分析填表。
3、再次验证,明辨是非,获取真知
通过几个小组的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结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
4、实物验证: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并通过测量、计算验证,完成任务单第一题。
教师随机补充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想、动手操作、观察、推理,让学生经历了长方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为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小结(教师评价)1′:用软件101教育PPT评价,你们不但探究出了计算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同时也验证了方法,因此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有两个方法,分别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或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字V表示体积,s表示底面积,a表示高,b表示宽,h表示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 V长=abh或者V=sh。(教师板书)因此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6、(5′)完成自主学习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这里应用了尝试将学法,及时巩固并应用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5′)
完成“做一做”。理解横截面的意义。(追问横截面的意思,然后再完成)
[设计意图]由巩固基础知识逐步过渡到应用知识,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新知,并得以及时巩固,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完成拓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全课总结、升华知识(2′)
1、汇报成果。
2、分享感言。
[设计意图]学生在汇报计算成果的过程就是巩固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巩固了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学习数学的价
值。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abh
=7×3×4
=84(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