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公开课教学设计3.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孟新龙

教材简析:北师大出版五年级下册第63-67页。长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和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积的概念以及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形体体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正方体学具、学习卡、课件。

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一起唱一首歌(热情参与)。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孟老师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这个节目。这5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学生畅所欲言)。知道孟老师最喜欢谁吗?(神秘)他是个阳光男孩,他敢于表现、善于观察,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没错,他就是天天,希望大家也能像天天一样:善于观察、归纳、推理。有信心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引入)师:天天跟爸爸又要去蒙古大草原录制节目啦,他们想买一个新的旅行箱,在商场看上了这款长方体的箱子,有大有小,天天说:“老爸,我有好多东西要带,买个大点的吧。”爸爸说:“天天,我们可是要坐飞机去很远的地方哦,小箱子占的地方少,方便。”同学们,天天和爸爸的对话让联想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体积和容积

生:你能结合他们的对话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大箱子的容积大一些,装的东西多;小箱子的体积小一些,出行方便

师:他的解释你们同意吗?你能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不简单啊。

师:这个长方体箱子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二、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1、动手实践: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拼一拼的游戏。怎么拼呢?请听好要求(扫视全班):(1)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每次都要把小正方体用完。(袋子里分别装有9个、12个、15个小正方体。)

(2)把每次的数据记录到学习卡上。(出示下面表格)

师:我们可以小组分工合作:两人负责拼,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观察。都听清楚了?

开始吧!

小组活动,教师指导。(6分钟左右)

2、汇报交流:

师:第*组的同学动作真快,已经作好汇报、倾听的准备了。(微笑等待) 哪个小组想来汇报汇报?

小组汇报,老师在课件上输入相应的数据。

师:是这样吗?(课件呈现相应的长方体。)

师:还有呢?(过程同上,直到相同数学的一组数据汇报完。)

师:谢谢你,声音响亮,表达完整。他们组是用12个小正方体拼的,哪个小组和他们用的个数不一样?

学生继续汇报,输入数据,课件演示图形(如果学生汇报的课件上没有,就幽默地说: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别急,一会儿他就会出来了。)

3、观察发现:

(过渡)师:同学们都很会合作学习,拼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长方体。接下来请仔细观察这些的数据(呈现上面汇总的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停顿) 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至3分钟)

师:大家讨论得真热烈,来,谁想说?

生:……(学生可能会说:长方体的个数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体积的因数。宽和高都是1,长越长,体积越大。用的正方体越多,体积就越大……当学生说到这些,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来作评价:有道理吗?或你们同意他的发现吗?让生生多一些互动。)

--------当学生说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时,

师:(装糊涂)我没太听清,你能再说一遍吗?如果你能举例说明,我想大家一定听得更明白。

师:对于他们的发现,你们有什么看法?

师:没人想说,是不是代表你们都同意啊?我们再看看其它的数据,是不是也像他说的那样呢?

师:(还有什么疑问吗?)其实这个结论不仅对于上面的长方体都成立,对于任意一个长方体也都成立。他们小组很善于观察了,也很会总结掌声送给他们,太棒了!谁能把这个结论再大声的说一遍?(请两三个学生重复)

4、小结方法:

师:很好,倾听也是一种好习惯。是的,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长乘宽乘高。一齐读。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直接告诉学生)

5、巩固应用:

(过渡)师:刚才大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有了这个发现,你们应该知道怎么求箱子的体

积了吧?天天听了爸爸的话,还是决定买这个小点的箱子。

来,算一算他的体积吧。

师:(奇怪的神情)怎么不动笔呀?

出示长宽高,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两三名学生的作业。

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答案,谁想来评价一下?

学生评价。提示:初学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公式写在前面。

6、迁移推导:

师:箱子的体积我们会求了,这个魔方的体积又可以怎么求呢? 来,试一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答案在平台上展示。 师:对于这几种做法,你有什么想法? 生:……让学生充分去评价、争辩。

师:他说的有道理吗 ? 生:……

追问:为什么要用7×7×7?

(引导学生说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就是正方体的棱长。) 表扬:你们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了不起! 所以,正方体体积可以怎么求?

板书: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 = a 3

三、统一公式,总结延伸。 1、统一公式:

师:你们果然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如果知道长、宽、高或棱长,你们会求它们的体积了,如果给你这样的条件,你还会求它们的体积吗?(出示图形) 说明:阴影部分是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思路。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想法。

3dm

9dm 2

4dm

18d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