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粘度-温度曲线图
380cs50℃t粘度和轻柴油粘度
粘度是描述液体流动阻力大小的物理量,是液体内摩擦力的表现。
在工程应用中,粘度通常被用来描述润滑油、润滑脂、涂料、胶黏剂以及其他流体的特性。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粘度是炼油和成品油等产品的关键参数之一。
在炼油过程中,测定燃料油的粘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炼油质量,同时也是设计和运行炼油装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轻柴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油产品,它在炼油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轻柴油的粘度是评价其品质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轻柴油的粘度特性,对于提高柴油燃烧的效率,减少柴油机的磨损,延长柴油机的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380cst和50℃是评定轻柴油粘度的常用温度点。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温度下的粘度值对于判断柴油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这两个温度点的粘度进行详细讨论。
1. 380cst粘度380cst是指在温度为50℃时的柴油粘度。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测定轻柴油在50℃时的粘度值,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柴油的流动性能。
通常来说,50℃时的粘度值越低,柴油的流动性能就越好,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灌注到柴油机中进行燃烧。
通过对轻柴油在50℃时的粘度进行测定和控制,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要求,确保柴油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
2. 50℃粘度同样地,在温度为50℃时的柴油粘度也是评价柴油品质的重要参数。
在50℃下,柴油的粘度越低,其流动性能就越好,对于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也更有利。
50℃下的粘度值还直接影响着柴油在燃烧室的雾化和燃烧过程,与柴油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柴油在50℃时的粘度值,不仅可以调整柴油的燃烧性能,还可以降低燃油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而言,柴油粘度是影响柴油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进行测定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柴油的流动性能,改善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炼油生产和柴油使用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柴油粘度的相关参数,确保柴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牛顿性流体,黏度是流体的物性,温度对其影响大.与流体的流速没有关系。
管道流速的确定与介质管径有关系。
黏度大流速低,目的是减小管路压降,降低输送能耗。
粘度的定义:当液体受外力而作层流运动时,(即流体质点运动是有规则的,质点之间互相混杂互不干扰,作层状或流束状运动)在液体分子间存在磨擦阻力,因此液体部带有一定的粘滞性。
粘度即由分子间内磨擦力的大小而决定的。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以米2/秒表示,习惯用厘斯为单位:1厘斯=10-6米2/秒=1毫米2/秒。
粘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油品粘度与它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油品烃类组成的特性,油品粘度通常随着它的馏程增高而增加。
但同一馏程的馏分,因化学组成的不同,粘度大小也不同,其烷烃粘度<异构烷烃<环烷烃;同一碳数时,烷烃粘度<环烷烃粘度;在单环和双环烃化合物中,环烷、环烷一芳烃的粘度>芳烃粘度,但在三环及三环以上的化合物中,芳烃的粘度确高于环烷烃及环烷一芳烃粘度,而且在环状化合物中随着侧链长度的增加及侧链数目的增加,粘度增加。
润滑油中希望粘度大,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粘度变化较小的烃类。
所以少环长侧链的烷烃一环烷烃、芳香烃,是润滑油的理想组分。
而多环短侧链的稠环芳烃及胶质是润滑油的非理想组分,应在润滑油精制中除去。
粘度对生产和使用的意义:◆粘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
在油品的流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对流量和压力降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工艺设计计算中,粘度是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之一。
◆粘度可决定加工工艺条件,确定馏分的切割范围,及判断润滑油的精制深度。
润滑油精制中,多环短侧链的稠环芳烃及胶质,除去的越多,精制后油品粘度越小。
通常,未经精制的馏分油粘度>经硫酸精制的馏分油粘度>用选择溶剂精制的馏分油粘度。
◆粘度是喷气燃料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喷气燃料的粘度对燃料雾化程度影响最大,而燃料油雾化的好坏是决定喷气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所必须的雾化程度,所以在喷气燃料规格标准中,规定了20℃及-40℃时的粘度要求。
船用燃料油新标准第三版ISO8217
13、凝点、倾点、冷滤点和浊点: 燃油低温流动性和泵送性的重要指标。在规 定的试验条件下燃油受冷后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称为凝点;燃油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国外);燃油滤器开始部分堵塞时的最低温度 称为冷滤点;燃油开始变得混浊时的温度称为浊 点。凝点等指标与燃油中的石蜡含量有关。燃油 中的石蜡在温度降低时逐渐结晶析出,先析出少 量细微的结晶,使原来透明的燃油变得混浊(浊 点),进一步冷却石蜡结晶逐渐长大,形成网状 的结晶骨架,结晶骨架把燃油包围起来,使整个 燃油失去了流动性(凝点)。
5、粘度: 燃油流动性能指标,反映液体分子间运动摩 擦阻力的量度,对燃烧和管理都有影响(即燃油 的雾化、过滤和泵送性);粘度过大时,流动性 能差,易造成供油中断,雾化不好而使燃烧不良; 粘度过小,流动性能好,但喷射设备偶件易润滑 不良而磨损;粘度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法,即绝对 粘度和相对粘度,前者表示燃油分子间内摩擦系 数的绝对值,有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后者 是在某一条件下测得的内摩擦系数的相对值,依 测试仪器的不同有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 度三种。
II.影响燃烧产物的指标:硫分、灰分、沥青分、 残炭值、钒和钠的含量; III.影响燃油管理的指标:闪点、比重、粘度、倾 点、浊点、凝点、水分和机械杂质。 1.十六烷值 1)确定方法:选定两种发火性能截然不同的标准 燃料,一种是发火性能好的正十六烷(脂肪烃), 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另一种是发火性能很差 的α-甲基萘(多环芳香烃),规定其十六烷值为 0,将这两种标准燃料按不同的体积比例配成混 合液,便可得到十六烷值从0到100的各种标准混 合燃料(容积百分含量)。
4、发热值: 1Kg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发热值(KJ/Kg或Kcal/Kg)。燃油的发热值分为 高热值和低热值。高热值包含水蒸汽的汽化潜热; 但在柴油机中燃气在高温下排出,汽化潜热不可 能被利用,应扣除;扣除水蒸汽汽化潜热的热值 称为低热值。在柴油机热力计算时要用低热值。 不同燃油的发热值不同,但差异不很大。重油的 基准低热值为42000KJ/Kg(10030Kcal/Kg),轻 油的基准低热值为42700KJ/Kg(10200Kcal/Kg, ISO规定为42707KJ/Kg)
关于燃料油粘温性的初探
关于燃料油粘温性的初探
洋山石油自开港以来,进出油库的燃料油主要有180#、380#、500#、250#和俄罗斯M100等五个品种。
不同品种燃料油在相同温度下流动性存在很大的差异,燃料油在岸罐和管线的保温以及出库生产操作出现了异常。
鉴于上述事实,质量管理部利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策划分析各种燃料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指标--运动粘度数据,并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对分析,希望对相关部门起到帮助。
1 燃料油运动粘度分析
俄罗斯M100、180#燃料油、380#燃料油、500#燃料油、250#燃料油分别采自T1201&T1302(尼卡一号);锅炉房;T1105、T1202、T1204、T1301&T1303(钻石冠军);T1306、“舟海油27”的混合样。
运动粘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各种燃料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粘度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⑴ 180#燃料油30℃时的粘度、380#燃料油40℃时的粘度、500#燃料油45℃时的粘度已经超出我公司现螺杆泵对运动粘度的上限680mm2/s;⑵250#燃料油100℃时的粘度为206.0mm2/s,超过了收加温费的底限---100℃时的粘度必须大于160mm2/s;其他燃料油100℃时的粘度皆小于160mm2/s。
2 燃料油质量指标
表2是质量部收集的五种燃料油质量指标,供有关部门参考。
表2 五种燃料油质量指标
≤2.0%(m/m)和≤3.0%(m/m)。
2180#燃料油因产地不同,各项指标略有差异。
质量管理部
2009年6月25日。
金叶公司原油粘温曲线
/ 0.66 1.32 2.64 2.64 6.60 6.60 13.2 15.8
/ 5663 1395 380.9 172.5 81.6 61.2 35.7 28.7
图11 北十六:火烧山=6:10混合油空白粘温曲线
图12
北十六:火烧山=6:10混合油加剂量为10ppm时粘温曲线
图13 北十六:火烧山=6:10混合油加剂量为20ppm时粘温曲线
司 验中心
克拉玛依市方圆科技有限公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实
2005.2
1加剂量为50ppm时的粘温曲线10152025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20406080100120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空白30ppm40ppm50ppm彩沙混合油在不同加剂量下的粘温测试结果温度剪切率空白粘度mpas加改进剂后粘度mpas剪切率30ppm剪切率40ppm剪切率50ppm10264306426418301321611202645246198240132351324082519821426415919820233013830396104396111330145330101406606009245916606961196705010641211942392447111949060132327132339119377119390651453221323121193601193631020304050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1020304050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彩沙混合油加剂量30ppm时的粘温曲线1020304050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彩沙混合油加剂量40ppm时的粘温曲线1020304050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彩沙混合油加剂量50ppm时的粘温曲线101520253035404510203040506070温度粘度mpas空白30ppm40ppm50ppm图10彩沙混合油粘温曲线北十六
PBY90-520
优尼瓦斯重油燃烧器安装、操作与维护手册PBY90 PBY510PBY91 PBY515PBY92 PBY520MO3993CB Rev.01 07/01前言注意本手册作为产品完整而必要的一部分提供给用户。
本部分所述内容不仅适用于用户,也能为产品的安装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关于操作和使用规则的详细信息,请看本手册第二部分。
我们强烈建议您仔细阅读。
请认真保留本手册,以备参考。
一、概述1、设备必须根据有关法规,按照下列厂家的说明书,由有资质的人员进行安装。
2、有资质的人员是指那些在国内设备或工业加热系统领域、公共热水生产系统以及由厂家授权的特殊服务中心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
3、不正确的安装会危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此厂家不负任何责任。
4、打开所有包装材料,检查设备是否完整。
如有疑问,不要使用设备,请联系供货商。
包装材料(木条箱、钉子、夹紧设备、塑料袋、塑料泡沫等)请不要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5、在进行任何清洁和检修工作之前,首先扳动主开关至OFF位置,并/或用提供的安全开关来断开设备与主管路的连接。
6、确保进、出口格栅处没有障碍物。
7、如果装置损坏或出现运行故障,首先断开设备。
不要试图修理设备或采取直接的行动。
请联系有资质的人员。
设备必须由厂家授权的服务中心进行维修,并使用原装配件。
如果不遵照执行上述说明,有可能会破坏设备的安全性能。
为了保证设备高效而正常的运行,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由有资质的人员按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一次维护工作。
8、当决定停止使用该设备时,必须对那些有可能形成危险隐患的零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产生危害。
9、如果本设备将被出售或转交给另一位用户使用,或者原用户将要搬迁需留下本设备,要确保本说明书始终与设备放在一起,以便新用户和/或安装人员能够查阅。
10、对于那些改装过的设备或者选配了选择配件的设备,必须使用原配件。
11、本装置必须且只能用于订购时的使用目的。
如被用作其他用途是不可以的,而且也是危险的。
燃料油的技术指标和国家标准
燃料油的技术指标和国家标准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A 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 ℃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 ℃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 ℃、100 ℃)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 ℃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 ,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运动粘度为1泊,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kes 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B 含硫量:燃料油中的含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C 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D 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E 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渗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 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D3 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 6 。
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使用。
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和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
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
我国使用最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
所有规格燃料油主要指标
所有规格燃料油主要指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所有规格燃料油主要指标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密度、粘度、倾点、闪点、硫份、杂质、残碳、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指标是40 ℃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 ℃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 ℃、100 ℃)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 ℃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 ,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运动粘度为1泊,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kes 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硫分也是燃料油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体现,燃料油中的含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国际标准中规定,燃料油的硫份最高不能超过。
而一般的低于1的我们称为低硫燃料油,在1-2之间的我们称为中硫燃料油,硫份在2以上的就属于高硫燃料油了。
3、密度: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具体积的比值。
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
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
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 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国内检测一般以20°C下密度为准。
密度越小,燃料油中轻油成分越多,热质越高。
燃料油品质标准中密度越小越好。
4、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
润滑油性能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即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
单位为(m^2)/s。
用小写字母v表示。
注:曾经沿用过的单位为St(斯)St(斯)和(m^2)/s的进率关系为:1(m^2)/s=10^4St=10^6cSt。
(其中“cSt”读作“厘斯”)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
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粘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
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
80w90齿轮油粘温曲线
80w90齿轮油粘温曲线80W90齿轮油是一种车用润滑油,用于传动系统和齿轮减速器中。
它具有很好的抗磨损性能、氧化稳定性和黏度温度特性,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提供有效的润滑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80W90齿轮油的粘温曲线。
粘温曲线描述了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评价润滑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齿轮油来说,粘温曲线的形状往往与油的基础油组分、添加剂和工作条件有关。
在低温条件下,80W90齿轮油的黏度较高,能够有效润滑齿轮系统并提供良好的起动性能。
当温度升高时,黏度会逐渐下降,以保证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这种温度依赖特性有助于减少润滑油在高温下的黏度变化,提供稳定的润滑效果。
在80W90齿轮油的粘温曲线中,常见的曲线形状是呈倒U形。
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的黏度会先增加后减小。
这是因为在低温下,油分子之间的摩擦较大,润滑油的黏度较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油分子的热运动增加,黏度降低。
然而,在高温下,加速氧化和热分解反应会导致润滑油分子链的断裂和降解,使黏度再次升高。
为了应对这种高温下的黏度增加,80W90齿轮油中通常添加了抗氧化剂、抗磨剂和抗泡剂等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能够延缓油分子的氧化和分解,提高油的稳定性和抗磨损性能。
此外,齿轮油中的基础油组分也对粘温曲线的形状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的基础油具有不同的粘温特性,如合成齿轮油通常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更平缓的粘温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80W90齿轮油的粘温曲线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曲线。
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油的使用寿命、工作条件、污染程度等。
随着油的使用时间的增长和工作条件的变化,油的粘度和粘温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定期检测油的粘温特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是保证齿轮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之,80W90齿轮油的粘温曲线描述了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它是评价润滑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设计和选择齿轮油的依据之一。
通过了解80W90齿轮油的粘温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性能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齿轮油,确保齿轮系统的正常运行。
重油粘度曲线
重油粘度曲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油粘度曲线是反映重油在不同温度下粘度变化规律的一种曲线图表。
重油是一种油品,通常在炼油过程中提炼出来,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粘度。
在工业生产中,重油被广泛应用于燃料和润滑油等领域,其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影响着重油的流动性和使用性能。
重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重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种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重油粘度曲线来直观地展示出来。
重油粘度曲线通常以温度为横坐标,粘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曲线图表,从而反映出重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规律。
通过对重油粘度曲线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重油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相关工艺和设备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重油粘度曲线的绘制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测定,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重油粘度值,然后将这些数据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重油粘度曲线。
在实际工作中,重油粘度曲线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适当的加热设备和控制参数,以保证重油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正常流动,并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除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重油粘度曲线还可以在科研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对重油粘度曲线的分析,研究重油的流动特性和燃烧性能,探索重油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潜力,为开发新型重油产品和提升重油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重油粘度曲线是重油粘度特性的重要表征,对于重油的生产、运输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重油粘度曲线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重油的性能变化,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持,并促进新型重油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重油粘度曲线】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重油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重油粘度曲线是石油工业中常见的重要曲线之一,它可以反映出重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性特征,为石油加工和运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本文将从重油的定义、性质、生产方式以及重油粘度曲线的意义和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表2加油站常见油品的燃烧温度96页PPT
表2加油站常见油品的燃烧温度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பைடு நூலகம்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4 粘度低温性能.ppt
•
lPa·S=10P=l03cP=10.2×l0-3Kgf.s/m2
• 运动粘度的单位,SI制为m2/s或mm2/s,cgs制为 斯(St,原称为沱),1/100斯称为厘斯(cSt,原称 为厘沱)其相互关系为:
•
lm2/s=106mm2/s=l06cSt
2 、其它粘度
• 表观粘度和条件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 雷氏粘度、振动粘度)
• ( )11、油品结晶时,油品仍是流动的液体。
• 赛氏粘度(赛波特粘度):在规定条件 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 出60ml试样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赛氏 秒(s)。
• 振动粘度:指振动式粘度计测出的粘度。
• 表观粘度:指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非 牛顿液体的粘度值。
• 各种粘度计所测定的粘度,其表示方法 和单位往往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换算 可通图2-5、2-6,也可通过附表4或表28进行。
ν=1.5~106 mm2/s,a=0.6 T —温度, K
混合油品的粘度 (1)重量法
μ=W1μ1+W2μ2-K(μ1-μ2)
式中μ—调和油的恩氏粘度 μ1μ2—分别为调和组分的恩氏粘度 W1 W2—分别为调和组分的重量分率
(W1+ W2=1) K—与W1 W2有关的常数,见下表。
与W1 W2有关的常数K值
63.07 68.74 98.43 125.67 80.09 49.25 80.72
分子量
72.15 68.17 100.20 114.22 78.11 70.14 84.16
粘度 mm2/s 0.330 0.414 0.521 0.648 0.587 0.449 0.953
2、油品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图25粘度换算图一图26粘度换算图二syd265b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液体的运动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