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探索导航】三。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问题发现】上节课我们只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原理,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讨论交流】【设疑激趣】展示实验装置图。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如何装入固体试剂?3.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4.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5.加热时用灯焰的哪一部分?为什么?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6.怎样收集氧气呢?理由是什么?应如何操作?为什么?7.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8.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9.实验结束后是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来还是先移走酒精灯?10.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呢?【比较交流】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实验探究】在验证氧气的性质时,做了细铁丝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随堂检测】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空气D.氧化镁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3.下列有关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受热后,也不放出氧气B.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高锰酸钾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5. 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课堂评价练习】:1.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A、比水的密度小B、比空气密度大C、不与水反应,也不易溶于水D、水分子中含有氧气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逸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实验室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固体药B、连接装置时,先上后下,先收集装置后发生装置C、加热后,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气体D、待集气瓶中气体收集满时,熄灭酒精灯4.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加热固体时,一般情况下,试管口应略向下华倾斜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中有物质的中下部小心加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对着自己但切不可对着旁人5.受热仪器加热时,应放在酒精灯火焰的部位是 ( )A、灯芯B、外焰C、焰心D、内焰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①酒精灯②试管③量筒④铁架台⑤燃烧匙⑥集气瓶⑦烧杯⑧带导管的单孔塞⑨带导管的双孔塞⑩水槽A、①②④⑥⑧⑩B、①③④⑥⑦⑧C、①③④⑤⑨⑩D、①②④⑥⑨⑩7.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主要实验步骤,请按正确顺序排列序号为。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梳理知识体系。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情感教育:强调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增强环保意识。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5.情境创设: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氧气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氧气的价值和重要性。
6.持续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问方式: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氧气?”“氧气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存在的?”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情境创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高山探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氧气在极端环境下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4.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氧气相关的科学文章或观看科普视频,了解氧气在自然界、生物体、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拓展知识面。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要求每组整理讨论成果,并在下节课分享。
6.家庭实践任务:布置一个与氧气相关的家庭实践任务,如观察家用氧气的使用方法、了解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实践体验。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的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现在老师桌面上有一瓶无色气体,请大家猜猜可能是什么气体呢?很多同学都说可能是氧气,那怎么去检验它呢?好,现在老师就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哦,木条复燃了,证明它就是氧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药品可以来制取它呢?对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今天我们继续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板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提问】同学们桌面上都有高锰酸钾这一种药品,请大家观察其状态及颜色,直接加热它能否得到氧气呢?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实验,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请一位同学手持试管夹,把一匙的高锰酸钾放进试管内,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试管内)。
同学们观察,木条复燃了,说明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
除了氧气,还有什么物质生成呢?前面我们学习了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点击投影出示两个反应原理)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着投影读一遍。
(投影出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提问】制取氧气,有了药品,还需要什么?对了,还要有装置,装置又包括什么装置呢?(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观察,投影上的这几套属于什么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那一套呢?(第一套)为什么选择第一套?很好,发生装置的选择就是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高锰酸钾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就选择了固体加热型的这一套。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课时内容概要•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水分中氧气的制取•高锰酸钾的制取一、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1. 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制取主要用到了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高温分解法、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
2. 实验装置•烧杯:用以盛放反应物和产物•反应瓶:用以反应物和产物的收集•水槽:用以收集产生的氧气•反应管:用以将反应物引入反应瓶中•试管夹:用以夹持试管或反应管二、水分中氧气的制取水分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
1. 实验步骤•将两个电极(一般使用铂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水的两个杯子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外源电源。
•当通电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气体在不同的电极上生成。
•通过逆向连接水槽和电源,将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试管中。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通电后,在负极水面上会出现许多气泡,这些气泡是氢气。
•在正极水面上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氧气。
三、高锰酸钾的制取高锰酸钾是制取氧气的常用试剂。
1.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杯中。
•点燃酒精灯,将烧杯置于酒精灯火焰顶部,等待观察。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氧气。
•分解后的氧气在酒精灯的火焰下会重新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
四、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使用电解法制取氧气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电极相互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制取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火焰大小,避免发生火灾。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装置。
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是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而电解法则用于制取水分中的氧气。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氧气的性质,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能力。
2021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氧气的制法导学案(原卷版)
(3)工业上制得的氧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跟踪演练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 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实验室制取氧气、工业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或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
2.在化学反应里,一种反应物生成______或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3.工业生产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工业上不使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原因是______。
学习小助手
实验室制取气体 一般思路:确定反应原理(反应条件、药品等)→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检验、验满)。
学习反思
导学测评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了解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结合教材实验2—5,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理由是______,需要对该装置改进的地方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______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装置______收集氧气。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九年级班姓名时间:2012年月日【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5.通过实验探究,记住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学习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课前预习】1.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2.请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1.请仔细观察课本图2—14和右图(1)在图2—14和右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5)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二、交流学习1.请在仔细阅读课本p45——46页的《实验活动1》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一下问题。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如何检验,如何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么?(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6)本实验中需不需要验满?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7)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观察思考】动手做一下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木炭细铁丝【思考交流】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初中化学九年级课题3制取氧气2课时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认识并区分分解反应。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基础知识】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两个探究实验:观察课本P37实验2—5,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如下: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基本概念:在___________里,能______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
催化剂在__________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⑵强调说明: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②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不能确保其物理性质不改变。
③如果将用过的催化剂用合适的方法分离出来,可以循环使用。
④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选取不同种物质作为催化剂。
⑤催化剂只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不能单纯地说某种物质是催化剂。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_溶液、加热__________或加热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
记忆下列五种物质的化学式:过氧化氢 ________氯酸钾 __________氯化钾 ____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 锰酸钾 _____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装置一:固体+固体加热装置①指明右图中各种仪器的名称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装置二:固体+液体不加热装置①指明右图中各种仪器的名称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该装置中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_____,如果更换,则装置的优点是什么?【跟踪练习】1.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氧气收集、检验和储存的正确方法。
4.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氧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观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团队合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a.这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有何不同?
b.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c.如何正确收集、检验和储存氧气?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不同的制氧方法进行评价和选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图表、数据等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表达,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展示优学派课后作业情况
提出问题:
同学们观察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条件上有MnO2,是否参与反应?
微课:了解催化剂
小组合作,通过实验验证:MnO2能改变反应速率及MnO2化学性质不变
通过视频展示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学以致用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上课
课前三分钟讲解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回顾高锰酸钾、氯
酸钾制氧气过程
新课导入分组实验制取氧气微课:催化剂了解催化剂
合作探究验证“一变”
“两不变”
利用优学派平台
发当堂练习
当堂检测下课。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时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知识回顾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导入新课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后,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然后验证氧气的性质。
推进新课[分析]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组内同学充分讨论、设计、自行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一、选择装置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
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气体的可行性装置(如右图):图一:适合于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图二:适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提问]现在我们还不能完成制取气体的实验,谁能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呢?[回答]还需要确定收集装置。
[讨论]确定出两种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
方法一: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右图三);方法二: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右图四)。
[过渡]确定了收集装置后,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操作过程[分析]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证明装置不漏气2.装药品。
3.固定仪器,试管口要塞棉花,组装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6.(1)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验满,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回答]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2、探讨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和验满的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3、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4、学习根据实验要需要设计选择实验装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及选择方法;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回顾;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用到哪些仪器?连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哪些主要步骤?2、引入;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步骤,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2、探讨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和验满的方法;3、探讨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4、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三)质疑探究1、探究活动一⑴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写出反应的表达式:⑵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择哪一组药品?⑶引导分析得出结论:最好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而且生成物无污染;制取少量的氧气选择高锰酸钾。
2、探究活动二⑴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相关注意事项。
⑵提出问题:实验室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能用该发生装置吗?为什么?该如何改进?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引出固-液-不加热型的最简装置。
⑷分析固-液-不加热型的最简装置的优点和弊端,引出固-液-不加热型的长颈漏斗型装置。
⑸引导学生分析固-液-不加热型的长颈漏斗型装置的注意事项,总结其优点。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反应中的特点。
(2).学会验证一种物质是否是反应的催化剂2、过程与方法:. 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反应中的特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钻研资料――讨论总结――反思小结二、自主学习:◆人类每天都要分泌出唾液淀粉酶来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食物,你知道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催化剂。
(一)催化剂1.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变或不变)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三、自主探究◆简单了解了催化剂,那你知道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吗?(二)催化作用3. 分小组完成以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反应的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实验目的】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猜想】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为了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还需要证明什么?证明的方法是什么?【实验反思与评价】要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一个反应的催化剂,要证明以下三点:(1)催化剂具有“一变”和“两不变”的特点。
“一变”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是指:物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催化剂只能改变,不能生成物的质量。
4. 下图是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的过程:(1)实验①中看到的现象是,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内容,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理解【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讲授法【课前准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木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实验装置以及注意事项?今天我们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第二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新课讲授我们用到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展示药品)它是过氧化氢溶于水形成的,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化学符号是H2O2,观察过氧化氢溶液的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同学们现在仔细看一下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瓶内有什么现象?有小气泡,其实这是过氧化氢在常温下缓慢分解产生的氧气,但是在常温下速率比较慢,如果我想在短时间内制取大量的氧气应该怎么办呢?老师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药品可以帮助我们,是什么呢?二氧化锰,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锰的化学符号,MnO2,大家观察二氧化锰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
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们设计三组对比实验来研究一下:(1)在试管中加入5 mL约5%的过氧化氢溶液,我们怎么检验有没有氧气生成?带火星的木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提问:木条复燃了吗?为什么呢?我们在讲氧气性质的时候,讲到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里对氧气含量有什么要求?含量高,由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短时间内产生的氧气比较少,所以不足以使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
课题:制取氧气(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 通过学习对蜡烛即燃烧的观察学会表述实验现象以及了解蜡烛燃烧的产物【学习重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学习难点】: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预习领航2. 自我检测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改正图中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11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图2-11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①和⑤3. 我的困惑二、课堂导学动手实验:按操作步骤完成氧气的制取三、检测反馈1.达标检测10.如图所示:(1)写出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室制取氧气,应将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__(只填排空气法)连接(填字母代号)。
2.矫正反馈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2-14装置的气密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新课型第二章第6课时,总第14课时主备人:
3.将暗紫色的固体A单独加热得到固体B和C,同时得到无色气体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D的集气瓶内,木条能复燃。
将黑色固体C加入到另一种白色固体E中,混合加热也能得到D。
把黑色固体C加入到一种无色液体F中,能在常温下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D,同时生成常温下为液体的G,在上述两个反应前后,C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1)请写出上述反应中涉及的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F. G.
(2)请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D: ;
E→D: ;
F→D: 。
4.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四、学后反思
五、课后达标
《学法》课后相应习题
五、教后反思:。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2 过氧化氢制氧气、分解反应一、学习目标1.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4.通过化学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的作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装置及操作;2.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三、学习过程【课前任务】1.回顾分析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原理。
【答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用的实验药品为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使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使用排水法收集,另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故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
2.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答案】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过氧化氢水+ 氧气;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课堂探究】任务一:分析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答案】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任务二:依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催化剂有什么特点?催化剂是只加速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吗?【答案】特点:“一变”: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两不变”: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不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任务三:分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过氧化氢水+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为液态,二氧化锰为固态)【答案】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选择依据:实验药品有两种,过氧化氢溶液为液体,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任务四: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总结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答案】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再倒入过氧化氢溶液;③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④待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从瓶口向外冒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⑤整理仪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收集、检验等技能。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以及氧气性质的验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对氧气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对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以及氧气性质验证的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以及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以及氧气性质验证的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2.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
3.教学课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介绍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以及氧气性质验证的实验操作。
制取氧气课时2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备教学过【上节回顾】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使用的是() A.玻璃棒B.大试管C.铁架台D.单孔橡胶塞2、下图所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实验演示】今天学习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分解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H₂O₂)溶液制氧气实验原理:H2O2 →MnO₂H2O+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实验装置:或者用试管做简易装置注意事项:₂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₂集气瓶内的导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₂锥形瓶内的导管略伸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问: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程设计【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编号现象分析(1)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一般指加快)),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一变”: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两不变”: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3.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实验原理:KClO3 →∆KCl+O2 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查→装(无棉花)→定→点→收→离→熄【归纳总结】装置选择:1、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密度等)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锰MnO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水平,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4.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在装置选择、实验操作细节等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氧气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3)巩固与拓展:
-学生完成实验Leabharlann 告,撰写实验现象和结论。-针对不同装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拓展思维。
-讨论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重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4.课后作业: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干瘪气球
(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
请你回答: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2)可以用如右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
甲乙
(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
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