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真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怪癖(pǐ)犄(j ī)角蛮横(hèng)瞠(chēng)目结舌B.驯(xùn)良恪(kè)守田塍(chéng)桑梓(zǐ)C.跬(guǐ)步纤(qiàn)绳句读(dòu)锲(qì)而不舍D.衽(rèn)席六艺经传(zhuàn)桂棹(zhào)愀(qiǎo)然2.下列各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急燥烦锁斑斓金璧辉煌B.舟楫睥将共震怨天尤人C. 迷惘祈祷翱翔引吭高歌D.暇想斐薄骐骥针砭时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海市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安排,精心准备,进一步落实了试卷运送、保管环节。
②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③警官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A.周密云集振聋发聩B.严密聚集振聋发聩C.周密云集震耳欲聋D.严密聚集震耳欲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D.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现在看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不够慎重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向左邻右舍请教。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D.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鳖。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郁乎苍苍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梦亦同趣D.君子生非异也7.下列加点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上食埃土B.下江陵C.日与其徒上高山D.乌鹊南飞8.与“学于余”句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游于赤壁之下D.是岁,元和四年也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旨在了解世界文学而进行的作品选择将因人而异:它不仅取决于一位读者为满足这个高尚的需求能够牺牲多少时间和金钱,还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
对这个人也许柏拉图是最可敬的智者,荷马是最可爱的诗人,对于他,柏拉图和荷马始终将成为全部文学的中心;可对另一个人,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也将是另一些名字。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
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
高一上期12月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期12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原创)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吐哺.(pǔ)修禊.(xì)纤.维(qiān)小人所腓.(féi)B.熨.帖(yùn)拓.片(tà)暧.暧(ài)扛.鼎之作(káng)C.谄.媚(chǎn)间.或(jiān)稽.首(qǐ)靡.靡之音(mí)D.下载.(zài)窈.窕(yǎo)系.鞋带(jì)风尘仆.仆(pú)2.(原创)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彭殇针砭名信片额首称庆B.针炙神采座右铭游目骋怀C.湍流青睐必需品礼尚往来D.脉搏宣泄挖墙角细水长流3.(原创)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维吾尔族音乐源远流长,种类较多,其中以歌唱音乐和舞蹈音乐最为著名。
那里的姑娘小伙个个长袖善舞....,多才多艺。
B.这次学生干部的选拔,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但是由于近日来他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实在让人遗憾。
C.青藏高原五道梁兵站是中国众多边防驻地中条件极其艰苦的一个,但这里的士兵们却不以为...然.,爬冰卧雪,铸就了铁血边防。
D.虽然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不算是什么大错,但是千万别认为不足为训....,我们若不能引以为戒,以后就有可能吃大亏。
4.(原创)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商平台论坛峰会今天在重庆举行,几个公司的领导一早就来到现场为峰会做准备,相信有了他们的努力,今天的活动一定会很顺利。
B.“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将于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重庆举行,这使重庆成为继北京、南京、哈尔滨、上海之后,“中国杯”落户的第五个城市。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崔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
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
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
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
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
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
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
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
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咸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凤凰台”。
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④伴随着战争剧《铁血红安》在央视的热播,针对观众们的猜想,该剧的编剧朱苏进表示,主人公刘铜锣没有特定的人物_________,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将军的共同点。
A. 遏制只有信手拈来原型B.遏止于是游刃有余原形C.遏制甚至信手拈来原型D.遏止以致游刃有余原形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 “雅” “颂” “赋” “比” “兴”。
《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
B.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和《汉书》《后汉书》《左传》合称“前四史”C.《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晚年写的《随感录》被誉为一部“讲真话的书”。
D.“新格律诗派”亦称“新月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
新格律诗最突出的特征是讲求“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千秋文化诗意解张同吾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诞生了许多才情卓绝的诗人,他们创作出的想象神奇、构思灵妙、语言精湛、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的诗篇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江河,它们像熏风细雨一般,浸润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文化性格、哲学理念和审美心理。
我们把当代人按照古典诗词的艺术法则、美学范式和表现程式创作的诗词,称为旧体诗词。
当下旧体诗词创作呈繁盛态势,作者之众铺天盖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尽管其中多有平泛概念之作,却也不乏显现诗人禀赋和诗艺才华的诗篇。
名山含古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浸染其中,如披神秘的面纱,含蕴氤氲的气氛。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化州模拟) 综合练习。
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
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
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
围棋并非一个特例。
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
在南京,为皇室制造衣料的云锦织机使用绳结组成的程序系统,由两名织工配合操作,让丝织品上繁复的图案保持严整,堪称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编程鼻祖;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鲜艳、;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
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
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B . 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高一12月考试试卷
高一12月考试试卷一、语文(共120分)(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____”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释。
(5分)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5分)3. 文章中提到的“____”事件对主题有何影响?请简要分析。
(5分)4. 请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5分)5.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10分)(二)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0题。
(古诗文内容略)6. 请解释文中“____”一词的含义。
(5分)7. 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5分)8. 请指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5分)9.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10. 请结合诗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10分)(三)作文(60分)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二、数学(共120分)(一)选择题(40分,每题4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 x^2 - 4x + 4 = 0 \)的解?()A. \( x = 0 \)B. \( x = 2 \)C. \( x = -2 \)D. \( x = 4 \)(选择题内容略)(二)填空题(20分,每题5分)1. 若函数\( f(x) = 2x^2 - 3x + 1 \)的导数为\( f'(x) \),则\( f'(2) \)的值为______。
(填空题内容略)(三)解答题(60分)1. 解不等式\( |x - 3| < 2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0分)2. 已知点A(1,2)和点B(4,6),求直线AB的方程,并求出点C(3,0)到直线AB的距离。
(15分)3. 证明:若\( a, b, c \)为正整数,且\( a^2 + b^2 = c^2 \),则\( a, b, c \)为勾股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第19届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建筑,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会理念。
随着赛事的开启,零碳工程师也活跃起来。
他们的任务是降碳——为赛事的交通配套、智能场馆、绿电交易提供专业服务。
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赛活动多,人员流动大,空调是能耗大户。
如何制定一套“清凉”方案,既降温又节能?各位工程师们自有妙招:在场馆的第四和五层区域安装能够感应湿度、光照、人群密度的特殊装备,获取相关变量,进而调控温度,减少每一度电的损耗,达到精准降碳的目的。
提起用电,新疆的风电、甘肃的光伏,这些来自大西北的“风光”被输送到西子湖畔,点亮了亚运的灯火。
据悉,本次亚运赛事全部场馆常规用电使用绿色电力,在亚运史上还是首次。
“绿”意盎然的不仅是用电,各大场馆中的“亚运绿”更为亮眼。
踱步到一片“奇山异水”间,《富春山居图》中的飘逸灵动,让人生发“天下独绝”的感慨。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跃入眼帘,与之相伴的,是大片大片的绿:空中俯瞰,屋顶犹如铺上了一层绿毯;场馆外,欧石竹、百日草、月季等绿植郁郁葱葱;弯腰细看,鹅卵石径中隐藏着一条条地下“毛细血管”——雨水循环系统,收集雨水、过滤杂质再用于喷泉、灌溉,预计每月节水约1000吨。
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设有绿化植被,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契合亚运会“绿色”办赛理念。
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空中花园”。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2023.1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天”在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它又同时具有道德哲学或人生哲学的内涵。
张岱年说:“古代哲学中所谓天是有歧义的,或以指主宰之天,或以指自然之天,或以指义理之天。
”他还指出古代先贤中,孔子、墨子、孟子及董仲舒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宋明理学或讲天即理,或认为心即天,其要义都在强调天的独一和绝对。
就是说,遵从“天”是对绝对客观外在的承认,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必然要求。
基于这一认识,先秦时代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下”观念。
“天下”观念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下’万物都反映着并且要服从于‘天’的意志”及“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天下’”。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根源,是先秦“天下”观念中所表现的“周边民族集团与中原王朝同属一个‘天下’”的认识,这是“天”作为最高主宰的外在表现。
由于“天”在道德上的内涵,“天下”观念还有另外一层道德上的必然,亦即“四夷”尊崇中原,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和优先性。
甚至可以说,“天下”观念在早期中国首先是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而存在的。
当然,早期中国相对周边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天”的外延和内涵被普遍认同的客观原因。
古代中国对于“天下”观念的叙述,可以理解为道德与制度的系统构建。
早期中国的“五服”及周的封建与宗法制,秦汉之后的羁縻、土司制度乃至宗藩制度,都是对于“天下”的制度构建。
除了原本所具有的道德属性之外,“天下”观念亦因此成为一种维护秩序和安全的手段而被实用化。
可以说,“天下”观念兼具道德与实用之二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
由多层复杂内容构成的抽象的“天下”观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巩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维度的“统合”功能。
一是“天下”观念使“华夷一体”或“华夷一家”思想有了理论根基。
河北省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河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1~15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什么样的社会精神才是中国当下文学创作所须要的“时代精神”呢?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概念,谈论者必需从逻辑上对“时代精神”的内涵考辨分析,才能说得清其人文意义。
“时代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时代”。
从时间维度考量,时代变迁会影响文学的内容和风貌,不过,“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表示时间量度的概念,而是一个空间化的时间概念,其实际内涵包含时间(历史)与空间(社会)两种成分。
这样说的理由在于:单纯的时间消逝并不会对文学发展造成什么特殊的影响,影响文学变更的因素是时间序列(“时”“代”)中的“运”——社会生活的变更及其趋势。
所以“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并不仅仅指某个“历史年头”“历史时段”这类单纯的时间单位,而是内蕴着社会生活状况(世情)的时空一体概念。
“时代”概念的空间化还表现在,它常常与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语词合用,用以描述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比如“农耕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这类概念。
“时代精神”的内涵之二是“精神”。
“精神”是人在时空存在中的意识维度。
从语法关系上看,“时代精神”核心词是“精神”。
在社会生活中,“精神”是指人在伦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风貌,“时代精神”因而是指一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状况、世道人心,诸如价值、志向、信念、伦理、道德、人性中的善恶美丑状况等。
“精神”之维在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因为文学活动最不能够承受的就是生命活动中的“轻”——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自然生存状态。
没有了“精神”,文学就成为没有生命力的花瓶;就连唯美主义的理论鼻祖康德也认为,假如没有精神(崇高)成分,文学只能产生纯形式的平凡之作。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尊,酹,鬓,臾,谀。
选择题。(3分)
2.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下面各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其论据( )
A.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B.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
A.“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强调的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以作为论据。
B.强调的是修养不能停止,与“学不可以已”有一致性,可以作为论据。
C.强调的是“阅读”“知识”“教养”对性灵的重要性,不能作为论据。
D.强调“终点”“途径”都是无止境的,与“学不可以已”有一致性,可以作为比喻论据。
C.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D.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证明这一观点,可以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途径、学习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证明。
高中语文-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顶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联考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5小题,15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A.如听仙乐耳暂.明突然B.故垒.西边,入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营垒C.烽火扬州路.道路D.士大夫之族.类2.下列各句中只含有一处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暮去朝来颜色故B.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②老大嫁做商人妇C.①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②学不可以已D.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②弟子不必不如师3.下列各句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C.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下列文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远方宾客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探访我。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学识渊博并且每日反省自我,就会见识商明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C.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的大学问家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啊。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下了马,客人登上船,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却没有音乐。
)5.下列对课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C.《劝学》选自《荀子》。
《荀子》全书现存32篇,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著作集。
荀子主张“性恶论”,在他看来,后天的努力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
广东省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华夏大地等美誉。
“夏,大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六),可见华夏之称,含有悠久礼仪与精美服饰等内涵。
《周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这说明服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悠远多姿的华夏服饰,不仅美观大方,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追求,而且蕴含着浓厚的礼仪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华夏服饰的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纪仪道德和天人合一等方面。
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
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
同时,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
比如,“六冕”“六服”是古代尊者的服饰,成为贵族的重要标识,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裹黑巾,故被称为“布衣”“黔首”。
并且尊贵者的服饰亦有严格的区别,不同级别人员的服饰不同,不可逾制。
于是,在朝廷内部形成了以服饰为重要身份标志的官场秩序。
礼服制度是古代中央集权社会的重要象征。
帝王通过等级秩序统治四方,通过礼服展示严格的等级之分。
比如,冕服是王公贵胄祭祀时的专有服饰,不同等级的贵族配以不同规格的冕服。
在传统社会,礼服制度作为一种礼治之道,得到世人的认可,在社会秩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襄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紧密相连。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
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
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
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同声相应艰苦卓绝筚路蓝缕集腋成裘B . 同日而论艰苦卓绝栉风沐雨集腋成裘C . 同声相应艰难竭蹶筚路蓝缕众擎易举D . 同日而论艰难竭蹶栉风沐雨众擎易举(2)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 .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 .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 .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
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
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B .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C .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D .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B .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 . 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 .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外卖一样(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司空见惯责无旁贷迫不及待一目了然B . 不可或缺义不容辞迫在眉睫一览无余C . 司空见惯义不容辞迫不及待一览无余D . 不可或缺责无旁贷迫在眉睫一目了然二、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
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
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
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
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
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
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
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
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
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 . 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C .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 . 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 . 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 . 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 . 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 . 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 . 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 . 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转换角色侯发山二娃是“上一当烩面馆”的小伙计。
不像正规的酒店,即使小伙计这个角色,也分前厅、后厨,前厅又分传菜的、迎宾的,后厨又分择菜的、洗涮的,等等,多了去。
二娃没有具体的工作,却不轻松,有什么活儿干什么活儿,端盘子,抹桌子,扫地,擦玻璃,有时间还要起五更陪着老板去买菜。
老板太抠门,大厨也不聘用,自己掌勺,服务员就聘用了两个人,除了二娃外,还有一个女孩子,山桃,她负责择菜,洗刷碗筷,吃饭时辰,还要站在门口招呼人。
虽然忙一些,老板给的工资不低,管吃管住,每月两千元,这在同行业中已经是不低的了,有的星级酒店只给一千多一点。
当然,这里是说钱不见钱,老板承诺年底一块儿给。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老板承诺开工资,放假,回家过年去。
二娃盘算着自己能开多少钱,回家给爹捎个帽子,给娘选件羽绒服,给小妹买个手机……结果一晚上也没睡踏实,老是在做梦,一会儿梦见自己在超市挑选东西,一会儿梦见自己坐在火车上,一会儿梦见自己到老家了。
等到醒来,已经是早上八点了。
他慌忙爬起来,脸也顾不得洗,就蹬蹬蹬下楼了。
面馆在一层,他住在楼上。
结果大门没开,老板还没来!若搁往常,老板七点左右就到了。
二娃忙打开门,发现山桃瑟缩着膀子站在门外面,山桃在另外一个地方,和一帮乱七八糟的女孩子住在一起。
两个人收拾罢房间的卫生,已经是九点钟了,老板还没来。
怎么回事啊?二娃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劲,打老板的电话,被告知手机已经关机。
二娃茫然无措的时候。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都是找老板的:一个是房东,说是要房租的,一年的房租四万八,老板一分钱也没给;一个是杀猪的,是来要账的,说老板用了他大半年的肉,欠了五万多;一个是菜农,也是来要账的……原来老板承诺今天兑付,所以他们才来了。
到了十一点,老板还没露面,电话还是关机。
直到这时,那几个讨账的感觉受骗了,对着二娃和山桃骂骂咧咧的,好像他们是冤的头,债的主。
二娃和山桃不敢反驳,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任凭他们的唾沫飞到脸上。
几个债主知道两个服务员也是受害者,欺负他们也没啥意思,便自认倒霉,就又骂骂咧咧地走了。
山桃松了口气,怯怯地说,二娃,咱也走吧?二娃点点头,转而摇摇头,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咋走啊?山桃说,我、我也没有路费……我身上只有十几块钱。
二娃说,你回家一趟得多少钱?山桃说,汽车、火车、三轮车,得一千六百块。
咱两个差不多。
二娃说,哎,这冰箱里还有肉,还有青菜,咱把路费挣出来再走吧?山桃迟疑了一下,说你会做烩面?二娃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把生的做成熟的就中,来咱这小店的,身份跟咱差不多,不是啥讲究人,即使有些差池,不会找麻烦的。
你真有把握?山桃扑闪着眼睛。
想着是给咱的家人做饭吃哩,能错到哪里去?二娃蛮有信心地说。
中!山桃的两只眼睛越来越亮。
说干就干,二娃把火打开,一边烧水,一边去切肉;山桃择葱、剥蒜……当把第一碗烩面端给一个中年汉子时,说实话,二娃的心里还没底,忙让山桃把醋、辣椒、盐拿过去,说大哥您看看合您口味不,需要啥您自己添加。
中年汉子哧溜了一口,头也不抬,说,中,中,中。
二娃和山桃相视一笑,信心大增。
接下来,越发操心。
还好,一碗接一碗,没有一个顾客说孬的。
忙到天黑,两人算了算账,挣了六百块。
照这个数目,咱再干六天就能把两个人的路费挣出来。
二娃掰着指头说。
第二天早上,二娃去市场上进菜;山桃在店里忙活。
九点钟,饭店准时开门营业。
这一天,两个人赚了七百块。
……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娃和山桃已经赚了六千块钱。
二娃说,山桃,咱回家是不可能了,车票估计买不到了。
咱不如不回家,继续干下去,然后把账一撮儿一撮儿还清再做打算,你看如何?中!听你的。
山桃说。
就这样,二娃和山桃干了多半年,终于还清了前任老板所有的欠款。
由于两个人用心经营,口碑传了出去,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要关门已是不可能了,两个人也舍不得关门,于是打出广告,招聘三个小伙计,把生意往红火处弄。
报名者蜂拥而至,当其中一名站在二娃面前时,他愣住了——这个人是年前逃跑的老板!二娃不计前嫌,收留了老板。
没过多久,饭馆的名字由“上一当烩面馆”改为“小夫妻烩面馆”。
怎么回事?您自个儿琢磨去吧。
(选自《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说钱不见钱”“承诺年底一块儿给”,巧妙再现、揭示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为后文老板当面赖帐的情节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