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强夯、强夯置换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强夯置换处理施工方案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道路工程强夯、强夯置换施工方案(金城路、环湾东路)批准:审核:编制:中水电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部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工程概况 (2)4、施工组织 (5)5、施工平面布置 (6)6、工期计划及措施 (7)7、资源配置计划 (9)8、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3)9、质量、安全、环境控制措施 (27)强夯、强夯置换施工方案(环湾东路)1、编制依据1.1、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金海路施工图纸;1.2、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1.3、自然条件调查及施工资源调查资料;1.4、《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 50783-2012 );1.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1.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08 );1.8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D31-02-2013 )1.9、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2.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2.2 、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施工机械。

2.3、符合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要求。

2.4、处理好当地村道的交通维护与转换。

3、工程概况金山湾生态城位于烟台市金山港区金山湾及周边地块,西至卧龙山,北至黄海之滨,南至昆崙山南路,东至大金山。

规划总用地17.88 平方公里。

本方案涉及的道路软基处理强夯、强夯置换施工包括:金城路、环湾东路。

根据施工图设计,软基处理采用强夯及强夯置换进行处理,其中:环湾东路强夯置换处理范围为K0+260 ~710段,处理路线长度450m ;强夯处理范围为K0+710〜K2+000 ,抛石挤淤+ 强夯处理范围为K2+000 ~K2+346 ,处理路线长度1636m。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强夯置换施工是一种针对土壤改良和地基加固的技术,通过利用超大能量的夯击作用改造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承载力。

以下是关于强夯置换施工方案的一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土壤勘测和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确定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以及工程所需的夯击能量。

2. 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夯击点的布置、夯击次数和能量、强夯设备的选型和使用等。

3. 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强夯机、夯击塔、测距仪、标志牌等。

二、强夯施工步骤1.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夯击的起始位置和布点,设置标示牌进行标识。

2. 安装强夯机和夯击塔,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夯击桩型号。

3. 进行初次夯击,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夯击次数和能量,逐点夯击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4. 进行强夯设备的移动,继续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夯击工作。

5. 对于地基状况较差或需要加固的地段,可进行选点加固夯击,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1. 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强夯施工需要有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在夯击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掌握夯击效果和土壤的变化情况。

4. 对于特殊土质和复杂地质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进行合理的安全措施。

5.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和评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强夯置换施工是一种有效改善土壤和地基工程性能的方法,它能提高土壤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施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环境和安全要求,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

同时,也要进行施工后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XX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一期)三标段路基强夯及强夯置换工程施工方案审核:编制: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年3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部署 (3)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五、施工工艺 (6)六、质量保证措施 (13)七、安全保证措施 (15)八、文明施工 (13)一、工程概况:XX湾新区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六号路(南4号路-南10号路)道路工程,K1+314.097~K1+960、K2+060~K2+130.543段场地表层为近期回填土,回填厚度介于4~5m,松散,主要由粉质土混砾构成,欠固结,为较差地基土,设计要求采用强夯处理。

K0+956.302~K1+048.227 段地表层为近期回填土,回填土厚度介于1~2.5m,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混砾石构成,欠固结,为较差地基土,由于覆盖层较薄,设计要求采用强夯置换处理。

本工程施工工程量如下:强夯处理长度715m,面积44625㎡(夯击能2000KN·m),强夯超填土方量31238m3;强夯面积44625㎡。

强夯置换处理长度92m,面积5608㎡,满夯面积5608㎡(夯击能1000KN·m)。

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有关设计文件、图纸。

(4)施工合同;三、施工部署1、项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情况如下: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配合项目经理的具体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 质检员:负责项目部的质检管理工作 安全员:负责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 材料员:负责项目部的材料管理工作项目组织机构图2、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拟分两个施工段落即路基强夯施工段和路基强夯置换施工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海南恒大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第一阶段(1区)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海花岛3#岛详勘工程位于儋州市滨海新区海花岛3#岛,拟建2层建筑一栋、3层建筑47栋、6层建筑2栋、7层建筑17栋,起重6层7层建筑处设有整体1层地下室,拟建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埋深待定。

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成果及场地附近资料,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共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揭露地层由上到下分为:①素填土:青灰色,干饱和,松散,土质不均匀,成分以石英质砂为主,含少量贝壳碎屑,为新近人工回填土。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灰黑色,软塑状,土质不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含少量有机质,韧性、干强度差,有轻微摇振反应,含少量细砂.③珊瑚贝壳砾砂:杂灰色,灰黄色,松散状,以较多珊瑚碎屑及贝壳碎屑夹石英质砾砂为主。

呈块状,块径2~6cm④-1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状,土质不均匀,韧性、干强度中等,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含较多的石英质细砂.⑤粉质粘土:青灰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坚硬状,土质不均匀,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局部含少量石英质砂及贝壳碎屑,其中11。

7~13.0米为生物碎屑、石英质砂等钙质胶结呈半成岩状,致密状。

三、施工技术要求一、设计依据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2、《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

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8、《海花岛3#岛首期规划总平图》(业主提供).9、《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1区)地勘中间资料》(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7月)。

强夯置换法施工组织设计

强夯置换法施工组织设计

强夯置换法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及地勘报告;(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5)《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GB 51254-2017);(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1.2 编制原则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成立了由总工程师领衔,公司专业部门以及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的编写小组,确保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符合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符合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

我们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对本标段工程进行了仔细踏勘,对该工程的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和地貌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同时,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地勘报告等资料,深刻领会了业主对本工程的各项要求。

我公司将全力以赴,成立由参与过多年施工的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班子,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及强大的机械施工能力,贯彻和实施本技术标中所承诺的各项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等,实现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2 施工方案2.1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2.1.1 地基处理设计本工程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

2.1.2 地基处理参数采用“点夯二遍”,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分两遍点夯进行,第一遍夯击能为3000kN.m,击数6-8击,且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60mm;第二遍夯击能为3000kN.m,击数4-6击,且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60mm,并应同时满足:场地地基强夯后技术参数要求(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指标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压缩模量在影响深度范围内不小于10MPa。

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施工技术方案

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施工技术方案

XX道路工程软基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X X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二Ο年月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施工技术方案一、变更理由本合同段施工里程起于荷塘乡清水村K6+328.878,终于湘潭市飞龙桥K10+840,其中包含清水连接线K0+000~K1+696.109,全长约为5.4 Km。

主线路线大致为南北走向,途经清水村,于高月塘跨湘黔铁路,在飞龙桥与107国道相接;清水支线起点位于五爱村107国道,向东在清水村小学北侧与主线K6+433.227相交。

路线行经地区多为耕地、居住区,部分为荒山,杂草丛生,降水量充沛,地表水系发达,多鱼塘、水田、沟渠等。

本合同段内路基塘堰、水田的按设计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整体式强夯置换抛石挤淤和排水挖淤。

当淤泥深度小于3m时,采用排水挖淤换填法,当淤泥深度大于3m时采用整体式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

强夯置换是地基加固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强夯施工工艺在建筑场地上形成一定深度的夯坑,在夯坑内回填高强度、低压缩性的置换材料,利用夯能打入软土层中,在地基中形成结构密实、有较高承载力的置换体;在通过满夯桩间土,使之充分排水固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

此法施工设备比具有较简单(一台起重设备带夯锤一个和一台推土机)、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施工速度快、材料价格低廉、且易于获取、效果显著等优点,主要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软土地基。

经现场核实本合同段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段落及数量如下表: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工程数量表序号起止桩号长度(m)抛投片石(m3)123456二、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施工方法(一)、测量放样:施工前,会同监理工程师先对鱼塘面积、淤泥深度进行测量,确定其淤泥厚度及施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修建施工便道抛石挤淤表面平整布置夯点机械就位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夯锤自由下落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低能量夯击表面松土(二)、抛投片石:抛石料径下大上小,原则是大于50cm的石料抛于塘底。

地基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地基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地基强夯置换施工方案地基强夯技术是一种通过振动和冲击的方式,提高土壤密实度和强度的工程方法。

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地基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下面是一个示例方案。

施工区域选择根据地基工程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区域。

要考虑到地基强夯技术在不同土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施工难度。

同时,也要避免选择有地下管线等隐患的区域。

现场勘察和测试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和测试,了解现场的土质条件和地下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常用的测试包括土质取样和试验、地下水位监测等。

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和周边环境,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然后,进行场地平整和排水设施的建设。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确定强夯能量和频率根据实际情况和土壤类型,确定合适的强夯能量和频率。

能量和频率是影响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硬的土壤需要较大的能量和低频率,而较松软的土壤需要较小的能量和高频率。

施工设备选择和调试根据施工要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强夯设备。

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要与施工目标相匹配。

在施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运行正常。

施工操作规程制定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规程要包括安全注意事项、设备操作方法、施工速度和路径、振动测量等内容。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资质,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振动监测和震动管理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振动水平和土层的反应。

通过振动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施工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要注意地震动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

质量控制和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

通过采取钻探和取土样品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施工的效果和地基的稳定性。

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强夯、强夯置换及振动碾压施工方案

强夯、强夯置换及振动碾压施工方案

强夯、强夯置换及振动碾压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即利用重锤高落产生的巨大冲击能,使土体产生强制压密而减小压缩性、提高强度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与强夯法有所不同的是,强夯置换法是利用重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碎石、片石、矿渣等性能较好的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一个一个的粒料墩,墩与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本标段中,设计采用强夯法处理的包括:现有由开山石料回填的陆域Q区,码头后方回填区域A区,堆载预压S1区和S2区,以及真空联合堆载W区,其中,S1区、S2区和W区的强夯为待定项目;D区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结束后,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

两种方法相应的处理面积分别为528691m2(包含待定项目),和34488m2;具体分区情况见附图1(附图1-1:I标段地基处理平面布置示意图)。

本标段强夯施工具有处理范围广,夯能类型多、夯能较高以及夯点布置多样等特点。

由于施工区域未来交叉作业多,对安全防护和工序协调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全面统筹,在确保本分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要确保周边分项作业人员和结构的安全。

考虑到本工程北端靠惠澳大道一侧边界架设有高压线,为保证施工安全,从场地北侧边线往南15m宽的条带R区(平面位置如附图1所示)采用振动碾压法进行处理,处理面积为9276m2;码头现浇砼胸墙后缘至距码头前沿25m以内的范围也采用振动碾压法进行处理。

碾压按设计方案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在强夯施工平面顺序上,首先进行Q1区的山体开挖,并同时进行Q1区、Q2区、Q3区、Q4区、Q5区、Q8区以及Q6区等现有施工区域的开挖整平施工,整平至强夯起始标高,然后安排强夯施工。

Q5区强夯施工时,在现有前导标周围25m范围的区域,须拆除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Q8区在S2区堆载预压施工前进行强夯施工,以及Q6区靠近一期通用码头侧部分的T02块的强夯施工。

接下来,进行Q6区沿吹填区周边区域的强夯施工,该区域施工赶在W区浅层预处理开工前完成,可有效利用交叉施工时间缩短工期,避免强夯振动对真空预压密封效果、堆载边坡稳定性的影响;Q7区在抛石挤淤或推填开山土石成陆后进行强夯施工,R1~R3区振动碾压施工可与Q区强夯施工交叉同步作业;强夯置换D区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结束后开始。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强夯置换施工工艺2.21.1 工艺概述强夯置换法利用带有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反复将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并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和振动能量。

在夯坑内不断填加石块、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强行夯入并挤开周边软土,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大于夯锤直径的碎石墩。

这种碎石墩一方面有置换作用,使建筑物荷载向桩体集中;另一方面是强夯加密作用,在强夯处理饱和细颗粒土类地基时必须给予排水的路径。

强夯置换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和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加固处理。

2.21.2 作业内容1.平整场地;2.布置夯墩;3.就位机械;4.起吊夯锤到预定高度;5.自由下落夯锤夯击;6.起吊夯锤到预定高度;7.回填置换材料;8.反复夯击回填料到与坑顶平;9.移位。

2.21.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强夯置换处理地基施工结束后28天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强夯置换应采用动力触探对墩身密实度进行随机检验,检验数量为总墩数的2‰,且不少于3根;采用静力触探检查墩间土的强度,每3000㎡抽样检验6点。

3.强夯置换墩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平板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为总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2.21.4 工艺流程图强夯置换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21.4.2.21.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工艺步骤1.施工前先开挖、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至起夯面标高并做好防震措施。

按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强夯锤及施工机械。

2.各夯点应放线定位。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

3.当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粗颗粒材料的垫层,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 m。

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4.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调整脱钩装置限位钢丝绳,使夯锤落高达到夯击能量的要求,开始强夯置换施工。

5.夯前观测孔隙水压力,每次夯击后均按相关要求的时间及频次观测孔隙水压力,以掌握准确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三、施工总体部署1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12.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23.施工进度计划3四、强夯参数41.强夯置换参数设计4五、强夯施工方法51.施工方法52.施工顺序及步骤7六、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81.施工技术要求82.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93.强夯竣工质量验收94.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101.质量保证措施112.保证质量的措施123.技术质量措施134.质量文件管理控制145.工期保证措施156.雨天施工工作安排及措施16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17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72.环境保护措施203.环境保护措施204.文明施工措施21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东段T17合同段设计变更(补充)通知单(编号:GL-T17-2011-LJ002);2.《招标文件》;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业主、总监办、驻地办相关要求。

7.通行的和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方法。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K137+875-K138+010段土质经地质钻探发现该区域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中风化灰岩组成,其中粉质土层上层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厚度约5-10m,该层地基层载力极低,需处治后才满足工程需要,因此该段设计采用强夯置换处理。

处理合计长度135m,处理面积9342m2。

4500KN·m点夯数量为763个。

1500KN·m满夯面积9342m2。

三、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施工负责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项目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

项目经理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职能以及施工人员设置见下表。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

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简介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是一种地基加固方式,旨在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土体稳定性。

该工法将地基土逐层夯实,同时保持原有地基水平,以此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改进后的强夯置换施工工法在原有工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更高强度、更高效的前提下完成工程。

施工工艺强夯置换施工工法(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地表清理:清除施工区周围的杂物、泥沙等。

2.挖掘开挖坑: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区进行深度开挖,并按照设计深度布设钢筋网。

3.打钢构筑件:根据设计图纸,设置钢筋网。

4.铺设隔离层:在钢筋网上铺设隔离层,以避免混凝土与地基土直接接触。

5.浇注混凝土层:施工人员将预先调配好的混凝土均匀倒入坑中,并进行压实。

浇注混凝土层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一般不大于50cm,要求保持水平度。

6.打强夯具:趁混凝土未完全凝固之际,使用强夯工具一次性完成混凝土夯实和原土置换,使地基更加坚实和紧密。

工法改进改进后的强夯置换施工工法相比原有工法,主要改进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改进后的工法采用高强度、高品质的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层的稳定性和坚实度。

2.工艺监测:引入了科学严谨的工艺监测机制,对混凝土层的厚度、坚实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设备升级:改进后的工法使用更加高效、稳定的强夯具和混凝土浇注设备,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4.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适用范围改进后的强夯置换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基加固工程,尤其适用于下列项目:1.高层建筑基础加固工程。

2.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基础加固工程。

3.油罐基础加固工程。

4.建筑物下部软基处理工程。

优点改进后的强夯置换施工工法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经济实用:改进后的工法相对于其他精密加固方式,更加经济实用,适用性更广泛。

2.施工快速:工法改进后,施工速度得到提升,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1. 引言强夯置换是一种常用于改善地基土质和增强地基承载力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强夯置换施工的步骤、施工材料及工具,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2.1 地基勘察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勘察。

通过地质勘察和土壤取样分析,确定地基土质的类型和承载力。

2.2 施工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没有障碍物。

检查相关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3 夯击参数的确定根据地基土质和工程要求,确定强夯置换的夯击参数,包括夯击间距和夯击能量。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工程经验和地质勘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2.4 夯击施工根据确定的夯击参数,使用强夯机进行夯击施工。

夯击机的操作员根据现场情况控制夯击机的位置和夯击频率,确保夯击能量均匀且合适。

2.5 施工记录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夯击参数、夯击次数和夯击深度等数据。

同时,对施工区域进行监测,包括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等,以便及时调整施工策略。

3. 施工材料及工具3.1 强夯机强夯施工需要使用强夯机,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3.2 强夯锤头强夯锤头是夯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量输出和夯击效果与其质量和设计有关。

选择适合施工的锤头,保证施工质量。

3.3 钢板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中,需要在夯击区域放置钢板,以增加夯击效果并保护地面。

3.4 计量仪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计量仪器,用于测量夯击能量、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参数。

4. 施工注意事项4.1 安全防护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包括佩戴防护头盔、护目镜、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设置警示标志和隔离带进行安全引导。

4.2 施工时间强夯置换施工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时间,避免对周边居民和交通造成不便。

4.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对施工记录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施工策略,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三、施工总体部署 (1)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 (1)2。

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 (2)3.施工进度计划 (3)四、强夯参数及试夯区 (4)1。

强夯置换参数设计 (4)五、强夯施工方法 (5)1。

施工方法 (5)2。

施工顺序及步骤 (7)六、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 (8)1.施工技术要求 (8)2.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9)3。

强夯竣工质量验收 (9)4。

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 (10)1.质量保证措施 (10)2.保证质量的措施 (12)3。

技术质量措施 (13)4.质量文件管理控制 (14)5。

工期保证措施 (15)6。

雨天施工工作安排及措施 (16)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7)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7)2.环境保护措施 (20)3。

环境保护措施 (20)4。

文明施工措施 (21)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东段T17合同段设计变更(补充)通知单(编号:GL—T17-2011-LJ002);2.《招标文件》;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业主、总监办、驻地办相关要求.7.通行的和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方法。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K137+875-K138+010段土质经地质钻探发现该区域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中风化灰岩组成,其中粉质土层上层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厚度约5-10m,该层地基层载力极低,需处治后才满足工程需要,因此该段设计采用强夯置换处理。

处理合计长度135m,处理面积9342m2。

4500K N·m点夯数量为763个.1500K N·m满夯面积9342m2.三、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施工负责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要求强夯置换施工方法是一种通过高能级夯击将原地基土与填充材料共同置换形成新地基的技术。

本方案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编制,适用于一般土壤及软土地基的处理。

二、清理与整平场地在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全面清理,移除杂物、垃圾和不合格土壤。

同时,对场地进行整平,确保场地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整平后的场地应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三、布点与夯击能量布点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通常按照梅花形或方格形进行布置。

夯击能量应根据土壤性质、夯锤重量、落距等因素确定,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夯击能量。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夯击能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对夯击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沉降量、隆起高度、夯击次数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夯击能量或布点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五、填料选择与处理填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如石粉、砂土等。

填料应进行筛分、拌合等处理,以提高其均匀性和密实性。

填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夯击效果。

六、施工质量与安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设置围挡、减少噪声和扬尘等。

七、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了解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扬尘和废水的排放,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敏感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

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竣工质量验收与文件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竣工质量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变形量、外观质量等。

验收合格后,应编制完整的施工文件,包括施工记录、监测数据、验收报告等,以备查阅和归档。

本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1. 简介强夯置换法,又称为“静置换法”或“置换法夯实”,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该施工方案旨在提供对强夯置换法的全面介绍,包括施工原理、设备要求、施工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原理强夯置换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夯锤)对地基进行连续的打击,将能量传递给地基,使其颗粒稠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夯锤下落时释放的能量会形成地基的压实区域,同时将原有松散土颗粒挤出,使其被替代为更密实的土颗粒。

3. 设备要求进行强夯置换法施工需要以下设备: - 强夯设备:包括夯锤、铲斗、液压系统等。

夯锤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类型和施工要求确定,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夯击频率。

- 支撑工具:用于支撑夯锤并保持其稳定性。

常见的支撑工具包括钢管桩和支架系统。

- 检测设备:用于监测地基的夯击效果,包括振动监测仪、沉降监测仪等。

4. 施工步骤强夯置换法施工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根据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夯锤和支撑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工作区域的平整和安全。

步骤二:预处理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地面改良工作,如移除大块的岩石或树根,平整地表等。

步骤三:布设监测点1.在施工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用于监测地基的夯击效果和后续工程的影响。

步骤四:强夯施工1.将夯锤悬挂在支撑工具上,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击。

2.控制夯锤的落锤高度、夯击频率和夯击位置,确保施工效果。

3.持续进行强夯施工,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步骤五:监测与控制1.在夯击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夯锤的落锤高度、夯击频率和夯击位置等参数。

2.进行地基的振动监测和沉降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

步骤六:验收与总结1.完成施工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

2.根据监测数据和实际情况,评估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3.总结施工经验,完善施工记录,为以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置换法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程,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嘿,兄弟,今儿给你整一个经典又实用的方案——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别看这名字挺高大上,其实里面门道多了去了。

咱就直接进入主题,一点一点给你捋清楚。

咱们得明确一下强夯和强夯置换是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强夯就是用大锤子砸地面,让土层更结实;强夯置换呢,就是用石头或者砂石等材料替换掉一部分软土,让地基更稳固。

下面,咱们就开始具体施工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1.收集资料: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情况。

2.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制定合理的强夯或强夯置换方案。

3.准备设备:购买或租赁强夯机、破碎机、挖掘机等设备。

4.招标投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招投标,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

二、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垃圾清除干净,确保场地平整。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强夯或强夯置换的位置。

3.强夯施工:a.进行试验性强夯,确定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

b.按照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c.强夯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地面沉降和侧向位移,确保施工安全。

4.强夯置换施工:a.进行试验性置换,确定最佳置换材料和置换深度。

b.按照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置换施工。

c.置换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地面沉降和侧向位移,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预留一定的施工缝,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

6.施工缝回填: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缝进行回填,确保地基整体稳定性。

三、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2.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4.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后期处理1.施工结束后,对地基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3.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场地平整,为后续工程做好准备。

兄弟,这事儿就说到这儿了。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关键就是细心、认真、专业。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强夯置换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强夯置换法主要适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还可处理饱和砂土地基,消除液化,隔振液化,消除湿陷性黄土的不均匀沉降。

二、施工准备1、在强夯置换之前应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可能存在的软弱夹层,以便确定夯击能量及置换深度。

2、在强夯置换之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夯点位置。

3、根据夯击能量和置换深度,确定铺设厚度和坡度。

三、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平整场地,清除置换范围内的树根、生活垃圾和杂物等。

2、铺设垫层:在平整后的场地上铺设垫层,垫层材料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或碎石,垫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夯击置换:采用夯击设备进行夯击置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能量和次数。

在夯击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4、检测验收:在完成夯击置换后应对地基进行检测验收,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注意事项1、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在强夯置换后应对地基进行检测验收,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噪声、振动和灰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优缺点优点:强夯置换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缺点:强夯置换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施工成本较高,同时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振动和灰尘等影响。

六、发展前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强夯置换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强夯置换法将会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三、施工总体部署2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 (2)2. 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 (3)3. 施工进度计划 (3)四、强夯参数41. 强夯置换参数设计 (4)五、强夯施工方法61. 施工方法 (6)2. 施工顺序及步骤 (7)六、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81. 施工技术要求 (8)2. 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8)3. 强夯竣工质量验收 (8)4. 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101. 质量保证措施 (10)2. 保证质量的措施 (11)3. 技术质量措施 (11)4. 质量文件管理控制 (12)5. 工期保证措施 (12)6. 雨天施工工作安排及措施 (14)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15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5)2. 环境保护措施 (16)3. 环境保护措施 (17)4. 文明施工措施 (17)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樟市至花东段T17合同段设计变更(补充)通知单(编号:GL-T17-2011-LJ002);2.《招标文件》;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业主、总监办、驻地办相关要求。

7.通行的和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方法。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K137+875-K138+010段土质经地质钻探发现该区域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中风化灰岩组成,其中粉质土层上层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厚度约5-10m,该层地基层载力极低,需处治后才满足工程需要,因此该段设计采用强夯置换处理。

处理合计长度135m,处理面积9342m2。

4500KN·m 点夯数量为763个。

1500KN·m满夯面积9342m2。

三、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置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施工负责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项目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

项目经理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职能以及施工人员设置见下表。

2.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拟进场的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施工机具的数量须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作必要调整。

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材料,使得施工现场施工作料流动有序,不积压,不短缺,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主要工序为片石回填、强夯施工等。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工期3个月内完成全部工程量的施工。

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动态控制。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接通水、电管线;施工范围内清理、平整场地,铺设施工便道;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材料进场;试验装置埋设等。

由于强夯处治离康盛农药厂围墙距离较近,(在里程桩号K137+730-K138+040左侧,围墙离强夯区最近距离约为20米左右)强夯开工前我部已在离K137+850-K138+030主线左幅路基坡脚3米处挖一条防震沟。

宽度为1米,深度为附近建筑物基础底2m以下。

防止强夯时产生的振动对附近建筑物及生产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阶段为片石强夯置换施工。

若填石进度不延误,安排1台强夯机施工,可在一个半月内完成该项目的施工。

第三阶段为满夯施工:安排1台强夯机施工,可在1个月内完成。

本工程按上述计划有序进行,强夯工期按三月安排,根据我公司的实力和经验,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目标任务。

总工期目标:开工2011-10.10至2011-12-10结束四、强夯参数1.强夯置换参数设计(1)点夯施工参数经过现场3个夯点试夯,采用圆柱锤进行点夯,锤重25T,夯锤直径为2.3m,落距18m,点夯夯击能为4500KN·m。

第一试夯点点夯20击,沉降量为14.56m,第二试夯点夯10击,沉降量5.75m,第三试夯点夯8击,沉降量3.68m。

试夯资料附最后页。

夯点按正方形进行布设,第一遍点夯各夯点中心间距为7m,边夯边填,每次夯击后补填至强夯工作面后再次夯击,强夯夯坑补料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50cm的开山片石。

第二遍点夯夯击点位于第一遍之间,夯击过程与第一遍相同,但第一遍后必须待孔隙水压力减少90%后才能进行第二遍夯击。

现场派专人跟踪对每次点夯数据进行记录,由现场旁站监理对回填工程量进行签证。

拟定现场记录表如下:收锤标准:点夯夯击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并应同时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夯坑周围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等要求。

在未经实验时,原则上每点夯击次数不小于6遍。

(2) 满夯施工参数:1) 满夯能量:1500KN ·m ,夯印搭接大于1/3锤径; 2) 满夯击数:3-4击。

3) 采用圆柱锤、锤重25T 、落距6m 。

五、 强夯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1) 施工顺序放线定位→第一遍片石强夯置换施工→场地平整→放线定位→第二遍片石强夯置换施工→场地平整→满夯→场地平整→竣工验收。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水和淤泥,现场采用临时挖排水沟,集水井进行排水。

用挖机配合运输车或装载车将淤泥及时清理。

(2)2.施工顺序及步骤清除地表下各种障碍物(包括人防工程、建筑垃圾、地下管线、电缆等)场地整平;并修筑施工便道。

回填填料至工作面,回填料采用附近开山灰岩,最大粒径不大于50cm。

首次堆料厚度控制在1m左右。

(1)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用装土的红色塑料袋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并测量场地的高程。

(2)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如果形成夯坑达到100cm时,及时由人工或机械向夯坑堆回填料;在堆平后在进行下次一次夯击,直至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

每台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观测仪器用S320水准仪;(3)施工过程中,定期地对夯锤吊高、击数及夯点偏差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检查记录。

收锤标准同前所述:(4)回填夯坑整平;(5)进行第二遍置换点夯;(6)回填夯坑填料整平;(7)进行满夯施工。

六、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1.施工技术要求(1)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2)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3)夯击按由内到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施工。

2.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减少强夯施工对场地现有及即将施工的管线、结构造成损害的质量措施:(1)确定强夯范围时应离开现有建筑物或设施距离不少于20m。

(2)开挖隔震沟。

3.强夯竣工质量验收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1)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2)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3)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4)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5)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6)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变更设计图、变更设计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及业主通知等);4.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住处化施工,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2)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采用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4)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

(5)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6)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7)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8)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9)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办法。

(10)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11)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多遍夯击,直至满足强夯置换设计要求及收锤标准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总工程师)、工程部、质量安全部及队长、质检员、班(组)等组织的质量保证体系,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每个施工点、工序的工程质量,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工程质量动态。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的质检员必须对工程部、质量安全部负责,工程部、质量安全部必须对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负责,层层落实,贯彻到底。

(2)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图所示。

(3)(4)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由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人员、工人组成“三结合”小组,针对技术质量关键和质量通病的课题组织攻关,对质量难题集中分析拟定措施,下达并执行措施,检查效果,最后总结经验,纳入标准。

2.保证质量的措施抓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抓质量工作以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

(1)提高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质量责任制。

(2)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同时时还必须进行复检工作,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得使用。

对于成、半成品进场时,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无合格证的严禁使用。

(3)在施工中一定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等有关规定以及设计要求变更通知单、质监部门的指示进行组织施工,如发现现场情况与图纸不符时,应及时与质监部门和设计院联系,尽快进行处理。

(4)各工序检查验收均应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执行,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处理。

(5)施工中各工序、各部门的隐蔽工程都应填好隐蔽记录,监理单位签字验收后,方有施工一道工序。

3.技术质量措施(1)对关键工程,如测量、试验、机械等要制订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工作岗位培训,严格考核,坚持持证上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