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中国民间美术论文篇2试谈中国民间美术特征【内容摘要】特征是人们借以区别事物的依据。

文章指出,民间美术是群体艺术,集体性特征是民间美术区别于普通美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民间美术仍然保留着作品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民俗文化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动力,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没有传承性的作品很难说是民间美术。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集体性原发性民俗文化传承性特征是人们借以区别事物的依据。

我们不可否认民间美术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独特的鲜明特征。

它以特有的寓意深邃、文化内涵丰富、使用方便,为人们喜闻乐见。

一、民间美术的集体性特征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华民族群体在为自身需要创造劳动工具、生活用具及住房的同时,也创造了视觉形象艺术,当然这些都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可以说,集体生活是民间美术设计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民间美术也就没有存在的根基。

民间美术即使是个别人的创造,但作品服务于集体劳动者,是人们社会生活需要。

由此可见,我国的民间美术是群体艺术,是业余性的,不是专业性的;不是职业艺术家创造的艺术,而是生产者的艺术,是集体与个体的有机整合,集体性特征是民间美术区别于普通美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民间美术的原发性特征从民间美术创作的色彩、形态、寓意来看,民间美术仍然保留着作品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张道一称其为“原发性”。

民间美术一直保留着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其内涵深远丰厚,与原始文化关系密切,许多造型、图式的创造与华夏民族起源有关。

比如当代农村一些仍在使用的锄头、木盆、镰刀等生产和生活工具,与新石器时代的同类器物在功能和造型上变化不大。

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体现在它是自发的美术生产,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活动。

人民群众通过对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等自然属性,以及其形体、色彩、空间等和谐组合的认识,按照自己主观意愿对这种现象进行分解组合,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气息。

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谈中国民间服饰中的吉祥文化吉祥是指美好的征兆。

吉祥观念来源于民间信仰。

中国民族服饰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它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造型款式,还在于它运用了大量神奇而完美的图案花纹作为装饰.这些象征性图案在服饰纹样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它们大多具有祈吉纳祥的美好含义,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主题纹样。

(一) 具有图腾崇拜遗痕的吉祥图案吉凶祸福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价值观念。

在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童年时期,生存和繁衍被视为头等大事。

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们祈望借助凶猛的动物来增添自身力量,祈望借助鱼类、蛙类的繁殖能力,以使子孙得以绵延。

先民将这些动物作为氏族的标记、徽章,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吉祥观念。

当图腾崇拜物脱离神圣信仰范畴以后,其信仰演化成为崇尚,图腾崇拜物便成为一个民族共有的吉祥物。

这种具有原始的图腾崇拜遗痕的吉祥图案在服饰文化中随处可见。

龙就是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吉祥物演变过程的典型。

龙在所有的图腾神中,最具有生命力。

它是以蛇为原形,兼收了鹿角、牛头、鹰爪、鱼鳞等综合形象的瑞兽。

它是英勇和神圣、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在民间信仰中,龙是兴万物,主丰收的吉祥之神。

所有与龙有关的图案都有吉祥美好的涵义,如“龙凤呈祥”等。

龙又具有保护神的身份,故龙的形象常常出现在民族服饰图案中,如侗族的龙衣、土家族织锦双龙、苗族服饰上苗龙的图案。

凤凰神话传说中的瑞鸟,“天上百鸟朝凤凰”,是中国东部民族的保护神。

凤凰的美丽形象作为吉祥、喜气的象征广为流传和应用。

在民族服饰中,凤鸟的纹样和造型,姿态优美,神气十足。

如畲族“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凤头;衣裳、围裙上用红、黄及金银丝线绣出的花边图案,象征的凤颈、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的腰带头,象征凤凰尾;佩于全身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凤鸣。

还有苗族刺绣凤凰图案。

中国人尚虎,对虎的崇拜由来已久,彝族奉虎为图腾,彝族服饰多以虎头的纹样装饰。

虎是百兽之王,虎的造型图案随处可见。

虎的形象凶猛威严,象征权利威权、镇恶辟邪同时具有保护儿童的社会功能。

民间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民间美术是指在平民、非专业艺术家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工作、信仰和社会等方面的真实体验和表达,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展现了普通人群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才能。

在中国,民间美术是世代相传的重要艺术形式,涵盖了书法、绘画、刺绣、剪纸、泥塑、陶瓷、木雕、石刻等多种艺术门类。

一篇民间美术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民间美术的历史和发展:探讨中国古代和现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清代年画、农民画等,以及现代农村和城市中产生的新民间美术形式。

2. 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研究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解读出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探究其传统价值观、习俗和信仰。

3. 民间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形式语言、色彩运用、构图等。

可以通过对传统技法和创新表达的对比,讨论民间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4. 民间美术与当代社会:探讨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研究民间艺术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和机遇,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民间美术的认可和支持。

5. 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分析当前民间美术面临的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政府、学术界和社区合作的方式,进行民间美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承,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播。

这些议题只是民间美术论文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可以选择适合的议题并展开深入研究。

同时,对于民间美术的研究还需要有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参与和观察,更好地了解和解析民间艺术创作的背后意义和价值。

民间传统艺术论文

民间传统艺术论文

民间传统艺术论文民间传统艺术论文一、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老杨公“老杨公”能历时几百年而流传至今,是跟它的地域性特色和原生态特色分不开的。

早在2008年,老杨公就被评为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仅是因为了老杨公的故事反映了人们互敬互爱,教育婆媳和睦相处、夫妻合好,赞颂勤劳勇敢、驱恶行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它既了保留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老杨公”采用广西合浦地方方言演唱,主要由民族乐器+打击乐锣鼓+独唱、对唱、三人联唱+舞蹈+顺口溜+讲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表演形态富有原生性,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老杨公》的音乐是以廉州方言发音音调为基础的,富于原生性的民间音乐结构。

它的歌曲种类是山歌类歌种。

音乐曲调是民族调性sol1adoremi的微调式。

从音乐结构来看,“老杨公”以“西海歌”的音乐旋律为核心,配以其它音乐曲牌如“东海歌”“西海歌”、“撑船调”、“棹船调”、“西江月”、“犯仙调”等,通过重复、变化、交替发展等方法,构成具有浓郁而鲜明的沿海地方特色、曲牌丰富多彩、风格统一的联曲,“老杨公”的音乐虽然曲牌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乐段结构;在四乐句的乐段结构中,第三句往往是第一句的变化扩展,第四句往往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

第一句一般结束在调式音阶的第三级或第四级上,形成半终止,两句乐句一起一伏,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曲调优美,亲切流畅。

“老杨公”的表演有别于北部湾地区其它民歌的艺术表演,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边唱边跳的民间歌舞艺术。

它能深深扎根在民众之中,代代相传,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是与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较高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分不开的。

《老杨公》全场表演只需两个演员,分别表演“老杨公”和“仙姑”,台下锣鼓手4~5人以及一名掌板者(兼送白、送歌)来配合台上的表演。

民间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民间艺术是指在民众生活中流传久远,以民间传统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

民间艺术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常是口耳相传的,通过民间团体、庙会、节日等场合进行表演和展示。

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吹、弹、唱、磬、击、撞”等为主要表现手法。

例如,中国民间乐器包括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等,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和曲目。

这些音乐作品常常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工作、自然环境等的感悟和情感。

民间舞蹈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千差万别,有的富有节奏感,有的注重舞蹈动作的表情和形态。

例如,江南地区的水袖舞、西南地区的锥子舞、东北地区的舞龙舞狮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舞蹈。

此外,民间戏曲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地方不同,民间戏曲有京剧、豫剧、川剧等不同的流派。

这些戏曲通常是由民间演员扮演,并通过白曲、念白、唱腔等方式表现剧情。

民间绘画、雕塑和民间工艺也是民间艺术中的重要内容。

民间绘画通常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民间雕塑则以泥塑、木雕、石雕等形式表现,常常用于宗教崇拜和民俗活动。

民间工艺则包括陶瓷、刺绣、剪纸、茶艺等,是民众生活中的实用艺术。

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文化记忆。

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民间美术论文集锦9篇

民间美术论文集锦9篇

民间美术论文集锦9篇一、稚拙美。

这是民间美术从原始艺术那里直接继承来的、最能体现人类童年的天真憨稚的美感范畴。

稚拙美在儿童绘画中有充分的体现,即是指儿童绘画中那种幼稚天真的风格。

这种风格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美术的各品种门类中,都是贯穿全局的共性的风格,形成了民间美术天真烂漫、异想天开的审美趣味,就像以儿童的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宇宙、表达意义。

这种稚拙美按照中国美学的传统格式,可以称为“稚趣”。

它不是以和谐为标志的优美,而是一种不和谐带来的趣味,令人由衷地绽开笑颜。

但它又不是像崇高那样严重的令人震惊的不和谐,甚至也还达不到“滑稽”的不和谐程度,它是一种最轻量级的不和谐形态,它带来的笑,是如同大人看到小孩子那种不准确、不熟练的憨稚举动而觉得可亲可爱的笑,而不是滑稽带来的嘲笑或大笑。

民间美术的稚拙美,是人类童年浑沌思维方式在艺术形态上的体现,所以它并不等同于儿童画的稚气,正如人类童年不等同于个体的儿童一样。

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为民间美术就像儿童画一样,它其实比儿童画要成熟、丰厚得多,它只是具有这种天真憨稚的审美趣味,而在其内涵上、体系上却完全是社会文化性质的。

二、滑稽。

《史记·滑稽列传》说“滑稽”指“擅隐语”“善为言笑”“滑稽多辩”。

《史记》索引中说:“滑,乱也,稽,同也。

以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

”这里所说的“乱异同”,即是指出了滑稽的基本形态特征:不和谐。

印度公元2世纪的《舞论》中提到,滑稽是由于颠倒的装饰、不正常的行为、言语、形体动作以及不正常的服装等使人发笑。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认为:“滑稽的事物是其中一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

”近代的美学家们,则从内在形态上深入探究着“滑稽”的本质。

黑格尔认为,喜剧(滑稽)是感性形式压倒理性内容,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在我国1987年出版的《美学教程》中,童坦从黑格尔的思路出发,对滑稽的本质做了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滑稽作为实践与现实相抗争的痕迹特色”,是“善(目的性)对真(规律性)的压倒……在这种对立中,善不符合甚至反对真……因而在这善反对真的现象形式上就表现为善对真的戏弄、压倒,其形式是轻松的。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论文一:传统艺术的定义与意义(800字)
传统艺术是指在文化传承中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艺术形式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传统艺术的定义和意义,以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论文二: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900字)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流派和表现手法,以及其魅力所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重视。

论文三: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1000字)
传统音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现代社会对
传统音乐的认知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四: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850字)
传统舞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体现了特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传统舞蹈形式,分析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所在,以期加深对传统舞蹈的认识和欣赏。

论文五: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创新(900字)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形式,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现代社会对传统戏曲的接受程度和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创新。

论文六:传统雕塑的技术特点与艺术表现(950字)
传统雕塑是通过雕刻材料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

本文将介绍传统雕塑的材料、技术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其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5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第1篇一、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的范畴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依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

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肯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化,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

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实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进展现状1、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

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进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转变。

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很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沟通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很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2、价值观的转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许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担当。

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

民族艺术论文

民族艺术论文

民族艺术论文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以及当代民族艺术发展的路径与取向,概括为发现优势、坚持创新、走向超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族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一:民族民间艺术——陶瓷艺术装饰内容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

生长在这片土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

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什么是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对我过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什么是民族民间艺术?我认为所谓的民族民间艺术应该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具体来说,我们常常见到的剪纸艺术、年画、陶瓷艺术乃至我们小时候玩的风筝,加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刺绣都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了“华夏一绝”而被我们传承下来。

而我今天要谈的就是陶瓷艺术当中的一种——陶瓷艺术装饰。

众所周知,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并且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同时我过的传统陶瓷艺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它精美华丽的外表装饰以及无与伦比更加让人流连忘返,成为经典。

但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中国传统陶艺的传承和延续,而是受西方现代陶艺观念的影响,我国现代陶艺的发展相对落后,经过陶艺家的多年坚持不懈努力,使得我过现代陶瓷艺术比较成熟,并且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

而陶瓷艺术的装饰作为现代陶瓷艺术的一个分支,也趁着这股东风成长起来,它的饿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发的,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那么什么陶艺装饰呢?正所谓“天下器物,多有装饰”。

中国陶瓷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装饰和器物紧密相连,就这样便使一件普通的器物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而这种特别的风格我们便称之为陶瓷艺术装饰。

在人们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而现代的陶艺装饰则是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这样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这才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它的创新技法,丰富的资源以及独特的创意形成了特别的工艺绘画形式。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美好•纯真•质朴——漫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

劳动人民凭借着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纯真、极富有情趣的艺术形象。

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这确实是对剪纸艺术最恰当的评价。

关键词:剪纸艺术,喜庆美好,样式,纯真质朴,趋势分析引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

各种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

在我国民间美术中,剪纸艺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剪纸作为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历史渊源久远。

现在发现的最为早期的剪纸是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先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

这些剪纸,都是将纸折叠数次,然后剪出来的。

其中有一幅对猴团花剪纸极其精彩,在几何形的内圈之外,剪出十六只猴子,分成八对围成一个圆圈。

每对猴子相背而立,又回过头来相对而视,好像正在林间嬉戏,极其生动,富有情趣。

由此证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的剪纸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因为它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最简单、最普通,应用的范围又很广,所以,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原还是边疆,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剪纸。

它成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1.喜庆美好剪纸是民间的,也是艺术的。

它的创作者、欣赏者和保存者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

他们创作这些剪纸作品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以达到美化生活和寄托自己理想的目的。

它伴随着喜庆节日、礼仪祭奠等民事活动,或装饰于门窗壁间,或作为刺绣底样为女红所用。

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创作的。

民间艺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略谈年画的风格与价值、浅说年画的表现手法与契合…

民间艺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略谈年画的风格与价值、浅说年画的表现手法与契合…

民间艺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略谈年画的风格与价值2、浅说年画的表现手法与契合3、探讨对年画的审美及保护4、探讨整合民间艺术资源的相应做法5、初探年画对动漫设计的影响全文总字数:12492 字篇一:略谈年画的风格与价值略谈年画的风格与价值一、年画的风格1.构图丰满而灵活年画普遍彰显出大气、灵活自在的效果。

画面设计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有聚有散,画面既统一又富于变化。

年画常常运用散点式平面构图,既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表现大场景,也可以突出主题形象,强化神的中心地位,加强神的威严感。

年画既强调对称式构图的完整匀称,在对称中不失风趣变化,又强调中心式构图的灵活多变,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将次要人物及景物向上下左右四周推移排列,形式生动灵活,主体人物突出。

年画在空间布局上追求满与空的对立统一,十分讲究留白,以达到大小比对、曲直相生、上下衔接、龙蛇飞舞、静中有动的效果。

“满”是年画构成的规矩,利用“空”在“满”中求变化,达到画面既饱满又轻松自在,满而不挤、空而不虚的效果。

艺人按照所需形式进行大胆取舍和变形处理,将与主题无关的背景舍弃得干干净净。

采用空的构图手法,去掉背景,突出人物,简明扼要,画面靓丽,画里的“满”和画外的“空”、画面的密与画外的疏达到对立统一,在构图中表现了很强的形式美感。

2.色彩绚丽而庄重年画是由天然颜料绘制成的,色彩绚丽、庄重和谐,是有较高品位的艺术形式。

年画的用色多采用复色,如槐黄、紫红、橘红、品绿、佛青等色,而很少运用单纯的红、黄、蓝原色,并且特别讲究色系的搭配。

在色彩搭配时主要运用暖色配色,如藤黄、橘红与紫红搭配,而绿色和蓝色等冷色只是辅助颜色。

有时会运用黑、白调和其间以统一,极其巧妙地把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色彩的空间混合”效果,使用色并不多的年画表现出缤纷灿烂的艺术效果。

年画色彩中最出名的是黄丹,年画的门神、灶君等神像的主色一般采用黄丹。

黄丹是从重庆开采的一种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颜色。

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

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

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中国民间美术是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民族地域特征明显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民间美术的论文篇1浅谈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艺术摘要:民间美术具有真实性、继承性和民俗性等基本特征;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色彩感染力。

关键词:民间美术;独特;真实;淳朴;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独具风采。

民间美术的造型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并伴随着其性质和特点而存在。

他的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表现手法朴实而大胆,他所创作的内容题材丰富,不仅反映出大家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一、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特征“真实”。

他所反映的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不懂绘画的人看来,画面的表达是随心情而定的,并且他的造型并不符合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它是一种随心情而进行的随意创造。

劳动者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他在一幅画面中可以同时将物体的几个特征进行综合,全面地表现出来。

比如:一只侧面的老牛,他们会在画面上画出两只眼睛,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这么画,他会十分质朴地回答说:“老牛本来就是两只眼睛呀。

”我想他们的回答就是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而这如同儿童般天真的透视心理,却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而在真实的基础上画面又不时地反映出它的继承性。

都知道中国民间美术的宝贵财富就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结晶,因此民间美术造型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继承性。

中国的文化曾经历社会朝野的演变,但是原始文化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像民间所崇尚的圆满,讲求对称,阴阳对比等。

均体现在历代美术作品的造型中,这些民间美术造型广为流传,生生不息。

据记载,至今河南淮阳民间艺人的泥塑中还留有远古时期奇诡怪诞的动物形象。

这些妙趣横生的拟人化动物造型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目中。

而民间美术的民俗性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人善长于把民俗事物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来,因此,民间美术造型又产生于形形色色的民俗事物中,体现出造型上的民俗特征。

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六篇

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六篇

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六篇民间工艺美术论文范文1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鲜亮,其民族文化表征最显著。

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具有广泛的识别性和鲜亮的共性。

平面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自发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

这种被动与自发性主要体现在:或仅是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实行或选取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某一种形式,或在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影响而潜意识地体现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特征。

事实上,作为现代艺术的特别表现形式,平面广告设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易读性,即能精确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楚理解广告所表达的意思。

把民间工艺美术的思维、理念、特别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造型特征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更有利于为群众与广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广告效应。

尤其是品牌推广本身必需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为品牌推广的平面广告设计地域化、特色化供应了依据。

平面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共性”的道路,就必需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进行具有制造性的转化。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启示(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亮的共性。

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

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乐观因素,并制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具有肯定的乐观意义。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讨论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合集五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合集五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范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一)民间编结工艺概述编结艺术是民间美术历经漫长岁月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对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编结的理论知识切入,再进行实践的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

追溯编结艺术的起源,可以到文字发明之前。

原始人类用树叶串起来包住身体当衣服,这种方法就是最早的一种编结。

上古时代,淮河流域有个部落首领叫太睐。

在他的领导下发明了结绳记事。

当简单的刻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愿望的时候,部落人民总结经验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

正如东汉郑玄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而绳。

事小,小结其绳。

意思是如果记录的是大事情,就在绳上打大结。

相反就打小结。

经过几千年的日转星移,结绳记事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

而艺术欣赏、审美与装饰功能日益增强。

如今编结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装饰、服饰搭配、传情信物、个性表达都有中国编结的元素体现。

(二)多材质的编结艺术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主要分为:竹编、棕编、藤编、绳编。

由于编结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材料的熟悉性,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几类学生熟悉的编结种类进行介绍,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国竹编工艺遍布全国各地,以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最为有名。

人们将竹子经过多道繁琐程序进行加工,最终制成精美实用的工艺品。

棕编是以棕榈树的树叶为原材料编制的工艺品。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社稷重典——之祭祀篇姓名:班级:学号:摘要:古人云:国之重典,唯兵戈与祭祀耳。

中国人向来注重孝道,死者为大的思想更是源远流长,每个大的家族总会为自己的祖宗立下长生牌,四时祭祀,以求祖上福荫。

皇室国家更是如此,每遇大事,必先祈求上天,食飨四方,以求平安;《史记》有云: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关键词:娲皇宗庙避灾正文一、宫廷祭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由于古代科技落后,很多事无法解释,只好占卜、祭祀。

上古时期中国传统祭祀主要是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崇拜,即对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等的崇拜。

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我国古人开始把众多的信仰概括和归纳为对天地的信仰,把日月星辰归于天,山川湖海归于地。

天是至上神,也谓之“帝”、“上帝”、“昙天上帝”、“皇天上帝”。

历代对天的解释尽管不同,但天始终处于最高地位。

“人穷则呼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天地信仰和祖宗信仰的结合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宗教观。

因此,历代的祭祀都有对天地、祖宗、圣贤的祈祷典礼,特别是对天的祈祷。

祈祷两字含有告事求福之意《文》解释“祈”字:“祈,求福也,以祈斤声。

”《经籍纂诂》也解析为“求福也”,“为民求福叫告之词也”。

《说文》解释“祷”字为“告事求福也”,“请于鬼神”。

有关卜筮的记载是最古的祈祷记载。

甲骨文上的卜辞以及用蓍草的噬法,除询问事件的吉凶之外,也有求雨求病愈的目的。

人在卜噬时,口中念念有词,默默祈祷上天,祈求保佑。

《诗经》里很多记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言词,其中有祭神的歌词,这些歌词歌颂神的威仪盛德。

《黄鸟》一篇也是又祭祀色彩。

《诗经》里的“颂”,朱子解为“宗庙之乐歌”,即是对祖先的祈祷,但也有祭社稷、上帝的贺词。

古代正式的祈祷词是祭文。

祭天地、神灵,从汉以后都有祭文。

祭吊亡人时,也朗诵祭文,《三国演绎》里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里孔明祭祀公瑾的祭文是祭文里名篇。

民间艺术论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民间艺术论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习民间艺术的意义中国民间艺术欣赏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民族,都有着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在他们当中产生,流传,发展着的民间美术及其丰富多彩,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是民族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与一身,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学习民间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技和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日益希望从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角度享受传统文化,因而传统文化商业化,产业化势必蓬勃发展,这就使的民间艺术遭到严重的冲击,所以工业和信息时代需要民间艺术,更需要民间艺术与工业文明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让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以民间艺术之一,刺绣为例,当代社会,电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刺绣也不例外。

随着点到绣花技术的普遍应用,刺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拥有高超技艺的刺绣传承人和高品质的刺绣艺术品越来越少,这就使中国的刺绣越来越缺乏原创性,缺乏文化素养,缺乏设计和开发。

因此,我们就需要一方面让科技信息充分发挥作用,靠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和流程,让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家传方式,培养更多的刺绣人才,让这一民间艺术形似在世界广为传播。

这样,这一民间艺术不仅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为工业文明时代天色增彩。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也需要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与传统美德是一体的,两者相辅相成。

中国民间艺术在创立之初就具有教化功能,将历史知识,伦理道德融入到年画,泥塑,戏曲中,是我们在欣赏,娱乐之余接受教育。

例如,在四川大足石窟中,《父母恩重经变相》是一组很著名的雕塑,这组由民间艺人雕刻的作品生动德将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融合在一起。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生活节奏加快,但“孝”仍然是中华传统美德,由“孝”所产生的凝聚力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一、造型独特,彰显中华魅力传统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独特的风格。

如,油纸伞工艺有着“双喜临门”“五福送子”“百年好合”等独特的装饰寓意,并从中衍生出晋州宫伞舞、博罗舞罗伞、漳台大鼓凉伞舞等民间文化活动;传统国画有着写意与留白,引人思考;传统建筑有着“飞檐”“红砖灰瓦”的简洁、自然之美;等等。

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大都采用中轴对称的结构,简单大方,有着或喜庆或沉静或古朴的风格。

这些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如果被用在现代设计中,将会显得别具一格。

公交车上张贴的用来宣传文明乘车好习惯的图案造型,正是源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似曾相识的奥运福娃的形状正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对称造型。

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在穿着时与油纸伞的搭配是分不开的。

如今,旗袍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师表现东方女性魅力的民族符号,体现了中国女性清雅、含蓄的服饰配上工笔装饰的油纸伞,在素雅庄重的格调上增添了些许轻灵和纤柔。

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使设计者在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中唤醒设计灵感,找到设计的方向,从而设计出赏心悦目的作品。

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造型独特,彰显着中华民族独有的魅力,学习传统民族艺术的造型,将其引入自己的作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选择。

二、自然质朴,传承我国美德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很难找到非常复杂而奢侈的事物。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追求美观性,也注重实用性。

如江西婺源甲路油纸伞,以凤尾竹、桐油等江南特产通过制作师傅锯竹、刮青、平头、劈骨等工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而制作出集民俗性、实用性等特点于一身的手工艺品。

传统皮影利用动物的皮毛剪贴绘成所需的形状,无须复杂的工艺与装饰,演绎了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注重奢侈精致,只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需要即可,所以它们自然而质朴。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自然质朴是其特点,这也恰恰反映出传统手工艺人在创造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也在发扬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论文——锦夏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论文——锦夏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刺绣中国民间艺术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盛久不衰,甚至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添加与人文气息。

刺绣,就是这么多文化中历经千年的一种。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古代称“黹”、“针黹”。

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然而对于一个江南水乡地地道道的女孩子来说,苏绣,承载着更多女孩子的憧憬与梦想。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

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

古典格局,诗意江南。

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最美丽的情结。

江南好,春色透帘栊。

一夜东风吹柳绿,满塘碧水映桃红。

心韵叠重重。

江南好,时夏正采莲。

绿盖丛中花灿灿,妍葩径下叶田田。

鸳侣醉留连。

江南好,一带锦秋声。

丝雨飘梧看叶落,微风吻柳听蛩鸣。

惬意是闲情。

江南好,冬雪胜京都。

风霁百川依翡翠,云开千树挂珍珠。

莫似石冰庐。

都说江南山水养人,江南的女子,温婉恬静,柔和灵气。

的确,江南的山水,赋予了许多女子一双灵巧的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多少人梦想,一把纸伞,一袭旗袍,行走在江南的古色青石巷。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研究论文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联系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

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

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

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

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

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

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

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

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

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题目:民间艺术学院(系):艺术设计专业年级:艺术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1月2日论文题目:通渭民间艺术选题意义:我的家乡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

通渭县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通渭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

本文通过对家乡有特色的部分民间艺术进行总结论述,使得更多人都认识并了解通渭民间艺术,同时,此次选题也是给我自己一个对家乡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论述,能进一步发扬通渭文化。

正文:一.通渭民间艺术的概述通渭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普查结果显示:全县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十大类1980项。

其中仿古建筑、雕刻、皮影、剪纸等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精湛的表现手法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已有6000余件雕刻、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精品被国内收藏家和国际友人收藏,有63件剪纸作品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

2005年,该县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县政府下发了《通渭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并确认、登记、立档。

在此基础上,县政府批准公布了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项。

木雕、陶塑、皮影、剪纸、刺绣、草编、小曲、秧歌等20项被定西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渭小曲、剪纸、草编技艺、脊兽制作技艺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通渭书画艺术通渭--中国书画之乡,地处甘肃东南方,这里群山环绕,气候宜人,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人文和优良的"尚艺"传统,从古至今有许多民间艺术被热情的人们继承下来.人们都知道其书画勘称一绝!首先,用我们通渭人当地的话说:家中无字画,不为通渭人;有吃有穿,清洁平安,字画满堂,生活自然;藏字画最多者,可以在村里主持公道;重视耕读,钟情书画,习字作画之风久盛不衰;悬挂字画不看名气看德行;爱字成风,写字成风,他们的喜爱成了风俗,甚至是一种教化和信仰。

其次,就外地人来看,通渭群众酷爱字画,习字作画、悬挂字画、收藏字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房间悬挂字画;通渭画廊比其他地方相对要多,同时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员较其他地方也相对要多,在全国书画大赛上获奖或入展的人数也相对较多。

当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还有就是去过通渭最先映入眼帘并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书法大师沈鹏老先生题写的“中国书画之乡”八个大字而矗立在广场的巨碑。

图1.通渭汽车站从小受书画艺术的熏陶,家乡读书人大多酷爱文学与书画,差不多当地每家都有几幅字画挂于正房后堂,关于字画的来源,每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一个故事。

我家的一副字画是在祖父年轻的时候从邻乡的一个作画的老先生手里买回来的,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听父亲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村里人都饿得吃不饱肚子,但还是很注重对字画的保存。

没有让字画受到任何损坏,只有岁月在字画上留下了痕迹。

我记得我家里的那副字画在10年前在县里装裱过一次了,虽然看上去不再那么陈旧,但还是无法遮盖住岁月留下来的痕迹。

图2.老奶奶作画通渭人对书画是深入骨子的痴爱和钟情,大多数不是建立在“掘矿淘金”式的以书画为赚钱工具的迷爱,而是对书画内容所隐射的为人处事、修行养性及书画家高尚做人行事的羡慕、向往和学习;它不只是图肤浅的表面化享受,而是寄予着崇尚传统文明、讲究伦理道德、尊重学者文人、珍惜友谊、追求真善美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贾平凹先生到通渭后大发感慨“在西安城里,书画市场是很大的,书画却往往成了贿品,去办升迁调动,打官司或者贷款。

我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也曾戏谑自己的字画推波助澜了腐败现象。

但是在通渭,字画更多是普通老百姓自己收藏,他们的喜爱成了风俗,甚至是一种教化和信仰”。

所以通渭人民世代保持着“崇仁尚义”、“仕勤读书”以及勤劳俭朴、醇厚温雅、达观进取、坚毅沉着等良好的民族心理和崇高的价值观念。

图3.农家挂画图4.县领导题字画二.通渭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在造纸术发明之前,这种艺术门类也逐渐地具有了雏形。

在通渭这块土地上,长期绽放着标志人们精神追求的文化小花--通渭剪纸。

它用零碎的纸片勾勒、裁剪出人们生活的足迹,精神的寄托,幸福的希望和明天的向往。

在农耕文明中,女工是女性必修的课程。

在陕北地区,剪纸、绣花几乎成了姑娘的门面活。

男方衡量女子,“巧”是一条重要的标准。

陕北的老一辈人至今记得当年相亲时的说法:莫问人瞎好,只要手儿巧。

而在甘肃陇东的很多地方,长时间以来衡量一个农家女子的标准,有一条就是看看她能不能剪出一手漂亮的窗花来。

看谁家女子聪明灵巧,就是要看她窗花剪得好不好。

图5. 剪纸铺剪纸,流行于我国西部的很多地区。

通渭剪纸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技艺娴熟、手法多变,富于装饰性。

图案多取材于古今人物、戏曲故事、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寓意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喜庆节令。

特别是春节,家家户户的门窗、墙壁、灯笼、水缸、粮屯、灶头上都会贴上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为当地妇女们的一种传统手艺,其花样、摹本、技巧、手法仅限于母女之间代代相传。

图6. 通渭剪纸图7. 生肖剪纸千百年来,通渭民间剪纸艺术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广泛流传,在岁月的长河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群众的普遍喜受,像不竭的清泉,滋养着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更促进了它的不断升华。

它与当地的很多年俗交织在一起,成为当地人过年时最为传统的一种习俗了。

1.贴窗花窗花是通渭剪纸的主要内容,属剪贴画,因多贴于民居的窗格子俗称“棋窗”上而称窗花。

制作窗花先需熏制样纸,根据样纸大小钉5—7层彩纸,然后用剪刀依样剪出图案。

窗花以“棋盘”或“云子”又称“团花”最受人们关注。

“棋盘”有单层和多层之分,转角处又有窝角、圆角、特型角之变。

构图多为卷草,也有“回”字纹和“寿”字纹的。

“云子”有方形、圆形、菱形和多边形之分,中心对称鲜明,以类似敦煌壁画藻井构图的多层花边式样最具代表性,核心内容多为五福捧寿、明暗八仙、麒麟送子、二十四孝或牡丹、荷花、石榴等。

通渭窗花图案造型古朴,剪刻技法独特,有汉印和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

剪纸的表现题材多选择称心如意、崇尚吉利的事物,采用借物寓意、谐音隐寓等象征夸张手法,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求,达到了自我陶冶的目的。

剪镂的动物常以马、牛、羊、驴、鹿、狗、鸡、龙等为主。

图8 窗花剪纸图9. 贴窗花三.通渭罐罐茶品饮罐罐茶是我们甘肃部分山区(通渭,会宁,定西,兰州,天水一带)农家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

通渭有着嗜茶的风俗,浓茶款客自晨至夜,主客互敬,酣饮畅叙。

不少乡村至今还保留着用别致的小砂罐煮罐罐茶的方法。

这种小砂罐形制古朴,体积小,式样原始,只有一个手持的小把。

煮茶时,煨上砂罐。

先放入茶叶,然后倒入少量新水,待罐内茶水沸滚,再用细木筷翻搅罐内茶叶,所以本地人又把这种“茶道”叫罐罐茶。

这种茶文化是好客的礼仪,它具有一次茶量少,茶香四溢,味道浓厚的特点。

在农村,有些群众十分热衷于此道,“不可一日无此君”,主人盘坐在炕头,颇具情趣,又极富古韵。

图10 罐罐茶一个土火炉子、一只“曲曲罐”(泥土烧制而成,容量很小,所能容纳的茶水也许远远不足一只高脚杯)、一撮茶叶或一笼火,一撮茶,一个茶罐和一只茶蛊,便是罐罐茶的全部家当了。

大家坐在热炕上,架旺火炉,将黑瓦罐里的茶熬的浓酽至极,一口一口的呷着,显得十分舒坦轻松。

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都有罐罐茶具,借以聚亲会友,他们把品饮罐罐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乡下罐罐茶也是农民的早点。

罐罐茶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用水量特别少。

一般农村的老年人喝罐罐茶,所用的水大概只需要我们平时喝水用的一杯水就够了。

二是特别费时间。

老年人喝罐罐茶一般要用一个多小时甚至于比这还要久。

三是由于用的是土火火炉子,烟雾缭绕,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四是熬成的茶特别苦。

我想罐罐茶其实是在喝茶汁,再加上由于生活水平所限,用的茶叶也大都是一斤才几元钱的劣质茶叶,所以特别苦。

最原始的用具确实是罐罐,一种烧制出来的器具,青灰色,八九厘米高的,底座直径只有四五厘米的锥体,看似粗糙,品起茶却很香浓,架在火盆上,可供一个人慢慢品用。

现在的罐罐已经有了变化,底座只有掌心大小的,高五六厘米的铁质杯子,搁在稍大些的电炉上,里面放些冰糖、红枣、枸杞、桂圆和茶。

有时候杯子也放在火炉上,几个人围成一圈,边烤火聊天,边喝茶,还可以吃上几口馍馍。

虽然杯子很小,每个人分到的很少,但是当那热茶含在嘴里的时候,分享到的感受却是无以言表的。

如果你到通通渭乡下去做客,不论走到哪家,你都会喝上罐罐茶。

街头巷尾,只要能碰上熟人,你就会受到热情的招呼:“走,到我家喝罐茶去!”在人们的眼里,喝罐罐茶仿佛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只有上了年纪的男性才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它当做一种享受。

图11.农民喝罐罐茶四.通渭草编艺术“通渭草编”是以麦杆为原料,聚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

千百年来,通渭草编以它极大的艺术魅力,不仅根植于民间生生不息,而且吸引着中外游客和商家纷至沓来,成为了通渭县民间永不凋谢的灿烂花朵,素有“甘肃花”之称。

据县志资料记载,通渭草编艺术已有上千年历史。

相传在十七世纪就已远销日本、俄罗斯等国。

由于通渭草编艺术起源早,原料分布广泛,能够就地取材,制作精细,因而深受人们所喜爱,其草帽就是农民下地干活,商人远出时用以遮阳挡雨的代表性工艺品。

通渭草编艺术品装饰形象的构成,主要有造型、纹饰、色彩三个要素。

千百年来,通渭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草编工艺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观赏需要,而且畅销国内外,对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积的推动作用。

图12.通渭草编通渭草编艺术,根据用途可分为玩具、衣着、家具、建筑室内装饰、麦杆画、日常用品等六大类,其中草帽是传统的草编产品,不仅具有遮阳挡雨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礼帽、童帽、太阳帽等装饰色彩浓重的新品种,其产品远销国内外。

通渭草编的设计风格和工艺组合多种多样,大部分手工编织有着规范的构图和款式,但部分作品也随着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创新变化,做工精致、格调清新,及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

通渭草编是通渭老百姓充分利用现有原料编织生活和美化生活的真实体现,它的大众性特征决定了它的文化先进性、观赏性特征决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即实用又美观,草编工艺品深深地扎根于民众之中,为人们所喜爱,正是这种实用与观赏相统一的特征,使草编工艺品得以“雅俗共赏”、“价廉物美”。

以上均为通渭的民间艺术,伴随着我们每一个通渭人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家乡通渭部分民间艺术的论述,希望更多人能更多的了解通渭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