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小肠镜应用的现状与未来教程文件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靠手段 , 疾病检 出率 高( 8 6 . 7 %, 1 3 / 1 5 ) , 其观察范 围大 , 图像
清晰 , 视野控制 自如 , 既能 发现 微小 病 变 , 又 能 同时进 行 活
检。
天晚上 即行 导 泻 , 次 日上 午 清洗肠 道 , 可采 用 甘露
醇、 蓖麻 油 、 清肠 液 等 , 术 前 用 药 同 经 口检 查 。所 有
2 结果
中图 分 类 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1 4 9 2 ( 2 0 0 7 ) 4 — 0 0 4 4 6—0 3
成人 小肠 长 4~ 6 m, 一 般检 查 技术 很难 对 小肠 疾病 作 出全面 直观 的诊 断 , 如: 腹部 C T 、 小 肠 气 钡双
维普资讯
安徽 医科 大学 学 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0 7 A 在 小肠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临床 应 用
镜很 难插 至全 小肠 , 使 得 许 多 小 肠 疾 病 难 以 明确 诊
约7 5 m i n , 插镜成 功率 1 0 0 %, 检 查 过 程 中虽 有 不 适, 但 都 能忍 受 。未发 生并 发症 。
2 . 2 检 查结 果 1 5例 中 1 3例 有 阳性 发现 , 疾 病 检 出率 为 8 6 . 7 %( 1 3 / 1 5 ) 。见 表 1 。
1 材 料 与方 法
空肠腺癌
十 二 指肠 腺 癌
1 . 1 病例 选择
本组 1 5例 为我科 2 0 0 7年 2~ 4月
空 肠 克 罗恩 病 回肠 克 罗恩 病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操作规范 瑞金医院 钟捷
筛选性检查目的和意义
明确病变者 :DBE证实 诊断未明:了解病变特
征、部位 阴性者:DBE的必要性 DBE失败、未完成者的
后续和支持手段
X线透视
➢ 并非每例病人都需要 ➢ 但最好在有X线设备
的地方操作
X线带来好处: 操作更顺利 了解病变特征更容易 更利于减少并发症
术中规范问题
关
如
如操操操
-- 耐受性评估
特殊个体
出血者: Hb>6-8 g/dl 低白蛋白者: >28-30g
梗阻者: 再通后检查 根据部位作准备
操作医师与助手的准备
对DBE的原理与结构有良好的认识 有较熟练的单手内镜操作技术 助手最好是内镜医师
小肠镜操作组
操作器械完好性对操作 成功至关重要
∆ 气泵、气囊、气孔道功能完好 ∆ 外套管:
如何对待操作中发现的阴性病灶
ﺕ病变真的在小肠吗? ﺕ检查时机的掌握 ﺕ检查是否仔细,全面
-- 退镜时观察要更细致 -- 8%-10%的诊断是在退镜时明确的
ﺕ检查的首选途径的正确性: 在筛选性检查上化大力气
ﺕ完成双侧检查的必要性 -- 有器质性症状者必要性更强
检查深度
依据黏膜皱襞:欠准确 腔内造影剂注射: 仍不够准确 黏膜下注射(tattooing): 数点 很多病人未发现病变的原因:未完成全小
肠检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后规范问题
, ,,,
内报并术
与 养 护
镜 清 洗
告 规 范
发 症 的
后 苏 醒
消
观
毒
察
保
判
存
断
DBE的检查报告
人工智能辅助胃肠道疾病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人工智能辅助胃肠道疾病诊断的现状与未来人工智能(AI)是由机器通过多次学习形成的系统表现出的智能,并不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表现的自然智能,但能模仿人类“学习”和“解决问题”。
McCarthy等人在1956年举行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AI的概念。
自此,AI在经济、军事、医学和生活等一些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AI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医学开始了新的发展。
基于医学图像(如放射学、病理学及内镜学等)的辅助诊断,则是AI技术的热门发展领域。
本文章主要总结了AI基于消化内镜图像辅助诊断消化道疾病的众多研究,并分析AI的限制与未来展望,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新思路。
1.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AI通过使用大数据和“学习”算法来学习如何做事情。
在医学影像学上,人工智能“学习”大量图像资料后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AI的发展从机器学习(ML)开始,经深度学习(DL)再到深度信息网络(DNN)、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愈加成熟,从而带来了人工智能医学的发展。
DL是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快速处理所需数据的过程,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模型,完成自我学习,类似于脑神经元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层次来学习数据。
DL具有自动检测病变、提出鉴别诊断和撰写初步医学报告的潜力。
神经网络则是一个网络,其类似于人脑神经元的连接关系。
在输入和输出层之间隐藏着几个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就是DNN。
而CNN 则是一种基于人脑视觉皮层处理和识别图像的DNN。
与其他DL相比,CNN是一种流行的图像识别方法,它在视频和音频应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更容易训练和使用参数较少,故在基于医学图像辅助诊断领域有极大的潜力。
2.基于AI的胃肠道疾病辅助诊断2.1基于DL的CNN诊断系统与上消化道疾病内镜监测是食管腺癌(EAC)早期病变——Barrett食管(BE)的常规管理方法,但内镜下BE 中的早期癌变很难被发现,在BE的监测中常常被忽视。
为了检测BE的早期癌变,Fons等人在2016年构建了一个自动检测系统(CAD),并评估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245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应用分析
245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应用分析李邦库;谢惠君;胡乃中;许建明;杨桂芳;方加旭【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1(032)004【摘要】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7月间245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为阴性者,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进镜方式.结果 244例完成预定检查,1例患者因回盲瓣严重变形,检查失败,小肠镜未能进入回肠.在244例完成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有阳性发现206例,病变检出率84.4%(206/244),病因诊断率77.8%(190/244).检出的疾病有: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6例,小肠血管畸形24例,小肠息肉21例,小肠克罗恩病18例,小肠恶性肿瘤17例,小肠憩室22例,小肠间质瘤21例,糜烂出血性回肠炎1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回肠吻合口溃疡1例,空肠柿石1例,出血坏死性小肠炎2例,过敏性紫癜1例,腭裂溃疡伴出血1例,肠钩虫感染13例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为79.6%(115/142),对不明原因小肠梗阻的病因诊断率为77.6%(66/85).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只有咽喉部不适、轻度疼痛感,腹痛、腹胀、肛门不适等,患者均能忍受完成检查.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对小肠疾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并且很安全.【总页数】3页(P423-425)【作者】李邦库;谢惠君;胡乃中;许建明;杨桂芳;方加旭【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小肠疾患检查又有“火眼金睛”——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 [J],2.双气囊小肠电子内镜检查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J], 杨雪丽;邓涛;万新月;陈功;刘苗3.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取出嵌顿于小肠的胶镜2例报告 [J], 崔忠敏;郭晓钟;邵晓冬;赵佳钧4.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62例 [J], 付唆林;叶华曦;熊锋宝;陈江琴;姚彩芳;孙明明5.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J], 李晓波;戈之铮;戴军;高云杰;刘文忠;胡运彪;萧树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子小肠镜应用的现状与未来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电子小肠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图 像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提高诊 断效率。
应用领域的拓展
早期肿瘤筛查
随着电子小肠镜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 其在早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将进一步 拓展,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早期发现率 和治愈率。
02
电子小肠镜具备自动进退功能,减少医生手动操作的负担。
新型电子小肠镜采用无线供电技术,方便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随
03
时调整位置。
04
电子小肠镜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高清成像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电子小肠镜将实现 更高分辨率和更清晰的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D/4D 成像技术
工作原理
电子小肠镜由镜身、探头和图像处理系统组成。镜身通过口 腔、胃、十二指肠进入小肠,探头采集图像,并通过信号传 输系统将图像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最终呈现在显示屏上。
电子小肠镜的发展历程
早期内窥镜技术
最早的内窥镜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的内窥镜只能观察到 胃和十二指肠。
推进式小肠镜
20世纪70年代,推进式小肠镜问世,能够进入部分小肠进行检查。
案。
成功案例三: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应用
总结词
电子小肠镜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应用 ,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让更多患者受 益。
VS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电子小肠镜逐渐 进入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培训和指导,基 层医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小肠镜的操作技 巧,从而在当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 务。电子小肠镜的应用减轻了患者前往大 医院就诊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医疗 机构的诊疗水平和能力。
数字胃肠机可行性论证报告
数字胃肠机可行性论证报告引言概述:数字胃肠机是一种结合了数字技术和胃肠医学的新型医疗设备。
本文将从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四个方面,对数字胃肠机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一、技术可行性:1.1 基于数字技术的胃肠图象处理能力:数字胃肠机通过高清图象采集和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胃肠道内部情况,匡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1.2 多功能性和可扩展性:数字胃肠机具备不同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同时还具备升级和扩展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
1.3 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存储:数字胃肠机能够将采集到的胃肠图象和数据通过云端传输和存储,实现医生之间的远程协作和数据共享,提高医疗效率。
二、市场需求:2.1 胃肠疾病的高发率:胃肠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往往见,数字胃肠机的浮现填补了传统胃肠检查方法的不足,满足了患者对准确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2.2 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胃肠机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功能,满足了医生和患者对胃肠检查的需求。
2.3 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数字胃肠机的浮现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患者可以通过数字胃肠机在较远地区接受专业的胃肠检查和诊断,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
三、经济效益:3.1 医疗成本的降低:数字胃肠机的使用可以减少传统胃肠检查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3.2 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数字胃肠机的远程传输和存储功能可以实现医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检查和浪费,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医疗服务的提升:数字胃肠机的高清图象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安全性:4.1 数据安全保障:数字胃肠机通过采用高级加密技术和安全传输协议,确保患者的胃肠图象和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2 设备安全保护:数字胃肠机在设计和创造过程中考虑了设备的安全性能,采用了防水、防尘、防震等措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分析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小肠疾病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者56例,对这56例入院诊疗的小肠疾病患者使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进行诊断治疗。
结果:56例小肠疾病患者经过了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有48例患者有阳性病灶,其阳性检出率为85.71%;56例小肠疾病患者对双气囊小肠镜均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患者不存在着明显的不适感。
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高,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检出率高的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诊疗小肠疾病首选的方式。
标签: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小肠疾病;诊断;治疗;应用价值小肠作为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其一旦出现病变有着隐匿性强而且症状不易显露的特点,这使得临床对小肠存有疾病患者进行疾病确诊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1]。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内容经整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在我院接受小肠疾病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者56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3:23,其中,年龄在18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4±5.34)岁。
这56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存有贫血症状的患者有14例,存有腹泻症状的患者有22例,存有腹胀症状的患者有11例,存有腹痛症状的患者有30例,存有肠梗阻症状的有21例,存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有40例。
这56例小肠疾病患者经过了胶囊内镜检查、CT检查、小肠气钡、结肠镜以及胃镜的诊断,无法对病情情况进行确诊。
对患者使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进行诊断,从肛门进镜的患者有20例,从口进镜的患者有31例,从两侧进镜的患者有5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小肠疾病的临床表现,同时也符合自愿原则。
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排除了心脏、肾脏、肝脏存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了存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排除了不配合诊断治疗的患者。
小肠镜的临床应用
1.2.1. 3 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 ( 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除外 )
对于小肠疾病的内镜检查 , 传统方法包 1.2.1. 4 寰枢椎半脱位
括推进 式小肠镜、探头式小肠镜、索带式 1.2.1. 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小肠镜和术中小肠镜四类。
1.2.1. 6 不具备麻醉和复苏条件的内镜中心
目前绝 大 多 数小肠 疾 病 检查 手 段是 1.2. 2 相对禁忌证
3 索带式小肠镜(Ropeway) 索带式小肠镜有不同型号。由病人先行
吞下长的索带 , 等其由肛门端排出后 , 牵拉 内镜前端经 肛门上行进行检查。也可先行 经口插 入一长 聚乙烯 管 ( 长 7 m, 外径 1. 9 mm, 末 端 连水 囊 ), 进 入十二指肠后 , 向囊 内注入水或水银 , 将外面的塑料管盘绕 , 末 端固定于耳部 , 塑料管随肠蠕动在肠腔内向 下前进。注射胃复安可使排出加速 , 待其从 肛门排出后 , 将导管穿过小肠镜活检管道 , 小肠镜沿聚乙烯管插入小肠进行观察。内镜 到达目标后取出塑料管 , 退镜观察全部小肠 并可活检。本法操作难度大 , 一般成功率仅 30%左右。由于小肠被过度牵拉导致穿孔的 危险性增加 , 痛苦性较大 , 常需在全麻下进 行 , 临床较少应用。
4 术中小肠镜 术中小肠镜是在开腹手术时进行的小肠
镜检查。其适应证推进式小肠镜基本相同 , 特别适用于怀疑肠道疾病但常规内镜和消 化道造 影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患 者。 对于 剖腹探 查不易确定病变性质及部 位的 , 可在术中经口、肛门或肠切口插入小 肠镜进行定位。
通过肠切口时由外科医师逐步将肠管套 在内镜上配合内镜医师进行检查 , 不仅能够 观察全部小肠黏膜。同时由于光线在肠腔内 照射 , 可透过肠壁发现肠壁内的病变 , 有助 于确定手术病变 , 如果大体观察时无法发现 病变 , 可将患者转移至暗室内以清晰观察小 血管畸形。该方法可靠性大 , 对判定原因不 明的消化道出血 , 尤其是血管病变出血更有
单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
单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6-07-19T15:39:16.5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冯颖[导读] 临床应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时,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给予护理配合。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山东菏泽 274300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效果,探讨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47例,给予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并给予护理配合,观察检查结果及护理效果。
结果:47例患者中,经口进镜18例,经肛门进镜16例,经口进镜后再经肛门进镜13例;进镜检查平均(44.2±1.8)min;检出小肠疾病26例,检出率55.3%。
小肠镜检查中经过护理配合后,发生咽喉不适13例,轻微腹痛4例,30min内均自行缓解。
结论:临床应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时,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给予护理配合,可促使检查顺利进行。
关键词:单气囊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护理配合小肠疾病属于消化道疾病中的一种,尽管发病率比较低,但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加之小肠长度比较长,采用常规内镜检查时,诊断难度比较大,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可在直视下进行检查,检查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本院以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并给予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2~69岁,平均(46.9±2.8)岁;主要症状:黑便或便血19例,腹泻17例,腹痛11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肠镜、数字血管造影检查,怀疑患有小肠疾病后,给予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排除心、肝、肾严重不全患者,电子小肠镜检耐受性差患者,完全性肠梗阻患者。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34例分析
创, 检查 范围 、 病灶检 出率较传统检查方法有 了明显 提高。 有国外学者推荐为小肠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 1国
【 b tat A s c 】Obe t e:T x lr dan sc vle sfy ad t eac fd u l- a on e t ocp n dan s g d es r jci v o e p e i ot au ,a t n o rn e o obe b lo ne soy i i oi i ae o g i e l l r g n s
3 讨 论
喉 部不 适 和 轻度 疼痛 感 , 胀 , 度 腹 痛 , 性 胰 腺 炎 腹 轻 急 等 ,其 中急性 胰腺 炎 应 引起 高 度关 注 , E检 查 后 发 DB
生急性胰腺炎的机制 尚不清楚 , 可能与操作本身的特 点有关 f 。D E依靠镜身和外套管两个气囊的交替 , B J
it vnu m ie et s o n2 1 c 2 1. s l : vrldan scrt w s 8 %(43 ) nw i rh i aeW nr eo s o bn d n s eif mJ 0 0 o t 0 Reut O eal i ot e a . 3/0 i h hc nds s a 2 a c a h ar a tO 1 s g i a 8 2 c o e s
小肠镜的治疗应用
2 0 1 0年以前 , 小肠镜的应用主要集 中于小肠疾病 的诊 断 , 2 0 1 0年 以后 , 随着 D A E及 相关 器 械 的发展 和
应用 , 其 相关 治 疗 逐 渐增 多 。小 肠 镜 的 治疗 应 用 包 括
小 肠异 物 取 出术 、 小 肠 息 肉 内镜 下 切 除 术 、 小 肠 出血
临床 内科 杂 志 2 0 1 7年 2月第 3 4卷第 2期
J C l i n I n t e r n Me d , F e b r u a i  ̄2 0 1 7 , V o 1 . 3 4 , N o . 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7・
・
综 述 与讲 座 ・
小 肠 镜 的治疗 应 用
乔伟 光 智发 朝
作者单位 : 5 1 0 5 1 5广州 , 南方 医科大 学南方 医院 消化 内科 广东 省
南方消化疾病研究所 广东省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 智发朝 , E — m a i l : z h i f c 4 1 5 3 2 @1 6 3 . c o n
共进 行 了 4 8 3例 次治疗 ( 经口2 8 5次 , 经肛 1 9 8次 ) , 行 圈套 切 除小肠 息 肉共 2 6 8 0枚 , 息 肉切除 术 后穿 孔 、 术 中出血 和术 后 出血 的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1 . 4 %( 7 / 4 8 3 ) 、
1 0 . 1 %( 4 9 / 4 8 3 ) 和1 . 9 %( 9 / 4 8 3 ) , 无 内镜 治疗 相关 的
三、 小 肠 出血 内镜 下止血 术 小肠 出血是 一类 临床 常 见 而 又 复 杂 的疾 病 , 是 指 出血来 源位 于 V a t e r 壶 腹 远 端 至 回盲 瓣 近 端 的 出 血 。
小肠影像学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小肠影像学新进展与临床应用摘要小肠是胃肠道最长的器官,因其走行弯曲,肠管常互相重叠,传统的胃肠道内镜检查仅单纯观察消化道腔内结构,不能很好显示肠壁和腔外结构。
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具有快速扫描和三维后处理能力,能清晰反映肠壁和肠腔外的病变。
新的影像技术,如CT小肠造影、MR小肠造影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及三维成像能力,不仅可以观察黏膜,同时能够分析肠管周围的改变,提高了人们对小肠疾病的影像诊断。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小肠疾病诊断小肠造影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走行弯曲,活动度大。
小肠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而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传统的小肠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是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小肠插管灌肠,能较好地显示肠壁黏膜和肠管形态,但其病变检出率低、灵敏度不高,且后者操作复杂,目前已很少使用。
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全部小肠,近年来临床开始采用的胶囊内镜也只能观察其腔内情况,且价格昂贵、易在肠管狭窄处嵌顿,故在不少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受限。
同时,所有上述检查方法都不能直接显示肠壁全层和腔外结构,远不能满足临床对疾病的定性、分期和并发症诊断的需要。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小肠疾病而言,MDCT 和MRI能够清晰显示小肠壁和肠管外病变,能够对病变范围、性质和分期作出全面准确评价,将小肠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口服法MDCT小肠造影(MDCT enterography,MDCTE)和磁共振小肠造影(MR enterography,MRE)作为小肠病变新的检查方法由此产生,并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1 影像学检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影像学技术,理想的肠道扩张、静脉内阳性对比剂的应用及薄层扫描是较好检测小肠的前提条件[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用药
• 1.清醒镇静及镇痛
• 盐酸哌替啶(50-100mg) • 安定10mg或咪唑安定3mg • 654-2 10mg
术前用药
• 2.静脉麻醉及用药
• 芬太尼 • 丙泊酚 • 阿托品 • 万维(盐酸阿扎司琼)止吐药 • 罗库溴铵 肌松药
双气囊内镜的历史
• 2006年8月24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第 二届小肠疾病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 消化内镜分会初步制定了中国的“双气 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草案”,之后在国 内外的消化及消化内镜学术会议上,双 气囊电子内镜临床应用及操作演示都成 了热点内容,相关的论文报道逐渐增多。
双气囊电子内镜应用与发展的
• 10.小肠狭窄需要明确原因或干预治疗者。
双气囊内镜检查的禁忌症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小肠学组)
• 1. 严重心肺功能异常、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 。 • 2. 有高度麻醉风险。 • 3.无法耐受或配合内镜检查者。 • 4.相关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在纠正前(如重度贫血、
严重低下白蛋白)。 • 5.完全性小肠梗阻无法完成肠道准备者。 • 6.多次腹部手术史者。 • 7.低龄儿童(<10岁)。 • 8.孕妇。 • 9.其他高风险状态(中度以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量
双气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小肠学组)
• 1.原因不明的中消化道(小肠)出血及缺铁性贫血。 • 2.疑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 • 3.疑小肠克罗恩病。 • 4.不明原因的小肠梗阻。 • 5.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蛋白丢失。 • 6.小肠内异物(胶囊内镜滞留)。 • 7.外科手术后异常情况(如出血、梗阻)。 • 8.已确诊的小肠病变治疗后复查。 • 9. 胶囊内镜(VCE)检查有异常者。
电子小肠镜应用的现状与未来
双气囊内镜的历史
• 2003年,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山本博德大夫经 过长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终于和日本富 士公司合作研制出了双气囊电子内镜。
• 2003年2月全球同步上市,Fujinon双气囊电子 内镜进入中国应用临床。
• 2003年5月智发朝教授赴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向 山本博德先生学习取经。
双气囊内镜的历史
• 2007年6月15-16日 德国柏林 • 第二届双气囊内镜国际研讨会
“双气囊电子内镜会议共识报告” --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年1期
涵盖了:世界各国的DBE使用经验、成果 总结了:DBE技术的应用现状、技术优势; 规范了:操作过程及相关事项 提出了:有待研究与证实临床问题
• 2003年11月在南方医院召开全军消化内镜会议 时,邀请了山本先生进行现场操作演示。
双气囊内镜的历史
2006年8月4日-5日 日本东京召开第一届国 际双气囊内镜研讨会
组委会共识会议:双气囊小肠镜改名为双气囊 内镜
中国的智发朝和钟捷两位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 做学术报告。
当时全球已有35个国家和400多家医院开展此 项目。
双气囊电子内镜应用与发展的 三个阶段(2)
• 2005年10月—2007年5月 • DBE发展的第二阶段
DBE与其他小肠疾病检查手段 之间的对比研究
双气囊电子内镜应用与发展的 三个阶段
目的: - DBE是否能成为小肠疾病诊断
的(非手术)金标准 - 通过DBE:验证其他检查方法
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 - 寻找DBE不能进行时有价值的
• 患者准备 • 术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检查前向 病人家属交代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并发症、 检查收费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人的准备
• 胃肠道准备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检查方 式包括从口侧进镜或肛侧进镜,根据可疑 病变的部位来选择进镜检查方式,怀疑空 肠疾病先选择经口侧进镜,怀疑回肠疾病 先选择经肛侧进镜,病变部位难以判断先 选择经口侧进镜检查。肠道准备经口进 镜者同胃镜,经肛进镜者行全肠道清洁准 备
腹水)。
• 10.小肠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消化道穿孔。
告知内容
• 检查目的 • 检查过程 • 检查费用 •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 告知时间、医生签名 • 患者及家属签名
设备、器械的术前准备
• 主机 • 气泵 • 内镜 • 外套管 • 小肠镜活检钳 • 小肠镜注射针 • 润滑油 • 染料(亚甲蓝)
设备、器械的术前准备
• 安装小肠镜镜体气囊和外套管气囊, 上述检查结果均无漏气将内镜套入 外套管中, 然后将气泵上的2根注气 管分别与外套管管口的白色导管、 内镜操作部上的金属接口相接,最后 在外套管的绿色导管中注入20ml左 右的橄榄油(花生油),使外套管与 内镜镜身滑动自如,便于操作。
病人的准备
三个阶段(1)
• 2003年4月 – 2005年10月 • DBE发展的第一阶段
证明其操作安全性和疾病诊断能力阶段 第一阶段总体结论:DBE操作安全性良好
- 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普通大肠镜相近 - 术前的准备要求较高 • 操作人员要求:熟练大肠镜操作和治疗基础 • 诊断能力 - 不同的适应征、不同检查时期阳性率不同 - 辅助检查方法的协助对阳性率提高有贡献
• 2007年6至今 DBE发展的第三阶段
内容: - DBE的应用适应征的拓展 - 开展各种DBE下的辅助诊断和治疗
(息肉切除、止血、扩张、安放支架) - 利用DBE对某些特殊病种开展深入
研究(尤其克罗恩病)
小肠镜的构成
内镜操作系统由主机、肠镜、 外套管、气泵四部分构成。 日本富士能EN—450P5型双 气囊小肠镜,内镜长度为 200cm,外径9.4mm,活检孔道 直径2.8mm,镜身前端有可装 卸的气囊,气囊充气后直径 2.5cm,压力5.6~8.2kPa;外套 管长度1450mm,外径13.2mm, 外套管气囊充气后直径5cm, 压力5.6~8.2kPa;专用气泵控 制气囊充气及放气
替代性检查 - 探讨小肠疾病的诊断流程
DBE与其他小肠检查手段敏 感性、准确性上的比较
• DBE vs 小肠钡剂灌肠 • DBE vs 小肠灌注CT扫描+重建 • DBE vs 小肠血管造影 • DBE vs 小肠MRI • DBE vs 胶囊内镜
• 用DBE、病理检查、腹腔个阶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