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何克抗话题:结构过程教育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下面我们再看看“教学结构”的内涵与特性。
按照前面所定义的教学结构,其内涵应具有下列五种特性:①依附性——它强烈地依附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换句话说,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
策略与方法对于思想、理论不一定有这种依附性,同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时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教学活动中采用。
这种对理论的依附性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本质特性之一。
②动态性——教学结构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里强调的是“进程”,即必须是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结构形式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结构,脱离“进程”即无所谓教学结构,因而具有动态性。
而策略与方法就是不在教学活动进程中也能表现出来,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与组织方法以及教学媒体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方法,就完全可以脱离教学进程而独立存在。
换句话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
这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方法的又一本质特性。
③整体性——教学结构是由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形式,离开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哪怕是只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就不可能具有这种结构形式。
所以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整体性能的体现,而不是系统局部性能的体现,更不是其中某个要素的个别特性或某几个要素的若干种特性的体现。
教学策略与方法则可以只与其中的一、两个要素相联系,而不必同时与四个要素相关联。
所以,与教学系统的整体性能相联系,这是区别教学结构与教学策略、方法的第三个本质特性,也是教学结构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特性。
④层次性——由于教学结构是由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四要素中的“教学内容”则与学科有关,因此在不涉及学科具体内容的场合,我们可以讨论不同学科共同遵循的“总体教学结构”;若是要涉及学科的具体内容则应分别考虑不同学科教学进程的“子结构”,或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单元(例如中学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等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进程、甚至是某节课教学进程的更低层次的“子结构”,从而表现出教学进程结构的层次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上述两种模式中,目前仍是第一种(单独设课模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整合模式)仍是少数国家的部分地区或部分学校进行的试验性探索。
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改变,第二种模式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日、美、加三国以外,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详见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有愈来愈多的学校正在积极加入这种试验探索的行列。
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肯定,“整合模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我们就对这方面的意义作进一步的阐述。
1.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改革现状——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
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编了很多新的教材,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各个学校增添了很多设备,象语言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还有其它的教学设施,这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就更多了,仅以语文教学为例,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象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教学法和部件教学法等)。
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
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
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教育技术通讯记者李谨引言“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也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内容,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课将会和其他工具课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
”“目前的网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是一件好事,也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国当前的大多数网校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缺少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在这方面需要有新的思路。
”“在信息时代,有很多问题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回答和解释的,需要我们具有探求新知识、新理论、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02年7月,我们有幸请到了国内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何克抗教授做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并对何教授进行了专访,何教授的每一句话皆是掷地有声,现笔录如下,此飨读者。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为什么要实施课程整合?我认为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我国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在基础教育领域,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校长、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然而,这些改革实验,往往都只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的层面,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革。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编了不少新教材,体现“一纲多本”,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说这是非常需要的。
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教学设施上,很多学校都配置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厅等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摘要:通过中职学校的创新实践和应用案例,寻求和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策略,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改革,以期实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与创新传统的教与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教育;深度融合;实践一、“深度融合”的界定对于“深度融合”的解读,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不同于整合,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改变教育的系统结构”;刘文东教授认为,“融合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与教育教学互不分离、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无缝连接”;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认为,“融合必须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信息化教育新形态”;解文明、欧少敏等教授也持有“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的观点。
综合专家意见,结合信息技术基本属性和中职教育教学特色,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到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也就是说,“深度融合”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型”教育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1]。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导者和监控者。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信息化资源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教与学资料,如立体化教材、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网络课程等资源,也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教学软件、工具等。
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
新的课程标准又为我们提出了崭新而丰富的总目标。
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立足于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结合,为学科课程和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深度融合提供平台。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一、通过信息技术直观演示,使课堂教学具体、生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靠教师一张嘴说教,学生只能想象,而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通过具体实物与图片的演示,直观明了地阐述抽象的知识,如九年级数学频率与概率一章(摸牌或投针试验),采用多媒体教学动画场景演示,很直观很明了地将一切不易觉察、容易忽视的现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
巧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使抽象的过程具体,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
如数学教学的视图与图影部分,离开了多媒体只能给学生抽象、枯燥、呆板的印象,而采用多媒体,则可将抽象的知识明了化,将枯燥的情景生动化。
在情景交融中使学生陶醉,在生动形象中使学生充满激情与活力。
像这样运用多媒体来展现,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场景,情景交融,情趣升华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景物描写很精彩,我们教师只能阐述它的优美,分析它的精妙,如何真正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单凭讲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无法领会到“美”之所在。
因此,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语言描述的情景展示出来,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感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小编为你整理了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 - 2020年) 》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
“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设施一流、技术先进、资源充足的优质信息化外部环境是开展有效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
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充分满足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充分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条件。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劣。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
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
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以下角色: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
同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如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如何促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一、(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这种动力与支撑表达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动教育公平;⑵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
⑵展开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动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
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表达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点取代“整合”观点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点和传统“整合”观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使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仅仅停留在使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理应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何克抗教授谈教育信息化
要先转变思想观念——何克抗教授谈教育信息化本报编辑部何克抗教授,1937年生于广东梅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组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含教育软件)审查委员会负责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何教授 1993年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
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在世界范围蓬勃展开。
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有些学校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中机械套用大学校园网模式,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实际,结果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缺乏立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忽视校园网络中关键性应用软件配制和资源中心的建设,结果造成许多校园网上有网无车、有车没有货,更缺少驾驶员,造成人才和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走访了教育界知名教授何克康先生,请他来谈一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支招。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家针对教育信息化有什么规划,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什么?您能否从行业的高度谈一谈?何克康(以下简称何):咱们国家近几年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由教育部陈部长亲自主持,这个会议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里程碑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当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了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次整合理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跨越式试验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例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应用。
还有不少的教师只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
比方说,有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中学计算机教师中颇为流行,甚至在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中也不鲜见)——“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即要实现两门课程之间的融合),以便在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有效学习信息技术方式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观点显然是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
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看法不仅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也表明他们对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没有掌握。
凡此种种,都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错误或是片面的认识。
归纳起来,这些错误或片面的认识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不清楚——即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 *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不了解——即不了解什么是整合? *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不掌握——即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任何一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都必须能够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并要能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的检验,尤其是想要达到深层次整合的要求,就更要能经得起这种检验。
何克抗: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何克抗: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本文结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年)》提出的应实施由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命题,分析了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并多次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确切内涵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并对实现方法进行了具体科学的论证与阐述。
一、“深度融合”提出的背景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开宗明义,指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因而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众所周知,国际上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传统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为何我国在《规划》中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的提法,并且在《规划》全文中,这一提法先后出现了10次呢?我们只有了解其在当时提出的背景,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深度融合”的内涵与实质。
2010年左右,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已取得重大成效,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却并不显著:大多停留在手段、方法层面,而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即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似乎可有可无,或只是锦上添花,既没有成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国际上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与探讨,都无功而返。
只有2010年11月发布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年)》(以下简称NETP 2010),通过认真总结梳理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
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摘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创新实践和真实应用案例,寻找和摸索探究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实际教学、实操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改革,可更好地实现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去真实的改变与创新传统的教与学结构,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策略,使其能够达到有效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式面点专业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建立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一,“深度融合”的定义针对于“深度融合”的解读,各专家认定给与见解,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曾认为,“融合不等于整合,了解新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育系统从而能得到一定改变”;刘文东教授曾认为,“融合呈现了教育教学的深层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作为日常教学的基础教具和手段,而更是与教育教学形影不离、相互吸引、有效结合、无缝衔接”;张永涛教授曾认为,“融合需要实现技术体系下的教育系统性的转变与过程革新,能形成新形态的信息化教育建设”;结合上述几列专家们的意见,“深度融合”就是指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化技术手段更有效地真实融入到我们中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能更好实现教师既能发挥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2.1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
2.2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中式面点课题名称:走进清明果点心制作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西面点》这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 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国际上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即通过教育信息 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达到促进各各类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目标),
传统的途径与方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放弃这一传统观念与做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 的全新观念,并认为这才是实现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
既然“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结 构性变革”的核心内涵。那么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基 本思路就是要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这种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就 是 ——要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 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对于美国的国情来说,这种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略有不 同——要将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传统 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 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这才是问题的本质与关 键所在。
——这正是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NETP)最为关注且强烈希望实施的“教育系统结构 性变革”、却又尚未找到如何去实施这种“结构性变革” 的答案所在。
四、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应对举措——实现深度融合的具体途径
在对“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 解,并且理清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基本思路以后, 就能顺理成章地找到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应对举措(也 就是使信息技术能够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的应对举 措)。 这个应对举措就是要“根本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并在此 基础上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事实上,贯彻实施这个 应对举措的过程,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 。 实施深度融合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说明:
教育技术计划》(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简称NETP),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 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部门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 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 重大结构性变革(fundamental structural changes), 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evolutionary tinkering)”。 (下面简称之为“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命题) 由于这一命题与信息技术能否对教育发展产生 革命性影响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 提出的背景
迄今为止,从国际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于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历来都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
的角度(顶多也只是从同时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 式”的角度)去阐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与作用(或去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因而都未能抓住问题的 本质与关键。 通过回顾和总结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 只有NETP 的经验与教训,并与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现状做对比,才最终认识 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所以成效不显(或者说,信息技 术对教育发展未能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其问题是出在:
实质。
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这一定义所包含的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 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 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并非平行、并列的: ◆ 营造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 (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 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 学方式的教学环境——即能支持下述新型教与学方式的教学环境); ◆ 实现 以 “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 新型教与学 方式则是一节 “整合” 课的 具体目标(有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再加上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下述“整合”的最终目标)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
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那么,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又是指什么呢?
教育系统包含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 个组成部分,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校教育”——广大青少年的知识技能与思想 品德主要靠学校培养;既然学校教育系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与核心,那么,“教 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13年10月17日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 合” 观念提出的背景 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
变革”。
为了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我们先 来看看下面的简单逻辑推理: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 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 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 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 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
法。其根据何在?这只有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内 涵、实质去探寻,才有可能弄明白。 为此,我们需要先来考察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观
念与做法提出的背景;它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观念与做法有哪些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方可顺理成 章地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确切内
涵。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 提出的背景
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 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
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由此可见,深层次整合”(即深度融合)的实质 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将教师主宰课堂的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 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 学结构(如上所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正是“教育系统结 构性变革”的最核心的内涵)。 住“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和建构新型教学结构”这个中心,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来,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 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军事、医疗等 领域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力,从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 响。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或部门(尤其是 在工商企业部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 用却成效不显——大多数仍是只停留在手段、方法的应用,对于教 育生产力的提升(即大批创新人材的培养),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 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 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原因在哪里呢?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提出的也是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计算机 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与 探讨,都无功而还。只有2010年11月发布的《美国2010国家
密切相关——事实上,能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系统的重大结构 性变革,正是信息技术能否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根 本原因所在(NETP所说的“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正是信息 技术能够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的最终结果),所 以这一命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从历次发布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内 容看,它是关于教育系统中的各个领域、并涉及教育系统中所有组 成要素的最全面、最系统的教育发展计划。这样的全国性教育发展 计划,其丰富内涵、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在我国只有《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能与之相比。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若不紧紧抓
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一条铁的定律, 这也是中国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发现的一条重要规律。
不管是个人、是社会、是国家,谁要是忽视了或违 背了这一规律,都要付出代价,而且是非常沉重、高 昂的代价。
三、实施“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基本思路——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育系统没有实现用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 革 ——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 式的修修补补”上,或者是只关注了如何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 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总之,都没有触及到教育系统的结构
性变革。
一、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 提出的背景
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 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合”)的观念与做法,而倡导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 全新观念与做法的特定背景——
的“结构性变革”—— 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上述简单逻辑推理表明,“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主要内 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那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又是指什么呢?在我们中 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中,为“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给出的定义为(这一定 义早在十年前就已正式给出):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 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 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 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 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 课堂教学结构。 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基本属性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