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互动研究性文献
家校互动研究性文献引言家校互动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行为发展和社会适应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家校互动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其重要性和有效策略。
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家校互动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学校适应性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研究表明,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学业成就。
此外,家校互动还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和情感健康。
有效的家校互动策略为了实现有效的家校互动,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1. 定期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定期沟通是关键。
可以通过家长会议、家访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研究进展和行为表现。
2. 家庭作业支持: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指导。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3. 学校活动的参与: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如运动会、演出或义工工作。
这样可以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
4. 学校资源分享:学校可以与家长分享学校资源,如教育材料、研究资源或家长培训课程。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
5. 倾听和尊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相互倾听和尊重的。
学校应该认真倾听家长的关切和建议,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结论家校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沟通、家庭作业支持、学校活动的参与、学校资源分享以及倾听和尊重等策略,可以促进有效的家校互动。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开展积极、良好合作、互动、互利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属性决定了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家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们的情感源泉和行为基因的主要承载场所。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育,可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支持的育人天地,实现教育的整合和资源的互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庭沟通,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学校还应该向家庭提供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和问题反馈等相关信息,帮助家庭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再次,要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和家庭应该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和探索家校合作教育的最佳实践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供教育指导和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提升育儿技能和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要求,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共同育人。
最后,要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校和家庭要形成长期合作的机制,不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与配合。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评估和家庭教育督导,为家庭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帮助。
家庭也应该密切关注学校的教育动态,支持并参与学校的教育和发展。
综上所述,家校协同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
加强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和协调,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
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一:外国家校合作之初步探索在翻开外国家校合作的相关文献之前,我还以为国外的家校合作都跟电影里演的一样,家长就偶尔去参加个家长会,孩子们有啥问题老师单独解决就完事儿了。
但是实际深入文献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我先看到的是美国的情况。
美国有很多学校搞“家长志愿者”活动。
就拿我朋友小明在美国的经历来说吧。
有一次他跟我说他孩子上学那学校,家长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
不过学校有严格的流程,家长要先网上报名,然后参加一个简短的培训。
有个家长可能是太兴奋了,报名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一个字母。
培训的时候还闹了个小笑话,把书的分类方式弄混了,搞得旁边的家长哈哈大笑。
但是这种志愿者活动把家长拉进了学校的运行过程。
家长在整理图书的时候,也能跟图书管理员交流,能知道孩子都借什么类型的书,间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英国也有不少有趣的家校合作方式。
一些学校会定期开展家庭学习日。
那天孩子和家长要按照学校给定的主题,一起完成一个小项目。
像有个学校的主题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家长和孩子就得去调研附近的公园或者小块绿地,做个小报告。
有的家庭火急火燎的,快到截止日期了才跑去做调查。
结果爸爸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转的时候,把公园的名字都记错了,还好妈妈及时跟学校沟通解释这个乌龙。
这种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只是监督。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充斥在文献当中,让我对外国家校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哦,原来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篇二:外国家校合作之多元模式继续探究外国家校合作的文献,发现家校合作模式那是相当多元啊。
在日本,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是有条无形的紧密纽带的。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络簿特别详细。
我想起我邻居去日本出差遇到的事儿。
他说在当地的一个学校门口看到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互相聊起联络簿上的事儿。
那个联络簿啊,每天老师会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还有品德方面的问题或者进步。
家长呢,得回复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比如功课完成的是否拖拉之类的。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研究(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000)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
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
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
”[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
”[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协同,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现。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展开,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将就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领域、内容及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的进展和未来方向有所了解。
一、研究领域1.家校关系研究:研究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模式、合作机制,探讨双方在教育中的角色、责任和权利。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家庭教育参与度、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方面。
2.家庭教育环境研究:研究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资源、亲子关系等方面。
3.家校合作方式研究:研究家校合作的不同方式、模式和策略,旨在提高合作的效果和效率。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家访、家长会、家长课堂等。
二、研究内容1.家庭教育参与度研究:研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程度和方式。
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发展潜力。
2.家庭教育氛围研究:研究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3.家校沟通模式研究:研究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模式和沟通方式。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
三、影响1.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家校协同教育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和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家校协同教育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良性互动,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四、展望虽然家校协同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1.深入研究家校合作的有效模式和策略,探索适合不同群体和情境的家校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果和效率。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xx年xx月xx日•引言•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问题•小学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目录•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小学家校合作的创新探索•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研究背景和意义23当前教育背景下,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家校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和方法探讨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采用文献综述法,收集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的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
02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问题03合作内容单一家校合作的内容多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关注较少。
小学家校合作现状01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但参与程度不高。
02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形成合力。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信息不对称家长与学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容易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合作意识淡薄家长和学校都存在合作意识淡薄的问题,缺乏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家庭背景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家校合作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背景学校领导力对家校合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学校领导力社会文化因素对家校合作的方式和程度具有一定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03小学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互补作用,家庭是学生性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境,而学校则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互补性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中相互依存,家长和教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家校合作研究论文综述
我国家校合作研究论文综述摘要: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协作、行使各自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责任,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经过搜集、剖析、比较我国家校合作多项研究成果,总结家校合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更好的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家校合作;综述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场所,彼此发挥着“和而不同”的作用。
家校合作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家庭和学校是两个社会组织之间相互支持与指导的关系,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整合,才能使学生在成长阶段享受最完美的教育。
家近年来学者们对家校合作越来越关注,本文分别从家校合作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对策三方面进行评述。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研究欧玉松(2013)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
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家庭和学校是合作中的双主体,即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和认同,学校也要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和评价。
魏同玉(2017)认为家校共同体是由家庭和学校组成的,以平等参与、责任共担、异质互补、同质共进、成果共享为原则,以协作、对话为主要方式,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的规范的团体。
家校合作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怀有共同的目标,在知识、资源和成果上齐心协力为孩子的发展而努力。
爱普斯坦(2013)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的合作,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并且创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
她还将家校合作划分为六种类型,即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
金东海(2012)认为家校合作是一种教育策略。
这种教育策略是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使孩子同时受到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
这种合作形成了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了社会化。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对于家校合作的内涵见解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家校合作是一种学校和家长共同协作的行为。
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Kindergarten-home cooper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of young children. 幼儿园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home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a child's learn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从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可以显著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发展。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parent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ir child's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child is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improved behavior. 研究表明,当父母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时,孩子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和改善行为。
Furtherm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arents can create a supportive and nurtur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hild. 此外,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建立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支持和培育的环境。
When parents and educators work together, they can share insights into a child's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leading to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child's development. 当父母和教育者共同努力时,他们可以分享对孩子的优势和改进领域的见解,从而导致更全面的孩子发展方法。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角色都至关重要,只有两者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温暖港湾,更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提供情感上的关怀和教育上的引导。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不仅提供知识的传授,还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价值观。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孩子在学校得到全面的教育,同时在家庭中得到持续的关怀和引导。
家校共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呢?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其次,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最后,社会和学校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家庭和学校共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家园共育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促进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教育
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许多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理解不足,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效果。
研究表明,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加强教师家访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家校沟通不
畅的问题。
其次,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也是家园共育中
的一个障碍。
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分歧,
导致了教育工作的不协调和不一致。
因此,有必要加强家校教育理
念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双方在教育方法上的共识,以实现家园共育
的目标。
另外,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资源和支持上的不平衡也是家园共育
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导致
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
学校和家庭的资源支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以实现家园共
育的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家
校沟通、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交流、加强教育资源的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家园共育的良性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
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的理论和实践,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提纲模板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提纲模板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一、引言。
1. 家园合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家园合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
1. 家园合作的定义和内涵。
2. 家园合作的相关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教育理论等。
三、家园合作的实践模式。
1. 家园合作的实施策略。
2. 家园合作的具体实践模式,家校合作、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
3. 家园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
四、家园合作的影响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文化背景等。
2.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
3.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环境等。
五、家园合作的效果评价。
1. 家园合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2. 家园合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家园合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4. 家园合作的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
六、家园合作的挑战与对策。
1. 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困难。
3. 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七、结论与展望。
1. 家园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2. 家园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3.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结语。
本文对家园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旨在探讨家园合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为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
3.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
4.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使教师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
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5.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三、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方式及类型家校合作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根据各国国情所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天津教科院的岳瑛老师的?根底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中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不同的脚下合作方式及其对家校合作的分类。
(一)家校合作的方式(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
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 (V·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
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
另外。
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2)高层次的参与。
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Davies) 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应该以其合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1)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
(2)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
(3)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4)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事儿。
你们知道吗?在农村的幼儿园里,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是为了让咱们能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小花,她在幼儿园里不太爱说话。
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和小花的爸爸妈妈交流。
爸爸妈妈告诉老师,小花在家也有点胆小。
于是,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鼓励小花多和小伙伴们玩耍,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慢慢地,小花变得开朗起来,在幼儿园里也能开心地和大家一起玩啦。
还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在幼儿园学了一首儿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爸爸妈妈特别高兴,还和小明一起又唱又跳。
这让小明觉得学习可有趣啦!
所以呀,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真的很重要,能让咱们更快乐、更聪明地长大!
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有趣事情。
在农村的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就像好朋友一样,一起帮助小朋友们。
比如小伟,他总是不爱吃饭。
幼儿园老师就跟小伟的爸爸妈妈说,咱们得一起想办法。
爸爸妈妈就开始在家里变着花样做饭,老师在幼儿园也鼓励小伟好好吃饭。
没过多久,小伟就不挑食啦,长得壮壮的。
再说说小美,她画画特别好。
老师把小美的画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可骄傲了,给小美买了好多画画的工具。
小美画得越来越好,还在幼儿园的比赛里得奖了呢。
这就是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厉害之处,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变得更棒!。
国内外家园合作研究综述
国内外家园合作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家园合作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家园合作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高。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家园合作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家园合作研究在国内,家园合作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研究表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家庭层面,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在学校层面,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二、国外家园合作研究国外的家园合作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美国,家园合作被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研究发现,有效的家园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自尊心和社交能力。
在欧洲国家,家园合作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国在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家访和家庭学校协议等方面积极探索,以促进家园合作的发展。
三、家园合作研究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国内外的家园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存在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来解决。
其次,家长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此外,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展望未来,家园合作研究应继续深化和拓展。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家庭和学校合作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其次,需要开展实证研究,评估各种家园合作模式的效果和影响。
此外,还应加强家园合作的实践推广,培养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的家园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开展实证研究和加强实践推广,以促进家园合作的发展。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将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带来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篇一: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有着自己独特的情况。
就拿我邻居家小孩上的那个农村幼儿园来说吧。
那幼儿园在村子的边缘,周围都是农田。
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大多是务农或者在附近小工厂打工的。
幼儿园搞家园合作的时候就遇到不少有趣又实在的事儿。
这幼儿园有一次想搞亲子活动,老师提前一个多星期就给家长发通知了。
结果呢,到活动当天,还是有不少家长没来。
为啥呢?老师们一打听,因为正是农忙的时候,家长们一早都下地干活去了。
有的家长说,这地里的庄稼不赶紧收,今年的收入就没了,哪有闲工夫去玩什么亲子游戏。
还有些家长虽然来了,但是穿着干活的旧衣服,满手都是泥,一脸的不好意思。
这就反映出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一个大问题:家长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和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有点不合拍。
而且老师们还发现,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
像幼儿园让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个小故事。
那些家长要么没这个习惯,要么自己识字也不多,很难执行这个要求。
有一个家长跟我说,他晚上累了一天,就想躺着看看电视,孩子在旁边自己玩就行了,让他读书感觉太难为情了。
因为自己读书都磕磕巴巴的,怎么教孩子呢?这就说明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家长不知从何下手。
在这幼儿园的家长微信群里也是状况百出。
老师发个通知或者教学计划,家长回应的很少。
有一次老师发了孩子在幼儿园进行绘画课的照片,满心期待家长互动,结果半天就一两个家长说了句真不错。
其实也不是家长不关心孩子,主要是很多家长不太会用社交软件这些新鲜玩意儿。
很多家长的手机也就是用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他们不懂怎么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感觉那些都是城里人的玩法。
篇二:已有的努力和成效不过,这个农村幼儿园也在不断努力改进家园合作的情况。
他们发现有时候把活动和农村的特色结合起来就好很多。
就拿上次组织的一起做农产品模型的活动来说。
老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点农产品来,像玉米粒、稻子、红薯啥的。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报告
虞婧、王金清、李梦君、曹平平、汤成麟关于家园合作的文献综述报告【摘要】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一直以来,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与家庭工作,但这种家园合作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中心”的倾向。
因此,家长工作往往变成了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支配,一些来自家庭方面的反馈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家庭和幼儿园还存在一些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要求方面矛盾的冲突,需要协调。
我们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概括出了近年来有关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和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
以期对家园合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家园合作的现状、家园合作的方式一、相关概念界定1、家长狭义的“家长”专指儿童的父母。
广义上讲,指在儿童家庭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所有成年人,比如对儿童成长、教育都起重要作用的(外)祖父母和儿童的看护者等。
本文取广义上“家长”的定义。
2、合作中外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张韵(2009)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我国社会学家认为,合作是“人们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的联合行动”,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助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美国教育家指出,合作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性活动中,个人追求的是既利于他自己,也利于其他组员的结果。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合作是“一起工作,帮助别人”。
“合作”强调人们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彼此利益,最低限度地控制共同的花费而共同活动。
“合作”的双方或几方地位是平等的,也没有主次之分。
3、家园合作张帆(2005)将家园合作解释为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英语中表达“家园合作’,意思的词有很多,常见的有:,’Parent一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合作)”、”Home一school cooperation/schoolpartnership(家校合作)”、”Home一school collaboration(家庭学校配合)”,与之相关的词还有“Parent involving/Parental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等等。
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引言家校合作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校合作,探索如何加强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研究情况,探讨其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现状家校合作研究在中国教育领域开始兴起的时间相对较晚,大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家校合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内的家校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
家校合作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家庭背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等。
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升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此外,一些研究还关注了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文化背景等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国内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的实践案例较多。
研究者通过实施亲子教育项目、家庭访谈、家庭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在实践中探索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
这些实践案例丰富了家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国内的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多采用问卷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缺乏长期追踪调查和实证研究。
其次,缺乏关于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最后,家长参与度不高,家庭教育中心设立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家校合作的发展。
二、国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现状相比国内,国外早期就开始了家校合作研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国外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互动,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习支持。
研究者还探讨了学校与家庭合作对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
国外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多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
此外,一些国外研究注重解释家庭背景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因素和机制。
国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的实践案例颇多且成果显著。
(完整word版)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家庭校园合作参考文献
家庭校园合作参考文献
1. 潘亚杰,胡伟,苏莉莉。
(2017)。
《家庭校园合作对学生
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述评》。
《教育研究与实验》,(2),153-155。
该文通过对多个研究的综述分析,揭示出家庭校园合作对学
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建议。
2. 吴晨,徐娟,王盈姣。
(2019)。
《家庭校园合作在儿童发
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研究》,(8),
37-40。
该文综述了家庭校园合作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影响
该合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家庭校园合作的效果受到家
庭背景、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3. 王琳,钟岚。
(2018)。
《家庭校园合作对学前儿童社交能
力促进作用的研究综述》。
《现代教育论丛》,(15),157-160。
该文对家庭校园合作对学前儿童社交能力促进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积极的家庭校园合作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郑焕章,张焕菊。
(2016)。
《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涵义及途径分析》。
《现代教育进展》,(14),113-116。
该文探讨了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涵义及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研究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治理是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关键。
以上是参考文献,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献,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庭校园合作及其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理论中,责权统一的原则表明,在管理活动中责任与权力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
责任由担当的职务决定,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
因此,责任、权力必须坚持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各项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由于家长又是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
古代社会里,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教育支配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使家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教育权利,即家庭中对劳动者的培养,而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
于是,开始出现了教育权利由家庭向国家公共教育的转移。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校董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3.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
他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宏观的或微观的。
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那就是各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这个相同原理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形成的协同效应并自组织成为协同系统。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家校合作就是实现其功能的手段之一,它使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教育居于系统的主导地位,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衡、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4.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家校合作系统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
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5.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家庭成员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成员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而且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相互控制和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另外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通过情感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其效果上就显得异常有力。
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
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考虑如何调动家庭的力量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从而最终实现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
三、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方式及类型家校合作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根据各国国情所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天津教科院的岳瑛老师的《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中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不同的脚下合作方式及其对家校合作的分类。
(一)家校合作的方式1、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
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
这类家校合作的方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
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 (V·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
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
另外。
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2)高层次的参与。
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3、美国学者戴维斯 (D·Davies) 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应该以其合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1)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
(2)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
(3)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4)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
(二)家校合作的策略1.直接策略2.中介策略3.边缘策略(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措施1. 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合作。
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的、具体的,有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
2. 在法国,人们认为,教师、学生、家长相互通报情况,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互协调的最好手段3.德国学校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利用家长的学术专长和专业经验,组织他们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4. 在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
社会教育设施不断充实和增加,如"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作为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张达红老师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指出了我国现有的方式,如学校可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校报、便条扽更家长介绍学校的情况,还有可是适时的家访,与家长沟通。
利用电话进行访谈提高效率。
学校通过“家长来校日”“家长接待日”等译介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开通家校合作网页等。
四、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家庭和学校是关系到孩子受教育的两大支柱,但两者站在不同的位置,因而家庭与学校会在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这必然会抵消、降低教育的效率。
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张达红老师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给我们分析了现家校合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有如下3点:1. 聪明孩子成了班里的“差生”。
在家校联系中,教师惊讶的发现,许多在班中看起来表现平平的孩子课外居然如此出色!2. 家庭培养目标的失落。
家长往往会想到是不是骄傲是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教师的特别关注,要使孩子出类拔萃简直是不可能的。
对每个学生来讲,教师对他的关照还是不充分的、足够的。
同时,再理想的教育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众。
在家校合作中,双方都会各有看法,使教育陷入两难境地。
3. 兴趣的发展与学业进程,哪个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治理观指出:“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特别擅长。
”家长就尝试在不同的方向对孩子进行兴趣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特长。
……当学习与兴趣相矛盾时,科任老师往往会告诫家长“先把书读好,再去考虑别的,书读不好,什么也不要讲了。
”家长可能会有微词,而教师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啊,从而造成了这种校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且不易被老师发现优点的现象。
另外,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的王敏捷的《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中提到了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分层问题。
文中通过案例对比指出:“不同阶层的家长网络①对孩子接受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学校出现了不恰当的行为,处于不同阶层的家长能够利用其网络资源老解决这些问题时表现出的较大的差异,这为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五、家校合作的问题解决策略针对家校合作的存在的问题,张达红老师于2004.9发表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给出我们如下解决策略:1. 立足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高度,更新教育观。
鉴于此,学校应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合作,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培养人,说到底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2. 以评价促发展,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由于老师的培养目标的错位,单一狭窄的评奖方式,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等生,成绩不好的及一棍子打死。
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凡带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把差异视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健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调整心态,更多的鼓励,是评价成为改进的动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