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山东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

山东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制定了山东省电力设施保护,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山东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电力设施是指发电、变电、调度、电力线路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已经运行和正在建设的电力设施的保护第四条省电力工业局主管全省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市(地)、县(市、区)供电(电业)局主管本辖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其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制定电力设施保护规划(三)协调解决电力设施保护的有关问题(四)组织电力设施保护的培训、宣传和普及教育(五)本级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第五条电力设施的保护,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方针,实行电力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
各有关部门应当配合电力主管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电力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划和规范标准兴建电力设施,并加强技术、质量监督管理,搞好维护检修,确保电力设施安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八条对于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制止、检举揭发的权利。
第二章保护范围第九条发电、变电、调度设施及附属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变电、调度场所内的发电、变电、调度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二)发电、变电、调度场所外各种电力专用管道(沟)、阀门井、水井、泵站、冷却塔、油库、堤坝、铁路、桥梁、道路、码头、煤场、燃料装卸设施、灰坝(场)、水库、避雷针、消防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排)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设施;(四)风力发电站风机、铁塔、塔下电子箱、联网设施;(五)其他发电、变电、调度设施及附属设施。
福建省供用电条例(2012.2.23)

福建省供用电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设施建设和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强电力供应与使用管理,规范供用电秩序,保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与使用、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工作的领导,将电力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协调解决电力事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供应与使用、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电力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开展电力行政执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电力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交通运输、林业、水利、海洋、渔业、工商、质量监督、安监、物价、市政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电力供应与使用、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供用电管理和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机制,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电力企业建立电力线路走廊火灾应急和森林火情预警联动机制。
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应当建立健全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电力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法履行供用电秩序维护以及电力设施保护的义务,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危害电力设施和破坏正常供用电秩序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章电力设施建设第六条电力设施建设坚持安全、效能、环保、均衡和适度超前的原则。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经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电力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力建设第三章电力生产与电网管理第四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五章电价与电费第六章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第七章电力设施保护第八章监督检查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第三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或者非法侵占、使用电能。
第五条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电力行政执法知识竞赛复习题

全区电力行政执法知识竞赛复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请答“对”,错误的请答“错”)1、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
(对)2、电网运行应当连续、稳定。
保证供电可靠性。
(对)3、电网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调度。
(错)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
(对)5、并网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错)6、用户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
(对)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及有关辅助设施。
(对)8、电力企业或者用户违反供、用电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对)9、电力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不出示证件。
(错)10、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对)11、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五百米范围外(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
(错)1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7米得区域打桩、取土等。
(错)13、新建架空电力线路,对需砍伐的树木由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单位与树木所有者协商,给予一次性补偿。
(错)14、电力管理部门进行电力设施改建,可不通知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
(错)15、废品收购站,可以擅自收购废弃停止使用的电力设施器材。
(错)16、对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电力线路设施的,电力管理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于10000元的罚款。
(对)17、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种植竹子,电力企业可依法砍伐,并不支付任何费用。
(对)18、新建架空电力线路需要跨越房屋的,电力建设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并与有关单位达成协议。
(错)19、对维护、保护电力设施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除了按规定给予物质奖励外,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各自的权限给予表彰或荣誉奖励。
(对)20、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错)21、执法人员对公民没收50元以下财物,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电力行政执法总队工作制度法条

黑龙江省电力行政执法工作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促进电力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黑龙江省反窃电条例》和《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电力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的一切电力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行为,均需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电力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工作应当遵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实行合法、合理、公正、高效的工作制度。
第二章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和人员第四条省政府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设立黑龙江省电力行政执法总队,负责全省的电力行政执法工作;各地(市)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设立电力行政执法支队,负责本辖区内的电力行政执法工作;各县(市)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力行政执法大队,负责本辖区内的电力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条省电力行政执法总队指导、协调各市(地)、县(市)电力行政执法支队和大队,各市(地)电力行政执法支队指导、协调辖区内各县(市)电力行政执法大队。
(《各级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六条)第六条电力行政执法总队、支队下设综合处(科)、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处(科)、反窃和反违章用电处(科)。
第七条省电力行政执法总队队长和副队长由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选派电力处处长、副处长和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市(地)电力行政执法支队和县(市)电力行政执法大队的队长和副队长参照总队办法选任。
第八条担任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热爱电力事业,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具有一定行政执法能力;(二)具有大专专业及以上文化水平;(三)从事电力生产、电力营销、公安保卫、行政管理或者法律事务等工作两年以上;(四)经过省工信委专业法律培训和综合执法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符合条件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推荐,经省政府法制办统一颁发电力行政执法证。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文件 供电监管办法

第十四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 电企业处理供电故障的情况实施监管。 供 电企 业应当建 立完善的报修服务制度 , 开报修 电话, 公 保持 电话畅通 ,4]时受理供 电故障报修。 2/ , 供 电企业应当迅速组织人员处理供电故障, 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电企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修 的时限, 供
供电 企业应当 加强供电 设施建设, 具有能够满足其供电区 域内 用电需求的供电能力, 保障供电 设施的正常
运 行。
第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 电企业的供 电质量实施监管。 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 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符合 国家标准 或者 电力行业标准; 一)
第十七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电企业执行国家有关电力行政许可规定的情况 实施监管。 供电企业应当遵 守国家有关供 电营业区、 电业务许 可、 供 承装 ( 、 修 试)电力设施许可和 电工进 网作业许可
等规定。
第十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供 电企 业公 平、 无歧视开放供 电市场的情况 实施监管。
供 电用户不超过2 个工作 日; 0
( 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中间检查 的期限, 接到用户申请之 日 , 三) 自 起 低压供 电用户不超过3 个工作 日 高压供 ,
电用户不超过5 个工作 日;
7 9
中国水 能及电气化 2 1 . 2 0 1 0/
( 对用户受电工程启动竣工检验的期限, 接到用户受电装置竣工报告和检验 申请之 日 低压供 电用户 四) 自 起,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 1 . 2 0 1 0/
电力行业监督责任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行业监管,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行业监管机构、电力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电力行业监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电力行业监督,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电力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二、监管机构职责第五条监管机构负责电力行业监督工作,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电力行业监管政策和法规,并组织实施;(二)对电力企业进行市场准入、资质审查、许可管理等;(三)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四)对电力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管,维护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五)对电力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六)组织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电力企业职责第六条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依法取得电力生产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电力安全生产;(三)严格执行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四)保障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发生电力事故;(五)加强电力市场交易行为管理,维护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七)配合监管机构开展电力行业监管工作。
四、监督责任制度第七条电力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责任制度,明确监管人员职责,强化责任追究。
第八条监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监管职责,对监管对象实施公正、公平、公开的监管。
第九条监管人员对电力企业违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第十条监管人员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督促企业立即整改。
第十一条监管人员对电力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依法查处。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价财[2010]33号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价财[2010]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bdbc071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8.png)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正文:----------------------------------------------------------------------------------------------------------------------------------------------------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价财〔2010〕33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三峡开发总公司、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华润总公司:为加强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电价监督检查行为,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国家电监会制定了《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国家电监会反映。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电价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电价监督检查行为,维护电力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监管机构实施电价监督检查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并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三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企业(包括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下同)执行国家电价政策以及电力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监督检查内容第四条电力监管机构监督检查电力企业执行国家电价政策的行为,包括:(一)电力企业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上网电价情况;(二)电力企业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输配电价情况;(三)电力企业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销售电价情况;(四)电力企业执行政府性基金和附加政策情况;(五)电力企业执行国家制定辅助服务收费标准情况;(六)电力企业执行国家制定各项涉及电力业务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情况;(七)电力企业执行其他涉及国家电价政策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5.12.28•【文号】主席令[第60号]•【施行日期】1996.04.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995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5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第三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或者非法侵占、使用电能。
第五条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取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电力建设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电网经营企业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接受电力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八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电力事业。
第九条国家鼓励在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在研究、开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是保障供用电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
下文是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欢迎阅读!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保障电力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电力生产、运行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建和在建电力设施的保护。
本条例所称电力设施,是指对社会提供服务的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包括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设施及其辅助设施,充电站、换电站、充电桩及其辅助设施。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应当坚持电力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教育、防范和依法惩处相结合。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及时协调、解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第五条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电力管理部门是本辖区电力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并建立健全保护电力设施的工作机制。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房管、交通、财政、水务、林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电力主管部门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根据需要建立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组织,设置群众护线员。
第六条市电力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电网建设和改造要求,组织编制全市电力空间布局规划,安排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区、县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与电力空间布局规划有效衔接,对规划电力设施和电力高压走廊用地进行控制和预留,相关规划调整涉及电力设施时,应当征求电力主管部门意见。
电力监管条例

电力监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2号)《电力监管条例》已经2005年2月2日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00五年二月十五日电力监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监管,规范电力监管行为,完善电力监管制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电力监管的任务是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依法保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条电力监管应当依法进行,并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相关的监管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和国家有关电力监管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电力监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举报,电力监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依照有关规定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管机构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派出机构。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电力监管职责。
第七条电力监管机构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电力监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
第八条电力监管机构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在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兼任职务。
第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建立监管责任制度和监管信息公开制度。
第十条电力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电力监管职责,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和协助。
第十一条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接受国务院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
第三章监管职责第十二条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制定并发布电力监管规章、规则。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旨在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本办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共分为八章五十三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与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的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执法,推动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优化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第六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监督检查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电力安全生产计划和措施第七条电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电力安全生产计划,确保电力生产运营安全。
第八条电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要求,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电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电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加强事故分析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坚持定期检查、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电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超越权限和侵犯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采取现场检查、询问、查阅资料和取证等方式,可随机抽查单位和人员。
[整理]《供电监管办法》释义摘要.
![[整理]《供电监管办法》释义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54d7d417168884868662d638.png)
《供电监管办法》释义摘要第一章总则总则是对本办法基本内容的原则性、概括性规定,是统领全篇的总规则。
本章共5条,分别对立法目的、供电监管机制、供电监管原则、供电监管对象以及对违法行为投诉举报作了原则规定。
总则对本办法具有总的指导意义,准确理解总则内容,是把握和适用本办法的基础。
第一条为了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维护供电市场秩序,保护电力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和依据的规定。
一、立法目的(一)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1.加强供电监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电力供应的需要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对电力依赖性日益加深。
但受气候、江河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夏季和冬季等用电高峰季节和时段,电力供需紧张情况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因电网建设滞后造成的供电设施卡口、低电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局部电力供应矛盾也开始成为阻碍部分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加强供电监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可靠供应,已成为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实要求。
2.加强供电监管,是促进供电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的需要近年来,各供电企业从健全制度和规范管理入手,借助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夯实服务基础,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供电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但也必须看到,部分供电企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规范的问题,如违反停电程序中止供电、办理用电业务超时限、不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故障抢修不及时等,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维护广大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既是提高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的客观要求。
广东省供用电条例

广东省供用电条例《广东省供用电条例》7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供电企业对非居民用户采取停止供电措施强制其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以下是查字典我搜集的广东省供用电条例,快来看看吧。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职员会公告(第77号)《广东省供用电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职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职员会2023年3月29日广东省供用电条例(2023年3月29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职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供用电行为,加强供电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保护,维护供用电秩序,保护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供用电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HG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供电设施建设与保护、电力供应与使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供电设施、受电设施,是指已建或者在建的变电设施、电力线路设施、电力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其中,产权分界点电源侧为供电设施,负荷侧为受电设施。
本条例所称重要电力用户,是指在国家或者本省的社会、经济、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断供电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本省电网供电范围内的电力用户。
第三条供电设施规划与建设应当坚持科学规划、经济环保、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避免或者减少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害。
供用电应当遵循安全可靠、高效有序、保障民生、节能减排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供用电工作的领导,建立供用电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供用电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江苏省电力条例-

江苏省电力条例正文:----------------------------------------------------------------------------------------------------------------------------------------------------江苏省电力条例(2020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力规划第三章电力建设第四章电力生产运行第五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电力事业发展,保障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毗邻海域内的电力规划、建设、生产、供应、使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事业的领导,将电力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电力发展中的规划衔接、项目建设、设施保护等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电力行政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局在本省派出监管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以及毗邻海域内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电力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力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和执法效率。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电力建设、保护等工作。
第四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当超前发展,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电力发展应当统筹规划电力设施布局,协调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增强电力系统调节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
电力发展应当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推动电能替代,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9【实施日期】2018.12.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力建设第三章电力生产与电网管理第四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五章电价与电费第六章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第七章电力设施保护第八章监督检查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第三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或者非法侵占、使用电能。
第五条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第六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
关于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定

关于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电力工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10.27•【文号】•【施行日期】1994.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关于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定(1994年10月27日电力工业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行政管理,保障电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保证电力行政主管机关依法行政,加强对电力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务院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电力行政主管机关,负责归口管理全国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跨省电网管理部门是国务院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其管理范围内的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行政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本规定所称国务院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指电力工业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指电力工业局。
市(地)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指电业局(供电局)。
县(市)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指供电局。
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力行政执法,是指各级电力行政主管机关(包括派出机构)为实现电力行政管理而依法执行有关电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政行为。
本规定所称电力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电力行政主管机关对下级电力行政主管机关,以及各级电力行政主管机关对其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电力行政执法所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各级电力行政主管机关应建立和健全电力行政执法机制。
各电力行政执法部门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并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宣传有关的电力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查处电力违章违法行为,保障电力工业顺利发展。
第五条电力行政执法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实行合法、高效、有序的工作制度。
电力行业的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指南

电力行业的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指南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其正常运转和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电力行业的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推动电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电力行业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电力行业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这些法律法规均明确了政府机关对电力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力与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应当依法公正、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并须符合法定程序。
对于涉及电力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多种行政处罚手段,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以实现惩罚违法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二、电力行业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及相应处罚1. 擅自设置、改变、拆除电力线路、电缆等设施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未经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擅自设置、改变、拆除电力线路、电缆等设施的,将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罚款并责令恢复原状。
2. 电力企业违反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电力企业未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或者未按照规定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将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罚款,并要求其改正行为。
3. 违反电力市场规则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违反电力市场规则的,将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如处以罚款、暂停电力交易资格等。
4. 恶意操纵电力市场价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恶意操纵电力市场价格,将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如处以罚款、吊销电力交易资格等。
5. 不履行输变电设施维护保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输变电设施管理者未对输变电设施进行维护保养,造成严重事故的,将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如处以罚款并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原政企合一的电力部门成为企业性质的公司,其电力行政监督管理职权改由各级人们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电监会行使,形成多家管电的局面。
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楚,导致电力执法主体事实上的缺位,致使电网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上出现诸多问题,案件和矛盾频发,需得政府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甘肃省电网建设与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是甘肃公司依法治企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该公司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加强电网设施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对规范电网建设、保护秩序,维护该公司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的颁布实施,在《甘肃省供用电条例》规范供用电秩序基础上,填补了电网规划、建设和保护的立法空白,标志着甘肃省内地方电力立法已形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力彰显了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形象。
在《甘肃省电网建设与保护条例》中不仅对违法行为作了明确规定,而且对执法人员规定了一个执法标准,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泄露检查中获知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生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电网设施和电能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有违反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和泄露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举报人情况的等行政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电力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增强自身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才能潜移默化地为电网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制引导和示范,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依法保障甘肃电网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