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修禊.(qì)事流觞.(shānɡ)曲水放浪形骸.(hái) 桂棹.(zhào)枕藉.(jiè) B.齐彭殇.(shānɡ) 临文嗟悼.(dào)孤舟嫠.(lí)妇愀.(qiǎo)然匏.(páo)樽C.萧君圭.(ɡuī) 无物相.(xiànɡ)之山川相缪.(liáo) 庐冢.(cǒnɡ)蜉蝣..(fú yóu)D.字平父.(fù) 舳舻..(zhú lú)千里江渚.(zhǔ)之上酾.(shī)酒横槊.(shuò)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瑰怪其文慢灭幽暗昏惑仆碑B.沦涟青风徐来逝者如斯清妙C.肴核苍海一粟正襟危坐匏樽D.虚诞若合一契一觞一咏静躁4.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清流急湍畅叙幽情游目聘怀列序时人 B.取舍万殊余音凫凫幽壑潜蛟扣弦而歌之C.世殊事异凭虚御风幽暗昏惑一叶偏舟 D.杯盘狼籍沧海一粟举酒属客旌旗蔽空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有碑道,其文漫灭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畅怀)极.视听之娱(穷尽)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七月既望..(农历十五)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C.一觞.一咏始舍.于其址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二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mdash;3题。
20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
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
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mdash;mdash;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
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那些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
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星写作”。
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
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
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
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语体风格,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
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同学们进行高中语文的复习工作,除了需要掌握重要知识点外,还需要通过试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 B。
④⑥⑤①③②C.④⑤②①⑥③ D。
②③①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专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D.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第Ⅰ卷一、基础知识题(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煤屑.(xiè)B.霎(chà)时一椽(chuán)梵(fán)语混(hùn)沌C.愆(qiān)期杂糅(róu) 自缢(yì) 芰(jì)荷D.谣诼.(zhuó) 乘.(chéng)凉溘.(kè)死匝.(zā)道2.下列各选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蓊郁丰姿落寞斑驳陆离没精打采B.点缀馍馍闲暇众志成城杯水车薪C.陨落青衿笙箫呦呦鹿鸣溘然长逝D.婆娑迁徒瞥见揠苗助长物事人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高中语文 ( 必修二 ) 文言文复习练习题《游褒禅山记》检测练习、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 今言“华(hu a )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 8)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 sh E g )道也哉。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 eng )之。
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3. 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 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 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C.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
9.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索深入,而且没有不触及的领域B. 有志者,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物A 、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B 、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余有叹 焉 叹:叹惜B.( ) 夫夷以近 夷:平安 C. 而人之所罕 至焉 罕:少 D. 共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 往有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复习卷有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蛰.(zhã)倩.影(qiàn )埋.怨(mái) 炽.热(zhì)B.寒暄.(xuān)间.或(jiàn )粗犷.(kuàng) 摇曳.(yâ)C.拮.据(jiã)教诲.(huǐ) 窈.陷(yǎo )歆.享(xīn)D.纨绔.(kù)敕.造(chì)粗糙.(cào) 翘.首(qiáo)答案:C试题解析:A 埋怨(mán) 炽.热(chì) B 粗犷.(guǎng) D 粗糙(cāo)2.下列各组中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幽僻潸然泪下历尽苍桑不可理喻B.惬意没精打彩百无聊赖赏心悦目C.肆虐羽扇纶巾亡人逸事礼尚往来D.遒劲变换莫测天理昭彰以逸待劳答案:C试题解析:A项,苍—沧B项,彩—采D项,换—幻3.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A.六国互.丧(交互)率.赂秦耶(都、皆)盖.失强援(大概)举.以予人(拿)B.函谷举.(拔、攻占)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胜负已判.矣(决定)与.嬴而不助五国(结交、亲附)C.始速.祸焉(招致)后秦击赵者再.(再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使.六国各爱其地(假使)D.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或未易量.(判断)烽火扬州路.(道路)蜀山兀.(高而上平,这里指山光秃)答案:B试题解析:A项,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C项,再:两次;D项,路:宋代行政区划名。
4.下列句中“风流”一词的含义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一致的一项是()A.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荷塘月色》)B.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林黛玉进贾府》)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基础知识)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 B。
④⑥⑤①③②C.④⑤②①⑥③ D。
②③①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专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D.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高一必修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啸着倾盆大雨惊涛骇浪B. 摇曳璀璨夺目沉鱼落雁C. 谜底碧波荡漾欣欣向荣D. 跃然纸上峰回路转豁然开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导致很多旅客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崇高、高尚B. 雅致、雅观C. 悠闲、闲适D. 崇拜、崇敬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美丽的小姑娘,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B. 他们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C. 那座山,就像一位巍峨的巨人。
D.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5. 下列诗句中,表达意境最美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塑造(sù zào)畅快(chàng kuài)B. 灵巧(líng qiǎo)奔跑(bēn pǎo)C. 荷花(hé huā)岩石(yán shí)D. 谦虚(qiān xū)摇曳(yáo yè)7.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B. 她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无话不谈。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B.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新人教必修2
第一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d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诱惑,能像瓦尔登湖的贤者少之又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1、以下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其黄而陨〔yǔn〕渐(jīān)车帷裳纤(xiān)细剽〔biāo〕悍B、相形见绌〔chù〕饮鸩(zhèn)止渴溘〔kè〕然纨(wán)素C、望风披靡 (mǐ) 白头偕(xiē)老巷(xiàng)道镂(lòu)空D、夙(sù)兴夜寐酾(shī)酒临江垣(yuán )墙鹄舫(fāng)2、以下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踯躅〔zhú〕葳蕤〔ruí〕匪我愆〔qiān〕期沐猴而冠〔guān〕B、弥〔mí〕望细腻( nì) 浑身解〔xiè〕数敷衍〔yān〕塞责C、渐〔jiān〕染便(pián)言弄巧成拙〔zhuó〕王事靡盬〔gǔ〕D、阴晦〔huì〕果脯〔fǔ〕涸(hé)辙之鲋咥〔xì〕其笑矣3、以下各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执著赍钱一张一弛青青子衿B、遵守磐石是非屈直何时可掇C、帐簿羁縻怨声载道前倨后恭D、伶俜聘请虎视眈眈篷筚生辉4.以下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推诿装潢直截了当信口开河B.喋血烂漫留连忘返浑水摸鱼C.盘据内讧义无反顾小题大做D.斑驳车厢按捺不住必恭必敬5、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声誉C.国是何况声誉 D. 国事况且荣誉6、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最近,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阔用户对此弹冠相...庆.。
专家预测,将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浅谈唐诗意象的密度什么是“意象”?哲学家们多半会从《周易》的卦象说起,从而使其涵义复杂而又抽象。
即使把讨论严格限定在诗学的范围内,人们对“意象”的定义也是人言人殊,有些未免抽象难解或宽泛无归。
其实,“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也就是说,“意象”必须兼有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
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
正因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而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致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当然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王维《山居秋暝》做些分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
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贬议,清人沈德潜就说:“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象虽工,讵为模楷?”虽然仅是针对“写景”而言,但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
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带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试卷(带答案)一、基础知识1.划横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偏僻( pì )癖( pì)好繁霜鬓(bìn)放诞(dàn )B绯(fēi )闻朱拓( tà )国子监(jiàn)俨(yǎn)然C间(jiān)奏曲间(jiàn)或不更(gēng)事桌帏(wi)D 强(qiǎng)迫强(qiáng)制拗(niù)不过搭讪(shàn)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不经之谈笑靥梦魇浮燥B飞舞盘旋潦倒缭草磨砺C天梯石栈收敛收殓惘然D千呼万换检查检察舟楫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群众的智慧无穷无尽,一个人的才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珍爱有加。
C.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不仅不能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D.说话写文章不能拖泥带水,而要简洁明了。
4.从逻辑角度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众所周知,人的思想总是要变的,认真改造会变,不认真改造也会变,可见进行思想改造对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B.天色渐浓,晚霞随炊烟飘散,父亲沿着田野小路匆匆归来,夜露打湿了他的额头,打湿了他蓝色的衣衫,也打湿了我的眼眶。
C.秀如屏风的青山、润如碧玉的流水、艳如油彩的山花、亮如明镜的天池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D.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晰,耐人咀嚼。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的的一句是()(2分)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不一定是上乘之作,。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语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9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纤.(qiān)细蕈.(xùn)菌将.(qiānɡ)子无怒给.(jǐ)予答复B.修姱.(kuā) 溘.(hè)死小人所腓.(féi) 一叶扁.(biǎn)舟C.主簿.(bó) 吐哺.(bǔ)酾.(shī)酒临江清流激湍.(tuān)D.嗟.(jiē)悼修禊.(xì)冯.(pínɡ)虚御风放浪形骸.(hái)【解析】A项“纤”读xiān;B项“溘”读“kè”,“扁”读“piān”;C项,“簿”读“bù”。
【答案】 D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浅尝辄止竟相诽谤鉴署杯盘狼藉B.骇人听闻无济于事枷索流觞曲水C.巍巍峰巅终南捷径訾詈鼓瑟吹笙D.苍海一粟取之无禁脉胳夙兴夜寐【解析】A项,竟—竞、鉴—签;B项,索—锁;D项,苍—沧、胳—络。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震惊全国的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公开审理是________公开、公正和讲原则的体现。
(2)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两页纸的________表,实在让人咋舌。
(3)爷爷说他忘不了那一段________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A.法制勘误心酸B.法制刊误辛酸C.法治勘误辛酸D.法治刊误心酸【解析】“法制”是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名词;“法治”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勘误”是指作者或编者更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刊误”是指削除、修改文字错误。
“辛酸”原指辣与酸,比喻痛苦悲伤的(经历);“心酸”指心里悲痛。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人们看到西海上那巡回作业的挖泥船、建筑工地上那繁忙热闹的吊车、吊塔,拔地而起的线杠、木塔、宿舍楼,没有谁不对建设中的新开发区赞叹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测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课内阅读鉴赏阅读下文,回答1-4题。
赤壁赋 (节选)苏轼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各句中“卒”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卒莫消长B.卒起不意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卒惶急无以击轲E .而卒葬之2.下列各句中“适”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始适还家门B.适得府君书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D.处分适兄意E.少无适俗韵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
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
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
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
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
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
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蕃:增多。
B.元淳尝署.州事署:代理。
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黜:罢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
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
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
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
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
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8.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运用与表达10.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入春以来,我国北方不少地区还是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南方各个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B.丰田汽车公司因未能配备其他厂商普遍配备的刹车优先系统的问题曝光后,针对丰田总裁在美国与中国就此事件道歉的不同态度,收到了坊间的求全责备....。
C.多为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D.清明三天假、端午小长假将以往集中在“五一”的旅游热“分流”成了三段,所以今年“五一”中短途旅游、市内游平分秋色....。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因为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1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13.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学府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卷答案1.BD(BD通“猝”,突然;A项,到底;C项,士兵;E项,死。
)2.DE(DE项,适应、适于;A项,嫁人;B项,刚刚;C项,用、享有。
)3. 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4.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5.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项,论:判罪。
6.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结合文意判断每个句子的描述重点。
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为。
这三句都不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
7.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8.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
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9.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10.D 11.A 12.B13.英国伊顿公学是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它的报考有严格限制,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它拥有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
参考译文: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
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
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
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
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
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
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
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
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
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
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
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
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
”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
”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
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
”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
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