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c06ca32af90242a995e558.png)
.
17
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 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 了诗人寂寞失望、焦躁惆怅的心绪。
川草木等)
.
13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五、从题材切入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 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 背弦。
.
14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六、从语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试题信息,利用储备,读 懂诗词。古人创作诗词特别重视语言的 锤炼,不少诗歌都因一个或几个字词运 用精当而使整首诗生动耐读而意兴盎然。
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
歌中的内容、主旨。
.
10
例:(2016年无锡卷)(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 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1
【分析】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 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 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 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 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 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 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 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15
例:《木兰花(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 不好,为什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7aa4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鹧鸪——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 是什么(确认内容、意象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情感等)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①体会思想情感②鉴赏语言特色③把握意象、意境④赏析表达技巧 目标:
01
02
03
04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分类1:按表达方式分类
反映离乱的痛苦 ② 同情人民的疾苦
(3)忧国伤时
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 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 壮志未酬的悲叹
(4)建功报国
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长亭送别
●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
![诗歌鉴赏中考专题复习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8a9617aef8941ea66e057f.png)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2分)
1.辨析诗歌类别 2.读懂题干要求
抒情送别诗 作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4分)(2019)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5.分析表 达的情感
词不离句 夹岸桃花蘸水开
句不离篇
诗意: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 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 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下 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 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 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暂”是暂且。 “暂”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 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 ,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 展现出来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016岳阳市)
“开”是“开阔”的意思,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 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 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辨析诗歌类别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概述》课件(共27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概述》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beaa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2.png)
鉴赏 事物形象
(1)鉴赏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炼字”艺
术
诗眼:指诗中最精练传
(2)鉴赏“诗眼”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
语
朴素自然 婉约细腻 (3)鉴赏语言风格 清新明丽 简洁洗练
雄起奔放 幽默讽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歌鉴赏之 ——概述
诗歌鉴赏, 都鉴赏什么呢?
(一)鉴赏形象 (二)鉴赏语言 (三)鉴赏表达技巧 (四)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五)鉴赏作者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景物形象
雄浑壮阔、恬静优美、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
▪ 表达技巧分:
▪
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
▪
表现手法
▪ 一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 (1)比喻
▪ (2)比拟(拟人、拟物)
▪ (3)夸张
▪ (4)对偶
(5)借代
▪ (6)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
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顶真等。
二 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
触景生情、 以景结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咏史抒怀 正面描写(言行貌心细) 细描 人物 侧面描写(别人的言行 白描
描写方式
周围的景物) 正面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景物 虚实相生(联想 想象)
描写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8(18张)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8(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2eba16569eae009591bec0f.png)
三、诗歌技巧类鉴赏试题
考点分析:这一种类型,对我们初中生而言,考查
并不多。主要集中于考查对比(11泰州)、衬托(10 泰州)、细节描写(11无锡)、夸张(09扬州)一般 侧重于用以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及简单表现手法。但 09盐城考查用典、 10扬州考查借景抒情则是对抒情 技巧的考查,也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点拨:找出景物,构造画面;借助想象,丰富 画面;巧用修辞,点亮画面。答题时一般采用 分——总的思路。
4、分析艺术形象
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11泰州)
例如:《春望》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09宿迁)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 “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意象,采用一致的表达形式,就能找到答案了。
2、对诗中景物间接设问
(1)《使至塞上》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11连 云港) (3)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 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09扬州)
点拨:平时要注意具有地域特征的形象(如:单 于、羌笛等),还要注意四季景物的归类,熟悉 每个季节常见的景物。
(1)示例:只见一支支枯败的菱梗、荷柄在瑟瑟秋 风中颤栗,遍地是片片枯黄的梧桐落叶。(要运用一 定的描写手法,仅单纯直译得1分)(2分) (2)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1分) (3)一方面是指秋天的衰败、萧瑟等况味;另一方 面也指宋江此时凄凉苦涩(有家不能归的无奈、前途 未卜的茫然)的心情。诗歌也寄寓了作者对宋江命运 的同情和前途的担忧(每点1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得3分)
极妙。请任选一个作简要赏析。(10宿迁)
“悠然”二字用得很妙,“悠然”是闲适的样子(1 分),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 遇(1 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情(热爱自然的情感) (1 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499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1.png)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83622d6bd97f192279e9c4.png)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 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 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 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 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 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 别后的景物。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 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 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 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 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 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
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事实上,我们 习惯把古文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称之为典故。适当 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 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 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练习一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 _的特点。
高大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 哲理是什么?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 切;只有战胜困难才会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 悦。
这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江 水流汹涌向天地之外奔腾而去,远山在水气中若有若 无。
2、比较本诗与他的另一首<<使至塞上>>,说说 两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0c07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歌鉴赏》(共25张PPT)
![《诗歌鉴赏》(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a62528b90d6c85ec3ac6d4.png)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 )的艺术手法。 3.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 浅陋目光。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①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①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诗中塑造了一个( 悠闲的隐者
)的形象。
示例2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①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②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 醒。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氛围?
鉴赏要点三:表现手法
问题形式: ⑴直接用概念提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等; ⑵怎样表现、有何表达效果等
解题步骤 1、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步骤二: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步骤三:这种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 感情。
示例4: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①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②白银盘里一青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 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89d8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024版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c96a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0.png)
目录•中考古诗词鉴赏概述•古诗词基本知识点梳理•答题技巧与策略分享•经典题型解析与实战演练•复习备考建议与资源推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中考古诗词鉴赏概述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01传承中华文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鉴赏古诗词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02提高文学素养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03培养人文精神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鉴赏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分值选择题01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分值一般较低。
填空题02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分值适中。
简答题03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分值较高。
忽视题干信息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忽视题干信息,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不符。
理解表面化部分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
缺乏鉴赏技巧部分考生缺乏鉴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导致答题思路不清晰。
盲目背诵部分考生盲目背诵古诗词及赏析内容,忽视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和感悟。
考生常见问题及误区古诗词基本知识点梳理诗词体裁与特点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乐府、诗经等,形式自由;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词又称长短句,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和音韵要求。
诗词特点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意境深远。
意境指诗词中通过意象组合所营造出的整体艺术境界。
意境的深远与否,是衡量一首诗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
意象指诗词中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景物、人物、动物等。
通过意象的描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意象与意境分析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使句式整齐匀称,音韵和谐。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ea5b6db307e87101f696f1.png)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考什么) 2、熟悉常考题型(怎么考 ) 3、掌握答题技巧(如何做 )
考情回顾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内容
规律总结
2018 2017 2016
小学课内《山行》 (唐·杜牧;七言绝句)
课内《望岳》 (唐·杜甫;五言律诗)
1.考查对诗歌意 象的提取能力。 2.考查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对诗 人精神的把握。
练一练
2016咸阳二模: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诗人的 何种 感慨?(2分)
历年陕西“诗歌鉴赏”中考题例析
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节课内容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做
方面。
动词 形容词 (表色彩) 量词 叠词
四、 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表达技巧(小结):
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小中见大、以乐 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视、听、嗅)、 化用典故、想象、正侧面等。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
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讨论
诗歌情感“四看”
一看:诗歌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4dacc35a8102d277a22f1e.png)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共4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4036d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9.png)
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名句赏析型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
表达技巧型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
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表达技巧型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
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
“诗眼”型、炼字型
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 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 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 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 “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 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 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 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示和思考。
名句赏析型
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 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 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 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沉舟”“病树”是诗 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 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 迈的胸襟。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课件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4e3e036f1aff00bfd51e31.png)
5)表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喜爱
西湖、愉悦闲适. 的心境。
9
方法总结:
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连缀 成句子; 4.表达的情感。
练一练:总复习 P1. 64 四、六、 10
1.赏析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P.63.第3题)
“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
这试两题句分诗析历:来“被不人畏表称浮道达云。遮技请望巧试眼着,对自这缘两身句蕴在诗最含加高的以层哲”理
赏析。p80--
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
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
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
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
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评价效果
作者情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7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运用此手法 的原因
3.此手法传达的诗人感情
.
18
采用了动静结合、虚
实相间的描写手法
步骤一
动景:……静景:…… 步骤二
实写:……虚写:……
“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 以飘零和落寞之感;
“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 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 衬情。
.
44
.
45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 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 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 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b1ab9169eae009591bec91.png)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dcc4830b4c2e3f5627637d.png)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 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
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怀古诗: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
的疾苦;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路转溪头忽见。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村夏夜优美的图画,表达了
作者
的心情。(2分)
答案:愉快 评分:意思对即可。
13
【答题技巧】
1、注意从 诗词标题、注解小序、眼 或关键词、题干提 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14
诗词鉴赏选择题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 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考查要点
❖ 明哲理 析典故 ❖ 品字句 赏技巧
知内容 悟情感
主要题型:
1.简答题 2.选择题
4
考试攻略——明哲理 析典故
交流展示 复习课内古诗词,同桌分工完成以下任务
❖ 找出富含哲理的句子,并分析所含哲理; ❖ 找出运用典故的句子,了解典故内容,分析
❖ 6.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 析。 答案: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 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 内心哀愁的沉重。评分:2分。
11
考试攻略——知内容 悟情感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
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运用典故的作用。
5
课内蕴含典故的诗句归纳: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无计。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行路难》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
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
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
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
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
❖ 2010.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第5题。
“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运用了典故,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 2009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第5题。
本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称 道,句中的五个形容词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加以赏 析。
❖ 2008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第6题。(2分)
闺怨诗:对心上人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
生活的向往。
【题目形式】 这首(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或心情)。
12
中考链接
淄博市二〇〇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
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第7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 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 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 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 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 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 描绘得生意盎然。
7
考试攻略——品字句 赏技巧
❖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
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 描写角度:正多面种描 感写觉、角侧度面(描视写觉、、动听静觉结、合嗅、觉以、动味写觉静和、触
觉等;
❖
表现手法:渲染衬托、对比映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等。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用典、互
文、借代、双关等。
❖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8
【题目形式】 1.说说某字(句)的好处(妙处)。 2.某诗(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9
【答题要点】
1、准确地理解关键词的意思,指出抒情方式和
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
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
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
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
戍边的雄心。
考点:明典故 错误 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 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1
学习目标 ❖ 明确考试要点,了解考试题型 ❖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形式
2
分析淄博市2008---2011年中考诗歌鉴赏题,归纳考点, 同桌交流
❖ 201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
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 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
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题格式】
1.品字词: 字意思是
, 地写出了 .
2.赏名句:
采用了
的手法(修辞方
法), 写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诗
人
的情感。
10
❖ 淄博市二〇〇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第6题。 (2分)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