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合集下载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上皮基底膜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 CO2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血液中去氧Hb含量达50g/L以上,口唇、甲床呈 青紫色
常表示机体缺氧
(二)氧解离曲线
1.定义:血Po2和Hb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2.生理意义: S形曲线
Po2范围
曲线形态
意义
曲线上段 60~100mmHg
较平坦
Po2适当降低 ,不致于发生明 显的低氧血症
曲线中段 40~60mmHg
较陡
随血液Po2降低,有较多O2被释 出供组织利用
通气/血流比值 概念: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平均值:0.84 表示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相匹配 肺换气效率最高 比值增大: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 (部分肺血管栓塞) 比值减小: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哮喘发作)
(二)组织换气 组织内Po2低于动脉血 ,O2由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 Pco2则高于动脉血,CO2由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 体循环内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反射过程
肺扩张反射:吸气→呼吸道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 奋→迷走神经→延髓→抑制吸气神经元→使吸气转 为呼气
肺缩小反射:呼气→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 弱→吸气抑制被解除→吸气再次发生
3.生理意义 肺扩张反射:防止吸气过深和加快呼吸节律 人对肺扩张反射敏感性很低,平静呼吸无作用 深呼吸(潮气量>0.8L)时,或病理情况下 (肺充血、肺水肿、肺炎等)才引起该反射 肺缩小反射:阻止呼气过深和肺不张 平静呼吸的调节中意义不大
生理意义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大小可用顺应性来度量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扩张的难易程度 顺应性与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
肺弹性阻力 来源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纤维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 因肺泡内液-气界面存在而形成 使肺泡趋于缩小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4.(2021·贺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 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 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9.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 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D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0.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 推测该结构为 ( A )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3.(2021·邵阳)如右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 的组合示意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 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化时,图甲a、b、 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
A.b<c<a B.a<b<c
C.a<c<b D.c<a<b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呼吸运 动
肋间外肌、 膈肌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 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 外界→肺
界)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 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 肺内→外
界)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西医学概论_人体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西医学概论_人体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无效腔增大或肺动脉部分阻塞。 比值<0.84:可能肺通气不良,如哮喘发作─功能
性动-静脉短路。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血液O2和CO2的含量(ml/L血)
动脉血
静脉血
物理 化学 合 物理 化学 合 溶解 结合 计 溶解 结合 计
O2 3.0 200.0 203.0 1.2 152.0 153.2 CO2 26.2 464.0 490.2 30.0 500.0 530.0
呼吸性细支气管)。150ml 肺泡无效腔:因无血流通过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
肺泡腔。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第二节 呼吸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条件:气体的理化特性、膜通透性和面积、分压差。 速率:= 扩散速率(D)
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分子量
Hb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三)氧离曲线
△ 概念: 表示血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
系的曲线。
△ 意义: 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分离或结合
的情况。呈“S”型。
1.上段:PO28.0~13.3kPa (60~100mmHg) 坡度较平坦。
表 明 : PO2 变 化 大 时 , 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 高载氧能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 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
吸气
呼气
力差。
3.胸膜腔内压
(1)胸内压的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时,不 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 压,又称胸内负压。
(2)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更大
(4)成因: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
形成。胸廓的弹性阻力的作用方向,则视胸 廓扩大的程度而异: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 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 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潮气量 肺通气量
(ml)
(ml/min)
肺泡通气量
(ml/min)
平静呼吸 12 浅快呼吸 24 深慢呼吸 6
500 250 1000
6000 6000 6000
4200 2400 5100
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更有 效
2.肺泡通气量比每分通气量更能反应肺通 气的真实效能.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 Hb与O2结合的特征
1. 反 应 快 、 可 逆 、 不 需 酶 的 催 化 , 受 PO2
的影响 (PO2高时结合, PO2低时解离)
Hb+O2
PO2低(组织)
PO2高(肺)
HbO2
2. 是氧合,而不是氧化:
Hb的Fe2+与O2结合后仍是二价铁。
3.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
健1康gH成b人可H结b浓合度O约2为. 150g/L血液,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分子不停的进行着无定向的
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 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 程称为气体扩散。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就是物理性的 扩散过程。
(一)气体的分压差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的
总和。
各组成气的分压=混合气总压力×该气体的
容积百分比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培优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培优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时,呼吸肌、胸廓和肺的变化:类别肋骨间的肌肉膈肌膈顶部胸廓容积肺的变化肺内气压吸气收缩收缩下降增大扩张小于大气压呼气舒张舒张上升缩小回缩大于大气压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

2.气体交换的过程:(1)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2)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C )A.气管B.喉C.肺D.咽2.(内蒙古通辽学业考)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D )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3.呼气时,膈肌的变化情况是( A )A.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B.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C.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D.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4.(甘肃金昌质检)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在人体内只有肺泡周围才能进行气体交换B.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三层细胞C.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氧气含量减少D.通过扩散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5.(北京学业考)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10~12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B.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D.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6.(甘肃陇南质检)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B.吸气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7.(内蒙古通辽学业考)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的曲线是
( D)
1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___×___(判断对错)
【关键能力练】
13.(大数据易错题·平均得分率 45.21%)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
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①气管、②肺、③胸腔三者的组合
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20.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D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3.当你过生日“用力”吹灭蜡烛时,膈肌的变化是 ( A )
A.收缩变为舒张
B.舒张变为收缩
C.顶部下降
D.A、C两项都是
4.(2020·日照学业考)有时出现的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
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 B )
A.胸廓缩小
B.膈肌收缩
C.肺活量下降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5.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合作探 1.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变化?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_收__缩__,使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如图二中,由_位__置__一__逐渐变化为 _位__置__二__,使胸廓的前___后__、__左__右__径增大。 膈肌犹如注射器中的活塞,吸气时,膈肌收缩,如同用力向_下__拉动活塞,使胸廓的 _上__下__径变大。 2.为气体入肺提供根本动力的结构是呼吸肌。
在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78 21 0.03 0.07 0.9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2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2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D.中间值
2.某人的胸围差越大,说明( C ) A.肺容积越小 B.肺泡越多 C.肺与外界气体交换量越大 D.肺越大
3.【中考•泰安】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至少 要经过细胞膜的层数是( D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点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 细胞构成的,肺泡内的气体进入毛细血管时要跨越 这两层上皮细胞,共四层细胞膜。
10.【改编•德阳】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点拨】呼吸系统由[7]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组成,肺位于 胸腔内,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正确;乙图中 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 换,B正确;丙图中的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C错 误;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 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 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 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D正确。
3.【中考•临沂】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 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 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 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 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深呼气时 的胸围
80.0 厘米

七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常考透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常考透视
常考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出题角度】呼气和吸气。
典例 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呼气时,肺随之收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吸气时,胸廓容积 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膈肌 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回升。吸气 与呼气时膈肌的运动简图如图4-3-2-10所示。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方法透视] 本题考查的是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 情况,必须明确各部分的结构以及掌握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膈肌、 胸廓和肺的状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常考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出题角度】考查肺泡的结构特点。
典例 下列叙述中与肺泡内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C ) A.肺泡数量极多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细胞构成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方法透视] 根据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来理解肺泡有哪些结构 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常考3 气体交换的原理 【出题角度】考查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典例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D ) A.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肺泡内氧气浓度小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

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

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我们的身体,然后通
过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部,气体进入到肺泡中,这些小囊泡周围有
许多微小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

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氧气从
肺泡中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泡膜
进入肺泡,最终被排出体外。

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这样的血液将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供给细胞进行新陈
代谢和生命活动。

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输送回到肺部,
然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在细胞内,氧气被用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将进入血液,最终被排出体外。

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它保证了
我们身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并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氧气和
排出了代谢产物。

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我们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1.呼吸:指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
2.呼吸的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外界空气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气体扩散的影响因素
分压差×扩散面积×温度×气体溶解度
扩散速率=———————————————
扩散距离×√分子量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二. 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呼吸膜的面积 呼吸膜的厚度 通气/血流比值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2.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分泌粘液:湿润和清洁空气,受交感神经调节; 支气管及其分支:平滑肌收缩调节气道阻力,
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
(一)肺泡的结构
肺泡
肺泡上皮细胞:
I型:鳞状,95%; II型:圆形或立方状,5%,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基膜
肺泡隔:毛细血管网、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
原始动力——呼吸肌的运动 直接动力——气体压力差
(一)呼吸运动 (二)肺内压 (三)胸膜腔内压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一)呼吸运动——
指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 大。
——主动
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胸廓复位。

呼吸作用三个阶段方程式

呼吸作用三个阶段方程式

呼吸作用三个阶段方程式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体的能量代谢所必需的过程之一。

它指的是通过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将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外呼吸、气体交换和内呼吸。

第一阶段:外呼吸外呼吸是指人体从环境中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呼吸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

外呼吸包括呼吸道、肺、膈肌和其他辅助肌肉的功能。

首先,呼吸道将空气从外部引入,并将其传送到肺部。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加湿和温暖空气。

咽部将空气从鼻腔引导到气管。

气管是一个C形的软骨管,连接喉咙和支气管。

支气管细分成越来越小的管道,最终进入肺部。

在肺部,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

肺泡是肺部最小的结构单位,通过其壁上的毛细血管与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当空气通过支气管进入肺泡时,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由血液排出体外。

在外呼吸过程中,膈肌和肋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带动了呼吸运动。

当膈肌收缩时,胸腔腔隙扩大,使肺部充气。

当膈肌放松时,胸腔缩小,使肺部排气。

此外,肋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也有助于胸腔的扩张和收缩。

第二阶段: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外呼吸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肺泡中,氧气经过薄膜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薄膜排出。

这个过程被称为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主要驱动力是气体的浓度梯度。

在肺泡中,氧气的浓度较高,而在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因此,氧气会通过薄膜从肺泡进入血液,以平衡浓度差异。

相反,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肺泡中较低,在血液中较高,因此二氧化碳会从血液通过薄膜进入肺泡。

气体交换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血液的酸碱平衡、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从而影响氧气的输送。

第三阶段:内呼吸内呼吸是指在细胞水平进行的呼吸作用。

在细胞内,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生理学┃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与肺换气

生理学┃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与肺换气

⽣理学┃⽓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与肺换⽓⽣理学 · 呼吸第⼆节肺换⽓和组织换⽓⼀、⽓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体的扩散⽓体分⼦不停地进⾏⽆定向的运动,当不同区域存在⽓压差时,⽓体分⼦将从⽓压⾼处向⽓压低处发⽣净转移,这⼀过程称为⽓体的扩散(diffusion)。

混合⽓体中各种⽓体都按其各⾃的分压差由⽓压⾼处向⽓压低处扩散,直到取得动态平衡。

肺换⽓和组织换⽓均以扩散⽅式进⾏。

根据Fick弥散定律,⽓体在通过薄层组织时,单位时间内⽓体扩散的容积与组织两侧的⽓体分压差、温度、扩散⾯积和该⽓体的扩散系数成正⽐,⽽与扩散距离(组织的厚度)成反⽐。

通常将单位时间内⽓体扩散的容积称为⽓体扩散速率(diffusion rate,D)。

⽓体扩散速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如下式所⽰式中ΔP为某⽓体的分压差;T为温度;A为⽓体扩散的⾯积;S为⽓体分⼦溶解度;d为⽓体扩散的距离;MW为⽓体的分⼦量。

⽓体的分压(partial pressure)是指混合⽓体中各⽓体组分所产⽣的压⼒。

某种⽓体的分压等于混合⽓体的总压⼒与该⽓体在混合⽓体中所占容积百分⽐的乘积,如O2在空⽓中所占的容积百分⽐为21%,因此空⽓中的O2分压(PO2)能将空⽓总压⼒(760mmHg)与21%相乘⽽获得,即为159mmHg;同理可算出空⽓中CO2分压(PCO2)为0.3mmHg(760×0.04%)。

⽓体的分压差是指两个区域之间某⽓体分压的差值,它不仅是影响⽓体扩散的因素之⼀,⽽且是⽓体扩散的动⼒和决定⽓体扩散⽅向的关键因素。

根据Graham定律,⽓体分⼦的相对扩散速率与⽓体分⼦量(molecular weight)的平⽅根成反⽐,因此质量⼩的⽓体扩散速率较⾼。

如果扩散发⽣于⽓相和液相之间,扩散速率还与⽓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

溶解度(solubility)是单位分压下溶解于单位容积溶液中的⽓体量。

⼀般以1个⼤⽓压,38℃时、100ml液体中溶解的⽓体毫升数来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要求: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肺通气使肺泡不断更新,保持了肺泡气PO2、PCO2的相对稳定,这是气体交换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在这两处换气的原理一样。

一、气体交换原理(一)气体的扩散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着无定向的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气体扩散,于是各处气体分压趋于相等。

机体内的气体交换就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

单位时间内氧化扩散的容积为气体扩散速率(diffusion rate,D),它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气体的分压差在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为各该气体的分压,它不受其它气体或其分压存在的影响,在温度恒定时,每一气体的分压只决定于它自身的浓度。

混合气的总压力等于各气体分压之和。

气体分压可按下式计算:气体分压=总压力×该气体的容积百分比两个区域之间的分压差(△P)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分压差大,扩散快。

2.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质量轻的气体扩散较快。

在相同条件下,各气体扩散速率和各气体分子量(MW)的平方根成反比。

溶解度(S)是单位分压下溶解于单位容积的溶液中的气体的量。

一般以1个大气压,38℃时,100ml液体中溶解的气体的ml数来表示。

溶解度与分子量平方根之比(S/***)为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取决于气体分子本身的特性。

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主要是因为CO2在血浆中的溶解度(51.5)约为O2的(2.14)24倍的缘故,虽然CO2的分子量(44)略大于O2的(32)。

3.扩散面积和距离扩散面积越大,所扩散的分子总数也越大,所以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A)成正比。

分子扩散的距离越大,扩散经全程所需的时间越长,因此,扩散速率与扩散距离(d)成反比。

4.温度扩散速率与温度(T)成正比。

在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温度因素可忽略不计。

综上所述,气体扩散速率与上述诸因素的关系是:(二)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既然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分压差,则有必要首先了解进行气体交换各有关部位的气体组成和分压。

1.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人体吸入的气体是空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O2、CO2和N2,具有生理意义的是O2、和CO2。

空气中各气体的容各百分比一般不因地域不同而异,但分压却因总大气压的变动而改变。

高原大气压降低,各气体的分压也低。

吸入的空气在呼吸道内被水蒸气所饱和,所在呼吸道内吸入气的成分已不同于大气,因此各成分的分压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肺内呼出的气体为呼出气,它来自两部分:无效腔的吸入气和来肺泡的肺泡气,是这两部分气体混合。

上述各部分气体的成分和分压如表5-2所示。

2.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张力)液体中的气体分压称为气体的张力(P),其数值与分压的相同。

表5-3示血液和组织中的PO2和PCO2。

不同组织的PO2和PCO2不同,同一组织的PO2和PCO2还受组织活动和水平的影响,表中值仅是安静状态下的大致估计值。

表5-2 海平面各气体的容积百分比ml%和分压kPa(mmHg)N2在呼吸过程中并无增减,只是因O2和CO2百分比的改变,使N2 的百分比发生相对改变表5-3 血液和组织中气体的分压kPa(mmHg)二、气体在肺的交换(一)交换过程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PO2是5.32kPa(40mmHg),比肺泡气的13.83kPa(104mmHg)低,肺泡气中O2便由于分压的差向血液扩散,血液的PO2便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气的PO2。

CO2则向相反的方向扩散,从血液到肺泡,因为混合静脉血的PCO2是6.12kPa(46mmHg),肺泡的PCO2是5.32kPa(40mmHg)。

(图5-8)。

O2和CO2的扩散都极为迅速,仅需约0.3s即可达到平衡。

通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约0.7s,所以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1/3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交换过程(图5-9)。

可见,通常情况下肺换气时间绰绰有余。

图5-8 气体交换示意图数字为气体分压mmHg(1mmHg=0.133kPa)图5-9 肺毛细血管血液从肺泡摄取O2(A)和向肺泡排出CO2(B)的过程((1mmHg=0.133kPa))(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前面已经提到气体扩散速率受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和扩散系数的影响。

这里只需具体说明肺的扩散距离和扩散面积以及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其它因素,即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1.呼吸膜的厚度在肺部肺泡气通过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与血液气体进行交换。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关系,膜越厚,单位时间内交换的气体量就越少。

呼吸膜由六层结构组成(图5-10);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极薄的液体层、很薄的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膜之间很小的间隙、毛细血管的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虽然呼吸膜有六层结构,但却很薄,总厚度不到1μm,有的部位只有0.2μm,气体易于扩散通过。

此外,因为呼吸膜的面积极大,肺毛细血管总血量不多,只60-140ml,这样少的血液分布于这样大的面积,所以血液层很薄。

肺毛细血管平均直径不足8μm,因此,红细胞膜通常能接触至毛细血管壁,所以O2、CO2不必经过大量的血浆层就可到达红细胞或进入肺泡,扩散距离短,交换速度快。

病理情况下,任何使呼吸膜增厚或扩散距离增加的疾病,都会降低扩散速率,减少扩散量,如肺纤维化、肺水肿等,可出现低氧血症;特别是运动时,由于血流加速,缩短了气体在肺部的交换时间,这时呼吸膜的厚度和扩散距离的改变显得更有重要性。

图5-10 呼吸膜结构示意图2.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正常成人肺有3亿左右的肺泡,总扩散面积约70m2。

安静状态下,呼吸膜的扩散面积约40m2,故有相当大的贮备面积。

运动时,因肺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和开放程度的增加,扩散面积也大大增大。

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或肺毛细血管关闭和阻塞均使呼吸膜扩散面积减小。

3.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 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 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4.2/5=0.84。

不难理解,只有适宜的V A/Q才能实现适宜的气体交换,这是因为肺部的气体交换依赖于两个泵协调工作。

一个是气泵,使肺泡通气,肺泡气得以不断更新,提供O2,排出CO2;一个是血泵,向肺循环泵入相应的血流量,及时带起摄取的O2,带来机体产生的CO2。

如果V A/Q比值增大,这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反之,V A/Q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过剩,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未能得到充分更新,未能成为动脉血就流回了心脏。

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只不过是功能性的而不是解剖结构所造成的动-静脉短路。

由此可见,V A/Q增大,肺泡无效腔增加;V A/Q减小,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两者都妨碍了有效的气体交换,可导致血液缺O2或CO2潴留,但主要是血液缺O2。

这是因为,动、静脉血液之间O2分压差远远大于CO2的,所以动-静脉短路时,动脉血PO2下降的程度大于PCO2升高的程度;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所以CO2的扩散较O2为快,不易潴留;动脉血PO2下降和PCO2升高,可以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的排出,却几乎无助于O2摄取,这是由氧离曲线和CO2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的(见第三节)。

肺气肿病人,因许多细支气管阻塞和肺泡壁的破坏,上述两种V A/Q异常都可以存在,致使肺换气速率受到极大损害,这是造成肺换气功能异常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健康成人就整个肺而言V A/Q是0.84。

但是肺内肺泡通气量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因此,各个局部的通气/血流比值也不相同,用整个肺的V A/Q就不以反映出来。

例如人友直立位时,由于重力等因素的作用,肺尖部的通气和血流都较肺底的小,不过血流量的减少更为显著,所以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大,产生中度肺泡无效腔,而肺底的比值减小,产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图5-11)。

虽然正常情况下存在着肺泡通气和血流的不均匀分布,但从总体上说,由于呼吸膜面积远远超过气体交换的实际需要,所以并未明显影响O2的摄取和CO2的排出。

图5-11 正常人直立时肺通气和血流量的分布V A/Q,通气/血流比值(三)肺扩散容量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 数为肺扩散容量(pulmonary diffusion capacyty,D L),即:D L=V/(P A-P C)V是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容积(ml/min),P A是肺泡气中该气体的平均分压,Pc是肺毛细血管血液内该气体的平均分压。

肺扩散容量是测定呼吸气通过呼吸膜的能力的一种指标。

正常人安静时氧的肺扩散容量平均约为20ml/min·0.133kPa,CO2的为O2的20倍。

运动时D L增加,是因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膜面积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以及通气、血流的不均分布得到改善所致,D L可因有效扩散面积减小扩散距离增加而降低。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气体在组织的交换机制、影响因素与肺泡处相似,所不同者是交换发生于液相(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之间,而且扩散膜两侧的O2和CO2的分压差随细胞内氧化代谢的强度和组织血流量而异血流量不变时,代谢强、耗O2多,则组织液CO2低,PCO2高;代谢率不变时,血流量大,则PO2高,PCO2低。

在组织处,由于细胞有氧代谢,O2被利用并产生CO2,所以PO2可低至3.99kPa (30mmHg)以下,PCO2可高达6.65kPa(30mmHg)以上.动脉血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便顺分压差由血液向细胞扩散,CO2则由细胞内血液扩散(图5-8),动脉血因失去O2和得到CO2而变成静脉血。

190、导致静脉O2分压增高的情况有A氰化物中毒B体育锻炼C心输出量降低D贫血E.CO中毒14/2001191、下列哪种情况下动脉血CO2分压降低A贫血B.CO中毒C中等度运动D氰化物中毒E过度通气后11/2000192、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20/1995193、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是CO2 A为主动转运B易通过呼吸膜C分压梯度比较大D分子量比O2大E在血中溶解度较大9/1998194、O2的弥散系数与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A前者大,因为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B前者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C前者大,因为O2分压梯度大D前者小,因为O2分子量小E基本相同10/2000195、与CO2比较,O2在体内扩散系数A较大,因为O2与血红蛋白结合B较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C较大,因为O2的分压梯度大D较小,因为O2的分子质量小E二者基本相同11/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