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浅议日语复句句间接续成分复现现象.doc

第七课补充:日语中的复句

日语复句 日语复句有三种形式,并列句、主从句、包孕句。 1、并列句 句中有2层以上的主谓结构,虽然这些主谓结构有某种语法形式上的联系,但是在意义上是并列的,互不依赖的。并列句中的各自的句子称作分句,前面的分句是以中顿形式,或者用接续助词て、し、が等,以及某些惯用形与后面的分句连接。 例句: ①“河水很清澈,河底看得很清楚。” 川の水が綺麗で、川の底「そこ」がよく見えます。(用形容动词的中顿) ②“客人来了,就在那里喝茶;孩子回来了,那个房间就变成了学习室。” 人が来ればそこでお茶を飲んで、子供が学校から帰ってくると、その部屋は勉強部屋になる。(用接续助词て) ③“有的人显得高兴,有的人显得伤心。” 嬉しそうな顔をする人もいるし、悲「かな」しそうな顔をする人もいます。(用接续助词し) ④“即有山,又有海。” 山もあれば、海もある。(用惯用形……も……ば、……も) 2、主从句 以各种接续助词把主句和从句连接起来,从句在前,主句在后。根据不同的接续助词,从句构成主句的各种状语。主句和从句可以各有自己的主语,也可以通用一个主语;不同的主语时一般情况下,从句主语用が,主句主语用は(有违反

此规则的时候);通用主语的情况下,主语用は,其位置在句子的最前面。另外,接续助词与从句连接时,不同的接续助词有不同的活用形要求,请注意。 除了用接续助词构成主从句外,还有用一些惯用形来构成主从句。本节中1-4为接续助词构成的主从句,5为惯用形构成的主从句。 (【】内为状语从句) 1)表示“同时发生的”【状态状语从句】 ①“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 私は【テレビを見ながら】食事をする。 ②“政府一边促进城市发展,同时要改善环境。” 政府「せいふ」は【都市の発展を促進「そくしん」しつつ】、環境「かんきょう」も改善「かいぜん」していく。 2)表示“虽然、但是”的【让步状语从句】 ①“雨在下着,但是训练没有停止。” 【雨が降っているが】、訓練は中止しない。 ②“即使下雨,训练也不停止。” 【雨が降っても】、訓練は中止しない。 ③“你再来早些就好了。公共汽车已经开走了。” 【君がもう少し早く来たらよかったのに】、バスはもう出てしまった。 ④“自己即使很能干,马虎大意也是很危险的。” 【自分がいくらできるとも】、油断は大敵「たいてき」だ。 ⑤“他明明知道,但是装成不知道。” 彼は【知っているくせに】、知らない振りをしている。 3)表示“因为、所以”的【原因状语从句】

2021届高考日语作文模板范文(WORD)

高考日语模板 ①必须要认真阅读题目给出的信息(解说)。 作文一般会给出日文题目(有时也不给),之后都会给出有关这一话题的一段解说,这段解说可以引导学生较为全面认识这一话题,对于那些对该话题了解较少的学生,也可以起到扩展其背景知识的作用。而且一般来说这一段解说总会给出一些观点或倾向。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给出的这些信息,多读几遍,肯定会有助于你打开思路。 ②字数必须要符合要求。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强调过,也确实很重要。字数太多、太少都是会扣分的,这样的失分确实很可惜。要求是 300~350 字,教主认为要求学生写 300 字就可以了,除了日语写作能力很强、希望得高分的学生外,一般考生没必要写到 350 字,多写容易多出错。 2 《高考日语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是: (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书写、标点规范。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书写和标点符号运用得正确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的成绩。(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考生应该围绕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组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启示: ③准确性第一。 语言表达(词语、语法)的准确性必须要注意。高考评分标准对表达错误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与内容相比,语言表达的错误更容易受“关注”,减起分来也是最“方便”最“容易”的。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表达,提高日语的正确性。在语言表达方面,与其选择“冒险”,不如选择“保险”。 ④需要有鲜明的观点。 议论文自不必说,就算是其他文体,也需要有自己明确的看法,在表达上也需要清楚、连贯。高考阅卷时,每位阅卷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很快就要看完一篇文章,也会出现疲劳的问题,因此,明确的观点可以让阅卷老师很快抓住你的作文的中心。而清晰的结构也会减少阅卷老师了解作文内容的时间。第一段直接了当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三段分别列出根据或理由,第四段进行简单总结。结构(分段)清晰了,文章也就清晰了。 3 其他

日语复句种种

第14讲复句种种 [ 录入者:zoulei | 时间:2005-07-09 00:51:30 | 作者: | 来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基础日语》23讲中具体介绍了4种单句的形式。在了解了单句的基础上,本讲介绍复句。复句有3种:并列句、包孕句、主从句。它们的特点是:句中有2个以上的主谓结构。复句的基本单元是单句,所以学习复句之前,必须学习单句,掌握单句的特点,否则,理解复句是很困难的。 一,并列句 句中有2层以上的主谓结构,虽然这些主谓结构有某种语法形式上的联系,但是在意义上是并列的,互不依赖的。并列句中的各自的句子称作分句,前面的分句是以中顿形式,或者用接续助词て、し、が等,以及某些惯用形与后面的分句连接。 例句: ①川の水が綺麗で、川の底がよく見えます。(用形容动词的中顿) “河水很清澈,河底看得很清楚。” ②人が来ればそこでお茶を飲んで、子供が学校から帰ってくると、その部屋は勉強部屋になる。(用接续助词て) “客人来了,就在那里喝茶;孩子回来了,那个房间就变成了学习室。” ③嬉しそうな顔をする人もいるし、悲しそうな顔をする人もいます。(用接续助词し) “有的人显得高兴,有的人显得伤心。” ④ふだんよく勉強している人は成績がよさそうですが、不真面目な人は成績がよさそうもありません。(用接续助词が的顺态) “平时好好学习的人成绩好像很好,而不认真的人的成绩似乎不怎么好。” ⑤山もあれば、海もある。(用惯用形……も……ば、……も) “即有山,又有海。” 二,主从句 是以各种接续助词把主句和从句连接起来,从句在前,主句在后。根据不同的接续助词,从句构成主句的各种状语。主句和从句可以各有自己的主语,也可以通用一个主语;不同的主语时一般情况下,从句主语用が,主句主语用は(有违反此规则的时候);通用主语的情况下,主语用は,其位置在句子的最前面。由于主从句和接续助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在本网页《中级日语》12讲<接续词和接续助词>中比较系统地介绍过接续助词;而本讲是从复句的角度分析,所以例句重复,请谅解。另外,接续助词与从句连接时,不同的接续助词有不同的活用形要求,这里不再叙,请注意。 除了用接续助词构成主从句外,还有用一些惯用形来构成主从句。本节中1-4为接续助词构成的主从句,5为惯用形构成的主从句。 (【】内为状语从句) 1,表示“同时发生的”【状态状语从句】 ③私は【テレビを見ながら】食事をする。

把字句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档

“把”字句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句式之一,也是具有汉语语言特色的句式之一。长期以来,“把”字句一直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研究成果相当多,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中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怎样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学者都撰文探讨过这一问题。本文拟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谈谈一直以来容易被教师和研究学者所忽视的几个问题,并尝试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把”字句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在认知上:“把”字句是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把”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常用的句式之一,而参照英语、日语、俄语等其他语种,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句式,因此,人们很容易将其作为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时,虽然教师习惯使用“施事主语+把+受事宾语+动词+其他成分”这一公式来讲解“把”字句的结构特点,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特例”开始出现。这就说明这一结构的阐释效力是有限的。从而,人们就很自然地认为,既然在本体研究中已经出现了这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以此为依托的“把”字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本身也应该随之成为难点。“把”字句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成为对外汉语界的普遍共识。但是,“把”字句到底难不难?本体研究难以阐释完整,在课汉语学习堂教学中是否就理应成为教学难点?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

者对“把”字句的实际掌握程度又如何?中国人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使用“把”字句的频率是多少?“把”字句是否仅凭其句式结构的独特性就应该成为汉语教学的重点?这些都是我们在“把”字句教学前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2.在研究上:重本体,轻教学 “把”字句因其结构独特性成为研究的焦点,对它的研究从解放前的1924年就已经开始,至今已有将近90年的历史,如今依旧如火如荼。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关注“把”字句的句法分析、语义特征、语法意义等传统本体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CNKI上能够检索到的357篇各种关于“把”字句的文章中,有将近330篇是从本体研究角度出发的。如:《“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把”字句生成的语义特征与限制》《“把”字句的情状、语态类型分析》《关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等等,此类文章数不胜数,并且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奥。而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把”字句的文章却很少,我们见到的只有《短期班留学生初级汉语语法教学探索――以“把”字句教学为例》《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构成要素语义分析》(此篇也比较倾向于本体研究)《留学生初级阶段“把”字句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浅析“把”字句的致使性特征――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认知管窥》等为数不多的几篇。 因此,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有关“把”字句的研究更多倾向于甚至脱离教学实践本身、对课堂教学实践本身的关注较少,本体研究,

从事件的真实性比较日语条件复句与 汉语因果复句

从事件的真实性比较日语条件复句与汉语因果复句 张瑞雪 【摘要】在汉语复句中,与日语条件表现相对应的并非只有条件复句,还包括假设复句、推断复句、继起复句等.由于以上四种复句几乎都属于汉语中的因果复句,因此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讲,需要从更大的框架对两种语法点进行比较分析. 此外,由于"条件"又可分为"事实条件"、"实现率较高的条件"、"实现率较低的条件"与"非事实条件"等四类,因此,笔者拟从"事件真实性"的角度对日语条件复句与汉语 因果复句进行对照研究. 【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4)004 【总页数】6页(P86-91) 【关键词】条件;因果;假设;推断;继起;真实性;语气 【作者】张瑞雪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 在日语条件复句中,有“ば”、“と”、“たら”、“なら”等四种语法表现形式,且四者之间的使用方法亦存在微妙区别。目前,已有多方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常见的日语语法书中多为对其四种表现形式的区别性讲解,且日语教科书《みんなの日本語》当中,也仅仅出现了以下四类相关例句。

①春になれば、桜が咲きます。 ②このボタンを押すとお釣りが出ます。 ③雨が降ったら、出かけません。 ④北海道旅行なら、6月がいいです。 然而,不论是作为日语学习者还是日语专业教师来讲,随着对日语的不断深入学习与钻研,逐渐发现在日语教学领域,关于日语条件复句的“日中对照”研究结论少之又少。 既然提及“日中对照”,就将视线转向与之对应的汉语译文。首先,呈现以下三组例句。 ⑤僕は暇さえあれば、読書に没頭していた。 试译文:⑥我一有空,就会埋头读书。 ⑦只要我有空,就会埋头读书。 ⑧秋になれば、もう少し涼しくなるだろう。 试译文:⑨如果到了秋天(的话),就能变得稍微凉快点了吧。⑩到了秋天,能变得稍微凉快点吧。 そうまで言われれば断ることもできなかった。 试译文既然话说到那份儿上,我就没法拒绝了。话说到那份儿上,我没法拒绝。从以上三组例句不难看出,与同样的日语条件表现“ば”相对应的汉语表达形式并非一成不变。不仅存在如“一…就…”、“只要…就…”、“如果…(的话),就…”、“既然…就…”等关联词的对应形式差别,亦存在如例文(10)和(13)那样无关联词的译文。实际上,除“ば”以外的“と”、“たら”、“なら”等另外三种形式,与汉语相对应的关联词语及表达形式同样存在各自的复杂性。 毋庸置疑,该种对应形式的个异性和复杂性与文体和语法是有必然关联的,但倘若抛开这两种要素的话,其中是否有其它的规律可循?如有规律可循的话,究竟是何

日语中で的用法

日语中で的用法 日语在网络用户中的使用人数有9900万人,居世界第4位。那么你对日语で的使用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日语中で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日语中で的用法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手段、材料 私はバスで家に帰ります。我坐公交回家——交通工具 日本语で手纸を书きます。 2.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 李さんは図书馆で勉强します。 注意:提示动作性名词或表活动等的名词的地点也用で,而不用に,因为此时不表示具体物体的存在场所,而是事件、活动等的存在。 如:ホテルで写真展があります。 3.表示动作、作用的时间、数量等的状态 このケイキは3个で500円です。(注意数量为1个时,不加で。) みんなでギョーザを作ります。大家在一起包饺子 4.表示原因(客观性的,后面不能用意志性的句型、语气,比如祈使、命令等) 受験准备で忙しい。因准备考试而忙 5.表示范围 果物の中で、何が一番好きですか。水果当中你最喜欢什么? 日语基础语法中は和が的用法 首先,希望大家了解的是,在日语的语法系统中,「は」「が」的词性是不一样的:「は」被称作副助词(提示性副助词),「が」被称作格助词(表示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主语、宾语、等)。 关于「は」「が」的用法,我们分成单句和复句来归纳。单句就是一个句子里主语与谓语的关系仅成立一次,复句即主谓结构的连文节充当句子里的某一成份; 例:わたしは学生です。(单句)

象は鼻が長い。(复句) (一) 单句 (1) 旧信息用「は」,新信息用「が」 A 私は吉田と申します。社長に御取次を願います。(我是吉田,请帮我通报一下社长) B 私が先日履歴書を差し上げました吉田でございます。(我是前几天给您发过简历的吉田) 解釈:A 这句话是对前台接待所说的话,此时在前台面前的“我”是既定概念,“吉田”是未知概念;B是对知道“吉田”这一名字的社长说的话,此时“吉田”是既定概念,“我”是未定概念;B还可以换成「先日履歴書を差し上げました吉田は私でございます。」 (2) 判断句用「は」,现象句用「が」 C 雨が降っている。/ とんぼが飛んでいる。/電車が来た。/お父さんが帰ってきた。 D 雨は水滴だ。/この花は美しい。/町はにぎやかだ。 何谓现象文? 就是像例句C一样,“原封不动的,不作任何加工,真实的”描述所见的现象的句子叫做“现象文”,一般是以动词结句(也就是动词谓语句);在现象句中,描述现象发生多用「が」;描述现象继续,一般用「は」; 像例句D,就是说话人自己主观的够定的真理,认为“雨就是由水滴构成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责任是说话人自己承担的。判断句多是名词作谓语(~は~です),也有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作谓语。(Point:所以日本人在日常会话时,都会在句尾加上表示推测的でしょう、ではないか等表达,委婉的叙述自己的意见,避免承担责任哦!) (3) 如果主语关联到句末就用「は」,而只关联紧随其后的一个动词就用「が」; E 鳥が飛ぶ時には空気が動く。 F 鳥は飛ぶ時に羽根をこんな風にする。 此处E句中,「鳥」作为主语,只关联到「飛ぶ」这个动词,后

中国东北方言语音与日语语音的相似性研究

中国东北方言语音与日语语音的相似性研究 中国东北方言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古汉语中的许多本质因素,另一方面吸收了一些非汉语因素,从而构成其独特的方言特征。通过分析中国东北方言语音现象,将其与日语的语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共性,并进一步分析两种语言产生相似性的原因。 标签:中国东北方言音日语语音相似性 一、引言 历史上,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使汉字直接或间接地传入了日本。在汉字传入日本的同时,汉字音也随之传入日本。日本人将传入的汉字作为自己的表记文字,并使这些汉字语音延续至今,从而创造了日本独有的语言文字体系。正是中日语言之间的历史渊源,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规律,因此二者的语音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相似之处。近些年来,关于中日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正逐步兴起。其中,中日词汇对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关于语音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针对日语与汉语北方方言区下的次方言区的比较研究成果则更不多见。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东北方言在发音方面与日语具有相似之处。所以,本文拟从语音方面进行初步比较,希望能够为今后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中国东北方言音与日语语音的相似性 1.平翘舌转化现象 “z、c、s”为舌尖前音,即平舌音。“zh、ch、sh”为舌尖后音,即翘舌音。舌尖前音声母与舌尖后音声母混淆是中国东北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表1所示。 表1:中国东北方言翘舌音与标准平舌音示例 汉字中国东北方言读音标准读音 怎zhěn zěn 正月zēng yuè zhēng yuè 充电cōng diàn chōng diàn 睡觉suì jiào shuì jiào 责怪zhé guài zé guài 餐厅chān tīng cān tīng

【毕业论文选题】古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

古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以下是古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一: 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 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 3、“道”的文化阐释 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以《论语》为例 5、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6、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7、从拉丁语到古汉语--汉译《几何原本》卷一“界说”的翻译分析 8、诗语、框架与海外经验--张斯桂《使东诗录》浅论 9、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 10、当代文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1、《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12、浅析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13、成语、俗语--学习文言文的新途径 14、浅析《马氏文通》对“先置”现象的研究 15、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 16、如何培养我校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17、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 1

18、《论语》同义词辨析 19、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 20、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21、粤方言中的文言字词 22、浅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23、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24、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研究 25、始于古代日本的汉语翻译文化 26、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在古典文献阅读中的作用 27、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中通假字音韵特点研究 28、浅析“些”的古今用法和变迁 29、浅析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研究状况 30、试论古代汉语中“个”“个”“个”的用法及其流变 31、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汉语在古代越南的传播与汉越语言的接触研究 33、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 34、综论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二: 3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假设连接词研究初探 36、论古典诗词中的“拟形”修辞 37、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比较研究 38、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 39、《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 40、清末民初标题词汇研究 2

日语长句汉译方法探析——以《起风了》为例

日语长句汉译方法探析——以《起风了》为例日语长句汉译方法探析——以《起风了》为例-汉语言文学 日语长句汉译方法探析——以《起风了》为例 杨荧 摘要:翻译作为双语交际的媒介,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信息交流不可戒缺的桥梁。长句作为日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译过程中往往不能直译,需要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做变通。本文通过例句分析,总结了日语长句形成的原因、包含的种类和实用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日语长句翻译 一、引言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自隋唐起就交流不断,其中语言的交流最为频繁。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文学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大量的日本文学作品被不断翻译成中文迕入国内图书市场。日语翻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作为日语表达一大特点的长句就是译者翻译的一大难点。 长句是日语表达的一大特色、日语文章中常常出现结构复杂且冗长的句子。长句不仅常见于新闻报道和论文等带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的文体中,也常被日本作家用来体现文学的语言魅力。返些语句,主、谓、宾被复杂化,语句的结构层次也呈现多样化,往往是句中套句,一个句子中包含两个戒两个以上的短句,甚至独立成段。在翻译返些长句时必须要有对应的翻译方式。本文以日本作家堀辰雄的小说《起风了》为语料,从长句形成的原因、类型和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对日语长句的汉译方法迕行研究。 二、日语长句的形成 汉日语言虽然同属汉字文化圈,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语属于孤

立语,它有各自独立且具有完整意义的词语。日语属于黏着语,它通过用助词、助动词将独立的单词连接起来,完成语义表达日语通过附属词将独立词连接成句,而返种语言表达容易导致日语中长句的出现。 由于日语中大量助词、助动词的使用,容易造成一下几种长短句:1.修饰定语过长;2.并列、中顿过多;3.句中句的存在;4.结构层次多。此外,日语助动词词尾变化丰富,主语也常常省略,谓语一般放在句子的末尾,返些都是导致日语语句结构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例如: ,1,それから私達はそうして手を組んだまま、一つの沢の前に立ち止まりながら、押し黙って、私達の足許に深く食いこんでいる小さな沢のずっと底の、下生の羊歯などの上まで、日の光が数知れず枝をさしかわしている低い灌木の隙間をようやくのことで潜り抜けながら、斑らに落ちていて、そんな木洩れ日がそこまで届くうちに殆んどあるかないか位になっている微風にちらちらと揺れ動いているのを、何か切ないような気持で見つめていた。 译文:我们就返样牵手站在一个沼泽前,那洼小小的沼泽在你我脚边深深陷落,阳光费力地穹过无数枝桠,好容易才从交错丛生的灌木丛中钻出来,在沼泽底部生出的茂密的羊齿植物上投下斑驳光影。而阳光穹过那些繁枝茂叶后已经所剩无几,若隐若现的光点伴着微风簌簌摇曳。你我望着返光景,压抑着沉默,黯然神伤。 在例,1,中,有三个并列动作:“站”“沉默”和“望着”。“望着”,「見つめていた」,作为整句的谓语,被放在了句子的末尾,在其前面的是状语“黯然神伤”,「何か切ないような気持で」,,而语句的大部分则是对“望着”的宾语“风景”的描写。在返句日语长句中,谓语被放在了句末,不仅定语修饰长, 而且并列中顿多,句中句的嵌套更使得语句的翻译变得困难,一句日语被翻译成了三句并不简短的句子。 三、日语长句的类型

日语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日语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崔敬研 【摘要】语言的使用主体按性别划分为男性、女性,双方在语言上的特点和差异随着社会语言学的诞生而被关注,了解并正确地使用性别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日语性别语言研究为对象,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重点讨论了中、日两国关于日语性别语言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视点.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9 【总页数】3页(P54-56)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日语性别语言;女性用语;男性用语 【作者】崔敬研 【作者单位】广东东软学院日语系,广东佛山528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性别语言在日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即通常说的「男言葉と女言葉」,其表达方式突出,尤其是女性语言,即使不是面对面交流,只是通过书面交流,也可以从措辞、语气、终助词的使用等辨别交流对象的性别。在学术上,广泛的「女言葉」是指女性使用的全部语言,狭义的是指与男性语言差异显著的女性特有的语言。从男、女各自的语言特点可以看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总结了历年

来学者对日语性别语言的研究成果。 对性别语言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1964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社会语言学大会,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在美国首先形成,社会语言学诞生后,人们对性别语言的研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宾·福特(Robnefort)1665年著的Histoire Naturelleet Moraledes Iles Antillet可以看作关于性别语言的最早文献[1]。该书记载了欧洲人初到小安地 列斯群岛时,惊奇地发现当地加勒比印第安人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语言。 1913年,茅斯纳(F·Maut hner)指出,社会和历史原因决定了语言中存在性别 差异[2]。 1922年,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Jespersen)出版的《语言:它的性质、发 展和起源》(Language:ItsNature,Developmentand-Origin)正式拉开了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序幕。1923年,叶斯柏森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语言学著作《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中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这是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著作。叶斯柏森还注意到,女性所使用的语言同男性相比在词汇上有明显不同: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比男性更加保守;在句法方面,男性较多地使用周遍句和主从复合句[2]。 1964年,社会语言学诞生。社会语言学借用社会学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对人群的用语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因素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男女在发音上的差异在此得到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人们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标准的、带权威性质的发音。 1966年,美国“全国妇女组织”成立,把妇女解放运动推向了高潮,要求男女平等,同时也要求与男性在语言上平等。 英国学者莱科夫在1975年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中指出[3](P5),在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中,男性居于中心地位,而女性的形象却是残缺不全的。他

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的比较分析-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的比较分析-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引言 日本是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北角的一个岛国。日本东临太平洋,西望东海、黄海、半岛,隔日本海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相望。日本与蒙古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明民族。日本民族在长期的、独特的岛国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也创造并长期使用了富有特色的日本谚语。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日本谚语,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将日本民族的谚语与蒙古民族的谚语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

本文尝试将日语谚语与蒙语谚语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这两个民族的谚语的一些共性特征。 所谓共性是指日、蒙两个民族的谚语里普遍存在的语言学方面的相似特征,注重启迪、训诫、富有哲理性的特征和吸收引用汉文化精华等方面的特征。下面以实例解析上述问题。 1 结构稳定、节奏优美 日语谚语和蒙语谚语的绝大多数都由两个句子构成。蒙语谚语一般写两行,而日语谚语在单句之间使用「ば」「、て」「、ても」「、が」「、よ」等助词或不用助词,并将两个单句以相应的语法关系连接成一个复句并写成一行。并且每个单句由2至5个词构成。当然,也有3、4行,每行单词数5个以上的。不过,这样的谚语所占比例不大。日、蒙谚语的词语多来源于生活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当然,使用古语、包含古语语法形式的谚语也是大量存在的。这两个民族的谚语口头表达自然、优美。在日常交谈或郑重场合使用时朗朗上

口。 例: (1)阴徳あれば阳报あり\tosa ni em n-e benaci ni hoin-a ban\有阴德必有阳报。 (2)坚い歯は折れても柔らかい舌は折れない\hatagu sid hugurabacu z gelen helehugurahu gei\硬齿易折,软舌难断;比喻做事要温和,硬来会失败。 (3)马には乗って见よ人には添うて见よ\h l g n sain-i unun baizu meden-eh m n- sain-i hanilan baizu meden-e\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父の恩は山よりも高く母の恩は海よりもNIHONGO NOGAKUSHU TO KENKYU深し\abu-jin eneril agula ece nd r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第一部分 1关于东男京女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 2关于严重自杀倾向的日本人(川端康成的自杀成因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3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雇用(日语专业选题) 4关于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 6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围绕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 7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干涉(日语专业选题) 8关于中国的日本料理的现地化(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中日七夕文化的差异-以唐代和平安时代的七夕诗歌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0关于中日两国女性自杀现象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1关于中日两国姓名的对比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12关于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 13关于中日两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中日两国语的四字熟语的对应关系(日语专业选题) 15关于中日中学生暴力现象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6关于中日企业文化(以丰田公司和海尔集团为例)(日语专业选题) 17关于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検討」「莫大」「愛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8关于中日同形词比较关于(日语专业选题)

19中日国际婚姻里中国女性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 20关于中日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 第二部分 1关于中日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异同(日语专业选题) 2关于中日筷子文化-以禁忌与礼节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3关于中日茶文化的特色(日语专业选题) 4关于中日茶道的对照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中日语言中二字词的逆序现象(日语专业选题) 6关于中日酒文化(日语专业选题) 7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8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中日青少年中性化问题(日语专业选题) 10关于中日食品安全管理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1关于中日饮食文化的考察——以鱼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2关于人工智能(日本机器人的发展) (日语专业选题) 13关于优衣裤(日本服装店)的销售策略(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使役句表示使役对象的格助词「ヲ」「二」(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吉本芭娜娜《厨房》中体现的丧失与疗伤(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日语专业选题) 17关于在国务军制下武士发生的历史过程(日语专业选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