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小说创作分期

合集下载

巴金小说家简介

巴金小说家简介
“持中贵和”是觉新一直坚持走的一条道路。觉新是《家》里面唯一“真实的人物”。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人道,善良,忠厚,仁爱,性情温和,处事稳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尊敬长辈,疼爱妻儿,关爱弟妹,同情“下等人”。老一辈把他视为得力助手,“祖业的继承人”,喜欢他;少一辈把他看作可信的依托,敬爱他。而他呢,在两种势力的斗争中,尽量地让双方矛盾不被激化,采取了中立的做法。他虽然也接受了新的教育,然而封建传统思想在他思想中留下的深厚积淀使他无法割舍与旧家庭的情感。于是,觉新式的“两重人格”便油然而生。他最终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属的家庭而获得一种健全的、进取的、独立完善的现代人格,他最终只能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
高觉新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和发现。这一形象有极其深刻的典型意义。高觉新是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觉新性格已经超出了人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人类普遍性的悲剧。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揭穿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极端腐朽、残酷和虚伪。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从而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
高老太爷的四子克安、五子克定,都是酒色之徒,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高老太爷在此打击下一病不起。高家又发生家产之争,以致全家不得安宁。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孩子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孩子,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逆者。最后觉慧离家去上海,投身革命。他的这个决定得到大哥觉民的支持。

【现代文学】巴金小说前后期各有何特色?

【现代文学】巴金小说前后期各有何特色?

【现代文学】巴金小说前后期各有何特色?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鲁迅称其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1929年1月发表《灭亡》于《小说月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其它中长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阳》《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神·鬼·人》《沦落集》《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巴金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3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

如处女作《灭亡》(1928),1)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2)殉道者—悲剧英雄杜大心。

如《爱情三部曲》,1)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

如《电》里“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

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

如《激流三部曲》中的《家》(1931),1)《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几对青年爱情上的纠葛为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2)高老太爷: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觉新:长房长孙,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篇一」巴金及其创作导论1、巴金生平与创作2.创作分期:前后期1、巴金生平与创作巴金(1904.11.25-20xx.10.17),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关于“寒夜” 》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4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报中央批准。

1981年10月13日成立建馆筹备委员会。

次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选定北京万寿寺西院作为文学馆临时馆址。

1982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胡乔木同志参加并为“筹建处”挂上牌子。

同年,财政拨款150万元作为修缮馆舍和购置基本设备的经费,巴金先生捐款15万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金。

1984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馆内举办了“茅盾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老舍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

1985年3月26日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巴金先生亲自主持,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胡乔木、王蒙同志发表了讲话,邓力群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开馆典礼。

旧馆文学馆新馆1996年开始设计新馆,1997年底动工,1999年9月底完工,20xx年5月23日新馆开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门口的巴金手模馆中的巴金展区2.创作分期:前后期前期:1928年写作《灭亡》到抗战爆发前夕后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巴金写了20多部中、长篇小说,7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等,还有30多种外国文学译作。

巴金

巴金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巴金生平及其创作系统 2.掌握对《激流三部曲》的评价。 3. 分析觉新性格悲剧的内涵。
一、巴金生平简述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 )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 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二、创作概述
第一阶段:1922-1930 《可爱的人》;法国 《灭亡》;《新生》; 《死去的太阳》、《房东太太》……
4、主要艺术成就
a、“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b、注重发掘人情美的人物塑造方法
c、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连故 事的结构特点
d、美学特征: 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
四、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我国现代文学中描绘“五四” 时代的一幅杰出的社会生活 的插图。
2、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 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 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小 说。
杨梦痴、寒儿;姚国栋、虎少爷
《寒夜》“从小人物以见大时代,从人间的悲 欢,映现祖国的苦难” 。
小说细腻地描写了汪文宣这一人物屈辱的心理, 挖掘了他的病态灵魂,
通过对曾树生和汪母的描写,把各种社会弊端, 文化心理反射到一个极为平凡的家庭中。
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1、对激愤的叛逆者的颂扬——对普通人物的关注; 2、对反抗斗争生活的表现——对平凡生活场景的描绘; 3、对革命理想的呼唤——对人生意义的沉思; 4、斗争的呐喊——压抑的控诉;激情的倾泻——冷静的叙述。
1、一个封建专制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 2、软弱、屈从、忍让、 “愚忠、愚孝”
3、觉新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 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4、觉新的悲剧揭示了封建专制和礼教杀人不见 血的罪恶本质,并让人进一步反思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消极面。

巴金

巴金
巴金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被选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独立思考”》被选为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课文。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人歌上寿,仁者遐龄。立言立德,益世益民。如鹤如松,长寿常青。百岁翩临,华夏集庆。海上人瑞,天际有星。[1]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
他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பைடு நூலக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巴金创作年表

巴金创作年表

巴金创作年表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

本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本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半月》《平民之声》等进步刊物编辑工作,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1923年5月离开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赴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大学,后又返回上海养病。

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

本时期发表一些新诗和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文章,翻译克鲁泡特金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著作。

1927年1月15日离上海赴法国。

旅法一年多时间里,大量阅读有关法国大革命和俄国“民粹派”的书,接触到欧洲一些国家的革命家,并和当时受美国政府迫害的意大利工人运动活动家凡塞蒂通信。

期间开始写作《灭亡》。

1928年12月初回到上海。

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

1929年1月始《灭亡》连载于《小说月报》第20卷第1—4号。

同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1年4月始长篇小说《家》连载于18日至1932年5月22日上海《时报》,题为《激流》。

1933年5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8月《复仇集》(短篇集)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夏作《雾》,连载于《东方杂志》第28卷第20—23号。

1932年5月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年底作《雨》,1932年连载于南京《文艺月刊》第3卷第1—6期。

1932年5月作《春天里的秋天》,连载于23日至8月3日上海《时报》。

同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月《光明集》(短篇集)由新中国书局出版。

6月作《砂丁》,连载于《申报月刊》第1卷第1—2号。

次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7月重作《新生》,连载于《东方杂志》第4—11号。

次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2月作《电》,1934年连载于《文学季刊》第1卷第2—3期。

年底任《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6月《将军》(短篇集)由生活书店出版。

10月与卞之琳等编《水星》月刊。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十二章一、生平概况二、巴金小说创作巴金小说创作概况:(1)前期创作(19291937):《灭亡》1928、《家》1931、《新生》1932、《死去的太阳》1932、《海的梦》1932、《春天里的秋天》1932、《砂丁》1933、《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2-1933、《萌芽》1933、《雪》1933、《利娜》1934等;(2)后期创作(19371949):《春》1938、《秋》1940、《抗战三部曲》(《火》第二、三部)《憩园》1944、《寒夜》1946、《第四病室》1945;另有《复仇集》《光明集》《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1、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巴金的前期小说带有明显的无政府主义色彩,更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躁动的那种叛逆和追求的激情,小说的主导面是反专制和反封建的。

巴金的早期小说充分地展呈着作为一个敏感、单纯、热情而富于诗人气质的作家的本色,他以创作作为自己生活的有机部分,坦诚地记录和描写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巴金的前期创作大致分为两类(1)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及其从事的社会斗争,如长篇小说《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命运,如《家》。

《灭亡》1929《灭亡》描写了旧制度的牺牲者从抗争到灭亡的命运轨迹。

《灭亡》反映的是1925年上海孙传芳军阀统治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杜大心为反抗黑暗势力,自我奋斗,直至牺牲的故事。

杜大心是一个病态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他痛恨黑暗现实、反抗黑暗社会制度,但他的反抗方式盲目极端,自我奋斗、孤军奋战,采取暗杀军阀(戒严司令)的手段,结果自己被捕牺牲。

受伤的戒严司令不仅没死,反而因此意外地获得了一大笔钱财。

《灭亡》充满了激情,笔墨酣畅饱满,对杜大心的苦闷、爱的渴望、革命的憧憬、死的恐惧以及牺牲的决心,都写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都充满作家的主观情绪,无保留地倾泻情感,巴金的创作风格已十分鲜明。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特点分析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3、后期是1942年年初(发表《还魂草》为标志)至1949年,是其风格稳定期,此期之创作,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剑,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激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4、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有三个标志:一是家庭概念的涵义的改变(早期是黑暗和专制的象征物,后期则是强权的对立物);二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由早期的英雄形象转向后期的凡人琐事;三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由早期的博爱思想到向后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的转化。

巴金的作品富于虚无主义色彩。

虚无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安那其主义。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采用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Bakunin)的首音和克鲁鲍金(Kropokin)尾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认一切原理原则,否认一切政治权威,将大众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倾向思想和言论甚至行为绝对自由。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虚无主义色彩表现得最为浓厚:文中主人公为了爱怜人类转而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以至于采取了对大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指出巴金笔下的革命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情调,即指此而言。

而巴金竟以“憎”代替“爱”,宣传“憎的哲学”。

这种思想在《灭亡》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李冷和其妹原是“爱的哲学”的信徒,但杜大心则加以强烈反对:“你们这班诗人天天专门讲什么爱呀、和平呀、自然美丽呀,天天歌颂造物者的功德呀,其实这种所谓爱、所谓和平、所谓自然美丽,都被你们几个占据了去,至少在我、在那些被汽车碾死的人、在那无数冻死饿死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诅咒人生……而你们呢,却拿温柔的话来欺骗人,麻醉人。

巴金主要创作年表

巴金主要创作年表

巴金主要创作年表1、《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2、《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3、《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4、《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5、《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6、《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7、《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8、《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9、《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10、《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11、《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12、《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13、《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14、《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15、《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16、《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17、《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18、《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19、《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20、《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图书公司;21、《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22、《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23、《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24、《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25、《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26、《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良友图书公司;27、《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28、《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29、《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30、《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31、《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图书公司;32、《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33、《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34、《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35、《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36、《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37、《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38、《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39、《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40、《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41、《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42、《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43、《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44、《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45、《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46、《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47、《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图书公司;48、《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49、《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50、《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52、《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作品总结

巴金作品总结

巴金作品巴金:敏感单纯热情富于诗人气质的小说家,生活与艺术,人品与文品合为一体,笔锋常带感情描写和讴歌青春,抒发年轻人的苦闷,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前期作品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主导面是反专制反封建的。

1928年处女作《灭亡》及其后作品带有政治理想失败陷入痛苦和矛盾转向以文学宣泄自己的感情的情绪格调。

小说大都写旧家庭的崩溃以及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

创作前期:从1928年9月灭亡起到抗战爆发,后期: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

20多部中长篇小说影响最大70多篇短篇小说大量散文随笔30多种外国文学译作。

青年世界的创造艺术。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前期12部中长篇小说60多部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却集中在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

1.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社会斗争的(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走向奔溃命运的(激流三部曲中的家)28《灭亡》是年轻五政府主义者立志献身的心灵表白。

杜大心作为悲剧英雄来处理的,绝望而抗争的献身精神,甜软又抒情的恋爱情节与悲愤压抑暴烈的场景互相穿插形成狂躁的气氛。

爱情三部曲中篇(雾雨电)写了革命恋爱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更生动真实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各种思想性格试图把李佩珠塑造成健康成熟的女革命家。

革命加恋爱的题材不局限于披着革命外衣的浪漫故事,而注重展示2.30年代青年复杂变幻的思想情绪渴望变革的亢奋焦灼的激情。

二《家》的杰出成就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长篇系列小说对封建家庭奔溃过程系统深入的描写,注重表现青年的希望和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

《家》以坦诚的记录描写生活经验,攻击专制主义反抗与破坏激进的风格,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趋于成熟。

家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集中批判专制主义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主要人物高老太爷。

觉慧。

觉新。

高老太爷:专横衰老和腐朽,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人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封建压迫者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特点分析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3、后期是1942年年初(发表《还魂草》为标志)至1949年,是其风格稳定期,此期之创作,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剑,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激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4、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有三个标志:一是家庭概念的涵义的改变(早期是黑暗和专制的象征物,后期则是强权的对立物);二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由早期的英雄形象转向后期的凡人琐事;三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由早期的博爱思想到向后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的转化。

巴金的作品富于虚无主义色彩。

虚无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安那其主义。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采用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Bakunin)的首音和克鲁鲍金(Kropokin)尾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认一切原理原则,否认一切政治权威,将大众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倾向思想和言论甚至行为绝对自由。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虚无主义色彩表现得最为浓厚:文中主人公为了爱怜人类转而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以至于采取了对大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指出巴金笔下的革命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情调,即指此而言。

而巴金竟以“憎”代替“爱”,宣传“憎的哲学”。

这种思想在《灭亡》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李冷和其妹原是“爱的哲学”的信徒,但杜大心则加以强烈反对:“你们这班诗人天天专门讲什么爱呀、和平呀、自然美丽呀,天天歌颂造物者的功德呀,其实这种所谓爱、所谓和平、所谓自然美丽,都被你们几个占据了去,至少在我、在那些被汽车碾死的人、在那无数冻死饿死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诅咒人生……而你们呢,却拿温柔的话来欺骗人,麻醉人。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第十章巴金
一、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创作:
创作变化:
1、前期——题材:一是表现青年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斗争。

如《灭亡》;二是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如《家》。

风格:热情的咏叹。

2、后期——题材:一是继续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

如《憩园》;二是表现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命运,如《寒夜》。

风格:深沉的叙写。

从浪漫的理想的英雄革命,到平淡琐屑的凡人小事;从单纯直接地倾吐热情,到抒情写意的客观化。

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阅读代表作品:《家》、《寒夜》
三、艺术风格:
1、以单纯、朴素、强烈的感情营造小说抒情氛围。

2、以大量的“独白”,透视人物的深层心理冲突。

3、诗化的语言。

四、《家》
1、“家”的结构:
金字塔形的家族形态。

新旧体制的杂合。

以觉慧的眼光,讲述觉新的故事。

2、人物谱系:
吃人者:高老太爷、冯乐山――权力的象征,专制的体现。

被吃者:三个惨死的女性――梅、瑞珏、鸣凤,年青美丽的生命被戕害。

觉新――新旧夹缝中挣扎。

旧的枷锁(责任)与新的希冀(自由)的矛盾。

这个人物为什么写得最好?1、处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

2、性格复杂而鲜明。

3、作者感情的倾注。

叛逆者:觉慧――大胆而幼稚,软弱而激进。

巴金三部曲家简介

巴金三部曲家简介

巴金三部曲家简介《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

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巴金三部曲家简介,一起看看吧!巴金三部曲家简介小说描述五四时期成都高家公馆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权威。

三个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

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在中学毕业那天被迫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姐——钱梅芬,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结婚后,觉新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西蜀实业公司事务所上班,尔后不久父亲死去,觉新成为家中事物的承重者。

觉新的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就不同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

一日,觉慧和觉民跟往常一样,买了几本新书,来到觉新的办公室里,这时张太太和琴小姐来了。

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

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消息,钱家大姨妈回省城来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后变得有点憔悴。

这个梅表姐就是大哥觉新所挚爱的钱家表妹,而这时觉新正陪着张太太买衣料,他并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觉慧和觉民离开了觉新的事务所,觉民去了琴的家里,而觉慧在路上遇见同学张惠如,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

觉慧义愤填膺地和一些学生们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

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便让觉新把他囚禁在家里,为了觉新,觉慧只能留在家里,不久后,他又出去了。

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

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自己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巴金现代文学阶段和80年代的转变

巴金现代文学阶段和80年代的转变

巴金现代文学阶段和80年代的转变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1929-941年为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

2、1942年后,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

这种风格演变有三个标志:1、“家庭”含义发生变化。

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

后期“家庭”是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的伦理组织。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立体感的复杂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

巴金2个时期两大题材:一是以《灭亡》为起点的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代表作是“爱情三部曲”,即《雾》《雨》《电》;二是以《家》为起点的表现家庭生活的题材,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和《憩园》《寒夜》。

在70、80年相交之际,我国历史语境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样一来当代文学就不可避免面临的“转型”情况。

然而实际上,这种转型不够完全,而是在特殊的历史下,我国文学历叱上出现的一个复杂而不可拒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贯穿始终就是“70年文学”。

新文学的出现,代表着我国当代文学已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文学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自身的特点,从而在历史性以及共识性方面,对于使其年代文学理解也不相同。

在历史性线索中,新时期文学对亍极左思想拒绝、批判,但是如果从共识性线索方面来看,它又为极左思想提供了栖息之地比如美感、情感以及人道主义等。

另外,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语境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实质上社会体制却没有进行实质改变,也就是简单的进行了调整,当代文学的演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所以说在80年代的转型,我国当代文学依旧无法摆脱十七年的控制,如果说改变,也只是简单地在表现的方式以及结果上有了较为弹性化的现象而已。

一直到1985年左右,我国出现的“先锋文学”一系列职业化批评家,才使得传统的文学体制以及管理方式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巴金前后期作品的对比

巴金前后期作品的对比

巴金前后期作品的对比巴金前后期作品的对比你读过巴金的作品吗?当你品读完巴金的作品,你会发现巴金的作品充满热情,但这热情又是不相同的,他的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明显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两个时期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1928-1941年属于前期,这期间是作者情感爆发期。

人们通常用“青春的赞歌”来形容巴金的前期的创作,作品是激情的作品,其特色是多以青年人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的,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的沟通,倾向于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属于青春型创作。

文字一气呵成,较少锤炼,整体上有一种强劲的冲击力,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却又不耐咀嚼,缺乏余味。

代表作有《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

1942-1949年属于后期,这个时期巴金的作品风格基本稳定。

对于巴金后期的作品,大家通常用“悲剧的艺术”来形容,与前期的作品风格对比,有青春浪漫转入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世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憩园》、《寒夜》。

——《语文学刊》2006年13期下面我们通过几部巴金的作品来分析一下:前期的代表作有:《灭亡》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有着忧郁病态的性格的青年杜大心。

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杜大心渴望平等、博爱、公正,对专制暴政充满憎恨,忘我地投身于秘密团体活动,把泄愤、复仇当作革命和献身的正义行为。

杜大心为“信仰”献身的结局反映了巴金本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

《灭亡》将炽热的激情与酣畅的笔墨融合一处,使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和悲壮的进取精神,显示了巴金的艺术才华。

《新生》是《灭亡》的续篇,着重刻画了杜大心的好友李冷成长的道路,曲折的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心理变化过程。

《灭亡》《新生》等小说无情地揭露了“人掠夺人、人压迫人、人吃人、人骑人、人杀人”的社会现实,赞颂了勇敢反抗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的小说创作分期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

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

巴金前期小说分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的,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另一类是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

要从特定时代的审美需求角度理解出现在前一类小说中那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与“英雄”的追求,何以能大受欢迎,理解当时青年读者怎样从后一类小说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心境。

要思考巴金小说“不成熟”的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功能。

还要大致了解巴金这些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异同。

二、《家》的杰出成就
(2)《家》也属于前期创作。

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还要分析和了解这部长篇小说杰出成就的几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

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二是人物塑造的成功。

可重点比较分析觉新与觉慧两个人物。

注意理解觉慧作为幼稚单纯的“叛徒”的时代特征,也注意觉新是更见艺术功力的形象,作品对其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想矛盾,及其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都有真实而深入的刻画。

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
人生的选择。

此外,对《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也可以作较细致的分析。

《家》是巴金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激流三部曲》其他两部的创作激情相对较少,特色也不如《家》的鲜明。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艺术
(3)了解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

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也可以将后期的小说分为两类:一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

《憩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

可以将《家》和《憩园》联系起来讨论,两者都写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与深度都有所不同。

《憩园》中批判性的人物杨老三使人厌恶,又不免有所同情。

对作品的“挽歌”情调,也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

此外,应注意《憩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

(4)重点可以放在《寒夜》的探讨上。

应注意这部力作如何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

作品感人至深,是因为真实地俯视人生经验的可怖与无奈,其中应注意到所涉及的有关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等,都写得毫无伪饰,读来令人心情沉重。

应把人物分析作为研读这部小说的切入点,把握上述“人生经验”的无奈;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

分析曾树生应注意探索其性格的多样性,并把握性格层次构成的动因。

要注意作品对其潜意识及深层人格的发掘。

总之,要通过人物剖析,去体味这部现实感很强的小说中又蕴涵有对人性与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