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创作风格

合集下载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

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

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

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巴金和屠格涅夫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也颇为不同,本文将尝试通过比较和对比分析,来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特点。

首先,在创作主题上,巴金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以温暖的笔调描绘出小人物的苦难而又勇敢的生命历程,引人入胜。

屠格涅夫则注重社会现实,时常描绘正义与邪恶、社会利益与私利的斗争,表达他对社会的思考和观点,并阐述他的主张。

其次,在创作风格上,巴金的作品以文雅、闲适、内敛、细腻的笔调定兴,像是把淡雅的海水涌入田园;屠格涅夫则以激越、冲动、冗长、激昂的语言写就他的文字,形成一种既激昂又宁静的气氛。

最后,在文学理论上,巴金注重文学的生命性和具体性,强调文学的情感性,他的作品一般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风景,把情感与社会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屠格涅夫则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独立性,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他的作品主要以叙事性为基础,把诗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充满着宏伟的感受和优美的笔触。

总而言之,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使他们分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巨星。

巴金先生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巴金先生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巴金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

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的《家》,起的作用更大。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年,反封建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巴金的《家、》《春》、《秋》是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封建旧家庭败落的最优秀的小说。

艺术上,这3部长篇也是巴金全部作品中成就最显著的作品。

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巴金的写作风格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巴金“青春型”创作风格的理解「篇一」巴金及其创作导论1、巴金生平与创作2.创作分期:前后期1、巴金生平与创作巴金(1904.11.25-20xx.10.17),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关于“寒夜” 》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4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报中央批准。

1981年10月13日成立建馆筹备委员会。

次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选定北京万寿寺西院作为文学馆临时馆址。

1982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胡乔木同志参加并为“筹建处”挂上牌子。

同年,财政拨款150万元作为修缮馆舍和购置基本设备的经费,巴金先生捐款15万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金。

1984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馆内举办了“茅盾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老舍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

1985年3月26日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巴金先生亲自主持,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胡乔木、王蒙同志发表了讲话,邓力群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开馆典礼。

旧馆文学馆新馆1996年开始设计新馆,1997年底动工,1999年9月底完工,20xx年5月23日新馆开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门口的巴金手模馆中的巴金展区2.创作分期:前后期前期:1928年写作《灭亡》到抗战爆发前夕后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巴金写了20多部中、长篇小说,7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等,还有30多种外国文学译作。

探索巴金的思想和创作风格(精品教案)

探索巴金的思想和创作风格(精品教案)

探究巴金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巴金,原名巴一凡,1904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市。

早年在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巴金是20世纪中国较早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家,也曾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参与者之一。

其文学作品风靡一时,如《家》、《寒夜》、《骆驼祥子》等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巴金的文学思想也深刻影响了许多文化名家。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究巴金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一、思想观点1.塑造新人形象的思想巴金认为,小说写作的目的在于探讨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真相,为读者提供社会教育的作用。

在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设新的人格,这需要新文学的参与和推动,形成新的人格意识和文化精神。

他把文学作为一种启发和教育人民的形式,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和人的自我发展。

巴金主张新文学要塑造新人形象,即广泛挖掘普通人的形象,深度挖掘他们的思想、情感、行动和生命,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带领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自由和平等巴金在早期文学作品中,曾探讨过自由和平等等主题,坚定主张反对封建传统,拥护民主自由。

自由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在小说《家》中,巴金通过叙述“潘文治”从一个小学老师到保卫城区自由的英雄的历程,表达了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为自由而奋斗是每个人的责任。

而平等则是人类自由的前提,巴金认为,平等关系到人们的尊严,在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所处的工人阶级要求平等地位和待遇,领导者“老婆婆”于是率工人们集体罢工来斗争,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二、创作风格1.表现现实主义巴金的小说从写实主义出发,融合社会洛阳和道德人文的元素,展示了人性、情感和生命的多维属性。

他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对人的描写来烘托出社会的背景,并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反映社会,如《家》中通过“潘文治”一家人的生活,揭示了近代中国家庭生活的真相。

2.创新文体形式巴金并不是刻意去浪费精力来研究小说的艺术形式,而是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体现了作品的艺术理念和创新。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巴金的作品,创作风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语言特点热烈明快朴素,从题材选择和处理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艺术表现上,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一、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着。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特点分析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3、后期是1942年年初(发表《还魂草》为标志)至1949年,是其风格稳定期,此期之创作,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剑,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激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4、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有三个标志:一是家庭概念的涵义的改变(早期是黑暗和专制的象征物,后期则是强权的对立物);二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由早期的英雄形象转向后期的凡人琐事;三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由早期的博爱思想到向后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的转化。

巴金的作品富于虚无主义色彩。

虚无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安那其主义。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采用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Bakunin)的首音和克鲁鲍金(Kropokin)尾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认一切原理原则,否认一切政治权威,将大众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倾向思想和言论甚至行为绝对自由。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虚无主义色彩表现得最为浓厚:文中主人公为了爱怜人类转而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以至于采取了对大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指出巴金笔下的革命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情调,即指此而言。

而巴金竟以“憎”代替“爱”,宣传“憎的哲学”。

这种思想在《灭亡》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李冷和其妹原是“爱的哲学”的信徒,但杜大心则加以强烈反对:“你们这班诗人天天专门讲什么爱呀、和平呀、自然美丽呀,天天歌颂造物者的功德呀,其实这种所谓爱、所谓和平、所谓自然美丽,都被你们几个占据了去,至少在我、在那些被汽车碾死的人、在那无数冻死饿死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诅咒人生……而你们呢,却拿温柔的话来欺骗人,麻醉人。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的作品,创作风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语言特点热烈明快朴素,从题材选择和处理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艺术表现上,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语言风格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

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

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变化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变化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变化一、巴金的整体创作风格1、巴金创作的两个时期:一般认为,巴金在1949年以前的创作,以1937年以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以长篇力作《家》(1931)为代表,后者则以《寒夜》(1944)为代表。

后期的创作风格渐趋沉着写实,多写善良无辜的小人物在时代沧桑和社会动荡中的悲剧命运。

2、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无政府主义是盛行于欧洲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多以批判欧洲的现代国家制度为出发点。

其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权威,否认一切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要求建立一个所谓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大同社会。

其中,对专制权威制度的抨击,对保障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的忘我追求,是青年巴金被深深吸引的原因所在,也对其人格形成和文化创作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巴金始终如一地坚持讲真话、忠于自己的信念,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他那永远直率坦城的语言和叙述语气,那不可遏止的喷发的叙述方式,都是他的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所在,同样源于他对“主义”的虔诚信仰。

无政府主义思潮还赋予了巴金一种观察和批判社会人生的独特视角,他对一切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始终保持着特殊的敏感,而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批判和控诉,也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家》:悲愤的控诉与青春的悲剧《家》是巴金前期的代表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

作者以他真诚的笔触,控诉了封建制度尤其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它在时代变革面前必然走向分崩离析的命运。

小说塑造了大约六七十个人物,他们大致可以分为“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两类,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高老太爷、觉新与觉慧三个人物。

1、高老太爷:封建家族与传统礼教的代表人物。

做过多年大官,拥有庞大的家业,儿孙满堂,对高公馆的一切如同帝王一样的支配享用;少年“荒唐”,老来纳妾,还常常“捧花旦”取乐,在后代面前却又以道德家自居。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巴金的作品,创作风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语言特点热烈明快朴素,从题材选择和处理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艺术表现上,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一、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着;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小公务员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二、语言风格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着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受;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三、文学思想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12 17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巴金 毕业论文

巴金 毕业论文

巴金毕业论文巴金毕业论文巴金,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戏剧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巴金的创作风格、思想内涵以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巴金的创作风格独特而深入人心。

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小说《家》以家庭为背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庭的压迫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而《激流三部曲》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冲击。

巴金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更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巴金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呼吁人们要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

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人性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也有自私和邪恶的一面。

他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巴金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的作品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他的写实主义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作品也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精神,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巴金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巴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他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他在论文中探讨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作家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

他的论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巴金先生的作品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特点

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

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

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

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1、巴金和屠格涅夫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品中的反封建色彩十分强烈。

两位作家都着力塑造并热情赞颂了那些忠于理想,不息追求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们的作品中的某些正面人物都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色彩。

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作家对优柔寡断和无作为的所谓“哈姆雷特主义”的批判是无情的,而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则倾注了灼热的感情。

在《处女地》中,屠格涅夫通过涅日丹诺夫的口说:“——在那儿找得到信仰,信仰!玛利安娜就是信仰”。

在《罗亭》中,又借列兹涅夫赞扬罗亭说:“他身上具有一种优秀的、稀有的东西.在他身上,有一种热忱。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最可贵的品质。

”巴金在他整个文学生涯中一直是青年的代言人。

他的作品中描绘了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国青年一代的群像,这些生活道路不同、性格迥异的形象身上,我们看到巴金也把是否具有社会革命的信仰和牺牲精神作为对人民褒贬的重要原则。

在《灭亡》中,巴金真诚地赞颂了主人公杜大心的献身精神,他对黑暗社会充满了仇恨,憧憬着美好的社会理想,并时刻准备以自己的生命来殉自己的信仰。

作品中说:“他自己的命运是决定的了,监禁和死亡。

他决定要做一个为同胞复仇的人。

如果他不能达到目的,那么他当以自己壮烈的牺牲去感动后一代,要他们来继续他的工作”。

巴金真诚地写出和赞颂了主人公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肯定和赞颂了一些信仰更为坚定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例如,李静淑、陈真、李佩珠等人物。

歌颂了这些人物的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爱情、健康、甚至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

2、二位作家的作品都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屠格涅夫特别擅长描写广袤多彩的俄罗斯自然风光,如在《猎人笔记》的“树林和草原”中,在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注入了作家的激情,画面由静变动,使我们不由得随着作者轻快的抒情步伐神驰于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大地。

而在《前夜》中作家又以浓重的抒情笔调描写了雨后初晴。

在《父与子》的尾声中,作家则以感伤的抒情描写了巴扎洛夫年老的双亲上坟的场景,读来真切动人:催人泪下。

巴金先生作品特点

巴金先生作品特点

巴金先生作品特点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

对题材的熟悉的作者感受的深切,使这部作品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

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巴金先生作品艺术特色

巴金先生作品艺术特色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上紧凑周密,人物关系复杂。

《家》在结构艺术上极为精巧的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叙述了封建大族的兴衰史。

始终围绕两对情侣,三个爱情悲剧这一故事主线,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都极为突出
小说主人公高老太爷的封闭腐朽,觉慧对革命的热情,对旧礼教决绝的反抗斗争,觉新复杂的内心两重性……对次要人物鸣凤投湖前的痛苦,哀怨的内心独白,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作者以现实人物为依托,进行忧郁的自我抒情。

3、家即社会,以小写大,发掘人性,人情之美
巴金先生以高家为代表,从中反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情态,进而揭发普遍规律。

4、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指向,情感真挚,敢于宣泄情感
巴金先生对高家跳大神儿,舞狮,墙上的合照,对高家带有批判性风俗化的道德描绘,同时他没有看重情节的铺排,而将重心放在情感的宣泄,表达他多愁善感的心灵。

符合五四文学的整体趋势。

巴金先生在创作《家》时正值青年,所以它也代表着革命的青春。

小说情感上汪洋恣肆,语言上行云流水,立意上别具一格。

因而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绝世力作,极大地引发的青年一代读者共鸣。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写作风格分析

巴金作品特点分析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3、后期是1942年年初(发表《还魂草》为标志)至1949年,是其风格稳定期,此期之创作,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剑,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激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4、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有三个标志:一是家庭概念的涵义的改变(早期是黑暗和专制的象征物,后期则是强权的对立物);二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由早期的英雄形象转向后期的凡人琐事;三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由早期的博爱思想到向后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的转化。

巴金的作品富于虚无主义色彩。

虚无主义,也可以说成是安那其主义。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采用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Bakunin)的首音和克鲁鲍金(Kropokin)尾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认一切原理原则,否认一切政治权威,将大众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倾向思想和言论甚至行为绝对自由。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虚无主义色彩表现得最为浓厚:文中主人公为了爱怜人类转而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以至于采取了对大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指出巴金笔下的革命家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情调,即指此而言。

而巴金竟以“憎”代替“爱”,宣传“憎的哲学”。

这种思想在《灭亡》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李冷和其妹原是“爱的哲学”的信徒,但杜大心则加以强烈反对:“你们这班诗人天天专门讲什么爱呀、和平呀、自然美丽呀,天天歌颂造物者的功德呀,其实这种所谓爱、所谓和平、所谓自然美丽,都被你们几个占据了去,至少在我、在那些被汽车碾死的人、在那无数冻死饿死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诅咒人生……而你们呢,却拿温柔的话来欺骗人,麻醉人。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第十章巴金
一、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创作:
创作变化:
1、前期——题材:一是表现青年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斗争。

如《灭亡》;二是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如《家》。

风格:热情的咏叹。

2、后期——题材:一是继续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

如《憩园》;二是表现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命运,如《寒夜》。

风格:深沉的叙写。

从浪漫的理想的英雄革命,到平淡琐屑的凡人小事;从单纯直接地倾吐热情,到抒情写意的客观化。

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阅读代表作品:《家》、《寒夜》
三、艺术风格:
1、以单纯、朴素、强烈的感情营造小说抒情氛围。

2、以大量的“独白”,透视人物的深层心理冲突。

3、诗化的语言。

四、《家》
1、“家”的结构:
金字塔形的家族形态。

新旧体制的杂合。

以觉慧的眼光,讲述觉新的故事。

2、人物谱系:
吃人者:高老太爷、冯乐山――权力的象征,专制的体现。

被吃者:三个惨死的女性――梅、瑞珏、鸣凤,年青美丽的生命被戕害。

觉新――新旧夹缝中挣扎。

旧的枷锁(责任)与新的希冀(自由)的矛盾。

这个人物为什么写得最好?1、处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

2、性格复杂而鲜明。

3、作者感情的倾注。

叛逆者:觉慧――大胆而幼稚,软弱而激进。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著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情感饱满。

巴金以人类的视角创作散文,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使作品充满了真实的情感。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

例如在《家》一文中,巴金描写了家庭中的温馨与困苦,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对家庭的热爱和珍视。

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让读者们产生共鸣,被故事所打动。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巴金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以及抒情的句式,使他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文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引人入胜。

例如在《琐忆》一文中,巴金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的回忆之情。

他选择了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和情感。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还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独立性。

巴金不仅在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问题,还探讨了人性、人生和命运的哲学思考。

他的思想独立而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例如在《寒夜》一文中,巴金通过对寒夜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思索。

他通过散文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对于生活的关注和揭示上。

巴金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细微之处,将其转化为文字的艺术。

他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关注生活的琐碎和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感人至深。

例如在《废都》一文中,巴金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城市的景象,通过对于废墟和破败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体现在情感饱满、语言运用、思想深度和独立性、以及对于生活的关注和揭示等方面。

巴金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一代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一面镜子,让人反思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论巴金创作的语言特征

论巴金创作的语言特征

论巴金创作的语言特征李夜平巴金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大师。

他的小说语言,作为其创作风格的一个基本方面,显示着独特的抒情气质。

热烈、明快、流畅、秀朗,具有音乐美、形象美和朴素美的艺术魅力。

狄德罗曾经宣称:“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①巴金是以抒情作家著称于世的,他的抒情真挚强烈亲切。

反映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象鲁迅具有冷峻深邃的审美理智,善于把热烈真诚的感情炽火深藏在峭拔、洗炼而不乏幽默的笔锋之下,语言是含蓄遒劲的,包蕴着博大而厚富的思力和情力,紧紧地牵动着亿万正直善良人民的心魄。

他也不象冰心,具有安雅娴静的气度,善于把一腔纯真的柔情揉进婉转细腻的笔触,语言清丽柔美,荡漾着无限温馨,诱使人们追随她重温甜蜜的爱的幻梦。

巴金明明是在创作小说,却每每象一位热情的鼓动诗人,歌哭忘形,炽烈的情绪了无遮掩。

无论是痛苦,是焦灼,是失望,是悲愤,是希冀,是期待,全都倾注在字里行间。

他的文笔是用心血和胆汁浸润过的,燃烧着激情的炽火,“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

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

②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

巴金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⑨这正是巴金小说语言的总体风格。

巴金绝非只知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

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真率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

“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

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

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

”(《春天里的秋天》)这里寻不见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吟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激流三部曲》中看巴金的创作风格
巴金创作的小说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艺术世界,作者
的文艺思想、心理个性、以及文学素养决定了其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鲜
明的思想倾向,热诚的感情色彩、悲郁的艺术氛围以及平易畅达的文学
语言的个性特征。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
《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

第一部《家》。

第二部。

第三部。

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
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
一。

作者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写了一部控诉旧
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

以下是我对于《激流
三部曲》的一些分析:
一、充分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弊害
在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揭露封建制度的弊端,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是,象巴金这样旷日持久地坚持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象《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见。

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激流三部曲》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

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二、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巴金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在《激流三部曲》中,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他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把这种主观情感在其小说中展现出来,同时辅以主观景物描写,使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渗透了作家的嬉笑怒骂,忧戚容色。

三、展示出了巴金小说创作的抒情特色。

巴金不是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人生的作家,他对人生的观察总伴随着强烈的爱憎,总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在作品中尽情地抒发宣泄。

巴金曾说:“我写文章好像是顺从一种冲动。

我常常是不由自主地拿起笔写。

”又说:“我写文章,尤其是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我只感到一种热情要发泄出来,一种悲哀倾吐出来。

”从这一点上说,巴金可称为一位抒情诗人型的小说家,或者说是把小说当作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进行创作的抒情艺术家。

他在回顾过去的创作道路时一再谈道,由于“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正是由于激情的逼迫,使他终身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巴金创作的激情突出表现为写作时的“人境”。

巴金写作好像演员扮演角色,总是不由自主地进人作品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艺术画面之中,与笔下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他谈到《家》的写作时说:“的确,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他们哀哭。

”在《秋》中当写到觉新和觉民抬着淑贞的尸首的时候,作者还流了眼泪,并且“几乎要哭出声来了”。

作者正是用这种执着的忘我的“人境”,来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

作者的激情,是作家对生活深人观察和深刻体验的结晶。

巴金如火一般的激情,还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

青少年时期的巴金,目睹了封建家庭里的黑暗与腐朽,目睹了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的横遭摧残。

严酷的现实,激发了他对旧制度的憎恨;新思潮的传播,更点燃了他的热情。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

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

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